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国外最大恋童网站地址,哪个国家都ok

澎湃联播|开设恋童网站还卖原味,你觉得OK,我觉得不行_凤凰资讯
澎湃联播|开设恋童网站还卖原味,你觉得OK,我觉得不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澎湃联播|开设恋童网站还卖原味,你觉得OK,我觉得不行欢迎收看本期“中国有hentai”。今天我们要聚焦一位选手,他叫许豪杰。
连日来,豆瓣一位网友收集了大量证据,公开指责微博网络红人许豪杰是一个恋童癖。在这些证据中,包括了其注册儿童色情网站并连续签到、关注大量恋童账号、在各个平台搭讪未成年人,以及兜售男童原味袜子等。
当然这只是网友一方面的说辞。近日许豪杰找到媒体,否认了自己是恋童癖。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他的发言,看看他的flow怎么样。
“我言论低俗,我道歉。我曾举报过色情网站,受到奖励。”
我觉得ok。
“我承认买卖原味和视频,但我不是恋童癖,我是正太控。”
我觉得不行,很不行。先记一下好吧,湃湃先记下来,一会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行。
“我关注的是儿童摄影、亲子综艺,不是恋童癖和色情博主。”
儿童摄影?我觉得这样有失公正。
你有freestyle吗?比如你注册的网站是否涉嫌交易,网站内容是否涉嫌儿童色情?
“ 公安查,公安查,公安公安查,公安公安查查。”
一开口就知道,脑浆糊了。
我卖原味,但我不是恋童癖。这个逻辑,就好像我贩毒品,但我不是瘾君子一样。许豪杰称自己只是“正太控”,而非网友口中的“恋童癖”,但什么又是恋童癖?
按照美国精神病协会的定义,恋童癖是对青春期前的孩子反复表现出性的兴趣,进行性幻想,有迫切的性要求,以及与孩子发生性行为。
恋童癖不是个人爱好,是很明确的一种“性变态”,一种“对儿童——通常为发育前或青春早期的男孩或女孩的病理性偏好”。
电影《米夏尔》剧照
举个简单的例子。
美剧《越狱》中,哥哥林肯就是一个典型的弟控,整天吵着 “麦扣呢我麦扣呢,我要去救麦扣!”
现实中“正太控”喜欢小男孩,指的是像对弟弟、儿子的一样的疼爱心理,跟性无关。
而该剧中的反派T-bag年幼就被父亲性侵,其父亲就是典型的恋童性变态,导致了T-bag童年的扭曲,影响其一生。
在中国古代,恋童癖广泛存在于权贵之中,称之为“娈童”。尤其魏晋和明清时期,达官贵人蓄养和亵玩男童之风一直盛行。
日本历史上也有过盛极一时的喜好娈童文化,它被称为“御幼儿”。直到1950年《精神卫生法》颁布,娈童之好已经变成了“危险的存在”。
在中国,娈童同样经历了“权贵雅好”到“恋童变态”的观念剧变。就连某些“澳门最大赌场上线啦”的网站上也明确标明底线,禁止儿童色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网友们对许豪杰所注册的网站口诛笔伐。
“儿童图片”和“儿童色情图片”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的拍摄手法带有强烈的性暗示,甚至公然拍摄未成年人隐私部位,很容易对未成年人带来伤害。
作为网站负责人,将这些图片进行发布和传播,显然涉嫌传播淫秽色情,造成的影响极其恶劣。
知乎网友晒出“被骚扰”聊天记录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查斯特o贝宁顿、拳王泰森都曝出过年幼被性侵的经历;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讲的正是记者调查教皇性侵男童的故事。
也许有人会说,许豪杰只是恋童,并没有实施侵犯。但其肆无忌惮的公开言论、通过注册儿童色情网站进行盈利等行为,俨然是在助长不良风气,更何况他在网络上具有一定传播力。
即使百分之一的犯罪可能,也会对一个孩子和家庭造成百分之百的伤害。谁能保证这样的网站不会成为下一个“百色助学网”?
电影《边缘日记》剧照,小李身下有个大叔
然而许豪杰之所以还能趾高气昂地声讨“豆瓣的沉默如海”,因为我们和他讲道德,他会讲法律;我们想要讲法律,却发现无法可讲。
在国际社会上,儿童色情、恋童癖是一个绝对不能践踏的法律底线,一旦确认便是重罪。但在我国,仿佛只要躲在法律的漏洞之中,便可以相安无事。
这OK吗?很显然不。那么这又是在打谁的脸?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6570
播放数:593712
播放数:1839153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恋童网站google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