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学者对设计软件最优标准提出的学者了哪些代表性观点

posts - 300,&
comments - 1617,&
trackbacks - 0
设计之路: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软件需求是指用户对目标软件系统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
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与开发项计划、、设计(和)、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
常用的三种软件生命周期(瀑布模型、迭代式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中,需求分析中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系统分析、软件编程、软件测试和系统维护的输入物。
1.1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由于酷似瀑布闻名,(Waterfall Model)首先由Royce提出。在该模型中,首先确定需求,并接受客户和SQA小组的验证。然后拟定规格说明,同样通过验证后,进入计划阶段…可以看出,瀑布模型中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只有当一个阶段的文档已经编制好并获得SQA小组的认可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样,瀑布模型通过强制性的要求提供规约文档来确保每个阶段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但是实际上往往难以办到,因为整个的模型几乎都是以文档驱动的,这对于非专业的用户来说是难以阅读和理解的。
瀑布模型图示如下:&&&&&
从上图可看出,需求分析的产出物《需求规格说明书》(有的项目组还会产出软件原型,例如静态HTML原型等)是后续设计、编码、测试和系统维护的基础。
可将瀑布模型的“需求分析”阶段细分为“软件概念”和“用户需求分析”两个阶段,前者用于收集用户的原始需求,包括用户在功能、行为、性能、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并经过初步分析后形成《用户需求说明书》,而后经过进一步分析,将用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最终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可将瀑布模型中的“系统设计”细分为“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前者在总体上把握,更关注架构层面,包括系统的总体架构,以及各个子系统或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后者更注重细节,包括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要在详细设计中有所体现。
作为系统分析师,或系统架构师,主要在“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阶段体现自己的作用,后续的各个阶段主要通过与项目组成员的沟通贯彻自己的设计。
1.2 迭代式模型
迭代式模型是是(Rational Unified Process,,)推荐的周期模型。在RUP中,迭代被定义为:迭代包括产生产品发布(稳定、可执行的产品版本)的全部开发活动和要使用该发布必需的所有其他外围元素。
在某种程度上,开发迭代是一次完整地经过所有工作流程的过程:(至少包括)需求工作流程、分析设计工作流程、实施工作流程(编码流程)和测试工作流程。实质上,可将它理解为多个小型的瀑布式项目。每一次的迭代都会产生一个可以发布的产品,这个产品是最终产品的一个子集。
迭代式原型图示如下:&&&
在每一个迭代中,“需求分析”阶段与瀑布模式一样,是后续系统分析、编码和测试阶段依赖的基础。如果需求分析有较大偏差,势必造成迭代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产品子集有较大偏差。
1.3 快速原型模型
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e)模型在功能上等价于产品的一个子集。注意,这里说的是功能上。的缺点就在于不够直观,快速原型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般来说,根据客户的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用户最迫切需要,完成一个可以演示的产品。
在得到用户的需求之后,原型将被抛弃。因为原型开发的速度很快,设计方面是几乎没有考虑的,如果保留原型的话,在随后的开发中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在快速原型模型中,原型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用户的真正需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快速原型理解为需求分析的一种更直观的方式,也是业界比较认可和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方式。
2、需求分析的目标
通过对应问题及其环境的理解与分析,为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及系统行为建立模型,将用户需求精确化、完全化,最终形成需求规格说明,这一系列的活动即构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是介于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阶段之间的桥梁。一方面,需求分析以系统规格说明和项目规划作为分析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并从软件角度对它们进行检查与调整;另一方面,需求规格说明又是软件设计、实现、测试直至维护的主要基础。良好的分析活动有助于避免或尽早剔除早期错误,从而提高软件生产率,降低开发成本,改进软件质量。
3、如何进行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的困难
需求分析的目标,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确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但需求分析却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主要因为如下原因:
3.1.1 客户需求自身经常变动
这世间的一切,只有“变化”是绝对的,从这点来理解,软件系统的需求不断变化也是可以理解的。老听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抱怨客户的需求老是变化,其实应该将“需求变化”理解为一种常态。
引起需求变化的原因诸多,例如:
(1)因为某些前置条件未满足,之前按照“妥协”方案实现,但若在某个时间点上这些前置条件被满足,于是引起了需求的变化。
(2)某个后台操作之前不需要走审批流程,但因为客户的某个内部流程改变,需要走审批流程,势必引起需求 -& 设计 -& 编码 -& 测试的一系列变更。
【对策】:因为需求变动无可避免,系统分析师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需要明确:
(1)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哪些是稳定的需求,哪些是易变的需求。以便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将软件的核心建筑在稳定的需求上,否则将会吃尽苦头。
(2)在合同中一定要说清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如果合同含含糊糊,日后扯皮的事情就多。小的变动影响不大,也不致影响进度,但是对于一些改动会引起设计重大改变的需求,需要在合同中清楚说明。
3.1.2 客户说不清楚需求,分析人员理解错误
客户的计算机水平、对需求的理解、表达程度都参差不齐。有些客户对需求只有朦胧的感觉,当然说不清楚具体的需求。有些客户心里非常清楚想要什么,但却说不明白。有的客户本身就懂软件开发,能把需求说得清清楚楚,这样的需求分析将会非常轻松、愉快。
不同性格、不同水平、与客户交流前准备情况不同的的系统分析师去跟客户讨论需求时,会得到很不不一样的结果。
作为系统分析师,可以引导客户,先阐述常规的需求,再由客户否定不需要的,最终确定客户真正的需求。一个好的系统分析师,能从客户的一两句话中提出很多自己的观点或可进行拓展,进而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或者若与之前的需求矛盾,可进行正确需求导向。
【对策】:若客户说不清楚需求,为了不造成理解错误,系统分析师可采用多次沟通的方式,例如第一次通过客户初步了解需求,回去分析哪些是合理需求,那些是自相矛盾或不合理的需求,以及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需求。经过细化后,第二次交流可提供PPT或简单的Word文档与客户进行第二次深入交流。第三次交流可通过建立快速模型进一步与客户交流得到精确的需求。需求分析也可参考“迭代式模型”来进行不断迭代,一直到挖掘出客户所有的潜在需求为止。
3.1.3 客户在没看到原型或完整系统时,有一些潜在需求未被挖掘
甚至有不少这样的客户,去进行需求沟通时提不出太多的需求,但是在你做完整个系统时,潜在需求突然迸发出来。
【对策】: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对项目造成破坏性影响,建议相关人员为一些大的功能模块建立快速原型让客户进行确认,并在合同中一定要说清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3.1.4 多个相关方需求相互冲突,需求有二义性
若些需求若牵涉客户不同部门,若有不一致意见,若私自按某一方的意见进行修改,很可能在后期涉及到按另一个部门的想法进行改造。
【对策】:对于这种客户内部有冲突的需求,需求组织客户方相关部门一起讨论,由客户更高领导层决定实现哪一方的需求,或者采用折衷方案。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3.2 需求分析的活动
3.2.1 需求获取
通过与用户的交流,对现有系统的观察及对任务进行分析,从而开发、捕获和修订用户的需求。
软件需求常见的获取方法(在《》一文中写得很详细)如下:
Ø&面谈
个人觉得面谈是获取软件需求的最有用的方法,也是需求分析时常用的方法。通过多方面谈,得到的信息最多,进行我们现在所做的系统,与移动集团客户部、业务支撑部、网管中心、系统运营人员等都进行过面谈。
面谈需准备的内容:面谈对象和面谈问题。
面谈对象:需要尽量让面谈对象包括可与系统相关的涉众,并具有代表性,保证涵盖到每个角色。一般包括谁为系统付费,购买系统?谁使用系统?谁会受到系统结果的影响?谁来监管该系统?谁来维护系统?
Ø&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无法取代面谈在需求获取阶段的作用,问卷调查的问题和答案具有一定的引导性,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结果。
问卷调查的结果好坏与问卷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在做这个项目时,运营人员在进行前期推广会议上,也给企业客户发过调查问卷,但因为诸多原因,效果不甚理想,基本没为我们项目需求分析出多少力。
Ø&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指将与项目某个问题相关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开会讨论。优势:容易在内部取得对方案的认同,有利于项目的开展;在讨论会上每个相关人员都可发表自己的意见,保证了获取信息的全面性。缺点:不容易把握。
对于涉及系统边界的需求,或一些相互冲突的需求,采取该种方式是非常可取的。
Ø&情景串联
由于软件产品的抽象性,大部分涉众在脑海子未有一个清晰的产品轮廓,影响涉众对产品的理解。基于此可考虑编写清晰、完整的情景描述文档。
&1、采用PPT加图片的方式描述情景:一个好的PPT能更直观的描述各种情景;
2、采用原型法(比较推荐这种方法)。
Ø&参与、观察业务流程
涉众描述的业务流程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会遗漏掉重要的信息,需求分析人员可申请参与到他们具体的工作,观察、体验业务操作过程。需求分析员在观察业务操作过程时,可根据实际的情况提问并详细记录,记录业务操作员操作过程,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可获取真实的材料和理解整个业务。
Ø&现有产品和竞争对手的描述文档
阅读现有产品文档有利于了解当前系统情况,从中也可以了解业务流程,对操作员反映的系统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
3.2.2 需求建模
要有效地收集需求,您要做的第一步是建模,它包括创建体系结构的表示形式以捕获需求、就解决方案方法进行交流、以及分析所提出的系统设计。其目的是使用模型来表现系统中的关键方面。然后,您可以在形式化的分析、模拟和原型设计中使用这些模型,以研究预期的系统行为,并且可以在编写文档或总结时使用这些模型,以便就系统的性能和外观进行交流。
Ø&域建模
域建模指的是,您对问题域创建相应的模型并且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内聚组的过程。然后,您可以在抽象模型中捕获业务流程、规则和数据。
域模型是一种用于理解问题域的工具。您需要从信息系统之外的角度来理解这个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Ø&用例建模
用例模型描述了各种参与者(人和其他系统)和要分析的系统之间的主要交互。用例应该说明系统如何支持域和业务流程模型中的业务流程。
用例模型应该将系统放到上下文环境中,显示系统和外部参与者之间的边界,并描述系统和参与者之间的关键交互。用例建模可以描述利益相关者(例如,用户和维护人员)所看到的系统行为。
Ø&组件和服务建模
组件模型为子系统、模块和组件的层次结构分配需求和职责。每个元素作为一个自包含的单元,以用于开发、部署和执行的目的。组件模型的元素由它们所提供和使用的接口来进行规定。在这里,没有考虑其中的内部细节。
服务模型将应用程序定义为一组位于外部边界(用例)、架构层之间的抽象服务接口,并且提供了通用的应用程序和基础结构(安全、日志记录、配置等等)。支持应用程序需求的这组服务可以与现有的内部和外部提供的接口规范相匹配。所得到的分析结果可以确定预置策略,并将项目活动划分为特定类型的部分,这取决于给定的服务是否已经存在(内部或者外部的,并且其中每个服务都具有适当的活动)、存在但需要进行修改(定义一个新的接口,并规划其实现)、或者必须构建新的服务。
Ø&性能建模
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度量性能,最显而易见的方式是,应用程序执行其关键操作任务的速度。然而,作为一名架构师,必须考虑性能建模过程中其他的几个方面:
l&构建和部署应用程序的速度如何?
l&构建、维护和运行需要多少花费?
l&该应用程序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其需求?
l&对于必须使用该应用程序的人来说,需要为其付出多大的开销?
l&该应用程序会对其他应用程序和基础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说明】需求建模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在做这个项目时,需求建模基本只是用到了“用例建模”,对一些典型流程进行用例建模。域建模、组件和服务建模和性能建模基本是空白状态,希望在下一个项目中有所改进。
3.2.3 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生成需求模型构件的精确的形式化的描述,作为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一个协约。
3.2.4 需求验证
以需求规格说明为输入,通过符号执行、模拟或快速原型等途径,分析需求规格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3.2.5 需求管理
支持系统的需求演进,如需求变化和可跟踪性问题。
要在需求变更时,同步更新《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相关文档,要知道,一个正确的文档是指导软件系统不同阶段的参考,但一个没有同步更新的文档是对软件系统有破坏性作用的,相关人员会受到错误引导。
4、参考文档
1、《需求分析的作用及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张友生):
3、《软件项目需求分析困难的原因》:
4、《需求建模》:
5、《软件需求获取方法》:
6、《系统域建模技术》:
阅读(14643)
&re: 设计之路: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需求调研的重要阶段 &&&&&&
&re: 设计之路: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前期准备很重要的&&&&&&
&re: 设计之路:如何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从客户调研,设计,测试,评估一整个流程下来才算数真正的需求分析&&&&&&
30123456789101112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12345678910
&&&&&&生活将我们磨圆,是为了让我们滚得更远——“圆”来如此。&&&&& 我的作品:& & &&& (2015年12月出版)& & &&& & & & (2015年7月出版)& & &&&&&&&& &(2010年5月出版)&&&&&
留言簿(252)
积分与排名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两学者因“契约设计”获奖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哈特和本格特·霍姆斯特罗姆。
  奥利弗·哈特
  本格特·霍姆斯特罗姆
  瑞典皇家科学院北京时间10日公布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时隔3年后,该奖项再次打破由一人“独享”的格局。
  获奖的两位经济学家分别为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本格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获奖理由为对契约理论的贡献。
  获奖源于“契约设计”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两名获奖者创建的新契约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
  声明说,社会的许多契约包括诸如股东与高级管理层、保险公司与车主、公共机构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鉴于这些关系常常会带来利益冲突,契约必须被合理设计,以确保各方能够采取互利的决定。今年的获奖成果发展了契约理论,两名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来分析契约设计中的许多不同问题,如高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薪酬、保险自付额与共同支付和公共部门私有化等。
  1983年,奥利弗·哈特提出了一个从不完全契约的角度分析企业产权的新框架,即不完全契约理论。如今,不完全契约理论已经成为研究企业产权、企业融资、国际贸易、政府边界乃至社会契约的最主要框架之一。
  哈特的多年研究在2016年获得了享誉世界的认可。就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前,哈特被美国金融学会选举为院士。按照惯例,每年新当选的院士名额只有一位。
  两人将平分619万奖金
  世界金融领域权威的《金融学杂志》还原了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最初诞生过程:1983年夏天,哈特和同事格罗斯曼在芝加哥的办公室开始思考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其中花了很多天激烈地讨论以下两件事情究竟有什么区别:一个雇主告诉雇员做什么,以及一方从价格-数量组合中挑选一种结果(即市场化采购)。此时他们提出,一个契约关系重要的特点在于哪方拥有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也就是原始契约中没有明文规定的制定行动和做出决策的权利。从现实经验来看,当契约不完全时,这种剩余控制权很可能是重要的。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霍姆斯特罗姆更多以企业员工激励而熟知。在20世纪80年代一篇论文中,霍姆斯特罗姆主张固定比例提成是最合理的销售团队薪酬方案;如果薪酬规则过于复杂、与业绩目标挂钩的各种激励手段太多,销售员会想办法利用规则漏洞。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唯一一个不是根据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遗愿设立的奖项。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最初设立的五个奖项是医学、物理、化学、文学和和平奖,并于1901年开始颁发。首个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在1969年颁发的。
  据悉,今年的奖金仍为800万瑞典克朗(约619万元人民币),将由两人平分。(记者陈彦旭 赵毅波)
  ■ 花絮
  陪跑到底 保罗·罗默与奖项再次无缘
  现年60岁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保罗·罗默,因提出“内生增长理论”闻名,从2005年起,就被认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力竞争者。此后在、年,他都在诺奖公布之前被认为是当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有力候选人。甚至有赌博公司为其开出了1/4的获奖赔率。
  保罗·罗默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和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2016年7月,保罗·罗默担任了世界银行行长兼高级副行长。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网站6日贴出一则声明,宣布将与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就获得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事,举行记者招待会。这篇声明也让网友一度以为,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再次出现泄密的“悲剧”。
  斯特恩商学院随后的声明中表示,这篇声明只是测试网页的内容,本不应该连接到官网,更不应该被公众看到,不反映诺贝尔评选委员会的决定,也不代表我们拥有任何特别的看法或预先资讯。
  罗默也在自己的网站说:“在过去20多年来,10月一直都是纽约大学公关部人员更加卖力工作的时候,他们在为了我可能赢得诺贝尔奖所预作的准备上表现得太过兴奋。”
  新京报记者 陈彦旭
  【名词解释】
  契约理论是近30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学分支之一,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契约理论一直处于不停的整合过程之中。
  诺贝尔官网显示,“契约理论”是用来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的:诸如学校、医院和监狱这样的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应该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教师、医生和狱卒应该有固定工资,还是绩效工资;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应当多少来自奖金,多少来自认股权。
  1983年,哈特和同事格罗斯曼提出了新的观点,一个契约关系重要的特点在于哪方拥有剩余控制权(residual rights of control),也就是原始契约中没有明文规定的制定行动和做出决策的权利。这形成了日后的不完全契约理论。
  霍姆斯特罗姆的知名研究领域为契约和激励理论研究设计了企业高管的薪酬结构,以便使他们更好地为股东服务。(记者陈彦旭 赵毅波)
  ■ 对话
  “哈特是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人”
  昨日,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聂辉华于2006年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学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师从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哈特,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
  聂辉华表示,哈特是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人,他提出企业的控制权和股权应当匹配的观点,在中国国企改革的进程中值得借鉴。
  新京报:你师从奥利弗·哈特多久呢?
  聂辉华:一年。从2009年的9月1日到2010年的8月底。
  新京报:你觉得他此次获奖的学术成就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聂辉华:哈特先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不完全契约这一领域。简单来说,两个人制定一个契约(或一个合同),但是之前因为有限的理性,无法预见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当没有预见的情况出现了的时候,谁说的算呢?
  举例来说,网约车就是这样一个现象。一开始谁都没预测到会出现网约车,法律也没有先见之明提前把网约车制定进去,现在网约车出现了,相对于以前的法律,就是一个不完全契约。所以,现阶段的问题是,这个问题按照什么规则来办呢?不完全契约的应用范围是很广的。
  新京报:他对中国的经济有哪些看法?
  聂辉华:他比较关心的一般都是纯理论的问题,他对中国经济本身没有太多(研究),但是他知道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我之前也和他讨论过,中国的硬件设施,在北上广等地方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我们的人力资本离世界一流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他也认同这个观点,比较关心他的理论在中国如何应用,能不能起到作用。
  新京报:你认为他的理论能够和中国的哪些领域得到结合?
  聂辉华:我觉得是产权理论,因为这个和国有企业改革有关。按照他的理论,如果有一个人,实际上控制这个企业,那么你就应该把名义上的剩余索取权还有股权给他,这是他的基本观点。
  现在国企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国企领导层实际上控制着这个企业,但是他并不是股东,他没有办法获得名义上的合法的地位和分红,那么就有可能会偷懒或者窃取国有资产。哈特认为,国有企业要搞好的话,产权改革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按照他的理论,国有企业改革是要让控制权和股权相匹配的。
  新京报:你觉得他的学术研究风格是什么样的?
  聂辉华:他每次都要求比较严格,甚至连标点符号怎么用,数学符号怎么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他是那种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人。
  但他也是一个很和善的人,待人接物很温和。
  新京报记者 朱星
  实习生 洪紫桐
  【生平】
  奥利弗·哈特
  1948年生于英国伦敦
  1974年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哈特先后在伦敦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任教
  1983年,哈特与同事格罗斯曼提出不完全契约理论的雏形
  本格特·霍姆斯特罗姆
  1949年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
  1972年获赫尔辛基大学数学学士学位
  1975年获斯坦福大学运筹学硕士学位
  1978年获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博士学位
  1979年,霍姆斯特罗姆在《贝尔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经典论文“道德风险与可观察性”,奠定了他在信息经济学领域的权威地位
  年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
  年任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和管理学院教授、讲席教授
  1994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
  2001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2011年任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 解读
  诺贝尔经济学奖:“契约”不只是合同
  西方契约理论是超出经济领域的,如卢梭将契约理论引入了社会政治领域;这说明契约在西方已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的合同,而是无处不在的精神。
  诺贝尔奖“开奖周”接近尾声,10月10日,继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平奖等几大奖项揭晓后,201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正式揭晓——奥利弗·哈特、本格特·霍姆斯特罗姆荣获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理由是表彰两位经济学家对契约理论的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像诺奖的其他奖项一样,不公布候选人,这使得每年奖项的揭晓充满悬念,然而却始终没有脱离对现实经济世界的关注。就今年经济学奖的两位获奖者而言,国内媒体对于奥利弗·哈特较为熟悉,而本格特·霍姆斯特罗姆却似乎籍籍无名,其名字仅仅见诸与产权相关的一些论文的作者署名,不过,他们为之做出贡献的契约理论,在当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从现实应用性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选择契约理论并不突兀。如果说文学是江湖的学问,那么经济学则是庙堂的学问。从近十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的情况来看,获奖者们的贡献涵盖了通货膨胀、失业问题、贸易理论等领域,这些研究均非常切近现实经济问题的需要。契约理论也是如此——契约作为一种古老的事物,在现代商业活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且越来越趋向严谨,是现代社会正常运作的一根支柱。
  很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在自身研究的领域有开创之功,今年的两位获奖者在契约、产权理论方面居功至伟,其中,哈特是“不完全合约”概念的提出者。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对契约严谨性的研究及其实践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霍姆斯特罗姆的主要贡献在于契约理论等在现代公司治理中的应用。需要指出的是,契约理论对中国等信用文化和制度不够健全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从微观层面讲,商业活动、企业治理领域对此的需求尤其紧迫——中资开展大量的跨国并购交易,A股市场股权之争迭起,自去年以来,这两类现象在我国同时存在,这两个领域均涉及契约理论的应用。未来,资本市场是信用市场,中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但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突出反映了契约精神的缺失。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信用文化普遍不成熟,而西方社会在这一领域的实践领先于后发国家,由于经典的商业案例比比皆是,故而理论的成熟度也更高。而且,西方契约理论是超出经济领域的,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将契约理论引入了社会政治领域。这说明,在西方社会,契约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商业的合同,而是无处不在的精神。因此,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不仅是学习理论本身,还应是学习理论的传承和背后的文化精神。
  经济学是阳春白雪,通过颁发奖项,可以提高重要经济学理论的普及度,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除学术专业度外,这可能是诺贝尔奖选择获奖者的重要考量。而就契约理论而言,其对于后发国家发展现代商业文明和社会体制的现实意义则更为深远。
  □杨国英(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 反思
  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何“美国化”
  美国经济学在创新研究与现实落地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其创新和自由度,以及多次转型周期,都让经济学家可以面对各种变化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
  经历了多番“竞猜”后,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谜底终于揭开。英国经济学家奥利弗·哈特与芬兰经济学家本格特·霍姆斯特罗姆共享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们对契约理论做出的贡献。
  有媒体盘点了近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有意思的是,来自美国的经济学家几乎垄断了这一奖项。而今年获奖的两位经济学家虽然分别来自英国和芬兰,但他们却在美国两所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职。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化”正成为事实。
  历数近10年获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们在经济学界取得的成就可以归纳为三个关键词:挑战、总结与创新。比如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对当时盛行的“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提出了挑战。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不仅与失业有关,也与企业和雇员对价格和工资增长的预期有关。2007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则因为对“机制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获奖。2015年,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知名微观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提供了定量测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从而为制定反贫困政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美国在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科学研究,以及理论创新方面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界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又有着诸多紧密联系。比如凯恩斯理论对于美国历届政府的政策制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但也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逐渐失灵。上世纪八十年代,里根政府又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某些理论,走出了经济滞胀的困境。
  由此看出,美国经济学在创新研究与现实落地之间的转换速度很快,美国经济的创新和自由度,以及多次转型周期,都让经济学家可以面对各种变化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而且,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经济学理论一旦出现,能在较短时间内被运用到各种经济现象的应对举措中,让无形的理论转化为有形的思想产品,政产学研构成了有机整体,互为补充并有效互动。
  这也就为经济学研究以及经济学家的涌现创造了丰沃土壤。美国的经济学家并不是关在研究室里闭门造车,而是时刻感知与观察着外部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与创新,作为自身理论研究的事实基础。美国高校以及社会所崇尚的经济和学术高自由度,又让经济学研究人士敢于根据自身的研究和专业积累,对经济现象做出创新性的探索,乃至挑战权威;而美国经济的开放、变化与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也让经济学家可以将宏观理论在微观经济现象中不断加以验证,最终结成重大的学术和理论成果。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所处的领先位置,不少国家的经济政策往往模仿甚至复制美国模式,导致了美国经济问题的全球化,这也让大量美国经济学家针对此类经济问题的研究,具有了天然的可普遍适用的性质。其理论受关注度、影响力也就不止于美国而扩及到世界范围,这恐怕也是美国经济学家在诺贝尔这一世界性经济学奖中的“加分项”。
  □远山(财经评论人)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方学者提出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