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索尼刚发布的FE 索尼50mm f1.44

50定新镜皇 索尼FE 50mm F1.4 ZA评测
日 00:10&&&出处:&& 作者:方家俊&&
  新发布的一支归属于索尼蔡司系列的大光圈定焦——全画幅微单E卡口Planar T* FE 50mm F1.4 ZA,这支镜头为专业摄影师和高端摄影发烧友而设计,也是一款为更高像素准备的具备出色分辨率和柔美焦外完美融合的产品。50mm标头、F1.4大光圈、11叶片圆形光圈等亮眼参数可以想见其拍摄人像、街拍、夜景的过人之处,究竟这支FE 50mm F1.4 ZA表现如何,一起来看详细评测。& & 这款Planar T* FE 50mm F1.4 ZA全画幅标准定焦镜头采用了奢华的用料,为了提升镜头的分辨率,FE 50mm F1.4 ZA采用了9组12片的光学结构,并内置高精度AA非球面镜片和ED镜片。  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为9组12片双高斯结构设计,内置2枚非球面镜片(包含1枚高精度的“AA”高级非球面镜片)和一枚ED(低色散)镜片,可以将球面像差和色散降到更低。镜头上既然标注了ZA,则意味着还有来自蔡司的T*镀膜加成。可以更好抑制眩光的出现,并且大幅降低鬼影的出现几率。  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最大F1.4光圈设计,可使照片获得出色的浅景深和唯美的背景虚化效果。同时,F1.4大光圈也可以在室内和夜景等低照明环境使获得更高的快门速度,手持拍摄清晰锐利的影像。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的光圈环及镜头标识  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上的蔡司标识,经典的小蓝标。旁边是有独立的AF/MF拨杆,整体风格保持索尼蔡司的一贯风格。  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为了方便视频用户的使用,加入了无极光圈切换拨杆,视频用户可以将镜头的光圈环切换到无极光圈来使用。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的E卡口金属卡口。  由于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用料十分扎实,约83.5 x 108的尺寸以及约778g的重量算不上轻巧,压手感倒是非常不错。  装上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的莲花型遮光罩,再搭配索尼A7RII机身,整体看来颇有分量。FE 50mm F1.4 ZA搭配索尼全画幅微单A7RII  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镜头的9组12片双高斯结构设计、内置2枚非球面镜片(包含1枚高精度的“AA”高级非球面镜片)和一枚ED(低色散)镜片带来的高素质,可以满足A7RII的4000万高像素的分辨率要求。
提示:试试“←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蜂鸟手机端
& 索尼全画幅镜头 FE 50mm F1.4 ZA发布的评论页面
· · · · · · · · · ·
()()()()()()反远望潮流中的一股清流,Sony FE50mm F1.4 ZA丨数字尾巴
04-10 10:18
无需多说了。家里迎来了我等了好2年的一颗镜头。从当年α7横空出世之时,我就一直在期待一颗高素质的50mm镜头。后来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的出现也让我更期待Sony开发能够与其分庭抗礼的E卡口原生高速50mm镜头。而这颗FE 50mm F1.4 ZA,看起来正是Sony在新时代变态素质50mm镜头的战争中所交出的答卷。Sony的开发团队居然不随波逐流跟上Otus与Art系列都采用的Distagon结构,而是采用上古时代一脉相传的Planar结构并加以改良。发布之时我也不禁担心:这画质能看吗?打开盒子发现,与我之前的FE 35mm F1.4 ZA与FE 55mm F1.8 ZA一样,Sony和Carl Zeiss合作的镜头都会有工程师签名的检查卡来确认质量没有问题。就算不是正统的德国血统,但是"索蔡"该在书面上做的文章还是不会放过的。买来之后我也特地到Sony HK去再次检查过它的状态。这颗50mm并没有偏光轴的情况出现、也没有组装不良导致入灰入尘之类的症状。因为这些在我以前的35mm曾经出现过,让我不免担心。看来这颗就没有这个问题。毫无意外,在α7S上,这颗镜头装上去之后会显得非常不平衡,但是机身装上皮套之后手感会稍微比较能够接受。在α7R Mark II上也是,不装上皮套的话小拇指悬空加上镜头重量前倾会造成手感极差。不过一代机身的主要问题应该在于快门的位置,不是这颗镜头的错。我对Sony这堆机器手感方面的抱怨在这里就不多聊了。对焦速度我对FE50mm F1.4 ZA的第一印象是... 对焦速度还是偏慢。不管是相比FE 55mm F1.8 ZA还是其他镜头,新生Planar的AF并不是很尽理想。当然,速度偏慢这个问题里面自然也有α7S本身的过。α7R Mark II上我无法保证好多少%,只能说会好一点点。至少它不会像Sigma一样跑焦,让我比较欣慰。因为我不拍高速动态物体,追踪对焦上没办法和大家分享太多。不过,我对Sony α7系列的追踪对焦怨言一直不少。主要还是因为这些相机的对焦系统是利用数字算法擅自识别被摄体大小之后,用许多对焦点来形成对焦"格"进行锁定追焦(就算使用最小的弹性对焦点还是一样),而不是像Nikon一样可以让人控制只用一颗点来进行精确的3D追焦。不只是原生镜头,相信用过Metabones等AF转接环的各位一定能理解我说的意思。这点自然有利有弊,α7R Mark II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还算能够准确分析被摄体的大小,但是我还是希望Sony能够提供一个更为精确、让我自行决定对焦点的追焦方案。言归正传,用料感人的这颗FE 50mm F1.4 ZA用的马达虽然只是SSM(而不是DDSSM、更不是线性马达),单单追踪一张脸或者一个跑动的人的话我使用下来也算靠谱,和其他定焦镜头大同小异。如果使用手动对焦,虽然是fly-by-wire的设计,但是它有继承到FE 85mm F1.4 GM那种优化过的算法,可以让手动对焦不会那麽辛苦。近乎无可挑剔的光学表现我想先从色散等问题这部份开始先称赞FE 50mm F1.4 ZA的光学素质,因为Sony对于这些烦人的小毛病修正的实在是太棒了。它让我能够很放心的对着逆光拍摄。我对同系列的35mm不够喜欢有一部份就是因为逆光的画质。除了色散,35mm还有比较严重的眩光、鬼影等缺陷,我可以坦言这些在50mm上几乎都不是问题了。和我使用Sigma的时候一样,我不需要担心FE 50mm F1.4 ZA对着大光比拍摄的时候会对画质有什么太大的影响。镜头在反差方面也是有着优异的表现,大光圈逆光的时候不容易出现"一片白"的情况。我觉得这对于Sony的大光圈FE镜头来说算好是的一步。除了G Master系列的85mm之外,终于有靠谱的大光圈镜头可以用了。明明一样使用了T*镀膜,我也不太清楚为什么50mm的表现会比35mm来得成熟、靠谱。虽然这颗镜头不是典型的Planar结构,但它还是不负Zeiss经典的结构名称,像场十分平坦。它几乎没有球面像差、也没有什么畸变。硬是要挑剔的话,在高反差的环境下用大光圈拍摄中远/无限远距离的物体或许会出现些许的像差,但收个光圈到F2左右基本上就没了。(横评竖直,几乎没有变形)大问题也不是没有,暗角蛮重的。但是大家买Sony可以说就是为了那个传感器, 靠着强大的动态范围和高感光能力,后期依赖数码修正也不是太难的事情。还有一个算是戳到了我的痛楚,那就是它的最近对焦距离距离只有0.45m。开发团队曾表示如果要更近的话不得不加大镜头体积,0.45对于50mm镜头来说也是正常规格了,但是我还是真的很怀念Sigma的0.4m... 要知道FE 55mm F1.8 ZA的一大硬伤正是最近对焦距离,而50mm也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还是留下了点遗憾。(FE 35mm F1.4 ZA 面对逆光略微苦手)(当年的 FE 35mm F1.4 ZA 光圈全开锐度有点...)十分锐利,但是还可以更好会让我用这个标题,其实是为了致敬Sony FE 50mm F1.4 ZA荣获了DxOMark数据库中45mm~58mm这个焦段自动对焦镜头中Sharpness的最高分而取的。实拍了这段时间,我不否认这是一颗锐利、各种光学收差上问题不多的一颗镜头,不过要称作为真正的王者,在我心中它还是得踏实地打垮我心爱的Sigma 50mm F1.4 DG HSM Art才能篡位! 因为说真的,光就锐度的话,在我的感觉里Sony好像没有超过Sigma。当然最开始我也十分怀疑自己、不甘心,毕竟我花了不少钱买了个新的镜头,怎么可以不同场比较、光凭印象流就觉得Sony打不赢Sigma呢!?但是我在DxOMark仔细看了他们的数据之后,其实也印证了我自己的印象。如果各位到DxOMark里,Measurements中的Sharpness,再进入Field map部份仔细查看Sony锐度的分布图的话,比较下Sigma(不管是插在像素比α7R Mark II更高的5DS R还是更低的5D Mark IV)就会发现Sony不管是在光圈1.4/1.8/2都不会比Sigma来的锐利,这也和我这段时间使用下来的印象是差不多的。索尼/蔡司玄学Zeiss的Planar 50mm从过去就有着"标准的帝王"的美誉(Contax)。而就算习惯后期,我还是想要谈谈这颗镜头的发色。我一直以来用的Sigma色调偏冷偏素偏硬调,不过我调的很习惯了,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目前我对Sony的感觉是它比较中性,阶调也是偏硬调。深邃的顔色毫不轻浮,很容易拍出各种东西的质感。这和我另外的一颗FE 85mm F1.4 GM是两种不一样的感觉。混合都是蔡司的FE 55mm F1.8 ZA的照片与这颗镜头让大家一起看看。虽然后期过了应该都没差了,但是看个样子也能给予需要的人一点参考。G Master我以后会分享一点心得,不过Sony已经很明确指出Zeiss和GM系列的开发理念有所不同,这个就算只是营销策略,我们作为外行的也只能认了。心理作用也好,不是也好,我看不出来有什么所谓的"Zeiss 3D-Pop",不过挂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厂牌做保证总不会降低格调吧。在使用FE 50mm F1.4 ZA的这段时间,其实除了画质,我也不得不称赞α7R Mark II的防抖能力,这让我能在低于1/60的快门速度还能手持如此重大的镜头拍照,实为难得。(往年的Carl Zeiss,名字一样,其中的含义却大有不同)虽然不是爲了极致虚化而设计的G Master系列产品,Sony还是很奢侈地给FE 50mm F1.4 ZA配备了11枚光圈叶片来保证光斑在缩小了光圈后依旧保持圆形。要知道,连35mm那颗可都“只有”9枚,可见Sony这次在50mm下的功夫并非一般。除了这颗以外,目前Sony的定焦镜头中,11枚叶片的配置也是只有G Master才有的待遇。(采用Sonnar结构的FE 55mm F1.8 ZA有着现代镜头少见独特的虚化风格)(Planar就相对地平实)比较可惜的是,50mm这颗在冗余光圈的设计下,焦外的弥散圆还是存在点菱形状。但除此之外它没有明显的口径蚀,与被许多人诟病的FE 55mm F1.8 ZA的虚化方式有着明显的风格区别(虽然我很喜欢55mm带有点小漩焦的个性)。50mm的光斑就算是在边边角角的位置还是能保持比较圆的形状,这应该可以满足各大爱好者。综合美丽虚化,高锐度,与高反差,这才是最强的现代PlanarA卡口上有着噩梦般紫边表现的那颗50mm F1.4已一去不复返。全新设计的FE 50mm F1.4 ZA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能与现代Distagon结构镜头平起平坐的殿堂级 标准镜。如此高价格的高速Planar,大概也是继Contax单反用的55mm F1.2以来的高标,而综合性能也可说不负成为传说级的镜头的后继者。(与用Sigma时一样,有的时候因为镜头太重,更宁愿拿起GR随拍...)F1.4的时候就算不是第一也是数一数二的锐利程度、还有能靠着Sony传感器的高度后期修正能力扶持的 实拍表现,这样的镜头已重新诠释了Gauss进入Planar(Double Gauss)时代之后的最新进化,有着满满的诚意与现代感。还有50mm对我来说是个可进、可退的好伙伴。靠近了一点嫌狭窄、后退了又觉得稍微广了,这样的视角说不定也能成为大家的瑞士军刀。不过,到最后,综合考虑体积、画质、与价格,我其实还是更推荐大家买FE 55mm F1.8 ZA多过于这颗镜头。(话外音:那你前面全白说了?)是的,除非和我一样对高速50mm这个规格病态般地执着,我绞尽脑汁了还是想不到什么太大的理由一定要把大家推上FE 50mm F1.4 ZA。反倒是FE 85mm F1.4 GM方面我会建议咬咬牙直冲G Master,而不是选择便宜三分之二的廉价FE 85mm F1.8,具体理由以后也希望和大家分享。
快给朋友分享吧!
60人已收藏
请先登录再评论...&&猜您喜欢的文章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专业级蔡司标头 索尼FE 50mm F1.4试用
专业级蔡司标头 索尼FE 50mm F1.4试用
16:56:28 蜂鸟网
&&作者:袁泽
&&责编:张璋
  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焦段,标准定焦镜头在各家的镜头群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往往覆盖了专业、中端和入门这样的不同档次和定位。索尼FE卡口全画幅镜头自推出至今,先后发布了索尼Sonnar T* FE 55mm F1.8 ZA和FE 50mm F1.8两款产品,覆盖了中端和入门级别,前者出众的画质水平在我们早前的评测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索尼U space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索尼FE卡口专业级大光圈标准定焦镜头――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以下简称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完成了该焦段“专业-中端-入门”的全面定位覆盖。  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在标准定焦镜头领域无比壮硕的体积,直逼蔡司Otus 55mm F1.4的体积更是很难想象这是一款无反相机的大光圈标准定焦镜头。而索尼公司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由于优先保证镜头的画质,所以镜头的体积和重量上面势必要进行妥协。不过从实际体验的感受来看,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比我想象中还是要轻,感觉比差不多体积的FE 85mm F1.4 GM还是轻不少。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的体积着实不小不过该镜头的重量倒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在细节部分,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做工也足够出色,足以彰显其专业属性,11片圆形光圈叶片的加入在同规格镜头中也是相当罕见的。此外,这款镜头也配备了与索尼FE 85mm F1.4 GM相同的光圈环无极可调设计,在拍摄视频时转动光圈环实现了完全无声,索尼工作人员也表示该镜头也为视频拍摄专门进行了优化,搭配视频拍摄本就出色的索尼A7RII、A7SII机身可以获得常规摄像机无法比拟的浅景深效果。11片圆形光圈叶片配置也堪称豪华对焦模式开关和蔡司“小蓝标”位于镜头侧面可以1/3EV步长调整的光圈环可以精确控制曝光标配的花瓣形遮光罩安装后体积更显庞大  在大家可能非常关心的尺寸部分,我在现场将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与索尼FE 85mm F1.4 GM镜头、蔡司Otus 55mm F1.4镜头进行了对比。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与“巨人”般的Otus镜头对比,要知道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可是一款微单镜头啊!可见为了追求大光圈和画质表现,镜头体积和重量势必要大幅增加。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尺寸直逼FE 85mm F1.4 GM这一支G大师镜头索尼FE 85mm F1.4 GM仅仅是镜头最大直径和通光孔径更大一些相比尺寸“巨大”的蔡司Otus 55mm F1.4镜头,很难想象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是一款无反相机镜头产品?索尼Planar T* FE 50mm F1.4 ZA主要技术参数:9组12片光学结构,其中包含1片高级非球面镜片、1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ED镜片11片圆形光圈叶片放大倍率约0.15倍、最近对焦距离约0.45米滤镜口径72mm最大直径约83.5mm、长度约108mm重量约778g?拓展阅读: ?实拍效果&编辑观点  对于F1.4这样的大光圈定焦镜头来说,全开光圈可用性自然是体验的重点,毕竟花费不小的费用,购买的镜头全开画质却无法接受,这样的镜头势必会遭受到用户吐槽的。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我也在索尼公司举办的体验会上拍摄了一些人像的样张,而且几乎都是使用F1.4全开拍摄的。这款镜头全开光圈下镜头的分辨率可以说是完全可用,不必刻意收缩光圈,这在普遍采用双高斯结构的标准定焦镜头中还是相对少见的。而在下面的照片中,砖墙砖块表面的质感也相当强烈。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200曝光时间:1/2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实拍样张100%放大截图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8000s  曝光补偿:0.0EV  白平衡:自动100%放大截图中砖块的质感相当强烈  而在焦外部分,我感觉索尼FE 50mm F1.4 ZA镜头并没有将焦外完全调教至“奶油融化般”的状态,这样的好处就是即使使用大光圈也能给画面带来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完全虚化的一片,但在拍摄相对杂乱的背景时,则可能会出现二线性焦外成像,例如下面这张模特人像头部附近的竹子,虚化效果就比较偏硬,用户在拍摄时对于背景的选取也要更加注意。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32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2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0mm  光圈:f/1.4  ISO感光度:100曝光时间:1/4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编辑观点:  索尼从今年开始推出的三款G大师镜头,以及索尼FE 50mm F1.4 ZA这样定位专业的高端镜头产品,相信是力求提升索尼FE卡口系统的专业性,不再仅仅满足与追求更多爱好者日常拍摄的需要,而是能够保证专业在创作或商业拍摄的工作,吸引这些高端用户转向索尼全画幅微单™系统,与数码单反系统一决高下。相信未来也还会有更多G大师镜头或ZA镜头这样的高端、专业级别镜头问世。  在画质部分,由于体验时间比较有限,但从实际上手的效果来看,索尼FE 50mm F1.4镜头还是展现出了与其定位相符的表现,分辨率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我还是认为要是焦外可以更柔和一些就更好了。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袁泽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24小时热文12345678910
24小时热帖13230次22732次31969次41957次51756次61376次71285次81049次9989次10888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fe 50mm f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