戕!登的时候还!要输qq登录输入验证码码。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魏晋)曹植_古诗新唱歌曲
(5月4日&06:52)&
(4月24日&14:39)&
(4月20日&20:28)&
古诗新唱微信公众号
gushige1234567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魏晋)曹植
请安装RealPlayer!
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魏晋)曹植
作词:曹植作曲:阎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zhǔ&dòu&rán&dòu&qí& &煮&豆&燃&豆&萁&,&lù&chǐ&yǐ&wéi&zhī& &漉&豉&以&为&汁&。&qí&zài&fǔ&xià&rán& &萁&在&釜&下&燃&,&dòu&zài&fù&zhōng&qì& &豆&在&釜&中&泣&。&běn&shì&tóng&gēn&shēng& &本&是&同&根&生&,&xiāng&jiān&hé&tài&jí& &相&煎&何&太&急&。&&【作者】&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四子,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著名诗人。少年时就很有才华,得到曹操的喜爱,因此受到他的哥哥曹丕的猜忌,后来郁郁而死。他的诗语言精练,词采优美,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注释】  1.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2.萁:豆秆。  3.漉:过滤。  4.豉:豆豉。用煮熟的大豆发酵后制成,有咸、淡两种,供调味用。&【今译】&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名句赏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有一次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把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没走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把曹丕比喻成锅下面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用这个比喻,暗指曹丕我与你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待,但现在却是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演唱:殷嘉伟)(诵读:阎杉杉)&&&&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而死,年四十一岁。&&&&&&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曹植的“七步诗”】&&&&&&&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的。&&&&&&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魏晋赋中的悲情】&&&&&&有种感动,无须书之言之,自然能移人情。比如慷慨,比如苍凉,比如清风明月,比如林泉曲池,读到《哀江南赋》时,心里陡然有了痛意,“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庾信关于灵的思考,甚至是生存或者终极的探问,其中错整的句式,华美的辞藻,无庸赘言,仅就字里行间凄郁的声乐足以让人千载而下顿生苦痛,并景仰,那是一种彻人心脾的悲情的美。&&&悲情之美,其叙述由来久矣,古诗十九首中就已常见此种描述:“忧愁不能寐”“愁思当告谁”“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与君生别离”“思君令人老”,忧伤的句子里贮满了悲情,又如秦嘉《赠妇诗》中“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忧来如循环,匪席不能卷”。推其渊源所至,魏武诗中亦见其源,其《蒿中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构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两首诗同样都描写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以及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的苦难,在知识分子心里留下的深深的创伤。流于文字,自然有了悲哀的影子和凄郁的调子,文章里透下深彻的人生无常的悲哀,魏文帝在《典论?论文》里以哀婉的描述带给读者深深的震颤:&&&“年岁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毕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贵寸阴,惧乎时之过己。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业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乎上,体貌衰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良可痛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已分,可长相共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h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致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其慷慨何下于子建,其悲情何减于安仁!以曹丕的政治地位,其影响自不待言,《燕歌行》将他便娟婉约的悲哀书满字行,《感婚赋》、《寡妇赋》、《清思赋》、并《洛神赋》,殆其尤者也。自魏而晋的诗赋创作,流清含雅,别具悲情。阮籍《清思赋》常言:&&&&“夫清虚寥廓,则神物来集;飘摇恍惚,则洞幽贯冥;冰心玉质,则激洁思存;恬淡无欲,则泰志适情。伊忠虑之求好兮,又焉处而靡逞?寒风迈于黍谷兮,父诲子而游靓。”&&&&清思,即情思也。而阮籍,这位曾说出“礼法岂为我辈而设邪?”的清怀遥隐的清茂之才,于文中刻画了一位丰姿绰约的少女,“厌白玉以为面兮,披丹霞以为衣。袭九英之曜精兮,佩瑶光以发微。”其美更是“象朝云之一合兮,似变化之可依”,让人神往思驰,展转永言。“太阴潜乎后房兮,明月耀乎前庭。乃伸展而缺寐兮,忽一悟而自惊。”“意流荡而改虑兮,心震动而有思。”“心恍惚而失度兮,情散越而靡野。”刘勰云“阮旨遥深”,诚然。“徘徊将何见,幽思独伤心”,“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钟嵘《诗品》说他“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颇多感慨之辞,厥旨渊放,归趣难求。”《咏怀》八十一首,隐曲而深情,较之嵇叔夜之《琴赋》可谓幽思悲咽,华藻清怨。嵇阮为文,风清骨秀,承苏李魏文,开有晋一代,并以清思为美,立悲情为格,悲情一派有渐成晋文主流之势。以嵇康《琴赋》而言,幽情迷离:&&&&“然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世才士并为之赋颂,其体制风流,莫不相袭。称其才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丽则丽矣,然未尽其理也。”&&&盖言前贤之文以雅怨为骨,以悲情为调,以慨然出涕者为美文也。遂铺陈而漫衍之,言其生之土,则山岖嵬,谷溜汹;其处之居者,则凌洄江,涉峻峨;其初调也,则霍劐纷葩,陵纵播逸;则怫畏烦冤,纡于婆娑,论其体势,详其风声,文辞则峻清而调高,节情则朗丽以哀志,音响则楚而清,旷而杂,急而悲,怨而丽,琴之风雅一至于斯矣。&&&&研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实汉季之枝流。悲情者,有悲而来乎?&&&汉魏之际,兵灾频仍,疾疠流行,人未尝有全寿者,见前有魏武之“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王粲之“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人事之悲,殆由此来也。后魏晋陵替,海内名士,大半凋零,《晋书》云“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文人存者及后继者,诗中每有忧生之嗟,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悲情美。&&&&六代人物风雅可接,“濯濯若春月柳”“谡谡如劲松下风”,《世说新语?文学》中亦有:“郭景纯诗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便觉形神超越。’”&&&&成公绥臧否人物,每有清言,《啸赋》所记,实当代人居闲或登高时的一种娱乐活动,而其于“曜灵俄景,流光蒙汜”里,体验的确是另一种感官:&&&“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响抑扬而潜转,气冲郁而燎起。”“大而不夸,细而不沉,清激切于笙竽,优润和于琴瑟。玄妙足以通神娱灵,精微足以穷幽测深。收激楚于哀荒,节北里之奢淫,济洪灾于炎旱,反亢阳于重阴,唱用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怿,悲伤摧藏。”&&&&其言逸群公子,于阳春之日,招朋延友,超然物外,慷慨啸歌时,乐未去,哀方生,乃扬激声于皓齿,矫厉而摧伤。会使绵驹“结舌而丧经”、王豹“杜口而失声”了。此大抵能折射出时俗亦以悲情为文,以哀朗志了。&&&&潘岳《悼亡赋》,为千古悼亡之祖,怨艳哀婉,文辞华靡,而《笙赋》一文,清辞哀志,虽人心之所至,以流俗好尚使然。陆机在他的一篇文章评论中曾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以凌云。”《怀土赋序》亦云:&&&&“余去家渐久,怀土弥笃。方思之殷,何物不感?曲街委巷,罔不兴咏;水泉草木,咸足悲焉。”赋亦云:“悼孤生之已晏,恨亲没之何速。排虚房之永念,想遗尘其如玉。眇绵邈而莫觏,徒伫立其焉属。感亡景于存物,惋愦年于拱木。悲顾眄而有余,思俯仰而自足。”&&&无归属之感,士衡之悲一至于此,以悲情为美,以悲情入文,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焉。陆云《与兄平原书》尝言:“《茂曹碑》皆自是蔡氏碑之上者也,比视蔡氏数十碑,殊多不及,言亦自清美。”按云,碑者,悲也,以抒深思并痛悼也,汉末之文,碑尚清美。东汉末的蔡邕,《青衣赋》足堪名家,然其碑文,亦称独步,《陈太丘碑》、《郭有道碑》,清辞哀思,泽披数代。有汉及晋,文人以致力于碑文创作,而且碑文轻省,有音声。(魏晋时期,虽有禁止碑文的诏令,以诔文继之,详观魏晋时诔文,实碑也,情同之,体亦似之。《马F都诔》其非碑乎?)其后,碑文创作,成为作家努力的一个方向,有意模拟制,佳作迭出,后遂蔚然,清新可接,乘汉季之余韵,流六代之悲音,斯文章之流别一也。&&&&其悲思所自,亦源于对人生、世情的思考,孙绰《三月三日兰亭集序》:“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谥。”“曜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悲情赋的出现,为文人才士所把玩,抒一己之意,接百代悲欢,其中,寓满着一代代文人的寄托、落寞、期望与深情。而陶渊明之《闲情赋》亦藉对一女子的追求传达出情深而道阻的悲伤。其乐极哀来之痛,“灭景而藏明”之憾,哀清而流远,摧藏而嘹亮,行云逝,时奄冉,情遥遥而悲切切,可谓一往而深情。与右军之“临文嗟悼”,廷尉之“悲亦系之”末异而情致同。皆悲情之寓于文者,斯为美。在《感士不遇赋序》里尝言:&&&“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子长又为之,余尝以三余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慨然惆怅。夫履信思顺,生人之善行;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谢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怀正致道之士,或潜玉于当年;洁己清操之人,或没世以徒勤。故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悲夫,寓形百年,而瞬息已尽;立行之难,而一城莫赏;此古人所以染翰慷慨,屡伸而不能已者也。”&&&读其文,悲其志,切今之世道,抒胸中块垒,悲情之文,此盖又一源头也,改追先贤之失志,仰其人文而写其怀抱也,故文辞清峻,寄托良深,以世情、人情为泄导,古诗之“惠彼小星,三五在东”,岂其元乎?而《吊屈原赋》、《狱中上梁王书》、《显志赋》皆此类也。渊明之赋“志差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眇算者谓速,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首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哀哉!士之不遇……”其屈骚之苗裔欤?沿波而得流者,托辞诉悲,郁为文栋,相如之赋梁园、都尉之别苏武,殆其尤悲于情者乎?间有谢客《山居》,明远《芜城》,悲情之作中最具雄深雅健者,其在此欤?
古诗新唱-七步诗 曹植
(第&6&首)浏览次数:<font color="ff
共&75&条留言
ip:124.163.223.*
时间: 9:53:33
ip:124.163.223.*你好
ip:124.163.223.*你也好
ip:124.160.188.*
时间: 12:07:41
好极了我喜欢
ip:124.163.223.*Me也喜欢
ip:111.161.46.*
时间: 4:29:28
值得推广啊!喜欢
ip:60.0.203.*
时间: 20:30:11
ip:118.228.151.*
时间: 23:26:38
ip:113.140.240.*
时间: 11:22:00
ip:113.3.128.*
时间: 12:18:41
我喜欢这首歌,也太好听了
ip:119.142.238.*
时间: 18:44:04
ip:113.107.73.*
时间: 13:44:26
ip:60.223.134.*
时间: 12:50:08
ip:113.128.76.*
时间: 11:20:05
ip:119.233.139.*
时间: 18:28:36
ip:119.233.139.*
时间: 18:23:04
很好的方式
ip:119.233.139.*
时间: 18:20:12
ip:115.49.164.*
时间: 19:28:56
共&75&条留言
留言姓名:
图标选择:
扫码登录 免费下载&>&&>& > 正文
用辨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毛泽东及其思想
作者:陶韬
发布时间: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德国伟大诗人海涅:&德国被康德引入了哲学的道路,因此哲学变成一件民族的事业。&
  毛泽东:&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日,星期一,下午2:50,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两位巨人的手握在一起了,这一瞬间,世界格局改变了。而毛泽东的开场白是:&昨天你在飞机上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说是我们几个要吹的问题,限于哲学方面。&谈话中尼克松想谈台湾、越南、朝鲜、日本、苏联等问题,毛主席打断他的话说:&这些问题我不感兴趣,那是他(指周总理)跟你谈的事。&意思很明确,我们只谈哲学问题。原来尼克松总统在访华途中曾讲过,他期望同共产党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总理的谈话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要着重讨论长远性的、原则性的、宏观性的、战略性的问题。而不是只集中讨论眼前的问题。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酷爱哲学,与蔡和森等同学组织哲学研究小组,定期讨论哲学和伦理学问题。1937年春夏间,毛泽东应抗大邀请讲授辩证唯物论。而《实践论》《矛盾论》就是这个讲授提纲中的两节。毛泽东曾在自己住的窑洞里组织每周晚上一次的哲学漫谈。1938年,经他提议,延安成立了&新哲学会&,有组织地开展哲学的研究与普及。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推动了各抗日根据地的哲学学习。1941年9月,他把&思想方法论&规定为中央研究组及高级研究组学习的主要内容。陈云说:&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倡学马列著作,特别是学哲学,对于全党的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共和国成立后的50至70年代,出现了群众性的学哲学、用哲学的运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量的工农兵有关用哲学的实例文章出现在当时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报刊上。毛泽东一生都在坚持和追求&普及哲学&的理想。
  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很大一部分人实际上成了毛泽东普及哲学的产物。政治课(里面包含了哲学的内容)在小学、中学、大学成了必修课。在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指导思想下,任何课都可以缩减,唯有政治课从来没有缩减过,而且是必考课。中期考、期末考,后来要想读大学、读研究生都必须考试这门课。每周两次政治课,我们成了周周读、月月读、年年读。读起来索然无味,而且根本没有读懂,令人心生厌倦。这使我想起了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孩提时就开始读《四书五经》,我想也根本没有读懂,也一定厌倦。至于怎么懂的,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领悟。开始就是一个填鸭式的教育本质都是一样。考大学是怎么过了这一科的,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反正懵过了。考研究生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通过一复习,好像突然懂了。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五大范畴到现在仍然是信手拈来,滚瓜烂熟。虽然当时考研究生时政治课分数不高,但确实领悟了其实质。从此辩证法就伴随我一身,直到永远。
  辩证法使我学会了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能力,使我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有了主次之分的能力,眼界和视野也就慢慢慢慢地打开了。现在想起来中学大学没有懂可能是老师没有将理论和实例结合起来,纯理论使人无味,厌倦就会从心理反感不愿学了。
  现在分析一例,&整风&,谈到整风就会使人想到整风就是整人,的确有道理,整风就是统一思想,思想不一致在工作中出现想不到的结果,利用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就变成了整人了,严重的可能还有批斗,甚至死人,这样一来我们只看当时的结果,批斗了,死人了,是被整死的,因此整风就变成整人了的确有道理,整风整得人抽风。但反过来又一想,不整风是什么结果呢?不整风了,吃喝风来了,三陪风来了,三陪不过瘾,小三来了,三公消费来了。你可能会说没有整人嘛,没有死人嘛。抓的贪官少了吗?毙了的贪官少了吗?算一算,毙了的加上坐牢的贪官多一些还是整风中受害的人多一些?你看,有的贪官被抓,人家就埋怨,为何不早制止我,我也不会落到这副天地。想想,人家贪官也不满意了。这就是毛泽东说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这就是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至于普通老百姓就看你站在那一个点上去看问题,两种看法存在也就可以理解了,我们没有必要去否定另一种看法。但是作为政府官员,他们是治理这个国家的,他们必须统一认识!
  对立统一中一分为二的观点不仅仅存在于社会科学,也存在于自然科学中。你看炎症反应中不是有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吗?生物学中不是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吗?我是一名大夫,这种辨证思想也影响着我的临床工作。
  对毛泽东的认识我同样经历了填鸭式的&被&热爱&不热爱&再热爱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热爱毛泽东,这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没有其它选择,因此是&被&热爱阶段。不热爱是改革开放后,看到了人民得到了更实惠的享受,物质丰富后,计划经济的所有票证包括粮票、布票等都取消,而老百姓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想买什么就是什么,当年的&黑五类&子女可以考大学了,既往所有的一切一夜之间全部消失,而出现了一片新的繁荣景象。这时我转变观念变为不热爱了。而变为再热爱在我的思想中的确有一个反复思考几十次,可能上百次的斗争过程。说实话,作为一个医院较高年资的大夫,是改革开放的实际利益既得者,从个人利益出发,想再爱毛泽东的确不容易。而最终使我转变的原因不是改革开放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必然的,而是从中华民族利益去看待毛泽东。就这样,对毛泽东的问题我从认识、认识、再认识的过程,逐渐完成了&被&热爱&不热爱&再热爱这一否定之否定过程。
  对毛泽东的再热爱是出国后,视野开阔了,同时在国外能够阅读更多的有关毛泽东的文章,实际上在国外的一些中文网里,直到现在也有很多诋毁毛泽东的。但我看到诋毁毛泽东的内容主要在三个方面,灾荒年的死人、文革以及毛泽东的女人问题。现在最后一个问题没人提了,因为和当今官场上的淫乱现象,根本不值得提,更何况很多还是不实的事实。前两个问题也慢慢一一澄清,但毛泽东的伟绩无人能否定,而这些伟绩更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利益。看待毛泽东应跳出个人家庭遭遇的影响,从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格局、大战略出发来看待毛主席,看待1840年之后的中国社会历史,看待中国五千年、世界五千年,这不得不感谢美国主流社会科学对毛泽东的一直研究,美国实际上也恨,但他没有骂,而是在研究。
  毛主席的历史地位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朝代(也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开国奠基人,他的的文采武功,可以和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位伟大皇帝相媲美。
  第二,他是当今世界一个强大民族国家的国父,如同美国的林肯加罗斯福、日本的明治、德国的俾斯麦、法国的拿破仑加戴高乐、俄国的彼得大帝加斯大林、印度的甘地。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不输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大国的国父。
  第三,他是世界近代革命史上三大革命之一的伟大领袖。
  就这样我逐渐完成了在认识毛泽东上,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今后还会不会来一个否定之否定呢?理论上完全可能,但需要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至少在我有生之年不会了。
  为了进一步阐明我为什么热爱毛泽东,下面我将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去理解毛泽东。
  一. 读史要独立思考,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理解、去分析历史。
  这里举几个例子。
  1. 秦始皇在史书的记载是一个残忍的暴君,他杀人如麻,焚书坑儒,是对中华文明的毁灭。在中国人眼中,他不是英雄,而是被历史否定了的暴君。正因为他抛弃了道德,摈弃传统,社会才有反抗,才灭亡。但《剑桥中国史》提出了秦朝崩溃的原因是: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血腥战争,当秦突然从诸侯国发展成帝国时,它承担的任务太多,根本不能在如此短的时期内完成。但他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继承者,这套制度经过了汉代的完善和巩固,使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它是20世纪以前中国的唯一的真正革命。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面,暴君、残忍是一个方面被历史否定。他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在中华民族传承中功不可没是另一方面,但不被主流肯定。中国领先世界约2000年的原因是他的政治遗产代代相传,请问那一个朝代的政治框架不是秦始皇的政治遗产?这个独特的场面你想过吗?一边骂他,一边用他的遗产。为什么?在后来上千年儒家思想统治的国家,秦始皇是反面人物,但他是中国唯一的封建帝制奠基人,这就是中国。
  2. 毛泽东使一个极为贫弱的国家站了起来,成为一个大国,傲立于世界之林,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就可想象而知。历史在重复,2000多年后的今天,在对待毛泽东的问题上,同样出现了这个奇观,一边骂他,一边享受他建立新中国带来的红利!很多人不承认享受了毛泽东的红利,用一句话:如果邓小平去非洲改革开放他能成功吗?这种现象发生在我们当今的今天,这也是今古奇观吧!但毛泽东是一位哲学巨人(这是尼克松和基辛格说的),他的结局与秦始皇绝不相同。
  毛泽东领导这次中国真正的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崭新体制。秦皇汉武,缔造中国,开疆拓土,尸积成山,血流成河,扫灭六国,荡平匈奴,创立民族国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中国领先世界两千年的辉煌奠定了基础。缔造新中国同样辉煌悲壮,长征两万五千里,此时在中国最弱,但最后成了最强。此后和世界上的两个头号强国干过,都不吃亏,形成美苏中大三角。三年半建成现代工业体系,五六年造出战斗机,然后两弹一星,完成三线建设,修通成昆铁路,凿出红旗渠。从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到毛泽东的旗帜,中华民族有气吞山河的浩然正气。
  3.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真正的女皇帝。但首先得明确一点,这个世界是男人主宰的世界,这是谁也否定不了的,武则天只是一个个例,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缀。但你想想,在男权思想主宰的社会里,去写一个女皇多难?比如皇帝有佳丽三千是该,换个位置,写史的人下笔时多难为情啊!乾隆出宫去淫是风流,换个人去就是淫,不都是写书的人一句话吗?我这里提出武则天的问题,主要是要讲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妇女是男人的附属品,因此要裹脚成为小脚女人,要无才才能有德,而与新中国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用儒家思想写出来的武则天是什么样子?你能相信多少?
  毛泽东有一首词《贺新郎.读史》,说道:&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就是提醒我们读史时需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要用哲学的思维、一分为二的方法去看待历史。实际上《贺新郎.读史》这首词比《沁园春.雪》更大气。
  以上给出的三个例子,都是说明一个问题,一件事物均存在着两方面,不能站在一方面去抹杀另一方面。至于你站在那一方面,这与你的意识形态和世界观有关。毛泽东正如一切伟人一样,誉满人间,谤满天下,永远会有人歌颂,有人诋毁,但不会被遗忘。这就是事物的两方面。
  对于发生的真正革命,毫无疑问有毁灭性的一面,但对一个民族在历史中的作用有不可估量的进步一面。中国对于秦始皇和毛泽东的评价问题,我们看看主流社会的评价就知道,几乎是一致,两千多年的时间了,仍然是一脉相承,他们夸大了毁灭性,而否定了进步性。有点不同的是对毛泽东的评价有很大的分歧,再看发生分歧的人物构成,又有什么提示?如果在既往的社会里,教育的普及不够,又加上没有网络,很多人没有资格发声,那肯定是一边倒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好好想想!但有一个问题,主流社会究竟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想过吗?
  二. 既然是辨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得先谈历史,也就是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
  这里作一个说明,韩德强的&重新认识中国历史&中认为西周是封建社会,春秋战国封建社会解体,秦始皇消灭了封建社会,建立起了资本主义社会。从秦始皇到1840年,从秦始皇到1949年,中国是个什么社会?对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中国学术界很少有研究。
  本文还是以传统的方法,秦始皇建立的封建社会共两千多年。以宋朝为界,分为宋朝前和宋朝后。宋朝前因秦朝和隋朝太短,主要体现的是汉唐。宋朝后一直延续到清末。为什么要以宋朝为界来划分,因为宋朝前基本上是汉人统治,而宋朝之后的783年封建历史中,中国大多数时间其实是少数民族在统治。外族统治中华民族共计时间达400年以上。
  1. 汉唐历史是中国最为辉煌的时期。常有秦汉雄风、唐朝盛世之称,看看当时的豪言壮语: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民族的自豪。
  一个民族的生存并不是在于内部有多和谐,而在于这个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民族生存下来了,这是为什么?就是有一个强大的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和独特的文化!而抵御外来侵略就必须由强权集中力量,给予对手致命打击。
  看看当年汉武帝击败的匈奴人吧,匈奴人弱吗?他们非常强悍!可惜匈奴人生不逢时,他们遇到了汉武帝,要是在宋朝,又是一个成吉思汗了!看他们后期的作为,匈奴比成吉思汗要强大多少倍!换个思维,如果成吉思汗碰到汉武帝,将会被汉武帝灭得一干二净!匈奴被汉武帝击败后西迁,经过约两百年的休整养息后,却踏平了大半个欧洲,千年罗马帝国被匈奴人打残,被迫进贡,他们建立起了强悍的匈奥帝国!欧洲人高大吗?冷兵器时代怎么屡屡败在被我族击败的民族手中。什么成吉思汗是&上帝之鞭&,西方人到现在还是认为匈奴人是&上帝之鞭&。匈奴人对欧洲的冲击,引起了人口大迁移,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了避祸,穿过英吉利海峡到了英格兰岛,这就是现在的英国。当然人口的迁移,罗马的衰亡,也为一战二战崛起的日耳曼人创造了良机。再看被唐太宗击败的突厥人,西迁后再次踏平大半个欧洲,将千年罗马帝国一举摧毁,从地球上将其永久抹去,建立起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历史上的黄祸大多数都认为是成吉思汗,实际上成吉思汗踏平欧洲是第三次!这时你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欧洲和中国差不多的地方,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统一的中央王朝(可惜罗马帝国被摧毁),而中国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从黄河流域的一小块地方发展成了现在的局面,秦汉在历史上起了巨大作用!
  2 宋朝后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耻辱历史。
  宋朝,是中国武力非常贫弱的一个时期,但主流社会吹捧的一个鼎盛时期,GDP全世界最高,人民和谐的时期。宋与北方邻国爆发过无数次战争,基本是败多胜少。最后金人占我半壁河山,历史从此分为北宋和南宋。
  南宋被蒙古人所灭,而蒙古人对汉人的杀戮举目惊心!中国丧失了7000多万人口。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的种族灭绝,作为世界记录放在《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1985年版。蒙古人造成中国全国人口下降50%,北方和四川所占人口下降达90%。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中国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
  我们再来看清朝对我汉人屠杀,满清兴起时,人口不过百万,军队不过十数万。明朝人口数千万,军队上百万。然而,就是这十万清兵入主中原,如入无人之境!&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血洗江南、岭南。屠江阴,屠昆山,屠常熟,屠海宁,屠广州,屠赣州等等。转战烧杀三十七载,使中国人口从5165万锐减至1908万,人口减少近三分之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有了个新名词,那就是&东亚病夫&,八国联军东拼西凑仅两万人打败了中国国家军队,皇帝跑到了西安。再后来是小日本对我同胞大肆屠杀,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至今仍在脑海中记忆犹新,十几万军人被任意杀戮,他们的反抗精神在哪儿去了?这是我汉人的血泪史、屈辱史和耻辱史!非常幸运的是中华民族生存下来了。,中国国耻100多年。朝鲜一战,当志愿军拿下汉城的时候,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世界历史,发生了根本性大转折。&东亚病夫&这个帽子戴了将近110年,在这场立国之战&&朝鲜战争中,&东亚病夫&这个帽子正式去掉!
  对于外敌入侵,秦国由强力反击,到主动攻击,输出革命(分化、瓦解六国);汉武帝对匈奴入侵,由强力反击到主动攻击,对入侵者是坚决打击;唐太宗对突厥的入侵,采取强力打击,并攻打突厥大本营。
  从秦朝到唐朝前期,这几个朝代的军事战略(国家战略)对于外敌入侵,基本上是强力打击,跨境作战;而自宋朝中后期开始,一直到中华民国这千年之间,国家战略(主要是军事战略)对于外敌入侵,基本上是妥协投降,甚至割地陪款。
  南宋时,金人入侵,以赵构为首的朝庭(中央政府)妥协投降,从建康一直逃到海上;南宋高级将领、建康守将杜充(拥有几十万军队的统帅)却不战,弃城而逃。清朝时,八国联军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以慈禧为代表的中央政府一路西逃,高级将领李鸿章却主张妥协投降。民国时,小日本入侵时,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军(中央政府)一直跑到大西南,对日本妥协投降;南京守将唐生智(拥有几十万军队)不战,弃城而逃,造成南京大屠杀惨案;东北军张学良不战而弃东北,置东北沦陷;高级将领韩复渠不战而弃济南而逃。
  从前期千年的对外敌入侵的坚决反击到后千年的妥协投降,这巨大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
  三. 儒教和佛教文化始终伴随封建王朝发展壮大。
  1.儒教。孔子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他的思想也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但他本人及其思想当时不被任何国家认同和接受。他自己如同丧家之犬,穷困潦倒。为什么?那个时期,诸侯割据,相互虎视眈眈,后演变成毁灭性的厮杀中,假如用孔子的思想去治理国家,无疑于找死!
  但后来为什么儒家思想又盛行了?中华统一后,特别是汉武帝击败匈奴后,外来威胁越来越小了,国家需要稳定,人民也需要安定。孔子思想是为封建贵族服务,是封建统治者需要的一门统治理论及工具。汉武帝开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过两千年的演化,历届政府的科考并反复强化,儒家思想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汉族的血液中。
  2. 佛教。佛教是中国第一大宗教,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
  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为什么佛教在1500年前不能完全置入中国,和儒教的情况基本一个道理,因为佛家思想有利于统治,是国家的需要。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因果传承,子民要对外来事物逆来顺受,这样修行,才有一个好的来世,不然你就得下地狱。显然,在历届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儒教和佛教蓬勃发展,而且互相渗透,同时融进了中国人的血液中。的确在封建时期这两大教为稳定政权以及和平起了巨大作用,这是不能否定的。
  四 用理工思维将文化和历史作数学比较。
  假如这个时候我们用数学的线条图来想象,首先是孔子创立儒家思想,不被认可,中华民族统一后,汉武帝将儒家学说确立为国家意识形态,并建立了专门用于培养高级官吏的国立儒学院。但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又没落了。到了隋唐两代,这种状况也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儒家学说尽管在政治领域和皇室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仍然处在低潮阶段。唐朝武则天时代,是三教并尊,也就是儒、释、道三家中并没有哪一家处于独尊地位,直至宋太祖皇袍加身事件成为儒家文人集团排斥武将、独掌朝纲千载难逢的良机,从此以文制武,儒家思想才出现了转机。儒家文人集团独自掌握国家领导权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宋朝皇帝将儒家文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宋朝儒家文化极盛,琴棋书画样样在行,同时产生了一批儒家思想理论家,也就是大儒,将佛教部分内容融入儒教中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儒家学说最终上升到凌驾于所有意识形态之上,但这时北宋变为南宋,直至被元替代。此后的清朝、中华民国,基本上是儒家思想独霸,在这随后的千年中逐渐成为绝对统治的国家意识形态。
  这时我们再比较历史发展线条,儒教不发达的秦汉隋唐,国家空前强大,外族侵略鲜有胜利,反而会遭到致命的打击。但在儒教达到顶峰的宋朝开始和以后,也就是从&澶渊之盟&开始,(名词解释:澶渊之盟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大胜。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评:你见过打仗赢了,还赔款纳贡讲和的么?)一场卑躬屈膝、委屈求和的历史大幕也就拉开了,到南宋,这种思想已经登峰造极到变态的地步,皇帝宁可杀害功臣名将也不抵抗,不惜靠卖国投降来换取苟安这一可耻、更可悲的结局!经过宋朝皇帝和诸位&大儒&的精心改造,中国人的思想从秦汉那种阳刚尚武,蜕变为后世的软弱无能!中国男人思想从汉朝那种&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变成后世的&好男不当兵&!
  此后几百年的时间里,除了明朝部分时间以及1949年建国后毛泽东时代,中华民族就再也没有坚硬、挺拔的站立过,求和是宋朝之后中华历史的主旋律。这段时间的大部分还是由文化非常不发达的少数民族统治着中华。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西方狼文化摧毁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最后的一点点尊严也全部摧毁,成了&东亚病夫&。直到现在,不少中华文人仍以认识某位洋人或受过洋人资助为荣。
  儒学兴盛,说明儒家文人集团掌握国家领导权,特别是教育权、宣传权,控制了人的思想便控制了人。而皇权至上的皇室人员,也被儒家人员灌输了儒学孔孟之道,皇帝不仅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更是儒家文人集团的总代表。儒家文人集团为了巩固自身的国家领导权,创立了难以识别的两套理论体系:一是采取妥协投降的卖国路线和政策;另一是阴谋窃取国家领导权的理论体系。
  儒家文人集团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官僚集团,一直信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自然就站在工农兵(无产阶级)的对立面。所以在外敌入侵前,国家和社会基本上就是处于对立和思想分裂状态,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必然最后导致领土分裂。
  一旦外敌入侵,这两者对立、分裂的局面就是泾渭分明了,儒家文人集团和官僚集团为了巩固其自身的地位,就必然是对内残暴和对外妥协、投降。这是为何?因为国内农民起义、人民造反,文人集团的统治地位会受到威胁,怎么能让你们这些下等贱民掌握政权呢?必然是残酷镇压!
  那文人集团为何具有对外妥协、投降性?其实这也是由儒家文人集团的地位和利益决定的。如果外族入侵,要对其进行反击和抵抗,必然是被文人集团称为下等贱民的人占据主导地位,不懂军事的文人集团必然靠边站,失去话语权,谁还去请文人集团谈什么经济学讲座,谈什么国学和文学、艺术?因此外敌入侵,大都是下层民众奋起抗争,而上层几乎是妥协投降。
  中国人被掌握教育权、宣传权的儒家文人集团阉割了血性,阉割了斗争性和革命性,阉割了尚武精神;
  儒家文人集团具有天然的依附性;
  儒家文人集团具有天然的亲外性,也就是说具有本能的崇洋媚外性;
  儒家文人集团与西方强盗国家具有天然的亲附性!
  儒家文人集团具有对内残暴和对外妥协、投降性!
  蒙古、满清等游牧民族占据中原后,为何很快就失去了尚武精神和血战到底的气概,变成了懦弱的八旗子弟?他们沉缅于中原的繁华和奢侈,堕落了;另一方面是儒家化了,性格变懦弱了,失去了血性,而不是狗屁文人推卸责任的说是汉化了,怎么没汉化成汉唐雄风呢?面对甲午海战、八国联军,满族血性的马上功夫再次被&之乎者也&战而胜之,剩下的就是&量中华之物力,结帝国之欢心!&了,皇帝信奉儒家学说,那国家之奴性就会国际化,向强者卑颜屈膝,割地赔款求和。
  也许有人说,儒家文人集团不是宣扬忠君爱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吗?这个没错。但是忠君爱国,为何外敌入侵时,那些儒家文人人为集体妥协投降呢?秦桧忠的是金国。这说明忠君爱国只是个漂亮的口号,我们能说大汉奸汪精卫曲线救国和小日本大东亚的口号错了吗?我们能说韬光养晦的口号有错吗?
  自古以来,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视野里,战争,似乎一直是暴力主凶的代名词。要么&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要么&血流漂杵,白骨累累&,对战争破坏性近乎无限地夸大,催生出千年的重文抑武,尚武精神日渐式微,汉武帝是穷兵黩武,使民众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更导致了大众对于军事历史的茫然陌生。
  战国时张仪曾将儒家批得体无完肤,电视剧《大秦帝国》再现了这一幕:国有急难,邦有乱局,儒家何曾拿出一个有用主意?尔等竟日高谈文武之道、解民倒悬,事实上却主张回复井田古制,使万千民众流离失所,无田可耕!尔等信誓旦旦,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竟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如此言行两端,心口不应,不是大伪欺世,却是堂堂正正么?儒家大伪,更有其甚:尔等深藏利害之心,却将自己说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观其行,却是孜孜不倦的谋官求爵,但有不得,便惶惶若丧家之犬。三日不见君王,便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便不知所终。究其实,利害之心,天下莫过儒家!趋利避害,本是人性。尔等偏无视人之本性,不做因势利导,反着意扼杀如阉人一般!
  &自儒家问世,尔等从不给天下生机活力,总是呼喝人们亦步亦趋,因循拘泥。天下诸侯,从春秋三百六十,到今日战国三十二,三五百年中,竟是没有一个国家敢用尔等。儒家至大,无人敢用么?非也!说到底,谁用儒家,谁家灭亡!
  儒家弟子数千,有几人如墨家子弟一般,做生龙活虎的真人?有几人不是唯唯诺诺的弱细无用之辈?阴有所求,却做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求之不得,便骂尽天下!更有甚者,尔等儒家公然将虚伪看作美德,公然引诱人们说假话:为圣人隐,为大人隐,为贤者隐;教人自我虐待,教人恭顺服从,教人愚昧自私,教人守株待兔;最终使民人不敢发掘丑恶,不敢面对法制,沦做无知茫然的下愚,使贵族永远欺之,使尔等上智永远愚弄之!险恶如斯,虚伪如斯,竟大言不惭的奢谈解民倒悬?敢问诸位:春秋以来五百年,可有此等荒诞离奇厚颜无耻之学?有!那便是儒家!便是孔丘孟轲!
  今天我们再来读2400年前张仪的这些话,仍然是句句在理,发人深省!请问,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智商超过了我们的祖先了吗?
  现在我重复前面的一句话:主流社会究竟要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想过吗?我们终于明白了,主流社会就是儒家文人集团,他们是为官僚阶层服务的,他们需要顺民,希望国民奴化,以便他们统治!按照张仪的话:使国民沦做无知茫然的下愚,使贵族永远欺之,使尔等上智永远愚弄之!有用吗?的确有用,国家管理更容易了。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人民奴化后的另一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不能抵御外族的侵略,国民更容易受到外族杀戮。人民遭到杀戮,官僚怎么办?他们只有两条路,一条和人民一切被杀戮,另一条就是割地赔款、投降卖国!你说官僚会走那一条路呢?历史已经有答案,不需要我再解释。我这里只是回放几个老百姓惨遭杀戮的历史镜头,让大家看看奴化的结果!让大家反思!难道中华民族的同胞们受到如此待遇是应该吗?他妈的官僚集团眼睛瞎了?或是太自私了?或是良心被狗吃了?或是&&!
  历史镜头:
  1. 军人:
  作者王秀楚是明朝末年的一个读书人。在他的《扬州十日记》中记载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闻,真实细致地描写记录了清军在1645年4月攻陷扬州后,血腥屠城的情况。守城明军争相逃命,自相践踏。宁可从城墙上摔下跌死,也不敢做抵抗。&惶惶觅隙潜匿&。
  历史在重复,这一幕在近300年后,南京大屠杀中再次重演。美籍华裔张纯如在1997年出版的书《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英文名《The Rape of Nanking》描述的中国军队:士兵由于不断增长的绝望而混入老百姓中,他们闯入商店去偷平民服装,在露天里脱衣服。街上很快遍布半裸体的士兵,还有半裸体的警察,这些警察脱下自己的制服,以免被误认为是士兵。当撤退转入溃败后,平民服装变成急需。可以看到士兵冲向行人从背后抢他们的衣服。下午5点,人流如河,到后半夜,人流成了潮水,因为每一个人都想挤过小小的城门。另一个问题是,撤退的士兵为了减轻渡江行程的负担,扔掉了不计其数的武器和装备,结果是成堆的手榴弹、汽车、机关枪、外衣、鞋子、钢盔在城门口堵塞了交通。随着夜幕来临,士兵抛弃了坦克和装备,全力渡江。随着渡船的减少,情势也变得剑拔弩张,最后,到了几万人抢夺两三条渡船的地步,士兵或是强登上船,或是向空中鸣枪阻止别人上船。惊恐的船员拼命阻止想要上船的人群,他们用斧子砍抓住渡船和触板边的士兵的手指。在那里,人们互相践踏。当城门堵塞后,附近又出现另一个可怕的景象,那些冲出人群的士兵拼命爬上城墙。许多人把衣服撕成条,用皮带和木棍编成绳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城垛,从城墙上扔下步枪和机枪。许多人掉下来摔死。
  另一场景:他们强迫一群中国俘虏挖一个墓穴,让第二组中国俘虏活埋第一组人,然后第三组再活埋第二组,以此类推。
  2.屠杀百姓
  《扬州十日记》描述的屠杀:路边,一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汉人青壮男子五、六十人魂魄皆飞,无一人不至前者。然后,乖乖地跟着上刑场。&跪!&,随着一声喝令,众人齐刷刷倒地,引颈就戮。
  另一场景:一满兵提刀在前引导,一满兵横槊在后驱逐,一满兵居中在队伍的左右看管以防逃逸。三满兵驱赶数十人如驱犬羊,稍有不前,即加捶挞,或立即杀掉。妇女们还被用长绳索系在脖子上,绳索拖挂,累累如贯珠,女人们由于小脚难行,不断跌倒,遍身泥土,一步一蹶。此时街上但见满地都是被弃的婴儿,或遭马蹄践踏,或被人足所踩,肝脑涂地,泣声盈野。被搜查出来的人要么下跪乞命,要么献金讨饶,全无一点气节。包括作者在内,亦如此。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描述:第一排人被杀了头,第二排人被迫将这些尸休投入江中,然后他们自己也人头落地(注:大多是被俘的中国军人)。这种屠杀从早到晚不停地进行着。
  另一场景:一个幸存者唐顺山描述,在他前面的两排人中,有一位孕妇开始为生存而反抗,她拼命地抓打那个企图把她从人群中拖出去强奸的日本兵。没有人出来帮助她,最后那个日本兵杀死了她,并用刺刀挑开了她的肚子,不仅拉出了她的肠子,还挑出了一个蠕动的婴儿。那一刻,唐认为应当是他们所有的人起来造反,起来做些什么的时刻,应当是他们进行抵抗并努力杀死那个日本人的时刻,即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全都栖牲了。但是,尽管中国俘虏的人数大大超过要杀死他们的日本人,而且有可能战胜他们,但却没有一个人行动,每个人都畏怯的顺从。可悲的是,在这个大坑周围的所有人当中。唐记得只有这位孕妇表现出一点点勇气。
  反抗是九死一生,等死是十死无生。令人感到纳罕的是汉人竟然是那样温顺缺钙,没有血性。张纯如自杀前跟周围人说:访问南京大屠杀时,她发现不仅仅是日本人的问题,还有中国人的奴性。中国人有一种极其恶歹的心理,在世界民族中也罕见,从来没有一种人,因为有不同的主子,就可以作践自己的同类,到了极其残忍的地步。她原本想大刀砍向鬼子的,可是发现需要砍的还有自己的同胞!日张纯如在自己的汽车内饮弹自杀,终年36岁!
  两千年前的陈胜吴广都可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为什么2千年后反而退步了,这种念头应该是人的本能反应,到底是什么使人丧失了这种本能反应?一定是思想上的问题,老百姓的思想到底被什么毒害到如此地步,连动物最起码的反抗意识都消失了,主流社会千年来对百姓鼓吹的孔孟之道到底是起的什么作用,用意何在?对不起,重复了,这次重复是强化我们已有的意识!但现在主流社会又开始继续鼓吹是为了什么?!
  我们常常称自己为&泱泱大国&,文化多么博大精深,多么悠久,多么优秀。这样博大精深,这样悠久,优秀的文化哺育出来的人,竟然像鸡犬一样任人宰割!
  文化教育决定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我们的文化里,讲的是&中庸&、&非战&、&忍耐&、&宽恕&、&包容&、&明哲保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抱怨&等等等等。没有一丝尚武的气息,没有一点男人的血性,一派和平主义气氛。汉武帝刘彻出击匈奴,开拓疆土,在史书里被说成是穷兵赎武,受到贬斥。
  在文学作品里,充满厌战情绪。杜甫的诗篇&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诗声啾啾!&就是例证。在我们现在的电视、电影、书刊里,充斥的是一股女人味。油头粉面的奶油小生,柔弱无骨女里女气的阴阳人,就像小沈阳一样,中国男人就这样被阉割了!文革时在北京的日本人,看到一车车激情燃烧的红卫兵,想到了当年一个鬼子兵就可以将一个村的人赶得满山遍野的跑,一个村庄鸡飞狗跳时,他感叹道:此刻中日开战,日本被灭,弹指一挥间。
  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明文规定:允许人民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允许工人罢工。可惜在宪法中又被删除了!难道中国人现在又要面临一次被阉割吗?
  再看《康熙大帝》、《戏说乾隆》,这些血腥屠杀几千万汉族同胞,大搞&文字狱&,双手沾满鲜血的凶残刽子手,竟被某些无耻的汉奸文人描写成&神武&的明君,可亲的皇帝,顶礼膜拜。这些作品粉饰独裁、美化专制、宣扬奴才意识,戕害人类的灵魂,其背后是廉耻丧尽的汉奸理论及儒家理论在作怪。难怪崇祯临死前痛苦而悲愤地说&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和&文臣个个可杀!&!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多次大屠杀中存活下来,真是侥幸!
  五.当今世界局势。
  现在的格局是工业革命后的新格局,如果再用传统的思维去看当今形势变化已经不适了。首先我们看工业革命后的结果,我们发现我们的地球变小了,你要是想穿过地心到地球的另一端也只需十几个小时,这只能在《封神演义》的神话中才有,在以往根本不可想象。我们生活在地球村上了。这时你如果将全世界的格局和当时交通非常原始的春秋战国时期相比看看,是否有似曾相识感?这就是历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历史是更高级别的重复!
  我们将战国时期的国家和现在主要的三个国家比比:美国,当然是秦国,和其它六国相比,起步比较晚,前期较弱,但是变法之后,国力强盛,咄咄逼人,以全球一体化为主要目标。苏联,晋国,中原盟主多年,是压制秦国的重要力量,但是国家分裂了,形势急转直下。俄罗斯,赵国,晋国力量的主要继承者,在几代明君的带领下,仍能与秦国抗衡,但是长平之战后,国力空虚。中国,楚国,曾经的第一强国,但是不思进取,国力下降,还出了怀王这样的昏君,看不清秦国的真面目,被张仪所卖,国力下滑,但是楚国地大人广,秦国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最大的败仗就在楚国。后来灭秦的主力也是楚军。实际上这样比较太简单了,太马虎了,太不具体了,也太牵强附会了,但总有一点似曾相识感。
  在当今各国纷争的局面下,国家干了什么?
  办了孔子学院,将孔子像放在天安门广场,九米五高,意为九五之尊,与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像遥相呼应,什么意思?看现在公知,太监样的外交部,孔子热的出现,弟子规教育的泛滥,说明儒家思想又死灰复燃了,说明儒家文人集团又掌握了国家领导权,中国的现状资本主义复辟暂时是次要矛盾,而是儒家文人集团掌握国家领导权的复辟!他们忘记了,两千年前张仪的话:谁用儒家,谁家灭亡!五四运动时就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他们的复辟能成功吗?
  兴儒的同时又在全国大兴佛教,多个佛教学院兴起,佛学院毕业的学生当了和尚既然可以结婚。寺庙如雨后春笋般矗立。更多的大佛更是一个比一个高,我们看看吧,江苏无锡灵山大佛于日落成开光,灵山大佛通高88米,佛体79米,莲花瓣9米,灵山大佛能抵御14级台风和8级地震的侵袭。灵山大佛景区占地面积约30公顷。三亚南海观音大佛立像,钢筋混凝土材料,通高108米,公元1997年建成。相当于36层楼。比自由女神像还要高15米。日开工建成的安徽池州市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像高99米,相当于33层楼。世界最高铜铸大佛&&河南鲁山大佛,青铜材料,通高168米,重6400吨,公元2005年建成。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佛身用黄铜、紫铜2700吨、黄金100公斤。花了人民多少钱?
  佛教是什么?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梵网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本生经》(按:《本生经》宣扬抉眼与人、割肉喂鹰、投身饲虎、截头颅、捐髓脑等毁弃身体的行为)等等佛经中对毁身供佛的赞赏推崇,因此无数的佛教徒狂热效仿自残、自焚、自杀,伤残死亡者不计其数。释迦牟尼佛身边的印度佛教徒的自杀情况详见《四分律》等佛经,《四分律》中记载诸比丘(和尚)于婆求园在释迦牟尼佛的指导下修不净观致使极端厌恶生活,或用刀自杀,或服毒药,或互相杀害,有六十个比丘请求名叫鹿杖梵志的婆罗门外道将自己杀死,有人称赞外道说:&很好很好,你得大福了!既度脱沙门,又得到他们的财物&,阿难等大弟子熟视无睹,号称无限神通的释迦牟尼佛却不知身边发生的事情,半个月后升座讲法时发现人数大减,问阿难得知情况后才赶紧纠正错误,改令还未自杀的诸比丘修特胜观。可见佛教一开始就是个邪教!
  释迦摩尼本人是否精神正常?&&苦,即是压力。精神心理学,必须查看资料。心理学承认,压力过大会导致各种精神病症,从焦虑不安到自杀。佛教言世界众苦,疑似忧郁症。肯定无疑的一点是感觉到生存的压力。释迦摩尼所见天人魔鬼,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所有特征。佛教的不净观实践,真实导致僧人自杀。而佛教教义基础则在于瓦解社会正常运作。视别人为不正常。释迦摩尼的悟道,乃是对怕死的心理压力之反抗。自杀未成功后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反抗父权。故追求自我。对母亲之死,归咎于父亲。恨父爱母。表现为投胎说。故此对父亲,兄弟,后母及妻子都厌倦。
  印度教连续出现鸠摩利罗和商羯罗两位大思想家,论战中击败佛教。导致佛教大量寺院和信徒改宗。时间就在玄奘大师在纳兰陀寺留学归国后50年内。鸠摩利罗登门挑战,让佛教最高学府纳兰陀寺从公开讲学变为闭门授课。显宗成为密宗。从玄奘大师在印度留学的辩论经历来看,就能明白佛教经常遭遇外道学者的强有力挑战度日艰难苦苦支撑中。失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商羯罗时代佛教更加不堪一击,终于全灭。沦为靠咒语赶鬼的土著信仰。&&据观察,念佛持咒的净土宗也不过就是这种水平!
  商羯罗简单的把梵天一分为二,上梵下梵。称佛教认识到的梵只是下梵。所以谈空说幻。而上梵是真实不虚,凡人难以认识的。实质归结为一句话,释迦摩尼并没有觉悟。
  商羯罗的理论可以兼容所有佛教理论于下梵范围之内。等于佛教所有空,中观,八识等等观点他都可以借用也可以批判。而上梵理论又压住下梵一筹。印度多元宗教的包容力对佛教来说是毁灭性的。
  印度不是佛驼的,而是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等的,佛教与这些外道一比较就成了垃圾,货比货得扔,这就是印度人民的选择!在印度大众眼中,和尚们信的是地狱教。因为你修行不好就得下十八层地狱!谁还感兴趣?
  根据199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佛教的信徒人数还远远落后于基督教,更谈不上和主流的印度教比。
  玄奘回国照猫画虎不到几十年,法相宗就失传了。在印度那烂陀寺的报应来得更快更猛烈。整个佛教戴上了第九化身的帽子,僧人集体成了弥离车人。这个称号几乎让不明真相的中国式思维者欢喜若狂,一厢情愿的认为印度人也信佛,实现了三教合一。其实这个称号就如中国皇帝给被征服的对手封个安乐公东昏侯或者让皇帝封违命侯。不无讥讽之意。在印度大众眼中佛教就是地狱教!
  我们再看释迦摩尼本人的预言,在他的倒数第二部经《佛说法灭尽经》中:他将佛法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五世纪初年灭度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此后一千年为&像法时期&;再后一万年就是&末法时期&。(照此推算,佛陀涅槃已经2500多年,现在进入末法时期大约已经1000年了。)
  佛陀明确的指出:佛教在经历了5个5百年之后,也就是2500年之后,即当今,佛教将只剩下一个外壳,有很多邪魔外道混入僧人队伍中,破坏正法。虽然仍有一些菩萨、罗汉、辟支佛会来世间度化众生,却遭到邪魔外道的排挤不得不隐居,直到月光菩萨来世间,大兴佛法52年。再往后,世界的灾难无穷无尽。。。佛法灭尽。
  这里请大家看看,佛陀本人也预言到佛教在现在的时间不久内很快灭亡,主流社会还花这么多钱修那么多佛干什么?他们将佛教发扬光大,铸就如此辉煌的场面,他们是想灭绝中华民族或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
  中国主流社会全面复辟儒教、佛教,他妈的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又重复了,当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后,重复就变成力量了!话也糙了点,话糙理不糙!孔子的孝子贤孙张口就是论语:知我罪我,唯其春秋。好像他们只会传统的惯性思维,只有这样才懂得深奥的治国之道。殊不知工业化革命后需要新思维、新思想,墨守陈规必然导致灭亡!他们总结过历史吗?他们知道中国人在近代史上像鸡鸭一样被人宰杀吗?他们知道官僚集团每次战争来临就逃之夭夭,割地赔款,投降卖国吗?他们这样做是在毁灭我们的中华民族,他们知道吗?
  国家之间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常说以史为鉴,我们看看西方民族的残忍就知道了。印第安人的结局是什么?感恩节的来源我就不说了,只提一个事情,这是我从美国的中学课本读到的,印第安人帮助英国殖民军战胜了法国殖民军,英国殖民军该感谢印第安人吧?他感谢了,送给了印第安人带天花病菌的毛毯手帕,结果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天花!就是这种感谢!在当今也一样,萨达姆被绞死,拉登被炸死,卡扎菲被打死。哥伦布在登上美洲大陆时有九千多万近一亿印第安人!现在仅三十多万印第安人。这是历史上最大,最彻底的种族大屠杀,希特勒杀了600多万犹太人,招到了全世界的声讨,他是一个魔鬼!有人声讨屠杀印第安人吗?
  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张纯如)
  谁用儒家,谁家灭亡(张仪)
  六.社会主义社会和毛泽东思想是历史未来走向的必然规律
  社会主义社会和毛泽东思想主要体现的就是大众民主。高深的理论读起来空洞无味,枯懆难懂,不符合大众文化,用实例是更容易理解毛泽东思想。历代封建王朝歌颂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即使出现了小老百姓的名字,那也是盗匪、刁民、流氓、恶棍、刺客,他们中没有一个有帝王将相、王公贵族、才子佳人那般高尚和高贵。但的历史里,出现那么多小老百姓的名字。他们是张思德、雷锋、王杰、戴碧蓉、董存瑞、黄继光、王进喜、陈永贵、郭凤莲、邱少云、蔡永祥,等等,等等。他们来自江河,来自草原,来自战场,来自农村,来自工厂,来自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他们是历史从来没有的道德星空里闪烁的星。社会主义社会歌颂的全是人民大众,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全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都是普通的工农兵,而大寨党委书记从一个农民大老粗到中央当上了副总理,更是旷古未见!除开陈永贵外,被宣传的英雄最高级别官员应该是:我们的好书记焦裕禄,县委书记级别。新中国所有的电影,报刊杂志反应的全是大众文化,就是当时每个人都可唱几句的样板戏也是反映人民大众的,以工农兵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话&人民万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回归毛泽东思想必须翻越一个坎,那就是很多人至今仍赌咒的文化大革命。有的人说文革是一部天书,没多少人能读懂。至今阅读文革这部书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遭遇,结果不同。因此众说纷纭,如是私心、是权力斗争、是&四清&的延续、是抓走资派,是斗私批修等等等等,不一一列举。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去面对,为什么称&文化大革命&?这个&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们不妨回到两千年的历史中去寻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发生了无数次的革命,但每一次都是换汤不换药,送走了老贵族,来了新贵族,还是沿用了既往的文化。中国在文化领域中发生过革命吗?有,秦始皇时代,秦始皇的文化革命统一了文字,也统一了文化,虽然这场文化革命使秦始皇被后代赌咒为暴君,但它却是两千年封建文明的基础!此后再也没有文化革命了,最后是儒家独大。中国的封建礼教文化是以培养&顺民&为目的。开放的世界里,在遭受西方狼文化不断冲击成为&东亚病夫&的中国,这种制造顺民为目的的文化,不彻底革命行吗?宋朝开始,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使我们真正明白了&文化大革命&的含义,就是要人民在思想上砸烂千年的枷锁,冲出千年的思想牢笼。在公有制条件下广泛地开展斗私批修,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扫荡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残渣余孽,荡涤一切污泥浊水。让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林立于世界!
  读完上面两个悲惨的场景后,再回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来吧!公有制的基础是人民民主,人民民主首先得培养人民的平等自主意识,有了主人翁精神,他们才会有当家作主的意愿,也才会正确使用手中的民主权力。而要培养人民的自主意识,则需要一种平等自主的文化环境。于是在文化领域内破旧立新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但是要和两千年传统文化斗争,而儒家文化几乎又是根深蒂固的置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难度之大可以想象!这是毛泽东一身最难的抉择!因此毛泽东独自在韶山滴水洞孤独地反反复复地思考了十天!在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中,经历过所有重大决策,包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决策,从没有用过如此长的时间,闭门谢绝一切客人,独立思考。按照毛泽东的话就是:&我是准备跌得粉粹骨的&! 而后来他还说过:这次运动难度很大,搞不好全都得上断头台!因为毛泽东知道和两千年的文化作斗争,实在太困难了!毛泽东是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了中华民族,即使牺牲了自己也要冲击两千年的封建文化!
  毛泽东生前就说过反面教员的重要性,但当时还没有反面教员,加上两千年封建文化意识的传承,因此这场革命不被理解,也理所当然。梅森(美国新经济学家)说:&文化革命是快了些,委屈了一批人,尤其是不到全社会3%的教育、科技人员和地方乡绅,这是它的副作用,但文化革命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和明天,也堵死了中国走回传统社会分配格局的路,它偏向了中国普通老百姓。&。既然文革伤及了一些无辜,主要得罪了两个集团,即少数官僚集团及部分知识分子集团。因此&文革&被赌咒也可理解。文革被定性为动乱,看来毛泽东是完败了,他也粉身碎骨了。一身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终身为人民服务、眼光超越时空的伟人毛泽东真的完败了吗?
  毛泽东给自己的总结是一生干了两件事,并将文化大革命定为两件大事中的一件,如此看重文革,&赞同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并强调这件事还没有完是什么意思?毛泽东自己从不提文革结束时间又是什么意思?而&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他们为自己的阶级本性所决定,非跳出来不可。&,&这次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认真的演习。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还是这两句老话&&。&又是什么意思?
  从这些话中我们依稀看出毛泽东已经超越了时空,毛泽东亲手发动的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在历史真实话剧中,只是一个序幕!后来就是&牛鬼蛇神&自己跳出来表演,经过文革教育的人民大众是有分辨能力的,再后来一定是打到&牛鬼蛇神&阶段!在历史发展规律中,文化大革命必将以各种演化的更高级形式,以似曾相识的方式在历史的进程中反复演绎!当有人看到这句话时会暴跳如雷!试想想,封建王朝300年周期律中,每逢改朝换代时,国家一片战乱,民不聊生,等到新的朝代确立,这个国家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倒在血泊中!是文革的代价大或是300年周期律代价大?实际上随着经验的积累以及认识的提高,文革的形式将逐渐演绎成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以教育为主的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孔孟之道已在中国存在已有两千多年,单靠一次文化大革命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新一轮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了。这次文革的时间大约需要40-50年。
  我们现在开始分析这新一轮文化大革命的过程吧,首先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其目的从大的方面说,是冲击两千年封建文明,改造中华民族素质,建立一个人民大众民主,为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服务的新文化。从小的方面讲,就是防止修正主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我们再看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子,毛泽东当年所说的,毛泽东当年反复提醒要防止的全部变成现实了。官僚主义出现了,资本主义出现了,新三座大山回来了,黄赌毒都有了,资本家的压榨剥削也有了!我们不得不佩服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但为什么当今的媒体仍然在说祖国形势一片大好,国家仍在突飞猛进呢?这是官僚资本家在为自己抹金,因为现在的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被官僚资本家掌控着,底层的工农兵根本没有发言权。但底层人民心里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只是说不了话而已。这就是牛鬼蛇神充分表演阶段,毛主席当年说到反面教员教育人民的重要性,但当年没有反面教员,故很多人难以理解,但现在的反面教员就多了,一抓一大把,这个时候对文革的理解就深了。王震1988年曾说:&现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么厉害,将来我去见毛泽东时,我要对他讲,你讲搞不好要改变颜色,过去我不懂,现在懂了!&要知道这还是88年的时间,要是王震看到90年代,两千年的光景又会有什么感想呢?
  80年代开始,中国一直在向美国学习,公有制的国营企业贱卖,私有化的道路越来越重了。但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是很多中国人突然感到美国也不是那么完美(实际上周期律在任何似有制社会都是难免的),促使了很多人开始反省并学习,也从新开始认识毛泽东,研究毛泽东,并逐渐转变为拥护毛泽东。这个时候网络对拥护毛泽东的言论也开放了,结果如星火燎原一样迅速铺开,当然最近一年党的媒体也开始正面评价毛泽东了。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复苏期,网上也出现了有关毛泽东的辩论,但目前言论仍然没有完全放开,因此还不是大鸣、大放、大辩论期(网络的迅速发展已经不需要大字报了)。很多人并没有这样想,包括最高层也可能没有这样想,但无意识中他们这样做了,毛泽东思想的复兴就是第二次文革的启蒙阶段!一旦毛泽东思想的复苏,必然要去追寻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真谛,因此文革的思想就会迅速普及开来,文革的内因和外因就这样具备了。我们来看看刚过去的2013年网络调查情况吧,网络调查对毛泽东和文革支持率:2013年凤凰网近百万人(929844人投票)投票:1/支持文革:788984票,占84.8%,2/反对文革:139166票,占15%,3/保持中立:1694票,占0.2%。腾讯网近十万人投票:怀念文革占78%,右派网站腾讯网不好意思,最后撤掉调查。新浪网对毛泽东投票拥护毛泽东的占82.19%,反对占17.81%。。我们想想,这些网站都是属于右派网站,如果在左派网站也发起一个调查,支持率该多少?
  我们看看这个启蒙阶段经历了多久,从2008年毛泽东思想复苏到现在,已经6年了,还不到大鸣大放阶段,为什么?对一些人物的评价太敏感了,不能评价,但既然人民已经觉醒,时间还会远吗?还有一段时间,估计还有不到10年左右,要等一些人作古或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后,才会大鸣大放。由于第一阶段的时间太久了,大鸣大放的时间不会太久,不会超过5年,然后就是一个清除牛鬼蛇神期,再后来就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普及期,人民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最后是意识形态的统一,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影响中国的未来,人民大众民主对相应政府部门有一定的监督作用。第二轮文化大革命就这样结束了,结束时间应该是在2040年到2050年。私欲还会出现的,文化大革命今后还会反复轮回的。
  孙中山先生有一首诗写到&红羊劫运日相催&,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是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辛亥革命之前。因此这里有一个名词解释,&红羊劫&。最早提出&红羊劫&的是南宋柴望,他在《丙丁龟鉴》中认为:在每一甲子的六十年中,凡逢丙午,丁未之年,社会上就要发生一次大的震荡。以天干&丙&&丁&和地支&午&在阴阳五行里属火,为红色,而&未&这个地支的十二生肖中属羊,因此将阴阳五行属性和十二支生肖结合称&红羊劫&,当时称 &丙午丁未之厄&,后称&红羊劫&。在这里我得解释一下,这是不是封建迷信?我认为不是,这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历法和西方不一样,中国的历法是十天干,十二地支的排序,每60年有一次重复。我们常言六十年一个甲子,就是60年一次重复的意思。同理60年也有一个丙午丁未重复。如果将所有重复的天干地支在历史上去寻找有没有大事发生,就形成了科学的统计数据。那么所谓的红羊劫准或不准?我看过,准确率较高。唯一有点出入的是是雍正当政时,政局稳定,但发生了隆科多的案例,隆科多是朝廷重臣,在雍正当上皇帝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算不算红羊劫?不知道,但隆科多在当时的朝廷牵涉很大是事实。是乾隆时期,发生过地震,有多大,当时的记载好像很大,但很简单,不完全清楚。
  《丙丁龟鉴》书中统计,自秦昭襄王52年丙午(公元255年)至五代汉天福12年丁未(公元947年)共经历十一次丙午、丁未之年,均发生了动乱和天灾。
  十九世纪两年也是丙午、丁未年,但这两年的前后发生过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也未发生在这两个年份,但由于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的姓氏关系(洪杨),康有为先生亦认为是&红羊劫&。
  近两次发生在二十世纪&红羊劫&。在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之役、一八九八年戊戌政变和一九○○年庚子八国联军之役以后。这时理解孙中山先生诗就容易理解了,&红羊劫运日相催&,意思就是还有5-6年红羊劫就来了,清朝的末日快到了,时间一天一天过得很紧迫,他要加快步伐趁红羊劫运摧毁这个封建制度的清朝政府。这次的红羊劫是一九〇六(丙午)、一九〇七年(丁未),由于袁世凯等会衔上奏,立停科举,使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1907年(丁未)同盟会首次组织民众在广东、安徽、浙江等地举行了武装起义,中国从此进入了一个大动荡时期。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268年的清朝统治,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本世纪发生的第二次红羊劫是1966年(丙午)的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之年,又是废除全国高校考试招生年。66(丙午),67年(丁未)全国武斗成风,死伤惨烈。
  上世纪的两次红羊劫均是摧毁教育开始,引发红羊劫,历史的惊人巧合,实在是不可思议。实际上两者联系起来看,也是一脉相承的,袁世凯促使当朝停止科举,读书人不再需要读《四书五经》,使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进入了低谷,要知道科举内容是《四书五经》,而《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这种举措为后来的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奠定了基础。当然袁世凯自己恢复帝制,搞复辟,逆历史潮流而动是自取灭亡,需另当别论。文化大革命也是冲击两千年的封建文化,充分显示出了其中的关联性。
  我们需不需要讨论这两次文化冲击的历史意义,是倒退或是进步?我看没有必要了,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狼文化对中国的入侵使中国变成了&东亚病夫&,再为儒家思想辩护有意义吗?显然中国需要新的文化、新思想,中国才会成为真正的中国!
  本世纪(也就是二十一世纪)又将遇到两次 &红羊劫&,它应是在2026年(丙午)、2027(丁未)年与2086年(丙午),2087(丁未)年,不知到了那时中国将有何等大事发生。所辛的是我们都能见到本世纪的第一个红羊劫,第二个红羊劫不可能看到了。
  我们不妨对本世纪的两次红羊劫作一次推测。我们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生事物。我们的国家直接从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工业化革命的兴起,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社会,我们国家的工业化是在毛泽东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下完成的,需要回到资本主义社会去补课吗?那是猫爷的课题,这里不多说。但有一点,补课说肯定不是新生事物。因此在未来两百年之内,一定是私有制和公有制的斗争,也就是围着这个问题的复辟资本主义和反复辟维护公有制的斗争!这样一来,实际上未来三次红羊劫的内容可能你就知道了。
  本世纪的第一次红羊劫()应该是第二次文革揭幕开始,必定酝酿了20年出头了,有个说法了。而第二次和第三次红羊劫将会产生一批理论家进一步补充、丰富和完善公有制基础。此后社会主义公有制会像秦始皇的封建制一样长达2000年以上!
  结语: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篡权,疯狂复辟至秦朝灭亡,后项羽也实行秦以前的分封制,再次灭亡。很多书上描述项羽和刘邦的争霸中,是项羽的性格使然至其灭亡,非也。请问,如果项羽采用秦始皇的郡县中央集权制,会有刘邦坐大的机会?项羽是亡于复辟!在当时的特点社会条件下,即使没有刘邦,一定会出马邦、朱邦、杨邦。后刘邦顺应历史潮流,建立封建帝制,但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仍然存在,直到汉武帝,奴隶主复辟势力才从中国历史上彻底消失。可见传统的复辟势力是异常强大的,当一个崭新的制度出现后,复辟和维持新体制的反复辟斗争过程要反复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但复辟势力最终是要灭亡的,这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
  这时我们再看毛泽东建立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出现一点反复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最终必然会回到社会主义发展轨道上,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可以算算复辟和维持新体制的反复辟斗争需要多少年,以史为鉴,我们现看看封建制度的反复辟斗争进行了多少年。至秦孝公,商鞅变法,废除奴隶制改郡县制起,秦国的运气太好了,秦孝公后的7个君主个个都坚持郡县制,到秦始皇已经是约150年,使秦国空前强大,但商鞅得罪了权贵,伤及权贵利益,他本人遭受酷刑&车裂。可见这种斗争是多么的惨烈,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但历史前进的步伐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这150年中,贵族后代已经4-5代人以上,世俗的仇恨已经基本消除,因此郡县制在秦国已经深入人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伤及其它国家贵族,这个时候的反复辟斗争在统一中的其它国土内进行。秦始皇去世后,复辟很快成功(和76年是否一样,历史在重复),刘邦统一后,开始削藩,将异性王改为同性王,若干年后,这些同性王又开始蠢蠢欲动,汉武帝再次削藩,加强中央集权,这时奴隶思想才彻底消失,从秦孝公到汉武帝共用了三百多年时间,封建制度才完全巩固下来。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呢?现在文化普及提高,加上网络传输信息快,肯定不会要那么多时间了,就折半吧,150年怎样?从那一年开始,是1949年还是1956年?只差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忽略不计,就从1950年开始吧,加150年就是2100年了。如果是200年的时间算社会主义改造应该在2150年完成。这个算法不科学,但可以粗略估计。
  显然过去2000年的中国历史是秦始皇的历史,我们毫不怀疑未来的中国历史至少两千年以上是属于毛泽东。如果能用文革手段解决封建王朝的历史现象&300年周期律,我们今后的历史必将全部属于毛泽东!秦始皇之后到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确立,中国历史上一切人都是在为秦始皇跑龙套,最多也只是秦始皇封建王朝的解释者或完善者。毛泽东之后,无论谁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登场退场,都将是以各自的表演从正面或者反面阐释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正确性。历史固然有反复,但注定是无法逃脱毛泽东设定的一切,历史偏离毛泽东的轨道,无论是上百年或是两百年,都只是暂时的历史现象,最终必将回到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道路上。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登陆一直要输验证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