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中国人更换手机频率频率需要收费吗

乔布斯居《财富》科技界50位最优秀人物榜首
作者: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讯(萧谔)北京时间7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财富》杂志近日评选出全球科技界50位最优秀人物,苹果CEO乔布斯被评为最佳CEO第一名,中国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与其他4位CEO并列第二名。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说过:“未来的帝国将是头脑的帝国。” 这句话太正确了。我们取得的最伟大的技术进步不是来自肉体的力量、工具或金钱,而是智慧和想象力。《财富》杂志将在阿斯彭年度“头脑风暴科技”大会(7月22日至24日)上揭示人类的这些进步,我们认为现在向你们介绍科技领域50个最健全大脑恰逢其时。是人民的集体智慧推动我们进入一个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未来。他们已经想出了可以让我们上网冲浪的手机、帮助我们联系更密切的网站和走下银幕的电影角色。为了制定这个名单,《财富》杂志向近100位值得信赖的顾问和专家征求提名。然后在分析师的帮助下进行审核,根据候选人在2010年的贡献确定名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辉煌的东西:《财富》最优秀者不是只有聪明的头脑。他们是严于律己、毅力顽强的完美主义者。如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最佳技术融合家),花了15年时间才制作出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阿凡达》。附:《财富》科技界50佳人物名单最佳CEO第一名:1.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苹果CEO最佳CEO第二名:2.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亚马逊CEO3. 米奇·戈德(Mitch Gold),Dendreon公司CEO4. 马云,阿里巴巴CEO5. 理查德·罗森布拉特(Richard Rosenblatt),Demand Media公司CEO最佳设计师第一名:6. 乔纳森·伊夫(Jonathan Ive),负责行业设计的苹果副总裁最佳设计师第二名:7. 简·奇普切斯(Jan Chipchase),Frog Design公司创意主管8. 英德兰尼·麦希(Indrani Medhi),微软印度公司新兴市场技术部助理研究员9. 宫本茂(Shigeru Miyamoto),任天堂常务董事10. 迭戈·罗格里德斯(Diego Rodriguez),IDEO公司合伙人最佳分析师第一名:11. 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摩根斯坦利分析师最佳分析师第二名:12. 迈克尔·阿灵顿(Mike Arrington),Techcrunch创始人13. 沙琳·李(Charlene Li),Altimeter公司创始人14. 科雷·舍基(Clay Shirky),纽约大学互动通信项目顾问15. 弗雷德·威尔逊(Fred Wilson),Union Square Ventures风投资本家最佳创始人第一名:16. 马克·祖克伯格(Mark Zuckerberg),Facebook CEO最佳创始人第二名:17. 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董事长兼CEO18. 塞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谷歌联合创始人19. 王传福,比亚迪创始人20. 杰克·多尔塞(Jack Dorsey),Twitter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最佳工程师第一名:21. 克里斯托夫·比西格里亚(Christophe Bisciglia),Cloudera公司联合创始人最佳工程师第二名:22. 查理·奇弗(Charlie Cheever)和亚当·德安杰洛(Adam D'Angelo),Quora联合创始人23. 卢克·拉吉里奇(Luke Rajlich),Zynga公司FarmVille游戏首席技术官24. 艾米特·辛格哈尔(Amit Singhal),谷歌首席工程师25. 斯特劳贝尔(J.B. Straubel),Tesla Motor公司首席技术官最佳学者第一名:26. 达纳·波伊德(Danah Boyd),微软社交网络研究专家最佳学者第二名:27. 约瑟夫·海勒斯坦(Joseph Hellerstein),加州伯克利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28. 费奥伦茨·奥门内托(Fiorenzo Omenetto),塔夫茨大学生物医药工程学教授29. 塞巴斯蒂安·特伦(Sebastian Thrun),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管30. 乔纳森·齐特林(Jonathan Zittrain),哈佛法学院法律教授科技融合领域最佳第一名:31.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电影《阿凡达》导演科技融合领域最佳第二名:32. 鲍勃·波曼(Bob Bowman),首席执行官33. 朱棣文(Steven Chu),美国联邦华裔能源部长34. 蒙特·福特(Monte Ford),美国航空公司首席信息官35. 内森·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Intellectual Ventures联合创始人最佳发明人第一名:36. 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Accel公司合伙人最佳发明人第二名:37. 马克·安吉森(Marc Andreessen),Andreessen Horowitz基金创始人38. 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Greylock公司合伙人39. 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Khosla Ventures公司创始人40. 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俄罗斯数字天空技术公司CEO最佳科学家第一名:41. 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IBM研究部门副总裁最佳科学家第二名:42. 莱昂纳德·贝尔(Leonard Bell) ,Alexion公司CEO43. 凯利·卡切波尔(Kylie Catchpole),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44. 杰马因·福(Germaine Fuh),Genentech公司高级科学家45. 克雷格·文特(Craig Venter),Celera Genomics公司创始人最佳高管第一名:46. 托德·布拉德利(Todd Bradley),惠普PSG部门执行副总裁最佳高管第二名:47. 迪克·卡斯特罗(Dick Costolo),Twitter首席运营官48. 迈克尔·格莱姆斯(Michael Grimes),摩根士丹利常务董事49. 安迪·鲁宾(Andy Rubin),谷歌工程副总裁50. 舍尔·桑伯格(Sheryl Sandberg),Facebook首席运营官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头脑风暴科技
相关的资讯有:
头脑风暴科技
相关的博文有:
早在小米MIX黑色版发布当天,网上就已经有白色小米MIX曝光。随后,在CES 2017上,小米...
近段时间,LG G6频繁曝光,一方面是其将搭载独特的5.7英寸18:9显示屏(分辨率2880x14...
对于不少用户期待的红米Note 4X,昨天小米官方暗示,该机将在2月14日发售,而从宣传海...
据VentureBeat网站报道,Facebook面临部分股东要求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
我们还处在春节假期的“余温”中,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曾经在一场超级体育赛事中——没错...
据科技网站瘾科技报道,谷歌目前退出了中国大陆地区市场,不过,它可能将“曲线”入华...
Fedora Unity项目创始人兼Fedora大使Ben Williams今天宣布,为所有官方spins提供升级...
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上线后引发了一波热潮,后续虽然渐渐冷淡下来,取代APP更是无从谈...
近日,一位名叫 Shousamu 的锋友分享了一个在 Mac 设备上强制使用核显的方法。该锋友...
火影忍者手游策划今日曝光了下个版本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了即将推出新的忍者百机蝎,......
王者荣耀至尊宝皮肤在此前已经曝光,大家猜测是情人节皮肤,目前官方已经给出了上架时......
阴阳师本周更新内容部分曝光,新皮肤即将推出,神龛商店也会上架新的式神,下面为大家......
芒果互娱携手湖南卫视、芒果TV于5月26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以“1+N,一起玩”为主题的游......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请选择一张图片分享
要转发到新浪微博,请
要转发到QQ空间,请业界 - 第55页/共68页 - 文章 - 伯乐在线
1997年5月,IBM的深蓝超级电脑击败当时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盖瑞.卡斯帕罗夫,这场胜利为人工智能(AI)赢得深远意义的喝彩。可是创造和引领人工智能研究的约翰.麦卡锡,他可不这么认为。
追溯到60年代中期,国际象棋被称为“人工智能的果蝇”(果蝇常被生物学家参照,用来揭示遗传密码),麦卡锡认为他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将类推论法带得太远。
注:本文转载自阿朱的博客
中国企业信息化行业近10年内,钱花了上千亿,但:
1、软件商的开发能力没有明显提升
2、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水平没有明显提升
3、客户应用水平没有明显提升
都是上信息化的企业多了,使用软件的终端操作用户人数也多了,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的投资多了,信息化作用信息化价值理解的人多了(但真正深刻懂信息化的优点和缺点的人少),应用多了,应用比过去深点了(十年再不深点真说不过去了)
再深入想一层,与中国企业信息化相对应的中国企业近10年内又有什么明显长进呢?
不就是企业数量又多了些,企业规模大了,从业员工多了,能自己做的东西多了(过去多做外围周边),配套环境(原材料配件、物流、销售渠道、支付结算)更成熟更配合流畅了。
1、欧美遭受经济危机,欧美老百姓失业,消费谨慎、紧缩、减弱
2、欧美设立更多的贸易规则、诉讼,更苛刻的安全与高质量材料要求
3、欧美设立更多的关税
4、国内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增长迅速
5、国内消费者受生活成本、房子成本、看病成本、教育成本、社会保障制度薄弱并且不完善有后顾之忧,消费谨慎、紧缩
6、各级各种的税、费、灰色卡拿要增多
7、国有银行贷款紧缩,地方商业银行受地方政府地方债牵连暗潮汹涌,资本市场疲软,民间资本或私募风投嫌中国传统企业利润薄不愿意资金投入支持
在近10年内(年),这一个剪刀差不断愈演愈烈。
生存与发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值得商讨。
中国企业尚且如此,给中国企业做配套管理工具的软件服务商又能如何?
通过精细化流程优化动作分解持续监控打磨改进管理、量化关键节点指标与结果KPI管理、IT打通链条透明共享信息推动协作管理,中国企业能否减少制造损耗、时间效率损耗、资金周转损耗,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
答案是,是的。
但为什么还是软件商的开发能力没提升、项目实施项目管理没提升、企业的应用水平也没提升?
很多做互联网的人说,你看我们,初期一分钱都没收入,就靠风投持续砸钱,没有风投我们就死了,而且大多数互联网创业的都很难找到风投,所以死亡率非常高。你看你们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很容易就拿到项目,而且每个项目都上百万,这多好。
嗯,看到了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我们看看本土人数最多的专门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厂商,人数够一万人吧,成立也20年了,但销售额才大约30亿。而且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回款慢、销售成本高、实施成本高、运维成本高,所以利润能剩下多少。如果不是股市资金,如果不是其他投资,如果不是国家扶持,如果不是软件公司退税,如果不是这些,前途还真不好说。
再看看腾讯、阿里、百度、盛大、新浪这些企业,人数多少,年销售额多少,利润多少。
我们再看看在外企的中国人才。我们再看看前赴后继的创业人才。
不少人看企业管理软件行当说:“你们那个行当,干的累,挣钱少”。也就是说,同样都是搞开发编代码,或许都是同样累,但拿到的回报相对少。
为什么回报相对少,因为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成本没法和互联网公司比。
所以同样都是搞开发编码,同样累,那还不如找个工资高的。
所以,没有有规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企业管理软件行当干个屁啊。如果加个索引还得靠SQLServer索引推荐工具,手工自己建个索引都不知在什么字段上建,哪还搞个屁啊。
这也是多年软件商和企业双方都水平没怎么提高的原因。作为同样的原因,中国企业利润刀片薄,现在剪刀差一加剧就纷纷倒地,哪还有人才往中国企业跑,谁还不得往外企、垄断企业、事业单位、政府跑啊。你看,中国企业,大多数还在靠农民工在支撑。如果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大学生,即使大学生素质技能再比现在的大学生差,那也水涨船高会比现在更有竞争力。
OK,怎么提高中国企业收入、利润,怎么提高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企业收入、利润,这似乎是一个双生的难兄难弟。没有收入没有利润就不可能人才吸引回流。
帮助了中国企业,也就相当于中国企业管理软件企业,皮之不存毛何附焉的道理。
节成本提效率,上面谈到了有效手法:精细化流程优化动作分解持续监控打磨改进管理、量化关键节点指标与结果KPI管理、IT打通链条透明共享信息推动协作管理
扩大销售的有效手法:开展电子商务。而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快。而快的基础是流程优化打通整个供应链、IT连通整个供应链。整个链条不通不流畅,那快不起来。所以电子商务要想搞好的本质核心还是做好企业内部、企业上下游的管理与IT。
所以,用管理+IT帮助中国企业成长,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带来收入利润增加反哺软件服务商,软件服务商增收就可以吸引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
但这里有一个悖论。没有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这个有效手段怎么落实给中国企业呢?
所以,有限的资源,只能先倾斜给两个关键岗位:流程梳理优化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一个保证流程精细化、优化、量化,一个保证执行落实。
其实,流程梳理清晰了、优化了,软件也就不用那么复杂了。人老说企业业务复杂。其实根本不复杂,很多是没有梳理清晰,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程序员不理解企业业务因而自己实现代码时候把自己搅合晕了。
&nbsp …
作为求职者指标,从事评选美国最佳职业和最差职业排名已有15年历史的Career Cast网站,其每年都对约200种不同职业,按照技能和薪资水平等要素进行评估,排名结果分别获得《福布斯杂志》、《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引用。
在评估过程中,Career Cast 网站收集来自美国劳工部、人口普查局、行业协会及其他来源的数据,採用薪酬、就业前景、工作环境、从业压力和体力要求5项标准来评估每种职业。登录 2011年上榜最佳职业名单者,收入丰厚且危险性不大,工作过程中所花费的体力不大,但需要精通科学、数学或电脑技术,且拥有大学文凭。
下面这张图就是2011年全美职业排行榜:
注:在2010年CNN财经频道和美国薪资调查网站PayScale联合调查中,软件架构师在全美“薪资最好和最有发展前景的前100 …
注:本文转载自ifanr  
祖父的奶牛场
Bezos 四岁的时候第一次去他祖父的奶牛场,位于德州 Cotulla 地区的一块 2 万 5 千英亩的土地。他的祖父是一位退休的火箭科学家,决定放弃自己的研究,在农场过简单的生活,而他也想要将这个生活和它的孙子分享。在 16 岁之前,Jeff 的每个夏天都在祖父的农场度过。在这里,他学会了清理牲畜棚,阉割奶牛,安装水管等农场活计。有一天他的祖父拖来了一个废弃的推土机,修理它需要从引擎上移除 500 磅的零件。Jeff 的祖父自己制作了一个小的吊车。
“在一个那样的偏远地区你学会的一件事情是依靠自己,”Bezos 说,“人们在一切事情上自力更生。这种自力更生是可以学会的,我的祖父是我的一个偶像。如果什么东西坏了,让我们去修好它。要做出些新事情你必须固执而专注,推动到别人认为不合道理之处。”
Amazon 起步
1994 年的夏天,Bezos 辞去在纽约 D.E.Shaw 财务服务公司副总裁职务,与妻子搬到了西雅图,他要利用爆炸式发展的互联网干一番事业。他们租了一个每月 890 美元的郊区住所。Bezos 选择住所的条件是有一个车库,这使他可以吹嘘自己是车库起家的,如同硅谷许多传奇公司一样,而实际上,这个车库被改造成了休闲的场所。
1995 年 7 月 16 日,亚马逊网站上线,这时候大批人开始涌入互联网,但是仍然没有很强的商务站点。Bezos 的公司在居所附近的工业区,和一个针具交换项目和一个关闭的当铺共享办公场所。他在建筑的二楼有一块 1,100 平方英尺的办公场所,地下室里有 400 平方英尺的一块地盘,做为库房。办公室的桌子是用便宜的门改造的。库房只能存放几百本书。
由于亚马逊提供 10%-30% 的折扣,订单开始逐渐增多。一开始的时候,每天的订单只有半打。一位程序员在计算机上设定了提醒,当订单到来的时候,铃声就会想起,很快,他们不得不关闭铃声,因为它开始响个不停。
网站上线后的第三天,Bezos 收到 Yahoo …
我于日出生在纽约州布朗克斯维尔(Bronxville),后来在哈佛大学读了本科并进一步深造,我的本科专业是物理学,研究生阶段学的是应用数学。我的博士论文(1968年)是关于函数的子递归层次(subrecursive hierarchies)。
注:本文转载自Bang的博客
从08年3月开始用微博,到现在三年半了。至今认真用了四个微博,因为不同的原因迁移。
第一个用的是饭否,微博的先驱,有感情的一个平台。可惜用了一年半后,在09年7月7日饭否被关了,被迫迁移到第二个平台twitter,在twitter上混了一年,后来政府慢慢对twitter封得越来越紧,把中文圈全干掉了,我不想折腾,迁移到腾讯微博用了几个月,后来朋友们都去了新浪微博,起初我只是在新浪微博评论他们的微博,后来就慢慢迁移到新浪微博了。
在很早我就说过,我用哪个微博平台取决于我朋友们用哪个平台,相信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方式,还有一部分是看明星在哪个微博,不过如果不是狂热的明星粉丝,开个马甲关注足矣,决定真正使用哪个平台的,还是身边朋友。
前两次微博迁移是迫不得已,最后一次是新浪硬生生把人抢过去了,平台效应已经形成了,腾讯微博即使有内嵌QQ的方便,仍比不上新浪微博。不知道在其他人群是怎样,在我所接触到的人群范围内,除了同事 (我在腾讯),其他有用微博的都是新浪微博了。感觉腾讯微博已经输了,不过我猜可能90后那些喜欢玩QQ秀的比较多人用腾讯微博,没研究。
腾讯微博的活跃用户应该远少于新浪,用户数量水分很多,甚至活跃用户的水分也很多,很多是通过Q空间和签名同步,有的是从其他微博同步过去。腾讯微博僵尸粉丝很多,很长一阵子我一发微博就被不认识的人无评论转发,而且是即刻,貌似腾讯微博没严打这些用户,在新浪微博没出现过。在腾讯微博有1000个粉丝,可能只相当于在新浪有100个。
新浪腾讯微博同质化严重,微博这样的平台不需要两家一模一样的,就像QQ。MSN和QQ不是一样的,至少MSN是有主攻市场的,但现在腾讯和新浪就是一模一样的,微博没有用户就玩不转,用户只会越来越聚集在本来就多的那个平台。
新浪腾讯微博上娱乐信息过多,互联网十几年在BBS等地方积累下来的老段子在微博上不断转来转去,重复内容很多,无营养,无意义。不是说不关注某些人就可以避免这些内容,整体氛围如此,避不了。
挺羡慕其他国家有facebook的,微博对所有人都公开,跟facebook性质不同,偏向媒体/传播,个人品牌打造,facebook偏向个人生活,有隐私设置。我发的微博大多是生活,没办法,人人网太不争气了。
饭否在刚复出的时候还好,跟几个朋友在上面交流感觉不错,但一年过去了,饭否没什么跟新浪腾讯微博差异化的举动,只是做了几个应用,不免令人失望。twitter …
注:本文转载自新浪科技
来自凯鹏华盈(KPCB)、有“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知名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10月18日在旧金山Web2.0峰会上发表了今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报告原文下载)。报告分析了移动计算、电子商务和广告等互联网行业多方面问题。
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
苹果、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仍是市场的领先者,不过中国和俄罗斯的互联网公司正在快速发展。以今年的市值计算,百度和腾讯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5和第7,网易、阿里巴巴、携程和新浪则分别排名20、21、23和24。来自俄罗斯的Yandex和Mail.ru分别排名15和19。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主要互联网服务的81%用户来自美国国外。作为每月独立用户访问量排名全球前3的网站,谷歌、微软和Facebook的国际用户数都多于美国用户数。
过去3年中,中国新增的互联网用户数多于美国当前的互联网用户总数,两者分别为2.46亿和2.44亿。互联网用户数增长最快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尼日利亚、俄罗斯和伊朗。
此外,近年来社交网络发展速度很快。到2011年10 …
丹尼斯·里奇辞世的新闻如五雷轰顶。过去几天已经有很多资讯报道此事。他的影响巨大,并超越了科技世界,虽然他的大多影响都不为人知,但完全可以感受到。C语言撑起了一切。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也是从C语言和Unix中发展而来。
注:本文转载自36kr
著名的匿名图片分享社区4chan创始人Chris Poole今天在Web 2.0峰会上做了精彩的10分钟演讲,指出为什么那些大的玩家在线上身份问题的处理上全都错了。
“Google和Facebook想让你相信你是一个镜子,”他说,“但实际上,我们更像钻石。” – 钻石具有多面性。现在随着Google+的发布,Poole说,从未来线上身份方面来说,Google+比Facebook做得更差。
身份是棱镜
Poole说,“大多数人认为线上身份是黑白的,线上的你是线下的你的映射,这就像人们过于简化化匿名身份一样,人们认为匿名就代表黑暗和混乱。”
“但是人们的身份无论在线下还是线上都不是这样的,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展示不同的自我,这也是我们表达自我以及人类创造力的核心。重要的不是你分享给谁,重要的是你作为谁来分享。”Pooles说,“身份是一面棱镜。”
选择我们自己的身份
“在一点上,我们的方向是一致的。”Poole说,在互联网的早期,它的创建者们使用真名是因为那时互联网上只有他们那些人,随着用户越来越多,人们开始使用昵称。
AOL的IM让昵称成为了主流,Poole说他对AOL的昵称很是苦恼,因为他知道这将代表他自己。直到今天的黑客仍然遵守着这个公约,人们用昵称来介绍自己,因为那是他们选择的身份识别方式。
在今天主流的社交网络中,“Twitter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Poole说。Twitter平台本身采用昵称,但允许用户填写自己真实的名字。还有,“大多数的应用允许多帐户,Facebook永远不会这样做对吧?”他说Google+则更严重,你甚至连一个个性化的URL都得不到,对于不采用真名,我们都知道的,Google直接删除帐户。
Google和Facebook …
注:本文转载自36kr
编者按:Steve Jobs的死举足轻重、倾国倾城;Dennis Ritchie的死悄无声息、乏人问津。原因何在?Jean-Baptiste Queru从科技的复杂性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Steve的影响力能被大多数人所看见,而Dennis的影响力层次更深。如果没有Jobs,计算世界可能没那么闪亮,但设备仍能照常运转。但如果没有 Ritchie,计算世界将会怎样?
  你刚刚打开过Google主页。
  简单吧,不是吗?
  但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呢?
  好吧,如果你知道一点浏览器的工作原理,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你只是启动了HTTP、HTML、CSS、ECMAscript等东西。实际上背后的技术异常复杂,以至于任何工程师多想一些的话都会眼花缭乱,以至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单独应对整个问题的复杂性。
  让我们化繁为简。
  你只是把电脑连接到了 。
  简单吧,不是吗?
  但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呢?
  如果你知道一点网络原理的话,根本没那么简单。你只是启动了DNS、TCP、UDP、IP、Wifi、Ethernet、DOCSIS、OC、 SONET等东西。实际上背后的技术异常复杂,以至于任何工程师如果想得太多的话就会眼花缭乱,以至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单独应对整个问题的复杂性。
  让我们化繁为简。
  你只是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输入了www …
昨日,在众多的国际互动论坛上,计算机爱好者们以特有的方式纪念这位编程语言的重要奠基人。许多网友的发帖中没有片言只字,仅仅留下一个分号“;”。在C 语言中,英文分号标志着一行指令语句的结束,网友们以此来悼念“C语言之父”,美国著名计算机专家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所引领的时代悄然远去。
注:本文来自环球财经 记者 刘洋
今年,Linux 迎来了它的20岁生日。据称从4月开始,全球各地都在筹划着如何庆祝这一生日。但到底哪一天才是这款史上惟一可与Windows比肩的电脑操作系统确切的 诞生之日,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日发明者本人李纳斯·托沃兹(Linus Torvalds)宣布项目启动那天,还有人认为应该是日Linux Kernel 0.02发布之日。“教父”本人在今年4月接受采访时倒是提出了4个有意义的日子:7月3日、8月25日、9月17日、10月5日,并且说,“哪天都可以”。看来,要给Linux一个不漏地过生日,得需要4个生日蛋糕!
在1998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当詹姆斯·卡梅隆手握“最佳导演奖”的小金人,模仿《泰坦尼克》中的男主角杰克发出“我是世界之王”的宣言时,全世 界无不为之倾倒。影片中那被重新描绘过的“唯美”海难,使人们惊叹于卡氏的神奇。但浪漫的爱情桥段和震撼的视觉效果,也使人们忽略了另一个伟大事实:电影史上崭新的技术时代悄然来临。而这一时代,是由Linux …
Tiobe 近日公布了最新的10月编程语言排行榜。排名前三的语言暂无变化,依然是Java、C、C++。
尽管Java 7 版本发布了,但在9月份,Java的受欢迎程度下降程度接近1%。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持续的话,那C语言将在下月重新占据第一位。其他值得注意的 是,Objective-C 和 Transact-SQL 的排名都达到历史新高,汇编语言也重返Top 20,Visual Basic.NET 上升的名次也很多(从#39上升到#25),而F# 的日子就艰难了(从#23降至#46,F#在8月份首次进入前20)。
2011年10 …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已经故人西去,在苹果公司的网站上高挂着乔布斯的肖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企业家。这张肖像照已经举世闻名,不过,据说它也是乔布斯 生前最喜欢的照片。这张饱含睿智的照片究竟是怎样拍摄出来的呢?一篇来自于国外摄影博客 PDN 的文章揭示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在2006年由摄影师阿尔伯特·沃森所拍摄的。在拍摄开始前,乔布斯没有立即看着沃森的镜头,而是把目光集中在了沃森手中这款4×5相机身上(这款相机所使用底片有4英寸乘以5英寸的大画幅,多用于拍摄风光、广告、人像、建筑等领域)。
  “就好像在观察一头庞大的恐龙一般。”沃森回忆道:“他(乔布斯)说,‘哇,你这是在拍摄电影呢。’”
沃森回答说,“我不觉得这里有数码装置(指这台胶片机)。”乔布斯说,“我同意”,然后他转身看着沃森说道,“但是我们会占领那里的(原文是 get there,既有到达那里,又有实现目标的意思)。”
乔布斯给了沃森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拍摄,远远超过了他曾给其他摄影师拍摄肖像的时间。沃森想通过一种简洁的方式来表现出场景,他知道乔布斯适合这样 的模式。乔布斯问摄影师,“你想让我怎么做?”沃森希望乔布斯的眼神可以95%甚至100%的聚焦在镜头前。于是他对乔布斯说,“想想你公开的下一个项目 或者想想那些试图挑战你的人。“
就这样,这般思考状态下的乔布斯被摄影师拍了下来。沃森后来说,”如果你看看那张照片,你能看到他的激情。我的意图是,通过这张照片,你看着他,你就知道这家伙有多厉害。后来我听说这一直是他最喜欢的照片。“
至于后来,很显然,乔布斯对于数码照片的意见是正确的————他给 iPhone 安上了相机并且把它变成全世界最受欢迎的相机之一。
  本文来自:weiphone …
借助Windows 8,微软意图孤注一掷地将PC与移动终端设备统一。
北京时间9月13日,微软在加州阿纳海姆举行名为“BUILD”的大会,向公众和开发者展示Windows 8操作系统的早期版本。号称统一PC与移动终端的Windows 8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0年以来,微软在移动终端领域的尝试可以用“失败”来形容。率先预言手机PC化的微软,在10年间对移动终端进行了不间断的探索:从 Windows CE、Windows Mobile,Pocket PC、一直到最后的Kin手机,这一系列的尝试只收获了些许短暂的成功。iPhone的出现,宣布了微软移动终端战略的彻底失败。在平板电脑领域,微软更 是加入了言而无信的厂商一族,传说中的Courier尚未亮相,便胎死腹中。
在移动终端一次次的失败尝试中,微软“科技先知”的光环正在逐渐褪色。苹果和谷歌逐渐取代微软,成为人们眼中新的先知。
虽然,大一统的口号在移动互联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容易被认为是妄想,但当此种口号与微软相结合的时候,它就足以震撼世界了。毕竟,微软的操作系统还统治着全世界90%以上的个人电脑。
事实上,很少率先开发新技术的微软,总能够上演后来者居上的好戏——操作系统、图形界面、工具软件、数据中心、网络浏览器,甚至还有游戏机均如此。 何况,微软各个产品线最近频繁地进行产品更新,以及Windows Phone 7(以下简称“WP7”)所取得的良好口碑,更为Windows 8 …
注: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周刊》 文|CBN记者 谢灵宁 李娜 杨轩 实习记者 鲍成茸
蹲点挖人、薪水翻番。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中国互联网的大公司们正在陷入人才大战。有人抢到金子,有人拣起泡沫。
如果说在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人才有可能也会成为一种泡沫,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比如说吧,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现在简直就是炙手可热。要挖到这些人,通常有两种方式:通过猎头,或者由朋友之间相互介绍。而一旦挖到项目总监级别的人物,付出的代价将是每年为他们支付50万到60万元薪水,—是其它行业的两倍。
有点夸张?是。就这些?不。
现在每当一个公司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者对一项业务的现有发展速度不太满意的时候,组建新团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挖人。大部分公司—在这里我们的主角是现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市值排名前三的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都对自己的人才流动守口如瓶,不过我们总是有一些办法看到端倪。
人,正在成为一家公司中最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投资”。
2010年起,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在北京成立“研发中心”。据知情者说,这个研发中心更像是“挖角中心”,它把目标直接对准了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而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负责引入百度等公司的技术骨干,进而再设法调至淘宝总部的所在地杭州。
这真是煞费苦心。一位曾参与向淘宝推荐百度技术员工的猎头透露,如今淘宝对于引进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次推荐的20个人中,通过的人通常不会超过5个。引入标准提高了,“内部推荐费”也跟着涨价了。两年前一笔推荐费的数额在8000元以内,如今已经超过了一万元。
大部分流入阿里巴巴的百度员工,有多人集中在淘宝和阿里云这两家子公司之中,并且多为搜索和数据库这样的领域。虽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B2C和C2C平台,但搜索和数据库的应用对于淘宝而言仍是有待证明其实力的领域。
搜索是淘宝的未来之一。2011年6月,淘宝内部分拆成为三家公司:主营C2C平台的淘宝集市、主营B2C平台的淘宝商城(微博),以及专注于搜索技术的一淘网。
搜索将成为淘宝的一种进攻方式,它瞄准的是那些没有在淘宝上开店的商家和品牌。通过向外部商家开放购物搜索,淘宝会获得不局限于开店用户的更广阔的覆盖率。当然,前提是它的技术和品牌推广做得足够好。
如果注意一下淘宝当中那些出自百度的重要雇员,阿里巴巴的这些意图也就不难发现。
阳振坤2010年5月进入淘宝,主持设计和开发淘宝网信息存储与实时检索系统。在此之前,他的职位头衔是百度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则是海量信息处理和算法设计。这一年3月,淘宝网刚刚宣布向商家、企业及消费者开放来自淘宝全网的原始交易数据。按照淘宝当时的统计,截至8月20日,淘宝上近两万卖家开始通过淘宝的“数据魔方”工具进行参考决策,在140天的时间总计数据调用达到了260万次。
对这样的挖角,我们可以理解为“缺什么补什么”。这样的思路很简单,也很高效。因此,阿里巴巴的对手也在这么做,并且还是在未来竞争更为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
“腾讯也一直在淘宝定向挖人。”现任“华强北在线”副总裁的龚文祥说。至少到目前为之,这个前走秀网副总裁、自称“电商领域深喉”的人所透露的消息还被认为是准确的。他最新被证实的说法包括1号店(微博)的六名总监级员工离职,以及梦芭莎COO黄郎阳离开了公司。
腾讯对于电子商务的野心显而易见。最近两年,这家公司先后投资了包括易迅、好乐买、柯蓝钻石在内的多家B2C购物网站,并且从2010年底开始,重新打造用以吸引品牌和大卖家入驻的QQ商城,对电子商务行业表达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关注。
身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履历却不那么光鲜。由于成交率过低,腾讯C2C业务—拍拍的市场份额常年徘徊在10%以内,与腾讯的体量相去甚远。不过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意识到,在QQ、网络游戏和无线增值之外,电子商务可以成为其4亿活跃的客户端用户新的消费方式。
在这样的市场上挖人,腾讯瞄准的第一个目标自然是淘宝,并且比其它的公司都大方。在腾讯电商的中高级管理层中,具备淘宝或者其它B2C …
注:本文转载自51cto
Network World 的 Jeff Caruso 为大家介绍的26款网络管理工具皆为开源产品。它们不仅功能强大,而且使用成本极为低廉(甚至无需成本)。
在过去十年中,开源开发产业迅猛发展,而网络管理软件也适时顺应了此次大潮。许多在实际工作中遭遇挫折的IT管理员开始将眼光投向免费工具,希望能够从中找寻到合适的软件以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配置以及映射。下面将要介绍的26款开源网络管理工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Big Brother BTF
Big Brother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主要用来监控联入网络的系统。自其问世以来,该工具的作者就同时推出了对应的商业化版本,如今被称为Big Brother专业版,该项目于2001年被Quest软件公司收购。本工具的开源版本仍然适用于学生或是非商业类用户。
[COLOR=#0000ff]Big Sister[/COLOR]
根据这款软件作者的说法,他是由于对Big Brother印象深刻但又希望在其基础上做出一些改变而产生了制作Big Sister的念头。在该软件的自述文件中,作者谈到他在开发时始终抱持提高性能、减少发生问题时的报警数量并对其它细节进行强化的宗旨。
Cacti是一款通过图形来显示网络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各项数据的工具,例如CPU负载以及带宽利用率等。它本质上来说是一款环状数据库工具的前端软件,所谓环状数据库工具,是指一种用于存储随时间推进而变化的数据的开源数据库工具。
GroundWork …
注:文章转载自36kr
40年前的本月,也就是1971年10月,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被发出。
至今,email已经完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信和笔者一样,大多数的80后都见证了,当初清纯新奇的“e妹儿”变成了有点唠叨但又离不开的“e大妈”的整个过程。我们不仅要问,随着现代各种新式交流方式的出现,email将来究竟路向何方?
Email的诞生
像许多技术革新一样,email的诞生源于军事的需要。1960年,MIT研究生Ray Tomlinson正在BBN(Bolt,Beranek and Newma)公司工作。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军事通信网络ARPANET(互联网的雏形)的相关技术,其中也包括了研究如何在大型机上传输文件。
有了开发传输文件程序的经验,Tomlinson被指派到一个名叫SNDMSG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研究如何在同一台电脑不同用户之间发送消息。当时计算机还是相当贵,想要一个人拥有一台电脑几乎不可能,而他的任务就是研究如何在两台不同的电脑之间传送信息。就在1971年10月他终于成功了。
就像Tomlinson在2008年告诉泰晤士报那样,他不记得第一封email究竟是什么,也许是“QWERTY …
注:本文转载自新浪
被誉为中国黑客教父的绿色兵团创始人GOODWELL在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时表示,COG根据专业技能将黑客分为六级,这是国内首度提出这一概念。据悉,实力顶尖的高级黑客不足百名,目前大多已进入信息安全领域。
COG,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Chown Owner Group)是一个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非营利性的研究机构,以网络信息安全领域为焦点,致力于提高中国网络安全水平,倡导健康的中国信息安全文化。
中国黑客界元老GOODWELL是GOG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97年,他所创立的绿色兵团,是一个被众多黑客称做“黄埔军校”的中国最早电脑黑客组织。
黑客的首次技术分级
目前中国针对安全防护有很多标准,但是专业技能角度的标准比较缺失,这就涉及到了黑客。
“要谈网络安全的防护,首先要了解不安全在哪。这方面黑客会比较了解,专家都在搞理论层面,反而对技术层面的东西不太关注。所以这次就针对黑客技能进行简单划分。”
基于此COG首次提出了从专业技能角度进行黑客的等级划分,根据黑客背景报告分析显示,自1级标准往上的中国黑客共总数不到500人。
而 5—6级的黑客总数不足100人。“也就是说只有这100人才有相当的实力和技术对互联网造成较大影响。”
据了解,这100人大部分都是从事信息安全行业的领袖人物,并不会参与网络攻击事件。
根据从业背景,COG将国内黑客归为3类:
1、编程代码类——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一般将研究方向放在利用工具、代码分析、漏洞挖掘等,一般此类人员不主动攻击或渗透相关网站;
2、渗透入侵类——具有一定的渗透突破能力,一般将研究方向放在渗透入侵,对各种漏洞消息敏锐,对漏洞利用灵活贯通,将“如何获取系统的控制权”作为最终目标;
3、广大的信息安全技术爱好者。
从整体来看,中国黑客技术团队约为100个,所有站点注册人员约5万,30%人最后进入信息安全领域。
GOODWELL透露,为了使技术分级未来更加科学化,COG将针对技术、危害程度、可能带来的影响等做一个尝试性的课题研究。
三代黑客的职业转型
Goodwell虽然只有三十出头,但是作为中国黑客元老,他见证了中国三代黑客的成长和转型。
第一代:70后顶梁柱型,这批黑客大多出身名门(从中国早期比较大的安全组织修炼而成),随着信息安全商业化的浪潮早已投入到网络安全事业中去,其中大部分担任着一些著名安全公司的高级职位,虽然现在更多关注理论层面,但他们从实际走到理论,是目前中国信息安全技术高层的顶梁柱。
第二代:80 …
注:本文转载自腾讯
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 ReadWriteWeb 体报道,谷歌近日向 ReadWriteWeb 证实,共有 22 名谷歌女工程师参与了 Google+ 社交网络服务的开发。
ReadWriteWeb 指出,这 22 名女性,仅仅是指直接参与 Google+ 技术开发的女性工程师。如果将 Google+ 的管理团队、推广团队也考虑进去,则参与 Google+ 项目的女性员工数量将远远超过 22 名。
  以下为参与 Google+ 技术开发的 22 名女工程师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安娜·乌琳(Ana Ulin)
乌琳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毕业后,于 2005 年加盟谷歌。她的居住地包括瑞典、瑞士、西班牙和美国加州帕罗奥托(Palo Alto)。乌琳平常喜欢编织。
2、弗朗斯·霍根(Frances Haugen)
霍根目前为 Google+ 页面资料及搜索产品经理。她于 2006 年加盟谷歌,拥有欧林工学院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士学位,以及哈佛商学院 MBA (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霍根对于设计和数据很感兴趣。
3、丹尼斯·何(Denise …
关于伯乐在线博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然被大量、快速并且简短的信息所包围。然而,我们相信:过多“快餐”式的阅读只会令人“虚胖”,缺乏实质的内涵。伯乐在线内容团队正试图以我们微薄的力量,把优秀的原创文章和译文分享给读者,为“快餐”添加一些“营养”元素。
新浪微博:
推荐微信号
(加好友请注明来意)
– 好的话题、有启发的回复、值得信赖的圈子
– 分享和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与观点
– 为IT单身男女服务的征婚传播平台
– 优秀的工具资源导航
– 翻译传播优秀的外文文章
– 国内外的精选文章
– UI,网页,交互和用户体验
– 专注iOS技术分享
– 专注Android技术分享
– JavaScript, HTML5, CSS
– 专注Java技术分享
– 专注Python技术分享
& 2017 伯乐在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更换频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