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庭教师同学会和学校要去同一个学校,但不同专业,有没有必要弄个微信群?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上大学应该如何选择专业?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昨天,本账号谈了谈高考后怎么选学校,今天接着来说一说怎样选专业.相对于选择学校,选专业要困难得多,一个人的分数段决定了...
昨天,本账号谈了谈高考后怎么选学校,今天接着来说一说怎样选专业。相对于选择学校,选专业要困难得多,一个人的分数段决定了他大致只能在哪个范围内选择学校,但即使是分数能进北大清华的状元,面对“专业随便挑”,也未必能作出理性的选择。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除了极少数城市的极少数学生,能够在高考前接触到足够多的课外知识,甚至对大学的课程和专业有初步的了解以外,绝大多数的考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也不知道招生简章上那些专业和专业课程到底意味着什么,甚至如果他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城市,除了电视剧里的何以琛,在现实生活中压根不认识一个律师,他怎么判断自己要学什么专业?怎么知道这个专业到底是怎样的状态?我以我对国内高等教育的了解,以及我自己的亲身经验,在选专业的问题上,提以下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如果有正在填志愿的考生或考生家长读到这篇文章,能对填志愿有所帮助,那我就更高兴了。当然,填志愿选专业是个大事,这篇短短的文章显然不能把所有问题都说清楚,因此考生在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反复斟酌,慎重决定。在展开我的阐述之前,我们有必要看看,高考后选专业的几种常见路径,第一种,是基于个人的兴趣,比如这个考生真的很喜欢游戏,就学了和游戏有关的专业,这种人有,但的确不多,很多人说选专业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遵从自己的兴趣。但说实话,真正能在高考时就明确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自己的兴趣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未来的人,极个别。对于这部分考生,我没有特别的建议,顺其自然。第二种,就是自己高中那门课好,大学就接着学。这种情况既见于一些竞赛保送生,也见于一些普通的高考生,比如语文好,就上中文系,英语好,就学外语等等。但这种考生的志愿填报,实际上也是相当无意识的,有不少后来是要后悔的,而且,文科生高考就六门,数学和地理两个系还不能报,理科生高考六门,中文系一般还报不了,这样选专业,范围也是非常非常窄。第三种,就是基于就业。绝大多数高中生其实绝大多数专业是懵懵懂懂的,为什么有那么多高考状元都要去北大光华、清华经管,就是觉得金融业就业好,挣钱多,这些人到底对于金融业有多少了解,他们的父母对金融业有多少了解,其实搞不清楚。我今天这篇文章,重点就要说,基于就业的考虑,考生应该怎样选专业。一、正确看待选专业的意义选专业重要不重要,往往有很多专家给出一些斩钉截铁的话。我这里来讲一些一般性的结论。一个人,要么雇人,要么受雇于人,专业技能都是让你受雇于人的,并不能帮你当上老板,对你当好一个老板有多大用,也是很让人怀疑的。所以如果你是“富二代”有家业可继承,或者自己觉得有足够的经济头脑、商业天赋,那的确选什么专业不重要,学哲学、社会学甚至中共党史的,后来自己创业当了老板的所在多有。但对于受雇于人的人们来说,学的是什么专业,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很多人说,大学生就业专业大都不对口,这有几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是取样不对,比如二三本院校的一些人文社科专业,本来就是招生过剩,当然无法在本行业消化,真正比较好的院校,大多数本专业毕业生还是干和自己专业有关的事,虽然未必当时学的东西有实际用处,但那个专业的文凭就是敲门砖。第二方面是选取一些极端专业,比如数学、物理、哲学、文学、史学这些基础性学科,当然最后大部分学生不会都是当老师,但这些基础学科的“就业不对口”,那本来就不是常态。此外,有些论调说,选专业不重要,先选学校,大不了进去转专业。这当然在一定范围内成立,但事实上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田园诗的,首先,当下中国高校中转专业的空间还很有限,而且往往还要求是成绩比较好的才能转专业,有人进校明明就不喜欢这个专业,成绩也不怎么样,他(她)最后就更难转专业了;再者,转专业的时间窗通常设定在大一大二,往往大一大二的学生自己也没搞清楚自己这专业怎么回事,也没搞清楚转入的专业是怎么回事,最后转专业转完也不见得满意,成了瞎折腾。二、父母千万不要干涉子女选专业在高考选学校的时候,父母其实还很难起多大决定作用,因为当父母的并不见得了解考生那个考分区间的那些学校,父母和考生在这个问题上掌握的信息没多大差别。但当父母的往往认为,自己认识的人,接触的社会关系要比子女多得多,人生经验比子女丰富,什么行业的从业者没见过,所以就在子女选专业的时候下指导棋,甚至越俎代庖。有的父母还列“正面清单”“负面清单”,这种做法非常可笑,很容易导致考生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以后被子女怪,而且他们以为的潜在的光鲜的、高薪的专业,毕业的出路也未必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本上源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区域间的严重不平衡。中国几乎所有最顶尖的工作机会,都集中在京沪深三个城市,除了这些最顶尖的工作机会以外,全国绝对收入排在前1%的工作,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四大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但中国有多少考生和考生家长是生活在这19个城市的呢?当会计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高端的财务管理中枢手段,在企业中承担战略和风控角色的时候,有多少家长还以为会计就是记账的?当法律专业人广泛占据非诉、涉外诉讼、投资投行等顶尖经济金融职位的时候,有多少家长还以为律师就是讼棍,就只是帮人打官司?在许多小城市,一个人能看到的最牛逼的职位就是银行职员或者电力职工或者石油系统职工,他们甚至对于咨询、风投等等很多行业是干什么的都压根搞不清楚,如何指导考生填志愿?说句实在话,当下中国在智识和眼界可以指导孩子填志愿的家长,相当部分他们的孩子早就不参加高考了。此外,还有些家长制定“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时候,自我中心,把自己的情感、情绪、经历全盘带入,这样指导孩子选专业,效果就更糟糕了。三、选专业的本质是选择谋生手段高等教育(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教育)的功能,是培养第三产业从业者和高端的第二产业研发人员,简单说就是培养白领,培养脑力劳动者,而不是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大体来说,工作类型其实无外乎几类,一类是真正做技术的,比如在工矿企业里做技术,在工商企业里做后台,爬格子,码字,写程序;一类是跳大神的,所谓“跳大神”就是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准不准确的预测,提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准确不准确的建议,往往客单价还很高,具体什么岗位我就不说了;还有一类是搞推销的,说得难听点,卖打药的,搞销售,要会忽悠;还有一类呢,拉皮条的,就是中介,就是掮客,整合各种各样的资源为自己所用。不管具体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从大面上来看,脑力劳动者大体可以分为,主要靠技术(IQ),技术和与人交往兼顾(兼顾IQ和EQ),以及主要靠和人打交道的(EQ)的这三类。纯粹靠技术的(后文我会将这种称为I类),多见于理工科,写代码、做发动机、画图纸,这就是靠你个人技术,你认识再多的人,关系背景再牛逼,也不能众筹写代码,也不能把涉及公司商业机密的事情外包出去,只有自己干。主要靠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后文我会将这种称为III类)也不少,比如典型的,市场类的工作,比如销售,这就是看你怎么和人打交道;又比如记者,在中国记者主要还是看采访突破能力强不强(中国的确还没有发展到对记者的逻辑和知识水平有多高的要求的时代,这里不展开),也就是看你能不能采访到人,套出话来;又比如各种职业掮客,大家都懂的。介于二者之间的呢(后文我会将这种称为II类),典型的比如咨询、会计师、律师等等,大多数收入最高的高级打工仔职位是这一类,既要跟人打交道,也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当然,越往高处走,人脉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就越重要。事实上,选择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职业和性格的匹配,其实远比和专业的匹配重要。一个高中毕业生,未见得了解具体的每个行业的情况,但应该了解自己是什么性格,内向还是外向,安静还是好动,脸皮厚还是脸皮薄,喜欢不喜欢交朋友,善于不善于和陌生人打交道。如果性格比较内向的考生,不建议报考未来可能在II类或者III类行业就业的学科。四、三类职业的收入和前景关于三类职业,它们的收入和前景怎么样呢,我大致简单讲一讲。首先,I类,I类人员中间,工科学生普遍起薪比较高,而且收入状况比较稳定,全球皆然。BAT的码农,收入要远远高于四大行的菜鸟,甚至在A股行情不景气的时候,券商基金的从业者收入也是远不如码农的。也就是说,I类低线是非常高的,适合追求稳妥的考生,如果考生性格又比较内向,更推荐和I类对口的专业。然后,II类,II类职业的典型特征,是分化非常明显。同样法律系毕业的,有的人可能做非诉,去投行,在一定条件下三五年就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他的同学有的才刚刚度过在律所的实习期每天愁找不着案源。在金融业就更是如此,不管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这里没有涉及银行,银行总体来说中前台更接近于III类而不是II类),非常现实,你投的企业怎么样,你今天的投资收益率怎么样,你牛逼你就是江湖传奇,就是业界大佬,你如果不行你就无名小卒,你就远远不如一般的码农,你就真正只是个“金融民工”。所以I类和II类很大差别,I类适合风险厌恶的,II类就比较适合风险偏好的人。至于III类,就比II类分化更明显。III类职业主要是靠人脉,以及自己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比如很多银行,同等情况下会招本地人而不是外地人,因为本地人比较好拉存贷款。和II类职业相比,III类职业的最低线可能就更低,许多销售岗要比刚毕业的律师岗、分析员岗收入要低得多,但是也有人能挣大钱。与III类专业相对应的,比较适合几类人,不想把过多时间用在学习上、考证上的人(I、II类对专业知识和各类从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比较高),有特别好的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的,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愿意和人打交道的。此外,还有一点要提醒考生,I类职业通常起薪比较高,但总体来说收入增长速度,不会比II类中比较优秀的那些高,I类职业的从业者比较优秀的,也可以转为企业中高管或者转行(比如做技术的转到投资机构去做对应行业的投资经理),那另说,但一般I类职业的人吃技术饭,长期收入增长的天花板要比II类职业低。但I类职业要到一个比较高的普遍的值并不比II类职业难。五、理科生选应用型专业要注意的问题理科生在选择应用型学科的时候最现实的问题,是选择工农医,还是选择文理兼招的经管政法等专业。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前面已经说了,选择工科,就是选择了I类,选择经管政法,就是选择了II类甚至是III类。我认为从最保险最稳妥起见,在没有其他特殊偏好的情况下,选择工科会好一些,因为最后的出口相对比较有保障,当然,的确在中国学工科会经管政法这些专业累一些。在选择工科专业的时候,一定要对专业有尽可能深的了解,一起看似未必光鲜的专业,往往后来的收入并不差,这里也要友情提醒下女性考生,在选择具体工科专业的时候还是需要考虑性别因素,因为这关系到就业,即使这个现实并不合理,但你也不得不面对。这里特别提一下计算机专业,在工科专业中,计算机专业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科学、编程技术将全面向各类经济、管理、预测、分析岗渗透,且计算机系学生还有研究生阶段转金融工程等专业的基础,因此就业面尤其广,属于可长期看好的专业。如果数学足够好,理科生学经管专业也是很不错的,因为经济学、金融学,在西方甚至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对数理量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前提同样是数学要足够好。关于医科,客观来说,在当下中国属于性价比比较低的学科。因为医学生学习年限长,然后工作之后又要熬资历熬年限,很多医科生要在35岁以后才能够达到一些工科毕业学生本科或研究生毕业时的收入水平。当然,医疗行业是越来越吃香的,这和一般的I类行业是不同的。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未来中国医生的收入状况可能会有明显改善,老龄化社会下的医疗需求会进一步凸显,这些未来因素考虑进去,或许医科并不是太差的选择。六、文科生选应用型专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文科生选专业,从范围来说,比理科生更窄。文科生无外乎几类,文史哲、外语类、经管类、政法类。数学不好的文科生,建议不要学经管。虽然我们都知道,人生赢家数学好的比较多 ,但是确实有一些人就是没这个天赋,得认命。对于这些考生而言,最现实的还是学法律,过司考,最后找到的工作,可以进入到II类这个序列。有很多高中学文科的学生,是因为数学很好,理综一般,文科的考试竞争相对压力比较小,所以就选了文科。这类考生非常适合学经管。从纯粹就业角度来看,其实外语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不建议学英语。因为对于许多其他专业学生而言,如果最后要出国等,英语水平都必须达到相应程度,英语专业的学生比这些其他专业的学生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可以选择小语种专业,但不能太小,最好还是德语、法语、日语等专业,就业前景比较稳定,有些中东欧或者非洲小国的语言,在就业的时候容易面临很大的外部风险。同时,建议本科学外语的辅修一门其他学科,有条件的研究生最好转到其他具体专业。这里要特别提一些常见的具体社会科学学科。(这里特别声明我主要针对的是一本线上的考生,这部分考生毕业后找到工作是不难的,二本以下的文科专业比较难就业,这里不展开)在经管类专业内部,实用性最好的是金融(含保险)和会计,这些专业比较偏实务,相较而言,经济学类会偏理论一些,就学科本身和就业的衔接来看,金融学专业更好一些。工商管理大类,会计、财务管理等,实际上看起来好像不如金融那么“高大上”,但是也是非常基础的技术性学科,就业一般也很不错,很多好的企业家、金融家、投资家都有非常好的财务功底,无论是投资还是管理,都很需要这种技术。法学总体来说也还可以(前提是毕业时必须过司考)。政治学类、社会学类就业相对困难。此外,如果从纯实用主义角度,有一些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等偏实务的专业,毕业后的就业也还不错,但总体像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一类工种,整体来说在企业中居于“后卫”位置,有点接近于I类行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比较容易遇到天花板。七、基础学科与可逆原则这里先说说“可逆原则“,其实”可逆原则“讲起来很简单。比如你既想学A专业,又想学B专业,你得考虑下,如果你先学A专业是不是在下一阶段能够转到B专业,如果先学B专业在下一个阶段能不能转到A专业。比如数学和经济学,本科学数学,研究生转经济学就顺理成章,如果本科学经济学,研究生转到数学就非常困难了。所以说在同等情况下,应该选择那个未来转专业空间更大的专业。事实上,未来转专业空间最大的专业是什么?就是基础学科。无论文理,基础学科都是相对好转专业的,数学系、物理系自不待言,即使是历史系,其实也有后面再转到其他社会科学的很大空间,比如转到政治学、国际政治,转向一些交叉学科如历史地理,进而涉及到区域经济、经济史、地方制度,或者和法学结合搞法制史。但你如果一开始学的就不是基础学科,基本上不可能研究生阶段再转到基础学科了。从理科生的层面来看,如果数学和物理基础好的学生,我认为本科最好就是学数学或者物理,比学什么其他热门专业都强。数学和物理基础扎实的人,无论后来做金融工程、量化交易这些“人生赢家”职业,还是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具体领域的研究,其优势都是其他学科毕业的人不可比的。对文科生而言,这个问题就复杂一些。因为客观说,文史哲就业的确也不是很好,看起来好像也只能对应公务员、文秘之类的工作,职业选择空间有限。但其实,相对于社会科学来讲,文史哲学科也有它的优势,这些学科学得好,世界观、逻辑、文字都会完全和更多偏向实务的社会科学的专业毕业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别,这是优势。对于一些对主要社会科学学科(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都没有概念,没有兴趣的考生而言,选择文史哲可能比轻易选择一个国际政治或者社会学专业要好,未来的空间还会更大一些。这里顺便提一个前面涉及的问题,就是理科生选择文理兼收专业还是只招理科生的专业。一般而言,本科学理工科,研究生是可以转到文理兼收的经管政法类专业的,但如果本科学了后一类,基本上就不可能再重走理工科的路了。因而,建议同等情况下没有特殊偏好,本科阶段以学理工科专业为宜。八、如何看待各类学科排名每年高考报志愿时,都会有很多人会参考各种各样的高校学科排名。我的观点是,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各类专业排名的意义都不大。教育部的官方排名,明显的问题是指标设置不合理,规模指标占比太高,导致有的学校比照这个标准去搞学科建设,学科排名可能虚高;至于各种民间排名,更是参差不齐,中间有没有利益交换都搞不清楚,公信力就更差。具体到理工农医类,这些排名虽然没有大用,还是可以略做参考,因为纯技术类的学科及其对应的工种,教学质量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对于真正顶尖的理工科系来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学校比专业更重要,G9学校的人在包括申请出国和就业的时候就是会有更大的优势,哪怕它的某个学科并不那么强。当然,有的学校就有那么一两个非常特殊拔尖的学科,比如川大的口腔医学,电子科大的微电子工程等等,这种学科到底是不是有那么牛,稍微问一问打听打听就知道,也不能去迷信各种榜单。至于社会科学,排名就更不要看。其实在大学里学经管政法,一方面当然是学知识,另一方面其实也是积累人脉,不仅是同学,还有校友。在某些行业,明显存在有些学校有些专业的人比较强势,师兄师姐的资源多,能给你抬轿子的人就多,你未来可以经营的社会关系就多,这实际上是上大学积累的很重要的“无形资产”,这种东西考生只能尽可能去了解,但很明显的是各类学科排名肯定不能体现这个。九、多余的话要从教学质量来看,国内的高校即使是985,也不尽如人意。有条件当然是到美国上本科更好,我只是说你在国内上学的情况下,怎样做最优的选择。对于考生选报专业,我说了家长不应该设“负面清单”。但我个人还是有一个强烈不推荐的专业,参见大象公会(微信号:idxgh2013)的一篇文章《没有专业的工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来自公众号元淦恭(yuangangong),欢迎搜索关注作者可能是中国最靠谱的政经观察者,还能做一手好菜(川菜)。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jinriguandian
靠谱文章,靠谱推荐.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我编了一堆理由,终于拆了两年多的社群,并退了200多个微信群
日我建了中国第一个新农人微信群,那时微信群最多只容纳40人,感谢北京艾格农业黄德钧老哥托人找了腾讯,把群权限升级到了100人,那会儿没几个群能这样,因此还略有嘚瑟。今天,这个群人仅有149好友,几乎都是当时第一批关注和推动新农人的盆友们,其中多数都是各领域的佼佼者,只要微信活着,我就把这个群留着,算是留个纪念,虽然此群也缺了当初的活力。拆“城堡”每个人都有打造自己“部落”的情结,微信算是圆了不少人的“首领”梦,于是都以某种名义打造自己的社群,各类群琳琅满目但也良莠不齐。我算比较早建新农人社群,以“中国新农人”命名的群排着号一口气建了6个。当初建群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把大家聚起来以方便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换资源,起初大家图的是一个新鲜,所以看到大家聊的起劲,自己还挺有成就感,但这种氛围逐渐被更多的群冲淡了,而“群”几乎演变成了大家定向推广的工具,我们投入再多时间和精力去维护,也是一厢情愿罢了。于是,我们抓耳挠腮,想着升级服务看能不能留住大家对群的依赖感。我刷脸邀请身边有经验的操盘手或大咖到群里分享农业的实战经验,我把这种形式叫“微讲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微信群里“伏案开课”。因此,我先后又重新建了6个【新农微讲堂】群,直接覆盖人群近3000人,我们不定期给这波人进行免费公开课,每次邀请1-2位业界牛人给大家分享经验,我和伙伴们投入大量精力找老师并开发课程,课前群内发红包调动积极性,可谓“良苦用心”,半年多的时间我们坚持了10场+的免费公开课。2014年上半年大家对这种形式趋之若鹜,因为那会儿大家都像村里人进城一样觉得很新鲜,而且还能认识业界所谓的“大咖”。然而,社群的魅惑是成就你的同时也在毁灭你,当社群进一步扁平化后,大家开始审美疲劳,开始喜新厌旧,社群的魅力在逐渐衰弱。四点原因:其一,社群扁平,人人有了公平建立自己部落的机会,你不依赖任何组织,一样可以把自己装扮成有模有样的“首领”。其二,社群扁平,大家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单纯的靠“聚”已留不住成员的“忠诚”,规则、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更重要。其三,拼凑来的好友人数众多,但要命的是友良莠不齐,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不在一个圈子内交流,热情自然灭了。其四,你现在随便打开一个微信群,数数里面的小广告……就这样,社交群落逐渐失去了其本应有的纯粹性。获得感最近有个词叫“获得感”。“获得感”是一种感受,其实就是心里那杆秤给某件事物下的结论。如果一件事情让你觉得“不值”,那自然没有“获得感”,比如你关注【生态小镇】公众号,但没有获得你想要的内容,你便没有获得感,下一个动作也许就是“取消关注“。重要的是,我们还得反思:微信群的“获得感”体现在哪里?四点原因也许能帮助我们增加“获得感”:第一,真实。这个“真实”更多是针对群主或管理者而言,要管理好一个社群,群主起码要知道成员的基本情况,他干啥、他有啥、他要啥,如此才能更有效的配置资源以满足大家需求,才能把群更深层的价值挖掘出来。第二,真交。网友有好感必须线下见面才能建立起真实的友谊和情感,才能达成真实有质量的社交关系,必须要给大家搭建线下见面的机会,大家能在真实的场景里成为朋友,会大大增强群的活跃度和粘性。第三,对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都喜欢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搞在一起,硬是把傻大粗和小清新拼在一起,谁都瞧不上谁,没有共同圈子和语言,大家自然聊不到一块儿。“对等“的另外一层意思是需要把”武功“相当的人放一起,大学生和小学生自然很难合拍,这里没有瞧不起“水平低”,人性使然。第四,尊重。社群即家园,最不能忍受某人刚入群,便迫不及待推销产品或乱发一通,这和到人家屋里乱扔垃圾没什么区别,除了成员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自律外,群主一定要制定规则营造一个彼此尊重的社交环境。说了一堆,再反思自己,其实我们各方面做的都不是很好,虽然伙伴们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但终不可能在沙土堆里建高楼,也许越努力越偏离。拆除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我不能给你带来“获得感”,咱们就别耗流量了。当然,“拆”不是目的,拆掉是为了更好的建设。把我们的愿望托付在更能体现价值的事物上。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退“部落”我有两个微信号,微信好友近10000人,微信群约有200多个。不负责任的说,其中195个群我几乎不看,多数群我都有半年多没打开过,群的未阅读信息数量有的上万甚至几万条。如果你也有很多群,有一种情况也许和我一样。就是,每天开机打开微信的第一件事情是“等”,等着各个群里的信息噼里啪啦的先冒出来,苹果手机起码要冒个1-2分钟,三星和华为手机要冒5分钟左右才能冒干净,信息冒完了流量也刷走了几十兆。然而,我并不心疼这点流量费。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去专注完成一份事业,尚不一定能成功,我们哪里还有时间被“打扰“。于是乎,90%以上的群对你来说也许是“负担”。然而,我们都懂这些道理,为啥还“赖”在群里不走?六点原因:一点,碍于老朋友情面,群主可能是你的好友或对你很重要的人,退群是驳了朋友面子,害怕失去朋友。二点,群里“住着”很多牛人或大咖,对群有一种不确定的期盼,认为不确定的某一天会发生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害怕丢掉机会。三点,群里住着很多陌生人,留着群以厚脸皮的精神做营销推广而用,或者打造某种影响力而用,多一个渠道总比没有强。四点,潜伏在深水区,时刻准备抢红包。五点,很多微商以专业的精神主动加很多很多群,然后借助高科技“一键加粉“软件,把群内成员都加一遍,然后在自己朋友圈卖产品或发展微商,他们就像吸血鬼,头像漂亮的小女鬼居多。六点,你确实喜欢交流,热衷分享,愿意留在群里交流和交友。以上六点,总有一点适合你,如果还有第七点,请告诉我。我仔细回顾,我给群带来了什么?群又给我带来了什么?答案好像很不确定。我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当你每天打开微信的第一时间,我会化作一个信息跟着群的信息流冒出来,然后又被淹没在巨量的信息海洋中,之后便静静的躺在你的内存里。我们似乎很近,然而我只不过是你内存里的一个信息。于你,又何尝不是一样?如果我不能给你带来“获得感“,咱们就别占内存了。我们都把时间“浪费“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去吧。去研发更好的产品,去打造更好的服务,去开拓更有钱途的生意,去思考更有价值的人生。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专注“是一种稀缺的精神。抱歉了各位群主、各位朋友、各位领导,退群不意味着退圈子、退关系,我们一定会有更好的方式再见。深“挖洞“如果说2015年是粉丝经济“广积粮“的抢人时代,那么今年”深挖洞“显得很有必要。既然大家获取粉丝的渠道和机会已经很公平,大家拼的已不再是面积,而是社交的深度,人群的质量和关系的密度。算个小账。我给自己的粉丝做过一个小调查,我的粉丝平均每人有900多个粉丝,假如你也有900个粉丝,这900人的背后共计有81万人(此计算方式的成立条件是粉丝没有重叠,仅供参考)。意味着你间接拥有81万的潜在粉丝。如果“深挖洞“,挖掘粉丝背后的价值,已经相当了不起。我们在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很多标题党文章,不明觉厉的瞎掰掰数据,比如注册用户1000万等,好像很腻害,其实他有10万个活跃用户就相当“流弊”了,足以具备上市条件。这里所说的活跃用户,主要是指用户质量,抓住一小部分质量高的人群,让他们成就你。当有一天,别人主动关注你,主动谈论甚至喷你的时候,你就成了。然并卵,这一天一定不是靠你加了多少人、进了多少群、刷了多少朋友圈、看了多少标题党就能获得的。把时间专注在自己的事业上。这一天会离你越来越近。辛巴,微信:,新农商学院创始人,县域互联网+砖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39103.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深度垂直的社群价值越来越大,微信还是要回归沟通的本质。在这方面国外比中国做的好,他们一直在坚持自我!
:假,大,空,郁闷,一定要凑个8个才能发表。
:假,大,空,郁闷,一定要凑个8个才能发表。
还有一点,懒得退群
这广告打的,还新农人,你这么能你咋不上天呢
可惜很多人还在乐此不彼!
说的很好,我要开始退群了。
那个大字体能不发吗???有意见请直接找客服投诉建议吗
辛巴在新的一年开了个好头,集中时间做一件事终会有收获,人生就在加减法中
多去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毕竟都是过来人。
多去学习国外的优秀经验,毕竟都是过来人。
微信总有一条会做减法。
确实,我现在基本不看群或微信了,减少不必要社交,因为不可获得,那浪费的就是时间.专注一事,成功尚难,
用我家乡话说,没得米qi,怪筲箕编得稀。
微信就是一个聊天工具,是你自己要去整一些没用的,怪微信,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好友越多,微信上无用的信息越多,索性都不看了!
精力有限,有效人际关系!
把时间专注在自己的事业上。这句话真对。
新农商学院创始人、新农人联盟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学校给同学当肉便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