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是不是不正确的工作态度

问卷正在加载中,请稍候...
如果由于网络原因导致此框一直不消失,请重新刷新页面!
同性恋行为在中国是一种受到偏见的,很多人不理解的一种行为。所以我希望通过此次问卷来研究社会对于同性恋的看法。请基于自身真实想法来填写以下问题,预计会耽误您一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您能够配合参与这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不会泄露您的个人隐私,希望能够理解并支持。谢谢!
1.您的性别是?&*男女2.您的年龄是?&*15岁以下15-18岁18-28岁28岁以上3.当您听到同性恋时的第一反应是?&*好奇没感觉厌恶4.您认为您对同性恋了解多少?&*完全不了解了解一点比较熟悉5.您身边有同性恋者吗?&*有没有6.在您心中同性恋者都是什么样的?&*&[请选择1-3项]和正常人一样不男不女无法理解不健康感人至深7.您觉得同性恋者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有没有8.如果您身边的朋友成为同性恋者,您会怎么想?&*他幸福就好,我不介意需要时间适应不关我的事不太能接受我要和他断绝关系9.您支持同性婚姻在我国合法化吗?&*支持跟我没关系不支持,这分明是违法的10.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同性恋的相关内容的?&*&[多选题]微博等社交平台身边朋友介绍网络报纸电视广播小说影视剧11.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同性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您怎么看?&*这是一种卖基卖腐的商业炒作这是一种正常的部分现代人的精神诉求这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关注过这个,不太清楚12.如果您接触到同性恋内容时,您的态度是?&*极度厌恶,无法接受不喜欢也不排斥这很正常喜欢13.如果你发现自己身边很亲密的人是同性恋,你会想帮他纠正性向吗?&*会不会14.您觉得同性恋者和艾滋病等的传播有关系吗?&*有没有15.如果有同性向你告白,您会?&*根据自己的心意来判断,而不是性别果断拒绝并且远离这个人可以理解,但是自己不能接受16.您觉得是什么导致了同性的人在一起?&*天生如此彼此相知相爱,无关性别厌恶同性或异性恋遭遇挫折等追寻快感恋父或恋母情节导致17.如果您身边有人发现自己的性向并像您求助,您会?&*&[多选题]委婉的告诉他你对同性恋的看法避免或不与其交往关心他,并帮助他消除压力对待他和以前一样18.有些人觉得同性恋者是缺爱、寂寞,性别认识异于常人,您怎么看?&*同意不太同意19.有些人认为同性恋只是一种性取向与疾病罪恶变态无关,您怎么看?&*同意不同意20.您觉得中国是否应该像某些较为开放的国家一样,对于同性恋者给予和别人同等的待遇?&*是否同性恋是不是道德败坏?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和道德有关,那就是看它和道德的关联程度。
我的打个比方,假设,我说了,只是假设:如果偷窃不是罪,那么当人们想要买一样东西却没有钱的情况下,肯定会有很多人选择盗窃。因为这已经无关道德,却可满足我的需要,有什么不好?这是人的贪欲,这才是罪。
可如果假设同性恋不是最罪,有多少异性恋基督徒会去尝试和同性发生关系?不会有,因为性取向是不能选择的,他们无法对同性产生兴趣,即使同性恋不是罪,他们也不会尝试和同性发生超友谊的关系,这无法带给他们任何好处,反而会给他们带来不适的感觉。
第一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偷窃是可以通过道德的约束来改变的,因为它事关道德,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性邪恶的一面就会显露出来。
可第二个例子就不起作用了。在这里,道德的约束对性取向好像产生不了太多作用,即使放宽道德的约束,认为同性恋不是罪,也不会有多少异性恋者会去选择和同性发生关系,无法激发他们所谓败坏的一面。
我再举个例子,如果认为左撇子是道德败坏,会有几个人去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习惯?;如果认为左撇子不是道德败坏,又有几个正常人会尝试改变一直用左手写字拿筷子?不会啊,因为这根本和道德无关,他不会因为道德观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什么原因?很简单,性取向和左撇子一样无关道德,不受道德的控制,不会因为道德观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同性恋无所谓,个人取向而已。但请注意安全性行为和不要滥交。男同性恋者因为独特的性行为方式,更容易受艾滋病的侵害,如果之后再和女性发生关系,很容易导致艾滋病大范围传播。
如果对同性恋的批评在整个社会里被视为触犯政治正确,这个社会的衰相就已经很明显了。好在中国远不是这样。东亚对同性恋的传统态度是最好的,既不提倡、也不迫害。现代西方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和对宗教、原住民之类问题一样,实际上是对过去极端做法的补偿。可笑不少中国文人提倡西方式的gay/lez
pride运动来彰显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理性宽容。
同性恋不可怕,可怕的是鼓吹同性恋。
&&&&&&&&&&&&&&&&&&&&&&&&&
更多资讯请到sina博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现代网络对于同性恋的态度是不是不正确? - 知乎4被浏览292分享邀请回答回答建议修改:不友善内容作者修改内容通过后,回答会重新显示恢复正常谈谈对同性恋的个人看法
&网络是基佬的天下么?严肃对待这个问题吧。支持同性恋,居然是当然的政治正确?同性恋问题,这个现象是不是进步,别人云亦云。很有问题。这是基因问题吗?同性相恋没有后代。他们的父母并不同性恋,否则没有他们。如果是基因问题,叫同性恋全结婚,那么一代就没有了,但却代代不绝。据说这在生理学研究上已经有所成果,是否基因现象,却尚未确定,貌似有所关联。如果真的是基因问题,那么不歧视倒是合理的,尽快不歧视吧,叫同性恋速速结婚,然后这个遗传性状就全终结了。但即便是这样,这不如说是基因病,如同白化病患者一样,就是同性恋患者了,值得同情。但这却十分地可疑,医学从来对同性恋患者无计可施。另外,白化病人捍卫自己不被歧视的权力,起码不会拉人下水,把所有皮肤比较白的人都算做自己同党。示威游行,炫耀自己的基因缺陷。之所以这么看,因为网络为平台,能够明显地觉察到有若干同性恋积极宣传者在活动,千方百计地把人们变成同性恋。我认为这是别有用心的。查阅百度百科等&&我的资料来源或许并不算多。认识到同性相恋没有任何的天然排斥,只要接受就没问题。这像什么呢?&&有很多的双性恋,比如贾宝玉会秦钟,贾宝玉可算做双性恋吧。能够对同性相恋防范的堤坝仅伦理而已&&这跟不准父女相恋一样,相恋这叫乱伦。但在生理学角度上,这不过是雌雄异性关系&&倘若把心态放下来,同样会有快感的,谁说不是呢?谁说中年男子风流成性不会泡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由此就是理由了吗?将来有一天某对父女或母子相恋到死去活来,我们宽容点,放下&伦理心态&,然后提倡之,或许这种恋情就能加速发展起来。这与同性恋是同样的道理,社会放低伦理底线,他们就有了胆量,如果未来某天父女恋之类的支持者也开始大肆示威游行了,该怎么办呢?这种例子是有的,但远未有同性恋群体更公开。根本上说,同性恋与否,我认为是伦理文化问题&&根源在于社会。如果你压制,那么就没有,如果你放纵,就会越放纵越多。每个人倘若转变伦理思想,就都是潜在的同性恋者。这与社会氛围有关,是否会同性恋,关键在于文化灌输,文化能塑造人,同性的文化能塑造同性的人。同性恋话题引人注目,在思想进步的幌子下,某些积极支持者就竭力活动了&&声称&你自以为是直男,但我们可以把你掰弯&,&你只是没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而已。这倒是像宣传营销了,以此证明每个人都有同性恋的潜力&&这能否定吗?不能,前面说了,这是个文化问题。时至今日,中国男女比例不平衡,光棍更多了,这本身是滋生同性恋的肥沃土壤。社会没解决男女比例的基本问题,那么性需求问题要么是&自己动手&,要么是找人合作,合作方自然会是同性。爱情这东西,本来就建立在性需求满足基础上,怎样才算性需求满足呢?男的射精女的高潮,当然同性合作就能办到&&本人并不&纯洁&,看过很多A片,同性的生理需求如何满足,与异性需求是同样的道理。能办到就被认为是感情了,如果这东西高度个人化,隐私化,那么这就被认为是爱情了&&异性相恋也是如此,在体验了快感的基础上能建立亲密关系&&非该异性不能给予吗?都能给予,但这是高度个人化隐私化的,于是就成为了个人的爱情基础。现实中我并不歧视同性恋,但我对那些大肆炫耀自己是同性恋且积极拉人入伙的行为表示非常厌恶。个人有自由,你有同性恋的自由,我也有不被这些积极地反社会伦理的宣传侵扰的自由。即便你表示你是同性恋,我也不奇怪,我已经分析过了,不过我可以说我不信奉这个东西,你别拉我入伙就是了。同性恋现象怎么解决呢?倘若说作为一种伦理的反叛来说?社会有自由,不能禁止这种现象,但我也反对将其作为所谓社会进步来对待。倘若他们不那么张扬,那么也相安无事。还是容许建立他们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能不能过50万呀??
说你呢还不进来
支持新主播哦么么哒
每天努力的小主播
我有一个冒蓝光的加特林!
喜欢听歌的来吧!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其实我怀疑我老公有外遇有一年的时间了,直到我看到老公和一个男人在一起,老公,抿着嘴,一副“小女人”的甜蜜。我老公的小三竟然是个男人!冷静下来,我想,其实很多妻子都遭遇过小三,这已经是不正常中的常态事件了。而我婚姻中的小三是个男人,这算不算不幸中的万幸呢?如果婚姻中有些事情一定是会发生的,我是不是应该忍耐下来呢?
同性恋一直都是很敏感话题,多数同性不愿公开自己,当然随着社会发展同性恋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性倾向异于主流人群。我怎么也么想到这跟我老婆联系到一起。当她成为我的妻,我都被“幸福”砸晕了,现在细细品来,才发现她的端倪……
异性恋方:做同性恋的配偶有苦难道
同性恋方:被当“祸害”其实也很煎熬
当时我可是怀着巨大的幸福感走进婚姻的,可他们呢,一开始就是欺骗,为什么他要为了自已的利益要搭上我们的幸福。我不想说他是好与坏,对与错,但他结婚是欺骗是事实,婚后,他在努力扮演自已的角色,但还是伤害了我。
年过39岁的男同性恋者感染“爱之病”的可能性比起较年轻的男同性恋高出接近5倍,结婚的可能性也高出5倍。研究显示,如果某个男同性恋者并不专一,那么他的妻子将处于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极高风险之中。
老公出轨,如果对手是女人,我还可以尽力拼一拼,可对方是个七尺男儿,我的胜算为零。难道等着终有一天被一个男小三夺走丈夫?我不知道周围人会怎么看这个事情。就算他敢于冲破世俗偏见,我还怕被人耻笑呢!
老公是同性恋,这样的女人真的很辛苦。维持无性婚姻,女人的代价会很大。在一个男同性恋眼里,男人远比女人有吸引力。同性恋的性倾向一生都不可能改变,而妻子的正常需求也常得不到满足。
查了很多资料,知道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跟基因有关。既然做爸爸的有不同于普通人的性取向,那我们的孩子将来会不会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呢?我的一生算是没救了,我怕我将来还要承受更大的打击,这才是最为可怕的。
结婚第三年,同性恋小周再忍不住,主动对妻子说了自己是同性恋者的事实,并提出了离婚。他说:“我觉得,女人是不可能接受没有性的婚姻生活的。而我和她结婚对她不公平,对我也是一种折磨。”
同性恋王生坦言,他和现在的妻子结婚后,试图把自己的性取向给“纠正”过来。可使,婚姻还是没有改变王生。因为身份的原因,他现在只能偷偷摸摸地寻找男性伴侣来满足自己这方面的需要。
与妻子有八年婚姻、35岁的男同性恋格拉芙已陷入严重抑郁状态。许多同性恋无法面对自己性倾向,过着双重生活——与一位女性结婚,又去寻找男性伴侣——这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也导致普遍存在的抑郁症。
结婚之前那个晚上,我一边收拾新房,一边疑惑地问自己,我这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难道这辈子真的就“人神分裂”地这样下去了?妻子并不知道我喜欢的是男人,她以为,我是在外面有女人了,才会对她如此冷淡。
和丈夫结婚后,我就越遏制不住想我的女朋友,想得几乎要发疯了。她的音容笑貌总在我脑子里转来转去,我很痛苦,只有借酒消愁,边喝边哭。后来她订婚了,我知道后嫉妒极了,有种心被掏空的感觉。
我和“男朋友”的关系不久前才被妈妈发现,妈妈当即以死相逼。妈妈说我对她最大的孝顺,就是像个正常人一样结婚,让她早点抱上孙子。否则,有我“男朋友”就没有她。只是我现在对异性没有任何感觉了,真的结了婚,又该如何相处和面对将来的生活呢?
同性恋者如果和异性结了婚,他们的性倾向就不会暴露了。但也有很多同性恋者认为,用婚姻作屏障是不道德的。“自己想爱的,根本不能、不敢去爱;而自己不爱的却要强作欢颜!妻子是无辜的!而我无异于‘行尸走肉’。这无爱之婚姻,何处是尽头!”
很多同性恋都和异性结婚,这是中国一个特色,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特别深。中国人对同性恋其实远比西方人宽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同性恋在中国不受到歧视。在中国,到了一定岁数一定要结婚,要不跟所有人都没法解释。
41岁王生结婚十几年了,表面上家庭幸福的他除了妻子以外,其实还有其他的性伴侣。而他们,都是男人。王生坦言,自己曾因为同性恋的倾向而遭到同龄人排斥,后来他和现在的妻子结了婚,试图把性取向“纠正”过来。不过,婚姻还是没有改变王生。
很多同性恋者在30岁左右才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相当部分是在婚后并且有了孩子后才有所发现的,小李就是这样一位中年同性恋者。“婚后发现自己是同性恋,我比其他男同性恋者更痛苦”,他说“我现在进退两难,有孩子,还有妻子,怎么向他们交代?”
本不是同一类人何必勉强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婚姻,只要开心快乐就好,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为难自已。
网友歪歪:性取向不是后天能纠正的,世界上可选的人那么多,为何要跟永远不合适的人浪费时间?离婚对彼此是解脱。
网友cherry:首先这种开始于欺骗的婚姻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注定伴随着谎言和伤害,跟这样一个人,如何去谈天长地久?
网友小VV:面子什么都不重要,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最清楚,人的一辈子很短暂,每个人都需要放手去找寻真正的爱情。
他不是好丈夫却是好爸爸
不能让孩子出生就没有爸爸,我不会离婚。他说他不会是个好丈夫,但定会是个好爸爸。
网友Lily:结婚多年双方肯定有很浓厚的亲情,特别如果还有小孩的话,不是那么容易割舍的,需要牵挂的东西太多了。
网友Kevin:婚姻并非只有性,他除了对异性不感兴趣,别的没什么不好,离了婚怕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么优秀的人。
网友呆呆: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太大,也不知道该怎么跟父母交代,如果离婚,对双方来说,都需要面对很多尴尬,难做决定。
两性情感专家丁力:
婚姻具有四大功能:性的需要、经济的欲望、生育的欲望、教育的需要。当事人最需考虑彼此最看重什么?能舍弃又是什么?如果看重经济,能舍弃性,那么婚姻中不必非有性不可。
专家介绍:丁力,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学院“性心理咨询和性教育”专业研究生,林紫北京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级咨询师,国内少数研究两性情感问题的女性专家。
性社会学家方刚:
不能简单依是否配偶是同性恋就决定离婚。婚姻中还有亲情和许多现实考虑,性倾向只是一个影响因素。总之,要当事人自己决定。对刚结婚的,如不能与异性有性关系,建议立即离。
专家介绍:方刚,性社会学博士,副教授,性与性别专家。在国内外出版著作50余部,执教于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
心理专家杨谨:
如是纯粹的同性恋,婚龄又不长,可考虑离婚。如是结婚多年,才发现另一半是同性恋,可问自己,是太过粗心,感觉被蒙蔽了这么久?还是自己本身也没真正投入到这段关系中。
专家介绍:杨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会员,多家卫视特约心理嘉宾。擅长婚姻情感问题,色彩心理学,人际关系,青少年成长等。
现在大家对同性恋是什么态度呢?凤凰网时尚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的网友觉得“少数派也应该被尊重”。
同时,有近六成的凤凰网网友支持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并表示:“另一种形式的爱,也应该被理解和祝福”,仅约两成的网友反对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可见,大家对同性恋的包容度已经越来越高,不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能解决这一尴尬吗?
  专家们这样说——
方刚:同性婚姻合法化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但不会彻底解决。即便同性恋有结婚的权利,但如果公众态度不改变,同性恋者仍然不敢公开组成同性家庭。
丁力:同性婚姻合法化应是必然趋势,也是尊重人性尊重伦理发展的必然过程。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从来没有停下过脚步,也没人可阻碍它的发展,这是顺其自然的过程。
杨谨:存在的就有其现实意义,同性恋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宽容的社会更尊重个体的选择,但这种选择应出于双方的心甘情愿。
发现自己的另一半是同性恋后,离婚,还是不离?这依然是个难解的问题。需要当事人双方根据各种现实因素做慎重考虑。不过,从古至今,同性恋经历了由“犯罪”到“宽容”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认识到同性恋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并非内心的扭曲,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情感的发展。只有当社会环境更包容,同性恋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才会更轻松并忠于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社会上也会少一些夫妻性取向不同的尴尬婚姻组合。
相关文章 05-16 13:54 05-06 11:49 05-06 11:47 05-03 14:04 04-28 10:22 04-21 13:14 04-14 11:54 04-11 14:12 04-06 13:41 04-01 13:32
凤凰网 中心 出品,欢迎收藏
编辑:车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确的生活态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