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术到底有哪些

2016第三届物联网大会
智能后视镜产品方案对接会
中国LED智能照明高峰论坛
第三届·无线通信技术研讨会
第二届·中国IoT大会
ETFo智能安防技术论坛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详解5G的六大关键技术
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秩名日 09:55
[导读]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MIMO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5G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2013年12月,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发放,4G技术正式走向商用。与此同时,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研发也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5G研发的进程如何,在研发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本版将从即日起陆续刊发&5G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移动通信的演进历程中,我国依次经历了&2G跟踪,3G突破,4G同步&的各个阶段。在5G时代,我国立志于占据技术制高点,全面发力5G相关工作。组织成立IMT-2020(5G)推进组,推动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向5G转变,启动&5G系统前期研究开发&等,从5G业务、频率、无线传输与组网技术、评估测试验证技术、标准化及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探究5G的发展愿景。
  在5G研发刚起步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套全面的5G关键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实现客观有效的第三方评估,服务技术与资源管理的发展需要,同样是当前5G技术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正积极参与到5G相关的组织与研究项目中。目前,监测中心频谱工程实验室正在大力建设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开放式电磁兼容分析测试平台,实现大规模软件、硬件及高性能测试仪器仪表的集成与应用,将为无线电管理机构、科研院所及业界相关单位等提供良好的无线电系统研究、开发与验证实验环境。面向5G关键技术评估工作,监测中心计划利用该平台搭建5G系统测试与验证环境,从而实现对5G各项关键技术客观高效的评估。
  为充分把握5G技术命脉,确保与时俱进,监测中心积极投入到5G关键技术的跟踪梳理与研究工作当中,为5G频率规划、监测以及关键技术评估测试验证等工作提前进行技术储备。下面对其中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剖析和解读。
  关键技术1:高频段传输
  移动通信传统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这使得频谱资源十分拥挤,而在高频段(如毫米波、厘米波频段)可用频谱资源丰富,能够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现状,可以实现极高速短距离通信,支持5G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
  高频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业界对此高度关注。足够量的可用带宽、小型化的天线和设备、较高的天线增益是高频段毫米波移动通信的主要优点,但也存在传输距离短、穿透和绕射能力差、容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缺点。射频器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监测中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高频段需求研究以及潜在候选频段的遴选工作。高频段资源虽然目前较为丰富,但是仍需要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从而使宝贵的频谱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关键技术2:新型多天线传输
  多天线技术经历了从无源到有源,从二维(2D)到三维(3D),从高阶MIMO到大规模阵列的发展,将有望实现频谱效率提升数十倍甚至更高,是目前5G技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由于引入了有源天线阵列,基站侧可支持的协作天线数量将达到128根。此外,原来的2D天线阵列拓展成为3D天线阵列,形成新颖的3D-MIMO技术,支持多用户波束智能赋型,减少用户间干扰,结合高频段毫米波技术,将进一步改善无线信号覆盖性能。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针对大规模天线信道测量与建模、阵列设计与校准、导频信道、码本及反馈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未来将支持更多的用户空分多址(SDMA),显著降低发射功率,实现绿色节能,提升覆盖能力。
  关键技术3:同时同频全双工
  最近几年,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吸引了业界的注意力。利用该技术,在相同的频谱上,通信的收发双方同时发射和接收信号,与传统的TDD和FDD双工方式相比,从理论上可使空口频谱效率提高1倍。
  全双工技术能够突破FDD和TDD方式的频谱资源使用限制,使得频谱资源的使用更加灵活。然而,全双工技术需要具备极高的干扰消除能力,这对干扰消除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还存在相邻小区同频干扰问题。在多天线及组网场景下,全双工技术的应用难度更大。
  关键技术4:D2D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增多,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式已无法满足海量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业务需求。
  D2D技术无需借助基站的帮助就能够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拓展网络连接和接入方式。由于短距离直接通信,信道质量高,D2D能够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功耗;通过广泛分布的终端,能够改善覆盖,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提升链路灵活性和网络可靠性。目前,D2D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技术方案,未来将发展其增强技术,包括基于D2D的中继技术、多天线技术和联合编码技术等。
  关键技术5:密集网络
  在未来的5G通信中,无线通信网络正朝着网络多元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随着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数据流量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未来数据业务将主要分布在室内和热点地区,这使得超密集网络成为实现未来5G的1000倍流量需求的主要手段之一。超密集网络能够改善网络覆盖,大幅度提升系统容量,并且对业务进行分流,具有更灵活的网络部署和更高效的频率复用。未来,面向高频段大带宽,将采用更加密集的网络方案,部署小小区/扇区将高达100个以上。
  与此同时,愈发密集的网络部署也使得网络拓扑更加复杂,小区间干扰已经成为制约系统容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能效。干扰消除、小区快速发现、密集小区间协作、基于终端能力提升的移动性增强方案等,都是目前密集网络方面的研究热点。
  关键技术6:新型网络架构
  目前,LTE接入网采用网络扁平化架构,减小了系统时延,降低了建网成本和维护成本。未来5G可能采用C-RAN接入网架构。C-RAN是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构架的绿色无线接入网构架。C-RAN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充分利用低成本高速光传输网络,直接在远端天线和集中化的中心节点间传送无线信号,以构建覆盖上百个基站服务区域,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无线接入系统。C-RAN架构适于采用协同技术,能够减小干扰,降低功耗,提升频谱效率,同时便于实现动态使用的智能化组网,集中处理有利于降低成本,便于维护,减少运营支出。目前的研究内容包括C-RAN的架构和功能,如集中控制、基带池RRU接口定义、基于C-RAN的更紧密协作,如基站簇、虚拟小区等。
  全面建设面向5G的技术测试评估平台能够为5G技术提供高效客观的评估机制,有利于加速5G研究和产业化进程。5G测试评估平台将在现有认证体系要求的基础上平滑演进,从而加速测试平台的标准化及产业化,有利于我国参与未来国际5G认证体系,为5G技术的发展搭建腾飞的桥梁。
5G相关文章
5G相关下载
移动通信相关文章
移动通信相关下载
技术交流、积极发言! 发表评请遵守相关规定。
酷蛙在国内率先以家庭饮水为入口大力发展智能净水器,颠覆性解决净水行业诸多痛点,目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特点打造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环境,适配...
钟孟辰表示,江波龙在2014年就开始规划SDP项目,但当时遇到了很多的技术挑战,因为一体化封装需要超低功耗的28纳米SSD控制器,而当时的主控芯片无法满...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版权所有 &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G通信取得局部性胜利!关键技术到底有哪些?
中国科普博览
5G通信有哪些关键技术有媒体将中国华为主推的Polar在信道控制eMBB场景中击败美国主推的LDPC和法国主推的Turbo2.0,认为是华为掌握了5G的核心专利,并用“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来形容。但这种描述是比较值得商榷的。本次高通和华为争夺的eMBB场景编码方案,就这件事情本身而言还不能成为核心专利。核心专利是由几个体系来组成的,一般来说,物理层都认为是最核心的关键技术,这其中就包括编码,编码一方面可以传递信号,同时编码技术也可以增加抗干扰能力,Turbo2.0、Polar Code、LDPC就是目前法国、中国、美国主推的编码方案。另外一个就是多址,多址技术指的是解决多个用户同时和基站通信的问题,怎么来分享资源的技术,第一代通信采用的是FDMA技术,第二代通信采用的是TDMA技术,第三代通信采用的是CDMA技术,第四代通信采用的是OFDMA技术,5G时代多址是一个很关键的争夺点,现在流行看法就是NOMA。不过,4G奠基性技术“软频率复用”的发明人杨学志不久前撰文《NOMA只是一个误解》,认为NOMA未必能问鼎5G时代,依旧存在一定变数。还有一项关键技术就是多天线,多天线是一种增加容量的技术,在理论上能把容量提高很多倍。简单的说,就是在现有多天线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天线数,甚至配置数十根甚至数百根以上天线,支持数十个独立的空间数据流,实现用户系统频谱效率的大幅提升。现在比较火的是MIMO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不仅能够在不增加频谱资源的情况下降低发射功率、减小小区内以及小区间干扰,还能实现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在4G 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量级。此外,射频调制解调技术也属于关键技术。为何说“华为碾压高通,拿下5G时代”名不副实
1、海蓝龙海蓝龙通常只有5到8厘米,因为颜色所以被称为龙。通常在全球的温暖海域的水面上下浮动。
&来源:崇立鑫
你们还记得那个长相酷似马云爸爸的“小马云”吗?这个生活在江西永丰偏僻乡村的孩子彻底火了,小马云名叫范小勤。
&来源:我是小马云
很多人不喜欢喝白水,认为口味太淡,喝了就拿饮料当水喝。你知道,喝一瓶饮料相当于多少糖分吗?据央视《消费主张》记者实验...
&来源:快科技
现在使用iPhone手机的人很多,尽管iPhone是比较流畅好用的,但是使用的时间长了或者是系统升级了之后也难免会出现应...
&来源:科技大爆炸
只从iphone7上市以来,就被很多童鞋各种狂虐。有的人拿开水去煮苹果7手机,有的则是用高跟鞋去砸苹果7的屏幕,还有的童鞋用火烧...
&来源:辣椒说科技
小米手机就目前而言是国产最成功的一款智能手机品牌,目前依然供不应求,而且每次小米发货均是限量抢购的。
&来源:未来智能数码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专利首屈一指的神奇国度,但是,联合国下属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昨天在日内瓦表示...
&来源:科技下一站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明星高管日益盛行。21日下午,赵丽颖宣布入职一下科技,出任副总裁。并在自己的微博上晒出最新职业照。
&来源:快科技
一位房东在进入退租女生的房间后,简直不能吓晕过去,当场差点休克! 屋内物品杂乱不堪...
&来源:光明网
地球上“文明”是一个相对的词,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我们先进的文明之前,许多其他人存在于地球上。
&来源:奇趣说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5G关键技术
为了满足预期的需求在2020时代的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全球5G研究获得更多的动力.本文介绍了一些可能的5G解决方案来满足比较严格的要求,特别是系统容量.作为一个有前途的物理(PHY)层方案,大型天线系统(LSA)预计将带来显着的改善能量效率(EE)和频谱效率(SE).非正交多址方案(NOMA)预计将提供增强的多址接入控制(MAC)能力.全双工(FD)模式,发送和接收的信号在相同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可能促进了时分双工(TDD)的收敛性和频分双工(FDD)和最大限度的双重身份.对LSAS EE-SE协同设计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如何EE可以进一步提高满足本身的要求.而且对自干扰抑制问题,全双工的部署方案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本文继续讨论如何聚合业务的概念以助于减少信令数据率,特别是机器类型通信(MTC).
作者单位:
湖北工业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图文】专题讲座(5G关键技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专题讲座(5G关键技术)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80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g关键技术及未来展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