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绝对相移频移键控

最小移频键控(MSK)是移频键控(FSK)的一种改进型。在FSK方式中,相邻码元的频率不变或者跳变一个固定值。 在两个相邻的频率跳变的码元之间,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MSK是对FSK信号作某种改进,使其相位始终保持连续不变的一种调制。
  最小移频键控又称快速移频键控(FFSK)。这里“最小”指的是能以最小的调制指数(即0.5)获得正交信号;而“快速”指的是对于给定的频带,它能比PSK传送更高的比特速率。
  MSK是一种在无线移动通信中很有吸引力的数字调制方式,它具有以下两种主要的特点:
  1.信号能量的99.5%被限制在数据传输速率的1.5倍的带宽内。谱密度随频率(远离信号带宽中心)倒数的四次幂而下降,而通常的离散相位FSK信号的谱密度却随频率倒数的平方下降。因此,MSK信号在带外产生的干扰非常小。这正是限带工作情况下所希望有的宝贵特点。
  2.信号包络是恒定的,系统可以使用廉价高效的非线性器件。
  从相位路径的角度来看,MSK属于线性连续相位路径数字调制,是连续相位频移键控( CPFSK )的一种特殊情况,有时也叫做最小频移键控( MSK )。MSK的“最小( Minimum )”指的是这种调制方式能以最小的调制指数( h=0.5 )获得正交的调制信号。
  MSK调制方式是数字调制技术的一种。数字调制是数字信号转换为与信道特性相匹配的波形的过程。调制过程就是输入数据控制(键控)载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
  MSK属于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充分的节省频谱和高效率地利用可用频带这个中心而展开的。随着通信容量的迅速增加,致使射频频谱非常拥挤,这就要求必须控制射频输出信号的频谱。但是由于现代通信系统中非线性器件的存在,引入了频谱扩展,抵消了发送端中频或基带滤波器对减小带外衰减所做的贡献。这是因为器件的非线性具有幅相转换( AM/PM )效应,会使己经滤除的带外分量几乎又都被恢复出来了。为了适应这类信道的特点,必须设法寻找一些新的调制方式,要求它所产生的己调信号,经过发端带限后,虽然仍旧通过非线性器件,但是,非线性器件输出信号只产生很小的频谱扩展。
  为了适应这类信道的特性,己调信号须有以下两个特点:
  a. 包络恒定或包络起伏很小。
  由于信道中具有非线性的输入输出特性,所以己调波包络不能起伏,即不能用包络来携带信息,需要采用频移键控( FSK )或相移键控( PSK )来传递信息。
  b. 具有最小功率谱占用率。
  己调波要具有快速高频滚降的频谱特性,要求旁瓣必须很小,这种信号经过带限滤波之后,只要让主瓣无失真通过,由于旁瓣功率很小,所以滤波器的输出信号(即非线性器件的输入信号)的包络起伏就会很小,大大减小了AM/PM效应,继而频谱扩展的现象也会随之而减小。由于己调波具有快速高频滚降的频谱特性,使信号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一定的带宽内,因此提高了频带的利用率。根据这些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调制方式,我们称之为现代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最小功率谱占有率的恒包络数字调制技术。现代数字调制技术的关键在于相位变化的连续性。MSK是移频键控FSK的一种改进形式。在二进制FSK方式中载波频率随着调制信号“ ”或“ ”而变,其相位通常是不连续的。所谓MSK方式,就是FSK信号的相位始终保持连续变化的一种特殊方式,可以看成是调制指数为0.5的一种CPFSK信号。
发表评论:
馆藏&77412
TA的最新馆藏您所在的位置: &
理解键控法
理解键控法
朱志立/蒋楠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CWNA官方学习指南(第3版):认证无线网络管理员PW0-105》第1章无线标准、组织与基础概述,本章将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历史进行概述。学习一项新技术似乎颇具挑战性,因为需要去熟悉大量新的缩略语、缩写、术语和概念。学习任何课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基础。无论是学习驾车、开飞机还是安装无线计算机网络,所掌握的基本规则、原理和概念都将构成今后学习的基础。本节为大家介绍键控法。
1.4.2& 理解键控法
收发器将数据信号发送出去后,必须对其进行调控,以便接收端能正确地识别0和1。这种调控信号使其表示不同数据的方式称为键控法(keying method)。键控法将信号转换为载波信号,数据经过编码以便传输。
下面将介绍3种键控法,它们是幅移键控(Amplitude-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Frequency-Shift Keying,FSK)和相移键控(Phase-Shift Keying,PSK)。键控法又称调制技术,它采用两种方式表示数据:
当前状态(current state)& 这种方式采用信号的当前值(当前状态)来区分0和1。注意这里的&current&并不表示与电压相对的&电流&,而表示&目前&之意。当前状态技术指定某个值或当前值代表二进制0,另一个值代表二进制1。对于某个具体的时间点而言,信号的当前状态决定了该时间点的二进制值。例如,可以用一扇普通的门代表0和1,并每隔一分钟检查门处于开启还是关闭状态。处于开启状态的门表示0,处于关闭状态的门表示1。也就是说,门的当前状态(开启或关闭)决定了它所代表的是0还是1。
状态转换(state transition)& 这种方式采用信号的变化(转换)来区分0和1。例如,状态转换技术可以采用波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相位改变代表0,波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相位不变代表1。对于某个具体的时间点而言,信号的变化或不变决定了该时间点的二进制值。下面的&3. 相移键控&将具体解释这个问题,不过为简单起见,这里仍然使用门的例子。我们依然每隔一分钟检查门的状态。此时,处于移动状态的门(正在开启或正在关闭)表示0,处于静止状态的门(或是开启,或是关闭)表示1。也就是说,门的转换状态(移动或静止)决定了它所代表的是0还是1。
1. 幅移键控(ASK)
幅移键控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或高度来表示二进制数据,它属于当前状态技术,即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幅度代表二进制0和1。图1-7显示了采用幅移键控对ASCII字母K进行调制。幅度大的波被解析为二进制1,幅度小的波被解析为二进制0。
这种键控法根据幅度的变化表示所传输的数据。采用幅移键控技术的接收端首先将接收到的信号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这些时间段称为符号周期(symbol period)。接收端在符号周期内对波进行抽样以判定波的幅度,并根据幅度值确定接收到的二进制值。
本书后续章节将告诉读者,无线信号不但无法预测,而且容易受到多种干扰源的干扰。噪声或干扰通常会对信号幅度造成影响。如果信号幅度因噪声而改变,将导致接收端误判接收到的数据值,因此采用幅移键控时必须谨慎。
2. 频移键控(FSK)
频移键控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表示二进制数据,它属于当前状态技术,即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频率代表二进制0和1(如图1-8所示)。这种键控法根据频率的变化表示所传输的数据。接收端在符号周期内对信号抽样以判定波的频率,并根据频率值确定接收到的二进制值。
图1-8显示了采用频移键控对ASCII字母K进行调制。频率高的波被解析为二进制1,频率低的波被解析为二进制0。
某些传统的802.11无线网络部署采用频移键控。由于人们对通信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频移键控需要采用更昂贵的技术才能支持高速传输,因此频移键控并不适合在目前的无线通信中使用。
为何我以前没有听说过键控法?
你其实听说过键控法,只是没有予以注意而已。采用调幅与调频技术的AM/FM广播让人们可以在家中或车中收听广播。广播电台将声音和音乐调制成发射信号,家中或车中的收音机再把它们解调出来。
3. 相移键控(PSK)
相移键控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表示二进制数据,它是一种状态转换技术,即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相位代表二进制0和1。这种键控法使用相位的变化表示所传输的数据。接收端在符号周期内对信号抽样以判定波的相位,并根据相位值确定接收到的二进制值。
图1-9显示了采用相移键控对ASCII字母K进行调制。以每个符号周期的起点作为参考点,相位改变被解析为二进制1,相位不变被解析为二进制0。
相移键控技术广泛用于802.11-2007标准定义的无线传输。接收端通常在符号周期内对信号进行抽样,并将当前抽样的相位与前一个抽样的相位进行比较以确定二者的差异。这种相位差(单位为&)称为差分(differential),用于判定位值。
高级的相移键控技术可以在每个符号内编码多个位。除使用两个相位外,也可以使用4个相位表示二进制值。在这种表示法中,每个相位代表两个二进制值(00、01、10或11)而非一个二进制值(0或1),这就缩短了传输时间。采用两个以上相位传输数据的相移键控技术称为多进制相移键控(Multiple Phase-Shift Keying,MPSK)。图1-10显示了采用多进制相移键控对ASCII字母K进行调制。从图中可以观察到4种可能的相位变化,每种相位变化被解析为两位数据而不是一位数据。与图1-9相比,图1-10采用的多进制相移键控技术减少了符号时间。
了解有关802.11技术与Wi-Fi行业的更多信息
通读本书对初步了解Wi-Fi技术大有裨益。由于802.11无线局域网技术发展很快,推荐你参阅以下信息:
Wi-Fi联盟& 前面曾经介绍过,Wi-Fi联盟负责维护所有Wi-Fi认证,它代表了Wi-Fi行业的呼声。Wi-Fi联盟的网址是,网站的知识中心提供了非常优秀的资源。
CWNP& 读者可以在认证无线网络专家(CWNP)认证项目中找到大量学习资源,如用户论坛、无线局域网白皮书等。CWNP网站()提供了有关厂商中立无线网络认证最权威的信息。
各大无线局域网厂商的网站& 尽管CWNA考试和本教程从厂商中立的角度推广802.11技术,各大厂商的网站同样提供了大量关于Wi-Fi网络解决方案的优秀信息。本书对许多主要的无线局域网厂商做了介绍,读者可以在第11章&WLAN部署与纵向市场&中找到大部分主流厂商网站的完整列表。
Wi-Fi博客& 近年来Wi-Fi主题的个人博客大量涌现,其中很棒的有CWNE #84 Andrew vonNagy: 。
&【责任编辑: TEL:(010)】&&&&&&
关于&&&&&&的更多文章
《CWNA官方学习指南(第3版):认证无线网络管理员PW0 105》是供你
本书描述了黑客用默默无闻的行动为数字世界照亮了一条道路的故事。
本书是风靡美国的经典汇编语言畅销书籍的最新版,美国
2013年是智能手机游戏发展极为迅猛的一年,其发展的强
《五笔字型自学手册(双色版)》是以GB2312 字库为标
本书的第1版获得过“2006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奖”。全书共15章,分别介绍了网管员职责和应具备的工作习惯、共享上网与访问控
51CTO旗下网站FTLS的中文解释
沪江词库精选FTLS是什么意思、英语单词推荐。
形式化高级设计说明
文件远程通信访问方法
粮食科学和技术文摘
文件服务处理
有限状态机器
频移键控调制
2016FTLS是什么意思由沪江网提供。出自 MBA智库百科()
跳频(Frequency Hopping)
  跳频是指用一定码序列出选择的多频率频移键控,使载波频率不断跳变,这是一种以“躲避”方式为主的抗干扰体制,为了对付跟踪式干扰,各国都力图提高跳频速度。
  跳频技术根据跳频的节奏分为慢跳频和快跳频。
  ·慢跳频:跳频速率低于信息比特率,即连续几个信息比特跳频一次。GSM系统属于慢跳频,跳频间隔通常为毫秒级,GSM系统的跳频速率最高为217次/秒。
  ·快跳频:跳频速率高于或等于信息比特率,即每个信息比特一次或以上。快跳频的跳频间隔通常为微秒级。
  跳频技术根据跳频方式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基带跳频的原理是将话音信号随着时间的变换使用不同频率发射机发射,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实施的方框图如图2所示。
  射频跳频是将话音信号用固定的发射机,由跳频序列控制,采用不同频率发射,原理图如图3所示,实施框图如图4所示。说明的是,射频跳频必须有两个发射机,一个固定发射载频F0,因它带有BCCH;另一发射载波频率可随着跳频序列的序列值的改变而改变。
  射频跳频比基带跳频具有更高的性能改善和抗同频干扰能力,但其缺点是:
  1)射频跳频目前还不成熟。
  2)射频跳频只有当每小区拥有4个频率以上时效果比较明显。
  3)射频跳频损耗较大,对基站覆盖范围有一定影响。
  4)合成器要求网络中各基站必须同步,而目前很多供货商难以满足。
  综上原因,大多数厂家的BTS是采用基带跳频技术,而不采用射频跳频技术。
  1.引入跳频技术的目的
  随着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移动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中单位面积的也在不断地增加。在某些大城市的市中心等繁华地段,在忙时甚至出现严重的话务拥塞情况,面对日益增长的话务需求,需要对网络进行扩容以满足容量和覆盖的要求。
  在网络建设的初期,由于用户数量不多,因此网络规划中首先考虑的是覆盖问题,但是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容,覆盖的不断完善,容量问题成为制约网络进一步发展的。对于我国现在采用的GSM网络,由于受到频段的限制,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快速扩容之后,容量上的限制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网络扩容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小区分裂,增加新的频段以及提高频率复用度来增加每个小区配置等方法。很显然,在网络建设的初期通常采用小区分裂,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宏蜂窝和微蜂窝基站)来达到扩容的目的。但是随着站距的不断接近,网络的干扰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当宏蜂窝基站的站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在网络中增加新的基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在GSM900网络的基础上引入DCSI800网络,通过引入这一新的频段来解决网络瓶颈问题。但是由于GSM900/DCSI800频段有限,而且各个运行商所分配到的频率资源不同,而且考虑到引入双频网的成本很高,因此可以考虑在现有的双频网络中通过提高频率复用度、增加单位面积的容量配置来达到节省网络成本和提高容量的目的,通过引入跳频、功率控制、不连续发射等无线链路控制技术来达到扩容的目的。
  2.跳频系统工作原理
  跳频技术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术,跳频技术具有通信的秘密性和对抗干扰的特点。因此,它首先被应用于。
  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很宽频带范围内按某种图案(序列)进行跳变。信息数据D经信息调制成带宽为Bd的基带信号后,进入载波调制。载波频率受伪随机码发生器控制,在带宽Bss(Bss&&Bd)的频带内随机跳变,实现基带信号带宽Bd扩展到发射信号使用的带宽Bss的频普扩展。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在其工作带宽范围内,其频率合成器按PN码的随机规律不断改变频率。在接收端,接收机频率合成器受伪随机码控制,并保持与发射端变化规律相同。
  跳速的高低直接反映跳频系统的性能,跳速越高,抗干扰的性能越好,军事上的跳频系统可以达到每秒上万跳。实际上,GSM系统也是跳频系统,其规定的跳速为每秒217跳。出于的考虑,商用跳频系统跳速都很慢,一般在50跳/秒以下。由于慢跳跳频系统可以简单的实现,因此低速无线局域网产品常常采用这种。
  3.跳频系统的特点
  跳频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①跳频系统大大提高了通信系统抗干扰、抗衰落的。
  ②能多址工作而尽量不互相干扰。
  ③不存在直接扩频通信系统的远近效应问题,即可以减少近端强信号干扰远端弱信号的问题。
  ④跳频系统的抗干扰性严格说是“躲避”式的,外部干扰的频率改变跟不上跳频系统的频率改变。
  ⑤跳频序列的速率低,通常情况下,码元速率小于或等于信息速率。在系统中,跳频速率往往等于每秒传输的帧数。GSM系统中每秒跳频为217次。
  1.定义
  GSM系统中,每个小区所使用的载频的集合用小区分配(CA)表示,记为{R0,R1,…,Rn-1},其中Ri表示绝对频道号。对于每次通信过程,基站和移动台所用的载频的集合用移动分配(MA)表示,记为{MO,M1,…,Mn-1),其中Mi表示绝对频道号。显然MA是CA的一个子集。在通信过程中,空中接口上采用的载频号是集合MA中的一个元素。变量移动分配索引(MAI)用来确定集合MA中一个确切的元素。根据GSM规范05.02给定的跳频算法,MAI是TDMA帧号FN(或缩减帧号RFN)、跳频序列号(HSN)和移动分配索引偏置(MAIO)的函数。其中,HSN确定跳频过程中频点运行的轨迹,采用相同MA的非同步相邻小区,取不同的跳频序列号可以避免在跳频过程中连续出现频率碰撞的发生。
  格式:
  此参数以十进制数表示,范围为0-63,其中:
  0:为循环跳频。
  1-63:为伪随机跳频。
  2.设置及影响
  在采用跳频的小区中可任选跳频序列号,但必须注意采用相同频率组的小区必须采用不同的跳频序列号。特例:在1×1网络中,一个基站下的3个小区采用相同的频率组,但由于FN(,帧号)相同为同步小区,此时3个小区采用相同的跳频序列号,通过合理规划MAIO避免一个基站下的3个小区的平频率碰撞。
  1.定义
  GSM系统中的移动分配(MA)指示了一个跳频用的频率集合,即对于某个小区一旦确定了其MA,那么在该小区中通信频点将按一定的规律在MA给出的集合中跳变。
  参数移动分配确定了集合MA中的所有元素。
  2.格式
  MA是一个集合,其元素是GSM的所有频点,即:
  (1)对于GSM900系统为1-124和975-1023;
  (2)对于GSMI800系统为512-885。
  3.设置及影响
  MA应根据网络设计要求设置。
  4.注意事项
  (1)由于国内运营商GSM网没有占用GSM系统可用的所有频段,因此设置时必须注意不能超越可用的频段。
  (2)每个MA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不可以超过63个。
  (3)MA中不可以包含BCCH载频。
  (4)当使用DTX且HSN=0(循环跳频时),MA的数目应避免为13的。避免SACCH帧总出现在一个频点上。
  1.定义
  在通信过程中,空中接口上采用的载频号是集合MA中的一个元素。变量移动分配索引(MAI)用来确定集合MA中一个确切的元素。根据GSM规范05.02给定的跳频算法,MAI是TDMA帧号FN(或缩减帧号RFN)、跳频序列号(HSN)和移动分配索引偏置(MAIO)的函数。其中,MAIO是MAI的一个初始偏移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多个信道在同一时间内争抢同一个载频。
  2.格式参数
  MAIO的取值范围为0-63。
  3.设置及影响
  MAIO可以由网络操作员设置。网络操作员在设置时需注意:
  (1)采用同一组MA的不同小区,在MAIO的取值上应保持一致。
  (2)采用不同的MAIO,可以让同一站址的不同扇区使用相同的频率组(MA)而不发生频率冲突。
高跟娣主编.高等教育论坛.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7.
刘良华主编.移动通信技术.科学出版社,2007.8.
GSM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06月第1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相关文档
& 1页& 1页& 30页& 5页& 2页& 68页& 73页& 30页& 21页& 10页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24685',
container: s,
size: '728,90',
display: 'inlay-fix'
评论(共0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跳频"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fsk(频移键控)_百度百科
(频移键控)
FSK(Frequency-shift keying)- 频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它是利用基带数字信号离散取值特点去键控载波频率以传递信息的一种数字调制技术。
fsk功能概述
1.自定义快速切换服务器。
2.兼容win7、xp、2003、vista。(只测试了这4个系统)
3.windows7下正常显示输入窗口界面。
4.能正常使用各种输入法。
5.自动精确获取游戏目录,不用再手动填写。(如果有2个CS的,记录最近运行的CS的路径)
6.支持所有CS版本,支持聊天记忆功能。
7.F9所有中文输入.
8.F10阵营中文输入.
9.F11自定义命令.(setinfo name "中文ID")
10.按F12自动重复上一次喊话内容.
11.按↑和↓键可以显示以前输入过的内容。(聊天记忆)
12.支持自定义前缀。(每次发话时,自动在前面加上某些字符)
13.快捷键修复ViewDemoBug.(Q:什么是ViewDemoBug?A:请在ViewDemoBug!)
14.自动更新fsk.dll。
原文链接:请在百度搜索FTWShortKey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绝对相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