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网络的作用有哪些

一.简介/区域性中心城市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聚集体。城市和区域相互依存,彼此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对一般城市而言,中心城市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的作用可以概括为若干“中心”,如商品流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科教文化中心等等,中心城市通过这样的“中心”对区域发展起带动作用。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心城市带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加强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组织和调控作用,实现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中心环节。
二.我国区域城市的特性/区域性中心城市
 要对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提出一个完整、可行性的思路及相应的对策,就必须对其基本现状做系统深入的了解。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和案例来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区级城市在数量上的扩张已经基本完成,但质量亟待提高。   1999年全国地区级城市的数量为233座,占全国总数的35%。按地区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来分组,其中东部地区为103座,占总数的44%,中部地区为90座,占总数的39%,西部地区为40座,仅占总数的17%。从年这20年期间,地级城市的数量由64座增加到233座,上升了264%。这期间,207~50万人之间的城市增长速度相对快一些。从全国情况看,全国城市668座,城市数量比1979年增加了2倍。这其中,100万人以上了1倍,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增长了50%,50万人以下中、小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以上,数量由173座猛增到588座,升幅达240%。这类增长最快的城市,平均规模只有18万人,主体部分是典型的小城市。这一方面反映了近20年来,城市数量扩张的速度很快,是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暴露出城市的规模不足,功能有限,质量也急需提高。这与一直以来我国限制大中型城市发展的政策有关。从地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来看,全国很多省份普遍存在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城市功能偏弱,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未能更好地发挥。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城市质量,弱化了中心城市对广大农村腹地的带动作用。   (二)地区级城市的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显著   受综合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等影响,我国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沿海与内地,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带之间差别较大,各省区内部中心城市发展也不平衡。   从全国来看,在全国233个地区级城市中,东部占了103个,相当于44%。中部拥有90个,占全部城市的37%。西部却只有40个,占全部城市的19%。1999年,全国地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有82个,其中,东部9个省(辽宁10个,山东8个,江苏6个,河北5个,广东4个,浙江3个,福建2个,广西2个);中部9个省(黑龙江8个,河南7个,安徽5个,湖北4个,湖南4个,山西2个,内蒙古2个,吉林2个,江西1个);西部九省除了西藏和宁夏没有外,其余平均只有1个。如果用一个地区级城市数在全国总数中的比重来衡量该地区的城市化程度的话,东部和中部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的份额高于36%,这反映了较高的城市化程度。相对东部和中部来说,西部在全国总城市数中的比重仅为t9%,这也反映了较低的城市化程度。此外,通过对各个城市经济总量、市场发育程度、基础设施水平、投资环境等指标综合分析结果,也证明城市化发展的不平衡。   (三)发展地区级中心城市已经成为有效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   我国的城市功能、城市体系还很不完善,相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而言,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可以判断,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依靠农村工业化来推动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已基本结束,中心城市的发展将是下一阶段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将更多地体现为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市化的现实选择。   从区域经济看,中心城市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和集聚地。广东、浙江及江苏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是培育财源的关键所在,是增强发展后劲的最主要源泉。总之,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增长中作用日益显现。加速中心城市发展也已成为发达省份的普遍共识,成为其推进城市化的战略重点。
三.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讨论要素流动、行政区划调整、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网络化等有关因素。   (一)要素流动   从要素流动来看,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必须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人口流动问题。户籍制度以及“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战略是限制我国农村剩余资本向中心城市集中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实现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变“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转移方式为“离土又离乡”的工业化和劳动力转移方式,而后者又有赖于户籍制度的改革。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由政府严格控制的制度体系在发生松动,并成为了改革对象。到目前为止,这种松动的主要表现还不是以户籍制度的彻底改革为特征,而是以逐渐开放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对户籍管理工作进行试验性改革。如2002年以来,石家庄市、郑州市等政府已经相继出台了完善和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新举措,重点放宽了投资、经商、办企业和购买商品房等人员迁入城市的条件,但并没有完全放开。目前,仅仅从要素流动的角度讨论中心城市发展问题,可以讲对其影响最直接的仍是户籍制度。与此相连的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都与户口问题相关。   (二)行政区划   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和按经济区不按行政区组织经济活动的设想,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并且在上海、重庆、大连、武汉等城市设立打破行政区划的经济区,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在历史上都曾是某一区域范围的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然而解放后在按行政办法组织经济活动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城市所发挥的主要是工业生产基地的功能;城市的经济活动有时只限于为本城市服务,辐射面缩小。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作用下降,功能萎缩。与此同时,按行政方法组织经济活动,人为地阻断了经济活动的自然联系,形成困扰我们多年的城乡分割、市县分割、乡乡分割、城城分割,这些人为的分割严重制约了经济活力。   最近几年来,某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矛盾也相当突出,存在发展空间的矛盾、经济管理权限的矛盾、产业发展的矛盾、的矛盾、基础设施建设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并影响了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造成了经济建设中的浪费和不配套。中心能打破县市域的局限,在人口、劳力、资源、交通、生产、流通、市场等方面形成一个比较统一、协调的格局,这对我们目前的行政区划提出了改革要求。不但要求经济发展在更大的范围和在强大的中心城市的带动下进一步壮大,同时也对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克服体制性障碍,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和协调功能。   改革现行的行政区划,首先要对一些城市的管理辖区范围进行调整,突破现有行政区划,通过城市形态的调整,解决中心城市发展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完善中心城市功能。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家所设置的政府行政体制看,在中央政府下设三级政权机构是比较通行的。简化政府管理层次和职能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应该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通讯、交通的便利,中间管理层次的简化、撤并,县域区划、县级机构和职能的调整转变也是客观需要。这不但是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今后各地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县域不利于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交流。有时,它会成为地方经济分割和地方保护的一个利益因素。而且,现在有的县人口不多,但五脏俱全,县政府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明显,但对财政增加的负担却是显然的。当然,区划调整要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但主要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经济的内在联系、区域协作情况以及文化习俗、地理自然特点而定。通过主要扩大地级城市和一些经济强县(市)的地域,逐渐使目前的市、县两级政权改革成一级,并相应地使其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形成中央、市、镇三级政府管理格局。   (三)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网络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通通信发展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区域一体化程度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各级行政区域之间仍然壁垒高筑,各自为政,在此情形下,企业往往倾向于分散在各级小区域内摘自我发展。这严重抑制了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不利于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必须大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网络化。   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是逐步走向城市网络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部分产业或服务不再与其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密切的联系,或不再以其所在地的“供养”人口服务为主业,其服务辐射范围也远远超过了当地居民。它立足于某地,却服务于全球或大区域,植根于小城市却服务于大城市。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类空间组织形式越来越发展,并在其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深远的作用。跨国公司是全球化过程中最典型企业空间组织方式,其本部和主要分支机构的选址越来越与传统的自然资源占有型选址、市场区位依赖型选址、地域区位中心型选址无关;而更靠近交通网络枢纽型、信息网络节点型、环境质量优越型和无形、型选址。   从国际上兴起的“网络型城市”来分析,其基本结论是:现代城市密集地区存在着一种复杂的走廊型城市网络,他们的功能和区位关系特征表现出比传统中心地城市的明显优势,其中美国的旧金山是代表,而这类城市也被称为“网络型城市”。网络型城市由多个不同节点组合形成了一个独特又富有弹性的创新环境。网络型城市比同等规模中心城市享受更大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更少的交通堵塞和更多的自由空间。网络型城市的特点可概括为:不是城市连绵带式的简单堆砌,而是走向空间有序化、多元化和柔性化。这种创新空间是未来城市空间组织的方向。
四.展望/区域性中心城市
 今后的5—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应尽快实施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能有效推进中心城市发展的对策措施,把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和适当扩大城市规模结合起来,促进有条件的地级市向大城市发展。   (一)突出地区级中心城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其功能   城市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口和非农经济向城市地域集中的过程。自1949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是一种人为和外生的过程,不是由市场导向的内生过程。目前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现状和成绩是在体制转型时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内在作用自发导致的。   目前,中心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集聚和辐射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要制定和实施一些鼓励促进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的政策。通过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城市增强自我发展功能。在城市自我发展的问题上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搞开放型城市,这样城市发展才有活力,才体现出较强的集聚功能。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不单是其本身的发展问题,更关键在于;一个区域通过“中心市场”去组织生产的和分工。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心城市功能不完善,不能提供高效的服务,限制了城市间的协作和分工,区域未能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做好“完善”这篇文章,应加强中心的转变,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经济协调机制。   (二)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行政区划调整是加速城市化进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大多是在建国初期以行政管理和政权建设的需要为依据设立的,数量过多,面积过小,人口偏小,布局也极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化进程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应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以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规模经济,有利于城市功能发挥为标准,采取措施进行合理的行政区域调整,突破各个地区画地为牢的分散格局,适当和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撤乡并镇、撤县并市等。这对于扩大中心城市发展腹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程度;对于精简机构,降低行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区级中心城市尤其是一些较大的城市可以从周围县(市)归并,对有县无城的县建制可以逐渐将县城调整为中心镇,还可以通过相邻城市合作,形成协作机制。在突出中心城市作用的同时,可对具备一定条件的一些强县区划进行调整,使经济强县能同周边的县进行合并,扩大强县区域,使有条件的强县从市辖县的体制下独立出来,赋予其与中心城市同等的地位和行政经济管理权限。   (三)有重点、分阶段地支持和引导一批中心城市的加速发展   中心城市的加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今后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市场机制将扮演越来越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完全自发的市场活动并不能使城市规模、布局结构达到最优。所以中央政府应当有意识地推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加速发展成100万-200万人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从现有的5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的地区级城市中选择一批基础和发展潜力较好的作为重点支持城市,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进要素集聚,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城市的规模,促进有条件的地级市向大城市加速发展。这项政策可以考虑以滚动方式进行,例如每批10-20个城市,达到目标后再转向下一批。选择的标准应包括:合理的城市布局,良好的区位条件,良好的或可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基础(特别是有新兴产业的生长点或发展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较好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府和较高的市政管理水平,无明显的资源约束(例如水源匮乏)。   (四)突出“中心”顺势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国城镇空间网络结构。   我国的城市功能、城市体系还很不完善,许多活动仍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可以判断,在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依靠农村工业化来推动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已趋基本结束,中心城市的发展将是下一阶段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而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为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竞争。如此,应淡化有形的行政管理范围,加强区域城市间的协作,以避免中心城市演变成新的块块。   因此,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作用,需要解决城镇空间的网络问题。这里所说的网络,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表示经济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而且表示经济发展的空间网络联系。中心城市是城镇空间组织网络、中的中心环节,而构建合理有序的体系,是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城镇网络体系的建立要能兼具中心城市的规模主导地位和空间组织作用。目前我国各区域城市间仍是自我完善、各自为政,随着中心城市产业的成熟和趋同、城镇用地的急剧扩张、城市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认为,应尽快改变现有城市无序的城乡空间扩张,突破城市的行政分割,加速区域整合、重视区域整体协调,寻求城市竞争中的优势互补,这将推动未来中心城市的健康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
 目前我国的区域中心城市有:华北--北京、天津,华东--上海、南京,东北--沈阳,华中--武汉,华南--广州,西南--成都、重庆,西北--西安十大中心城市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40:13
贡献光荣榜现代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哪些?
现代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哪些?
09-08-10 &匿名提问
中心城市是大型经济中心的简称,指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中起着枢纽作用的大中城市.一般而言它具有先进而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与之相联系的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作腹地,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集中的场所,特别是一个地区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活动的中心地.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大型城市在各自所处的经济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我们可以从这些中心城市的发展来看,中心城市是客观形成的,受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并不是主观的.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相比,一般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即中心城市往往是一个经济区的的生产中。工业产值5126.2亿元,已形成以机械、冶金、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宝山钢铁公司、大众汽车公司在国内享有盛誉。上海商业繁荣,国内外贸易额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199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1.3亿元,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1/4。2.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交通便利.一个中心城市由于其本身的生产与生活消费,以及生产上分工协作的需要,不断促进着与其相关地区的原材料燃料等的生产,并成为它们的销售市场。上海港吞吐量已突破2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国际大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60万箱,跃升为世界第6位,为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奠定了基础。上海已组成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一主一辅、一市两场”格局的国际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1768万人次,货邮量88万吨,争取成为亚太地区国际航空枢纽港。上海站作为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沪杭铁路复线全线修通,上海南站(临时站)已开通使用,列车日平行通过能力提高到 180对。铁路承担着本市最大份额的省际旅客流通量。全市公路总长度4253公里,郊区建成了一批快速道路和连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沪宁、沪杭高速公路,加速公路网络的形成,打通了上海通往内陆的快速陆上运输通道,扩展了集装箱公路运输的腹地。全市对外交通货物运输总量达2.8亿吨,货运营业车辆12万余辆,48.3万车吨。长途客运营业车辆3万余辆,近30万客位,旅客发送量达1200多万人次。上海内河正在组构高等级航道网络,与江、浙两省和京杭大运河相连,内河港口吞吐量8800万吨,年货运量1.39亿吨。3.信息交流的中心.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相关信息,而中心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区的推动中心,必定具备了先进的信息设备,有良好的信息服务系统作为对经济的强有力的支持。上海拥有的潜在网民资源,户籍人口超过1300万,流动人口超过300万;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城域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用户超过300万户;上海拥有城域光缆1.72万公里,光纤进入高层商品楼和居民小区的覆盖率达到90%。 对于上海市城市信息化建设来说,2000年的主要任务是确保“ 一号工程”顺利圆满的完成,并由此形成一个国际先进的带宽、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国际出口带宽总量达到1000兆以上,信息主干网传输和交换速率分别达到2500兆和4万兆以上。有播种就有收获。进入新千年之际,上海的城市信息化成果还体现在:成功地进行了IP宽带网多种接入方式的实验,为实现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三网融合”创造了条件;初步形成了由电子证书、密钥管理、联合征信、网上支付等支撑的电子商务运行框架,并建成了“网上南京路”虚拟商厦,以及化工、医药等行业性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了银行、公共交通、社会保障卡的“一卡通”。此外,上海现有手机用户240万户、家庭电脑 100多万台、上网户数100多万户、ICP开设网站超过350户、公共电脑屋接近900家。4.金融中心.中心城市有很多的金融服务部门有银行,信托和保险等部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融资机制,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上海已经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主要有:货币市场,如中国的银行间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金融票据、企业票据与短期国债市场)、银行存贷市场等;资本市场,包括中国最大的股票市场、中长期债券市场与基金市场,200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量占全国的62.5%;保险市场,包括寿险与财险市场;期货市场,有中国最大的商品期货交易所,2004年上海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国的57%;外汇市场,有从事银行间交易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分散而活跃的零售外汇市场;此外上海黄金市场与上海产权交易市场等都较为活跃,并有一系列为之配套的外围市场。上海已经聚集了数量众多的中外金融机构。为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创造了良好的整体市场环境基础。5.文化教育发达,科学技术力量雄厚,是国家智力开发,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到去年年底,上海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了51%。同时,这些获奖项目也反映了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获奖项目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申报国内外专利的项目是前一年的3倍。这次评奖还让人们发现,上海的科技创新越来越融入全国、融入世界。在获奖项目中,具有国际品牌并在国内拥有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有44个项目获得了奖励,比2000年增加了3倍。同时,上海教育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现有41 所全日制普通高校,800多个科研机构,55万科技人员,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享誉中外。由上述可以看出,中心城市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呢?这实际上是要求要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形成各类经济中心,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经济中心要从三个方面认识:1.经济中心有空间范围的限制 2.经济中心反映了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 3.经济中心是经济区的中心和枢纽,而经济网络,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围绕一个经济活动所形成的有机的网状经济联系.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形成相互联系的生产分工协作网商品流通网经济联合网技术开发网经济调节网.正是由于中心城市具有生产集中,技术先进,金融发达,交通方便,信息灵通联系广泛生产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优点,使得它在经济网络中有必要也有可能处于中心地位.只有以中心城市为据点,才能在原有历史形成的分工协作基础上,按照经济内在的联系,组织由近及远,有点到面的分工协作网;才能按照商品合理流向,组织内外贸结合的,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 沟通城乡和地区经济联系,适应消费者需要的商品流通网;只有以中心城市为中心,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把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形成把各方面的经济力量聚集起来的经济联合网;只有以中心城市为枢纽,才能利用各种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经济预测预报,来协调社会经济活动,形成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计划指导下的经济调节网。综上所述,中心城市在一个经济区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它是经济区中的经济中心,能够用其自身的优势带动和帮助所在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而一个经济区的发展和壮大又会形成很强的辐射作用。它的经济影响是网状的,它的经济作用是巨大的。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而言,中心城市这一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研究的意义是深远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交通影响城市发展历程
 现代交通与古典交通之问的最大差异在于它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包括速度、方便的程度、舒适的程度。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交通已经跟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规划)融为一体。
 自然,交通与城市规划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交通”,经济是基础,城市是包装,交通是骨架。当然城市规划决定了交通发展的前提、依据、环境和条件,但是现状的和规划的交通(在某种意义上)又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形态、布局、网络和动脉。
 1、交通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形态
 现代,汽车的发明和汽车交通的迅速发展促使城市地域发生进一步分化,城市地域结构产生重大变化。汽车交通不受轨道限制,早期放射性扩展之间的空地迅速发展成为新的城市用地,原来呈带状放射性的城市外部形态又向集中性的团状方式发展。城市空间的扩展基本上沿着汽车干道的方向迅速蔓延开去,又引发了城市郊区化运动(UrbanSprawl)。据统计,从1950年到1970年的20年问,从大城市市中心区迁到城市郊区的美国白人达1700万人。城市郊区化的扩展使得许多城市的空间形态逐渐向带状发展。如波士顿长约30km、洛杉机长约160km.以几个大城市为核心所形成的城市连绵带其度量尺度更为惊人。以旧金山为核心的海湾城市带连绵达200多公里、波士顿一华盛顿城市连绵带长约700km~800km、宽度为50km~160km、总人口超过4000万,这是城市产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观。显然,其形成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交通的发展即先进的交通方式节约了交通时间,从而使城市居民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的出行距离达到更远。可以预料,交通方式的进步导致出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必将更剧烈地改变城市形态,城市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速度的提高使城市逐步扩大。
 汽车交通还改变了城市规划中工业布置的区位原则,使得可以在铁路沿线和沿岸码头之外的区位选址建厂,工业区位的自由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汽车交通也扩大了城市居民的出行距离,使得居住用地有可能远离工厂、机关和嘈杂的商业中心而单独存在。与工业和居住用地的发展趋势相比,商业用地的(办公楼和商店)发展仍然主要趋向于在城市中心部分集中发展。然而近年来也有另外一种发展趋势,那就是商业和办公楼转向城市外缘发展,即在远离城市中心的位置建设具有大型的停车场和方便的交通条件的购物中心,这种购物中心的发展与居住用地的结合发展在城市的外缘形成了一种新的用地形式,即RBD(ResidentialBusinessI)istrictCenter)商业居住中心。交通方式的进步使城市地域分化更加剧烈,从而拉开了城市各种地域在空间上的距离,使城市地域分化在更大范围的空间尺度上进行。
 2、交通发展影响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许多重要的规划思想、理论和概念的创立都与交通的发展即交通方式的进步息息相关。如美国城市规划师Perry在进行纽约地区的规划时,首先创造了“邻里单位”的规划思想,其主要出发点就是为了避免汽车交通干扰居住区的安静和保证小孩上学的安全。这种“扩大街坊”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其结构形式对世界各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1945年,哈里斯(Harris)和乌尔曼(ulman)又提出了城市多核心理论模式,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是在区位、可达性、集聚、分异和地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再加上历史因素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殊性,使城市地域形成了多极核心。中心商业区是市内交通的焦点,但并非居于城市几何中心;靠近市中心是批发和轻工业区;重工业区布置在市区边缘;工人住宅区通常分布于市中心周围;而中、高级住宅区则布置于环境较好的城市另一侧。
 国外交通发展与城市规划实例
 1、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在北美,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但很多城市从20世纪初就坚持不停地建造公交轨道系统,大力发展公共走廊,限制和分彭市中心,建立了发展小汽车和公共交通优先的体系,这些地方现已威为世界上最早建造高架、轨道的坷市。在欧洲,许多国家有比较严格能规划控制、长远的发展战略和保证这一长远目标逐步实现的政策拮施,城市发展呈现出与公共交通系统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的状态。公共交通与个人交通结合起来,依靠组织严密的换乘联运系解决繁忙复杂的交通。这样就形成了私人小汽车连接家庭和铁路车站,铁路干线沟通外城、外城和市中心,公共汽车连接地铁和铁路车站的完善体系,有利于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的教训。
 二次大战后,美国开始加速建设高速公路以适应私人小汽车发展。此举导致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土地利用的密度降低,城市布局趋向分散化。因此带来城市中心地区衰落,社区纽带断裂,以及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城市都很难解决任由小汽车发展所带来的污染、拥挤、内城衰落和产生交通弱势群体等问题。过度使用小汽车不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重新吸引人们使用公共交,有关城市政府开始实行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20世纪60年代以来,虽然联邦政府几度斥巨资振兴公共交通,结果也只能使公共交通在没有足够票价收入的情况下维持起码的服务水平,而无法使它再度成为小汽车的竞争对手。加利福尼亚当局曾希望将公共交通乘客的比例由2%提高到10%,投资进行公共交通建设,第一条从洛杉矶到长滩的35km长的轨道交通投资近8亿美元,每年的运营费用高达4000万美元,每天乘客人数3万人,其中仅包括个先前的小汽车乘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郊区低密度的蔓延不利于公共交通进行有效率的服务。
 “一个拥挤的改善造成了另一个拥挤,从而造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小汽车密不可分。当这种交通系统与城镇发展耦合一体后,再想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伯克利大学规划系教授RobertCervero语)有鉴于此,美国规划学者重提土地利用与交通方式的配合问题,认为恢复公共交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城市规划中使土地利用恢复便于公共交通服务的形态。
 (2)斯德哥尔摩的经验。
 斯德哥尔摩的地形地貌完全可能采用以公路干线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但该市采用了城市规划和交通协调发展的策略~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就采取了围绕轨道交通站点的高密度发展,使居民利用与中心城相连的轨道交通而不是小汽车通到中心城区,从而达到向卫星城疏解人口的目的。
 斯德哥尔摩的一半人口居住在中心城市,另一半居住在新城。尽管新城远离市中心15—20公里,但便捷的交通是新城居民感到这里仍然是斯德哥尔摩城市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工作岗位的多样化布置,使得新城同样吸引老城的居民。这些建于战后的新城全部位于放射形铁路的车站处,本身的尺度和布局非常有利于步行交通:铁路站口结合公共广场布置,周围是超市、各类商店、日托中心和其他服务设施,还有配置了座椅、报亭、路边咖啡座、有盖步行连廊以及花坛等设施的步行道与周围的住宅区连接。从中心向外建筑密度逐步降低。建筑档次逐步提高,特别有利于低收人的居民使用公共交通。
 交通枢纽与社区中心相结合所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为铁路车站集散乘客的步行系统和公共汽车线路同时也可以将居民带到社区中心去。居民在下班途中购物,既方便又减少了出行,服务设施也得到了稳定的客流,政府则获得了更多的税l收。最重要的是,上述规划模式防止了小汽车过度使用和城市无序蔓延。在斯德哥尔摩这样一个高收入、高汽车拥有率、低密度的城市里,上班一族使用公共交通的比例相当司观。以其新城魏林比为例,在全部届民的非步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骆驼祥子》中的人道温情与启蒙立场
《骆驼祥子》中,“老实,规矩,要强”的祥子经受一系列致命的打击之后,变成一具懒惰、挑刺、甚至不惜出卖人命以换取金钱的行尸走肉。这一精神堕落的原因,主要来自乱兵、孙侦探、虎妞父女所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对祥子生命意志的摧毁;祥子堕落的过程,又是一个命运和精神两方面都向车夫群体认同的过程。这样,祥子的生命悲剧也就具有了更为普泛的典型意义。对这一悲剧充满激情的叙说,透出的是老舍温厚的人道情怀和深刻的启蒙思想。二者相互交融,构成一个具有对话性的复杂世界。而把握住老舍对祥子个人主义思想的看法、对车夫群体关系的认识,也许是进一步解读《骆驼祥子》、深入考察老舍这一思想特质的关键。
  祥子的堕落是一个精神渐变的过程,他是一步步由“人”变成“牲口”的。但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质变的点,也就是祥子作为“人”与作为“牲口’的分界点,则是小福子的死给他的打击。此前,车 被兵抢去,祥子还是一角钱一角钱地省,想再买回车;钱被孙侦探敲去,祥子虽然无可奈何地娶了虎妞,但也没有放弃“拉车,买上自己的车”的愿望;及至虎妞死去,车再一次失去,祥子有过“就那么淡而不厌的一天天的混”的时候,但毕竟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要去找回小福子,找回幸福;但小福子死了以后,“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从一个坚持个人奋斗的个人主义者,“变成了走兽”,不对别人负责任,也不对自己负责。既已放弃自己的生命意志,只凭本能浑浑噩噩地混着,那么他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明确的信念,实际上也已经不复存在。这点在和阮明比较中尤为明显。“阮明知道,遇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了祥子。祥子并没作过这样的打算,可是到时候就这么作了一一出卖了阮明。”阮明才是一个具有明确个人目标的个人主义者,而祥子成天“留神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只是活在感性欲望中,精神一片混沌,缺乏理性,也就无所谓主义,虽然他在得过且过之中产生的盲目破坏力也可能给别人造成严重的毁坏。
  老舍对祥子的个人主义进行正面批判的时候,却正是祥子已经没有理性信仰、谈不上有什么主义的时候,虽然在祥子彻底堕落之前,老舍对其个人主义已经有清醒的洞察。但彼时,老舍一面交代祥子的自私,一面又总是取谅解的态度说明祥子的万不得已。
  在堕落之前,祥子的自私,与小福子的牺牲精神,与小马儿祖父年轻时的热心肠相对照,就已十分明显。虽然,祥子也仍然有对别人深切同情的另一面。比如,当小马儿祖父饿得发晕时,“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但是,小福子“为教弟弟 吃饱,她得卖了自己的肉’,。而祥子深爱小福子,却因为她肩负着养家的责任而离开她;即使在最美好的爱情憧‘憬中,祥子仍然想“她可以不管二强子,也可以不管两个弟弟,她必须来帮助祥子。’,小马儿祖父年轻时,“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跳河的,上吊的”都救过;而祥子为了买上自己的车,不惜与老弱病残者抢生意,以致于“背后跟着一片骂声”。对此,老舍进行细致的描写之后,又总是找出客观原因为祥子辩解。针对祥子爱情关系中的私心,老舍议论说“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在没有公道的世界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那很小很小的一点自由。’,这两句话,既有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性洞悉内涵,也有着对穷苦人的深切同情,但以贫穷为由却太过轻松地原谅了祥子的人格缺陷。对于抢生意这一点他则宽肴地让祥子自辩说“我要不是为买车,决不能这么不要脸。”奋斗成了祥子免受质问的挡箭牌。
   如此宽容,并非老舍在价值观上对人性中的自私有何认同,而是因为祥子在彻底堕落之前,其个人主义思想虽然也包含着自私的成份,但它的最主要内核却是个人奋斗,与之相关的是烙守职业道德、讲信用、勤劳、节俭等美好品质。正是出于对这些美好品格的珍爱,老舍才爱屋及乌地舍不得立即去责备祥子的自私之处。
  祥子的个人奋斗固然带着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但他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严格自律,却焕发出生命蓬勃向上的动人光辉。车被兵抢之前,“祥子知道事情要坏,可是在街面上混了这几年,不能说了不算,不能耍老娘们脾气!”这里,祥子把职业信用看得高于自己的安危。夜晚路黑,祥子拉曹先生摔倒,自己也负了伤,他心中引起的是痛心疾首的自责,并且决定以辞工、让工钱来补偿这一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过失。对自我责任的主动承受,使得祥子的个人奋斗与不择手段、极度损人利己的资产阶级人生观区别开来,而带着劳动者的纯朴、忠厚。为了买上车,祥子起早摸黑地拉车,舍不得花钱买药、喝糖茶,“没有一般洋车夫可以原谅而不便效法的恶习”,也体现出人为了理想而严 格自我约束的意志美。积极向上的个人奋斗精神是祥子个人主义精神品格的核心。
  正是因为喜爱祥子的自强不息、喜爱祥子的老实厚道,老舍不忍心责备祥子的不是之处。他对祥 子彻底堕落前的叙述较多地采用内视点,显得心贴心,能揣摩到祥子的每一寸心事。作家老舍给予笔下人物祥子的是慈父般的温情。他只能等待祥子已经象不肖之子一样无可救药时,才忍心象极度失望的父亲一样,来历数祥子早已存在而此时倒不甚分明的缺点。这种慈父般的不忍之情,其实质乃是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现代人道主义精神。也正是出于这种极富爱心的人道温情,老舍反过来又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谅解人性中的自私、利己,因而,在小说的末尾,老舍在祥子彻底堕落之后,还是掉过头来重新审视祥子过去的缺陷,痛切地称此时已经没有信仰、追求的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并对待祥子也象对待一个已不再回头的浪子一样失去了耐心,他不再细细地去揣摩祥子内心世界的“存在的合理性”,而更多地采用外视点较为粗略地叙述他的种种劣迹。
  祥子的毁灭是奋发向上的生命意志的摧毁。老舍通过这一精神悲剧的描述,愤怒控拆了不给穷苦人以生路的黑暗社会。这里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外在的社会打击之外,祥子的精神堕落是否 还有其内在的个性原因。
  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祥子的个人主义思想。很明显,祥子并不是因为追求个人利益才引来社会恶 势力的迫害,也不是因为损害了他人利益才遭受厄运。车被拉、钱被抢、人被诱惑、虎妞难产、小福子被逼死都与祥子的个人主义思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假如在小福子说“我没法子”的时候,祥子肯娶她的话,她可能不至于死得那么早,但是逼迫小福子走上绝路的仍然是没有给穷人出路的社会。假如祥子肯伸出救援之手的话,也不过让悲剧换一个形式、换一个时间而已。“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的小马儿祖父并不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也同样没有前途。各种各样的洋车夫过的都是悲惨的生活,就从侧面补充说明了祥子的命运是不公平社会中穷苦人无法逃脱的共同命运,与祥子的生活态度无关。因而个人主义在祥子的悲剧之中没起什么作用。制造罪恶的是社会压迫、阶级剥削,而不是人物自身的个性缺陷。
  作为叙述者的作家已经在故事的编织中,解除了祥子的堕落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在小说末尾,祥子完全堕落之后,老舍还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这里又把祥子的毁灭与祥子的个人主义思想栓在因果链上了,宣泄的还是作家对祥子的自私难以真正原谅、而又不忍责备的耿耿于怀之心,表现的是作家的人道温情与道德原则之间的矛盾。  老舍的慈爱、温厚之情,不仅体现在对待祥子的个人主义态度上,同时也体现在他对待祥子生命意志缺陷的态度上。尽管罪恶来自社会,但是祥子在遭受打击的过程中,也表现出生命意志不够坚强的心理缺点。祥子骆驼一般的顽强生命,仅仅表现在肉体的吃苦上,表现在正面的人生努力上,而不 表现在对灾难的承受力和反抗力上。憨厚沉默的祥子实际上也生着一颗善感脆弱的心。他显然不是挣扎到完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放弃人生追求的,而是从生活经验中预计到未来也是黑暗就停止奋斗的。当外在的力量压迫生命的时候,祥子总是既没有去分析压迫的根源,引出抗争的愿望;也没有去内省自己的个性,增强反抗的力量。每一次的打击,都只是更深地引起祥子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否定。他总是自问要强又怎么样呢,烟、酒、色都对他更增添一份诱惑力。在虎妞和夏太太的伤害中,固然是她 们设好圈套让祥子钻,但同时也是由于祥子缺少足够的意志力战胜自己的本能冲动。祥子自己对此没有进行丝毫反省,而只是简单地认为“说真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一切都是她布置好的,单等他来上套儿。毛病似乎是他太老实,老实就必定吃亏,没有情理可讲!”在与车夫们的关系上,祥子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但一旦自己受到挫折,却容易暗中琢磨,按自己的思路从别人的生活中引起奋斗没有价值的悲思。小马儿祖父说“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这里包含着对过往悲惨生活的沉痛诉说,也包含着对群体共同抗争的深切呼唤。但祥子显然忽略了后面一层意思,只是再一次自问“要强有什么用呢?……何不得乐且乐呢?”祥子这一生命意志方面的缺陷,使得祥子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客观上已经超越了城市贫民、下层劳动者的范围,而指向对普遍人性的思考。
  出于对祥子积极向上奋斗精神的认同,出于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老舍在进行犀利的社会批判的同时,对祥子生命意志方面的缺点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因而对祥子的“要强有什么用”的沉 痛叹息理解有余,批判不够,只注重去抚摸其中生命无奈的伤痛,而不忍去发掘其中的人格缺陷。他只对祥子堕落的结果表示深载同情的痛恨,只对子堕落的社会原因表示满腔的愤怒,而不忍对祥子堕落过程的心理进行严酷的拷问。他深深地“哀其不幸”,而轻轻地“怒其不争”。同是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者,老舍溢于言表的人道温情使得他与鲁迅这样冷峻的人性批判者区别开来。此中,他展现了自己的拳拳爱心,也表现出理性批判力量对慈爱之心的退却,以及退却之后不甘愿的曲折宣泄。这决定了《骆驼祥子》从根本上讲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而它的国民性批判内涵只能退而成为一个隐性主题。
  但是作为一名具有深刻思想穿透力的小说家,老舍在可贵的现代人道主义立场之外,从来就不甘愿放弃思想启蒙的责任。这不仅体现在他对祥子的个人主义态度宽肴之后实际还是耿耿于怀上,更体 现在他对群体与个人辩证关系的思考上。对群体与个人关系的深刻把握,使得老舍在思想深度上远远高于一般的人道主义者,高于同时期的其他作家。
  《骆驼祥子》中车夫群体,首先是作为一个生活悲惨的群体形象衬托在祥子四周,把祥子没有出 路的命运,由点引向面,有力地完成了小说社会控拆的主旨。其次,车夫作为祥子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展示出了祥子性格中自私与富有同情心的两面。更为重要的是,对车夫群体意识的认同与否,还蕴含着两个重要的话题,一是对群体力量的向往,二是对庸众精神麻木现象的揭露、鞭挞。
  老舍此时未曾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阶级论者,不可能直接去呼唤阶级斗争。但凭着对穷苦人的一片爱心,凭着对生活的直观理解,他还是朴素地感觉到了个人奋斗没有出路,而朦胧地向往着群体的共同抗争。祥子独自面对人生困境时对群体力量的肯定,小马儿祖父对生活的惨痛总结,都蕴 含着老舍对穷苦人是否应该联合起来这一问题的思考。祥子被虎妞挟持的时候,不禁想到“人是不能独自活着的”,“独自一个是顶不住天的!”,他甚至还想“假若他平日交下几个,他想,象他自己一样的大汉,再多有个虎妞,他也不怕;他们会给他出主意,会替他拔创力气。’,虽然想过之后,祥子并没有改变生活方式去进行群体抗争;社会的黑暗力量是那么强大,仅有几个会出主意的朋友,并不可能真正改变祥子的悲剧命运。此时老舍还未曾意识到可以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来武装群众,但祥子这一领悟却也包含了老舍对群体团结力量的认同。小马儿祖父以蚂蚌“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作比喻从反面说明个人奋斗之不可行,却也包蕴着可贵的阶级意识的最初萌芽。对群体力量的向往,是从受苦人自身中寻找力量,使得老舍超越了居高临下的贵族式的人道主义,也说明老舍此时对革命虽然缺乏正确的了解,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左翼革命家关于阶级意识问题的正确观点。
  群体的联合可能产生强大的自我解放力量,群体之间的认同也可能加强人拒绝进行精神超越的惰性。当祥子放弃人生努力、任自己往下堕落的时候,正是车夫群体间的认同意识填补了祥子的心灵空白,使祥子在动物一般混沌的生存状态中过得心安理得。对这一精神现象的揭示,使得老舍远远高于一般从阶级斗争概念出发,就立即陶醉于群体意识提升个人意识的海市唇楼中的理想家。深刻的启蒙思想使得老舍对庸众中的人性丑恶有高度的警惕。矗立于对穷苦人真挚热爱基础上的人道温情, 并没有遮住老舍穿透历史迷雾、把握人性真面目的深邃目光。
  祥子堕落的过程是一个命运和精神都向车夫群体复归的过程。最初,他落落寡合,除个人私心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好强,不甘堕落,还想奋斗,不愿意认同一般洋车夫浑浑噩噩混日子的生命衰颓。这里,个人与群体不相融合中,体现的主要是积极向上的人格美,是人性中的神性光辉对生物本能的超越。而当祥子认同车夫的群体意识时,却正是他精神走下坡路的时候。当他的个人奋斗遭到挫折时,他想,“以前他所看不上眼的事,现在他都觉得有些意思一一自己的路既走不通,便没法不承 认别人作得对。”这些事虽然有红白喜事中的人情往来,其中有真哭或真笑,但更多的是请烟、请酒菜、赌博这些共同泯灭灵性、麻醉精神的无聊事。祥子认可车夫间的人情意识、生活态度,并非是想借他人的长处来提升自己,而是出于对自己丧失信心之后的精神无助;在向群体看齐中,他不仅没有克服原有的个人私心,走向更高道德境界的集体主义,而是迅速下坠到丧失人生追求的精神麻木状态。“祥子完全入了辙,他不比别的车夫好,也不比他们坏,就是那么个车夫样的车夫。这么着,他自己觉得倒比以前舒服,别人也看他顺眼;老鸦是一边黑的,他不希望独自成为白毛儿的。”群体,哪怕纯粹是下层劳动者组成的群体,也成为人性堕落的染缸。
  对下层劳动人民群体中精神麻木现象的批判,对个人向群体靠拢过程中逐步堕落现象的揭示,使得老舍在认同群体团结力量的同时,对群众的庸俗、混沌有着充分的警觉。这是启蒙思想家的警醒与鲁迅在《阿Q正传》、《药》等经典作品中对庸众劣根性的批判一脉相传,是老舍对“五四’,优秀作家所开创的新文学启蒙传统的继承。它对普遍夸大群体道德力量的革命文学进行了极为难能可贵的补充,使得现代文学对个人与群体关系、对群体正负作用的思考更趋于辩证。
  温厚的人道情怀和深刻的启蒙思想,构成老舍精神世界中极富魅力的两个层面。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同造成了《骆驼祥子》丰富的思想内涵。&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