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看视频也好看新闻也好,为什么电脑老是待机用手拿一下手机就待机,又没按到了哪。是不是哪里感应自动待机的。

今晚,咱能放下手机不?
你低头刷着手机,错过家人温暖的目光;你沉默地翻着网页,无声将亲友问候的意愿锁上;你躲进屋里点着鼠标,可曾听到爸妈欲言又止的忧伤……“在家没几天,除了陪同学聚会,就是抱着手机看,能不能陪我们好好说说话?”“人回来,情未归”,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令人动容。
科技越来越发达,却不应成为情感淡薄的理由。既然已跋涉千山万水,就别让形形色色的电子屏幕成为阻碍心灵回家的门槛。年三十了,今晚,咱能放下手机收回心吗?
“不管做什么,
都没法干扰他的游戏生物钟”
晓芳(37岁,事业单位职员):今年临出发去婆婆家之前,我就“警告”老公,不许再惦记着他的游戏。至少在除夕这天,全身心地陪陪孩子、陪陪老人。要是惹我生气,破坏了气氛,在老人面前也不好看。
我老公喜欢玩大型网游,好多人一起联网做任务的那种。平时玩玩也就算了,以前过年过节到父母家,他一进屋也要把游戏打开。知道我不乐意,还跟我解释说“我就挂着,不玩”。虽然该干嘛还是干嘛,但每过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他就跑到电脑那儿瞅一眼,看看游戏的进程、状态之类的。
作为观者,我的体验特别差。感觉就是他的心思始终都在游戏上,不管是陪孩子玩儿,陪父母聊天、吃饭、看电视,都没法干扰他在游戏上的“生物钟”。那个世界里面的“打打杀杀”才是他最感兴趣的事儿,我们反倒成了附属。
如果不打游戏,他时不时就会翻翻手机。有时候一家人聊天,他可能也意识到自己总玩手机不好,为了显示参与感,会应和着插上几句。但问题是他心不在焉说的那些话,往往一听就很敷衍,让人更生气。其实我知道他的那些小伎俩也是为了让我们满意所做出的努力,但既然都有这种心了,为什么不更进一步,全心全意地陪伴家人,哪怕只有几天呢?
“上网搜一堆春晚的各种八卦,
给父母抖抖料”
秦玲玲(39岁,单身):我这个岁数单着,每年回家那真是压力山大……以前,我回家就上网,也就吃饭的时候跟爸妈聊几句,初一互相拜年的时候,我一般都在自己的卧室里,躲着。有时候,我觉得爸妈听见我手机响都特别高兴,一边打电话,一边就能想象到爸妈竖着耳朵偷听的样子,如果电话那头是男声,爸妈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回头还要觑着我的脸色暗自揣摩半天。觉得挺好笑,也挺温馨的。
年三十的时候,我一般都陪父母看春晚,节目无聊,我多数都是出个人坐在那里,然后发短信,上网看小说。今年我决定改变一下,我们那里是小城市,信息还是不发达的,我爸妈也不会上网,我之前在网上搜索了一堆关于春晚节目的各种信息,包括上春晚的明星的各种八卦,有的打印好了,有的就记在脑子里,等着除夕那天,我打算跟爸妈山南海北地聊起来。他们都是退休教师,日常生活一板一眼的,基本不知道这些小道消息,我把这些“料”抖出来,估计能让他们津津有味一晚上,回头拜年的时候,我爸妈也会跟别人说这些段子,也算我为爸妈的老朋友圈子提供谈资了。
放下手机只是一种形式,其实,是否放下手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分享,用手机上网给父母搜搜快乐的段子,跟他们一起看看,或者春晚哪个节目结束后,刷刷微博,看看微信,给父母看看大家对这个节目的吐槽和爆料,我觉得他们都会很欢喜。
会聊天的这么聊—
叶竹邻(30岁,白领,自认为有一套对待老人的方式):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有代沟,不可能永远聊的那么融洽,这个是事实。但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不会聊天,或者说不屑于跟老年人聊天。我有几个窍门,一来可以跟老人互动起来,二来还能主导聊天内容,不会很快走偏到“结婚生孩子工资多少钱”之类让年轻人郁闷的话题上。
一个是给长辈介绍你平时看的东西,比如电视节目啊,书之类的。现在很多电视都有回放功能,你可以给爸妈回放一下你看的节目,或者干脆就用你的电脑给他们播一下,甭管他们爱看不爱看,就让他们了解一下。
另外一个是聊些社会和政治新闻,因为成长年代的问题,老一辈人对政治很关心,甭管是国家大事还是国际形势,他们都比较关心。你别跟他们聊报纸上那些,就找些网上传得火的,比如××庭审记录这样的。所以还是要找一个比较靠谱的交流模式,否则就算不玩电脑不看手机,双方对着“打镲”也没什么意思。
“看的玩的无休无止,
可陪伴家人的时光却是有限的”
苏琳(28岁,白领):跟同龄人比,我自认在“哄长辈”方面做得相当好,不管熟不熟的亲戚,都能“用我的真心,换取你的笑容”,但这也不是一天炼成的。
第一次意识到“屏奴”会让周围的人不满,还是在我读大学期间的一个暑假。我当时特别爱看《士兵突击》,下载了全集天天抱着电脑看。有一天爸爸很忧伤地说,“以后你毕业工作了,就没这么多时间在家了,翻来覆去地看电视剧,也不陪陪我和你妈……”忽然心里一沉,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那些看的玩的无休无止,可陪伴家人的时光却是有限的啊。
我有个“90后”堂妹,还停留在“不懂事”的阶段,特别爱看日本动漫。爷爷家一直没装wifi,也没有电脑,这几年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她都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过去。一进门就钻到小卧室,看下好的动画片,或者打游戏。
堂妹有点叛逆,叔叔婶婶不去管她,我们也不好说什么。最让我难受的是三年前的春节,当时奶奶还在世,堂妹照例关在爷爷家的小房间里玩电脑。姑姑想让叔叔把她叫出来,奶奶忙说,“别吵别吵,人家学习呢。”我不知道奶奶是真的以为堂妹在“学习”,还是老人无奈地意识到小孙女对电脑的兴趣超过了对合家团圆的兴趣从而打个圆场,总之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对自己说,不管别人如何,我不能因为情绪或者任性让身边的亲人受到冷落。
“别老一脸不耐烦地不愿看,
哪怕咱一起说说春晚哪儿不好呢”
彭先生(63岁,孩子35岁):现在年轻人爱玩电脑手机,老年人也能接受,不是说回家就应该把手机或者电脑收起来。但有时候,我们这些岁数大的,也想知道年轻人到底玩什么呢,就算你摆弄手机或者电脑什么的,是不是有意思的也可以给老人讲一讲。
有时候孩子回来和我们看电视,一看到电视里说的笑话什么的,我们都觉得挺有意思的,他就说:“网上早就有了,一点都不逗。”然后就去看手机了。这种我们就不是很乐意,既然你看过了,给我们讲讲不也是个交流么。
这事我也反思过,我年轻的时候,也觉得岁数大的人老古董,不愿跟他们交流,现在我岁数大了,年轻人还是跟我当年一样想法。而且这几年变化太快,很多新玩意都出来了,现在很多老年人为了赶上时代,都在努力学着用电脑,手机也换成智能的了,但脑子不行了,学不了那么快了,当然也就希望孩子们多理解。
过春节这几天,当然也希望孩子多在一起待一待,就说春晚吧,别老是一脸不耐烦地不愿意看,我们老年人也未必就觉得春晚就多好,但这就是个氛围,哪怕大家一起说说春晚节目哪不好呢,不也挺热闹么。
主笔:魏婧 吴楠 周明杰
插图:宋溪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篇文章: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到: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freelis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瓜胸是不是最好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