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怎么改第二次上收到一条链接,第一次和第二次打开的内容不一样请问还能看到第

问题对人有帮助,内容完整,我也想知道答案
问题没有实际价值,缺少关键内容,没有改进余地
应用签名什么的都弄的,在网上看有keystore也影响但不知道怎么改,现在第一次可以分享,再点就不可以了,不知道为什么,求高人
包名,签名开放平台上都写了
程序内容和文档一样
初次调试可以正常分享
如果再分享需要微信清除数据
否则点击没有反应
代码如下:
private static Context mC
private static ShareWeChatUtil mI
//IWXAPI是第三方应用和微信的openapi接口
private IWXAPI
private void regToWx(){
//通过WXAPIFactory工厂,获取IWAPI的实例
api = WXAPIFactory.createWXAPI(mContext,ShareConstants.WECHAT_APP_KEY,true);
//将应用的APPId注册到微信
api.registerApp(ShareConstants.WECHAT_APP_KEY);
public ShareWeChatUtil() {
regToWx();
public static ShareWeChatUtil getInstance(Context context) {
mContext =
if (mInstantce == null) {
mInstantce = new ShareWeChatUtil();
public void WeChatSendReq(String text ){
regToWx();
//初始化一个WXTextObject对象
WXTextObject textObj = new WXTextObject();
textObj.text =
//用WXTextObject对象初始化一个WXMediaMessage对象
WXMediaMessage msg = new WXMediaMessage();
msg.mediaObject = textO
msg.description =
//构造一个Req
SendMessageToWX.Req req = new SendMessageToWX.Req();
//transaction字段用于唯一标示一个请求
req.transaction = String.valueOf(System.currentTimeMillis());
req.message =
//调用api接口发送数据到微信
api.sendReq(req);
在主程序中这样引用
ShareWeChatUtil.getInstance(mContext).WeChatSendReq("微信开放平台Test");
来源: 微信开放平台问答
答案对人有帮助,有参考价值
答案没帮助,是错误的答案,答非所问
这个问题官方微信中有解答,android端分享首先要通过审核才行
答案对人有帮助,有参考价值
答案没帮助,是错误的答案,答非所问
这是因为应用没有通过审核。
包名和签名要和申请的时候填写的一样才可以,审核通过之后,再使用获得的AppID,才能正常分享。
签名跟打包apk生成的keystore有关,每次修改需要重新审核。
答案对人有帮助,有参考价值
答案没帮助,是错误的答案,答非所问
楼上正解,今天弄微信支付就遇到这个问题,找了半天在官网上找到这个FAQ。分值不够,无法赞。
同步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博?
Hi,欢迎来到 SegmentFault 技术社区!⊙▽⊙ 在这里,你可以提出编程相关的疑惑,关注感兴趣的问题,对认可的回答投赞同票;大家会帮你解决编程的问题,和你探讨技术更新,为你的回答投上赞同票。
明天提醒我
关闭理由:
删除理由:
忽略理由:
推广(招聘、广告、SEO 等)方面的内容
与已有问题重复(请编辑该提问指向已有相同问题)
答非所问,不符合答题要求
宜作评论而非答案
带有人身攻击、辱骂、仇恨等违反条款的内容
无法获得确切结果的问题
非开发直接相关的问题
非技术提问的讨论型问题
其他原因(请补充说明)
我要该,理由是:一个有钱男人调戏一个女孩,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直接微信删掉。这是什么样的女孩_百度宝宝知道写真机打出来的图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颜色不一样。怎么回事!~
就是一幅图一样的。第一次打出来的是正确的颜色。而第二次打来出颜色变了。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帮住!
09-09-16 &
那招叫做LINK喷,就是把两次喷火连成一次喷火的招式LINK喷(W喷) 难度 9 我说得土一些,就是连接喷。在双喷的基础上把,中间的步骤连贯些,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按程序走的话,看起来按键顺序和双喷不一样,其实如果你的双喷熟练到一定境界了,看起来就和LINK喷差不多了。LINK喷可以理解为把第一次喷火和第二次漂移一起按,不知道我这么说大家明白吗?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两手的配合,在第二次漂移时,同时按漂移键,然后马上按反方向键,但漂移键不能松,(这时最关键的一步),这项技能比较华丽,如果练成了,看起来就是一次长的喷火,而且听到一次喷火的声音。LINK喷对双喷熟练程度要求很高,如果用W喷的方法,也可以产生LINK喷的效果,难度也会降低很多。LINK喷: ①(shift+↑+→) ②(↑+←) ③(shift+↑+→) ④(↑+←) ⑤(↑) 4,5形成一次长喷W喷一①↑→+shift(同时按)②←↑ (拉回车头)③↑+shift+W(同时按)喷火④↑+W喷火  W喷二①(shift+↑+→) ②(↑+←) ③(shift+↑+→) ④(↑+←+W)喷火 ⑤(↑+W)喷火在W喷第一喷时按W,在第一次喷火未结束时↑松开再按,从第一喷到第二喷W按住不放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电脑设置如果没变,那就是喷头的问题,喷头也是有寿命的。建议喷头尽量选择厂家原装喷头,寿命长,质量有保证,我用的米马克的写真机,喷头也是厂家原装的,打印效果非常好。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img src=&/f12ff426de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0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12ff426de6_r.jpg&&&p&&b&(有人说重点是大佬们都不睡觉的,我一看。。。还真是。。。)&/b&&/p&&br&&p&昨天同时发生了两件有意思的事情。&/p&&br&&p&一件是大多数人都看到的:&/p&&br&&p&微信终于推出了应用号,并且取名“小程序”,向生态帝国和自己的App Store又迈进了一步。&/p&&br&&p&另一件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的:&/p&&br&&p&百度要出售旗下91无线的 iOS 业务,这彻底宣告了App分发时代的结束。&/p&&br&&br&&br&&p&移动大潮刚兴起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一个争论,那就是 Web App 和 Native App 孰优孰劣的问题。最终这个讨论以Facebook彻底放弃Web App为一个阶段性的终结。Native App,也就是现在我们每个人手机里的应用获胜了。&/p&&br&&p&那时候是2012年。移动会取代PC的大势变得清晰异常。&/p&&br&&br&&p&在PC时代,互联网最大的流量入口是搜索。几乎用户的所有需求都是由Google或百度分发出去的。但谁想到好日子没过多久,移动大潮就来了,而且来的无比之快。&/p&&br&&p&Google有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用开放的态势,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是战略预判上的极大成功。百度也曾尝试过出手机,却失败的很惨,并且一直在移动布局中处于落后位置,这是战略上的极大误判,甚至长远来看是会丢掉小命的那种。移动浪潮对于其他公司来说是平台的迁移,但对于百度来说,则是商业模式的颠覆。&/p&&br&&p&对 Google 和 Baidu 来说,Web App都是更好的更能接受的方案,但 Native App 获胜后,百度就被逼无奈地开始想:“我该怎样在移动端保住类似我在PC端的地位?”。百度在PC端是什么地位?入口和流量分发之王啊,那么百度自然就要找移动端的入口和流量分发途径。于是就有了我们都知道的故事:百度以19亿美金天价收购91无线。&/p&&br&&p&那时候是2013年。百度以为自己拿到了一张移动世界的船票。&/p&&br&&br&&p&好景不长,百度后来发现这张船票是买在了浪潮的最高点。等潮流退去以后,才发现原来买到的是一艘借浪潮而舞动的小船,going to no where. (当然,同时航行在旁的还有另一艘小船,叫做豌豆荚。)&/p&&br&&p&到今天为止,已经几乎没有人再下载新App,所以百度弄错的一件事情是,搜索作为入口和流量分发是持续的,而且信息量越冗杂越有价值,而App的分发是一时的,且反过来是越分发越让信息量冗杂、分散和没有价值。&/p&&br&&p&不得不说,对于当时的百度来说,这就是饮鸩止渴,而且是好贵好贵的一杯毒酒。&/p&&br&&br&&p&到现在,大家最终发现移动端是群雄割据的时代。流量和入口其实是那些少数的头部App应用,大概每个用户最常用的就是那十多个App。其实这十多个App还原到PC时代,可以类比于那些成功的“中间页”,比如去哪儿、搜房,或甚至是爱奇艺。&/p&&br&&p&李彦宏当时曾多次公开宣扬自己的“中间页战略”。入股、导流、变现,不断循环。当时,在各个最大的垂直领域,百度都有自己的投资布局,并且不论从资本操作还是从流量分发变现上来看,效果都还算不错。&/p&&br&&p&所以现在回头来看,当初与其重金买下91,也许不如把网页端里面中间页的策略复制到移动端,去入股大量有潜力成为头部App的公司。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最终腾讯和阿里反而在投资布局上做的比百度要好太多。&/p&&br&&br&&p&2013年,百度收购91的同时,微信国内用户已经达到了4亿。如果说头部App是移动时代的入口,那么微信现在绝对是头部中的头部,这给了微信做平台和生态的机会。于是就有了微信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再到如今的应用号。微信在不断地为自己这个头接上四肢。&/p&&br&&p&微信现在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头部效应带动长尾起来。其实,百度在13年推出的轻应用直达号,和如今的微信应用号如出一辙,也是瞄准了长尾市场。但由于百度缺乏社交账户体系,也没有如今微信如此强的闭环能力,再加上百度内部人员的战斗力问题,这个项目如百度的很多其他项目一样,都无疾而终了。当初负责这个项目的李明远,现在在百度内部也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炽手可热。&/p&&br&&p&而且据说,李彦宏当初对腾讯最大的担心是他们的搜索与微信的结合,所以当时李一直在密切关注腾讯soso,搜狗和360之间的交易进展。直到知道腾讯把soso卖给搜狗后李彦宏才松了一口气。
&/p&&br&&p&但其实,到今天搜索已经变成一个功能性的东西,而不是最早的入口。百度搜索本身当然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头部App,但和其他的十多个头部App是平行而没有区别的。就好像在网页端的时候,百度和淘宝或携程从流量分发的上下层级关系,慢慢变成并行竞争关系一样,垂直领域的品牌做到足够强大的时候,网站本身是不需其他人引流的。&/p&&br&&p&这个现象在移动端来的更容易和明显。
&/p&&br&&br&&p&那么微信的应用号是否能成功?我觉得相对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要在微信内做App发现、分发其实一样是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应用号目前感觉还是对已有生态的一个良好的补充,并且更多是为B端服务,比如一些已有的知名品牌和服务商等。对于个人或小创业公司来说,应用号可利用的空间仍旧有限。&/p&&br&&p&再有,如张小龙所说,应用号要实现的是应用的“触手可及”,最终让应用达到“无处不在”,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无处不在的扫码支付。所以“应用号”大概率更多情况下是被动触发的场景,而不是主动寻找的,这对我来讲要更合理些。&/p&&br&&p&其实,我最近一直觉得微信公众号就是现代年轻人的淘宝。当初有无数的年轻人立足于淘宝平台,每天没日没夜的上新品、做客服、寄包裹,而现在也有很多人到处抱着电脑,随时随地的推送和回复留言。这就是大生态的力量,它让一代年轻人找到了自己表达的窗口和自给自足的机会,让“给自己打工”和“个人的奋斗等比于回报”成为一种可能。&/p&&br&&p&而现在应用号来了,我觉得这会不会就是给企业的天猫?&/p&&br&&br&&p&最后,更好玩的是,微信缔造了一个这么大的生态平台,却有一半是立足于另一个封闭生态“苹果”之下的。苹果对于腾讯的蚕食会做出如何的反应呢?腾讯和苹果的关系又会如何演进?我相信这会是未来最让马化腾头疼的问题之一。&/p&&br&&br&&p&P.S. Google恰好也是昨天刚推出了自己最新的即时通讯应用“Allo”,把AI助手作为主要切入点。这是否能让Google逆袭呢?不管怎么说,这对百度也是一个可借鉴之处。&/p&&br&&p&本文首发自公众号:42章经(ID:MyFortyTwo)&/p&&p&--------&/p&&ul&&li&更多回答请看 &a href=&/people/kaiqu/answers& class=&internal&&曲凯 &/a&&/li&&li&更多文章请到 &a href=&/startup& class=&internal&&创投方法论-知乎专栏&/a&&/li&&li&更多互动关注公众号 &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IyMDE5OTYyMw%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78fceec6e612bd2dfcf133c%26key%3Dcbeda3c10ff86cc05fa8b2190fcbec0ba3b2bd1cdfc9fcde8fbd252cf1bff8e87f2cc6a68fccdce9b25edefaf091cd617ae5%26ascene%3D0%26uin%3DMTkzNzE2OTY0MQ%253D%253D%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7%252C2%2BOSX%2BOSX%2B10.11.5%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iBktt4zmQdGTch68saljF3v7Q8V9%252BLziIsI1W2MPl9DPgww8CDbjI1LaidNFbUT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42章经&i class=&icon-external&&&/i&&/a&&/li&&/ul&
(有人说重点是大佬们都不睡觉的,我一看。。。还真是。。。) 昨天同时发生了两件有意思的事情。 一件是大多数人都看到的: 微信终于推出了应用号,并且取名“小程序”,向生态帝国和自己的App Store又迈进了一步。 另一件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的: 百度…
请问你第一次打开网页是什么体验?&br&&br&(本问题下多个1赞水军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营销费最后都是通过小程序向你们收回来的,自己看着办吧)&br&&br&&br&在这个为了火一波快速赚一把入口流量节操也不要的国度,接二连三提这样毫无遮掩的营销问题、一个极其普通的网页样式和超文本渲染,都可以被描述成“不需安装不需下载”的”小程序”、某些公司看来真的是要战胜全世界了。&br&&br&吓得我赶紧回家关了那个不需要吃饭也不需要拉屎的—“小电脑”。&br&&br&我每天都在打开Youtube,Gmail等“小程序”,唯一的不同是入口不是微信而是Safari。并没有觉得有任何新奇。何故进入微信就要表扬吹捧一番?Gmail作为第一个成功实现的大型Web App估计正哭晕在厕所。事实上,当年App Store 开放注册时也没这么多人在Quora上问“第一次用App是什么感受”,更别提趁机宣传自己的产品了。“小程序”在朋友圈,知乎刷了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br&&br&皇帝的新衣值得万众拥戴?是恐惧还是利益。&br&&br&毫不奇怪地,在一个权威国家里容易产生精神毒药。因为弱者都只会盲目的跟随;而成功的唯一路径就是不假思索的死死抱住强者大腿,护住它的底裤,屡试不爽。小程序一问世,没有一家公司唱反调或者开发自己的竞品,让人不禁感到可怕。&br&&br&小程序,为什么不叫“内嵌小网页”呢。说个实话就有这么难?“不用下载就能打开的程序”,果然是能骗到很多100本学生和农村用户的好奇心。关键是这玩意是“程序”吗?你微信app不需要下载?(其实还真有,就是微信网页版啊。摔你怎么不宣传不需要下载的微信呢?)&br&&br&2017年,在精英们有意无意的栽培下,傻子的数目绝对比房价涨得还要高。&br&&br&这么说吧,国外在有Amazon的情况下,还是能有Neweggs,Zappos等垂直电商,而国内有了淘宝其他电商基本都死了,干什么都必须去淘宝入口变现。搜索也是,全都得去百度入口变现。现在微信小程序来了,会发生什么你们自己知道。&br&&br&这种对高度统一的权威垄断俯首称臣卑躬屈膝万民附和,你要说和这一代人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无关,我是不信的。说到底,还是人民群众脑子里只能记住一家公司,在这个浩渺的土地上必须车同轨,书同文,不然总是不和谐。&br&&br&从百花齐放到哀鸿遍野万马齐喑,这就是某个国家的文化特征。毕竟只有一家公司方便管理啊。。&br&&br&什么也别说了,在此祝在这里打广告的公司写“小程序”成功,招聘前端程序猿成功,赚的盆满钵满。祝2年后大陆人民不知Google,不知网页,只知小程序。不写C++不写Python只会PhP。&br&&br&这不是危言耸听,这种100%的统一只有中国能实现。&br&&br&&br&&br&某些内容摘抄自 :《勃学讲义》&br&&br&&br&本文只代表个人的主观看法,与知乎无关。另外严禁转载。
请问你第一次打开网页是什么体验? (本问题下多个1赞水军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营销费最后都是通过小程序向你们收回来的,自己看着办吧) 在这个为了火一波快速赚一把入口流量节操也不要的国度,接二连三提这样毫无遮掩的营销问题、一个极其普通的网页…
1、一个多月前一篇《别开发App了》曾经刷屏,我当时朋友圈评价“我相信当下和未来微信生态以及微信应用号的前景,但是我不觉得微信应用和App之间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关系。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必然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作者应该更多是在说资源相对匮乏的初创企业更适合从低成本微信应用号切入会更快速”。&br&&br&2、一个多月后,微信小程序发布了内测,从现在的信息看,我依然持有一个月前的观点。&br&&br&3、很遗憾又意料之中的看到各路评论家一边倒的激动的讴歌微信小程序颠覆App Store,以及颠覆这颠覆那的,总之颠覆了全世界。我深深的怀疑你们绝大多数人肯定没经营过一个企业,我也深深的怀疑张小龙自己是否有你们一样的“小程序大梦想”。&br&&br&4、如果你是一名都不用太老的司机,那应该记得QQ也曾经探索过Widget类似的模式甚至QQ桌面,从结果看不是很成功。当然PC时代与移动时代可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似曾相识的欢呼声,当年也有不少。相比当年,我肯定更看好微信小程序的前景,但谈颠覆,我可没这洞察力。至于能有多好,我也说不清。毕竟全中国现在也没多少个内测的邀请,还没一个人开发出来小程序呢,我也不知道你们看好颠覆的依据到底是什么。&br&&br&5、微信小程序一定还是有红利期的,我预测第一波红利的获得者是昨天和今天写评论文章的微信订阅号上的自媒体们;第二波红利的获得者是干微信小程序培训的“老师”们,他们应该大多数是从微信营销培训迅速转型过来的;第三波红利的获得者应该是那些获得内测邀请资格的人们,毕竟上架时间早啊。再往后,就难说了……什么好东西,拼的都是执行力。&br&&br&6、当然,好东西永远是稀缺的。我不相信你开发一个App是垃圾,现在开发一个微信小程序就不是垃圾了。App Store和微信平台都只是一个载体,你的产品是不是用户需要的,是不是用户喜欢的才是核心。以微信小程序远低于App的开发成本,可以想象未来提交审核的小垃圾程序是多如牛毛的,衷心希望微信能有比App Store更加严格的审核程序,否则,微信用户真的要遭殃了。这点,微信肯定想的比我清楚多了。&br&&br&7、互联网终归是一个流量的游戏。微信最让人垂涎的也是其用户量和流量,但是除了腾讯大额投资的那些企业能获得一定流量之外,并没有看到谁能轻易的获得。无论QQ、微信还是百度、淘宝,对于任何一个平台来说,流量永远在那里,但能获得的永远是少数人。iOS有多少用户,安卓上又有多少用户,但是那些用户并不是你开发一个App就能获得的,微信小程序亦如此。当然,微信有社交关系、有强传播力,这是优势,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玩转。&br&&br&8、如果你没有足够强的方法和技巧获得那些用户和流量,那就只能花钱买了。各路安卓应用市场已经被商业化玩烂了,App Store也开始了广告的探索。未来,微信小程序会不会也如此商业化呢?估计会的,但相信不会如安卓市场那样的泛滥。所以,和微信小程序新闻相比,我更关注的是同时发布的“朋友圈本地广告正式上线”的新闻。&br&&br&9、互联网上的流量并不是全在微信手里,所以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怎么可能因为有了微信的流量就放弃了其他平台上的流量;怎么可能有了微信小程序就放弃了开发App?微信小程序的优势在于开发成本低、更快速的迭代,这倒是一个快速测试用户需求的利器。通过微信小程序明确用户需求,再开发App获取其他平台的用户,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企业的正道。&br&&br&10、别激动下结论,更不能对着一个开发文档和几个截图就下颠覆的结论。我还是先想法弄一个微信小程序的内测邀请,看看能不能赶上开发者的初期红利,多给公司挣点钱吧……
1、一个多月前一篇《别开发App了》曾经刷屏,我当时朋友圈评价“我相信当下和未来微信生态以及微信应用号的前景,但是我不觉得微信应用和App之间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关系。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必然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作者应该更多是在说资源相对匮乏…
&b&昨晚一推出应用号内测的消息,群里,朋友圈里就热闹成了一锅粥,仿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要靠着这一波微信新机会逆袭。这个答案里的内容很多是你在微信上看不到的。&/b&&br&&br&&br&&b&这个回答原本我一个8个月之前的答案,也就是张小龙在那场演讲后的一个月,我写的关于应用号未来的一个预测以及站在微信角度的一些思考。当时的答案是预测微信要去做一个长尾市场。&/b&&br&&a href=&///?target=http%3A///it/266265.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应用号的野心不简单:创造全新的长尾市场&i class=&icon-external&&&/i&&/a& 是原来的答案&br&&br&&b&那个老答案在昨晚就开始陆续有人点赞,一晚之间得到了100多人的关注,也收到了很多私信。现在应用号真实的出现了,我就删除了原回答,因为原回答时效性可能消失了,我把昨晚思考了很久的想法重新写成了新答案。这个新答案更多的会结合分析给出实用的建议。&/b&&br&&br&&br&&b&当然现在还是内测阶段。我也会在应用号正式推出后继续更新&/b&&br&&br&&br&&b&---------------------------------------------------------------------------------------------------------------------------------&/b&&br&关于微信昨晚推出内测小程序,我想大家已经在微信上看了足够多的东西了,我这边说说一些别人没有思考到的点。&br&&br&&blockquote&&b&应用号入口在哪里?&/b&&/blockquote&&p&这是各种文章中对于应用号的入口的预测。以“发现”版和“我”版为主要猜测方向&/p&&br&&img src=&/66744ecdf233db5ba0f85bb344ab0e95_b.jpg& data-rawheight=&1280& data-rawwidth=&7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8& data-original=&/66744ecdf233db5ba0f85bb344ab0e95_r.jpg&&&br&&p&如果是这样一个入口我觉得是非常深了,让我们来算一算如果是这样一个入口,对于一个应用来说叠加了几个层级&/p&&br&&p&&b&第一层:消息界面
&/b&&/p&&p&&b&第二层:发现/我 界面
+&/b&&/p&&p&&b&第三层:应用号选择界面
&/b&&/p&&p&&b&第四层:进入真正的应用里
+&/b&&/p&&br&&ul&&li&&b&让我们从用户的使用场景来想象一下这个情况会造成的后果&/b&&br&&/li&&/ul&&br&&p&&i&&b&场景一&/b&&/i&:你正在操作一个应用然后收到一个人的消息,你去回复一下,然后回去再次进入这个页面回到之前的位置,你的操作直至少需要4+x步(x为你操作到的位置),当然有一定的缓存(很有限),所以可能是x-n&/p&&br&&p&&b&对比一下Native App你会发现层级多了不是一点点,而懒是用户的天性,这样的操作体验无疑会大大减小使用率。&/b&&br&&/p&&br&&p&&b&&i&场景二&/i&&/b&:你在手机上有多高的频率切换自己的应用?如果每一次切换都要重新从首页开始操作是怎样一种体验?你是不是感觉要崩溃了。&/p&&br&&p&你们在使用微信的第三方的时候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这种难受你懂。&/p&&br&&ul&&li&&b&说一个我的看法:&/b&&br&&/li&&/ul&&i&&b&从“界面设计”上来说应用号将可能成为除了“消息,通讯录,发现,我”这四个tab后“第五个Tab按钮”&/b&&/i&&br&&br&这个点很多人表示无法赞同,甚至觉得可笑,参考上面说的场景你就能感觉到每少一个层级带来的操作简化有多少,这个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放在TAB5,直接相当于减少了2个层级,当用户操作多的时候,每次以2个层级叠加,简化的操作将不止一点点。&br&&br&然而这个不太可能在内侧或者正式发布的前期就去这样做,更有可能在后期再给出更前端的入口,也就是'tab‘,早期基本就应该是在“发现界面”或者“我界面”&br&&br&那些说藏在钱包里的朋友我就不吐槽了,你脑补一下自己的产品体验的画面吧。&br&&br&&blockquote&&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为什么应用号对于创业者来说是福音
&/code&&/pre&&/div&&/blockquote&&ul&&li&&strong&成本&/strong&&/li&&/ul&&b&native的成本到底有多高?&/b&&br&&br&&b&推广:&/b&平均成本5元一个下载 ,100万的下载量,月留存能有10w的都是少数中的少数 &br&&b&开发:&/b&安卓,ios要分开做,大量的机型、os版本差异、交互特殊等&br&&br&就这两项能承受起的就不多了,最低起步价30w+左右,&b&巨额的成本将大量的idea扼杀在摇篮里&/b&&br&&br&而这些死掉的idea大部分就是因为市场小,盈利跟不上巨大的成本而看不到未来&br&&ul&&li&&strong&从外部走进微信生态内部&/strong&&/li&&/ul&服务更加快捷方便,用户的使用门槛大大降低。通过微信生态的流量转化更有效率,多少app的用户是通过微信文章推广流量带去的?一旦你就在这个生态里,只需要简单的操作,比如扫码,这个效率高了多少?&br&&br&&br&&blockquote&微信想为创业者提供怎样的价值&/blockquote&&br&微信做的就是把开发和推广这两项成本尽可能的降低,推掉成本这座大山,&b&改变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规则,让创造者能把核心资源(钱和时间)关注到用户体验上,去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b&&br&&blockquote&&p&应用号到底适合做什么?&/p&&/blockquote&微信已经做好了人与人的连接又做好了支付,现在微信希望的就是通过应用号将人和服务深度连接&br&连接上人与服务后微信的价值那就更是不可估量的了&br&&br&&strong&服务是核心!&/strong&&br&&br&这就和native app时期有了一定的区别,这里更欢迎的是服务性的app,也就是他说的用完即时走。&br&&strong&早在8个月前,我就说微信要做的是一个长尾市场,聚合那些无法承担成本去独立做成app的服务。就像当年的亚马逊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商品你在亚马逊上找不到一样。而现在微信就相当于是把商品变成了服务这种非标的东西。&/strong&&br&&br&&b&“小而美”的产品更适合应用号,能获取较多的红利,真正高频常用的还是在原生app那边更好,当然像同程旅行火车票这种刚需路径短的还是很适合微信生态的。&/b&&br&&br&&strong&小而美的服务是什么?&/strong&&br&&strong&答:低频、非刚需基于场景的服务,在特定场景下(也就是够垂直)可以较好得解决用户需求。&/strong&&br&&br&&strong&许多付费的服务可能借力因此焕发出第二春,教育、医疗、家政、求职招聘、二手买卖、旅游、票务、金融理财、汽车后市场等等&/strong&&br&&br&&br&&br&&blockquote&&b&最后再泼点凉水,让你冷静一下,给一些重要的建议&/b&&/blockquote&&br&1.你所能获取的用户数据将非常有限,微信给你开放的用户数据基本就是头像和昵称还有一定的好友关系。数据对你自己的重要性一要考虑清楚!&br&&br&2.商业模式与native app将发生巨大改变,拿native app的思路去套做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你要重新构思并快速去验证。我觉得思考比行动更重要,在正式开发之前需要在,你要知道先入者不一定是先驱,更有可能是先烈!&br&&br&3.免费的模式不一定就好,多考虑付费形式,不仅只是因为微信已经帮你做好了方便的支付接口,而是因为应用号的形态和设计初衷更适合基于场景需求的快速实现。&br&&br&4.还是那句话,小而美,做垂直,功能复杂度有限制,如果想做成庞大的独角兽,必须是高频刚需但复杂度又不是太高,就像“同程旅游的火车票服务”一样。&br&&br&5.&用完即走&……因为没办法多任务处理,你的产品如果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场景的需求并且达成自己的目标,你就比较难做。&br&&br&6.产品层级不要深,操作路径要短,没法记录你操作到了什么地方,如果用户被打断,第二次进去是没法回到上一次操作的位置的&br&&br&7.应用号是一个流量孤岛,应用号之间的流量不能流通,自身产生不了什么流量,单在微信生态内来说比较依赖订阅号的文章带来的流量导入&br&&br&(下面评论基本都是上次的答案的评论)
昨晚一推出应用号内测的消息,群里,朋友圈里就热闹成了一锅粥,仿佛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要靠着这一波微信新机会逆袭。这个答案里的内容很多是你在微信上看不到的。 这个回答原本我一个8个月之前的答案,也就是张小龙在那场演讲后的一个月,我写的…
&p&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更新很多,于日重新编辑一下答案:&/p&&p&&br&&/p&&h2&&b&1、首先,你要明白开发者模式是什么&/b&&/h2&&p&开发者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先验证你的服务器地址,验证完成之后,用户一旦给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微信的就会把微信用户的消息转发到这个地址上。&/p&&p&&b&&u&你的服务器接到数据后,然后你自己设计一套程序&/u&&/b&,输出一个结果,再由微信服务器返回给用户。&/p&&p&为了直观,自己做了个图(有点丑)&/p&&img src=&/390c6883c5dcc00fa916ba6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而你能做的,就是在你的服务器上,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设计出各种有趣功能的逻辑实现。&/b&&/p&&p&楼下说的那些“天气预报”,“公交查询”等等功能,说到底就是在服务器上实现的。&/p&&p&所以题主想要使用开发者模式的话,去学习一门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就好了。&/p&&h2&&b&2、开发者模式能实现什么功能?&/b&&/h2&&p&&b&无论你会不会技术,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仔细阅读开发者文档、仔细阅读开发者文档、仔细阅读开发者文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p&&p&地址在这里 →→ &a href=&///?target=https%3A//mp./wik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微信公众平台&i class=&icon-external&&&/i&&/a& &/p&&p&&br&&/p&&p&ok,接下来就要明白一些基本的东西了,以后的开发就会围绕这些转了。首先要明白openid是什么&/p&&p&openid就是一个加密的串,每个用户对一个某个公众号的openid是唯一的。&/p&&img src=&/65c33ba7ce1d59e435c0458a52eac17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然后,有了openid,我能获取到哪些信息?&/p&&p&有了openid,你可以拿到这个用就可以获取到用户的头像,性别、昵称、所在地区等微信公开的信息。&/p&&p&但是有个信息是拿不到的,就是用户的微信号。&/p&&p&&----------------------------------------------我是分割线------------------------------------------------&&/p&&p&下面开始回答题主的问题,题主问的是能实现什么功能。&/p&&p&相信题主已经试过一些第三方的微信平台。&/p&&p&下面是是某微信第三方平台所提供的功能.&/p&&img src=&/340a0f1efb5a4c10fb7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r&&/p&&img src=&/29c79f7ba2b6c7c5ed602c585a4c2e2a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起来是不是很多?&/p&&p&&b&其实这些第三方平台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说白了利用的就是信息的不对等。&/b& &b&准确的说,就是欺负咱一般的老百姓不懂技术。&/b& &b&用他们的平台,可以让不懂技术的人也能实现查快递,查询天气等等功能。&/b&&/p&&p&回到原题,要想知道能实现什么功能,你先要知道开发者模式有那些接口。&/p&&p&先打开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点击开发者中心,看看你目前有的接口权限。&/p&&img src=&/5caf6a1cd01d287cc6f73ab19edcf67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所有的功能,都是基于这些接口的。&/b&&/p&&p&以下我尽量用自己开发过的项目来举例子。 &/p&&p&以我的《英雄小助手》为例,使用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6%258E%25A5%25E6%%25E6%2599%25AE%25E9%E6%25B6%%2581%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接收用户消息&i class=&icon-external&&&/i&&/a&&/u& 这个接口,再配合上数据库操作,我就可以实现记录用户角色信息的功能。&/p&&img src=&/8eeb8a1cb2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img src=&/a38eea2ac3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用过自动回复在和用户聊天的过程中,我已经把用户的ID和大区记下了。这些都是通过程序自动实现的。&/p&&img src=&/90fcfd8bec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r&&/p&&p&高级接口是需要认证的,认证之后,你就可以有这些接口:&/p&&p&&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6%258E%25A5%25E6%%25E8%25AF%25AD%25E9%259F%25B3%25E8%25AF%%2588%25AB%25E7%25BB%%259E%259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语音识别&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5%258F%%E5%25AE%25A2%25E6%259C%258D%25E6%25B6%%2581%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客服接口&i class=&icon-external&&&/i&&/a&&/u&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7%25BD%%25A1%25B5%25E6%258E%%259D%%258E%25B7%25E5%258F%%%25E6%%25E5%259F%25BA%25E6%259C%25AC%25E4%25BF%25A1%25E6%2581%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Auth2.0网页授权&i class=&icon-external&&&/i&&/a&&/u&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7%E6%E5%25B8%25A6%25E5%258F%%%25E7%259A%%25BA%258C%25E7%25BB%25B4%25E7%25A0%258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生成带参数二维码&i class=&icon-external&&&/i&&/a&&/u&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8%258E%25B7%25E5%258F%%%25E6%%25E5%259C%25B0%25E7%E4%25BD%258D%25E7%25BD%25A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获取用户地理位置&i class=&icon-external&&&/i&&/a&&/u&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8%258E%25B7%25E5%258F%%%25E6%%25E5%259F%25BA%25E6%259C%25AC%25E4%25BF%25A1%25E6%2581%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获取用户基本信息&i class=&icon-external&&&/i&&/a&&/u&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8%258E%25B7%25E5%258F%%%25E6%25B3%25A8%25E8%E5%E8%25A1%25A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获取关注者列表&i class=&icon-external&&&/i&&/a&&/u&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5%E7%25BB%%25AE%25A1%25E7%E6%258E%25A5%25E5%258F%25A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用户分组接口&i class=&icon-external&&&/i&&/a&&/u&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4%25B8%258A%25E4%25BC%25A0%25E4%25B8%258B%25E8%25BD%25BD%25E5%25A4%259A%25E5%25AA%%25BD%%E4%25BB%25B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上传下载多媒体文件&i class=&icon-external&&&/i&&/a&&/u&&/p&&p&咱把这些接口好好利用起来,发挥你的想象力,可以实现很多功能。&/p&&p&&b&例一:&/b&&/p&&p&利用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8%258E%25B7%25E5%258F%%%25E6%%25E5%259F%25BA%25E6%259C%25AC%25E4%25BF%25A1%25E6%2581%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获取用户基本信息&i class=&icon-external&&&/i&&/a&&/u& ,这个接口,获取到用户性别、头像、微信号等等信息以后,你就可以开发一个交友类的微信。&/p&&p&比如我之前开发的打分交友&/p&&img src=&/3e7a7c9b3c31ce627c4d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r&&/p&&p&&b&例二(这个微信号是3年前做的,现在貌似已经失效了)&/b&&/p&&p&再发挥你的想象里,配合新浪微博的接口,我开发了一个“我爱的ta”微信号。&br&使用方法很简单,先绑定你女神的微博,女神一旦发新微博或者删微博,这个微信号就会第一时间提醒你。&/p&&p&就像这样:&/p&&img src=&/cd81dfcfb2b1d3b2fdcbc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r&&/p&&p&这些都是我很久以前开发过的项目啦。&br&再比如:利用 &u&&a href=&///?target=http%3A//mp./wiki/index.php%3Ftitle%3D%25E8%258E%25B7%25E5%258F%%%25E6%%25E5%259C%25B0%25E7%E4%25BD%258D%25E7%25BD%25A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获取用户地理位置&i class=&icon-external&&&/i&&/a&&/u& 这个接口,你可以开发一个微信号,自动帮你寻找附近的餐厅。&/p&&p&微信开发模式所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在和微信号对话的时候用到。&br&而微信除了开发者模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 &b&移动网页&/b&。&/p&&p&微信说白了,就是一个&b&聊天工具&/b& + &b&内置浏览器&/b&。&/p&&p&只有你会一些技术,就可以在H5网页开发出很不错的东西。&/p&&p&比如 &a href=&///?target=http%3A///fac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fac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上传一张照片,可以自动识别以及打分。&/p&&img src=&/ccf834a9fef443a1afa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r&&/p&&img src=&/4c8b87dcf00f3a3c64c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r&&/p&&p&&br&&/p&&p&=============================================&/p&&p&&b&例三 :LOL妹子秀&/b&&/p&&p&起因:由于玩LOL的女玩家众多,因此就想给“英雄小助手”做一个玩家照片分享功能。&/p&&p&利用接收图片消息的接口,再做一个移动端的网页,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p&&p&只要直接给公众号发照片,就可以上墙&/p&&img src=&/deae863c6d3d_b.png& class=&content_image&&&p&&br&&/p&&p&&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L妹子&i class=&icon-external&&&/i&&/a& 在这个页面就可以查看用户分享的照片了&/p&&p&当然还做了一个PC版的: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OL妹子&i class=&icon-external&&&/i&&/a&&/p&&p&=============================================&/p&&p&&b&例四 :撸友地图功能&/b&&/p&&p&起因:想给“英雄小助手”做一个基于LBS的社交功能,最好是能在地图上直观展示出来的。&/p&&p&利用接受地理位置消息的接口,再配合上百度地图,就可以实现了&/p&&p&只要把你的位置发现公众号,可以自动查看附近的撸友,简单粗暴,还不赶紧约约约?&/p&&img src=&/e873bee2f8b5f17693fd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img src=&/e23f641bdde0b54bde2d3d_b.png& class=&content_image&&&p&=============================================&/p&&p&&b&例五 : 比特币自动交易功能&/b&&/p&&p&起因:有一段时间突然对比特币感兴趣,就尝试了试了一下。&/p&&p&再比如利用 比特币网站的接口+客服消息接口,可以在微信上做一个比特币自动交易的功能,比特币是7X24小时都可以交易的,写一个程序,设定好自己的心理价位,然后安心得去睡觉就行了。在睡觉的时候都可以帮你买卖。&/p&&img src=&/5c93ffaee7bf_b.png& class=&content_image&&&p&当然,这个功能只是我自己用来玩玩,没有开放给其他人使用。&/p&&p&=============================================&/p&&p&&b&例六 : 实时粉丝数增长统计功能&/b&&/p&&p&起因:发现最近取消关注的人有点多,于是就想分析一下他们是在什么时候取关的。&/p&&p&微信公众平台自带了粉丝数的统计功能,不过那只能精确到天,不能做到实时。&/p&&p&而微信公众号粉丝关注和取关的时候,都会推送一个subscribe和unsubscribe消息,只要存到数据库里,就可以做到实时统计了,这里我把它精确到每10分钟展示出来。&/p&&img src=&/v2-0a2f5aadb33b4cfabc0d2_b.png& class=&content_image&&&p&发现晚上9点40推送的时候,取关人数到达高峰。&/p&&p&必须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今天的内容不好?是不是打扰到用户了?&/p&&img src=&/v2-8f5eea610f4f07db2a0d_b.png& class=&content_image&&&p&=============================================&/p&&p&&b&例七 : 每日新老粉丝取关比例&/b&&/p&&p&这也是一个数据分析的功能,利用微信官方的数据统计接口,可以查询每天取消率,是新粉丝取关多,还是老粉丝取关多,再进行深度优化&/p&&p&&br&&/p&&img src=&/v2-6a80fcf3e627f5616fbd_b.png& data-rawwidth=&1413& data-rawheight=&9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3& data-original=&/v2-6a80fcf3e627f5616fbd_r.png&&&p&&br&&/p&&p&====================================&/p&&p&&b&例八 : 自动回复COS图功能:&/b&&/p&&p&起因:最近在做一个守望先锋的公众号,守望先锋里面的各种cos,同人图福利慢慢,你懂的,但是又懒得自己更新╮(╯▽╰)╭&/p&&p&利用自定义菜单+ 爬虫+ 模板消息的接口,就可以实现这个功能&/p&&p&只要菜单栏上的 想看图吗&/p&&img src=&/v2-45e585b8fddb7b1e30e79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数据则来源于某网站的守望先锋专区,都不需要我手动去更新 (辛苦17173的小编了╮(╯▽╰)╭)&/p&&img src=&/v2-a5d9cd161d360aeaab654df96c22d7ee_b.png& class=&content_image&&&p&====================================&/p&&p&&b&例九 : 做一个王者荣耀版中国好声音功能&/b&&/p&&p&利用JS语音的接口,让你模仿王者荣耀里面的英雄台词,最后系统会给你的声音评分。&/p&&img src=&/v2-7fac93d9d787bee070fa2b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7fac93d9d787bee070fa2b_r.png&&&p&&br&&/p&&img src=&/v2-b55afee4680dcaa4a089f_b.pn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b55afee4680dcaa4a089f_r.png&&&p&&br&&/p&&p&没错,题主只要能明白微信开发者模式的原理,再加上你的灵感和想象力,就能实现非常多很有趣的功能呢。&/p&&h2&&b&3、我不会技术,想实现这些功能,要学些什么?&/b&&/h2&&p&如果你还不懂技术,强烈建议你学习一门服务器端脚本语言(php,python,java等等)&/p&&p&这些语言在网上的教程一抓一大把,学习技术千万不要怕折腾&/p&&p&然后买一台云服务器,搞起!&/p&&p&&b&=======================================================&/b& &b&关于LZ&/b&&/p&&p&说到微信公众号开发,已经是个小能手啦~&/p&&p&现在在做的项目有:&/p&&ul&&li&&b&英雄小助手&/b&&/li&&/ul&&p&&br&&/p&&img src=&/v2-699e38bce945b248b30a2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目前粉丝数300W。&/p&&p&详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运营一个专业类的微信公号?&/a&&/p&&ul&&li&&b&荣耀超神小助手&/b&&/li&&/ul&&p&&b&恩,一个王者荣耀的微信公众号&/b&&/p&&p&&br&&/p&&img src=&/v2-6102bef7b013bcaf97a309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p&&br&&/p&&ul&&li&&b&守望先锋大咖&/b&&/li&&/ul&&p&&b&吸屁股的赶紧关注起来!&/b&&/p&
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更新很多,于日重新编辑一下答案: 1、首先,你要明白开发者模式是什么开发者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先验证你的服务器地址,验证完成之后,用户一旦给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微信的就会把微信用户的消息转发到这个地址上。你的服务器…
&b&美丽说吃螃蟹记——ABOUT美丽说与微信开放平台第一次合作&/b&&br&&br&谢谢大家的关注,很多朋友关心美丽说入驻微信开放平台的前景与商业模式,在我们来看,这些命题今日谈及,为时尚早。实际上这次合作,可以视作纯产品对产品的合作尝试,是双方产品团队对女性手机用户玩法的一次共同探索。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我愿意分享螃蟹是怎样吃上的,滋味如何。&br&&br&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11年6月的一次流量分析,当时美丽说的自有流量蹿升很快,拆解看了数据,做了很多调研,发现有趣的事:相当比例的用户会在QQ上高频的互发美丽说链接,形成了扩散。后来QQ产品团队因此将美丽说链接加入QQ聊天白名单,这样用户贴美丽说链接时,聊天窗口能直接preview大图、价格、评论,体验良好。&br&&br&那时候我们就深刻理解了一件事:女孩子逛美丽说的重要使用场景,是与朋友一起逛,互相挑,”你喜欢吗?”“这件如何?“”要不要一起买?“ 当时感到很遗憾的是,我们虽然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手机用户,但手机上,用户很难完成分享操作,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要在逛街和聊天间让用户顺滑的切换实在是太难了,无法满足“边逛边聊”的乐趣。&br&&br&因此,今年4月下旬,张小龙在向美丽说发起“开放平台内测期入驻“邀请时,我们毫不犹豫的接受了。第三天就飞到广州,当时心急,甚至把IOS主力工程师都带过去了,希望能现场完成连调,早点内部试用。后来发现要讨论的细节还挺多,这个工程师当天又飞回北京继续上班了。产品人员在广州待了两天,与微信团队共同敲定了主体合作细节,回北京后一周,整原型和流程就被确定下来,进入了开发环节。&br&&br&合作给我们留下了三点深刻的印象。&br&&br&&b&其一,微信团队产品力很强,获取今日之成功,绝非偶然。&/b&我们接触到的微信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低调务实,用户至上,善于从用户具体的场景中分析思考,从不夸夸其谈。其实美丽说与微信这一次合作的产品,是比较轻量级的功能,但讨论过程反反复复,前后有数十次之多。 &br&&br&目标场景很快被共同确定,让女孩子们“边逛边聊”。张小龙告诉我们,微信里女孩子之间,“群聊很多”,因为“三人的沟通最没有压力,没有明确指定谁要回复谁,所以轻松自在,适合聊八卦聊心情”。 而美丽说的理解,这是再好不过的分享场景,因为生活中的女孩子们就是边逛边聊天儿的。&br&&br&价值确立后,开始构思用户体验。场景虽简单,细节却马虎不得。从美丽说分享开始,到微信用户收到分享后的童颜,我们环环相扣,仔细梳理,确立了若干问题:&br&&ul&&li&美丽说的MM在什么地方,最有将东西分享给朋友的冲动(需求)?&/li&
&li&分享出去的内容,朋友收到时看到怎样最自然?带标题还是带描述?带价格吗?会像小广告一样,带给微信用户不好的体验吗?&/li&
&li&分享完成后,应该keep用户停留在逛的场景里,还是切换入聊天的场景?&/li&
&li&用户在微信里打开美丽说快捷方式寻找分享内容时,最想找到的是什么?&/li&
&li&朋友打开微信里的分享内容时,期望得到什么价值?&br&.....&/li&&/ul&这些问题,我们与微信产品团队在一起反复推敲讨论,打磨细节,一切以用户的体验为优先。
&br&&br&一个具体的案例,当用户在微信收到一条来自美丽说的分享时,她点击了这个分享,应该给用户什么下文?是打开Appstore要求用户下载美丽说以便查看详情,还是别的方法? 要求用户前往Appstore下载,看起来是能给美丽说导量的,但考虑到用户在一个轻松的对话场景下,遭遇突然的跳转,会相当suprise,尤其是Appstore在中国地区访问很慢,那体验就更糟了。 因此,我们最终放弃了“导量”这个表面上的目标,改为微信用户提供了一个嵌在微信中的web view,用户无需离开聊天窗口,就能看到大图、价格、购买链接、美丽说社区热度信息,既得到了朋友分享的价值,又能轻松的继续聊天。&br&&br&有了用户体验优先这一共同目标,我们的沟通非常融洽,双方都体恤用户,推敲细节,不会斤斤计较,我真心实意的喜欢这种“实在产品人”对“实在产品人”的沟通。&br&&br&&b&其二,微信是真心实意在做开放平台,张小龙与他的团队正在脚踏实地、坚定的将微信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b&
&br&&br&微信之所以邀请美丽说作为第一个非腾讯系的产品入驻,一方面是因为“女生群聊多”,也许这里有不一样的玩法,双方一起试水探索。一方面更是为了“开放”,探索开放平台的产品、运营优化步骤。张小龙当时很坦诚的告诉我们,邀请美丽说,也是“灵光一闪&的事儿,当时他感觉,”第一期只做自家产品的接入,就没法儿了解第三方真实的需求“,因此他邀请美丽说一起来”做实验“,试试开放平台的合作打磨该怎么做,因为“美丽说的产品看起来也挺务实有趣的“。
&br&&br&事实上,在后续开发与连调的过程中,微信确实依据我们与其他合作方的需求,反复的打磨各个接口,调试应用对应用中用户的跳转流程,各种场景下的引导、提示与文案。时常是我们已经确认了一个地方对美丽说而言没问题,微信产品却还会在第二天发来邮件说,“我们又升级了这个地方,这样美丽说和其他应用的用户会在某种场景下感觉更好一点”。 &br&&br&就在我们离开广州的那天,凌晨五点收到微信产品经理的邮件,他写了一篇很长的分析,给我们为“微信用户打开美丽说快捷方式时看到的内容“做了很多建议。这完全是站在美丽说用户的角度在看问题了,如果仅仅为了微信自己的功能,这位产品经理完全没必要做这种翔实的分析与建议,但他认为,因为我们的功能关联了,所以用户也关联了,“使用分享功能的美丽说用户也是微信用户,我们要确保他们体验最好”,这种事例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多次感慨,特别像与自己team的同事在沟通---从一个角度,确实也是一个team,都是为了用户,也都是为了打磨开放合作的产品、过程。&br&&br&&b&其三,我验证了,南方通信大厦(微信所在办公楼)真的会亮灯到凌晨四五点&/b&&br&&br&微信团队的勤奋是出了名了,微博上一度疯传南方通信大厦的那张照片--一个微信的产品经理在周六凌晨2:39发了一张办公楼的图片上微博,说:“在每一个众人皆睡的长夜,这里都一群人在奋战。就这样,一年过去了。”CEO马化腾在随后的4:17转播了这张图片。说:“有灵感的团队,在最有灵感的时刻。&br&&br&去广州时,为了求效率,我们就在南方通信大厦对面找了个如家住下来。那两天晚上,我和同事讨论产品弄文档,四五点的时候,我们就下楼去便利店买可乐,眺望对面的南方通信大厦,独见微信所在楼层灯火通明。微信的实习生告诉我们,张小龙会陪团队一起拼到深夜,回家睡几个小时,第二天爬起来又来了,“几乎天天如此”。&br&&br&我不愿意用“加班”来形容微信团队的拼命,因为这不是“加班”,作为starup的一员,我非常了解这种“拼”是为了什么--因为产品是讲“势”的,“势”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只能玩儿命去追; 也因为产品是迭代出来的,所有产品问题终极的解决方案,一定是极简单优美的,但通往简单的道路,是复杂崎岖的,想更快的catch到要害,最好的选择,就是小步快跑,保持琢磨,从每一步中榨取最大的价值。&br&&br&张小龙与微信产品团队,谈及用户的场景、价值、背后关联的动机,信手拈来,案例翔实,毫无夸夸其谈之风,这没有持续的琢磨,完全不可能做到。&br&&br&今天,我们的微信版本已经上线了,用户已经用上了分享功能,开始与闺蜜们逛了起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我们当然期望吃到更多的螃蟹肉,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继续打磨,有很多事还需要去做。不过过程中,我们获益良多,我们喜欢与这样务实的产品团队交流。&br&&br&微信的团队发给过美丽说这样一封邮件:&br&&br&“在互联网行业里,能像你们这么懂得取舍的团队不多了,你们很清楚知道自己和用户要什么,很难得”。 我喜欢这个评价,就用它做结尾。
美丽说吃螃蟹记——ABOUT美丽说与微信开放平台第一次合作 谢谢大家的关注,很多朋友关心美丽说入驻微信开放平台的前景与商业模式,在我们来看,这些命题今日谈及,为时尚早。实际上这次合作,可以视作纯产品对产品的合作尝试,是双方产品团队对女性手机用户…
&p&1月9日凌晨,万众期待的微信小程序终于正式上线了。昨晚试用了一下几个小程序,个人觉得流畅度不错,体验比之前想象中的还要更好一些。这个被认为可以颠覆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新生事物,终于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了。&/p&&img src=&/v2-6ef02b5adcaba53a1b9225_b.jp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6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v2-6ef02b5adcaba53a1b9225_r.jpg&&&br&&b&小程序的入口在哪?&/b&&p&现在,只要将微信更新至最新版本,并且使用过小程序的话,点开“发现”就能看到小程序的入口了。&/p&&img src=&/v2-462fba882de046fe7ac1ae_b.jpg& data-rawwidth=&1740& data-rawheight=&2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40& data-original=&/v2-462fba882de046fe7ac1ae_r.jpg&&&p&进去后是一个小程序的列表。只要使用过的微信小程序,就会出现在这个列表里。列表上方有搜索框,可以搜索需要使用的小程序。&/p&&img src=&/v2-4a0dcc39b6da2b7de9611_b.jpg& data-rawwidth=&1740& data-rawheight=&22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40& data-original=&/v2-4a0dcc39b6da2b7de9611_r.jpg&&&p&&b&小程序的界面是怎样的?&/b&&/p&&p&小程序的界面非常简洁,与一般的App区别不大。除了第一次进入时需要加载和弹出授权请求外,使用体验。在使用小程序的过程中,也可以随时点击左上角返回微信的界面。&/p&&img src=&/v2-beecb0d4da166_b.jpg& data-rawwidth=&1363& data-rawheight=&18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3& data-original=&/v2-beecb0d4da166_r.jpg&&&p&小程序还可以置顶到聊天列表的顶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打开,非常方便。不过,一次只能置顶一个小程序。&/p&&img src=&/v2-87ab97dfbf3a_b.jpg& data-rawwidth=&1740& data-rawheight=&1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40& data-original=&/v2-87ab97dfbf3a_r.jpg&&&p&&b&小程序可以分享吗?&/b&&/p&&p&小程序可以分享给自己的好友或者群聊。不仅可以像推送公众号名片一样分享小程序的入口,还可以直接分享小程序里面的页面。安卓版用户还可将小程序添加快捷方式至桌面。&/p&&br&&img src=&/v2-9ab163db6140_b.jpg& data-rawwidth=&1740&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40& data-original=&/v2-9ab163db6140_r.jpg&&&br&而在某些公众号的资料界面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相关小程序”一栏,通过这个入口也可以进入小程序。&p&同一主体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可以进行关联,并相互跳转,该功能需要经开发者自主设置后使用。&/p&&p&一个公众号可以绑五个小程序,但一个小程序只能被一个公众号绑定。你可以通过公众号查看并进入所绑定的小程序,反之,也可以通过小程序查看并进入所关联的公众号。&/p&&img src=&/v2-f9cdbd41e8_b.jpg& data-rawwidth=&1740& data-rawheight=&16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40& data-original=&/v2-f9cdbd41e8_r.jpg&&&p&在体验过几个小程序后,可以感受出,开发者将APP中最核心的功能在小程序中做了保留,对一些功能则进行了舍弃。从小程序发布后的情况可以看出,微信确实贯彻了“用完即走”的产品理念。快速获取、随时使用、减少干扰……这种轻量级的应用,正是我们在厌倦了满屏的App后,一个恰逢其时的新生事物。&/p&&br&&p&&b&如何迅速开发和推广小程序?&/b&&/p&&p&毋庸置疑,我们又将在微信上迎来一波新的红利。很多人都希望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可是在实际行动上却又举棋不定,踌躇不前。在此,我们不妨根据微信小程序目前的最新情况进行分析,微信小程序上线后,开发者必须知道的5件事情。&/p&&img src=&/v2-de79cd851a74cf5b26e2a53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de79cd851a74cf5b26e2a53_r.jpg&&&p&&b&1、找准自己的小程序定位&/b&&/p&&p&开发微信小程序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根据行业和产品给自己的小程序做一个定位。例如餐饮行业可以通过小程序制作线上菜单,服务行业可以制作线上便捷工具,品牌商家可以打造线上店铺……只要真正符合了微信小程序“好的产品是用完即走”的产品理念,就是一个好的小程序。&/p&&p&&b&2、借助第三方平台快速开发小程序&/b&&/p&&p&对中小企业来说,在对头疼的莫过于缺乏开发微信小程序的资金和专业技术。现在微信小程序上线后,以「即速应用」为代表的适用于零基础开发者的小程序制作平台也迅速涌现。借助这样的小程序开发平台,直接在无需代码的情况下快速生成小程序。这能让中小企业省去不少麻烦,跟上小程序发展的节奏。&/p&&p&&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s%3A///x/page/n.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即速应用——一键生成微信小程序的操作演示 - 腾讯视频& data-poster=&null&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null&&&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即速应用——一键生成微信小程序的操作演示 - 腾讯视频&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x/page/n.html&/span&
&/a&&/p&&p&在一个刚刚拓展的新市场中,越早进入,往往就能获得更迅速的发展机会。在推广过程中,既要参考原生App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的推广思路,也要充分考虑微信环境下的社交网络传播环境。提前制定好市场战略,在合适的时机迅速进行推广,才能事半功倍。&/p&&p&&b&3、利用公众号积累的影响力&/b&&/p&&p&由前文我们可以知道,小程序和公众号是相关联的。充分利用公众号积累的用户和品牌影响力,进行二次转化,是驱动小程序推广的一个基本思路。如今,微信用户活跃数用户数已达8.06亿,微信成为了我们日常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微信小程序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跨平台传播的更多可能。要想利用小程序营销品牌,最关键是要做好小程序的服务,以及切准行业方向,这样可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流量,还可以获得精准的用户。&/p&&p&&b&4、做好小程序的线下推广&/b&&/p&&p&因为小程序不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还可以基于地理位置让附近的用户看到。因此,派发传单和举办活动等线下推广的方式是推广小程序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因为微信不打算做小程序商店,所以小程序的线下推广就变得非常重要。&/p&&p&&b&5、注重小程序的用户体验&/b&&/p&&p&虽然微信严格限制了小程序的消息推送,但仍然设置了客服等交互功能。因此,想开发一个好的小程序,就必须注重用户体验,让用户在使用小程序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小程序区别于原生App的方便快捷。&/p&&br&&p&在一个刚刚拓展的新市场中,越早进入,往往就能获得更迅速的发展机会。在推广过程中,既要参考原生App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的推广思路,也要充分考虑微信环境下的社交网络传播环境。提前制定好市场战略,在合适的时机迅速进行推广,才能事半功倍。&/p&
1月9日凌晨,万众期待的微信小程序终于正式上线了。昨晚试用了一下几个小程序,个人觉得流畅度不错,体验比之前想象中的还要更好一些。这个被认为可以颠覆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新生事物,终于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了。 小程序的入口在哪?现在,只要将微信更…
我打个岔,我就想问问聊天功能还能保证吗?现在阅读一个公众号,来了一个聊天信息,我点击聊天后想回到刚才的那篇文章已经不见了,我需要操做三次才能回到原来的阅读界面,我就想问问张小龙师兄把微信发展成为一个超级APP以后最基本的聊天功能还能保证吗?是不是我在用美团应用号订餐的时候回复了我老板一个微信,然后我就要重新操做好几次才能继续刚才的订餐?&br&---------------------------------------------------------------------------------------------------------------------&br&新增内容:&br&以下是我和我老大在微信群谈论的内容:&br&前年互联网圈疯狂神话张小龙的时候他回了华科一趟,还专门在一间教室里做了个小型分享会,他坦言自己从华科毕业后走到现在有一部分是机缘巧合。不过张小龙的产品哲学现在确实成了一种风尚——极简、洞察人性、满足最原始的人性需求,其实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也知道这些,只是当把产品放到整个商业战略中考虑的时候就发现张小龙哲学的优先级就被降低了,阿里就是个例子,在商业驱动为主的阿里巴巴,产品体验从来都不是优先考虑的重点。不过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张小龙掌握了主动权,实现了自己的产品哲学。不过很明显能感受到张小龙和微信面临着整个腾讯集团的强大压力,太多的业务想绑架微信给自己引流、做推广,微信发展到现在还能保持那么简洁已是难能可贵。不过不看好这次微信白皮书所说的应用号这个东西,手机配置的增强以及更多传感器的加入使得Native APP相比于H5应用还是有很大优势的,况且即使很多轻应用可以集成为H5的形式,也应该有浏览器来完成,现在的微信公众号阅读操做已经和聊天操做有很大冲突了(阅读时收到聊天信息,然后返回阅读页面则需要至少三步操作),再加上一个应用号估计体验不会超过浏览器内置的。
我打个岔,我就想问问聊天功能还能保证吗?现在阅读一个公众号,来了一个聊天信息,我点击聊天后想回到刚才的那篇文章已经不见了,我需要操做三次才能回到原来的阅读界面,我就想问问张小龙师兄把微信发展成为一个超级APP以后最基本的聊天功能还能保证吗?…
&p&说下几点对张小龙的小程序不一样的看法。涉及到微信和苹果IOS系统的撕逼,以及一些较为看似阴暗但很现实的猜测。&/p&&p&&b&1)微信做小程序的目的是想海纳百川,是希望小程序的开发者运营者们给微信带来流量,而不是希望微信的流量被分发出去。&/b&&/p&&p&在小程序没出来之前,在服务号的年代里,微信一步步做了各种策略限制,比如禁止诱导分享,禁止诱导关注这一大堆大帽子,甚至禁止在朋友圈传播各类H5,小游戏等等。以上的所有行为只要一旦被发现或者被举报,后果都是清空粉丝甚至封号。微信一方面希望各种服务号来丰富微信本身的生态,一方面又在极力限制他们。你可能经常听说过某个很牛的订阅号,但是却很少或者从未听说过某些还可以的服务号吧?&/p&&p&&b&因为服务号可以从微信本身吸取流量,然后再把这些流量导到APP里面去。但是订阅号不需要担心这个。&/b&&/p&&p&笔者自己开发运营过一个服务号,真正去推广的时候感觉处处受制,所有想到的有效低成本的推广策略发现全部都被写在了微信的禁止名单里,一旦使用被发现,后果就是清空粉丝+封号。&/p&&p&&b&具体到现在的小程序需要扫码访问,以及张小龙举得应用场景的例子,更多的都是适合和基于线下线上结合的场景,而这些场景对于微信的意义都是为微信导流海纳百川。&/b&&/p&&p&所以根据微信一惯的风格,&b&做小程序的目的永远只是希望你丰富微信生态,而不是希望你反客为主从微信这里吸收流量在引流到APP&/b&。你只能默默的提供一些服务,允许你赚点小钱,但是当你想从微信吸流量的时候,并且你真正吸到了的时候,那就等着封号吧。微信肯定会出一系列的政策来干你。&/p&&p&&b&2)微信所谓的用完即走,是让用户对其第三方开发者的的小程序用完即走,而不是对微信用完即走。微信希望用户永远黏在微信本身上。&/b&&/p&&p&他所做的订阅号,服务号,小程序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丰富微信生态,希望更长时间的把用户绑在上面,但是对于其生态系统上的第三方来说,他只需要你们发挥有限的作用即可,&b&不要想着反客为主或者妄想从微信吸流量。这是找死的行为。微信是想海纳百川养肥自己,不是想天降甘霖滋润他人。&/b&&/p&&p&&b&3)微信现在说的很多话,做的很多事是做给苹果看的,未必是专门说给用户听得。&/b&&/p&&p&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苹果的CEO库克,对于中国这么大的一块市场。微信的小程序如果做的太过分,自己做了应用分发以及各种抢你饭碗的事情,你会采取什么动作?毫无疑问的就是把微信直接从APP store下架或者说这个新版本的审核就是不给他过。微信是有野心的,不然不会做小程序这个东西。微信说不做分发市场,以及极力限制搜索从一定层面上说也是做给苹果看的,意思是苹果爸爸你看,我已经很听话了哦,我对你没什么威胁哦,我这个版本更新可以提交了吧?在经过重重公关,请一群大佬们玩一下嫩模说说好话。在不触犯到原则问题,不威胁IOS利益的大前提下,IOS会适当允许微信搞点事情。&/p&&p&我甚至怀疑微信嘴上说不做分发市场,但是他可以背后投资一些做的不错的分发市场即可。就像腾讯之前投资有赞商城一样。这样让人看不出来毛病。钱我也赚了。&/p&&br&&p&&b&4)大部分开发者不会使劲,试试水可以,大投入不行&/b&&/p&&p&实际运营过互联网产品的应该知道,APP推广起来实际上比微信公众号推广起来其实是更简单,公众号和小程序都更容易被用户遗忘。而微信又老是有种种限制,动不动就要干你,以笔者实际的运营和开发经验来说 。&/p&&p&如果我的蛋蛋要被捏在苹果安卓这种底层系统的手里和把我的蛋蛋交在腾讯微信的手里选一样的话,我肯定是会情愿把蛋蛋放在苹果安卓的手里,而不会放在微信手里。因为微信的做事风格,野心,目的,都让我感觉他捏我蛋捏的很紧,而且随时会捏爆你的蛋蛋。&/p&
说下几点对张小龙的小程序不一样的看法。涉及到微信和苹果IOS系统的撕逼,以及一些较为看似阴暗但很现实的猜测。1)微信做小程序的目的是想海纳百川,是希望小程序的开发者运营者们给微信带来流量,而不是希望微信的流量被分发出去。在小程序没出来之前,在…
在4月19日发布朋友圈之前,张小龙在微信签名里一直是“释放每个人被潜藏的摄影荷尔蒙”。每次在微信里看到他的签名,我以为他是个摄影发烧友。然而在朋友圈上线时,我明白了这句slogan的寓意。他让微信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活相册,与朋友们分享每天的真实生活。&br&&br&这个时候,张小龙的微信slogan换成了“Weniger, aber besser.”(越简单,但越好),这是德国工业设计大师Dieter Rams崇尚的设计理念,也是乔布斯的“至繁归于至简”的精神。这,也是张小龙想要表达的微信朋友圈的理念。&br&&br&4月19日update微信4.0版时,我们打开的微信不再是蔚蓝星球下的孤独人影,而是璀璨迷离的夜色,在城市斑马线上行走的人影。它宣告着“如你所知,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是的,它让你拥有了自己的相册,在诧异的一瞬间,那张华丽的夜景就像两扇门一样徐徐打开,像是引领你进入一段全新的奇妙旅程。&br&&br&没错,朋友圈来了。&br&&br&朋友圈里的张小龙的确爱拍照。他拍雨后的广州、拍雨中街头的情侣、拍同事、拍点缀着柠檬片儿的甜点。不是单反那般郑重,他的照片充满了生活气息。朋友圈是一款充满了极简主义的产品,主色调是蓝灰色,连表示赞这个动作时,都是非常Geek的蓝灰色桃心。在蘑菇街里,你要表达“喜欢”,就点一下sweet的粉色桃心。在Path里,喜欢是红色的桃心。&br&&br&朋友圈的设计非常简洁,你可以用右上角的相机按钮,拍下身边任何有意思的事物,写下当时的心情,还可以加上地理位置的标签。张小龙似乎不愿意让这简洁的界面被打破,以至于当你仅仅想写下纯文本时,需要长摁三秒相机按钮。它像一个需要破解的谜题,让那些无意之中发现的用户们拥有征服未知世界的快感。这很快成为了微信4.0版用户的一个新趣味,大家为发现这个小tips而洋洋得意。&br&&br&微信4.0新版刚推出时甚至没有滤镜,当网友们热议朋友圈没有滤镜功能时,张小龙的想法是希望这些照片真实、不加修饰地反映生活。在他至简的理念里,真实的人生连修饰都是多余的。但是后来很快,朋友圈的照相功能里加上了滤镜,看起来,人们更爱修饰后的美好景象。而张小龙做产品的出发点,是要满足大众的需求。&br&&br&它是一款通俗的产品,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无线上的巨无霸。事实上,微信推出一年以来,已经是中国无线领域最耀眼的明星——作为一款纯粹的无线产品(没有PC版),微信成为首款用户过亿、日活跃比例超出市场上任何一款无线产品的杀手级应用。对于正在蓬勃生长的中国无线市场来说,现在的微信已然是巨头。&br&&br&这款大众的产品,却是从一个小小的需求出发,即强关系的熟人SNS。张小龙不爱和陌生人交友,他认为人的一生之中,真正的知己不超过10个。因此在微信的朋友圈里,你可以和熟识的朋友交流对话,也可以和这位朋友共同认识的朋友交流,却看不到你并不熟识的朋友的朋友。在这里,关系链很短。&br&&br&业界有人说这种SNS的关系模式没有确定性,有人说这会抑制UGC的活跃度,有人说没有完整的信息闭环,有人说很创新……无论别人怎么说,毋庸置疑的是,朋友圈是张小龙的世界观的表达——无论是做产品,还是交朋友,他都简单至上。&br&&br&一款有灵魂的产品,是能体现产品设计者的精神气的。这几年来,无数的产品在市场上出现,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三类:&br&&br&一类是跟风而动,往往来得快又去得快,比如前年以来一浪接一浪的LBS签到、手机团购、优惠券、近距交友……它们是大潮中的一瞬间,浪过去就消失了;&br&&br&一类是能抓住用户们的某个普遍性需求,并且以比较好的功能去满足,这样的产品往往能有不错的用户量,成长也快,这是市场上不错的产品。它们可能在商业上成功,却难以在你心中留下印记;&br&&br&而好的产品往往是和产品经理合二为一的,在引导或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它融会贯通了产品经理的世界观,是产品经理与外界对话的作品。&br&&br&好的产品经理亦如此。近几年,市场上的明星产品,都体现了它们背后的设计者的精神所在:陌陌的唐岩有着浪子般的不羁内心(哈哈,唐岩不要生气,你的不羁风格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i美股的方三文在创业前,自己是个痴迷的美股操盘手;掌上春雨医生的创业者张锐,出生于中医世家,有着悬壶济世的情怀,因此在掌上春雨的病理查阅界面上,是类似于中医的人体五行经脉的表达方式,而非学科条目式的查阅方式;周源当年和我在一个栏目组时,一直是个爱思考爱提问、融合了Geek和文艺风的大男生,而知乎超强的内容运营能力和社区里的清新、分享、平等的精神,和周源的风格一脉相承……&br&&br&在中国第一产品经理张小龙的作品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世界观,见产品知人。从Foxmail到QQmail,再到微信,从工具到社交,从PC端到无线,他总是从红海的市场拼出蓝海的境界,凭借的却是极简的杀手锏。&br&&br&从微信很容易体会到他的风格,这是一款Geek风格的产品,没有时尚SNS的甜美色彩,没有通常SNS复杂的关系链,主色调蓝灰色是他常穿的Tee的颜色,也是他办公环境的颜色。他的愿景是以一款简单的产品构建一个庞大的系统,因此,微信是简单的,但是已经奔跑在路上的微信开放平台,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可以接纳各种应用和数据,用户之间可以简单地操作,就可以互相推荐和传送。&br&&br&在这个正在构建的庞大系统里,他是自信骄傲的。以前网上有人批评微信抄袭,他在微信3.0版上引用了MJ的话:“你说我是错的,那你最好证明你对的。”到后来,他不再回应,微博上留下一句介绍:“我所说的,都是错的”。懂他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他不再解释。&br&&br&微信4.0版发布在4月19日,这个日子是for one night的谐音。有人说微信的摇一摇和漂流瓶助长了陌生人交友和一夜情,可是张小龙却说,他设计这个功能的初衷是,都市里的人压力都很大,都有倾吐的欲望。没想到后来用户之间的互动就自发生长了。&br&&br&在广州的这个夜晚,我摇了摇漂流瓶,顷刻收到了几个瓶子。有几个男生的话混沌不清,像是外星人。一个女孩子的声音哀怨地说:“我最近很不开心很不开心,好郁闷好郁闷。。。”我忍不住的好奇,问她怎么啦?她就消失了,只剩下一只瞪着大眼睛的红色海星,寂寞地飘荡在暗黑的海面上。&br&&br&&strong&声明:我不认识腾讯PR微信PR,张小龙更是不知道我写了这篇文章。他是我最尊重的产品经理。所有的质疑都请针对我吧,欢迎拍砖,也谢谢大家的批评指正。&/strong&
在4月19日发布朋友圈之前,张小龙在微信签名里一直是“释放每个人被潜藏的摄影荷尔蒙”。每次在微信里看到他的签名,我以为他是个摄影发烧友。然而在朋友圈上线时,我明白了这句slogan的寓意。他让微信的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活相册,与朋友们分享每…
有人唱多,那我就来唱空。&br&&br&虽然说腾讯号称BAT 三强之一,业务偏产品,但是你要说他铁了心要把微信做成平台,并且未来能做的很好,不好意思,我表示怀疑。&br&&br&先看腾讯的历史,即时通讯发家,社交网站时代的时候跟着做社交网站,比如QQ空间,校友。端游页游手游时代来临时,他也一直是一个跟随者,电子商务来临的时候也跟着做支付,做网购平台,做自营电商(财付通,拍拍,QQ商城,易迅)。&br&&br&用一句话概括就是,&b&行业试水开荒你们去,行业成熟大收割我来&/b&。在这一连串腾讯业务线中,有哪一款产品能够彻底平台化并且形式大好的?&br&QQ就不用说,至今其平台化程度相当低,API开放的相当小气,想获得高级API的权限?必须交给腾讯托管,更别提当年对QQ平台化的态度可是势不两立。&br&&br&游戏推广运营平台化更是业界黑心,以高流量要挟高抽成,好不容易咬咬牙放腾讯推广,却发现流量都给了腾讯自己托管的游戏。&br&&br&最搞笑的就是腾讯的电商平台,按理说电商平台应该是最能体现平台运营实力的,搞到最后,拍拍关闭,易迅易主等死,员工回家,导致大量第三方商户遭受直接的经济损失,易迅员工甚至去腾讯上海分部直接拉横幅抗议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公司做了个艰难的决定,以前承诺的大电商大平台现在通通不做数,你们该去哪去哪,不要阻碍我跟京东一起上市圈钱,有本事你告我啊。腾讯电商事件告诉我们,腾讯是一家上市公司,在诱惑足够大的时候,它的行为是没有底线的,第三方该扔掉还是得扔掉。&br&&br&再说微信,只所以张小龙成为现象级人物就是因为张的行事同腾讯原有的风格大相径庭,微信的平台化做的很早,完全不像是腾讯的风格,一般腾讯都是把行业做死做烂了,才慢慢开放点接口,看看大家还有什么新思路可以做。这次微信完全没有照搬QQ的发展路线图,而是早早的平台化(八成是受微博平台化的影响)。第三方来了,各种玩法频繁问世,其中最赚钱的就是营销平台,放心,腾讯骨子还是想什么都自己做的,这不,腾讯搞了个自己的营销平台(腾讯风铃),腾讯在等待时机,等待行业成熟(培养市场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是交给你们来做吧),等行业真正成熟的时候,腾讯会毫不犹豫的跳出来把你们给收割了。就像腾讯毫不犹豫的把电商平台给关停送人一样。&b&腾讯是牧羊狼,先把自己伪装成牧羊犬,把你们这群羊养大养肥,到时候伪装的外衣一脱,善犬变饿狼,你们只有被吃的份。&/b&&br&&br&退一步说,就算张小龙真心想做大平台,靠着自己的那张脸顶住公司高层的盈利压力,耐着性子放长线培养市场,完善平台,直到最后有一天微信终于找到了盈利模式,腾讯上下皆大欢喜。但是万一哪天张小龙不在腾讯了呢?更何况还有姗姗来迟的国家队易信虎视眈眈,哪天借工信部一道圣旨就能够把微信折腾个底朝天。&br&&br&&b&腾讯天生就没有做平台的基因,也没有做平台的心胸&/b&。哪天南非土豪们手头紧了,把你们这帮杂牌军给收编了也不是没可能,其实被收编也算是善终了,就怕他直接把你们给赶下车,自己一脚油门扬长而去。&br&&br&以上
有人唱多,那我就来唱空。 虽然说腾讯号称BAT 三强之一,业务偏产品,但是你要说他铁了心要把微信做成平台,并且未来能做的很好,不好意思,我表示怀疑。 先看腾讯的历史,即时通讯发家,社交网站时代的时候跟着做社交网站,比如QQ空间,校友。端游页游手游…
很多人说微信这是要做一个操作系统,巨无霸的app平台。将来的所有应用都运行在微信里,多么的可怕。实际上微信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b&真走到这一步,我们就真的有幸见识到微信是怎么死的了。&/b&&br&&br&设想这样一个场景:真的有一天,你在京东买东西,在今日头条看新闻这些乱七八糟的都在微信这一个app里。&b&那么最基本的聊天沟通的体验必然会被伤害,而且你会觉得微信太繁,太重。&/b&&br&&br&&b&很自然的,你会想着,不如就把微信作为一个轻app的文件夹,然后另找一个纯粹的IM应用来聊天。(事实上,即使以现在不算太重的微信,这样想的人已经不少了)&/b&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在微信里看新闻,在微信里购物,但是在whatsapp/telegram里聊天。&br&&br&而微信一切的优势,说到底是两点:&b&超高的开启频率和沉淀在里面的社交关系链。一旦你不在微信里聊天了,开启频率会降低,关系链会转移,这一切就都没有了。&/b&&br&&br&轻app文件夹或者说操作系统里的操作系统这种事,百度试过,UC试过,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因为这种形式本身如果不是一个高频应用,而且没有关系链,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什么优势。&br&&br&我可能在微信里面看今日头条是因为我一天要看几百次微信,顺便就在微信里看今日头条会很快捷;是因为我的好友都在微信里,很多情况下,我打开今日头条的原因就是他们通过微信给我分享了新闻。&br&&br&如果我不在微信里聊天了,那么在微信看今日头条的这些理由就都不存在了。而且微信里的今日头条比桌面上的不但功能简陋,入口也要深两个层级。&br&&br&所以假如微信真的非要做一个系统中的系统,把现在所有的应用都囊括进去,并且成功了。那么事情的演变会是这样的:&br&&br&&blockquote&&b&开始,因为微信长久以来巨大的势能,我们会删掉京东,删掉今日头条,在微信里买东西,看新闻。&br&然后,不可避免的,你在微信里聊天会越来越难受。我们会慢慢的把聊天这件事从微信里迁移出来,开始用telegram之类的东西。&/b&但是我们还将惯性的在微信里买东西,看新闻,只是打开的越来越少。&br&&b&最后你连买东西和看新闻都懒得用微信了,因为不聊天了,就没有这么多消息需要频繁打开了,而且里面也没有朋友了。微信这时候在打开速度和社交关系上都没有优势,&/b&你会发现,还不如用京东和今日头条本身的app。&br&&b&至此,微信卒。&/b&&/blockquote&&br&&b&微信一切的一切的基础都在于,我们天天在里面随时随地聊天。所以张小龙不会杀鸡取卵做什么幺蛾子操作系统里的操作系统或者App Store。小程序要做的,就是像他说的那样,一个即用即走的工具,沟通线上与线下,进一步巩固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上的水和电的地位。&/b&&br&&br&最后聊聊我觉得微信可能的发展。由于微信的限制,现在获取小程序一共可以算作两种方式:&br&&br&&b&一种是扫实物二维码,对应着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的,沟通线上线下。这就是一件不可估量的事情了。&/b&&br&&br&&b&第二个是朋友间分享。由于微信nb的传播性,这种方式使小程序很可能成为新app初期推广的强大渠道。先通过一个易分享的简易版app小程序广泛传播,然后引导用户下载完整的应用,这种二级跳式的推广是容易想到的。所谓创业者的机会就在这儿。&/b&(&b&搜索必须精确搜全名,不能模糊搜索或搜关键词,&/b&这个跟App Store是很不一样的,&b&所以这个入口算分享而不是搜索。&/b&因为必须是有人告诉你你才能找到,精确打字搜索只是最后一环,在这一环你并没有获得任何更多的信息,所以你获得的渠道实际上告诉你的人/文章之类的,总之是来自分享。)&br&&br&&br&大半夜的,脑子不太清楚,可能完全说错了,见谅。
很多人说微信这是要做一个操作系统,巨无霸的app平台。将来的所有应用都运行在微信里,多么的可怕。实际上微信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真走到这一步,我们就真的有幸见识到微信是怎么死的了。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真的有一天,你在京东买东西,在今日头条看新…
看了排名首位的答案,我气的换成电脑来答一发。先说结论:到底是多么无知和偏执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答案?&br&排名第一的答案概括起来就两句话,小程序的火爆之所以火爆,是因为:1权威体制下的人民奴性。2腾讯公司的商业炒作。&br&&br&一个公司发布了一个功能,造成了行业轰动,竟然也能联系到权威体制去。照你这么说,美国就是最大的权威体制国家,google glass、gmail、kindle、iphone、xspace、特斯拉,哪个当年一发布的时候不是造成了全行业轰动,粉丝跪舔、消费者排队、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所以呢?结论呢是美国人民奴性深厚跪在地上站起不来了?&br&至于说腾讯公司炒作,如果不是哗众取宠,就只能说是对移动互联网行业过于无知了。小程序这么重大的事件,刷屏是理所当然的:张小龙去年宣布微信要做应用号的时候,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就被震撼一次了,从内测到公测,所有关心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要在这个行业里混一碗饭吃的人,都在紧紧的关注着这个项目。&br&毫不夸张的说,小程序这个项目有可能带来新一波创新红利,催生新的一批亿万富翁和独角兽团队。他被刷屏不仅合情合理,我还嫌不够呢。我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对小程序关心度最强、讨论次数最高的,还是互联网、投资行业的人,至于其他行业的由于还在测试阶段,小程序数量还很少,基本上没有影响到。&br&说小程序不是程序而是网页,显摆你知道h5是吧?小程序是纯粹的网页么?小程序比h5好的地方就是因为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网页。h5里面,你想录音怎办?写js脚本-webkit核心解析js-调用浏览器的录音接口-浏览器调用手机的麦克风,指令经过4次传导才能调用底层硬件,对于用户体验就是速度慢、手机卡、用多了还发热量高、耗电。况且,写网页的前端工程师再nb,你能决定用户用什么浏览器么?如果用户用了一个极端sb的浏览器呢?在用户眼里才不管是你h5写的不好还是浏览器不好,反正不好用就是你们公司差,老子不用了。&br&反观小程序呢?直接调用微信的录音接口-微信调用手机麦克风,只用两层指令传导,通俗地说,跟你直接用微信录音的效果是一样的,用户用微信有多爽,用你的小程序就有多爽。微信的nb研发团队直接为我所用,我只要有一个看得懂接口文档的前端工程师就行了,你说小程序是不是程序?&br&再说,你用浏览器怎么获取用户头像和昵称?怎么支付?(这句话不严谨,评论里有人指出了,我当时处在比较气愤的状态,没有考虑周全。头像、昵称的确可以用授权的方式获得,支付也可以调用支付宝、微信接口。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浏览器本身不能提供获取头像的接口,而微信提供,两者区别很大)&br&在你眼里看起来,这么nb的事情就变成了“一个极其普通的网页样式和超文本渲染”,你不是装傻就是真傻。&br&你还说“唯一的不同是入口不是微信而是Safari”,废话!这唯一的不同区别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号第二次修改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