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用什么APP学习高中语文最好?

在北大清华上学是怎样的体验?
【此问题已被锁定,不能再提交新回答。 原因是问题过于宽泛,跟以下两个提问重复: 在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在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北大在读。以下答案无排序。[
大学说好的“想怎么玩怎么玩”呢?!!说好的“想找什么样的找什么样的”呢?!!
对于将要高考的学弟学妹,我们真的不要太“操心”,人家复习一年,我们还没预习清楚呢!
deadline不要太多,我不要太拖延!]大学=自学——某专业课老师。个人体验是:如果不自学,很难有收获;如果自学,收获绝不局限于自学。资源很丰富,从图书馆到bbs,再到老师和师兄师姐,但是要学会争取。面积上比清华小不少,所以没有自行车也可以过得毫无压力。大学生活选择样多样,有时候要自己去思量“less is more”。老师很有特色,比如某门课老师说——北大精神在于“狷狂自任,不苟流俗”,然后加了一句:如果没了这8个字,北大不如改名字叫清华。(《四书》精读~)大多数老师也非常nice,邮件常常是“秒回”的~喜欢和清华互黑~——示例见上一条XD750一年的宿舍楼真的不忍心走进去,不过都蛮舒服。每学期都熄灯,不断网~校园网渣渣!食堂……见仁见智啦。上大学之后发胖,也有体育课的责任是吧。每年9月是食堂最拥挤的时候。新生入学,都还保持着比较传统的生活习惯,常常十一假期一过,大家会翘课的翘课,懒起的懒起,食堂人会少~明显能感觉到受外界关注更多了。学校动辄上新闻,慢慢也就适应了。就像是现在,我能感觉到自己这个答案很具有“存在感”,是因为我的母校引人注目——这其实把我吓到了。周围的人都很有想法,很有个性——很多老师都认为北大学生太“懒散”——优点亦缺点。最喜欢的是北大人的自由和坚持,还有维权意识!【嗯,自卑,压力,peer pressure怎么会不懂;不过,我更想说——“受虐”是突然的,剧烈的,也是容易适应的,而“欣赏”、“认同”和“影响”确实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更值得珍惜。】有时候“院系”和“专业”是非常具体的存在,而“学校”是更加抽象的存在。不是很能够用语言说明白,只是一种感觉……能够感受到一种浪漫的情怀。比如去年立春的雪景,比如未名湖的四季,比如静园的一草一木。我喜欢这里。也许到离开时,我会说,我爱这里。这种浪漫的情怀包括对四季风景的热爱,也包括某些类似于"人情味“的东西。比如快要被拆掉的小店会有很多人去吃最后一次作为纪念,比如为有困难的同学募捐。我喜欢这样的关爱,我希望自己也能携带这样的暖意和力量。还是关于这个园子里的人。有好多好多好多拖延症患者,比如我。上大学之后发现人和人之间差异(≠差距)特别大,在差异的前提下互相了解并且欣赏是一件趣事。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些体育甚至不如我的人…此前多年自尊心真的不急着受伤(在另外的一些方面,此前多年优越感真的不急着满足~),当然啦,健康是自己一辈子的事情。占座现象一直存在,这也一直是个争议话题。具体的我没关注过~我们喜欢自称【贵校】~!若是多年之后听到有人说“贵校”,会不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呢?考试周自习室的电源常常紧缺,有时候会感叹——“考来之前觉得这里只有凤毛麟角,考来之后愈发感觉到凤长了太多的毛,麟长了太多的角!”开始初恋,男朋友是清华的在读本科。我们当朋友好多年了,所以我压根没注意到他是个“清华男”,冷不丁被别人问起他的学校,忽然有一种诡异的“通敌叛国”的感觉。。。会被别人和“过去的北大”比来比去,燕京学堂什么的,说起来校方的某些作为,真的觉得,家丑不愿外扬……【和清华的某些异同】我觉得很多很多差异都来自于夸张的以讹传讹,不过也确实曾经听说某学长的老婆(毕业于北京另外一所大学)见一个人第一面就能判断出是北大出来的还是清华出来的……不过也确实有一些差异——清华更集体主义一些,而我们更尊重个人自由。这是真的。比如班级的比赛,比如129合唱,我们请起假来似乎都更容易一些。我们的班主任/学生工作方面的老师也没有他们的“辅导员”管的事情多,总之我们更自由更有个性一些。差异还体现于一些专业特色:比如我们的心理学系绝对是基础领域大牛,Dr Wei不要更帅,实验报告不要更销魂。他们的心理学系更偏重于咨询领域吧, 如果没记错,李松蔚就是从我们学校毕业之后去清华的。——其他院系的侧重,估计也会有,但是我不清楚啦。还必须吐个槽:凭什么他们没有优秀率限制我们要正态……凭什么他们没有优秀率限制我们要正态……我们退课一学分100,他们一门课50……我们退课一学分100,他们一门课50……!!!!!!!!!!!!!!!!!!哦,对了,透露个细节:我们的心理咨询中心是一次性预约6次的~他们是一次一次约的,最多一学期8次的~在相同之处,【听说过】这样的一个说法——两所学校为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都有一些“为了存在而存在”的院系。这些院系的特点嘛,都非常不差钱——不砸钱就不太容易撑起来……也挺无奈的。【特别声明(看到评论之后立即马上的update):所谓“为了存在而存在”的院系不意味着质量低下,只是“底子很薄”。毕竟是北大清华的一部分,再怎么“没存在感”也不可能真的不好。之前有这么个问题:我喜欢的回答是这样的:楼主可能还是对中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不太了解。高等教育在中国属于基础建设,是政策决定性行业。大学的研究方向和社会责任也是由政府直接赋予,所以中国高校的办学自由度相对西方国家低很多。这样一来,学校的好坏就完全取决于政府制定的政策:政策上规定了哪些是优先发展的大学,那些大学就会首先得到更多的投资和发展空间。98年5月,某人发表了的一段讲话:“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根据这一句话,带出了一个工程,无论这个工程是怎么得出的,总之,中国第一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这就清楚北大清华排名为什么第一了。如果哪天北大清华不是第一,而南大当了第一,那只能说明,政策变了,而这些是和大学秉性没有一点关系的。所以,政策上要建设的学科,可以被认为是成长最迅速的。另外,新院系的师资和生源质量上都是有保障的,这应该是质量的根本吧。——whatever,说这么多就是为了避免偏颇……母校存在感如此之强,身为学生压力很大。这些都是【听说的】,我本人没特别关注过,没有发言权,所以也不倾向于深入探讨此问题。】哦,另外,两所学校的转系似乎差不多~【跑题的真心话】特别想说的是,和国内其他985、211高校等一本院校相比,真的是组内差异大于组间差异。常常和之前的一些同学联系,比如中财、外经贸、清华、浙大、中科大、北航、复旦、林大、北工大、哈工大、中传、北理工、西电、首医……觉得大家的日常生活真的没有特别大的差异,或者说,造成差异的不是学校,而是专业,或者说是个体。每个学校都有走学术路线/专注学工/热爱实习的,都有从不翘课/翘掉大半专业课的,也都有从未恋爱/从未间断恋爱的,都有……——真的和学校没太大关系。当然,组间差异是有的。比如南京一所药学院的高中同学提到过他们的“助学金”抢成一片,真的有很多很贫困的同学,我们几乎不涉及这个问题——北大清华农村生源的比例应该比较低。比如林大、西电都不让学生自己选课,北大清华相比来说选课自由很多。就酱~——这个答案会在我在校期间不定期更新,就不具体标明了^_^~【最后。。。我被吓到了,所以才要说的】我2012年春天注册知乎,当年夏天回答了一个问题。2013年1月答题十几个。2013年5月到2013年11月答题大约50个。之后,14年到了,从2月上旬到现在,我一共答题80多个。长期低调,因为确实没什么可高调的。直到这个答案让我一晚上多了快20个“关注者”——当然是因为“北大”的这个“标签”。真吓人,让我略不淡定。在此表个态——我就是一个时而学术时而八卦的人,学术起来可以为一个问题写好几个小时查好几篇文献,八卦起来就点开情感类问题各种胡扯。兴许后者不符合北大学生“应有”的形象。但是我相信我亲爱的母校不介意这个的。
答主北京大学,哦不对,是北大,举个栗子快递小哥打来电话一通骂:“你这地址写得啥呀,北京大学,北京哪个大学啊也不说清楚!俺给你送清华了!”
考上觉得自己牛逼,进来觉得自己苦逼。北大看清华呆逼,清华看北大逗逼。毕业以后发现自己穷逼,但多年以后才意识到那几年没读书或者只读书都是傻逼。
先总结一下前面各位大牛的主流回答:1、资源特别丰富,想做什么都有机会;(补充:光图书馆资源就多得让人瞠目结舌了)2、身边大牛太多,而且风格各异,各有目标;(补充:几乎所有答题都觉得自己是学渣,所以你懂的)3、老师学术素养很好,很有特色;(补充:有些老师其实不太会上课,这些老师往往学术很厉害;很多课程极度依赖自学,因为内容太多,或者自学效率确实比听课高)4、社会活动比较多,各种协会、暑期实践什么的……(补充:所以有太多协会的生存很艰难,每次活动都不到10个人,参见科幻协会、推理协会、围棋协会、国际象棋协会……)5、课程选修的自由度很大,选选修课没有上限……(补充:1)所以有些人一学期选40+学分,曾经有人60学分照样活得好好的,还学分绩第一;就清华而言,由于预选至多32学分,所以很多人必修课都不选,而去选各种选修课,反正必修课名额不紧张,正选和补退选总是选得上;‘2)文化素质核心课有学分要求,所以一直非常非常非常紧俏,课程交易屡见不鲜,一般都在凌晨1~3点进行,即便如此,还是有交易失败的(因为有人在用刷课机器啊))6、校园很大,很漂亮……(补充:俺的系馆在比较偏的地方,中午常常嫌麻烦,懒得去食堂,叫外卖什么的)7、流量太少,网速很慢?(补充:反对,一个月20G我发了疯地用也用不完,难道你们不知道IPV6是免流量的吗?)8、集体主义思维倾向很浓。(补充:教育部直属学校,没办法啊。确实有很多很讨厌有不得不去的活动)以上几条,大部分其实都是老生常谈了,翻来覆去地说似乎也意思不大。作为一个在清华呆了5年并且还要继续待下去的学渣,我来从另一个角度补充几条极具清华特色的体验吧。————————————————————日:申明一下,这里所谓的“极具清华特色”的含义是在清华这些现象是十分普遍的,但并不是在秀优越感,更不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俺并不认为别的学校就不会有这样的体验,这些体验在其他学校出现也是可能甚至是正常的,但这并不妨碍俺描述自己在清华的体验。———————————————————1、永不休止的占座!很意外前面居然居然没有提到这个极具大清特色的现象(其他学校大多数也有,只是程度各不相同,特点也不同吧)以下由3个“凡是”来描述这个现象:(1)凡是大一大二的数理基础课,如果你在上课前5分钟走进教室,你只能坐最后两排了。占座可不仅仅是这节课的事情,往往是上节课的事情甚至更以前的事情。你见过早上7点来占座,只为下午的某节课吗?你见过一个教室空无一人,但是水壶、书包、课本已经摆了整整8排的吗?你见过一个同学因为占了第一排的座位,被另一个人弄走,然后两人打起来了吗?这些大清都有。坦率地说,座位的好坏和学习效果其实关系没那么大,但是很多人就是想离老师更近一点,而且在前排,大家都奋笔疾书记笔记,也相对更安静些,对不少人来说心里确实更加平和。(2)凡是公共政治课,如果你在上课前5分钟走进教室,你只能坐前两排了。这不知道是不是清华才有的“逆占座现象”。由于清华同学本身比较好学,以及上课点名(一般是突击课堂小测,算平时成绩的)的约束,政治课的翘课比率还是非常低的。并且也是有占座的,不过是从后向前占的。很多人不是为了听课,而是为了给自己自习其他学科提供好的位置。(3)凡是期中期末的图书馆,到了早上9点以后,一座难觅!这个现象最近两年已经缓解了,主要是因为新盖了一个人文馆。俺刚进入学校那会,都是早上7点,图书馆老馆就已经排起长队,因为晚了没座啊。很早以前,清华的图书馆加上教学楼的座位就完全能应付绝大多数本科生去自习,但是依然供不应求,不得不新盖楼。对于令人深恶痛绝的占座现象,学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1)人文馆的座位签到制度。由于人文馆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每个座位都有独立的灯和插座,不受其他人干扰,是自习最佳地点之一。之前因为占座出过很多摩擦。因此,现在每次要占座,需要刷卡签到,并指定座位。暂时要离开座位时,也需要刷卡,并且座位只为你保留45分钟!非常人性化吧!(2)各系自身反占座规定比如我们系,自从那次打架以后 ,有了“公共课前两排必须留给女生“的规定。2、永不停歇的盖楼!自从俺入校以来,清华一直在盖楼,包括翻新和新建从未停止。五年以来,被翻新的主要公共建筑有:(1)大礼堂(2)清华学堂(3)西区体育馆(4)东区篮球场(5)紫荆篮球场(6)食堂:观畴园、听涛园、闻馨园、紫荆园地下等等(7)新水利馆(过去它是很多人自习的地方);(8)游泳馆…………新建的主要公共建筑有:(1)人文社科图书馆(2)新清华学堂系列建筑;……目前在建的建筑有(不知道准备命名啥):(1)原清芬园附近以及5号楼到8号楼(应该是偏娱乐的一个场所)(2)原东区浴室附近(叫“苏世民书院”,谢谢
提醒)这两块地方都非常大,所以还让人有所期待;其他各系系馆、实验室、道路等新建和翻新更是不计其数……于是,施工是清华永远的旋律,漫天尘土和吃灰也是日常的生活一景……3、旧教材的传承清华的书店(如水木书屋、独峰书院等)有个特色:二手书比新书多用过的教材可以卖给书店,根据新旧程度最多可以打五折。购买旧书一般价格只有新书的一半,所以非常受欢迎。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同学宁愿问学长借书也不买旧书……这也是一种传承吧。在清华,什么生活水平的人都是有很多的,无论是新书、旧书、还是学长的免费书,都有自己独特的市场。4、教学楼免费饮用水 / 绝大多数宿舍每层都有浴室大家都习惯了,可能会意识不到这些生活福利吧。五年前的清华可不是这样的。现在所有教学楼的每一层,都会有免费热水、常温水供应。目前,绝大多数宿舍都在每一层都有浴室,避免了挤公共浴室的麻烦。P.S.好多人回复说他们学校也是这样的……其实这也正常啊……本来就不是秀优越啊……只是对于有着差不多40栋学生宿舍,10栋左右主教学楼的清华来说,能够做到这点更不容易吧……5、挂科重修规则在清华,挂科不能补考,必须重修;本科阶段一学期通过学分不到13分就试读;正在挂的学分满20就退学;研究生挂一门学位课就不得申请三助岗位,挂两门课就退学。看上去还是挺严格的,但其实在清华挂科还是比较难的,老师们大多都很客气,不太会为难人的,常常混着混着就过了。也可能是大家都很厉害的缘故。P.S. 在清华,没有GPA这东西,只有学分绩,就是成绩的加权(权重是学分)平均,最高100。所以划分得更细,竞争也更激烈。-————————————6月1日更新:6、十七个食堂清华有约17个食堂(可以用学生卡消费),俺基本去全了。(原来应该是19个,现在清芬园暂时拆除,QQ快餐和闻馨合并,大概是17个)风味,全国各地的都有,八大菜系肯定都少不了,其他如京菜(废话)、本帮菜(虽然不正宗)、东北菜(数量相当多)、陕西菜(面食为主)、兰州菜(拉面为主)等也一应俱全。紫荆学生公寓区(容纳绝大多数本科生)有两个超级大食堂:桃李园(地上3层,3层是点菜的,地下1层是休闲餐厅)紫荆园(地上4层,地下1层是清青披萨)紫荆留学生公寓区也有两个食堂:1、玉树园(2层)(点菜为主)2、芝兰园(2层)(1楼食堂,2楼自主)非紫荆区的超级食堂观畴园(又称“万人”,两层,号称容纳1w人,实际上接近2k),除了食堂,还有青青永和、时代咖啡馆、清真餐厅等)教学区著名食堂听涛园(2层)、闻馨园(2层,楼上是QQ快餐,和麦当劳类似)、丁香园(圆形小食堂)其他食堂荷园(教工去得更多)、澜园(请客常去)以及各种高大上的其他食堂(多为迎宾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最近俺有一个兴趣项目,要给清华所有食堂弄个类似于大众点评的手机APP,处于策划阶段,可能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吧……)7、通宵自习室清华的教学楼多为10:30关门,不过常常有人拖到11:00才回去。这当然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所以,清华有相当数量的通宵自习室各系系馆不必多说,通宵太正常了。就说点公共的吧:1、蒙民伟理科楼(数学系物理系的人难免通宵,)2、经管学院伟伦楼(这里有很多考研的,很多还是外校的,一到晚上,氛围就像高三一样,大一大二时常去,现在被管制了,不能通宵了)3、建筑馆(那边有很多画纸和模型什么的,有点艺术氛围吸引着各种人去通宵)4、生物馆(没去过)总之,通宵是很正常的事啦。————————6月14日更新8、长跑等体育项目清华本科生男生要考3000米,女生要考1500米,这是多年的惯例。大概是2011年那会儿,学校曾经做过决定,要改考1000米和800米,在众学生的抗议下(是不是有点奇葩?),最后没能实行,所以现在还是。但实际上,3000米的要求不高,12分20秒就满分,14分40秒及格,稍稍练一下(比如每周跑1组),除非特别胖,否则及格还是很容易的,多练练,一般人也可以跑到接近满分的成绩,之所以部分同学觉得特难跑,还是因为他们平时不好好练(话说跑步是最省时间的运动了~)以前有个软规定,每个人每周要有两次长跑训练,这个规则一般由各班自行执行。所以,每天傍晚,都能在紫操看到一堆人“跑步”。之所以跑步打上了引号,因为执行力实在不敢恭维,好多人尤其是女生往往只是象征性地在操场上走两圈,很多人甚至肩并肩谈笑风生。长跑这种东西,练没练过是看得出来的,所以她们考试的时候悲剧也是很自然的。所以看上去清华严苛的长跑训练,其实也只是比大部分学校稍好一点。不过,大约从2012年起,学校开始实行“阳光长跑”,即每个人每学期都要在几个固定区域(不再是操场,有点像定向)进行十几次两三千米的长跑,起点和终点需要打卡,速度需在2~4米/秒,否则无效。这个硬性规定以后,大家积极性还是提高了不少(没办法),不过还是有不少骑车、代跑的现象出现。所以,传闻中清华很重视体育,但是由于学生总体还是不太在意(高中练得少吧),真实要求也不高,所以呢,大概也只是面子工程了吧。另外,男生必考的项目还有引体向上,11个及格,21个满分,看起来好像不容易,但体育委员组织大家练练,每周抽个半小时,及格还真不是难事,满分的人也有不少吧。校运会、系运会什么的还是有的,但是系运会上,大家热情都不怎么高,参与率很低的。成绩大部分也很一般。校运会好不少,但是要知道有体育特长生这个集体的存在。(未完待续)
平台多好我就不说了,说一点,就是深深的自卑感这个学校里曾经走出过多少伟大杰出的人物而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过客
过了很久,看到有同学问考研去北大,补充一点。
不管你是什么学校本科,考研去北大都很好,都会很有收获,得到锻炼,会交到好朋友,不会被孤立,不要太骄傲,更不用自卑。英雄莫问出处,人生得靠实力说话。
我从前的回答是说,本科考上北大的孩子在人生某三年做得比较好,从而一度拥有比较广阔的平台,并从中有些收益,我觉得这是个合理的回报。但是研究生生活一开始,不管你本科来自哪里,大家都要从这里开始。开始有些有利条件的同学可能越跑越快,也可能很快被超越。新加入的同学可能一开始就很厉害,也可能后来居上,也可能最终没能适应这个环境。总之都是变数。
只是对我来说,北大不比任何学校高贵,对我来说却是唯一的。因为里面有我的成长,我的怀念和我的抱怨。——————————————————————————————————————————啊离开了几年,在这里见到这么多校友、以及隔壁滴校友,好亲切那~(好想吐槽一发啊~)!在学校的时候觉得《此间的少年》都是哪百年的历史啦,连畅春园食街都没有那,已经老旧了。可是离开以后,前两天再翻开,突然觉得可以读懂作者的心情啦。可能一百多年的传承,还是会让每个校友,心里留一些相似的情感。有的同学觉得“北大清华算个毛线”,这当然是没错的啦。不过等你离开的那天,就是我这种学渣渣,都会满怀感喟的感情哒。还记得我们毕业那年,男生寝室楼合唱《燕园情》,我看到youku视频的时候人已经在万里之外了,立刻泪奔。。。好啦补充些我眼中北大的特点吧:1. 首先神奇的人真的很多。心理素质不好的娃会自卑那。像我这样高中见过好多国际金牌的,研究生在很好很好的大学念的,还是会很深地记得当时的渺小无力~2. 奇怪的人好多。北大真是个兼容并包的地方。就像江南说的,什么样的人都很难显得特别。不管夏天穿毛衣还是冬天穿背心。入过你夏天穿毛衣唱《红色娘子军》,冬天穿背心唱《打虎上山》,那就稍微有点特别啦~3. 上回施一公童鞋到我现在的学校招faculty,赶脚真是山西土豪团扫货那。国内真的超级有钱了,北大清华的教育硬件有时甚至好于美国top的学校了。不过说句实在的,我觉得,资源总量不等于人均资源。国内学霸和学渣的贫富差距太大啦。如果你是非常top的学生,北大能给你的本科教育,比你来美帝的top学校更多。你可以拿着自己的项目发大paper,发够别人博士毕业几次的paper;你可以和最顶尖的人在一起,研究最前沿的问题;你可以大二大三去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交流做summer,拿到给力老板的推荐信,stanford给你保底。但是、但是,如果你是学渣,你每天的事情就是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写、考试怕挂。。。(好吧我的学院是北大里比较遭罪的那个。。。但是相比于其他学院,在世界上fame很高,也受到外国鬼子高度承认的)4. 我本科实验室比较特别,老板在bbs上是个常年被黑的人物,已经黑了他至少四五年了嗯。里面云集国际金牌啊,年级前十啊这些奇怪的人。有个大神师兄(真是大神,是不管在北大还是美帝很top的学校都再没见过的那种),和我说,我们是丛林法则,只有强者survive,弱者被淘汰。后来决定出国还是保研,他说你要是留下来,我来教你,把我的想法学问都传给你。当时这是个好大好大的诱惑,因为他教育别人的话,我偶尔听到,都觉得获益匪浅。现在他说他可以天天教我。可是我最后还是没留下,我想找个地方,安安稳稳地学东西,幸福快乐地过日子,当个由衷热爱科学的科学家,不用每天提心吊胆看实验进度,疲于奔命地等待结果。5. 我个人是西方教育的受益者。当时本科成绩不好,在小朋友里也不算聪明,读博士机缘巧合上了一个比我expectation高许多许多的学校。。。(真的是许多,不是gpa 3.4 上了宾大神马的差距)然后在美帝换了大的研究方向,从头学起,并没有落后于人。在美帝,感觉是懒惰和笨的小朋友的天堂,因为老师会把你当傻子一样教,把你教会为止。老师会把你当最懒惰的小孩那样逼着你,每次作业都算分,一天都不能懈怠。但是这些老师很用心,他们教你很少很少的知识,但是够用很久,也会让你进一步自学的时候变得轻松简单。我恰好是有学习愿望的小朋友,所以很意外地进步很神速,几年后和当时眼中的大牛坐而论道,完全不怯场了。总之上北大太自由太自由,如果你能去,你又不是小天才,一定要自律,用尽全力自律。你得到得会非常多。唉离开久了心有思念,当个树洞吐个槽啦~
到了P大以后才发现存在一个环境,在其中身边的人大多是自己定义下的正常人。其实生活大都在人们看来很平凡。外人常去的校园里的景点我 基本都不怎么了解。大多数同学每天就是努力学术和做其他自己喜欢的事,学术以外的还包括话剧音乐美术摄影体育辩论跳舞逗猫等。当然,在一个优秀群体里,也很容易压力不小,在各方面都是。老师们学术上为上大都很好也很耐心,甚至可能是一个领域里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水平。(但是却拿着一个月几千的工资,据说许多文科老师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有)没人会嘲笑你的梦想,也不会恃强凌弱。在任何这个园子里的角落,总是能感受到之前看不到的尊重和友好,不论是埋头学习也好,搞文艺活动也好,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所喜欢的状态生活,即便你有着最疯狂的想法,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男生们大多比较尊重女生,且懂文艺的不少。女生们各有各的精彩生活,很优秀却从不互相嫉妒、欺压别人和勾心斗角。富二代们和普通人一起学习、唱歌、跳舞,没有人会因为你出身不同而另眼相看,也几乎没有人互相攀比一些表面的虚浮的东西。不少人可能会因为某食堂的一道菜而感到幸福,因为某建筑物要拆了而发悼念文,因为某老师说的一句话而感动,会关注到某修车师傅的善良和辛苦,也会为一位看门保安遭到校外人员的辱骂而打抱不平。总之,改变了我一度濒临绝望的三观。
清华毕业。觉得给了我一种力量,让我觉得我不能没有做为就此度日。记得知乎里有大神说过:好好努力,因为不想把世界让给那些我看不起和看不起我的人。感触颇深。好想念晚饭后漫步清华园的日子,好怀念门口的醉爱,好怀念西门烤翅。好怀念那些恣意挥霍的青春,云淡风轻的日子,就那么一个个逝去,一个个被轻易打发了,和我的青春。
Johann Faust:
北大这地方,没啥特别的。有两句话说的好:庙小神灵大,池深王八多。外见金玉;内见败絮。此中有深意,回头已过去。想过出国,无奈不想读那个劳什子的预科(宗教学跳神学院有难度)。另外,我想跟随的也就那么一个外国教授Andrew Louth,无奈老头子岁数也大了,不收人了,不过我们现在还偶尔通通信。回过头来,一想,算了。哪里黄土不埋人,况且这里还有我视之如兄、如父、如友的教授徐龙飞,以及待我非常好的徐凤林教授。没徐龙飞在,我都特么不想读了。没徐凤林在,我肯定没机会读了。
1、在清华,可以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大牛,无论同学还是教授。比如施一公教授,上次去听他报告,才知道他有多牛逼,人家一心想去赚钱,直到博士毕业两三年后才下定决心搞学术,照样搞的牛气冲天,不服不行啊2、在清华,吃饭绝对是“愁”死人的事情,每到下课。几乎每个人都会对身边一起去吃饭的小伙伴问一句:去哪儿吃?清华的食堂实在是多,而且各具特色,有些菜不去某个食堂是吃不到的,所以这时候工科生们的大脑就开始飞速运转,在综合考虑食堂远近、菜肴可口(比如今天不想吃辣)、下午有没有第一节课等,果断的在5s报出一个食堂名字,于是大家三五成群的开赴那个食堂3、在清华,黑北大是必备技能,恩,不解释4、上面说的比较泛,下面说点贴近个人的,我在我们自己的班级,就遇到了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同学。曾经有人说,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发现你是最弱的,那么这个地方你就来对了。虽然我不愿意承认我是最弱的,但是遇到比你厉害的人总是一件好事情,他会督促你前进。5、数学方面,在丘先生的努力下,我们的中心越来越好,资源也越来越好。各种大牛给的lecture让人目不暇接。听闻科大一年见不到几个外国人,感叹在北京还是有很大优势的6、最后吐槽,妹子是真少,特别是我大数学系,单身汉可以给自己小广告么7、算了,大家忽略6吧
迟Nicolas:
问题问的是体验,我就说一些细节的体验好了。这让我想起当年奶茶形象还很正面的时候,学校里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她挺她,丢了个学生卡发个状态全校男生转发。我记得有一门课和她一起上,大课,远远看了一眼。到现在,也不过是大三,她的男朋友公司都上市了。世事变迁。回到正题。诚如上例,你会接触到不少名人。或者你周围的人不小心就会“被名人”成为新闻人物。举个例子,马冬昕马冬晗姐妹。清华和北大确实被外界关注很多,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好像把自己扔到马路上确实没有人会理,但一旦贴上了个清华的标签,总会或多或少有人看你。清华北大经常互黑,这是两校光荣传统,理应继承。在校内一般称呼北大为隔壁,所以为体现这一传统,下面提到隔壁学校以及隔壁学校学生,均用“隔壁的”替代。一直有空调,寝室和教室都有。这点在现在一定要放在前面。清华大啊,比隔壁大不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是人人必备的,每次上课或仔细从宿舍区穿越到教学楼图书馆再穿越到食堂,不用自行车没法整啊。记得大一开学第一天上课,早上8点,自行车在主干道上华丽丽地堵车。自行车堵车,恐怕真不多见,但清华常有,特别是几个重要的路口在几个重要的时间点。清华曾经有一只猫。说起曾经二字就很伤感了。清华有很多猫,但这只猫坚持驻守在图书馆老馆,在老馆打出了一片天地,所以人称猫馆长。老馆有一个很大很开阔的大自习室,里面是清华里正在写作业、写论文、刷习题的同学们。猫馆长喜欢在里面踱步,然后选择一张大桌子,一跃而上,在桌子上踱步,选择一个人面前,选择一堆书或者纸,然后舒适地卧下,睡之。全然不管是不是睡在了同学的作业纸上,不过这时候一般调戏之比较重要,作业啥的先放一边。无论是在里面睡觉还是在馆外晒太阳,馆长对众人的调戏往往不鸟,连睁眼都不睁,要是不舒服了就用爪子拨开。这只猫陪伴了我们这一届两年,后来莫名其妙地去世了。许多人都很怀念它,为它写文章,甚至弄了个墓。新一届的学生或许永远都不会知道每天自习的老馆曾经有这样一只特立独行的猫镇守。清华好吃的较多,起码比隔壁多。每个食堂都有自己的招牌美食。清华自产酸奶、冰淇淋,好吃,且便宜。清华每个系的学生会,每年最重要的活动是学生节。系里多数班级每班一个节目,以dv剧和舞台剧居多,再加上其他歌舞之类的节目,构成一台晚会。节目内容会集中展示清华学生娱乐的节操和下限。学生节的工作量颇大,这期间也是学生会最忙的时节,涉及到搬运物资、海报宣传、拉赞助、现场布置、审节目(一般审四到六次)、现场追光音台话筒等。清华院系不少,所以基本全年都有学生节可看。清华挂科是要重修的,没有补考。挂科后果比较严重,比如没有综合奖学金资格等,所以同学们一般都尽量避免挂。像本人体育就得过60分,很有可能是老师故意给过的。清华同学追求学分绩也很积极,有一定的学分绩崇拜现象。清华西门人满为患,因其靠近隔壁大学、圆明园、颐和园、地铁站,所以旅游的人聚集于此,高峰时期会排成长队,因为保安人员会检查身份证件等。作为清华同学,这个时候会有一丝丝的优越感,凭着学生卡或者“清华牌”自行车默默地单独走进去,留下身后的人群……友情提醒清华西门只在节假日或者周末的白天开放。如果工作日保安不让你进,请谅解,这是为了保证校内同学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工作环境,以及保护校内高峰时间段拥挤的交通。再怎么说,学生的权益,是一所学校最应该保护的。奖学金、助学金资源较丰富。平台确实好,资源多。我们系每年配备新生导师,一两个新生对应一个导师,你有学习问题等可以和老师交流。我的新生导师很幸运就是系里一个很牛的教授。清华最近在发展人文社科,这估计是摆脱工科学校走向全面综合学校的努力,包括合并美院等。所以,男女比在下降。现在稳定在2:1,比以前进步多了。关键还有学生质量也高吧。身边总有各种各样的大牛在,氛围不错。清华确实重集体。清华重视班级集体建设,大部分日常活动都是班级为单位,试图提高班级凝聚力。这点我觉得没有坏处,有一群玩得来的关系好的同学们朋友们。党建工作清华大部分院系也比较重视,清华一直强调又红又专,红就是指党建。清华也重视体育,有一个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去掉爱国的目的,这本质也是对同学很有益的。每年必测的3000米(女生1500米)是许多人的噩梦。办事流程复杂不灵活,体系僵化。这应该是大部分学校都有的毛病。其实清华北大和大部分学校一样,该有的毛病大家都有,只是轻重不同而已。有时候我们不能执着地批评一个学校,毕竟如果大环境是这样的话,只挑出一个来批也没有用。
在北大的时候,日常生活之一就是吐槽北大。很巧的是,清华的同学们也喜欢这项活动。
讲一个我记忆非常深刻的事情好了。在读硕士以前,我一直算是个半吊子历史爱好者。历史书看得不少,在本科学校小池塘混久了,慢慢就觉得自己也能算半个专业人士,甚至觉得,只要我愿意花心思,一定不会比专业的学生差太多。在北大念硕士时,在选课系统里看到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茅海建。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历史著作,心想要是有幸能听茅海建老师讲课,真是没有白来北大一趟。于是就跨专业报了这门历史系的课。到了上课那天,我费了好大劲,才摸到了教学楼里一个特别小的教室,大概只有3排×12个座位,已经坐了近20个学生。大概因为一直很少人选这门课,而逼人不巧又是个胖子,茅老师还吐槽了一句:”咦,看来以后我们需要一个大教室了。“当时茅老师开设的课程,好象是叫”清代奏章及文献阅读“,我第一次来,什么都没有。一个历史系的师兄很好心的分享了他的课程资料。我接过来一看,立刻就懵了。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奏章原文,没有注释,没有翻译,没有任何背景介绍,以我粗浅的古文功底,能顺着看下来,理解全部意思都做不到。而这时,茅老师开始讲课了,那种感觉是什么呢:我知道他讲的每一个字都是中文,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他的意思。课间找了个机会,灰溜溜地逃走了。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真正的专业和所谓的爱好之间的鸿沟,如此巨大。最基础的学术背景,理论知识和入门史料,作为爱好者的我,完全没有掌握,而一视同仁对我授课的老师,又是专业中的泰斗。所谓最高学府,大概就是这样会让人自惭形秽,而后发奋图强的地方吧。
Martintin:
清华本科,可能对隔壁不太了解,另外大家都说到的比如两校互黑、空调、男女比例我就不赘述了,只谈谈可能不同于其他人的体验。------------1、和中国其他所有历史悠久的大学一样,清北能给你一种校园历史文化的熏陶,北大可能更多教会一个学生如何独立思考,而清华则更多给人一种务实的熏陶(仅限理工科)是告诉你行胜于言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啊一些看上去条条框框的东西,所以说清华又红又专什么的;2、二十年前有一篇文章《》挺火的,课上老师推荐给我们,可以一读,现在也没什么本质的变化;3、大牛是很多,但是更多的是几年下来怎么和大牛学习,让自己也成为某一方面的大牛,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发展自己,如何看待别人。而就我感觉,学校里的大牛一般情况下其实不像大家想像的很傲气,都很谦虚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没什么架子的;4、压力稍大,曾经一个同学喝多了我一直照顾他,他絮絮叨叨说了三个多小时自己有多渣压力有多大,但平时是很乐观一人,而且也不渣。。。其实有压力不是什么坏事,现在在外面交换,没有学校里那种大家各自较劲一起努力的感觉了,说实话有点小失落;5、清华的班级凝聚力在国内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吧,团日、素拓、班会、学生节、甲团、男生节、女生节、一二九排练,有各种各样活动让班级同学在一块交流,大家大多数班级同学之间的感情都比较好,至少我所了解的是这样;6、同学之间有竞争,但更多的还是互帮互助,你有题不会总有人给你讲,代码通不过,班级里的大牛即使在赶ddl也会帮你调试,郁闷苦恼了总有人听你倾诉;7、感觉清华同学之间总体的感情还算比较淳朴,社会上那些乌七八糟的不正之风比较少见;8、同学的素质比较高吧,共同语言比较多,更能理解人,比如我不会喝酒,三年下来在班级聚会上就从来没被人灌过酒;9、说实话,感觉不会讲课的老师很多。。。。。勿喷。。。。可能我比较命苦,但是真的感觉好多老师科研很牛X但讲课逊一筹。。。10、清华的同学普遍很靠谱,我觉得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吧,一件事要么不答应,答应就一定会办到,而且完成得很好;11、做事认真,精益求精。以前我们一个课上布置了一个“小型”的大作业(好像只有一两周的样子完成),做一个行业分析报告,大家都觉得一两万字就差不多了,结果有好多组飙到3万字以上,的确是做了不少工作;12、最重要的一点,也有所有大学共同的特点,比如ddl是第一生产力啊,节操很低啊什么的~~------------------其实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院系传统与文化,还是会有一点小差别的。
未名湖是个海洋1、P大的牛人很多,各有各的牛法,对于绝大部分学会来说,在各个领域都有牛人让你自惭形秽——你可能能写出《赤兔马之死》,但有人就可以轻松地按照平水韵写出优美的律诗;你可能在高中就通读了二十五史,知道明朝出名的大学士的典故,但是有家学渊源的人刚上大学就可以按照严格的治史规范写出高质量的论文;你可能在高中Tom1D笑傲校园,但是进了协会都是带P的在镇场子;你可能因为高一就学了微积分沾沾自喜,但是随便一个数院的眼镜男都能用奖牌砸死你……无论当初在高中自以为多牛X,都会发现自己是井底之蛙。2、在牛人各自牛的情况下,不妄自菲薄,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的处世之道——GPA远远不是首要的追求,很多人不太关心,有的人按照各种攻略把GPA刷到3.9,有的人混社团混得醉生梦死,有人沉浸在自己爱好的世界里,有人拼命地找各种实习,为了将来的职场打怪升级。3、上P大对个人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确立了“优秀”的标杆。若没有标杆,连自己做得不好都不知道;而在P大“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往往能成为督促自己奔向卓越的驱动力。4、P大的大部分人都是很勤奋的,除了传说中的三大养老院(中文、政管、国关?此名单并不唯一),课业压力并不比高中小——即使像我这种跷课到临考前三天刷完一个学期线性代数的学渣,也被逼在一个学期做了六七个案例研究,整个大学期间在图书馆看了课外的心理学、哲学、政治、经济、法学的几十本书。5、P大的资源很丰富:若真的想做点成绩,可以找到很多牛人帮带,高质量的课程和讲座也很不少——这一点有点让人麻木,很多时候,是不需要去争的,虽然占座的风俗一如既往传承至今。6、P大的校友圈子会成为工作之后最大的社会关系来源。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二代,至今所获得的机会都来自校友圈子,在各种事情上获得校友的帮助。P大很好,隔壁也很好,虽然T大和P大经常相爱相杀。还没上大学的知友,来吧;已经上大学的知友,让孩子来吧,这里不错。感谢这园子。
P大毕业生。院里牛人非常多,成绩也相当的好,认识的其他学院的小伙伴里也有巨擘级人物。细细想来,我在这种自己非常普通而别人闪闪发亮的地方学到的大概就是深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挫,以及如何带着这种自卑感活下去。
谢邀!每次这种问题下面都有好多可爱的小师弟和小师妹,年轻真好!大致浏览了一下,说平台,资源,牛人,学霸,恋爱/不恋爱的都好多,只不过其实这些一点都不特色。不仅仅是隔壁有,其他学校诸如人大、浙大、复旦等学校都差不多,只不过学科,人数,程度上稍有不同。所以这些体验其他学校也很容易有~我就挑一些我觉得其他学校不太可能有的说~第一,大!没有具体的数据统计,但是清华的占地面积应该是全国所有大学里最大的之一了。如果考虑最大的校区,我敢武断地说清华最大。因为其实清华正儿八经的校区也就一个,外面的都是某某研究院。在地图上看,隔壁的面积几乎只有我们的一半。而且,隔壁还有一排宿舍楼坐落在清华南路上。在这么大的校区里,没有代步工具简直寸步难行。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骑自行车是必备技能。每年秋天开学以后,紫荆宿舍楼下时常能见到在同学的帮助下蹒跚学车的少年,不过很可惜没有一次看到他们摔跤,好伤心……由于我们在校园里的行动总是通过自行车而不是步行,节奏自然就变得比其他学校要快一些。就拿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读研以后课程少了,总共一年28学分,时间自由度极度扩大。我跟实验室的小伙伴们也经常走路去食堂吃饭,一来一回光路上就得花费40分钟。如果是骑自行车,来回10分钟足矣。这种慢慢悠悠的状态在清华本科阶段是很少见的,这多余的30分钟真的浪费不起。我也去过其他很多大学,由于面积原因很多学生不常骑或者就没有自行车。一切靠步行,心态自然也会比骑车要悠然很多。其实那也是我曾经梦想的大学生活。盛夏或深秋,漫步在主干道上,踩着清凉的树荫或者满地的梧桐叶,邂逅一个抱着书本穿着长裙或者白色毛衣的姑娘。来到清华以后发现,且不说撞到一个这么走着的姑娘不可能(因为没有),连撞一个骑着车穿着长裙或白色毛衣的姑娘都不可能(因为她们的车技也是真的好,天天骑车能差么……)。在清华路边走着的少年,十有八九是外校过来玩儿的。第二,食堂多且便宜且好吃!清华的学生多以自己的食堂为傲。清华食堂至今仍然是学校自营,并未承包给外人,加上学校每年的巨额补贴,因此价格低廉。十多年来没有大幅涨价。10元一顿三荤一素吃到撑的奢侈套餐,你值得拥有。难能可贵的是,清华大师傅手艺还不错。虽然没有什么地道的南方菜,但整个北京地道的南方菜都不多,所以不能苛求。大部分菜品的口味和外面的快餐店相比不遑多让,少数菜品合我口味的能让我连吃数周都不腻。仅考虑高校,清华食堂绝对是北京价格最低且口味最好的,没有之一。清华的临时饭卡本来管控很松,很多人清华周边工作的人就办一张,到饭点进来吃。甚至传说曾经隔壁还会组成“清华蹭饭团”,每到饭店就浩浩荡荡地一群人骑车过来吃。于是现在临时饭卡的管控就非常严格了……第三,校园美!这一点我们与隔壁共享。清华北大这一块地方本来都是皇家园林——清华园,近春园,熙春园,燕园,勺园,圆明园,颐和园等。所以学校里的风景自然是极好的。每到节假日游人如织。其实他们来了以后除了“我去过清华/北大”的经历以外,唯一的收获就是满园美景了。从景点的角度来看,清华和北大也完全值得一去。我不知道隔壁的情况。但本校学生大多无暇顾及身边的满园春色,主要原因应该是学习生活区集中在东侧,而风景都集中在西侧吧。但是偶尔去荒岛徜徉流连一番,心情也会变得很好。第四,名气地位!这一点也与隔壁共享。现在社会上的认知就是如此。清华北大谁排第一不知道,但是清华北大排前二是公认的。不论最近几年有其他什么学校在什么什么指标上超过两校,要改变这种认知还得一些时间。因此,清华北大就有了一种超然的地位。中国的大学排位就成了清华北大——其他顶级学校——一流学校——二流学校——三流学校——不入流学校。我高中毕业将近6年了,至今仍然不清楚985,211的含义和对应的学校以及相对的优劣,因为这些信息对我完全没有,其他学校都不如清华北大。这种心理是长期的社会认识培养出来的,润物细无声。在校内,这种体验不太明显,因为身边都是跟我一样的人。一旦出去,就很不一样了。甚至,在外面别人问我哪个学校的时候,我甚至都不太愿意说自己是清华的,就说是北京一个不怎么样的学校。可能心理上我怕说出清华以后别人会戴上有色眼睛来看我,不论是高看还是低看(一般是高看),都很让我不舒服。而且低调一点,还能享受一下深藏功与名的暗爽~先就说这些吧,以后想到再补充。
北大的不知道,反正在清华的感觉就是:无论哪个方面,牛人都能牛到让你难以置信的地步。学霸不提了。你可能自以为自己会打(任何一种主流或非主流的)游戏、摄影、唱歌、玩(任何一种主流非主流的)棋牌、或者任何一种主流非主流的体育运动,任何一种主流非主流的乐器,到清华后都能发现有特么比你更牛的。而且游戏比你打的好的人很可能不光游戏比你打得好,还可能是学霸,也可能长得比你帅。反正就是被虐。大家互相虐。后来就习惯了。
在学校的时候感触不深,毕业之后感触很深。清华学生平均素质真的很高。在清华的时候,不论是学习科研还是社工,周围人都在不断给出超过你想象力极限的答卷,非常佩服他们,深深的欣赏他们,看到完美的作品会由衷的赞叹。身处其中久了,对优秀的划线被无限的拔高。出了校园,就发现清华的平均线是很虚幻的,整体高校平均线绝对不是这样。很少有那种好到突破我想象力极限的体会了,倒是突破想象力下限的事儿越见越多。清华的本科教育不见的比别的学校好,至少差距远不是通常想象的那么大。清华的教学非但不见得比兄弟院校好,可以说,个别学科教育糟糕,该有的基本训练不到位,课程设置和专业训练远远不如兄弟院校,教材落伍。清华本科教育偏向全,尽量不细分方向,学的面广,但不见得有用,未必是好事,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优化课程设置。博士培养平台很好,但本科平台就很一般,我们上学的时候戏称我们不是在上大学,而是象上高中。课业负担很重,学业辛苦,但眼界不宽,闷头学习。本科生出国交流交换的机会远远少于浙大,并且学校对此没有什么明确支持的态度。(也许这个是老牌工科系的特殊情况?别的系情况的确不清楚,暂存疑)从清华毕业之后,对于那种努力刻苦聪明注重健康生活的人,有很强烈的认同感。遇到这样的人,不论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都会不由自主的高看一眼,觉得气味相投,愿意和他结交,喜欢,打心眼里欣赏。这问题我估计还是两校校友自娱自乐缅怀青春之类的多,其他人估计对这下面的答案根本不在意。按清北给人贴标签实在不怎么高明。人不是按学校划分的,只不过清华北大因为入学考试竞争太激烈,学生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要么聪明要么勤奋要么二者兼具。身处其中,这种共性更加被放大了,体会更深更明显更容易描述。别的学校这样的人其实也非常多,出了校园,如果还是按清北的标签看人,实在太狭隘,但身为清华学子,往往又很难摆脱这个标签带来的骄傲和束缚。双刃剑,尚须好好把握。
北医在读,大一新生,预科在北大本部上的,下学期就回医学部了,不够资深,但是也有所体会。1、985大学上着基本都一样,这里也有翘课的,也有“不务正业”的,更有“不误正业”的。2、有些人研究占座比研究学术还上心。3、牛逼人物很多,平时看着都不起眼,但是不知道哪个人会有个什么吓死人的身份(比如法律导论作为一门通选课,老师居然是中国立法学之父、奥运安保顾问、立法界的大人物,当然这描述的是一个人,而且听过课程之后就会觉得这些称号绝对是名符其实)。牛逼人不光老师,学生牛逼起来更吓人,像我们苦逼医学生看光华,就觉得跟人家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4、因为第三点,所以有时候百度成了你了解一个老师或学长学姐的好方式。5、跳楼的其实没那么多。6、这里的人也不都是那么好,高端黑绿茶婊什么的也有,如果你用秘密,就会发现学生会原来也是个好地方,当然这个学生会的院系要够牛逼。7、很自由,平时基本没人管你,老师也尊重你的兴趣,几乎所有老师都说自己讨厌考试。8、园子太小,食堂太少,competitor太多,常常因为懒得挤而叫外卖(对这种奢侈行为我深刻检讨…但是我叫外卖都不超过20的)9、水果太贵。10、生活区教学区绿化差到家,建筑风格要了命,完全没有“人文气息”11、未名以北的区域还是很美的,这一点其实很多北大人都不知道(压根没去过)。12、自由并浮躁着,静园草坪和六院是学生们平时难得的精神享受,最近为了燕京学堂闹得满城风雨,学生老师一起痛斥校方为了虚名对文物估计和几代人的回忆痛下杀手,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感觉责任感正义感爆棚(非贬,因为本人也这感觉,这事本来就是正义的)13、还是建筑,近年新盖的楼都丑得让人找不到路过的理由,以隔壁设计的图书馆为首(不知道隔壁是不是故意的,玩笑非黑)重点批评南部生活区核磁共振中心、新太阳活动中心为代表的诸楼。14、寝室有两个优点:四人,有空调。(本人750的宿舍,格外羡慕1020的)缺点:没有独卫,太高(六层啊,一层三四米,爬顶楼累死老子了),断电(其实应该算优点的)……跟西电比完全就是解放前(西电寝室绝对bug,两室一厅独卫带电视上床下桌,让我们上下铺人均两平米的情何以堪)15、校园网赶上好时候能达到11MB/s,不过自从赠送收费网址之后好时候就比较难赶上了。极度不稳定,一个学长每日一骂。16、好像挺歧视隔壁的,有些高大上的学院也会歧视我们医学部。17、隔壁其实也歧视我们。18、凭北大证件是可以进清华的,但是不要几十个人组团去,保安会告诉你清华没有你想像得那么好。19、进清华走一圈其实还是挺自卑的,地盘和装修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北大一直标榜自己有人文精神,进清华发现这帮书呆子还挺有情调的。20、其实挺羡慕也有点小嫉妒清华的。21、清华人抱团讲求实干,北大人谁看谁都不顺眼,各个在寻找自己的思想和生活。22、总有一天我们要解放清华。23、女生挺多,个人问题基本不用担心,只要你别配不上人家就行。24、设备真的是三流的。25、医学部不在本部很幸运,但是坐车来回跑还是挺反人类的。更多的等我经历更多再加吧,困死我了…也许以后就要更北大医学部的生活感受了,也算是对P大各种回答的补充了吧。我只是个大一的学生,而且我一直是想去清华的,所以可能说的坏话比较多一点,没法保证完全客观真实,但是我也不是土豪大派来贫困大的奸细,很多批评和讽刺都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的,毕竟这是我所在的园子,我为它的优秀而骄傲,也为它的不足而恼火。我平日里不愿意说自己是北大的,愿意说自己是北医的甚至直接说北京医科大的,因为我觉得北大这顶帽子太沉重,能找到一个掩饰自己的马甲还是很幸运的。怎么说呢,这里的确是一个万人景仰的地方,也确实配得起它的名声,但是不要太神化它了,这里更多的是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再怎么神奇终归名字不是也叫大学么,上起来的感觉,其实除了感觉自己真渺小以外没啥特别的。
当年的感受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设备(原话并不是我说的)。但是这种情况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改善,目前国内尤其是北清资金充足,师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在这里,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很强,打个比方,有些同学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玩什么“是男人系列”游戏秒杀其他所有人。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拿手绝活。有的人聪明绝顶,有的人过目不忘,有的人每天睡4个小时照样精神抖擞,有的人意志惊人,有的人考前半小时还在打dota,考到一半交卷回去接着打dota。总的来说,简直就是个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北大的BBS质量不错。食堂伙食不错,当年有人天天埋怨,不过走出来才发现食堂性价比真是高。如果美国有个北大食堂,我就常常去吃。当年错过了很多大师的课程,很多高人在我离开学校之后才慢慢得知,想来还真是惭愧。对了,我在这找到了我的老婆,这比别的东西都实惠多啦!对,我说的是北大,不是清华:)大家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PS:清华男的优秀质量是大家公认的,你们不要伤心啊,多年习惯可不是说改就改的~总之,北清是个好地方,值得你为之奋斗。
每次被别人问到学校,答道“北大”,往往就有惊讶、敬佩、恍然大悟、赞赏、好奇的目光投来。伴随的是“厉害!” “你们北京人考北大是不是还挺容易啊?” “高材生啊!”这样的语句。然后我们的对话基本就可以停住了,变得很无聊。因为P大的光环太大,无论我说什么,对方都听不进去了。我和对方之间似乎因为“北大”两个字而有了一道鸿沟,再也无法逾越。人啊,太容易被自己的刻板印象限制。所以有时候真的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如实回答。感觉外人对于北大清华了解太少。其实我们都一样啊,都是年轻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其实我不觉得自己和其他大学的学生有什么区别。也就只有在被别人特殊对待的时候,才明显的感觉到,哎,原来我是个名校生啊。===忽然觉得刚刚答的有点偏,补充一些。我觉得名校,最重要的是遇到的人和这个平台所带来的机遇。知识嘛,怎样都可以获得。但是,一群智商高情商高的小伙伴,一群充满激情充满好奇心的小伙伴,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兢兢业业、令人敬佩的老师们,才是北大精神的所在吧。此外,毕竟成为了名校的一员,单是“北大”的名字所带来的机会和校友资源也不容小觑。记得原来看过一个问答,大概是名校教育和一个4000+的笔记本电脑有什么差别,高票回答也是类似的观点。
在北大就是这样,有的人让你不服不行。能考进这所学校的,都算是小学霸了,但还有人还能做学霸中的学霸,做了学霸中的学霸还不够,还有美貌,有美貌还不够,还外加才华横溢,外加才华横溢还不够,还是运动健将,是运动健将还不够,还擅长社会活动,擅长社会活动还不够,居然还家世显赫……在这里,最要不得“嫉妒”二字,因为实在有太多你用尽全力也赶不上的人。――摘自
逆旅主人《荼蘼开在燕园西》
Li Xiaohan:
只说一点:北大可以让人感觉到,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最聪明最厉害的人就在这里,就在身边,而自己平庸得都不好意思抬头。进来的时候是这样想的,毕业之后还是这样想的。北大真心能让人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多大,很大,真的很大。
谢谢希子妹子邀请。在上面的回答中看到好多贫困 U 和土豪 U 的兄弟姐妹们。也好希望能分享一下我的想法。自报家门,北大新传大三本科生在读,学的是编辑出版专业。要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主观题,所以说我答案中任何涉及主观判断的东西都是个人想法,说我 Judgemental、stereotype 的欢迎吐槽,不服来辩 XD。在北大过了三年,其实每年都在刷新自己对母校的认知和感官。我以我们学院我的经历为标准,用时间轴说自己的感受吧。好激动,可以顺便做做大学三年的梳理工作。(其实就是我三年的碎碎念,不想看直接下翻总结)一、 大一大一刚开始进校的时候,我记得那天我和爸妈坐了 32 小时的 K314 到了西站,在凌晨 5 点左右上的接站车,6 点左右就到了北大南门。在迎新点领完各种手续之后,到寝室也才 7 点吧。期间看到的东西完全颠覆了我对北大的初步认知,我一直以为北大就应该是一个高洋上建筑一大堆,充满学术氛围的中国哈佛啊!事实证明我特么完全想多了好吗。我走过百周年纪念讲堂,领完澡卡饭卡之后,一直到宿舍楼,才发现——北大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地方,当时新生入学各种地摊儿都摆在宿舍楼前,绝逼就是一个集市。 后来才知道,我走过的路,大致就是北大生活区,燕园 CBD 之类云云。继续说烟火气息,北大在这一点上要比清华舒适(THU 你来打我呀哈哈哈),小西门外面有畅春园食街,东门出去有新中关和欧美汇,而且地铁和公交都特别方便,清华因为太大,所以说去哪里吃饭好像都很远啊。总之他们打牙祭和吃喝玩乐应该没有我们方便啦。继续从大一开始,新生们开始经历英语分级考试,分为四级,特别蛋疼的是,只有四级才能在大一上学期考 CET 4;人生第一次自由选课,北大选课非常非常自由,只要你到大四能选完所有课程,你可以把你培养方案中的必修课留到大四去。所以说,我特么到了大二才知道很多选课的技巧,对 GPA 影响非常大,TUT;129 合唱,我现在还是怨念这个东西,就像我学术女神朱文莉先生说的,还不如直接 cosplay 当年的情景呢,每年都唱每次都要练很久很久,烦死了;第一次 BBS 十大,未名 BBS 是北大校内论坛,各种奇葩,各种讨论,各种征友,各种复习资料,我们都爱它。无知观众请自行切换频道 ——各种勾搭师兄师姐,师兄师姐绝对是大学生涯中的贵人,无论是教材、选课还是学习/复习方法,他们都比你有经验。找到合适的师兄师姐,进行巧妙的勾搭,是大一进校的所有新生都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北大在暑假的时候就会有很多饥渴难耐的师兄师姐迫不及待的建群对未来的师弟师妹各种调戏,这是大家认识的好机会。在我大新传 11 级,有很多好朋友,好 couple 就这样诞生了。加入各种组织,退出各种组织。北大的学生会,团委,社团什么的都会进行大招新,我就屁颠屁颠儿的跑去加入 9 个,然后水了 7 个。我觉得找到和自己爱好相符合的社团然后加入,会非常的好玩儿。要知道,社团 + 本院 + 老乡 = 大学基本社交圈;人生第一次北大 Style 的期末考试,所谓北大 Style,就是很多很多课程你平时不会听,然后期末考试周来临时候,你就疯狂的背诵,疯狂的看 PPT, 或者疯狂的码字之类的。PKUers 大概都要承认,这种考试方法,是咱们很多人都正在使用的方法。于我而言,我一点都反感这一类方法,因为就算是在北大,有很多老师的课程是不值得用全部的注意力去听的。我讨厌过时了的东西,我讨厌愚蠢的反复的读 PPT 的课程。坦言,我院有很多这样的课,我用这种方法一点儿都不愧疚。当然,很多这样的课之外的课程,就是大师上的课了。我在大一最喜欢的课程,是王辰瑶老师的新闻学概论。干货很多,当年传播学、新闻学没有一点基础的大一新生可以从王辰瑶老师课程中得到很多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认知,虽然和之后看到的诸多现象相互矛盾,但是也奠定了我们对新闻与传播领域的基本价值观。总的来说,我觉得我的大一又开心又浑浑噩噩。开心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来到北大,北大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好大好大的惊喜。浑浑噩噩是我大一的常态,因为我特么真的就是很水啊,做事情还是像高中时候一样不细致,一样的求快,所以说大一也非常地轻松。对了,最重要的一点,我大一的时候会觉得很多人好牛逼好牛逼,牛逼到我要仰望他们,永远都追不上他们,为此一度陷入深深的自卑中。其实这个心态的变化,贯穿了我在北大的三年。anyway, 在北大的大一,我感觉就是自己从土逼加 low 货变得自认为不那么土逼的过程。二、 大二大二一年,我们院开始要选专业啦,有四个专业——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出版和广告。我选了编辑出版。在大二上学期,广告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编辑出版概论等这几门概论课带给我很多东西:广电概吴靖老师很高的学术标准,要求我们写读书报告,所以说每次我都是兢兢业业的跪舔名家著作,仰望着写了读书报告,所以说对文化批判、传播学方面的东西开始有进一步的接触;广告学概论的陈刚老师,是业界大拿,讲课有些时候听不懂,真的是不明觉厉的感觉,但是跟着当时助教哥哥做了一个四大广告集团资本扩张的统计和研究,瞬间觉得广告这个东西也可以这样搞。整合营销传播之类的概念也知道了点;其他的编辑出版概论、市场营销、传媒法律法规之类的,都是比大一深化一些的概论性课程。大二上之后,就选择了编辑出版这个专业,开始学一些出版领域和编辑领域的课程。另外,北大的大类平台课程很赞,我选修了初晓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初老师讲课,运用的史料都非常精准,在这个课上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初老师说的「人要爱惜自己的羽毛」,说过的话、写过的字,推荐的人都是自己的羽毛,至今仍然是座右铭好吗。大二一年在 PKU 开始学到一点真功夫的感觉。但是我好像老是对母校对本院对自己有种「水」的刻板印象,总是在平时觉得自己很水啊!!!现在看来,还是积累下了一些东西的。三、 大三 有一位师兄跟我说过,「大二下和大三上是在北大学习的黄金时期」。是这样的,大三上学习效率很高,而且自己选修的课程的质量也出奇的高,是在北大学习状态的黄金时期。学术女神朱文莉老师上美国政治经济外交,让我对国际关系和美国兴趣浓浓。于是花了好久啃完了「光荣与梦想」,跟随女神的脚步看了「白宫风云」。女神告诉我们,大师需要跪舔,你们现在功力不足,就跪着舔脚好了,别特么班门弄斧还来一个批判性研究。这很好,读亨廷顿的书,跪着学了很多。李琨老师的传播学经典英语阅读,这个课程就是专门为我锻炼口语设计的好吗!!!!蹩脚的口语也要说说说说说。能够和优秀的同学们一起用英语讨论传播学问题真是太棒啦。大三上还和两个好基友弄了一个叫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的播客,现在仍然在弄,效果还不错。真高兴这两个志趣相同、谈得来的基友来到北大,来到我身边。大三下,也就是现在,就开始各种屁事儿繁多了。考虑自己将来出路啊 balabla 按下不表。总结 在北大清华上大学是一个什么感觉呢?就是「虽然真的真的对自己学校有很多不满和吐槽,但是还是觉得在学校学习很爽很开心」的感觉啊。我觉得,北大能给我的是自由。北大应该是全中国最自由的高校了。讨论的自由——BBS 对学校各项事务,各类议题的广泛讨论就是例证,而且关键的关键是,诸如「学生是否打卡」这类问题都会被不同专业背景的 PKUers 解读和讨论得五花八门;选择的自由,在选课上,还有在校园生活规划的选择上,北大对学生很宽容,所以说北大的学生非常非常的多样…… 大师和课程。忽略我之前对我院的吐槽,如果你想听大师的课程,北大随时都有,而且各类主题的讲座。牛人和伙伴,这个于我是最开心的,在北大的三年里面遇到了好多好多有趣又好看的男神女神,还有很多想法和三观一致的朋友们,我很喜欢跟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话题进行辩论。。。这一点北大特别棒。空调空调空调还是空调,在历代师兄师姐的争取下,我们 11 级 大二的时候迎来了空调哈哈哈哈哈,欢迎报考!
骆修与骆庭:
我不仅是清华人,法律人,基督徒,我还是我自己,被上帝接纳的完整的自己。大学四年,是寻找自己的四年,不断地将自己从外界的各种因素中释放自己,同侪的压力、亲友的期望和自己的苛求,曾一度让我不断变得压抑。别人对我的否定,会潜意识里让我觉得自己被冒犯,但不可能没有外面的负面评价,因此总是显得焦躁而自我。后来我学着释放这些情绪,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可能不优秀的自己。我现在的目标是:做事认真坚持,为人真诚友善。其他的,交给上帝。清华人太自信,太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太相信凭着自己的聪明和理性能寻找和创造人生的意义。清华人很强大,也似乎太“硬”;清华人目标明确,仿佛不担心会走错。
为毛我觉得清华的女生比北大的要好看很多……
相同点,是学生入学门槛都高。至于具体气质,要看个人,跟学校没什么大关系。我还没见过“非清华/北大不上的”,一般人都是挑专业,不是那么挑学校,也有例外。清华的理工、科研气氛浓一些,文科生要学15个理科学分;北大不用!但当初清华也是招了数学零分还是20分的钱钟书啊╮(╯▽╰)╭北大的同学喜欢夏天热得睡不着的时候去清华,写长文名为《夜袭清华》,清华同学看到想回篇文章,准备出门,想:我好好的空调不吹,半夜去北大,脑子被门挤了吧。(关于北大空调,可以说说无数个梗,哈哈。不过现在北大也装空调了吧。)先说这么多,想到了再来补充。
.清华经管本、硕,已毕业。跟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是选课的自由度较高,必修课较少,但为了达到总学分目标就必须选大量的选修课,用我们学院的教育目标来说就是“通识教育,个性发展”。二是周围都是极高IQ的人,经常有那种天天打游戏期末突击几天照样90+的大神。记得当初学《数学分析II》时全年级平均分60+,照样有人考满分。这种环境自然会逼迫你不断努力。真的无限怀念清华园里那段单纯美好的时光,虽然压力巨大,但是同学之间关系相对真诚,确实交到了不少知心朋友。感谢THU。.
既然某人答了,那我也回答一下
本人清华在读1. 老师们的学术修养真的超级高,所以真正爱学术的人像在天堂。2. 当然对于不爱学术的人来说,清华也很好,因为有一个很好的平台,鼓励学生的自由发展。3. 清华的资源超级多,不仅是学术资源。比如说,学校鼓励暑期社会实践,学校会尽量帮每个支队联系到实践当地可以联系到的校友,校友会提供很多很多帮助;再比如说,许多的企业都会和清华有着合作,提供很多的实习机会。4. 清华会给人很宽阔的视野,见识很多厉害的人和事。比如说上次随便去了一个活动,嘉宾就是前上海市长和微软全球副总裁。5. 清华的景色超级美,不需要去公园,清华园内的美景就足够不断发现。6. 伙食真的是不错,我身边没有人上大学后变瘦的,全都是。。。胖了好多7. 清华人各有各的目标,大家都很努力。
既然被邀了,那就好好答下。整理下思路,给出我觉得题主想要的角度。总体性的感受。没上过其它大学,不了解它们。觉得在清华上学挺好的,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清华有学霸,也有学渣(比如我)。大部分人都比较有上进心,比较忙(学渣们可能也有自己追求的方向)。不同人的想法其实挺不一样的,我也不能代表他们作答。有一点要注意,清华人不是书呆子,很多人很热衷于文艺活动,社团活动。比较高大上。思考的问题,组织的社团活动,真的比较不一样。精英意识比较强(北大有些人应该比较讨厌精英主义立场,但骨子里其实也是精英主义),这会导致我们对于自己要求比较高,视野比较高。老师们特别认真。老师们展现出了对于学术的纯粹热爱。给我们上课的多是教授,副教授,不是像很多高校那样,教授不上课,就水论文。
北大在读总有那么些人虚有其表,总有那么些人深藏不露。要学会的最重要的本事应该是选择和辨别。说“北大也没什么了不起”或“北大就是最了不起”这种人一般败絮其中。谦逊才可能达成伟大。好专业、大院系里也有渣渣;不好的专业、小院系也会有大牛。并且专业不等同于职业。北大是全国最自由的地方了,可还会有官僚作风的束缚。校园政治真很煞笔,可这帮人却会成为未来的政界栋梁。一想到自己的孩子懂事的时候国家有可能这帮人手里,我就越发努力长本事学本领。北大是个好大学,北大不止是个好大学。
我想在北大的学习,教给我的重要一课,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并且继续不懈地努力。周围有很多的大牛, 不管是老师抑或同学,有天赋异禀的,也有普普通通但一直坚持地。不管你的禀赋如何,自暴自弃,萎靡沉沦,总归是不好的事情。虽然已经到了大四,也看到了周围很多人开始混日子,总还是会觉得惋惜。毕竟能考进这所学校的人,天赋或者是努力程度总该是在常人之上,但又为何甘于自甘堕落呢?于是,忙碌变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度过一个无悔的大学时光,我想,这应该是我在北大学习的最重要的感受。P.S.
世界一流大学及隔壁的众位校友们,生命不息,互黑不止,且黑且珍惜。
作为T大即将本科毕业的大四学生,四年感受归结如下:
1.学业上,自己院系和其他院系我所接触到的直接授课的老师,基本上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都非常值得肯定,举例来说,我大一时教我们微积分的数学系一老师,针对我们专业特点,特意调整了课程设置的难度,还经常在quiz和作业后问同学要feedback,结合我们的意见进行教学安排。有一件小事,就是一次晚上的习题课19:20开课,因堵车,老师把车停在了北大东门和清华西门之间,自己一路跑到了一教。其用心程度,真的是为人师表之典范。
2.学术上,尽管我本人没有在学术上有什么发展,但是,就本科期间我做RA和写毕业论文接触到的几位老师来说,我看到了他们对待学术研究的热忱与认真。这几位老师分别是marketing、finance、econ、management不同方向的,有一直在国内接受教育(在MIT、HKU等学校做过访问学者)、也有国外接受教育(一女老师是chicago的统计学master和marketing phd)。但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是,愿意将自己的学术成就分享给学生,愿意引导学生做科研,并鼓励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有自信接触research的工作。平心而论,在我们学院遇到的老师,是我20年来受教育经历中,最宝贵的体验。
3.人脉资源的累积方面,本科期间通过社工、课程小组作业等等接触到来自不同院系的、非常优秀的同学们,他们身上有非常多值得学习的特质。清华大部分同学身上有个共同点就是——踏实、高效干活,不耍嘴皮子功夫。而且清华同学待人的真诚与善良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温馨的地方。此外,还因各种活动组织、他人介绍等途径,结识了成就不凡的校友们,在同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有了很多更新的思考,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4.生活上,作为要去往坡国的大四狗,表示真心舍不得园子里众多食堂和五道口热闹的生活!
5.最后,谈一点不太好的体验吧,T大大牛实在很多,普通同学其实压力很大,所谓“迎头赶上”其实是有难度的,但正如我伟大的室友所说,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质疑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尽自己所能在擅长的方面做到极致。
禁止转载到任何地方,包括知乎日报谢邀什喵的...首先我是超级挑剔的,所以下面主要是在跳缺点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这个感觉很重要所以要说四遍然后说一下其他感觉和体验,再次声明一遍,我是超级挑剔的,所以下面主要在挑缺点:1. 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2. 就算食堂够多,在那里呆了七年之后也会厌烦了3. 食堂中有一些精通古希腊哲学家口述历史的存在:"刚开始是黄金时代,然后每况愈下",新菜品推出的时候会做的不错,但是很容易就很快的下滑了,比如农园的 ga li 煎和沙茶面4. 不要以为每个人都有google然后改PATH和LD_LIBRARY_PATH的能力5. 我看见有人在vim中用arrow键,长期地分割线: 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6. 在东门会时不时听见"文明??,请下车推行"和"下车推行,请尽量作到最好"。但是门足够的窄,有效率的通过方法应该是不下车。6.1 西边有一个很宽的门,所以足够窄的自行车几乎不能通过6.2 南面也遵循圣经的教导:『你们要过窄门』,尤其考虑到中午很多人拿快递,门就更加窄了(几乎所有的快递要到南门去拿)6.3 如果常常要过东门的那条马路的话,在车筐中放本书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红绿灯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刷书7. 图书馆收集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除了你想看的稍小众的专业书,比如 8. 终于装空调了啊哈哈哈哈哈;以及终于装洗衣机了。9. 部分宿舍楼的厕所里面有一些把巴普洛夫装置:如果你不够耐心的踩下冲水装置的话,你会收到惩罚:水流冲击到排泄物上之后溅射到裤子上:这种用喷水来整人的方法背后一定有猫类的手笔。10 早餐没有菜盒子了。10.1 早餐超单调。11 幸好我没有住入更小的寝室11.1 寝室安排我觉得超不科学,如果将床放在书桌上面我们会有更大的书桌。但是是上下铺的设置,阻碍了书桌的12. 对于如果你的自行车没有翻滚技能点的话,其倒掉是非常正常的。当然你的自行车没有。12.1 你有三种方法放置自行车,在寝室附近12.1.1 放在车棚中,然后在早上在车棚中搜索一个不知道在哪里的自行车,也可以妄图给自己的自行车打一个电话(不够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一步步提高,给自行车打电话在未来是可行的)12.1.2 放在非车棚处,请抛1D10012.1.2.1 1-10 自行车放在原位,如果下雨,自行车耐久会有损伤12.1.2.2 11-30 自行车被放在原处附近,但是你到自行车的路途中有多个自行车挡着12.1.2.3 31-50 自行车放在暂时不知道的某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之后(幸运鉴定决定时间),找到了自行车12.1.2.4 51-70 自行车放在暂时不知道的某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之后(幸运鉴定决定时间),找到了自行车。但是你的自行车被一群自行车围在里面12.1.2.5 71-80 自行车放在暂时不知道的某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之后(幸运鉴定决定时间),找到了自行车。但是你的自行车被风刮倒了,可能遭遇你的自行车踏板弯了事件(投自行车的耐久鉴定)12.1.2.6 71-95 自行车放在原位,但是你的自行车被风刮倒了,并且其他的自行车压在你的自行车到(投幸运鉴定决定自行车多米诺的自行车数量)12.1.2.7 95-100 遭遇『物质守恒遭受挑战:我的自行车到底在哪里?』时间。改神秘现象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后经过幸运鉴定而破除12.1.3 后来我发现买捷安特的自行车最后会方便很多,不需要一年一换13 配钥匙要过幸运鉴定14 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好想养猫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