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7Plus和三星哪款手机比较好S8哪个好

网络时代知识沟变化情况探析
&&&&来源:&&&&
&&&&&&字号
摘 要:知识沟理论认为各个阶层之间所获取知识量的差别只会越来越大,而这不利于社会公平的。随着时代发展,新媒介技术的出现,知识沟理论也不断发展,演化成信息沟等,最终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数字鸿沟概念。数字鸿沟也由三道构成: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充分体现出出,互联网时代知识的碎片化特点,以及知识沟并未缩小而在逐渐拉大的趋势,人与人之间正在区隔化。
关键词:知识沟;新媒体;数字鸿沟;微博;信息
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然而社会贫富阶层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减少。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只有保证所有成员都能从社会的发展中有所收获,才能保证社会稳定。知识在信息时代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能影响其他资源分配的重要能力指标,所以采取措施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均衡获取信息和知识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知识沟理论认为各个阶级之间的知识沟只会越来越大,但它提出于电视作为主要大众媒介的时代。如今随着围绕互联网的各种新媒介的出现,“知识沟”理论发挥效果的方式也随之改变。
一、最早的知识沟理论
20世纪60年代动荡的美国,很多孩子都生活在贫困中,没能接受应有的学前教育。美国约翰逊总统发起了对贫穷的战争,主要任务就是减少贫穷和社会两极分化的根源,尤其是儿童的早期教育。《芝麻街》制作的目的是使生活在各个阶层的学龄前孩子都有机会受到教育,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
然而经过研究却发现,《芝麻街》在学前教育方面,虽然确实对无论是家庭贫困或是富裕的孩子都产生了良好效果,但家庭富裕的孩子有相较之下对节目的接触机会更多和使用频率更高,所以从中受益更大。就算利用程度相同的状况下,高收入的家庭的孩子因在其他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所以具有较高的理解力,因此从中获得知识也比贫穷家庭的孩子更快更多。因此这个电视节目没能实现教育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鉴于以上情况,1970年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于《大众传播流动和只是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假说。其基本观点为“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会扩大而非缩小。[1]”
然而这里必需注意的是,在“知识沟”假说中,“知识”的定义决定了这个假说成立与否。因为经济条件差而没机会收到学校教育的人,并非一定是无知的人,而是与经济条件能支撑较高程度教育的人相比,因为没能熟练掌握传统定义下的阅读和理解技能,所以获得信息的效率较低。而在经典“知识沟”假说研究中,“知识”被狭窄地定义为“媒体话题中的政治内容和公共事务”,完全排除了知识其他更广泛更具普适价值的定义。
因为这些知识的获取与政治参与更紧密相关,进而也涉及到民主社会的建设等有关政治权力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来说,某段时间内被大众媒体进行大量宣传报导的话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因为其经过训练,所以的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更快速更高效更准备地吸收了理解媒体所传递的有关此的信息只是。所以较之未被重点报导的过的话题,在短期内,被媒体集中报导过的话题,获得相关信息与知识的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因而与家庭条件更为相关,这就是罗杰斯提出的所谓的“传播效果沟”。
二、“知识沟”的发展――信息沟
1974年卡茨曼考虑到新传播技术的出现,提出了“信息沟”概念。“他试图回答信息社会的现实问题,即如何解决信息社会中信息富有者与信息贫困者的两极化分化的问题和由此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这对大众传播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
“信息沟”理论认为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但是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好处并非是所有社会成员均等享有,信息能力较强的人会比较弱的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新技术的早期效用会最早带给那些传播活跃、原本就信息储备量大的人群。而且新技术的利用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济条件,由于这些资源的社会分配并不均等,而这对现有信息贫困者是不利的。现有信息水准的程度与采用新媒介技术的积极性成正比,这也决定了信息富有者在新技术采用的利益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知识沟”在互联网时代的体现――数字鸿沟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具有去除节目制作标准化、赋予受众更多互动和自由的特点,但仍不能消除“知识沟”。卡斯特曾指出:“互联网有重大的不均等现象……然而谁能够率先使用,以及为了什么目的使用,却非无关紧要之事。因为互联网不同于电视,互联网的使用者也是生产者,既提供了内容,也塑造了网络。”
与印刷时代的受众多为主动的文化精英,而电视的受众无论社会地位如何,使用电视时的状态多为被动都不同。网络时代的受众,存在两种状态――从事互动者和被互动者。前者能主动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因此能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建立互联网,而后者十分被动,其对互联网的使用多为被动地接触被前者所塑造的网络。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沟――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的提出
数字鸿沟又被称为信息鸿沟,是在1996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时,由戈尔提出的概念,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这是传统的国际和国内不平等、社会分层在数字化时代的延续。
传播学者Norris将数字鸿沟分为三个层,“首先是全球鸿沟,指的是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因特网接入率上存在的差距。其次是社会鸿沟,是指每个国家内部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差距。第三是民主鸿沟,强调的是人们在是否使用数字技术参与公共生活方面的不同。[2]”数字鸿沟主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国际鸿沟、种族鸿沟、语言鸿沟、性别鸿沟和代际鸿沟。而我国数字鸿沟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与世界的数字鸿沟,各地区间的数字鸿沟、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二)数字鸿沟的发展
数字鸿沟一开始指的是,“信息拥有者”和“信息非拥有者”能够获得互联网等新技术所提供的信息的差距。Norris等学者于2000年开始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对这些新技术使用的效率和质量等指数。凡?迪克指出“一部分人能够将数字技术用于工作和教育,并从中获益;另一部分人则只能使用基本、简单的应用,并主要以娱乐为目的。[3]”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新媒体会因改变了媒体运作的机制和特点,从而改变“知识沟”假说的结果。他们认为新媒体使受众更加平等地接近和使用媒体,因此普通人在信息交流中能更加积极,而非简单地被动接受和消费信息。
虽然将“数字鸿沟”假说称作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沟”,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二者强调的重点也不同。前者主要强调技术发展所形成的技术掌握能力的差别,后者则注重受众从媒体中获取信息和能力差异。国内传播学者韦路和张明新甚至将知识沟比作数字鸿沟的第三道。(第一道为接入沟、第二道为使用沟)。他们认为,“相比接入沟,互联网使用情况能更好预测人们的知识获取,新老媒体的使用沟能导致强度不同的知识沟。”
(三)第一道数字鸿沟:接入沟
学者Attewell在微观上将数字鸿沟分为两类,对网络接入的差异称为第一道数字鸿沟――接入沟。凡迪.克进一步将“接入”缺乏区分为四种:“一是缺乏兴趣和新技术缺乏吸引力而导致的基本的数字经验的缺乏,这里接入被称为‘精神接入’缺乏。二是电脑和网络连接的缺乏,这种情况的接入是‘物质接入’缺乏。三是技术界面不够友好、教育和社会支持不足导致的数字技能的缺乏,这里是‘技能接入’缺乏。四是使用机会的缺乏以及这些机会的不平等分布,这里是‘使用接入’缺乏。[2]”
这里凡迪克提出的前两种定义的“接入”与Attwell所说的第一道数字鸿沟类似,指的是现实世界中人们是否直接接触因特网,即“接入沟”。后两种则会联系到第二道数字鸿沟,即“使用沟”。
一种新的传播技术需要被普及时,最先出现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水平的制约。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民主与自由常常只是针对那些不被经济条件所限制的人。所以“接入沟”是最早意义上的数字鸿沟,即指技术接入拥有者和缺乏者之间的差距。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DrMaggio等人提出,“研究的重点应在不平等是如何被各种社会因素所影响的。这些社会因素包括政府项目、工业结构和价格政策。因此,经济实力、电信设施和政府决策成为影响第一道数字鸿沟最显著的社会因素。”美国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的报告也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收入、教育和地理位置的数字鸿沟在不断缩小,但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互联网接入差距仍然存在。”
(四)第二道数字鸿沟:使用沟
无论是媒体出现的早晚,不同受众对媒体的使用方式也不相同,由此就出现了“使用沟”。其中最典型的是对于信息和娱乐。受众观看电视时可以选择娱乐节目或电视剧,也可能选择严肃的提供信息的新闻节目,报纸广播也是同理。新媒体也是这样,人们使用互联网可以访问新闻网站,也可以看电视剧、聊天或是玩游戏。
(责编:张玉瑶(实习生)、宋心蕊)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传媒推荐|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谁来掘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鸿沟
我们在虎嗅讨论微信与运营商的战斗,分析互联网如何取代传统行业,担忧Google Glass会奴役人类。我们聊一切与商业、科技、信息相关的话题。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所说的一切与他们没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在世界先后进入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WEB2.0时代以及后WEB时代即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生活被数字信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彻底改变。但信息贫穷者仍然停留在信息的史前时代,信息革命的红利并未惠及他们。这些人包括偏远地区的农民、建设城市的农民工、有缺陷的残疾人、甚至家里的老人。具体一些,在城市居民每天使用智能设备尝试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时,通过电视收看CCTV了解天下事仍然是部分农村主流的信息获取方式;在年轻人纠结是用京东还是易迅网购送货更快时,农民仍然只能到古老的商店购买必需品;在少年们用微信摇一摇附近的陌生人时,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则被年龄、文化、语言和行动不便限制。这些现象都将人类分为两个群体: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横亘他们之间的,互联网界称之为“信息鸿沟”抑或“数字鸿沟”。在今年的成都财富论坛上,李彦宏对话《财富》杂志副总编梅思梵,谈到自己的梦想时说“我上大学时选择的专业就是信息管理,从那一天开始,我就有一个梦想,有一个愿景目标,就是要‘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非常容易”。科技界具备此类梦想的人不在少数。Google的使命是加强信息流动,让全世界人民便捷获得信息,而扎克伯格则致力于加强人们的连接,再早之前的比尔盖茨希望世界上每台桌面都有一台电脑。这些理想主义者希望技术改变世界,塑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信息世界。梦想终归是梦想。在信息化前所未有地加速改变这个世界的同时,信息鸿沟问题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1、科技越发达,鸿沟越明显在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正在迎来光纤到户、3G普及、4G的到来和WIFI的普及,硬件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正在争夺人们的碎片时间,互联网产品广泛涵盖人类衣食住行、购物、娱乐、社交、沟通、阅读等一切生活。掌握信息获取能力的人,将进一步强化信息和知识。不过,这个影响只局限部分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按照目前约4%的年增速,2015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50%。也就说是届时仍然会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人不是网民。这一半人是潜在的信息贫穷者。这些人包括农村的留守人群、城市的部分农民工、老人、残疾人等,他们通过电脑、手机应用如微博、网易新闻客户端等获取信息的几率几乎为0。有信息的人获得的信息高速积累,而缺乏信息获取手段的人则原地踏步或者仅有少许进步。中国不只是贫富差距正在扩大,信息鸿沟也在进一步明显。2、信息鸿沟演变为服务鸿沟人们利用互联网生产、流动和消费信息,这些信息的承载方式是通过超链接相连的网页。移动互联网时代联网结点则变为线下的实体,如个人、物体、店铺等,真实的世界被映射到网络。正如李彦宏在财富论坛所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不仅是能够搜索信息,而且能够找到服务,可以在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各种各样新的终端上,不仅是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完成任务、完成工作。这些服务包括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旅游预定、火车票预定、线下服务团购(O2O)、在线挂号、网络政务、移动办公等。但因为基础设施如宽带网络的限制、PC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不足、配套服务如物流的不健全,导致信息匮乏者获得这些服务也异常艰难。京东网购电视机等物美价廉的大宗电器是无法寄送到偏远农村的。每年春运12306网络订票也是大量农民工无法享受的便利——12306网站很奇葩,但不能忽略其给了人们一种新的购票方式。至于网络招聘、在线挂号、电子政务等,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更是遥不可及。在芦山地震期间,信息鸿沟导致互联网公益服务无法触及大部分灾民的弊端已经展露无遗。、搜狗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寻人功能,但大量受灾群体及其亲人因为远离互联网,无法使用网络寻人服务。最终,各大搜索引擎寻人服务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掌握信息的人将享受便捷的服务,进而更易获得紧缺的服务资源,另外一部分信息贫穷者则将成为服务的贫穷者、资源的贫穷者和生活效率相对低下的群体。信息鸿沟正在演变为服务鸿沟。3、信息鸿沟在被逐步填充,但是个无底洞信息鸿沟是与信息科学一样古老的全球化的问题。在中国,行业、政府和企业为消除鸿沟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光纤入户,工信部多次下文推进。2010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要求2011年,乡村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MB/S以上,农村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2MB/S以上,商业楼宇用户基本实现100MB/S以上的接入能力。3年内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超越1500亿元,新增宽带用户超越5000万。不久三年期限将至,但笔者个人感受光纤到户尤其是到农村,仍然还有最后一公里甚至数公里的路要走。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状况相对较好。据发布的白皮书,目前无线通信信号已覆盖96%的自然村。自2004年开始中国移动便投身国家“村村通电话工程”,累计投资384亿元为超过10万个边远农村解决了基础通信问题。中国移动还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农信通热线电话平均每天接到涉农信息咨询超过8万次。广东惠州移动甚至还推出1258060爱心热线,帮助20万残疾人无障碍沟通。客观地说,中国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上,相对走在世界前列。强调一下,这里是说从无到有的覆盖。国外运营商在进行网络覆盖时会评估覆盖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国内运营商身为国企,会有更多社会责任的考量。例如偏远农村,珠穆朗玛峰,三沙群岛和近海渔场都会有中移动的无线信号覆盖。除了基础网络外,硬件设施的瓶颈也在消除。电子设备例如电脑、智能手机价格已相对低廉,而“家电下乡”政策、国产低端硬件尤其是山寨货已让硬件具备了与电视一样普及的价格条件。但宽带和联网设备并未实现与电视一样高的渗透率。究其原因,除了政府鼓励扶持、运营商和设备商加大投入外,还需要给对应群体一个“光纤入户”以及购置电脑或智能机的理由。目前WINS、键鼠操作对信息贫穷者来说,是一种难以掌握的技能。就算可以快速掌握,能满足对应需求的软件、网站、应用和网络服务少之又少。信息贫穷者是被忽略的用户。少有人去关注他们的信息化需求,更少有人去挖掘他们的潜在信息需求。哪里存在问题,哪里就有机会。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现存的信息鸿沟问题既是一个需要业界关注的社会问题,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伴随着无线通信、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鸿沟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解决时机,也为创业者带来很多机会。哪些产品、应用或者技术的机会?——智能手机中国的手机用户数近11.5亿户,网民却不到其一半的5.64亿。排除一人多卡、机器号码的情况,中国的手机用户渗透率超过80%,而宽带渗透率则低于50%,仅仅与智能手机渗透率相当。农村农民或者留守人群,城市农民工群体,老人、残障人群可能不会使用电脑,但他们极有可能拥有一台手机。可能是一部源自华强北的喇叭效果卓越的山寨手机,也可能是一部老人手机。目前中国还有近半的手机是功能机。现在的安卓和iOS主导的智能手机有一定的普及门槛。安卓仍然有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等概念,对于连短信都不会发的人来说使用存在困难。而iOS使用虽然稍微简单,但面向高端用户的定位也让其无法普及到更广泛的人群。但是,手机无疑比电脑更具备普及的条件。无线网络环境好过宽带固网是一个原因,手机的操作比PC更容易是另一个原因。因此,接下来几年极有可能会出现面向农民、面向老人和面向残障人群的定制智能手机。不论是从硬件功能,还是操作系统层面都会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山寨微创新、基于Android的ROM定制也是国人的强项。超过5亿的终端需求是一块很大的蛋糕。如果有人说,不可能有5亿的终端需求。因为部分深度网民也仅仅使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不是人人需要智能机。这即需要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有吸引对应人群的应用。应用匮乏现状意味着挖掘的机会。笔者感受到近年重庆老家的变化便是越来越多的妈妈会用手机给宝宝拍照,近日不断有老家亲戚添加我的微信,更是让我感到震惊:需求一直存在,只是一直在静候好的应用。——智能电视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06年,全国电视观众已达3.06亿户,总人口数达到10.7亿人,平均普及率达到85.88%。实际上,电视+遥控板的使用方式,相对电脑的键盘+鼠标,以及手机的触摸或按键的方式,是相对简单的。绝大多数老人都会使用遥控板。在一线城市的电视开机率从70%降低到30%的情况下,农村的电视开机率并未显著下降。农村的人们仍然保留着看电视的习惯。智能电视可以承载比传统电视节目更多的信息和服务,借助对语音和触摸等第三方面向特定人群的应用的支持,加上遥控板的简单交互方式,可以很大程度解决信息鸿沟问题。信息贫穷者、农村乡村是智能电视的巨大潜力目标市场。伴随着智能电视产品成熟、设备和节目费用逐步降低、基于电视的应用日益丰富,智能电视行业在改变城市的客厅生活的同时,也将改变农村的娱乐生活,也算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进而帮助解决信息鸿沟问题。——语音应用打字不方便,五笔太专业,拼音对老人、部分农民以及文化水平较低者者使用门槛较高。同时,使用键盘、鼠标以及手机按键、触摸屏对他们也是太过复杂。因此语音应用是解决信息鸿沟的重要技术,也带来机会。除了不会打字的人,不能打字的手指残疾者和盲人也可以驱动语音应用。自主研发的语音技术已具备多种方言识别和合成的技术,例如讯飞的便覆盖粤语、东北话、四川话、台湾话、湖南话、河南话等。目前的成熟程度已经具备商用化条件。第三方应用提供者可借助讯飞的基础语音技术,提供解决信息鸿沟问题的个性化应用即可。——图片应用同样可以解决打字和键盘操作的问题。百度等搜索引擎推出“以图搜图”的搜索功能,可以拍摄书籍、CD封面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搜索,有人认为这是噱头或者仅仅是玩新鲜。实际上在信息鸿沟问题上,此类图像搜索技术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相比打字,拍照是极为简单的操作方式,视频聊天比打字聊天也更为简单。图片除了让输入更方便外,让信息消费也更加简单。不论是三岁的宝宝,还是不识字的人,都可以通过图片获取信息。图像技术可以让产品的使用体验极度简单,衡量标准是不需要学习或者极为简单的引导,老人、小孩、没有任何计算机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使用,势必会更大范围地普及。有人会说在城市互联网用户都还未习惯使用图像搜索技术时,让“信息贫穷者”使用无异于异想天开。不过笔者认为,敢想才敢做,明天的世界是你我无法想象的,这是科技的魅力所在。——电子商务偏远农村及部分四线城市受制于物流、支付、互联网和用户习惯,无法享受电子商务的便捷。一方面当地产出的产品只能通过传统渠道销售,在中间贩子面前没有任何议价能力,很多时候会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产品滞销。另一方面则无法通过网购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电器等大宗产品往往被当地多层经销商高价忽悠后购买。如果电子商务市场能触及到更广泛的农村市场,当地人可以网络售卖本地的产品尤其是特色产品,也可通过网络获得之前无法获取的商品或者需高价购买的商品。——产品要兼容特殊人群的需求互联网产品是否有对特殊人群留有余地呢?有多少网页设计者考虑到了网站对读屏软件的兼容,又有多少客户端在无节操地弹出“成人游戏”广告吓坏幼儿或者儿童?有几个网页设计的字体、色彩等有考虑过老人、色盲等人群的阅读需求?大多搜索引擎的搜索框增加一个语音话筒支持语音搜索,被大量业内人士质疑为无用的鸡肋功能,殊不知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特殊人群留下的兼容性设计。百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通过“盲道搜索”,视障人群可以借助读屏软件使用搜索服务。近日百度还与盲人科技领袖曹军合作推出了百度地图的盲人导航版。另外百度也具有面向老年人的“老年搜索”。相关企业和人士为了解决信息鸿沟做的事情,即让人尊敬,也让人感动。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仅仅是在信息消费领域,需要获得帮助的人也太多太多。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解决部分信息鸿沟,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和太高的经济投入,仅仅是一些小的改变、兼容或者微创新,也会取得实用的效果。
中国巨大的信息鸿沟和服务鸿沟的存在,需要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和信息鸿沟解决方案,也意味着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新增市场。运营商可以为信息鸿沟问题打好基础。基础网络、通信系统、手机支付和线下门店,都将成为解决信息鸿沟问题的杀手锏。设备商、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企业应该携手合作,帮助人们跨越鸿沟。五年后或者稍微再远点的未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不论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数字生活方式与今日必定会有极大的不同,那时候信息鸿沟或者不会再像今天这么难以跨越。上至政府部门,下至科技企业和IT从业者需要关注并解决信息鸿沟问题,功德无量,也有机会获得潜在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来源:虎嗅网
作者:罗超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60999条
评论42218条
评论36754条
评论31253条
评论29635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微信找工作
谁来掘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鸿沟
我们在虎嗅讨论微信与运营商的战斗,分析互联网如何取代传统行业,担忧Google Glass会奴役人类。我们聊一切与商业、科技、信息相关的话题。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所说的一切与他们没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在世界先后进入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WEB2.0时代以及后WEB时代即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的生活被数字信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彻底改变。但
我们在虎嗅讨论微信与运营商的战斗,分析互联网如何取代传统行业,担忧Google Glass会奴役人类。我们聊一切与商业、科技、 相关的话题。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所说的一切与他们没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在世界先后进入计算机时代、 、WEB2.0时代以及后WEB时代即 时代,人类的生活被数字信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彻底改变。但信息贫穷者仍然停留在信息的史前时代,信息革命的红利并未惠及他们。这些人包括偏远地区的农民、建设城市的农民工、有缺陷的残疾人、甚至家里的老人。
具体一些,在城市居民每天使用智能设备尝试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时,通过电视收看CCTV了解天下事仍然是部分农村主流的信息获取方式;在年轻人纠结是用京东还是易迅网购送货更快时,农民仍然只能到古老的商店购买必需品;在少年们用微信摇一摇附近的陌生人时,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则被年龄、文化、语言和行动不便限制。这些现象都将人类分为两个群体: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横亘他们之间的,互联网界称之为“信息鸿沟”抑或“数字鸿沟”。
在今年的成都财富论坛上,李彦宏对话《财富》杂志副总编梅思梵,谈到自己的梦想时说“我上大学时选择的专业就是信息管理,从那一天开始,我就有一个梦想,有一个愿景目标,就是要‘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要做到这一点不是非常容易”。科技界具备此类梦想的人不在少数。Google的使命是加强信息流动,让全世界人民便捷获得信息,而Facebook扎克伯格则致力于加强人们的连接,再早之前的比尔盖茨希望世界上每台桌面都有一台电脑。这些理想主义者希望技术改变世界,塑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信息世界。
梦想终归是梦想。在信息化前所未有地加速改变这个世界的同时,信息鸿沟问题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科技越发达,鸿沟越明显
在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正在迎来光纤到户、3G普及、4G的到来和WIFI的普及,硬件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正在争夺人们的碎片时间,互联网产品广泛涵盖人类衣食住行、购物、娱乐、社交、沟通、阅读等一切生活。掌握信息获取能力的人,将进一步强化信息和知识。
不过,这个影响只局限部分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按照目前约4%的年增速,2015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50%.也就说是届时仍然会有超过一半的中国人不是网民。这一半人是潜在的信息贫穷者。
这些人包括农村的留守人群、城市的部分农民工、老人、残疾人等,他们通过电脑、手机应用如微博、网易新闻客户端等获取信息的几率几乎为0.
有信息的人获得的信息高速积累,而缺乏信息获取手段的人则原地踏步或者仅有少许进步。中国不只是贫富差距正在扩大,信息鸿沟也在进一步明显。
2、信息鸿沟演变为服务鸿沟
人们利用互联网生产、流动和消费信息,这些信息的承载方式是通过超链接相连的网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联网结点则变为线下的实体,如个人、物体、店铺等,真实的世界被映射到网络。正如李彦宏在财富论坛所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需求不仅是能够搜索信息,而且能够找到服务,可以在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各种各样新的终端上,不仅是获取信息,而且能够完成任务、完成工作。
这些服务包括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旅游预定、火车票预定、线下服务团购(O2O)、在线挂号、网络政务、移动办公等。但因为基础设施如宽带网络的限制、PC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不足、配套服务如物流的不健全,导致信息匮乏者获得这些服务也异常艰难。
京东网购电视机等物美价廉的大宗电器是无法寄送到偏远农村的。每年春运12306网络订票也是大量农民工无法享受的便利——12306网站很奇葩,但不能忽略其给了人们一种新的购票方式。至于网络招聘、在线挂号、电子政务等,对于农民工群体来说,更是遥不可及。
在芦山地震期间,信息鸿沟导致互联网公益服务无法触及大部分灾民的弊端已经展露无遗。百度、搜狗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寻人功能,但大量受灾群体及其亲人因为远离互联网,无法使用网络寻人服务。最终,各大搜索引擎寻人服务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掌握信息的人将享受便捷的服务,进而更易获得紧缺的服务资源,另外一部分信息贫穷者则将成为服务的贫穷者、资源的贫穷者和生活效率相对低下的群体。信息鸿沟正在演变为服务鸿沟。
3、信息鸿沟在被逐步填充,但是个无底洞
信息鸿沟是与信息科学一样古老的全球化的问题。
在中国,行业、政府和企业为消除鸿沟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光纤入户,工信部多次下文推进。2010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要求2011年,乡村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8MB/S以上,农村用户接入能力平均达到2MB/S以上,商业楼宇用户基本实现100MB/S以上的接入能力。3年内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投资超越1500亿元,新增宽带用户超越5000万。不久三年期限将至,但笔者个人感受光纤到户尤其是到农村,仍然还有最后一公里甚至数公里的路要走。
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状况相对较好。据中国移动发布的白皮书,目前无线通信信号已覆盖96%的自然村。自2004年开始中国移动便投身国家“村村通电话工程”,累计投资384亿元为超过10万个边远农村解决了基础通信问题。中国移动还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农信通热线电话平均每天接到涉农信息咨询超过8万次。广东惠州移动甚至还推出1258060爱心热线,帮助20万残疾人无障碍沟通。
客观地说,中国在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上,相对走在世界前列。强调一下,这里是说从无到有的覆盖。国外运营商在进行网络覆盖时会评估覆盖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国内运营商身为国企,会有更多社会责任的考量。例如偏远农村,珠穆朗玛峰,三沙群岛和近海渔场都会有中移动的无线信号覆盖。
除了基础网络外,硬件设施的瓶颈也在消除。电子设备例如电脑、智能手机价格已相对低廉,而“家电下乡”政策、国产低端硬件尤其是山寨货已让硬件具备了与电视一样普及的价格条件。
但宽带和联网设备并未实现与电视一样高的渗透率。究其原因,除了政府鼓励扶持、运营商和设备商加大投入外,还需要给对应群体一个“光纤入户”以及购置电脑或智能机的理由。目前WINDOWS、键鼠操作对信息贫穷者来说,是一种难以掌握的技能。就算可以快速掌握,能满足对应需求的软件、网站、应用和网络服务少之又少。信息贫穷者是被忽略的用户。少有人去关注他们的信息化需求,更少有人去挖掘他们的潜在信息需求。
哪里存在问题,哪里就有机会。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现存的信息鸿沟问题既是一个需要业界关注的社会问题,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伴随着无线通信、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鸿沟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最佳解决时机,也为创业者带来很多机会。
哪些产品、应用或者技术的机会?
——智能手机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近11.5亿户,网民却不到其一半的5.64亿。排除一人多卡、机器号码的情况,中国的手机用户渗透率超过80%,而宽带渗透率则低于50%,仅仅与智能手机渗透率相当。农村农民或者留守人群,城市农民工群体,老人、残障人群可能不会使用电脑,但他们极有可能拥有一台手机。可能是一部源自华强北的喇叭效果卓越的山寨手机,也可能是一部老人手机。目前中国还有近半的手机是功能机。
现在的安卓和iOS主导的智能手机有一定的普及门槛。安卓仍然有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等概念,对于连短信都不会发的人来说使用存在困难。而iOS使用虽然稍微简单,但面向高端用户的定位也让其无法普及到更广泛的人群。
但是,手机无疑比电脑更具备普及的条件。无线网络环境好过宽带固网是一个原因,手机的操作比PC更容易是另一个原因。
因此,接下来几年极有可能会出现面向农民、面向老人和面向残障人群的定制智能手机。不论是从硬件功能,还是操作系统层面都会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山寨微创新、基于Android的ROM定制也是国人的强项。超过5亿的终端需求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如果有人说,不可能有5亿的终端需求。因为部分深度网民也仅仅使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不是人人需要智能机。这即需要习惯的培养,也需要有吸引对应人群的应用。应用匮乏现状意味着挖掘的机会。笔者感受到近年重庆老家的变化便是越来越多的妈妈会用手机给宝宝拍照,近日不断有老家亲戚添加我的微信,更是让我感到震惊:需求一直存在,只是一直在静候好的应用。
——智能电视
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早在06年,全国电视观众已达3.06亿户,总人口数达到10.7亿人,平均普及率达到85.88%.实际上,电视+遥控板的使用方式,相对电脑的键盘+鼠标,以及手机的触摸或按键的方式,是相对简单的。绝大多数老人都会使用遥控板。
在一线城市的电视开机率从70%降低到30%的情况下,农村的电视开机率并未显著下降。农村的人们仍然保留着看电视的习惯。智能电视可以承载比传统电视节目更多的信息和服务,借助对语音和触摸等第三方面向特定人群的应用的支持,加上遥控板的简单交互方式,可以很大程度解决信息鸿沟问题。
信息贫穷者、农村乡村是智能电视的巨大潜力目标市场。伴随着智能电视产品成熟、设备和节目费用逐步降低、基于电视的应用日益丰富,智能电视行业在改变城市的客厅生活的同时,也将改变农村的娱乐生活,也算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进而帮助解决信息鸿沟问题。
——语音应用
打字不方便,五笔太专业,拼音对老人、部分农民以及文化水平较低者者使用门槛较高。同时,使用键盘、鼠标以及手机按键、触摸屏对他们也是太过复杂。因此语音应用是解决信息鸿沟的重要技术,也带来机会。除了不会打字的人,不能打字的手指残疾者和盲人也可以驱动语音应用。
科大讯飞自主研发的语音技术已具备多种方言识别和合成的技术,例如讯飞的便覆盖粤语、东北话、四川话、台湾话、湖南话、河南话等。目前的成熟程度已经具备商用化条件。第三方应用提供者可借助讯飞的基础语音技术,提供解决信息鸿沟问题的个性化应用即可。
——图片应用
同样可以解决打字和键盘操作的问题。百度等搜索引擎推出“以图搜图”的搜索功能,可以拍摄书籍、CD封面以及周边环境进行搜索,有人认为这是噱头或者仅仅是玩新鲜。实际上在信息鸿沟问题上,此类图像搜索技术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相比打字,拍照是极为简单的操作方式,视频聊天比打字聊天也更为简单。
图片除了让输入更方便外,让信息消费也更加简单。不论是三岁的宝宝,还是不识字的人,都可以通过图片获取信息。图像技术可以让产品的使用体验极度简单,衡量标准是不需要学习或者极为简单的引导,老人、小孩、没有任何计算机知识背景的人都可以使用,势必会更大范围地普及。
有人会说在城市互联网用户都还未习惯使用图像搜索技术时,让“信息贫穷者”使用无异于异想天开。不过笔者认为,敢想才敢做,明天的世界是你我无法想象的,这是科技的魅力所在。
——电子商务
偏远农村及部分四线城市受制于物流、支付、互联网和用户习惯,无法享受电子商务的便捷。一方面当地产出的产品只能通过传统渠道销售,在中间贩子面前没有任何议价能力,很多时候会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产品滞销。另一方面则无法通过网购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电器等大宗产品往往被当地多层经销商高价忽悠后购买。
如果电子商务市场能触及到更广泛的农村市场,当地人可以网络售卖本地的产品尤其是特色产品,也可通过网络获得之前无法获取的商品或者需高价购买的商品。
——产品要兼容特殊人群的需求
互联网产品是否有对特殊人群留有余地呢?有多少网页设计者考虑到了网站对读屏软件的兼容,又有多少客户端在无节操地弹出“成人游戏”广告吓坏幼儿或者儿童?有几个网页设计的字体、色彩等有考虑过老人、色盲等人群的阅读需求?大多搜索引擎的搜索框增加一个语音话筒支持语音搜索,被大量业内人士质疑为无用的鸡肋功能,殊不知一定程度上也是为特殊人群留下的兼容性设计。
百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通过“盲道搜索”,视障人群可以借助读屏软件使用搜索服务。近日百度还与盲人科技领袖曹军合作推出了百度地图的盲人导航版。另外百度也具有面向老年人的“老年搜索”。
相关企业和人士为了解决信息鸿沟做的事情,即让人尊敬,也让人感动。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仅仅是在信息消费领域,需要获得帮助的人也太多太多。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解决部分信息鸿沟,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和太高的经济投入,仅仅是一些小的改变、兼容或者微创新,也会取得实用的效果。
中国巨大的信息鸿沟和服务鸿沟的存在,需要各大互联网公司和创业者提供更多的公益服务和信息鸿沟解决方案,也意味着蕴藏着巨大价值的新增市场。运营商可以为信息鸿沟问题打好基础。基础网络、通信系统、手机支付和线下门店,都将成为解决信息鸿沟问题的杀手锏。设备商、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企业应该携手合作,帮助人们跨越鸿沟。
五年后或者稍微再远点的未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不论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数字生活方式与今日必定会有极大的不同,那时候信息鸿沟或者不会再像今天这么难以跨越。上至政府部门,下至科技企业和IT从业者需要关注并解决信息鸿沟问题,功德无量,也有机会获得潜在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作者:中人网 && 编辑:jobservice]
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毕业生们为了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费尽心力。而简历,由于担负着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第一次沟通的重担,甚至具有“能否有第一次见面机会”的决定权。
安徽省内唯一一家三级口腔专科医院,创建于1956年,历经六十年的风雨兼程,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并形成了“一院、两区、三部”的格局,现在面向全国急招口腔方面专业人才,欢迎您的投递!
热门招聘单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s8什么颜色最好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