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在windows10硬盘安装时要把硬盘分很多区

|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5|回复: 26
i5到底值不值得买?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最近想攒机,配个i5,但是看了好多的帖子,说i5不支持超线程技术,是阉割版的i7,超线程技术真的那么重要吗?具体体现的什么地方呢?请高人指点一下啊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2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3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2 积分
有钱出一代新品换一代 没钱隔代换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我也就是玩玩大型游戏和搞3D动画的,所以想知道超线程对我们到底又没好处的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3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7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3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7 积分
明年中出的新型号之前的过渡品,有钱就那时候全换,没钱就入块Q9650吧,至少能用几年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9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做动画& &多核带来的效益比超线程多& &
AMD和intel的4核都可以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8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2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8 积分
玩大型游戏没有,目前还没有游戏用到HT的,但是3D动画貌似是用得到的。在支持HT技术的应用当中差别很明显,不支持的话实际表现差不多。从我自己的i5平台(i5 750)以及给老爸配的i7平台(i7 920)的使用情况看的话,如果不差那点钱,建议买i7,而且是X58平台的i7,不是p55平台的i7。X58的i7比i5强的不仅仅是HT,还包括了内存控制、PCIE控制等方面的优越性。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7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9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7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9 积分
就目前的价格不怎么值得购买,I5+P55这种过渡型配置,性价比还不怎么高。比低端I7差不了多少钱,不过算上主板的差价I5整机就便宜不少了……
超线程实际上就是在物理核心未占满的情况下,将其模拟为两个逻辑核心,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需要操作系统和软件支持)。
所以就现在而言超线程对游戏基本没什么作用,这点有用I7的兄弟可以自己试试开关超线程后对游戏有什么影响,基本没影响。但是你要搞更图形的话,超线程就很有用了。像什么3D类软件和数据库软件等,对超线程都比较敏感。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哦,看了楼上几位的见解,小弟真是收益匪浅啊,哎,穷人没钱啊,买不起i7,那我等等把,等到过年的时候i7还是降不下来的话,就入手I5算了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3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6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38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6 积分
更正一下某楼的说法,超线程使用独立的电路来实现,不是某楼所说的“物理核心未占满的情况下,将其模拟为两个逻辑核心”。就像amd 5870的细分曲面,使用额外的TS积体电路,只是效率太低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32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32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超线程&&不实用& &不用考虑是否带这个技术&&
即使是多线程任务下& &超线程的优势也很有限,,,
750&&装新机的话可以上..&&不过我建议再等等&&32NM 要来了..
如果是升级&&不用折腾了..& &775的Q9450&&现在才12XX& & 性能也很强劲&&(大概比750慢20% 左右。。考虑到更换主板的钱,&&775直接上Q9系列更划算)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 积分
其实Q9550就不错用罗~性价比也高很多个人浅见!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32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32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2 积分
原帖由 akgg1gk 于
20:51:00 发表
其实Q9550就不错用罗~性价比也高很多个人浅见!
Q; 不行了   现在还是15XX ,。
现在Q; 才  12XX。。  
其实频率稍微超点  性能都差不多。。  省了300块啊。/。/
(300块=900个煎包子=150袋方便面,够我吃1个月了)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7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2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07 积分
775平台性价比高点. 买i5不如买Q9550. ^^
主题帖子积分
贡献度1480
金元170839
反正我不买,即买就买老i7配ASUS Rampage II Extreme或新i7配BigBang Trinergy,尤其是BigBang Trinergy全贴片电容,让人看得心痒难耐。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7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7 积分
现在这个时候买啥都觉得不好。。。明年dx11又不知道是什么行情,32纳米的话就可能是一月份就出了,还是等等吧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7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7 积分
考虑下全平台下来I5也挺划算的,毕竟配置过高也是浪费能源哈哈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9 积分
老老实实等i7[em55]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8 积分
玩游戏的话,还是算了吧,真的没必要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63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76 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63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76 积分
原帖由 神的舞步 于
14:48:00 发表
哦,看了楼上几位的见解,小弟真是收益匪浅啊,哎,穷人没钱啊,买不起i7,那我等等把,等到过年的时候i7还是降不下来的话,就入手I5算了
不会降很多的 打游戏的话I5够了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2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9 积分
游戏达人, 积分 22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9 积分
玩玩游戏的话I5肯定够了啊,I7是发烧友买的。。。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1 积分
游戏狂人, 积分 10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81 积分
进来学习的[em60] [em54] [em19] [em25]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56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 积分
12L的一天要吃5包方便面 能吃时福
主题帖子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1 积分
超级玩家, 积分 7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1 积分
除非你还是P4或是旧扣肉,才有必要上i5。
如果你现在是新的酷睿2,甚至是比较强大的酷睿2系列,还是等明年的下一代好了。
i5对比酷睿2提升实在不大。
至于i7就不是很必要了,虽然确实很强,但是北桥的高热和其本身的高功耗简直就不能忍受。
四核还是qX50系列好,华丽丽的12M缓存啊。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 积分
我也就是玩玩大型游戏和搞3D动画的,所以想知道超线程对我们到底又没好处的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除开一些专业领域,通常应用和玩游戏的话,I5绝对比I7实用~~~~整机价格差的多了
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来说,比较尴尬
但我个人认为,32NM的I5,在性能上,并不会比750有突破~~~~~ 不是刻意等降价的话,现在的新机高端首选就是I5~~~~~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 积分
I7是个正常男人的话,I5就是太监,太监打了激素后{超频),AMD目前所以的U都得趴下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我又研究了好几天[em61] ,貌似买个i5的话还得买个很贵的P55主板,然后又看到帖子说这个i5配P55只是个过渡,怎么个过渡法啊,网上搜了半天也没个大致的概念。。。[em60] 所以又决定搞个Q8300算了,配的主板也便宜点,显卡当然是GTX2600+拉(旧的19寸,不打算换拉)[em09] 。哎,没米的人就是爱瞎折腾啊。。。[em04]
潜行的混沌
萌之委员会(永久)
萌之委员会
3DM死忠专属勋章
Powered by给你一秒钟的思考!五代酷睿是否值得升级
  【PConline 杂谈】上次我们聊到五代的身份很尴尬,虽然作为Intel全新的14nm工艺产品,但主人家却不想大肆推广。嘴巴上说:&不&,但&身体&却很诚实!从Intel最新公开的线路图来看五代的寿命至少可以延续到2016年Q2。小规模的铺货再加上完整的寿命周期......Intel给DIY玩家抛来了一个难题:&五代酷睿是否值得升级?&  而我们下面将要说到的升级五代,是指新装机用户或者是775时代、一、二代酷睿老用户的升级,而非第四代Haswell用户的升级,当然如果你是Haswell的壕可以无视。&●很多玩家的第一反应是  如果问你:&五代酷睿是否值得升级?&可能你连一秒钟的时间的不用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不会!理由也很简单!五代并非主力军,只是临时工的身份,六代酷睿才是王道;同为14nm工艺,六代比五代有更进一步的微架构更新;搭配新100系主板和DDR4使用新平台升级才有意义......这一堆又一堆的理由足以让你毫不犹豫地选择六代而非五代。搭配新100系主板和DDR4使用新平台升级才有意义  既然五代如此不受欢迎,那么Intel还要继续固执地推出五代的产品呢?这绝对不是单纯地为了让酷睿系列可以延续五代、六代的序号,保持系列的完整性。这个理由很牵强,而且Intel并非处女座,完全没必要这样做。那就剩下另外一个可能:五代出演六代的炮灰!当五代含羞答答出来后,受尽外界的指责后,六代可以在性能提升不大的情况下依然以一个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这样的情节下Intel还用愁六代卖不出?哈哈!以上的言论只是小编的无责任猜想,但至于信不信就由你们了。  言归正传正传!在&五代酷睿是否值得升级?&的问题上我们不能够太仓促就作出决定,冲动是魔鬼的说话时刻提醒我们要三思而后行,最起码你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哪怕只有一秒钟的时间。是否值得升级说白了&升&与&不升&之间作出一个抉择。然而这种争论其实往往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想升的还是会升的,而不想升的就算打死他也不会升的。那么这种争论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并不在于争论的结果,而是在于过程中分析。&●升不升级?对比一下再来决定  五代酷睿在桌面版上只推出i5和i7两款型号,i3以下的Broadwell并没有更新相应的型号,那么和六代对比的话,只能够和对位的Skylake的i5和i7来做比较(表格内六代酷睿规格仅供参考,以Intel发布为准)。&五代与六代i7和i5型号规格对比CPU型号&Core i7-5775CCore i7-6700KCore i5-5675CCore i5-6600K核心代号BroadwellSkylakeBroadwellSkylake接口类型LGA1150LGA1151LGA1150LGA1151核心线程4/84/84/44/4频率(GHz)3.3-3.74.0-4.23.1-.3.63.5-3.9内存支持DDR3-1600DDR3L-1600DDR4-2133DDR3-1600DDR3L-1600DDR4-2133内置显示核心Iris Pro 6200Gen 9 GPUIris Pro 6200Gen 9 GPU档位代号GT3e(128MB缓存)GT4eGT3e(128MB缓存)GT4eEU单元48724872三级缓存6MB8MB4MB6MB制作工艺14纳米14纳米14纳米14纳米解锁倍频是是是是TDP65W95W65W95W参考售价366美元390美元276美元280美元  五代的5775C和5675C和六代的6700K和6600K相比较之下,五代的频率和三级缓存都比较低,都未能突破4GHz的水平,三级缓存更是遭到阉割只剩下6MB,而五代为数不多的亮点&&核显GT3e(128MB缓存)在六代面前也要失色不少,因为六代酷睿上可能会搭载有更高级别的核显GT4e(第九代),尽管一直都觉得在Intel的桌面高端型号上搭载强劲的GPU有点浪费,不过总体来看六代比五代的规格要强不少。  小结:从规格上看六代比五代的要强不少,但这并不代表性能上六代还是比五代要强很多,在台北展上我们就已经对五代进行了一次现场评测,发现五代的5775C和四代的4790K比较,后者拥有4.0GHz的较高主频,虽然如此但五代5775C的新3DMark依然可以达到12070,比4790K略高。  另外从国外爆出的六代的性能来看,它比四代的4790K也只是在单核性能方面提升了4%左右,多核性能提升9%左右,而夹在其中的五代与六代的差距相信会更小。不过作为主力的六代价格就自然水涨船高了。纠结了......看到这开始有点纠结了,下面继续来看平台的搭配分析。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买了会后悔的!不值得购买的CPU逐个数
来源:pconline 原创&
责任编辑:fanjunhui&
1别买一代了:一代Core i3/i5/i7  作为更新换代最频繁的电脑配件之一,基本上每3-6月个会有小幅度的升级,每12个月就有较大幅度的升级。在9月这个学生装机旺季,刚好也是CPU更新换代的时期,如果你要在这段时间装机,又不熟悉CPU市场的话,很容易会选错CPU,买到过时或性价比不高的产品。  为此,笔者对近期CPU市场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不值得购买的CPU,并给出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供大家参考,让大家不要为买错而后悔。不推荐产品:第一代 /i5/i7不推荐原因:被第二代产品取代参考价格:650-1999元除了顶级六核,一代 i系列已没有选购价值  经过两年多时间,Intel的Core /i5/i7这三大系列已经深入民心,今年第二代产品成功接力。本来第一代产品不值得购买已是顺理成章的,不过第二代Core i3/i5/i7并没有完全取代第一代,目前Intel的旗舰型平台仍是LGA 1366的第一代Core i7,使得高端玩家仍有理由选购一代i7。推荐产品:第二代Intel Core i3/i5/i7参考价格:760-1999元别买一代了,二代Core i3/i5/i7才是首选  首先,第二代Core i3/i5/i7性能更强,功耗更低,价格和第一代相同,就是超频能力被限制了,关键是两代产品不兼容,购买第一代意味着没有了升级潜力,二代还可以升级到下一代Ivy Bridge(三代?)。因此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是没理由再购买第一代的。-----------------------------------------------------------------------------关于二代Core i3/i5/i7的性能表现,可阅读下面的文章:再次改变一切!Intel第2代i3/i5/i7首测-----------------------------------------------------------------------------Core i7 + X79平台在10-11月发布,建议发烧级用户等等  其次,即便是高端用户,如果不是用六核的一代Core i7(六核i7售价至少要4000元左右),那么二代Core i7仍是首选。要选购顶级六核的话,笔者也建议等等,10-11月,Intel就会发布新一代六核Core i7
+ X79平台。
二代Core i3优缺点点评
1、先进微架构,超强的日常应用与游戏性能
2、32nm工艺,功耗控制非常出色,能耗比高
3、内置核芯显卡,可满足一般用户(非大型游戏)的需求
部分多线程性能不如对手的四核
二代Core i5优缺点点评
1、先进的微架构,四核设计,综合性能很强
2、睿频加速2.0,多任务、单任务智能加速,保证最佳性能
3、32nm工艺,功耗控制出色,功耗比很高
4、内置核芯显卡,适合不玩大型游戏的用户
系列不支持VT-D虚拟化技术和TXT技术(主要针对企业用户)
二代Core i7优缺点点评
1、先进的微架构,4核8线程,综合性能超强
2、睿频加速2.0,多任务、单任务智能加速,保证最佳性能
3、32nm工艺,功耗控制出色,功耗比很高
4、内置核芯显卡,适合不玩大型游戏的用户
  编辑点评:第二代Core i3/i5/i7带来了更强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并且有更好的升级潜力(可升级到下一代的Ivy Birdge),确实没有理由购买第一代产品。对于高端、顶级用户,可以购买二代Core
+ Z68平台,性能不会让你失望的。或者是等10-11月,Intel的新一代顶级处理器Core i7 吧,现在买了一代之后肯定会后悔的。-----------------------------------------------------------------------------  如何区分一代与二代Core i3/i5/i7?   一代和二代的LOGO、包装都是不同的,对于初学者,购买时认准新LOGO即可。一代Core i系列LOGO二代Core i系列LOGO&-----------------------------------------------------------------------------2买新不买旧:老Pentium E5/E6系列不推荐产品:& E系列不推荐原因:被新一代产品取代参考价格:350-450元Intel曾经的入门主力:Pentium E  Pentium系列是Intel入门CPU的主力,E是上一代产品,采用LGA 775接口,基于微架构,两者差主频、前端总线和内存频率,价格定位在400-550元。从性能上看,Pentium E6000还是可以的,仅400元的价格也可以接受。但是Intel新一代Pentium上市了,老Pentium的选购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推荐产品:Intel Pentium G620/G840参考价格:470元、560元&Intel新一代Pentium  Intel新一代Pentium同样采用32nm 微架构,性能提升,功耗降低,当然核芯显卡HD Graphics也不能少,主频为850MHz,6个EU单元。性能方面,CPU与GPU部分,新Pentium都大幅度领先上代产品(GPU性能相比G41主板)。-----------------------------------------------------------------------------关于新Pentium的性能表现,可阅读下面的文章:绝对超乎想象!Intel全新奔腾CPU首测-----------------------------------------------------------------------------
新老Pentium性能比较(搭配独立显卡)
Pentium G620
Pentium E5400
Pentium G840
Pentium E6500
多线程性能测试
常用软件性能测试
专业软件性能测试
物理运算测试
3DMark Vantage
游戏性能测试
内存性能测试
AIDA64-内存读取
整机满载功耗
总计(功耗除外)
  Sandy Birdge微架构的威力确实不能小觑。根据定位被划分为Pentium G600/G800,后者主频更高、内存频率更高,与上一代的Pentium E的关系类似。G620和G840是代表型号,最新价格分别为470和560。
Pentium G620/G840优缺点点评
1、核芯显卡性能很强,可匹敌AMD最强的890GX集显平台
2、先进的微架构,CPU效能很高,功耗超低
1、不能超频,没有潜力可挖掘
2、G620只支持-1066内存,3-1333内存会自动降频使用
  编辑点评:新一代Pentium G620/G840性能大幅度领先上代产品,功耗更低,而内置的高性能核芯显卡,可匹敌AMD最强的890GX集显平台,上代的G41无法与之相比。价格方面,Pentium G620 + H61价格仅比上代平台贵几十元。总的来说,上代E5000系列不值得购买,而E6000则适合升级用户。如果你要新装机,新Pentium才是首选。3新的强多了:老Celeron E3000系列不推荐产品:
E3000系列不推荐原因:性能落伍,被新一代产品取代参考价格:270元Intel上一代入门CPU:Celeron E3000  Celeron E3000系列是Intel上一代的入门CPU,采用LGA 775接口,基于微架构,主频只有2.5GHz左右,二级缓存只有1MB,最高只支持/3-800内存,性能已相当落伍。在过去一年,Celeron E3000系列性能上一直被AMD的Athlon II X2 200系列压制着,不过低廉的价格加上Intel这个品牌,其销量一直都不错。  随着版新一代的Celeron上市,老版Celeron正式成为历史。推荐产品:Intel Celeron G530参考价格:270元Intel新一代Celeron  Intel新一代Celeron采用32nm Sandy Bridge微架构,性能更强,功耗更低,Intel Celeron G530是代表型号,双核设计、主频2.4GHz、三级缓存2MB。内置核芯显卡HD Graphics,主频为850MHz,6个EU单元。无论CPU性能还是性能,新Celeron都远远抛离上代产品(GPU性能相比G41主板),而价格和上代一样。
Celeron G530优缺点点评
1、先进的微架构,性能不错,实际功耗很低
2、内置核芯显卡HD,性能比AMD 880G的集显更强
3、售价仅275元,很便宜
只支持-1066内存,搭配3-1333内存会降频使用
  编辑点评:得益于先进的Sandy Bridge微架构,新一代Celeron性能大幅度提升、功耗却更低,还内置核芯显卡,平台(CPU+主板)价格却和上代一致。虽然老版本可以超频,但要大幅度超频才能赢,而内存性能(影响用户的日常应用体验)却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实在找不到理由购买老版赛扬了。4目前价格虚高:AMD A8-3850、A6-3650不推荐产品: A8-3850、A6-3650不推荐原因:目前价格虚高,合理时再入手参考价格:1050元、950元AMD主流新力军:AMD A8/A6 APU  AMD A8/A6集成不错的与最强的集显HD 6500D,是AMD主流市场的新力军。A8/A6 APU的CPU性能相当于500-700元CPU,而性能则相当于400-500元的独立显卡。如果其价格合理,必然会成为热门之选,可惜由于货源不足,目前A6、A8 APU价格普遍虚高,主打的A6-3650和A8-3850价格分别达到950元和1050元。-----------------------------------------------------------------------------关于AMD A8/A6 APU的性能表现,可阅读下面的文章:融合时代我为王!AMD A系列最强APU首测-----------------------------------------------------------------------------推荐产品:AMD Athlon II X4 631 + 独显参考价格:500元 + 500-600元仅500元四核:Athlon II X4 631500-600元独显HD 6570、HD 6750性能远高于APU集显  A6、A8价格虚高,目前500元出头的CPU,Athlon II X4 631的CPU性能和A6-3650一样,相比A8-3850也不会相差很远。省下的500-600元,可以购买一片HD 6570、HD6750独显,其3D性能远超A6、A8的集显HD 6500D。这样算下来,如果你为3D性能选A8、A6,性价比还不如Athlon II X4 631 + 独显。-----------------------------------------------------------------------------关于Athlon II X4 631 + 独显的性能表现,可阅读下面的文章:没有GPU的APU?AMD 32nm速龙II四核评测-----------------------------------------------------------------------------
A8-3850内置显卡性能(集显PK独显,)
<span style="color: #DMark 11
<span style="color: #DMark Vantage
<span style="color: #
<span style="color: #
Athlon II X4 631优缺点点评
1、,多任务/多线程性能很强
2、32nm工艺,功耗相比自家的三核/四核低
3、500元出头,性价比很高
1、无法组建集显平台,必须配独显
2、不是原生设计,功耗相对较高
  编辑点评:首选要承认,A8-3850、A6-3650是很不错的产品,但可惜目前货源问题,商家把价格炒得很高,性价比不如Athlon II X4 631 + 独显这样的组合。除非你是要尝鲜或追求低功耗,否则暂时不建议入手,笔者认为它们的合理价位是800和900元,待降到这个价位就可以出手了。5不如买四核:AMD Phenom II X2 555不推荐产品: Phenom II X2 555不推荐原因:价格相近有更好的产品参考价格:600元
  Phenom II X2 500是过去AMD针对
Duo双核而推出的,也是AMD最强的。但时过境,在多核时代,Athlon II X4 600和Athlon II X3 400便成为了主力,而Phenom II X2退居二线了,不过价格却依然高企(600元左右)。当然,在多核时代,X3和X4更值得选购。如果为&开核&,那么同样有更好的选择。推荐产品:AMD Athlon II X4 631/640参考价格:500元、700元AMD主流四核:Athlon II X4 631  在500元价位上,Athlon II X4 631成为AMD的新主力,32nm工艺,四核心设计,每核心1MB二级缓存,综合性能很强。其售价仅500元出头,在多核时代,性价比无疑比Phenom II X2或是Athlon II X3更高。不过该CPU采用FM1接口,需要搭配全新的A75、A55主板,并且要搭配独立显卡。
速龙II X3/X4与羿龙II X2性能比较
X4 635 PK X2 555
X2 555 PK X3 440
3DMark(CPU)
四核可变六核:Athlon II X4 640(新版)  当然,如果你因为&开核&而选Phenom II X2的话,那么Athlon II X4 631确实不适合你,但这不代表前者就值得选购。因为价格相近,有更高性价比的开核CPU,那就是Athlon II X4 640(新版),有机会四核变六核,相比只能开四核的X2性价比更高。-----------------------------------------------------------------------------关于Athlon II X4 640的性能表现,可阅读下面的文章:双核情何以堪?AMD&六核&速龙II评测-----------------------------------------------------------------------------
Athlon II X4 631优缺点点评
1、四核CPU,多任务/多线程性能很强
2、32nm工艺,功耗相比自家45nm的三核/四核低
3、500元出头,性价比很高
1、无法组建集显平台,必须配独显
2、不是原生设计,功耗相对较高
Athlon II X4 640优缺点点评
1、多线程、多任务性能强,适合3D设计、视频制作等需要多线程的用户
2、具备&开核&潜力,有机会变成六核
3、仅700元,性价比不错
默认状态缺乏三级缓存,日常应用、游戏性能不如二代
  编辑点评:纵使Phenom II X2再强悍也只有2核/2线程,在多核时代,其综合性能比不过自家的Athlon II X4系列,后者性价比更高。即使冲着&开核&,那么最近热门、可开六核的Athlon II X4 640更值得选购,包开价也只比X2贵一些而已。Phenom II X2系列确实没太大选购价值了。  总结:本次列出的不值得购买CPU可分为两种:落伍与价格虚高,落伍的就不值得选购,价格相近可购买新一代产品,性价比更高、升级潜力也更大。而价格虚高的(主要是AMD A8/A6 APU),产品是不错的,但建议等到价格趋向合理后再出手。  顺带一提,AMD A4-3400 APU开始铺货了,采用双核设计,内置HD 6410D显示核心,将取代Athlon II X2 200 + 880G平台成为AMD入门主力。待A4与A75/A55主板大面积铺货后,A4-3400 + A75/A55将取代X2 200 + 880G成为AMD入门平台的首选。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暂无
网友评分: 4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dows10 硬盘分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