为什么豆瓣app下载的App要分开做

【文化】豆瓣为啥才推出整合型App_青春报_传送门
【文化】豆瓣为啥才推出整合型App
采写丨青春报记者 李婷婷去年年末,豆瓣网首次发布了一支动画宣传视频,其中罗列了这样的数据:豆瓣用户占据了全国观影人群的三分之一,他们写下的影评叠起来有两万本《新华字典》那么厚,全国主流媒体电影评分、评论有80%引用自豆瓣;豆瓣同城容纳国内外830多个大中城市90%的活动信息;每月有21万豆友通过豆瓣涌向各大电商购书;每天有2万5千条新话题在38万个小组里被发布;每5分钟就有一首新的原创音乐上传。这儿还有1.8亿人使用豆瓣FM,创造出每天人均72分钟的收听记录。豆友们87%的年龄在20到35岁之间,70%住在一二线城市,81%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兴趣爱好广泛。翩翩起舞的豆瓣2004年,杨勃决定离开快步易捷公司。这一年,互联网泡沫崩溃后余波未平,整个互联网行业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与此同时,用户生产内容的Web2.0概念在一场头脑风暴论坛中出现。此时的杨勃,打算从头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中学时就会写电脑程序,16岁被保送清华大学,20岁赴美留学,2000年从IBM辞职回国后加入快步易捷。拥有“一墙碟、两墙书、三大洲的车船票”的杨勃,在萌生了把十多年国外工作生活经历分享出来的想法后,开始了一个人的豆瓣网程序编写工作。日,豆瓣网正式开放注册。而三天前,杨勃作为第一个用户已经注册,直到豆瓣开放注册当天,豆瓣网依然只有10个“被拉去”的内测用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豆瓣迅速拥有超过10万个用户,而那时,杨勃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作为豆瓣用户即将满100万的“礼物”,2007年10月,豆瓣团队开始了豆瓣的第一次大幅改版——正式启用新导航条。随着网站内容的不断丰富,许多链接由于无处放置而内置在页面中。改版后的豆瓣导航条区分了一级二级导航,复杂但便捷替代了简洁却难找。但是,在杨勃看来是升级豆瓣的初衷却引起了用户们的强烈反应,许多用户表示不习惯甚至不喜欢。在豆瓣博客里,杨勃写了一篇致用户的道歉函:“我们大大高估了新导航条被老用户接受的程度,也低估了改版在使用习惯和视觉上造成的不适。”在这次改版风波中,杨勃逐渐意识到,豆瓣的改变必定会影响用户长久积累的体验。这不仅需要提前通知用户,实行必要而充分的内测,还要让改变更加顺其自然,以此保证用户的良性体验。这和谷歌将新产品先放在实验室公测然后反复修改再公测的理念是相似的。Web2.0时代的弄潮儿杨勃曾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总结过豆瓣发展以来的三个节点:“豆瓣一开始是想做一家推荐引擎,给用户推荐许多好看的书、电影和音乐。但之后我们发现,用户并不在意这个推荐引擎是什么,而是关心你到底推荐了什么。好比你想造一个全世界最牛的发动机,但是用户只需要一辆车,这辆车能够跑很快。至于这背后是怎样运转的,他们并不想知道。”而第二个节点则是帮助用户自主发现新的东西。由于豆瓣早期用户群过于单一,大多是“喜欢书、喜欢新鲜事、年轻的老网虫”,豆瓣首页上最受欢迎的评论、最受关注的书、人数最多的小组让本来就兴趣相对一致的用户们的行为标准更加趋同而团结。但随着用户注册量的高速增加,原本单一的用户群越发多样化,那些在首页上展现的热点中心越来越干扰了用户体验。于是,豆瓣去中心化的征程在2008年初就开始了。首先是将用户分类区隔——以个人、友邻和兴趣为中心,而不是以热点为中心。另一方面,豆瓣减少和淡化了热点中心的存在感,让用户通过朋友发现新东西,而且还加入了个性化的推荐,即以用户自己选择的分类、收藏的条目为基础,为用户准确推荐同类型的产品,以此由一推十,无穷推荐下去,让用户对豆瓣产生黏性。除了重视用户体验,豆瓣后来认识到用户价值的决胜性。当一个新产品被使用一两个月后,突然有一天用户玩腻了,或者有更新更酷的产品出现,用户就会弃旧换新。所以用户价值属于用户体验更深层次的部分,即产品是否有用。这是另一个节点。这一认识主要体现在豆瓣对产品的检验升级更替。2008年8月上线的“豆瓣广场”不到半年就被撤离。广场自上线以来,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站内热点内容聚合“的效果。每天访问豆瓣网的百万人里,只有百分之一用到广场。最重要的是,“按人群划分,用内容辨认“的多广场形式,一直没有被绝大多数用户理解和接受。于是豆瓣广场从顶部菜单搬离。正如杨勃在豆瓣blog中所写:“在怎样带给大家最有用、最有意思的东西这件事情上,豆瓣一直在尝试。”豆瓣自2005年上线以来,一直保持着小变化与大调整的相对稳定节奏。对一个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生活发现服务的网站来说,豆瓣企图把Web2.0“永远是改进”的理念做到极致。杨勃说:“我们每周都有新的东西、新的改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是产品不断的改进和追求产品的极致在推动整个团队的工作。会达到多少用户,把产品做好自然会到达。”而对产品的设计,豆瓣也是基于用户的需求。“爱看电影”曾是豆瓣小组里的第一大组,2005年5月,豆瓣就推出了豆瓣电影;当越来越多的城市小组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线下活动话题后,2008年1月,豆瓣就推出了豆瓣同城。比起强行把用户带到某个领域,豆瓣更善于让用户自由发展,直到某一类产品开始有了强烈需求,就立即推出相应的产品。握在手中的豆瓣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开始从神坛走向生活。此时的杨勃在移动浪潮中深感豆瓣又回到了创业初期的状态,一切都是新鲜而紧张的。与此同时,豆瓣电台(现豆瓣FM)的移动客户端也应运而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超过了台式电脑。同样是截至到2012年12月底,豆瓣已经在移动端推出了10个应用:豆瓣小组、豆瓣广播、豆瓣电影、豆瓣音乐人、豆瓣活动(现豆瓣同城)、豆瓣阅读、豆瓣购书单、豆瓣笔记、豆瓣线上活动、豆瓣FM。在去年一个产品大会上,杨勃明确表示:“豆瓣不会有整合的豆瓣客户端,而是推出一个个独立的 APP。”杨勃坚持的“一个App只做一件事”理念源于豆瓣的用户行为数据——豆瓣每月有1亿多次的用户登陆,他们大部分的行为都在一到两件事以内。在杨勃看来,让每个App做得更深更细更精才能更好地满足与之对应的重度用户。但是,过度分散的App难以形成合力,重度用户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如今移动互联网“强者愈强”的顶部效应下,豆瓣多款App都难以得到大量用户。在去年豆瓣年会上,杨勃承认豆瓣错失了在移动互联网更好发展的三年时间。正如杨勃后来对诸多移动客户端的反思:“不被打开的体验其实是最差的体验。”今年,移动互联网正全面超过PC互联网。在智能设备和高速网络的带动之下,网民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移动设备上。继豆瓣东西、豆瓣一刻App的上线,整合型的豆瓣App在今年8月8日上线了。这个包含电影、电视、书、音乐、活动五块内容的App,将部分垂直App的重叠需求集合到一起,同时还加入了对每一个搜索条目的“讨论”功能(类似于微信的群聊)。这不仅意味着豆瓣要成为个人兴趣内容领域的垂直搜索引擎,还试图影响用户的社交选择。这似乎开启了豆瓣的另一个起点。杨勃说:“这个App发布的同时,豆瓣团队在多方向搜索几年之后,也重新回到集中、专注、快速的工作方式中。”契合的商业之路从刚开始的“一个人的豆瓣”到现在近300人的豆瓣团队,从只有10个用户到现在的8900万用户,从2006年接受投资200万美元到2011年的5000万美元,豆瓣已经不是一个轻量型的互联网公司。四年前杨勃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豆瓣想要“影响更多人,顺便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一年后再接受采访时,他依然希望能“影响更多人”,但后半句则是,“顺便成为一家伟大的商业公司”。多年来,豆瓣常被误解为“文艺清新但不赚钱”,这在豆瓣初期也许还有所依据,但随着豆瓣的壮大,豆瓣的多元化早已冲开了小清新和文艺这条路线,尽管许多人还被豆瓣清新文艺的界面“误导”着。在最初期,豆瓣网的传统盈利模式是在每本书右侧悬挂不同购书网站的价钱比较和购买链接,只要用户通过链接进入购书网站,豆瓣就能拿到相应的利润分成。这种盈利模式尚可满足一个十几人的团队,但随着豆瓣规模不断壮大,所需要的人员工资和技术资金不断加速膨胀,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这要求豆瓣的运营必须加强商业化。从2009年开始,除了保持最初与购书网站的分成合作,豆瓣推出了独具豆瓣特色的广告产品,至今已与200多个国内外一线品牌进行了广告合作。所谓的豆瓣特色,即广告的品牌定位也必须和豆瓣的用户高度贴合。在豆瓣网页面的右下角,豆瓣广告被作为一个隐秘的广告产品供应地。针对广告客户,豆瓣推出兴趣营销——从目标群体的兴趣数据出发,找到能精准辐射到目标群体的兴趣点,用兴趣化的广告设计把他们导入品牌小站,然后使用他们的语言、视觉偏好,并结合豆瓣热点,在互动活动中推广品牌产品。另一方面,豆瓣的广告一般统一放置在页面右侧,力求在广告数量和形式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用户的干扰。去年9月,豆瓣“东西”上线,这标志着豆瓣正式进入电商领域。“东西”的出现,也基于豆瓣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体验的前提。另一方面,这无疑加强了豆瓣的商业化,使豆瓣从百亿的图书电影音乐市场进入到了万亿的电商市场。豆瓣“东西”产品总监张雅洁说:“‘东西’并不是独立的产品,而是植根于豆瓣整个社区,从豆瓣平台上产生的任何产品天然具有豆瓣平台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就是——豆瓣的用户,用户真心的分享。”大概十年前,杨勃开始写豆瓣的第一行代码时就认定这是一个关于生活发现的服务。而现在的豆瓣,积累了最全面的影音书资料库、评论库、标签库和兴趣图谱,拥有网站幕后不断完善的算法。而杨勃却说:“豆瓣真正的价值在于它所创造的环境和氛围,而不是应用模式或技术。”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青春报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0月15日 0:49
青春报 最新文章
青春报 热门文章您的赞赏,是对我创作的最大鼓励。|赞赏
收藏已收藏 | 13赞 | 4
扫码分享到微信
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运营人,少点儿品味
126篇作品838.2k阅读总量
热门问题12345678910豆瓣为何终于在 2014 年决定做「大豆瓣」应用?
【Lebanner的回答(85票)】:
这个「」和通常所说的「豆瓣的整合客户端」完全是两回事。
豆瓣有小组、有线上活动、有豆邮、有 FM 、有日记、有相册、有小站、有书影音资料库……过去人们常说的「豆瓣客户端」,是说能不能把这些产品整合到一个 App 当中,省去各个产品间来回切换跳转的麻烦。说白了你们口中的「豆瓣客户端」其实是 PC 端豆瓣网在移动端的完整复制。
而现在的这个「豆瓣」—— 但凡用过五分钟的都会明白—— 它和什么「整个豆瓣的客户端」根本没半毛钱关系。它的主要功能是书影音活动条目、基于条目的聊天室、对条目的收藏以及少量的个人主页。
这个产品的出发点是:「如果 2005 年大家不是用电脑而是用手机,那么豆瓣会是什么样子的」
豆瓣目前的 MAU 超过 2 亿,其中单小组就有 8000 万,算上其它社区类产品,豆瓣的工具属性比重已经很低,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一个社区产品。
然而这个社区能够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其实是豆瓣的书影音条目。豆瓣诞生的时候中国里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书影音资料库,这个较为专业的资料库为豆瓣社区过滤了最初的种子用户,然后随着豆瓣的发展,它在搜索中的权重不断提高,由书影音条目和其衍生出来的内容开始源源不断地为豆瓣过滤更多的社区人群。
人群过滤器是泛兴趣社区能够成立的前提,豆瓣的书影音条目对豆瓣社区起到的就是这个作用。(有关「人群过滤器」的解释详见:)
用工具属性吸引用户,进而用社区属性留住用户。这(可能)是「豆瓣」app 的第一个逻辑。
豆瓣小组 team 曾经有一个叫做「tavern」的被 cancel 掉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用户自发创建的多人聊天室,当时的设计逻辑是去掉豆瓣小组的内容属性,在互动上做到极致。
反过来看豆瓣社区,它的价值主要是通过社区产生的内容来体现的。聚集人群——产生内容——放大内容价值,是大多数社区的主要模式。然而移动场景下大多是轻内容重互动,人们也许在手机上打的字会比在 PC 上更多,但那是为了互动,不是为了贡献内容。所以豆瓣在社区的落地方式上,选择了即时聊天。
「tavern」这个项目是豆瓣首次做即时通讯的尝试,虽然最后流产了,但它的技术积累没有废弃,沿用到了「豆瓣」上。
移动产品轻内容沉淀,重交流互动。这(可能)是「豆瓣」app 的第二个逻辑。
豆瓣小组移动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致命问题:用户难以认知。在 PC 上,用户在 web 之间容易跳入也容易跳出,所以小组可以让用户慢慢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产品。而在移动上……我滴个老天,小组主题都是去结构化的,甚至连分类都不容易,优酷可以说自己就是看视频的,淘宝可以说自己就是卖东西的,ZAKER 可以说自己是看新闻的,微信可以说自己就是聊天的。而豆瓣小组实在太难概括描述了,比如小组里有很多旅行内容,但这些内容全部隐藏在社区内查阅不方便,二来整体内容质量也不如穷游等垂直产品。无法一句话解释清楚产品给用户的价值,这对移动产品是致命的。
我在豆瓣时的最后一段时间提出的一个(理论上的)解决办法,就是强行将社区结构化,如果是电影,就每部电影一个小组;如果是旅行,就每个城市一个小组……这样整个产品的逻辑和价值就变得简单可描述。
用结构化的方式切割社区。这(可能)是「豆瓣」app 的第三个逻辑。
强调一下,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和推测,仅代表我个人。
下面说我对这个产品的担心。
1、工具属性不及格。「豆瓣」的书影音条目列表就是按照热门简单排列,没有分类没有排行,详情页里只罗列了部分元信息,其它都是通过跳转到其它 app 或 H5 页面完成的。这种粗糙的做法让「豆瓣」的工具属性大打折扣——明明它可以有更详尽丰富的信息。
2、产品决策不纯粹。在资料库和聊天室之外,硬加了一个之前内部实验的 wishlist 的逻辑,看上去是工具属性的自然延伸,实际不仅不会 work (用户不需要),还会搅乱用户的产品认知(这个「豆瓣」到底是干嘛用的)。此外还有音乐播放、我的评论之类的,食之无味弃之不可惜,完全没有必要。
3、聊天室结构不合理。理论上结构化社区什么的也许都对,但在具体方案上要看具体场景,即时聊天由于没有内容沉淀,所以对时间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同一时间点有大量用户参与,否则就转不起来。所以那些总参与人数只有几百几千的活动、书、音乐聊天室根本跑不起来,就算是有几万人标记的电影电视剧,装了 App 的少一个数量级、用了 App 又进到聊天室当中的再少一个数量级、进到聊天室里同时也有其他人在的再少一个数量级……绝大多数聊天室的启动阈值根本达不到。另外社群的单位粒度和条目是不一样的,例如用户需要《权力的游戏》第一季条目、第二季条目、第三季条目,但只需要一个同名社区。
我的整体感觉是,一个合理的出发点和逻辑,在落实到具体产品方案和细节上出了问题,导致产品完成度低且杂乱。
另外就是……太丑了,实在太丑了,这次我还就伤害前同事的感情了,我不知道是谁做的,但你别说什么哪里丑、怎么才能不丑、美丑都是主观的。设计是你的责任你没有道理推脱给别人,丑陋就是丑陋。
最后…… 豆瓣加油。
【知乎用户的回答(54票)】:
豆瓣终于推出了一个融合核心四兄弟——影视、书籍、音乐、活动——于一身的大杀器:豆瓣!看这霸气的名字,直接就叫豆瓣,但是它并不等于豆瓣电影+豆瓣购书单+豆瓣同城,个人感觉,它最大的突破也最有野心的一点,就是基于某个特定“条目”的即时讨论组。这弥补了豆瓣在移动化中一直缺失的一点:instant communication,相信这会是豆瓣迈出的关键一步。
豆瓣App图标非常直观,电影、电视、书、星星,前三者不言而喻,是核心的“条目”内容,而星星,首先代表了用户的打分和评价,更进一步则是所有与“条目”有关的UGC(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 Content)。使用下来的感觉,诚如豆瓣在网站里关于豆瓣中说的:通过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通过他们找到更多好东西,只不过,在豆瓣App里,这个速度——交朋友与做决策的速度,被加快了。
下面是对豆瓣App的一个简单框架梳理。最核心的东西有两块:其一是各个条目及其内容,其二是讨论。(心愿单这一功能目前似乎没有完全开放,心愿提醒功能感觉上就是之前豆瓣提醒“你想XXX的OO现在blablabla……”,这里目前暂时只是做了一个想看、想听、想读的汇总)
首先是条目详情界面上,将影片信息剧情、剧照、短评、影评等折叠放入子页面,直观展现电影评分、友邻评价(在没有友邻评价的情况下展现热门短评),此举提高了朋友(同好者)观点的参考价值,让你更好地找到志同道合者(或者道不同不相为谋者XD)。而一直浮现的“加入讨论”也在不断为即时通讯那边导人。毕竟说真的,有多少微X、陌X的组群是在豆瓣小组啊留言板啊之类的地方呼朋引伴诞生的,如果在豆瓣里就有这样一个即时交流平台,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户忠诚与留存。
而最为核心的讨论功能,毫无疑问是豆瓣App最大的亮点。目前测试版支持群聊和单聊,如果从某一条目进入讨论室(想起若干年前的新浪聊天室……),就会与来自四面八方的豆友即时交流。如果点击友邻头像,则可以发起一对一聊天。
豆瓣此举让我首先联想到的是Same这个基于爱好交友聊天的app,其次才是陌陌。但是具体使用下来后发现,豆瓣App与那两者截然不同,首先在内容丰富度上略胜一筹,相信之后用户活跃度的表现也不会差。它的出现弥补了豆瓣用户中一群不喜欢玩小组和豆邮,但是想找同好者聊同好事的需求。它的每一个讨论室(组/群)都是基于特定的物(电影、电视、书、音乐)或事,共同话题是社交的第一步,之后的事不言自明。在这一点上,豆瓣App出发点真心不错。尽管暂未推出友邻聊天功能(虽然以后也不一定有),让非熟人社交有了生长空间,真正体现了豆瓣的来历里面的那句“口味最类似的人却往往是陌路……如果能不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间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传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
未来呢?目前这个雏形产品已经让所有试用者有点儿小激动了,尽管它只整合了4样东西,尽管只是首次内测,但它的表现的确是超过了目前其他的豆瓣App(FM和阅读不在讨论范围内)。它把豆瓣最核心最本质的海量内容在移动端首次打通放在了一起,成为一个支持即时沟通的数据库,或者是带数据库的IM应用,搜索入口……方便二字,不言而喻。未来呢?一样东西值不值得买?一个应用值不值得下载?一个专栏值不值得订阅?如果这几样也顺利进入到“大豆瓣”App中,好了接下来的事,你懂的。
已有海量好内容,怎么找受众(扩大现有受众群、提高粘度),怎么变现,豆瓣App这步棋,着实妙招。
(回答内容截取自《》,全文请戳链接。感谢墨墨老师和其他豆瓣工作人员在评测过程中解答疑惑,以及新认识的血族和古剑豆友们,在后会无期里已经开始各种约的亲&&)
【Juncus的回答(5票)】:
无他,已经玩过的玩法玩不下去了吧。
正如题主所引用的,阿北一直笃信场景应该简单化、功能单一化。这本没有什么错,并且很多成功的 App 也是如此做的。
可是,豆瓣之所以成为豆瓣,并且能拥有目前的用户量级,并不是因为某一个单一的功能。豆瓣网站的功能拆分到移动上,随便哪一个都无法拥有足够大的活跃用户数——哪怕相应的PC端用户全都转移到移动上。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目前豆瓣流量比较高的几个应用:
豆瓣FM - 限于版权成本,无法做点播功能,已经完全被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等打压下去。所谓值得骄傲的「用户停留时间」,不过是因产品性质本身而决定的——想要这样听歌的人,本来就懒得去换歌、去切换电台。五年的发展,用户量似乎已到天花板?PRO功能太少,用户付费意愿不强,基本上无法盈利。一刻 - 选的文章符合豆瓣主流审美,也就决定了它的用户群逃不出豆瓣社区这个圈圈。豆瓣产生的热门内容,不是心灵鸡汤就是搞笑段子,始终带着「亚文化」的光环。小组 - 同上电影 - 想主推选座购票功能,但使用体验和线下推广的力度,远不如竞争对手。PC端优势——评论打分、剧情讨论功能,又没有做好。使用体验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线下推广资源,而这恰恰是没有干爹的豆瓣不可能花大力气去做的。
那么,那些新推出的那些实验室应用呢?达罗?红桃9?一个个都带着怪异的目的和不切实际的野心,充其量就是阿尔法城在手机上的翻版。我曾经说过,达罗「几乎是带一点绝望的尝试」()。没想到的是,阿北直到做了红桃9才开始绝望。
当所有能尝试的方法都已试了个遍,是否只能回到一开始你否定的地方,重新开始呢?
据说,当初豆瓣全站拆分的依据是,「数据显示,豆瓣用户基本上只用豆瓣一两个产品」。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数据把豆瓣带沟里了。长期的拆分、独立、不加干预的策略,让豆瓣整体缺少向心力,除了「文艺」二字,我们无法清晰地定义豆瓣,也就难以为用户提供无法抗拒的基本玩法。
用户选择只用一两个产品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产品之间切换不方便,还是他真的只有一方面的需求?我们希望的又是什么?是期望用户继续只用这一个产品,还是希望他能在豆瓣多多停留,发现更多东西?
话说回来,现在再做「大豆瓣」App,阿北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现在的做法必然有其道理,虽然我个人并不看好。具体如何评价,请看
【周经纬的回答(6票)】:
我玩豆瓣电影、小组、FM,那是不是每个功能都要装一个APP?APK大点也不会怎么样吧打开APP选择一个类目,用户体验也降到哪去吧谁说产品一定得轻?
【木无秦的回答(11票)】:
我喜欢拿知乎和豆瓣做比较,两个产品的核心理念很相似,都是用小众用户产生精品原创内容,然后推向大众。不象百度知道和新浪微博,内容容易优而不精。
阿北也是知乎的用户,相信对知乎这个产品也很关注。豆瓣也推出了电影问答。
在web端,豆瓣的流量是知乎的5倍,我在以前有个答案里提到过,这里就不引用数据了。
但在移动端,知乎日报和知乎两款app的影响力简直可以完胜豆瓣目前所有的app。尤其在小众知识文青领域。
因为知乎日报的成功,豆瓣前不久也刚推出了豆瓣一刻,做精选内容。可是缺少了一个定位。知乎日报的定位是知识,这个大家很好理解,但是豆瓣一刻的定位是?从“一刻”这个名字来看是停下来花一刻时间来浏览一下豆瓣精选内容。这个定位不太精准。
豆瓣最大的流量来自豆瓣电影,但是在移动端,豆瓣电影app的体验真的不够好,相反,知乎日报中夹带的电影日报,以及知乎中的电影问答,着实分流了豆瓣电影很多流量。
豆瓣其实很清楚移动端的威力,也很看重,但是推出那么多款app,甚至还不及程序猿2天开发的一款游戏那么火爆。
朋友圈是测试一款app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方法(不针对所有),被刷屏的直观感能马上反应出它的用户数。
人人、开心干不倒豆瓣,微博干不倒豆瓣,大家都在社交层面上看问题。但我觉得,知乎却对豆瓣产生了一定的潜在危险。你也许不留心两款不一样的产品,怎么可能对立起来?别忘了,打车软件可以干死电台。因为抢占的是时间。
在web端,豆瓣和知乎的人群确实不一致,但在移动端,却很相似。
豆瓣务必做一款成功的app,才能保住他的用户不流失,不蒸发,零浪费!
【liya的回答(1票)】:
两年就就这个问题讨论过,当时还给豆瓣发过一次简历,就移动app分与合的问题阐述了一下,当时就对豆瓣移动app的做法非常的不赞同,但啊北喜欢,他觉得大豆瓣可以分割成若干的适用场合分别对应不同的人,像是组合拳一般。但组合拳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拳头。把一个完整的产品大卸八块,需要下N个app不停的跳转,用户会TM喜欢吗?
【何小刀的回答(0票)】:
我觉得之前豆瓣把自己的产品分割成这么多个APP,其实也挺对的。
因为以我上豆瓣的经验和关注的友邻来看,基本上一般豆友上豆瓣都只玩其中的一个两个产品,关注音乐的玩豆瓣音乐,关注同城的玩同城活动,玩小组的就只玩小组。互相彼此不干涉。无论社会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和新闻,打开豆瓣,大家都还是自己在自己的兴趣领域玩,完全一副不关实事的冷高状态。所以分割出来也挺对的。一般一个豆瓣的用户不会在手机上把12个豆瓣APP下载齐全的。
做个大豆瓣,对于关注书影音的用户来说真实节约内存啊。
另外还建议豆瓣做一个专门为基佬勾搭的APP!!!
【李丽鹏的回答(0票)】:
分别做场景化app,是为了靠专一的内容吸引新用户,或者是数据分析的结果,大量用户都只使用固定的几个功能,所以推出场景化app。
那么,合而为一,是引导场景化用户到豆瓣更多的内容。对于忠实的豆瓣用户,大豆瓣其实可以早一些做。
【鰱鱼儿的回答(0票)】:
市场变了。。。
在刚开始的拓荒期,主要是由于硬件水平的跟不上,移动交互方式(主要是信息设计)的不成熟,以及产品人员技能的专业化缺失,大而全的产品给人的感觉就是一团乱麻,体验极差,所以小而美的应用才大行其道。
就现在的市场状况来看,拓荒期的硬件限制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是已经不是核心问题,其他的问题随着一群优秀的产品经理的天才创造,已经得到了解决,用户体验已经得到很大提升。
那么,大而全的产品,反而比跳来跳去的小而美的app体验要好,所以,一切以市场和用户体验为导向的产品设计偏向于这种就显得毫不奇怪了
【shawn的回答(0票)】:
1.陌生人聊天需要话题
豆瓣的书影音活动资源提供了话题,基于指定书影音活动的聊天相当于另外一个维度的小组(其实是小组名背后代表的“话题”)
2.以前用户吵吵的把所有子产品都打通的“大豆瓣app”,是伪需求。
3.内容提供给你,你自己搜,自己看
在你感兴趣的书影音活动里找到同好(应该有不少人蹲在热闹或寂寞的角落里等你去“发现”)
【新大豆瓣app】
============
看完一圈,发现大家都是答非所问,或者说,问题提的不好,一会修改一下,原题目太产业新闻了只能豆瓣自己的pm去回答吧?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无论如何,总是内容新的整合,互联网就是一个连接,内容之间的连接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按罗胖子的说法,只有连接才能带来红利,再把优势内容独立,一个豆瓣有八个独立客户端,OMG,这可不是在互联网时代的玩法。
【李铁柱的回答(0票)】:
豆瓣下面的产品得上双了吧,不过有的真心可以合并一下,但是豆瓣每个应用之间关联真的很小,我玩小组,我听fm,但是从来不用豆瓣阅读,合并的话虽然会重但是也让用户自己选择就好了
【freestyle的回答(9票)】:
为了迎合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趋势,保证用户体验,以及为了以后更好地变现。
更新:注意到贴出页面链接也是要内侧用户下载,直接贴出下载地址吧,不太确定此举可不可妥,若有不妥在评论出讨论,希望大家用心体验,好好反馈。
豆瓣起步早,成立于2005年,我们来看豆瓣在alexa的排名,如下图,可见非常靠前(比如对比时光网283和知乎163)。其下聚集着大量的高质量粉丝以及产生的大量高质量内容,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变现,连类似于知乎日报这种产品的“一刻”都直到日才推出,对比知乎日报整整滞后了一年。可见其慢主义。
在移动端,一个豆瓣大卸十几块,分裂的app,增加使用成本,影响用户切换时间,恶化用户体验。
碎片app对于用户体验始终不是一件好事
在BAT都往移动互联网发力时,豆瓣却毫无作为,手机端一直无法享受到PC端的体验
直到现在,豆瓣此次的整合,可见终于发力同步PC端体验到移动端了,这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下保证用户体验的必然需求,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何湘珂的回答(3票)】:
对一些同学说到豆瓣一刻等等APP出现和“大豆瓣”出现的原因一样是为了整合,我倒不是很同意。因为一刻这种是内容运营,目标用户是那些非豆瓣主站的用户,他们只希望看看精髓,不愿意投身社区。但是用了内测版,“大豆瓣”主要功能包括讨论,看评论,链接了自己的账号,觉得依然目标还是豆瓣主站的用户们。
下面想说一下为什么豆瓣要做这个事情,可能会比较肤浅,但是满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因为豆瓣曾是我最喜欢的社区,高中岁月都在那里度过,如今看着它在理想主义和现实的残酷中踽踽独行,感动无奈。
1、豆瓣将APP从针对使用场景转向了针对用户
豆瓣之前的所有的APP是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做的。与此相关的概念是,针对用户做。
阅读的时候就是看书的场景,FM是随意听歌的场景,音乐人是音乐社区的互动场景,广播就是说闲话的场景。所以对于同属于音乐范畴需要独立出来FM和音乐人两个应用,对于同属于读书的范畴需要独立出来阅读,笔记,购书单三个应用。
针对用户和应用场景设计的APP有时候是一样的效果,比如说知乎独立出来知乎和知乎日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用户是不同的。知乎都是比较活跃的深度用户,知乎日报就是那些对问答社区没有很感冒却又对社区精华内容有兴趣的“观众”,因此知乎可以通过这两个应用获取更多的用户。
豆瓣的问题在于,对很多人来说,豆瓣的不同功能不能独立分割成不同的应用场景。它是我们整个内心安放之地,我们需要在这里看影评,发表短评;需要在这里看书,然后写笔记,给书评分,或者发到自己的广播。这些动作对于同一个用户而言,是一个完整的应用场景。
所以我斗胆感觉阿北之前的决定是有一定的问题的。
转头回来做其实也是把用户的概念从迷失中找回来了。
2、变现的尝试
用了这个粗暴的标题,其他答案里也有提到这个事情。
前几天上豆瓣发现豆瓣在搜索结果的最上方加入了小站推广的广告,今天再看,发现又将推广隐去了,变成了和其他搜索结果一样的条目结果。说明他们还是一直在探索适合豆瓣自己的方式,去连接搜索和广告,毕竟搜索是流量的入口。而豆瓣拥有了数不尽的书影音资源。
现在“大豆瓣”也是主打搜索,当然有盈利的目的在其中,毕竟我们的豆瓣都这么多年了,再这样慢下去,核心用户慢慢流失的同时,投资人也受不了了。
----------
说点题外话,我真的很喜欢阿北不运营的心态,这样一个好的社区才能纯净的存在,不愿意贡献的人们,只能在社区外远远的徘徊。可是这样又怎么能够做出来一个大社区呢?这是永远的矛盾。
但是我支持阿北,希望你要加油!
【令狐大力的回答(6票)】:
猜测豆瓣之前选择分别做app,目的是往各自专业上发展,简单,专一。
可是豆瓣好像忽略了自身最核心最具有竞争力的东西就是电影音乐读书,而这三者通常都是文青所钟意的内容,把它们分开做App,相当于把一个人割裂了。为什么要让我装三个App?若不是非常需要,手机有限的内存和屏幕空间多装一个都嫌多好吗。分开发展的结果就是用户反而分散了,都做不好。
哭了好吗≥﹏≤
本来应该先做一个所谓的「大豆瓣」,再去发展更小众的圈子。先前走上邪路,本末倒置了。
世界这么大,一个就够了。
【廿小黑的回答(5票)】:
很久以前就跟朋友讨论过,说早晚会推出“大豆瓣”,果然应验了!
原因是这样的,无论分与合总会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你觉得豆瓣fm用起来还不错啊,很清爽,但是很难想象fm融合在“大豆瓣”里该如何呈现在移动端,那的得多臃肿啊!但是想想豆瓣阅读和豆瓣读书割裂开又是一件效率多么低的笨蛋做法呀!所以分与合,总有人喜欢有人不那么喜欢。
但是为什么现在才出打包版之前要打散了一个个出?前面有答案说做一串app是为了保持粘度,我觉得恰恰相反,老用户是比较能够在一开始就适应“大豆瓣”的,所以做一串正是为了拓展新用户啊!几乎所有的app都会配有一键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什么的,渠道多了,那分享的几率不是就被放大好多倍嘛!你发现你的朋友圈有人在分享一刻的内容了没有?发现有影评来自豆瓣电影不?他们之前好像也不玩豆瓣哎!内容专一且高质量的app能更好的引导分享,收获更多的注册用户,嗯
打散的app做完了,吸收新用户的渠道都搭建好了,下一步,当然就是“大豆瓣”了,不过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但由于打散的app对吸引新用户的效果更好,两者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PS:一直有个想法,能不能我下载一个叫“豆瓣”的app,里面有什么模块我自己定义,同时解决臃肿和效率的问题?
【华博的回答(4票)】:
分久必合!
当初旗下分作APP的话应该是占领市场,把用户黏性培养起来。但是每一款的下载量都不是令人满意的,对于投资市场的估值也不利。合成大豆瓣之后,集合各方资源和流量,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但是这必然也要考虑以前只是用单一功能用户群的需求,我觉得主要功能定制也是不错的选择。
【王明镜的回答(1票)】:
做了一个早该做的事情
豆瓣对于大众用户来说最有价值的是海量电影、书籍、音乐数据及用户评论数据。
在用户查询内容及消费内容都逐渐转到到移动端的今日,以往通过web豆瓣查询电影、书籍、音乐资料的用户无法在移动端找到类似的产品满足需求。
如今豆瓣推出豆瓣APP,正是满足大众用户查询的需求。使用户形成找电影、找书籍、找音乐数据、点评就用豆瓣APP的认知及习惯。一旦形成,就是移动端电影、书籍、音乐的垂直搜索引擎,进而实现用户在搜索完成后进一步的消费内容行为(搜索到后,直接在豆瓣观看或阅读)。
总的来说,豆瓣APP是一个做大众的信息检索到信息消费的平台思路
【Evan-dy的回答(1票)】:
豆瓣原不是个动作步伐这么慢的团队,不知道为什么移动端的产品做的如此不尽人意:碎片化、体验半吊子、半数产品久不更新疑似废弃、没有核心需求目标。
甚至,抛开原生 App 的使用流畅性,我多半觉得豆瓣手机版都要好用些。
现在要集多成一了,希望豆瓣这次能把步子迈的快一些,快速迭代不是毒药,让我们能看到越做越好的决心,而不是广撒网不往前。
【Uranus的回答(1票)】:
多么希望这个App早点到来,不知道豆瓣的研发设计人员是如何忍受他们发布的N多款割裂感巨大的应用的。
希望找一部电影去豆瓣电影,想看改编的小说介绍评价又得打开阅读,查影片音乐则是音乐应用,用户切换这么多应用的体验有点糟糕呢。更不用说像同城活动之类万年不更新BUG巨多的应用了。
PS:豆瓣之前才更新的手机版网站目前体验尚可,总算不用切来切去了。在大App发布前可以先顶上,虽然也有桌面版网页和移动版混杂的问题。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豆瓣fm ap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