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 hero5 black4 black 背后那个长接口是不是与苹果4s手机底部的接口是一样的,或者通用,有试过的朋友吗?

iOS(406)
iPhone开创了一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这个说法毫不夸张。
它让我们从诺基亚功能机的时代,真正跳入智能手机的时代。它作为智能手机业的引领者,实际上制定了这个行业的标准,是所有手机厂商学习的对象。而全面普及的智能手机,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硬件基础。如果没有iPhone,我们今天就没法用手机自拍、发微信语音、视频通话、导航、打Uber滴滴……所有移动式的生活,以及工作,都不可能成为现实。
在iPhone7发布前,我们再次盘点了历代iPhone曾怎样改变了世界。
初代iPhone:划!时!代!
首周销量(实际用时三天):27万
“一个领先行业 5 年的突破”,这是乔布斯在初代iPhone发布会上的形容。如果没有iPhone的出现,完整流畅的触屏操作不知何时才能普及,手机屏幕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变得如此之大,塞班或许仍是霸主,手机的工业设计或许依旧五花八门,没有规矩……
初代iPhone
日,乔布斯在旧金山苹果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上,宣布推出第一代iPhone。
只支持2g网络、只有一个电源键和Home键、200万渣像素,128MB小内存、除系统应用外没有任何App、只有黑色背景、没有剪切粘贴复制、没有横向键盘、不支持信息插入图片、不支持多任务操作……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第一代iPhone只是一个能打电话、能上网的iPod。
但在当时,这是一款震撼世界的产品。
1、触控革命
虽然虚拟键盘不是苹果手机的首创,微软、Palm等智能手机厂商都曾试图推广过全触屏的智能手机,但iPhone突破了电容触屏、多点触控技术难关,“只需要使用手指”,将触控体验提高到一个全新高度。
初代iPhone给整个手机界带来一场触控革命,曾经一统江湖的实体键盘迅速转向触控操作,整个手机业态的交互逻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屏幕面积翻倍
三星Black Jack 2.2寸、黑莓寸、Treo 700p 2.6寸,和同期手机产品相比,初代iPhone由于省去了实体键盘而得以容纳3.5寸主屏,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超大屏幕。
大量不易呈现在小屏的内容找到用武之地,手机的应用范畴被大大拓宽。
3、手机操作系统进化
塞班、Windows Mobile、BlackBerry OS是初代iPhone诞生时市面上三种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
尽管直到2008年3月,苹果第一代手机操作系统才被正式命名为iPhone OS,彼时的iPhone系统因为封闭性也并不为众人看好,但在随后的几年中,煊赫一时的霸主——塞班逐渐式微,并最终于2013年正式寿终正寝,Windows Mobile及其后来的变体Windows Phone也始终未成大气,BlackBerry OS更是不得不委身于安卓之下。
初代iPhone奠定了随后iOS生态根基,他革掉之前所有手机操作系统的命,与安卓一道,共同组成了手机操作系统的两大阵营。
4、工业设计引领潮流
圆角矩形设计,正面只有一个按钮,其余完全被玻璃面板覆盖。这是iPhone沿用至今的标志性设计。
在iPhone出现之前,手机形式百样多变,莫衷一是,而在后iPhone时代,初代iPhone的设计被众多手机厂商模仿、借鉴,时至今日都能从各个手机中寻找到初代iPhone的影子。
iPhone 3G:软件帝国起步
首周销量:100万
iPhone 3G硬件改动微小,但在软件层面上却有大革新。App Store开始成为用户获取第三方应用的唯一入口,并被最大竞争对手安卓模仿借鉴,在日后也逐渐成为苹果生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MobileMe的推出则让手机竞争拓宽到软件服务层面,亦成为后来iCloud的前身。从iPhone
3G开始,苹果的软件帝国开始起步。
日,苹果召开“全球开发者大会”,乔布斯宣布推出iPhone 3G。
3.5英寸的320*480分辨率触控屏幕,200万像素摄头,同初代iPhone相比,这款新作看起来似乎仅仅是前作的3G网络升级版本。 但硬件改动微小背后,是软件层面的革新。
1、软件帝国的基石:App Store
搭载iPhone OS 2.0的iPhone 3G,让2008年3月苹果推出的App Store有了绝佳的容身之地。
出色的开发套件、稳定的开发平台;iPhone人机交互指南、开发包内置设计元素。苹果给开发者提供了足够优秀的平台和空间,极大降低了应用制作的门槛。采用了收入和开发者三七分成的方式,更是极大调动了开发者的积极性。
App Store无疑是苹果生态系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对比传统Windows系统上各类软件散乱分布,App Store将OS X上应用商店概念引入,使其在iPhone上成为用户获取第三方应用的唯一入口,奠定了苹果软件帝国的未来基石。
这一做法很快也为竞争对手借鉴。同年10月,Google紧随其后,发布了 Android 应用商店,后来才变成Google Play Store。
据苹果 CEO 库克今年7月在社交账号上透露,App Store已经累计为第三方开发者创造了 500 亿美元收入,App Store成为苹果生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2、iCloud的雏形:MobileMe
在iPhone 3G上,苹果第一次推出了可同步个人信息的产品MobileMe,整合了邮件和联系人的同步功能。
尽管每年要交99美元年费才能使用这一功能,但作为未来iCloud的雏形,其超前性展露无疑。对比当时Windows Live以及 Symbian 把备份功能当做工具,MobileMe图谋显然更加深远。在这一功能推出后,手机软件服务层面的对比也被纳入考核之中。
iPhone 3GS:推出应用内支付
首周销量:100万
iPhone 3GS外观变化微小,但内核硬件的倍数级提升,而硬件上的变化为软件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随机搭载的iPhone OS 3.0使用流畅。以通知推送和全局搜索Spotlight为代表的人性化设计饱受好评,而应用内支付又一次变革了iPhone的软件生态。
&iPhone 3GS
2009年6月,代表Speed的iPhone 3GS悄然而至,由于外形上同前作相比并没有明显的改动,这代iPhone被认定为守成之作。
但iPhone 3GS的内核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摄像头像素由原先的200万增加到320万,追加了自动对焦和视频编辑功能;将运行内存由128MB提升到256MB;将主频由440MHz提升到600MHz;加快了3G和3.5G网络载入速度;支持了电子罗盘功能;由普通屏幕升级为抗油污、抗指纹的屏幕;容量开始支持32G……
硬件上的变化为软件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随机搭载的iPhone OS 3.0得以有流畅的使用感受。iPhone OS 3.0推出了一系列人性化优化设计, 推出通知推送和全局搜索Spotlight,将部分接口开放给了第三方开发者;支持复制粘贴、彩信、远程锁定和擦写、网络共享、多国语言等细节功能。
但iPhone OS 3.0真正影响深远的改变在于推出应用内支付机制(IAP)。
软件生态的创新:应用内支付
苹果布局App Store迎来继续向前的节点,iPhone OS 3.0 推出了应用内支付(IAP)机制。这套直接联系开发者和用户的完整付费模式一经推出就迅速走红,给苹果带来大量收入的同时,也改变了手机应用的生态。
对于开发者而言,这种机制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收费模式。以App Store贡献利润最多的手游为例,此番调整之后,iPhone上游戏开发者数量骤增;
对于用户而言,IAP模式使得亲自体验软件或游戏后再付费成为可能,告别了传统想玩应用就得付费下载,但不知道应用好不好的困局;
对于整个应用生态而言,IAP的推出也打击了iPhone初期猖獗的越狱盗版现象,后来,应用内付费机制也成为手机应用商店的通用做法。
iPhone 4:风行世界的革命性产品
首周销量(实际用时三天):170万
iPhone4是iPhone在硬件、软件、设计上集中突破的划时代产品。率先在手机上使用视网膜屏幕引发手机业巨震,手机摄像硬件和算法的双重进化也使其成为当时真正的拍照手机。在工业设计上,他创造了最为经典的手机造型,也引领了手机界对于做薄的极致追求;在硬件上,他进行一系列突破之后第一次使用自研芯片。
日凌晨1点,史蒂夫·乔布斯在美国Moscone West会展中心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10)上发布了苹果第四代手机iPhone4。
iPhone 4 在硬件、软件、设计上都较前代产品有了革命性突破。
1、视网膜显示屏革命
在竞争对手还在使用800X480的分辨率、在视网膜显示屏技术还饱受质疑的关键节点,苹果突破技术难关,率先将Retina显示屏在iPhone 4上大规模商用。相比普通电脑72的ppi,iPhone 4细腻到每英寸的面积里有327像素,分辨率达到了800:1的高对比度,加入了IPS屏可视角度技术,在视线密度上相比前作提高了大约50%。
在这3.5英寸的屏幕发布后几年间,视网膜屏幕逐渐成为业界标准,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把高清分辨率的屏幕作为首选;而视网膜屏幕的应用也极大提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相比原先的像素时代,浏览更多细致入微的图片、视频成为可能。
2、拍照革命
iPhone 4镜头升级为500万像素,并拥有先进的机背照度传感器和内置 LED 闪光灯。
在iPhone 4诞生的那个年代,拍照参数优秀的手机并不缺乏,但iPhone 4凭借优秀的成像算法和不俗的硬件配置,成为当时成像最优秀的手机,即使在弱光环境下也能捕捉精彩影像。全新前置摄像头加入,更是使得轻松自拍成为可能。
这无疑带来一场拍照革命,自iPhone 4开始,手机的拍照功能摆脱了之前的从属地位,成为手机硬件配置中最为消费者重视的一环。而手机能拍出媲美普通相机的照片,也日益影响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举起手机拍照,Instagram、美图秀秀等美图、图片社交软件也随之大行其道。
3、引领对做薄的追求
iPhone 4厚度仅有9.2毫米,相对于iPhone 3GS 12.3毫米的厚度,变薄了24%,这使iPhone 4一举成为当时最薄的手机之一。而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之薄,关键在于将手机的天线和边框整合在一起,侧边的不锈钢框架把天线分为两段,并充当两个天线。
在追求薄之外,iPhone 4又加入了许多新的设计,比如,采用双Mic设计,副Mic可以起到主动降噪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手机的通话质量。这种保证质量后对薄的极致追求,后来成为整个手机业界共同的理念。
4、首次采用自研芯片
iPhone 4第一次在iPhone上采用了前置摄像头和闪光灯,后置摄像头升级为背照式500万,为了让手机更好玩引入了陀螺仪,内存升级到512MB。
这些突破背后,是iPhone首次采用自研芯片——A4处理器的加持。早在2010年1月,苹果就率先在iPad上引入A4处理器,乔布斯当时兴奋地说:“这是至今为止我们所用的最高端的芯片产品,内部集成了处理器核心,GPU核心,I/O核心和内存控制器,所有这些功能都被集成在一块性能强劲的A4芯片中。”
正是因为这块处理器,iPhone 4才在大幅变薄的基础上拿出7小时3G通话、10小时视频播放、40小时音乐播放、300小时待机优秀能耗表现。
自此之后,历代iPhone无一例外都采用自研芯片。这也深刻地影响了芯片产业的格局,在随后几年中,高通、联发科、三星等各大手机芯片厂商你追我赶,让PC时代陷于停止的芯片工业回到了久违的“黄金时代”。
5、iOS 4以及FaceTime
在iPhone 4发布会上,iPhone OS的名称被改为更为简洁的iOS ,而iOS4的发布将iPhone软件生态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
原生视频聊天应用 FaceTime 出现在手机主屏;引入类似 Android 的多任务处理后台,应用后台运行,但不执行;支持对程序进行文件夹归档管理,用户可以将几个软件拖入一个自定义名称的文件夹中管理。
这些功能的引入看似简单,但却深刻影响了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随着iPhone的普及,Face Time视频通话功能越来越成为iPhone用户视频沟通的首选;多任务处理后台也逐渐成为iPhone的标志,其设计也为诸多手机模仿借鉴;归档管理是应用多元的一大体现,对应用进行归档管理,方便了对应用的分类,也成为手机行业的通用做法。
iPhone 4S:Siri带动语音识别潮流,让云同步成为主流配置
首周销量:400万
iPhone 4S是乔布斯去世后第一款iPhone,尽管外观并没有超越前作,但在内外硬件软件上,蒂姆·库克和他的团队对其做了相当大的提升。iPhone持续四年的800万像素摄像头即从这款开始,并首次采用双核处理器。在软件层面上,新推出的iOS
5第一次使iPhone告别电脑成为可能,iCloud云服务的引入,也使得整个手机产业竞争延展到云服务层面,Siri语音助手的推出更是带热了语音识别产业。从这款产品开始,苹果正式超越诺基亚。
&iPhone 4S
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举行的Let's talk iPhone的新品发布会上,乔布斯的继任者蒂姆·库克发布了运行iOS 5系统的新一代iPhone手机iPhone 4S。
作为后乔布斯时代的第一款作品,iPhone 4S虽在外观设计上基本承袭前作,但在软硬件上却进行了较大的提升。
1、800万像素摄像头,手机拍照干掉卡片机
在成像上,iPhone 4S配备了800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光线通过率提高73%,最大光圈为F2.4,可拍摄像素图像,结合iOS对拍照功能的增强,拍照效果可与一般卡片机媲美。
800万像素的经典配置一直延续到2015年9月才改变,苹果发布iPhone 6S将拍照像素提升到1200万,而这,足以奠定iPhone 4S在拍照体验上的历史地位。以专业单反、微单为代表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大行其道,而便携式数码相机则销量大跌,柯达、柯尼卡、美能达等相关巨头相继消失。
根据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数码相机总零售量435万台,同比下滑35.08%。
在处理器上,已经有使用自研处理器经验的苹果首次采用双核处理器,为软件服务的优化革新提供了一颗“大心脏”。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手机双核处理器在2011年已经有三星等厂商在使用,但iPhone 4S无疑是双核战争中引领者,时至今日,iPhone还保持着双核的经典配置。
2、Siri带动语音识别产业
基于Siri的语音系统,iPhone 4S成为智能的语音识别设备。通过Siri,用户可以和iPhone 4S实现天气、短信、地图查找等功能的交互,尽管需要长按 Home 键才能出现,但Siri正在缓慢地积累着数据,正在逐渐变得聪明,在蒂姆·库克眼中,语音将成为触摸交互的一大补充。
Siri之后,语音识别成为热门领域,科大讯飞这样的语音识别公司也开始被资本追逐。
尽管Siri发展至今并没有达到人们想象的高度,但Siri之后,语音却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环。亚马逊发布了有语音识别功能的音响Echo,用来操控联入的家用电器;百度推出了度秘……科技公司们纷纷把精力资源倾注到语音识别当中。可以说,Siri推动了这个产业的变革。
3、以 iCloud 云服务为代表的iOS 5,手机告别电脑成为可能
iPhone 4S搭载了iOS 5.0操作系统,苹果移动设备第一次开机不再需要连接 iTunes,也不再需要通过 iTunes 更新系统,实现了在终端设备上联网在线升级系统和软件。而 iCloud 云服务的推出也优化了存储功能和隐私数据的保护方式,用户可以通过 iCloud 集合自己的照片、通讯录备份等重要信息。
这意味着用户连接电脑的需求大大降低,手机告别电脑成为可能。随之,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自家的手机系统中引入云服务,并且试图在手机、电脑、电视这些硬件间建立“多屏互动”的关系。
iOS&5还有全新的通知中心和iMessage即时通信两大功能,前者使用户在日益繁琐的信息推送中寻得统一的管理之处,后者则允许用户在不同的IOS设备之间利用网络免费的发送文本信息,即使微信崛起,iMessage也是iPhone用户常用的通信方式之一。
iPhone 5 :更大、更薄、更轻
首周销量:500万
iPhone 5是iPhone第一次向4寸屏幕进发,更大、更薄、更轻成为这款产品的最大特点。而为了做到轻、薄,iPhone采取了全新的制作工艺,并开创了新的接口标准,Nano-sim卡制式也迅速流行起来。iOS 6亮点不多,但Passbook是其中之一。
日凌晨,苹果公司在美国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iPhone 5,搭载全新iOS 6操作系统。 是一款“拉大屏幕”之作。
1、更大、更薄、更轻的集中呈现
这是iPhone历史上第一次告别3.5英寸屏幕,进入4英寸时代,屏幕分辨率也由原来iPhone 4S的960x640升级为,色彩饱和度也较之前提升了40%。
更大屏幕并没有使新一代iPhone变得厚重,相比iPhone 4S,新一代iPhone薄了18%,轻了20%,做薄做轻的最大支撑来自处理器,得益于32nm制程工艺,A6处理器的核心面积缩小了22%,这使得iPhone5性能升级了整整一倍的同时,功耗也随之优化不少,再加上机身材料从双面玻璃换成了背部的航空铝材,做薄做轻也就水到渠成。
这是iPhone乃至整个手机产业对产品追求的集中呈现:更大、更薄、更轻。
2、8pin接口和Nano-sim卡的规范引入
苹果在iPhone5上首次采用了支持正反通用的8 pin的Lightning接口,相比30pin接口缩小了80%的体积。而在Sim卡制式上,新一代iPhone也采用了新款Nano-sim卡。
这无疑是把手机做薄而采取的必然举措,8 pin&Lightning接口成为随后iPhone产品的通用标准,而凭借iPhone的强大号召力,Nano-sim卡也发展成为当前最主流的制式。
3、Apple Pay的孕育之所:Passbook
全新的iOS 6也伴随着iPhone 5的发布一起被推到了公众面前,相对而言,这一代的iOS要保守很多,去掉Google Map而预装苹果地图的做法也被人诟病。但平庸之中也能找到亮点:Passbook。
作为一款可以存放登机牌、会员卡和电影票的全新应用,Passbook在支持商店优待券或储值卡,并开放接口给其他应用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使用场景,但他无疑是苹果日后推广智能手机支付的一大尝试,为 Apple Pay 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iPhone 5S和5C:指纹识别,和便宜版本
首周销量(包含iPhone5S与iPhone 5C):900万
iPhone 5S推出的指纹识别功能Touch ID让人惊讶和惊艳,在iPhone 4之后,iPhone迎来了久违的口碑、市场双丰收。除此之外,iOS 7的扁平化设计也引领了一轮设计潮流。苹果的金色版本也在业界掀起&土豪金&热潮。
&iPhone 5S与 iPhone 5C 同期发布
iPhone 5S是苹果公司在2013年9月推出的全新一代iPhone系列手机。在9月20日于12个国家以及地区首发,首次包括中国大陆。而iPhone5C是iPhone5的塑料外壳版本。
1、指纹识别的革命:Touch ID
iPhone 5S新的Home键采用了指纹识别模组,当时仍处于神秘状态的指纹识别技术随之大规模普及。
尽管最开始的时候指纹识别仅限于苹果自己的应用,但轻轻一触就能省却输入密码的操作体验让人上瘾。随着iPhone将指纹识别开放给第三方应用,Touch ID使得手机支付更为安全便捷,支付宝、微信、Apple Pay等都支持了这项技术。
如今,指纹识别已经在千元机普及,这一切都要归功于iPhone 5S带来的改变。
2、处理器的变革:引入协处理器
iPhone 5S首次采用主处理器+协处理器的设置。A7是首款被用于智能手机上的ARM架构64位处理器,采用28纳米HKMG工艺,性能比iPhone 5的A6快2倍;而协处理器M7的引入,则专门用来处理来自重力加速器,陀螺仪,指南针这三类数据。
这背后酝酿着更深的图谋,随着之后苹果HealthKit应用的推出,协处理器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作为长期启动但低功耗的协处理器,将承担记录运动、健康数据的重担。这无疑拓宽了iPhone作为手机的维度。
3、由拟物到扁平: iOS7
iOS 7是苹果发布以来外观上最大幅度的改版,整体设计由原来的拟物风进化为扁平风。
这种设计语言的改变,不仅迫使App Store海量的第三方开发者重新调整应用设计,也让整个手机设计界调整策略,数月之后,市面上所有的产品几乎都切换到扁平化的风格。
iOS7的改变仍在继续,在设备之间在同一网络环境下传输文件的 Airdrop 从Mac 移植到iOS 7 ;主界面还出现了控制中心,下滑屏幕就可以随意调动多个工具组件;iPhone内置的视频通话服务 FaceTime 加入了纯语音通讯的功能,继续冲击移动运营商。
4、“土豪金”热潮
不同于以往iPhone的碳黑、白银两种颜色设计。iPhone 5S取消了原来碳黑色的版本,新增了金色和深空灰版本。而金色版本一经推出就受到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用户的认可,“土豪金”版本的iPhone一时卖到断货。
这种“土豪金”的热潮并没有止于iPhone,各大手机厂商迅速跟进,iPhone仅凭换了个颜色就震动了手机产业。
iPhone 6 及iPhone 6 Plus:更大了,还有Apple Pay
首周销量(实际用时三天):1000万
iPhone 6 及iPhone 6 Plus是苹果历史上首次同时发布两款同质设备,和宣传海报的主题一样,“Bigger than bigger”成为人们对于iPhone 6的第一印象,但“比大更大”的解释是多元的。iPhone第一次搭载智能穿戴设备Apple
Watch,引领了智能穿戴的又一波潮流;三网通手机的大规模推出也深刻影响了手机产业; Apple Pay的推出代表了移动支付新时代的到来;而iOS8也迎来开放的时代,开放权限的背后,显现出苹果完善生态帝国的努力。
iPhone 6 及iPhone 6 Plus
1、引领智能穿戴潮流:iPhone搭配Apple Watch
Apple Watch是一款依赖于iPhone的辅助设备,在iPhone6中,内置64位构架的苹果A8处理器搭配全新的M8协处理器,专为健康应用所设计,而HealthKit也作为一个全新的医疗应用进入iPhone主屏。
作为蒂姆·库克第一款真正摆脱乔布斯“阴影&的产品,Apple Watch尽管并未达到想象当中的普及化,但仅用几月,就超过了此前所有智能穿戴设备的出货量。iPhone搭配 Apple Watch ,并面向运动、健康领域进行尝试,成为苹果2014年的高光时刻。
而在苹果带动下,智能穿戴设备行业被作为严肃的生意来对待。
2、移动通信新时代:三网通
网络制式是iPhone 6/Plus的亮点。作为史上最成功的科技公司,苹果在技术成熟之后,获得了运营商的支持。 三网通版本的手机第一次被大规模的推广开来。&而三网通这一做法也很快为国内手机厂商学习,一时间,所有的手机发布后都会有三网通版本出售。&
3、移动支付的布局:使用NFC技术的Apple Pay
2014年10月,采用近场通信技术(NFC) Apple Pay服务正式在美国上线,用户的信用卡、借记卡信息事先存储在手机后,只需将手指放在手机的指纹识别传感器上,将手机靠近读卡器,即可完成支付。随后,三星、华为、小米等都推出了类似的各种Pay。&
4、最开放的系统:iOS 8
iPhone 6上搭载的是全新的iOS 8系统,从这一版本开始,苹果将系统权限大量开放给开发者。中国人能第一次使用上九宫格输入法;Touch ID API 的开放,也使直接用指纹解锁微信、支付宝成为可能;而HealthKit以及HomeKit的开放,则埋藏着苹果在智能穿戴设备上的野心。
与开放权限同时进行的还有打通PC和手机的尝试,iOS 8推出iCloud Drive ,使用户能更好地在 iPhone 及 Mac 间实现文件同步。Continuity功能的推出,则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通了PC和手机的界限,在连接同一 Wifi 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直接在Mac上接听来电,而在手机Safari上的浏览记录也会迅速同步到Mac上。
开放的iOS 8适应了用户诸多使用习惯,从这一代操作系统开始,手机越狱成为了非主流之选。
iPhone 6S及iPhone 6S Plus:3D-Touch撑门面
首周销量(实际用时三天):1300万
iPhone迎来他诞生第九个年头,这一年推出的iPhone 6S,最具亮点的技术在于3D-Touch,虽然改善了使用体验,但并未成为一个非有不可、富有革命性的功能;它搭载的iOS9系统多是小修小补后的微创新,不足以影响产业生态。
iPhone 6S 及iPhone 6S Plus
日,iPhone 6S和iPhone 6S&Plus发布。
作为“S”系列产品的特点,iPhone 6S一如既往往地在硬件层面上做了提升:采用苹果A9处理器,CPU性能比A8提升70%&&,图形性能提升90%;摄像头由iPhone 4S奠定的800万像素将升级至1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升级至500万像素;内存由iPhone 5奠定的 1 GB升级到 2 GB。
全新的交互方式:3D -Touch
iPhone 6S最富创新之处,是加入了压力感应触控,即“3D -Touch”技术,使触屏手机的操作性进一步扩展。在苹果看来,3D-Touch直接改变了iPhone的操作系统,重新定义了触控屏幕的操作方式,使原有更平面的操作变得更加立体,给原本简单的点触操作增加了新的交互维度。
改变世界的定义发生了变化
除了以上产品,iPhone系列还曾于2013年推出基于iPhone 5的塑料壳版本iPhone 5C,2016年3月推出基于iPhone 5S的升级版本 iPhone SE。
虽然能够看出,iPhone的创新强度在不断减弱——从最初划时代式的全面创新,到推出能改变整个行业的AppStore、iCloud等功能,到推出Siri、指纹识别这种虽然足够惊艳,但对行业影响力有待观察的创新,到上一代iPhone未能嫌弃太大波澜的3D-Touch——但它依然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
它依然代表着如今手机行业的最高标准,它在硬件、软件、设计上每一步微小的创新依然是都全行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它依然能够让人想说,“Just 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234423次
积分:8862
积分:8862
排名:第1599名
原创:651篇
转载:59篇
评论:74条
(7)(6)(7)(5)(3)(6)(6)(6)(44)(10)(50)(63)(3)(38)(105)(67)(145)(37)(104)运动相机终极指南 全方位教你玩转GoPro_摄影攻略_摄影知识_摄影信息_百度攻略
相关攻略推荐
当前位置: > 文章阅读页
运动相机终极指南 全方位教你玩转GoPro GoPro如今已经成为了极限运动和冒险摄像的代名词,但GoPro严格讲只是一个品牌,而非是一种相机类型。但它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使自己和这种潮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除了GoPro之外,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当中还有相当多的竞争者:Contour,Drift,iON,HTC等等。这些厂商推出过属于POV相机的产品。根据耐用程度和使用环境的不同,POV相机又主要分为“运动”和“生活”两大类。如果你对于POV相机感兴趣,下面这篇科技网站TechRadar的文章应该能让你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GoPro现象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GoPro的相机系列名为Hero,这些相机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小方盒子,一点儿也不像是普通相机。相机的正面是固定的超广角镜头,机身则被密封在了防水外壳当中。用户可以把GoPro相机带到任何地方,并通过支架安装在任何东西上,无论是头盔、滑板、自行车把手、甚至是狗狗的肩背带上。这样做可以让你捕捉到第一人称视角(POV)的动作,而不是更加传统的观察角度。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虽然GoPro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立,但它们直到2010年1月份才推出了首款Hero相机。Hero的机身相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但却能够拍摄1080p视频,这是它有别于之前产品的最大特色。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之外,Hero的实用性也要更胜一筹。它几乎可以被快速安装在任何东西上面,这种灵活性也是GoPro如此流行的一大原因。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在GoPro之前,市面上已经存在POV相机了,但这些设备主要被应用在电视、电影和军事领域。不过这个市场最终也让GoPro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也使得他们的产品成为了所有极限运动爱好者的必备装备。激烈的竞争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虽说GoPro可能是最知名的运动相机品牌,但他们的竞争对手也有很多,其中较为知名的包括Drift,Contour,iON,Garmin,索尼,松下和东芝。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Autographer就是“生活类”POV相机一个很好的示例。这款相机并不以坚固耐用著称,用户可以将其戴在身上,来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带着它潜入水中,绑在风筝上,或是固定在自行车上。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C在最近也推出了一款POV相机,名为Re。这款相机的类别并不好界定,它的确具备防水能力,设计也很扎实,因此可以被当作运动相机使用。但其主要的使用方向是拍摄和分享社交活动。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你也可以这么看:如果你打算进行的活动需要佩戴任何的防护装备,比如头盔,那你应该选择一款运动相机。否则的话,一款生活POV相机就足够用了。无论是哪一类,POV相机都是以简洁为上的,因此虽然许多机型的确可以调节画质和设置,但这些相机的主要侧重依然是尽可能简单地进行拍摄。目标用户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简洁性是POV相机能够在极限运动市场如此成功的重要原因。因为用户还需要考虑别的事情,所以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固定好相机,按下拍摄键,然后开始自己的冒险旅程。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虽然极限运动爱好者是运动相机的主要受众,但它们吸引到的用户范围也在逐步扩大。由于拍摄前基本无需进行任何设置,即便你没有任何经验,也能使用自如。而广角镜头的存在意味着你可以专注于你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相机身上。你不需要对焦,前景和背景中的一切都是清晰的。如果有任何的模糊,那也会被快速的运动所掩盖。广角镜头的确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失真,但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实际上是用户所喜爱的地方。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小巧轻便,使用简单,价格低廉,这些特性让这类相机成为了各种视频拍摄的理想选择,包括家庭录像和商业拍摄。你可以把相机固定在一个地方,这在过去是无法实现的。无论是BBC的自然历史部门,还是Guy Martin制作团队,都已经开始使用运动相机了。工作方式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运动相机需要被固定在某个地方,而不是手持使用。因此,这类相机并没有取景器、握把或触控屏。大多数运动相机只有一个开始/停止键,以及设置调节的按键和滑块。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因此,使用运动相机的第一步是借助支架对其进行固定。在这上面,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系统。目前,支持最广泛的自然是GoPro的产品,但整个行业里所执行的原则其实都是一样的。用户只需要搞清楚自己想把相机固定在什么东西上面,然后选择适当的支架便可。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操作运动相机基本上只需按一下开始/停止键即可,对焦和曝光都是相机自动调节的。至于设置的调节,则可通过将相机连接至计算机或移动设备来进行。GoPro Hero系列相机都配备了按键和小型LCD面板,以供用户直接在相机上进行设置调节。iON等一些厂商的相机则只能在相机上切换高清和全高清模式,更加高级的设置必须通过软件进行。运动相机需要通过microSD卡来存储所拍摄的视频。虽然我们对于SD卡已经相当熟悉了,但相比智能手机,运动相机对于这种存储卡的要求要更高一些。由于这些相机需要拍摄高清视频,因此存储卡的写入速度非常关键。用户在购买存储卡的时候应该避免选择那些大容量但低价格的产品,因为它们的写入速度是无法满足相机需求的。适合运动相机使用的必须是Class 10评级以上,或速度大于/等于533x的存储卡。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高端运动相机一般都具备Wi-Fi和蓝牙功能,比如GoPro Hero 4 Black和iON Air Pro 3,索尼的HDR-AZ1还支持NFC。这些功能让相机可以和移动设备建立连接。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通过配套的应用程序,你可以在移动设备上浏览相机拍摄的视频和图像,调整相机设置,以及远程控制相机的录制功能。相比在相机机身上摸索,这种方式要直观和让人愉悦得多。视频拍摄完成之后,你可以将其导入到配套的软件当中。GoPro的视频编辑软件名为GoPro Studio,它完全免费,使用起来也很简单,让用户可以对视频进行轻松的编辑和上传。而其他大多数厂商则会让用户选择自己惯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无论是Mac平台的Final Cut Pro X和iMovie,还是Windows平台的Adobe Premier/Elements。功能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运动相机市场正在经历快速的扩张,虽然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相互雷同的新产品,但知名厂商们都在尝试着各种新鲜花样。目前,运动相机主要有两种设计分支,分别是盒状(GoPro)和子弹状(Contour、Drift和iON Air系列)。对于更加谨慎的用户,Contour和Drift是更受推崇的选择,它们也是司机、摩托车手和军方所青睐的对象。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iON Air系列看上去干脆利落,其子弹头式的设计风格让操作变得极其简单。 它目前还是美国NFL的官方运动相机。Garmin Virb亮相于2013年,作为一款出自GPS巨头之手的产品,这款相机自然也具备GPS功能(和一小块LCD屏幕)。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一批结合了可穿戴元素的运动/POV相机的产品。HTC Re虽然不如真正的运动相机一样坚固耐用,但它的确具备防水防震的能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Autographer是一款自动对用户日常生活进行拍摄的可穿戴相机——严格来讲,这款设备并不属于运动相机的范畴,但它依然是一部POV相机。如果你想要一款可以被固定在任何东西上的相机,那坐拥庞大配件市场的GoPro拥有更大优势。可如果你只是想要把相机放在自行车头盔、摩托车或冲浪板上,那外型更加时尚的iON Air,Drift或Contour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如果你想在相机中记录你的行进路线,那Garmin Virb这样的GPS运动相机应该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对于传统运动相机用户来说,显示屏可能并不是他们特别想要的,但这类设备目前已经开始吸引到主流摄影爱好者了。所以如果你的确想要通过一块显示屏来进行构图,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那目前的选择主要有两个:在与相机相连的移动设备上进行,或者是购买一款内置显示屏的运动相机,比如GoPro Hero 4 Sliver或Garmin Virb。全高清视频拍摄已经成为运动相机的标准功能,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个分辨率也绝对足够了。但是,的确也有一些产品能够以更高的分辨率进行拍摄,比如支持4K视频捕捉的GoPro Hero4 Black。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4K分辨率视频并不能带来多少好处,它们不仅会占用更大的存储空间,且并不是每一台设备都拥有足够的性能去进行播放和编辑。不过帧率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视频的帧率越高,你就能以更慢的速度来进行播放。GoPro Hero4就能拍摄fps的视频——当放慢到30fps的普通播放速度,你就可以将每一秒的画面顺滑地拉伸至4秒,从而呈现出惊艳的慢动作效果。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如果你希望可以将视频轻松上传或与朋友分享,那720p的分辨率就已经足够了。对于这种轻量级的需求,Drift Ghost-S是个不错的选择。这款相机在全高清分辨率下的帧率为30fps,但拍摄720p视频是可以达到120fps的。
相似攻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opro 4 black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