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区块链智能合约应用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合约? - 知乎259被浏览21010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所有网贷人都在这里
五花八门的话题与观点,尽在交流区
【原创】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它如何应用在网贷平台?
文章标签:
本帖最后由 互金没毛病说 于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先和大家讲下什么是技术,第二部分讲下区块链技术如何应用在。
1.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当今社会,每个人银行卡里的钱只是银行数据库内存储的一传数字,银行通过系统更新数字,实现你的收入和支出变化。
那有没有可能恶意修改别人的这串数字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拥有足够权限。这权限的来源可能是银行内部的人员腐败,也有可能是外部的黑客攻击,
还有可能是统自身BUG,总之一切皆有可能。
我认为导致这类风险出现的根本原因有两个:1.缺失
2.数据可修改
透明度缺失
你银行卡里有多少钱,换句话说你的那串数字是多少只有你和银行知道,大家都不知道,一旦银行抵赖,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数据可修改
只要权限够,就能改数字,该如何证明银行给我展示的这串数字是属于我的真实数字,没有被修改过?
这世上有没有一个数据库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里面存储的信息,并且一旦写入信息就再也无法修改和删除。
答案: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分布式存储网络
回过头来,什么是区块链技术,首先,它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一系列老技术的打包组合,这其中就包含分布式存储、数字签名、哈希算法等。
关于其技术细节的描述,我这里不再讲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的论文。
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分布式存储网络,你就把它当做是一个大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特点是,1.一旦写入信息,就再也不能修改和删除,永生永世存在,
2. 里面存储的所有信息,谁都可以查看,对所有人透明。目前有且仅存在这样一个网络,叫“公链”
2.区块链技术如何应用在平台
网贷平台本质上是一个交易平台,有交易行为发生势必就需要存证(包含、信息等),目前大部分提供存证服务的平台都将其存证信息存储在第三方云服务器中(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也有少部分平台意识到到存证需求的本质,开始尝试将存证信息存储在公链中。
噱头也好,技术创新也罢,不可否认,公链的信息透明以及防篡改特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行业的目光。
区块链技术的另一项应用:,这几年也是如火如荼。智能合约的本质是将一段可触发执行的代码存储在公链上。
代码的逻辑大概是:如果XXXX,就执行XXXXXX,触发的条件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事件。
举个和网贷平台相贴合的例子: 我在某个平台了一个车辆,投资成功之后,平台将我的投资信息及所投信息通过第三方存证平台的接口存储到公链中,同时存储的还有一段代码:意思大概是1个月之后,如果我的账户收到对应本息,就自动再向公链写一条信息:XXX项目已成功还款给XXX人。所有这些信息一旦存储到公链中,将永远无法修改,且所有人都能查看到。
你会发现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分布式存储网络由于其信息透明以及防篡改特性特别适合交易类平台的信息存储及后期跟踪。
当然区块链的应用场景觉不仅限于此。
大爷给个赏钱吧~~您的激励是楼主前进的动力!
TA最近的文章
相关推荐:
你还可以输入500字
网贷之家官方App
投资人QQ群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关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九个误区
我的图书馆
关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九个误区
William Mougayar是一位多伦多的企业家,是以太坊基金会关于2016CoinDesk旗舰共识机制会议的顾问,也是即将出版的新书《商业区块链》的作者。
Mougayor尝试着消除一些关于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错误观念。
以下是关于智能合约的九个误区和消除这些误区的解释。
1. 智能合约和书面合同协议一样。
不是的。如果我们忠于Nick Szabo最初的想法,智能合约可以让违反合同的代价变得昂贵,因为它们通过“数字手段”控制了现实世界的重要资产。
所以,智能合约能实现某些功能性实施工具的特定要求,也能够证明是否符合某些条款。
这些可以是非常严格的执行工具,例如没有按时还汽车贷款,汽车会被数字锁锁住,直到还清贷款才能解锁。
2. 智能合约和李嘉图(Ricardian)合约类似
不是的。由Grigg普及的Ricardian合约,可以追踪合约双方的责任。
不论有没有智能合约,这些也都可以通过区块链执行。多人数字签名也是执行Ricardian合约的一部分。
3. 智能合约是合法的可执行的
智能合约还不受法律约束,但是它们可以代表部分法定合同。关于智能合约的合法性仍在探索中。
智能合约可以用于审查跟踪,来证明是否遵循法定合同的条款。
4. 智能合约是人工智能的
智能合约本身并没有那么“智能”
智能合约不是真正的运行于区块链的软件代码,他们是由外部数据生成,由此可以修改一些其它的数据。
所以,智能合约更符合事件驱动型概念,而不是人工智能。
5.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应用程序
智能合约是去中心化(区块链)应用程序一部分,一个应用程序可能有多个合约。
例如,如果智能合约满足了某些条件,这个程序就可以更新数据库。
6. 智能合约更容易编程
既是又非。写一个简单的合约是非常简单的,特别是如果你使用特定的智能合约语言(如以太坊的可靠性),可以让你用几行代码写一个复杂的程序。
但是还有更先进的使用“甲骨文”的智能合约实施工具。“甲骨文”是发送可执行信息到智能合约的数据源。
7. 智能合约只能让开发人员使用
目前是这样的,但是我们可以很快就能找到更好的切入点,让使用者通过图形用户界面或超文本标记语言安装使用。
8. 智能合同不安全
不是的。即使在以太坊,智能合约也只是作为quasi-Turing运行程序,意味着执行的时候有结尾,他们不会无限制的冒险循环。
9. 智能合约是限定的应用程序
不是的。像HTML,应用程序是被编写它的人限制。智能合同是与现实生活资产、智能财产、互联网和金融服务互动的一个理想工具。
以后这个会应用到任何改变国家的事情中去,并且会附加一个价值。
这些问题将会在2016共识机制会议中进行专题讨论。
翻译:Nicole
转自:铅笔
快来分享到:&&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区块链、以太坊、智能合约,是什么关系?_参考网
区块链、以太坊、智能合约,是什么关系?
区块链被认为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最为颠覆性的技术。它的魅力为何如此迷人,甚至让很多人觉得无法理解。在区块链领域中,追随区块链的粉丝们经常提到以太坊和智能合约,它们又是何方神器?互联网发展至今,有人认为有能力独立开发出区块链应用的人不会超过2000个人,也有人认为可能不超过200个人。这个数字或许夸张,但足以说明开发区块链难度之大。因为这就如同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手机上开发出一款APP,需要从底层编写代码,构筑底层构架,更需要掌握非常多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和加密算法。如果有人提供类似于安卓或iOS(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这类操作系统,可以让开发的门槛大大降低。于是,有一群程序员开发了Ethereum,中文名为“以太坊”。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底层系统,像安卓或iOS一样,提供了非常丰富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让许多人在上面能够快速开发出各种区块链应用。目前已经有超过200多个区块链应用在以太坊上开发。而以太坊的另一个特色是能够实现智能合约。所谓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密码学家Nick Szabo在1994年首次提出以数字形式定义的一系列承诺(Promises),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智能合约的智能在英语中对应的单词是Smart,和智能手机(Smart Phone)中的Smart意义相同,表示非常灵活的意思,并不是指人工智能(AI)。智能合约一旦设立指定后,能够无需中介的参与就自动执行,并且没有人可以阻止它的运行。(来源:万向区块链实验室)
2016年27期
经济的其它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