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strapt fileinput-fileinput组件怎么在上传时指定额外的URL参数

&>&&>& > 正文
发商业短信 手机号被中国移动拉黑
时间: 08:20:53&&&&来源:新北方网&&&&
律师称,单方设限是自我授权行为,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
□本报记者 王静超
因发商业信息手机被屏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手机就不能发短信了,昨天我致电10086,客服人员说我的手机被屏蔽了,让我等回复,但是到现在也没有解决。&6月7日中午,呼和浩特市民穆女士致电《北方周末报》反映情况。
  穆女士称,她是做房地产销售的,为了与客户加强沟通,她留下了客户的联系方式,届时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他们项目开盘的时间和地点。
  6月初,项目即将开盘时,穆女士发了9条短信,不是群发,而是一个人一个人地发。发完后,她只收到了两个人的回复。当时她没有在意。直到6月5日早晨,她接到客户的电话,询问项目开盘的事情,她才知道她的短信并没有发出去。
  &我以为是手机卡坏了或是手机坏了,后来用其它手机试了试,结果发现不管这个卡放到哪个手机上都不能发短信,但是却能收短信。&穆女士随后拨打了中国移动10086客服电话,被告知,她的手机短信功能被屏蔽了。
  当时客服人员告诉穆女士,2个小时后重新开机,问题就可以自动解除了。但是直到6月6日,穆女士已经不记得她反复几次开关机了,这个手机号依然发不出去短信。
  无奈之下,穆女士再次致电10086,得到的答复是:这个手机号已被拉入黑名单,原因是发布大量商业广告。如果想恢复,机主可携带身份证到移动营业厅签署协议,并承诺不发垃圾短信,就可以再开通。
  &关键是我买这个手机号时,营业网点并没有要求我出示身份证件,直接交钱就给上号了,我哪知道这个手机号是用谁的身份证注册的?&穆女士有些无助地对《北方周末报》说,&如果当初营业网点要求实名制注册,现在我肯定就出示身份证了,但是他们没要求,而现在出问题了就要求拿有效证件了,中国移动也太霸道了!&
  穆女士认为,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手机客户有权发送这些信息,移动公司不该单方面禁止这些信息。即便是禁止了,也应该通过短信或电话告知,客户拥有知情权。
  她告诉本报记者,因单方面禁止,造成客户没有接收到信息,严重影响了商业信誉。
移动公司称:如果交费就可以群发短信
  &我的短信是非法的,它是如何界定的?难道含有商业内容的信息都属于违法信息,都要被禁止?那为什么我的私人信息也被禁止了?&穆女士实在想不通,国家关于短信管理的规定里,没有任何一条说商业内容属于非法短信。中国移动客户的手机每天都要接到广告信息甚至是一些开假发票、办假身份证、给账户汇款等虚假或违法信息,他们为什么不屏蔽?
  带着穆女士的疑惑,6月7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中国移动呼和浩特分公司。
  &根据你反映的情况,应该是运营商根据国家要求,屏蔽了不健康的广告信息或是垃圾短信。&该公司客服中心投诉室经理王文君在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表示。
  她说,该客户所发的短信违反了电信条例,&因为我们这里没法查实客户所发的短信内容,所以无法判定具体违反了哪一条。&
  至于判定的原则,王文君说,&是系统判定的。但是正规的房地产公司或是其它公司,在我们这里交了费用,就可纳入我们的管理范围,我们会分配一个以10657开头的代码,就可以群发短信了。&
  也就是说,如果某个企业或是公司,向移动公司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群发售房、售车等类似的信息;如果没有交费,发送这样的信息,不但被称为垃圾信息,手机短信功能还会遭到屏蔽。
  那么客户是否享有知情权呢?
  王文君表示,没有短信通知,也没有电话通知,只能拨打10086询问,&这是国家规定的,与移动无关,我们只是执行。&
未签保证协议,短信又开通了
  关于如何解禁的问题,王文君讲了一下解禁程序:要求本人拿着身份证去营业大厅办理开禁手续,然后写一份保证书,走完这一流程后就可开通短信功能了。
  本报记者看到了这份《解除发送短信限制承诺书》,其中一条规定:本人承诺如再次发送信息内容涉及以下各项内容的,内蒙古移动公司有权暂停短信息发送功能,并不予恢复:大量给用户发送商业广告类等短信,严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那么,何为大量信息,如何界定&大量&呢?
  王文君称,就是短时间、高频次地发布,&1秒钟或是1秒半发布一条短信。&
  她解释,如果解禁后,还发类似的信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再开通短信功能。
  王文君说,必须得签定这份协议才可能解禁,至于没有有效证件的问题,可以通过手机号码查询到穆女士在哪家移动营业厅注册的号码,他们帮助协调解决。
  但是奇怪的是,当日下午7点40分,本报记者接到穆女士的电话,称问题已解决。
  她告诉记者,她什么也没有做,也没有签协议,就收到10086发来的一条短信告诉她,反映的问题已受理。之后,她的手机就可以发送短信了。
  那么,穆女士到底发了什么样的短信呢?
  6月8日,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在给本报记者的回复中表示,穆女士6月2日发送了16条商业广告,即上文所述的关于售房信息内容,视为垃圾短信,因此短信发送功能被禁止。
  该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垃圾短信不但有内容的限制,还有量的规定。要想解禁,必须按照流程规定: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移动营业厅签一份保证协议才行。
责任编辑:吕艳霞
  版权声明:凡署名内蒙古日报、北方周末报、北方新报、新北方网的作品为本站权属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其他作品均转自网络或出自网民,对其真实性及著作权属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对其观点本站持中立态度,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妥可联系本站。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浏览北方周末报新媒体:
指闻内蒙古
新北方网微博
&验证码:&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广告投放热线:
网络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电话: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版权所有 :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北方周末报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bootstrap3 fileinpu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