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关注用户痛点 英文

全面屏时代来临,屏幕素质才是用户关心的痛点!
全面屏时代来临,屏幕素质才是用户关心的痛点!
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及普及,手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用户对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不得不承认这两年手机的外观设计来到了瓶颈期,用户对千篇一律的手机设计产生了审美疲劳。而全面屏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是给这潭死水注入了新的活力,它给用户带来了新的审美,且带来了更高的屏占比,对看追剧或爱玩游戏的用户来说它能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而iPhone X的加入则会加快全面屏手机的普及速度。今年很多手机厂商都发布了采用全面屏设计的手机,目前的全面屏手机大概分为三种:一种是以iPhone X为代表的“无下巴+齐刘海”式的全面屏设计;一种是以小米MIX2为代表的“无额头”式的全面屏设计;而另一种则是以vivo X20为代表的“上下边框均等收窄”式的全面屏设计。iPhone X和小米MIX2给人一种很前卫的设计感,追随者都是那些追求“人无我有”的极客青年,而vivo X20采用的上下边框均等收窄的全面屏设计更符合大众消费者的审美,也是一款跑量的全面屏设计,金立M7、荣耀畅玩7X、华为麦芒6等多款手机都采用了这种全面屏设计。现在生产18:9全面屏的厂商有三星、JDI、夏普、天马等多个配件厂商,三星生产的Super AMOLED屏幕是业界公认的素质最好的全面屏,vivo X20采用的三星Super AMOLED屏幕是2017年度最好的分辨率OLED显示屏,其拥有更出色的显示效果和功耗表现,当然成本也更高。三星的量产能力还处于爬坡阶段,多个国产手机厂商都排队竞相购买,三星方面自然倾向于优先供给有着长期合作且订单量比较大的手机厂商,而vivo作为和三星有着深度合作的大客户自然抢到了三星首批分辨率OLED显示屏,所以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在发布会现场表示vivo X20首批现货超过350万台,直接让消费者现货购买,能做到这种备货能力的手机厂商少之又少,350万台也许是一些手机厂商在生命周期里都无法突破的数字。vivo X20采用的是6.01英寸分辨率的Super AMOLED屏幕,屏占比超过85%,虽然说其采用了6.01英寸的大屏幕,但其手机的尺寸却和5.5寸的vivo X9s非常接近,也就是说5.5英寸的手感享受的却是6.01英寸的大屏幕,这就是全面屏手机最直接体现出来的优势。得益于三星Super AMOLED屏幕,vivo X20支持息屏时钟,虽说会增加一部分功耗,实际使用来看这点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屏幕是智能手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很多手机的发布会上,用了好屏幕的手机厂商会重点介绍它的屏幕及特点。就目前智能手机发展而言,屏幕不再是仅仅发挥着基本功能的作用,更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硬件设备之一,一块优质的手机屏幕,不仅能够带来便捷的操作体验,还要能够提升用户的视觉效果,让用户在多种复杂的情况下都拥有优质的视觉体验。近年来三星的Super AMOLED屏幕越来越受到手机厂商的欢迎,主要得益于Super AMOLED炫丽屏的每个像素点都能自发光,可呈现出超过90%的Adobe RGB色彩范围,这样使得Super AMOLED屏幕在色彩方面更加丰富,且功耗更低,所以许多中高端手机都倾向于采用Super AMOLED屏幕。所以vivo X20的热销靠的不仅仅是讨喜的全面屏设计,三星素质最好的Super AMOLED屏幕功不可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时刻分享最新数码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新闻源 财富源
解决“痛点”关注诉求
&&&& 21:30
  景区门票并非“一卖了之”,预订门票只是旅游的起点,游客到了景区能否方便快捷地换票或者直接入场,旅游旺季如果遇到门票超售景区限制人流的情况怎么处理?
  同程网首席执行官吴志祥表示,针对游客长时间排队取票的体验“痛点”,同程网自主研发了一套景区门票终端售、取票系统——“智慧票房”,可与移动客户端和其他在线订票平台无缝对接,结合自助售取票设备,游客在非时段通过智慧票房取票只需几秒钟时间,能有效缓解游客在线订票后现场取票长时间排队的问题,并节约景区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智慧票房系统正在全面推广中,目前全国已有2000多家景区与同程签订了智慧票房系统建设协议,其中一半以上的中国5A景区已签约。
  针对排队取票问题,驴妈妈有关负责人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今年将在3000家景点铺设万台自助取票设备解决门票预订通关等智慧旅游方案。如果发生景区限制客流情况,驴妈妈客服会立即排查游客的当天订单,及时电话联系游客并告知他目前景区情况,给予游客适当的出行建议。
  此外,途牛有关负责人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门票业务的发展目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目前还无法实施当日门票线上预订,“这或多或少影响了部分线上用户的体验,但是途牛对解决这一问题抱有很大的信心”。
  除了提升景区门票预订体验外,游客新的诉求也引起了OTA的关注。
  驴妈妈旅游网创始人洪清华就发现,驴妈妈光靠向游客输送门票产品的模式越来越单薄。人多的景点游客不想去、人少的景点不知道——这一新的结构性矛盾也引起了他的关注。而国内景区上市公司财报显示,门票收入普遍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洪清华提出了“后门票时代”设想,即景区应该打破门票的障碍,脱离门票经济的依赖,告诉游客景区和周边好玩好吃的,我能为你提供哪些二次服务,让他们愿意留下来。“游客需要的是整个好玩的旅游方案,而不仅仅是观光。”
  目前,驴妈妈也正与国内多家5A级景区谈合作,联合这些景区进行门票免费,同时为其通过旅游营销和规划产生二次价值。
作者:阎密
编辑:罗伯特
高清图集赏析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K12 阶段家长最关心的痛点是什么?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是什么? - 知乎101被浏览9740分享邀请回答2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您的位置:
面对神一样的问题反馈,你分析到用户的痛点了吗?
作者:FlowerSister的花花
  产品鲸鲤披星带月,程序猿哥哥拋家舍业,测试妹纸废寝忘食,终于把产品更新上线了,可是一大波问题反馈潇潇洒洒砸来了,本宫该如何是好?
答案就是:搜集反馈的问题,分析用户痛点,迭代产品呈现。
  一. 收集用户反馈为哪般?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户使用过程中,或多多少会发出不同声音,这时自然需要急用户之所急。收集用户反馈,在互联网公司,一般有个高达上的职称,叫运营攻城师,他们的工作目的无非如下:
  为产品:
了解产品有哪些BUG?是程序猿偷工减料还是用户鸡蛋里挑骨头;
了解竞品优势,自己是需要在体验上优化还是完善新功能?
  为用户:
了解产品的目标用户与实际使用用户是否匹配?
用户爱哪个模块?讨厌哪个功能点?有没有更高期许?使用时遇到哪些问题?
有些公司,特别是初创型的公司,产品经理兼做运营,而有些公司设有专门的运营团队,而有的却不知运营为何物。无论如何,做好用户反馈问题收集,已是大势所趋。
  二. 条条大路通收集
有些公司 bigger than bigger,所以同一款产品有web 版,有移动版(iphone & Android),有微信版等,收集问题渠道就五花八门;有些是小型mini,渠道主要走经典路线。归纳起来,主要如下:
  自建反馈问题系统:
邮件:一般会在网页有显示邮件,但真正发邮件的会少之又少,因为懒!
工单:内部自建系统
需求池:需求流程一般是客户提出—&运营收集—&PM整理,更新成需求池文档
面对面言语沟通:主要用于内部反馈渠道
产品中的问题反馈功能:这个大家都懂的
  第三方工具:
热线电话:据统计,使用这种方式用的人也不多
官方QQ群:QQ 大法好
微信公众号:流行趋势
官方微博:weibo 还是很 hot 的
每种渠道各有优劣势,可以据自身产品定位,建设符合产品长期稳定发展的特色渠道。
  三. 吐槽纷纷来
当各个反馈渠道逐渐建立起来,运营妹纸们就会“享受”着那如波涛般汹涌的吐槽了。
收到的用户反馈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1.BUG:程序猿哥哥最怕的,如XX功能没响应,xx功能失败,xx功能,404页面……
2.建议:令 PM 头疼的,如为什么没有xx功能?隔壁那产品的xx功能挺好的,这个界面该优化下……
3.吐槽:有些是喷子,心理建设要牢固,如真是烂系统!浪费精力……
4.其他:如好喜欢xx功能呀!没有反馈的产品不是一个好产品,都是赞美之词的产品,除非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四. 转化大法好
对问题进行分类之后,运营妹纸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解决问题或转化成新需求。
当然,收到反馈后,不管用户是否在扯淡,都要以良好的姿态倾听,并给予感谢和确认收到的反馈,让用户实切感受到“再小的声音,我们也能听得到”。除了这样,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1. 是 BUG 的立马走入 BUG 修改程序,有测试人员的,与其建立好沟通机制;
2. 分清优先级高低及严重程度划分;
3. 集中处理迅速上线,如果可以,在上线的时候告诉提出问题的用户已经解决了,或者给用户一个小奖励,这是个特别好的让用户感受到关心的机会。
  建议:
1. 筛选核心用户的需求,考虑此需求是否会损害目标用户的利益和产品目标,挖掘合理建议转化成需求,可与用户进行二次沟通,避免理解不对称;
2. 再根据产品的目标(长期和阶段性的)去排需求优先级;
3. 进入版本的迭代开发流程,对现存问题进行改进;
  吐槽 & 其他:
1. 大声的骂声比较刺耳,未必是核心用户发出来的,很多人骂骂就走,不要放大这样的声音,可以适当忽略,平常心对待,但也要反思用户为何如此愤怒;
2. 做到心里有数,对产品改版的目标坚持,对其能做成简而美的 top 产品充满信心;
3. 用户特别喜爱的功能,要持续加强;
用户反馈不是人微言轻,但慎重对待,运营人员要做挖掘机中的战斗机,发现背后的金子反馈。当然,不能被用户的反馈牵着鼻子走,有时候用户的需求看是不是可以曲折实现。
要扩大产品,但也要精简需求,不要做大而虚的产品。
一千个用户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你面对成千上万个哈姆雷特的时候你要学会区分“what they need”和“what they want”的区别。
  五. 总结
互联网产品上线后,如何对待用户反馈,写了那么多,总结来无非就是:
听,重视用户声音,再小的声音也要听得到;
思,听完之后探索声音背后深层的需求,分析痛点;
做,提取需求、转化需求、实现需求。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用户痛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