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负债多,网贷无力偿还怎么办了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一向琳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上月28日向立法会提交香港2018年~2019年度财政预算案。今年度香港收支盈余将破纪录达到1380亿港元,收支盈余大增主要与畅旺有关,尤其是香港楼市及股市兴旺。陈茂波表示将会把预计年度盈余中的接近四成,即524亿港元,与市民共享,其余用于改善服务和未来。还将预留500亿用以支持创新科技发展,聚焦具有优势的四大范畴,即生物科技、、智慧城市和。陈茂波表示,2019年3月底,财政储备预计为1138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40.3%。根据研究,要避免收支大幅波动,香港财政储备至少要维持在本地生产总值三成或以上,按此标准,香港实际只需预留7500亿港元便已足够。社会各界声音表示,港府仍是“”心态,希望政府还富于民。不过,预算案中并未提出市民期待的“派钱”,仍是以免差饷及退税作为主要的再分配策略。政府将宽减课税年度75%的薪俸税、个人入息课税及利得税,上限调高至3万元;宽免年度四季的差饷,以每户每季2500港元为上限;向领取社会保障援助金、高龄津贴、伤残津贴及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等人士额外发放2个月津贴;向有需要的学生一次性发放2000港元津贴。政府努力“派糖”,民间对于免差饷及退税而非派钱的作法态度不一。一方面认为,派钱对于基层来说难以带来额外收入,对于香港整体经济的帮助并不大。另一个方面有人认为免差饷及退税只是“还富于富,富者更富”的做法。由于基层家庭收入较低,退税对于基层家庭并未带来多少财政上的帮助。房屋问题一直困扰着香港,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香港楼价指数已连续上升21个月,2017年全年累计升幅14.8%,创五年来最大升幅。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中也表示,政府将会竭力增加房屋供应,公营房屋方面,预计建屋量约为10万个单位,包括约7500个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单位和约25000个资助出售单位。私人住宅供应方面,估计未来五年私人住宅单位落成量每年平均约20800个,相较于过去五年增加约五成。不过,由于政府的高盈余主要是来自于卖地收入,香港的高地价政策影响下,楼价一直高企。不少民众认为政府只有改变高地价的政策才能够根治楼价过高的问题。除了房价,香港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医疗系统负担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017年香港总人口增长率只有0.4%,出生率持续下降到7.7%。。除生育率极低之外,香港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从全港人口结构来看,女性占比远超过男性。而且香港人平均寿命位居全球第一,男女性平均寿命分别为81岁及87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加重着香港社会的安老问题。对于改善安老服务,在去年十月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经常拨款约126300万元,以及非经常开支约222900万元。预算案中提出会额外增拨6300万元为安老服务单位提供言语治疗服务。但是根据去年香港社会福利署提供的统计数据,申请各类型资助长者住宿照顾服务的平均轮候时间为23个月,这对于等待服务的长者来说并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虽然从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可以看出现今香港还存在不少问题,但笔者相信这也显示了政府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兼顾各阶层利益并投资未来的决心。(作者系天元)《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二2018年资本市场关键词:法治化 严监管 促改革2018年,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将提速,基础性制度建设将在考量市场承受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从严监管趋势难言放松,的国际化水平将再上台阶,这些都将加快资本市场强国的建设步伐。外资大行看好石油石化行业复苏机会恒指周三收盘再度上涨,实现连续12个交易日上升,刷新最长连升纪录,并继续创下10年新高。从当日个股及板块表现看,汇丰控股、港交所等大蓝筹齐齐发力成为当日“火车头”,引领大市一度大涨,而内房股整体走强更是为港股尾市收红护航。QDII迎开门红126只产品净值平均上涨2.78%短短4个交易日里,恒生指数上涨3.16%。财汇金融终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仅有3个交易日,但就这3个交易日里,恒生指数上涨了2.99%,纳入统计的126只型和混合型QDII同期净值平均上涨2.78%。其中,有4只QDII基金3天的超过5%。多路资本介入 能否“”左右发展随着国内外巨头纷纷试水,几经沉浮的再度成为市场焦点。记者日前从多地调研获悉,正在加速渗入到多个领域,其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效率的提升,同时还有商业上的突破。但是,业内人士也提醒,其技术仍面临诸多实质挑战,能否“去中心化”也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重要一面。油价三年新高之际 OPEC减产协议提前结束惊现四大迹象以美油WTI为首的主要开年表现亮眼,国际布伦特油价逼近/桶关口,触及69.37美元/桶的2015年5月以来最高,WTI触及63.67美元/桶的日以来最高。油价回归高位 助推炼化行业景气复苏在不下跌的情况下,炼化企业的利润基本有保证。保守预计,未来3年国内新增产能在2亿吨/年以上,产能增速在10%左右,产能增速超过国内汽柴油消费增速。在逐步放开石油产业上游领域的背景下,必定有很大一部分产能需要在未来3年内逐渐淘汰。个人罕见密集罚单 金融信息采集迎严监管1月10日,央行官网显示,因个人征信业务违规,央行玉林中心支行向辖区两家银行开出罚单;数日前,也因征信违规,央行西安分行发出6张罚单,农行招行中信民生等6行合计被罚39万。2017年前11月原同比增19%保监会网站10日公布的显示,月,原保险保费收入34397.58亿元,同比增长19.17%。亿元,较年初增长10.08%。18620.70亿元,较年初增长8.00%。跳升逾1% 中国或将放缓或停止周三(1月10日)国际金价跳涨至近四个月来最高,有报道称中国官员建议放缓或停止购,引发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大幅上升。本周稍早,日本央行也表示将削减长期规模,导致承压,周三一度下跌至91.66点,跌幅0.62%,创去年十二月底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美林:美元短期内有望录得“可观的”涨幅周四(1月11日)亚市盘初,美元指数在92.30附近维持,上日美元指数急跌,一度触及91.92,尾盘略有反弹。香港的“土地财政”有多变态?香港经济全面向好,预计全年增长将达到3.7%,远高于此前预计的2%到3%。本财政年度首八个月(截至2017年11月底)的综合盈余为572亿元,较原来全年盈余预测的163亿元为高。电动车成CES主角之一 中国元素备受瞩目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18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登场第一天,中国元素就已经足够抢眼。中国电动车品牌拜腾的首款智能电动车在展会开幕前进行全球首秀,受到海外舆论关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论从政策面还是消费层面衡量,中国发展电动车都有独特优势。《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三来源从政治角度看,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但从经济角度看,要把香港、澳门和台湾剔除掉,中央财政的管辖范围是31个省和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和宁波)。在这里,把每个省和计划单列市比作一家公司,它通过辖区内的经济活动赚取财政收入,同时要应付各种各样的开支。如果A省开支超过收入则需要中央财政来调节,让富有的B省来补亏空,这就是所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26个省处于负债状态,仅有6省1市在赚钱!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的财政数据绝对会颠覆你的三观东北片区:毫无悬念亏亏亏首先是“共和国长子”东北三省辽宁、吉利和黑龙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毛泽东时代,东北三省曾经是中国大陆最早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现在,东北三省是中国经济转型最艰难地区,奇葩的辽宁省去年的GDP居然出现了负增长,有句名言“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三省的财政缺口越来越大,2014年合计为3562亿元,2015年激增至5268亿元,2016年继续增长到5580亿元,2017年上半年为2575亿元,考虑到下半年财政压力更大,预计2017年要直奔6000亿元了。山海关以外债务深重经济低迷山海关以内的情况又如何呢华北片区:经济转型开始亏紧挨着东北的是华北三省河北、天津和山东。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所以没有计入华北片区中。万万没想到,挂着“东部沿海省份”光环的山东、天津和河北居然都在亏钱。GDP第三的山东居然在2016年丧失了财政独立能力,开始向中央伸手要钱。2016年只亏了64亿元,2017年才过了一半就亏了387亿元,这就像大坝决堤,一发不可收拾。顺带说一句,青岛在行政上隶属于山东,但在财政上却不归山东管。山东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临沂革命老区的包袱太重了。严重依赖外贸的胶东地区也陷入了瓶颈期。作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天津2016年的地税收入(含非税收入)居然同比下降了15%,财政缺口同比增长了164%。而在官方媒体里,天津2016年的人均GDP排名全国第一,比北京上海还要高,被吹为“闪耀的明星”。为什么会这样矛盾呢?因为天津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国有企业的固定投资拉动,而国企上缴给政府的税后利润都会还给企业。而有“环京贫困带”的河北毫无悬念,一亏到底。国地税总收入增长缓慢几乎停滞,而预算支出却屡创新高,刚性缺口预计要飙到2500亿。河北人民真可怜,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环境也越来越糟糕,2016年空气污染top10城市占了6个席位。太行山以东的华北三省的财政缺口越来越大那太行山以西的西北片区呢西北片区:老少边穷要大补西北片区地形复杂且气候恶劣,是中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不会有任何意外,西北7省(宁夏、青海、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全都处于财政亏空状态,它们当然都无法向中央财政贡献盈余,并且一定会高度依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2016年,宁夏财政缺口规模732亿元,青海1225亿元,山西1517亿元,甘肃1884亿元,陕西1962亿元,内蒙2564亿元,新疆3162亿元,合计13046亿元。仔细看数据会发现一些奇特的现象:2016年青海的国地税总收入为298亿元,一般预算支出为1523亿元,支出是收入的5倍,青海政府每花一块钱,中央财政就要补贴四块钱;从2014年到2016年,陕西和新疆的国地税总收入连续两年在下降。干旱的西北很穷很困难再往南走一点就到了湿润温暖的西南片区那里的情况也很糟糕吗西南片区:重点开发很缺钱西南片区六省市,重庆、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四川,当然也不会有任何意外,全部处于财政净缺口状态.GDP增速三连冠的重庆在花钱方面也习惯了大手大脚,导致财政刚性缺口也越拉越大,是四大直辖市里最需要中央补给的,毕竟还要供养14个国家贫困县。从人均财政补贴来看,西藏遥遥领先。2016年西藏的常住人口为331万,对比其1397亿的财政缺口(也就是中央财政补贴),意味着当年度西藏的人均财政为42205元。而2016年度中国的城镇人口的人均收入为33616元。由此可见,中央扶持西藏发展的决心有多么大!2016年,重庆的财政缺口1222亿,西藏1397亿,云南2229亿,贵州2270亿,广西2412亿,四川3542亿,合计13072亿。与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规模10020亿相比,增幅30%。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7040亿,预计今年的总缺口将超过1.5万亿。(这里小编顺带说一下,2017年4月,重庆分公司的正式开业,成为继入驻上海、长沙等地后的又一次重要战略布局,此举不仅标志着寻贷网“入驻核心城市五年战略计划”继续稳步推进,也正是基于西南重点开发需要财政支持的大背景,寻贷网正式进军我国西部市场,未来将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做出积极贡献。)西部大开发,烧钱自然多全国人民都能理解那么要崛起的中部片区要不要中央补一补啊中部六省:崛起过程要烧钱中部片区6省,海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与河南(说明一下,海南实在是没片区合适放,所以放到了中部),基本上都是人口大省,当然也是财政缺口大省。最南端的海南虽然地小人少,但财政缺口却一年上一个台阶,2014年是200多亿,2015年是300多亿,2016年是400多亿,2017年预计会超过500亿。要是人均收入有这么快的增速该多好呀!作为人口过亿的中部大省,河南的财政刚性缺口当然是全国第一,预计今年会超过5000亿元,和东北三省的总量相当。2016年,中部六省财政缺口合计13325亿,较2014年的合计财政缺口数9074亿,增幅47%。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8008亿,预计今年是要直奔1.7万亿而去了。25省小结:整整5万亿缺口我们将这25个省市的财政缺口数据汇总起来我们将得到一个很惊人的总数见下表从2014年到2016年,25省合计的财政缺口数从31927亿,上升到48134亿,增幅51%。而今年上半年的财政缺口合计已经超过2.5万亿,今年一定是要超过5万亿了。因此我们现在必须要知道的是剩下能够创造出财政盈余的6省一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北京、上海和深圳(计划单列市)它们到底能挣多少钱它们有没有能力补上这5万亿的财政缺口六省一市:努力赚钱养国家2016年,福建的财政盈余644亿,深圳2851亿,江苏5178亿,浙江5441亿,北京6390亿,上海7748亿,广东9301亿,合计起来,六省一市总共给中央财政带来了30373亿的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贡献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了,从2014年到2016年,六省一市合计的财政盈余幅度始终维持在3万亿左右。今年上半年的合计盈余规模1.7万亿,考虑到下半年的财政支出更大,预计今年这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规模,也就是3万亿左右了。这样的数据,与财政缺口数据相对比,还真是一件令人感觉悲伤的事。2014年,25省的财政缺口3.2万亿,与六省一市3.1万亿的财政盈余数据大致能对应上。然而到2016年,六省一市的财政盈余依然保持在3万亿出头,而25省的财政缺口却已经高达4.8万亿,今年更是必定要突破5万亿了。一来二去,这中间的差值,已经高达2万亿。寻贷网车贷:利息0.6,综合1.8房贷:利息0.6,综合1.5退税贷:利息0.6,综合2.5:利息0.6,综合2(公务员贷3天内还完不收任何费用,即3天免息)不管白户黑户,通通可做,资料简单,当天放款。中介点位代收无上限。具体详情请咨询电话:《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四证监会官网披露,今年6月,苏州银行曾从“已反馈”变为“中止审查”,原因是“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苏州银行解释:此次申请中止审查是因为签字变更,变更这两位签字注册会计师均属于服务期满五年的正常变更。据悉,2010年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家法人。截至2016年末, 苏州银行2604.18亿元,较年初增长12.78%。该行的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4%、10.46%、13.60%,均低于2015年的相关数据。苏州银行极为分散,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苏州银行拥有3719家股东,包括119家,3600家。为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显示,报告期内的三年间,苏州银行向全体现有发共15亿元。其中,2013年度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2元(税前),共计60,000万元;2014年度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2元(税前),分红共计60,000.00万元;2015年度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1元(税前),分红共计30,000.00万元。数据显示,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54.83百万元、4,509.46百万元、5,808.67百万元、6,918.17百万元、7,010.00百万元;分别为1,356.46百万元、1,598.23百万元、1,759.95百万元、1,815.01百万元、1,949.53百万元。2012年末到2016年末,苏州银行连升5年,分别为0.85%、0.88%、1.37%、1.48%、1.49%。为300.73%、296.58%、203.43%、204.18%、186.65%。苏州银行的IPO路途并不平坦,“风险”事件备受关注,处罚和诉讼问题缠身。先是招股书中自曝4.5亿元票据官司,可能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再是今年苏州银行淮安支行收到淮安银监局的罚单,再次不幸“”被曝出内控不力、商票风险等问题,被罚20万元。有分析称,目前是城商行集中上市的最佳窗口期,万一因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被延后或暂停,损失不可计量。最新消息显示,苏州银行2016年披露了上述案件的诉讼进展。该行涉及金额为5亿元与同一事件相关的诉讼案件,分别作为第三人参与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分行向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以及作为被告参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同时该行作为原告向交易对手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及足额保全了资产,截至年报发布之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支持本行全部诉讼请求。对比苏州银行招股书和2016年年报披露的内容,该行本金超千万元的重大诉讼半年增25件。年报显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信贷类诉讼案件共计58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87,728.31万元。招股书指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案件共计33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61,063.30万元。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经济网采访科苏州银行,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拟发行不超10亿股苏州银行原本姓“农”,该行前身为江苏东吴农商行,最终通过改制转为城商行,并于日正式挂牌开业,其也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苏州的城市商业银行。日,苏州银行2015年了上市相关议案,包括《关于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上市规划的议案》、《关于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方案的议案》等上市相关议案。除了A股上市,苏州银行亦在研究在香港上市。苏州银行在其2016上市规划的议案中称,研究苏州银行在香港H股市场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届时的政策要求和市场环境,择机启动H股上市的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将制定具体的H股上市方案。日,江苏银监局已同意苏州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股。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同年11月23日,苏州银行向证监会报送了招股书申报稿。与许多城商行类似,苏州银行股权结构极为分散。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苏州银行拥有3719家股东,包括119家东,3600家自然人股东。第一为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为张家港市虹达运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第三大股东为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第四大股东为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43%;第五大股东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71%。公开资料显示,苏州银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王兰凤在银行业深耕了近30年,曾供职于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自2011年起在苏州银行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苏州银行行长徐挺此前曾经担任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12年9月起任苏州银行董事、行长。截至2016年末, 苏州银行资产总额2604.18亿元,较年初增长12.78%。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86.39亿元,较年初增长19.99%;各项达到1009.74亿元,较年初增长16.73%。1.49%,拨备覆盖率186.65%,拨贷比2.78%;实现净利润19.87亿元,同比增长7.96%。IPO前集中处置27亿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苏州银行招股书披露,该行报告期内一共发生9笔,且均发生在最近两年内(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处置的不良资产金额合计为27.61亿元,而转让价格仅为8.97亿元。其中,日,一笔债权金额为83926.26万元的价格仅为27600万元。而仅2015年,苏州银行就处置了7笔不良资产,合计17.34亿元的价格仅为5.6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已成功上市的江苏银行在IPO时对该行自成立以来的总额进行了充分的详尽披露,且对部分不良贷款的处置价格、评估价值进行了分析。相比之下,苏州银行并未提及该行自成立以来的不良贷款处置总额,仅披露了报告期内发生的不良贷款处置情况。与此同时,苏州银行在报告期内遭受了9起行政处罚,涉及罚款金额合计近70万元,其中包含因乱收费、漏缴税等被行政处罚的案例。不良率连升五年招股书显示,截至日、日、日和日,苏州银行的分别为14.69亿元、13.25亿元、9.84亿元和4.82亿元、苏州银行表示,报告期内,该行部分财务状况恶化,导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该行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日,不良贷款余额为15.45亿元。不良率方面,2012年末到2016年末,苏州银行不良率连升5年,分别为0.85%、0.88%、1.37%、1.48%、1.49%。拨备覆盖率为300.73%、296.58%、203.43%、204.18%、186.65%。对于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苏州银行董事长王兰凤曾表示,全行风险管控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不足,文化尚在建设中,全员的合规意识、责任意识还需极大加强。三年派发现金股息共15亿元三年间,苏州银行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共15亿元。招股书显示,经苏州银行于日举行的(2015年)审议通过,该行截至日止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17,975.59万元。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计8,987.80万元;提取一般风险准备,计20,000.00万元;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1元(税前),共计30,000.00万元。经苏州银行于日举行的2015年度审议通过,该行截至日止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17,061.48万元;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计8,530.74万元;提取一般风险准备,计70,000.00万元;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2元(税前),共计60,000.00万元。经该行于日举行的201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行截至日止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15,596.10万元;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计7,798.05万元;提取一般风险准备,计54,000万元;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2元(税前),共计60,000万元。自曝4.5亿票据风险案据《法治周末》报道,苏州银行所卷入的票据诉讼案件发端于2015年7月,在招股书中,苏州银行向外界自曝了相关涉诉案件。日,鄂尔多斯农商行向苏州银行转一批金额为6亿元的。同一天,苏州银行将其转贴现至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同日,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又将其转贴现至民生银行三亚分行。经转上述4家银行,该批票据中有5亿元到期后无法兑付。后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向民生银行三亚分行支付一亿元。日,民生银行三亚分行向海南高院提起诉讼,要求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支付款4亿元。6月16日,海南高院根据宁波银行北京分行的申请追加苏州银行为案件第三人。2016年9月,海南高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向民生银行三亚分行支付4亿元款项。对此,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及苏州银行分别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与此同时,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分别于日、日就该事件起诉苏州银行,涉及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4亿元。苏州银行在招股说明书上表示,因上述案件所涉及的商业承兑是由鄂尔多斯农商行转贴现而取得,因此苏州银行不排除根据其与鄂尔多斯农商行之间的合同行使追索权。苏州银行表示,如果法院最终作出不利于该行的判决,可能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本金超千万元的重大诉讼半年增25件在重大诉讼方面,对比苏州银行招股书和2016年年报披露的内容,该行本金超千万元的重大诉讼半年增25件。招股书显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案件共计33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61,063.30万元。截至日,该行不存在作为申请人且单笔争议标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仲裁案件。“上述案件均属本行从事银行业务所引起的纠纷,不会对本行的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亦不构成本次发行的实质性法律障碍。”苏州银行称。2016年年报中指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信贷类诉讼案件共计58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87,728.31万元。截至日,该行不存在作为申请人且单笔争议标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信贷类仲裁案件。“上述案件均属本行从事银行业务所引起的借款合同纠纷,不会对本行的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苏州银行称。此外,苏州银行涉及标的金额为5亿元与同一转贴现事件相关的诉讼案件,分别作为第三人参与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分行向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以及作为被告参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同时该行作为原告向交易对手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及足额保全了资产,截至本年度报告发布之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支持本行全部诉讼请求。再次不幸“踩雷” 苏州银行被曝内控不力等问题苏州银行正处于筹备IPO的敏感阶段,再次不幸“踩雷”被曝出内控不力、商票风险等问题。日,淮安银监分局公布对苏州银行淮安支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苏州银行淮安支行存在贷后资金监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作为商票保贴业务质押存单的违法违规事实,被罚20万元。据《经济导报》报道,一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江苏省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成功上市后的城商行“开闸”窗口,苏州银行若因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被延后或暂停上市,损失不可计量。江苏淮安银监分局开具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苏州银行淮安支行主要违法违规事由为“贷后资金监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作为商票保贴业务质押存单。”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苏州银行主要违反了其中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该情形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不改正的,可以责令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苏州银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最终被处以20万元罚款。苏州银行之所以会出现“贷款资金被挪为他用”,业内人士表示,除银行本身对贷后资金监控不力外,也不排除银行内部存在风险自查不到位的情况。《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五证监会官网披露,今年6月,苏州银行IPO曾从“已反馈”变为“中止审查”,原因是“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苏州银行解释:此次申请中止审查是因为签字注册会计师变更,变更这两位签字注册会计师均属于服务期满五年的正常变更。据悉,2010年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江苏东吴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更名为苏州银行,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家法人城商行。截至2016年末, 苏州银行资产总额2604.18亿元,较年初增长12.78%。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4%、10.46%、13.60%,均低于2015年的相关数据。苏州银行股权结构极为分散,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苏州银行拥有3719家股东,包括119家法人股东,3600家自然人股东。第一大股东为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的三年间,苏州银行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共15亿元。其中,2013年度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2元(税前),分红共计60,000万元;2014年度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2元(税前),分红共计60,000.00万元;2015年度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1元(税前),分红共计30,000.00万元。数据显示,2012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54.83百万元、4,509.46百万元、5,808.67百万元、6,918.17百万元、7,010.00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分别为1,356.46百万元、1,598.23百万元、1,759.95百万元、1,815.01百万元、1,949.53百万元。2012年末到2016年末,苏州银行不良率连升5年,分别为0.85%、0.88%、1.37%、1.48%、1.49%。拨备覆盖率为300.73%、296.58%、203.43%、204.18%、186.65%。苏州银行的IPO路途并不平坦,“票据风险”事件备受关注,处罚和诉讼问题缠身。先是招股书中自曝4.5亿元票据官司,可能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再是今年苏州银行淮安支行收到淮安银监局的罚单,再次不幸“踩雷”被曝出内控不力、商票风险等问题,被罚20万元。有分析称,目前是城商行集中上市的最佳窗口期,万一因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被延后或暂停,损失不可计量。最新消息显示,苏州银行2016年年报披露了上述案件的诉讼进展。该行涉及标的金额为5亿元与同一转贴现事件相关的诉讼案件,分别作为第三人参与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分行向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以及作为被告参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同时该行作为原告向交易对手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及足额保全了资产,截至年报发布之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支持本行全部诉讼请求。对比苏州银行招股书和2016年年报披露的内容,该行本金超千万元的重大诉讼半年增25件。年报显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信贷类诉讼案件共计58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87,728.31万元。招股书指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案件共计33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61,063.30万元。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经济网采访科苏州银行,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拟发行不超10亿股苏州银行原本姓“农”,该行前身为江苏东吴农商行,最终通过改制转为城商行,并于日正式挂牌开业,其也是苏州地区唯一一家总部设在苏州的城市商业银行。日,苏州银行2015年股东大会审议了上市相关议案,包括《关于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上市规划的议案》、《关于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方案的议案》等上市相关议案。除了A股上市,苏州银行亦在研究在香港H股上市。苏州银行在其2016上市规划的议案中称,研究苏州银行在香港H股市场上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根据届时的政策要求和市场环境,择机启动H股上市的工作。一旦时机成熟,将制定具体的H股上市方案。日,江苏银监局已同意苏州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股。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充实资本金。同年11月23日,苏州银行向证监会报送了招股书申报稿。股权结构分散与许多城商行类似,苏州银行股权结构极为分散。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苏州银行拥有3719家股东,包括119家法人股东,3600家自然人股东。第一大股东为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第二大股东为张家港市虹达运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5%;第三大股东为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第四大股东为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43%;第五大股东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71%。公开资料显示,苏州银行党委书记兼董事长王兰凤在银行业深耕了近30年,曾供职于中国银行和光大银行,自2011年起在苏州银行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苏州银行行长徐挺此前曾经担任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2012年9月起任苏州银行董事、行长。截至2016年末, 苏州银行资产总额2604.18亿元,较年初增长12.78%。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86.39亿元,较年初增长19.99%;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009.74亿元,较年初增长16.73%。不良贷款率1.49%,拨备覆盖率186.65%,拨贷比2.78%;实现净利润19.87亿元,同比增长7.96%。IPO前集中处置27亿不良资产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苏州银行招股书披露,该行报告期内一共发生9笔不良,且均发生在最近两年内(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处置的不良资产债权金额合计为27.61亿元,而转让价格仅为8.97亿元。其中,日,一笔债权金额为83926.26万元的不良价格仅为27600万元。而仅2015年,苏州银行就处置了7笔不良资产,合计17.34亿元的不良资产价格仅为5.6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已成功上市的江苏银行在IPO信息披露时对该行自成立以来的不良贷款处置总额进行了充分的详尽披露,且对部分不良贷款的处置价格、评估价值进行了分析。相比之下,苏州银行并未提及该行自成立以来的不良贷款处置总额,仅披露了报告期内发生的不良贷款处置情况。与此同时,苏州银行在报告期内遭受了9起行政处罚,涉及罚款金额合计近70万元,其中包含因乱收费、漏缴税等被行政处罚的案例。不良率连升五年招股书显示,截至日、日、日和日,苏州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4.69亿元、13.25亿元、9.84亿元和4.82亿元、苏州银行表示,报告期内,该行部分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导致该行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该行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日,不良贷款余额为15.45亿元。不良率方面,2012年末到2016年末,苏州银行不良率连升5年,分别为0.85%、0.88%、1.37%、1.48%、1.49%。拨备覆盖率为300.73%、296.58%、203.43%、204.18%、186.65%。对于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苏州银行董事长王兰凤曾表示,全行风险管控的前瞻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不足,合规文化尚在建设中,全员的合规意识、责任意识还需极大加强。三年派发现金股息共15亿元三年间,苏州银行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共15亿元。招股书显示,经苏州银行于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2015年)审议通过,该行截至日止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17,975.59万元。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计8,987.80万元;提取一般风险准备,计20,000.00万元;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1元(税前),共计30,000.00万元。经苏州银行于日举行的2015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行截至日止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17,061.48万元;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计8,530.74万元;提取一般风险准备,计70,000.00万元;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2元(税前),共计60,000.00万元。经该行于日举行的201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该行截至日止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如下: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15,596.10万元;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计7,798.05万元;提取一般风险准备,计54,000万元;向全体现有股东派发现金股息,每10股派2元(税前),共计60,000万元。自曝4.5亿票据风险案据《法治周末》报道,苏州银行所卷入的票据诉讼案件发端于2015年7月,在招股书中,苏州银行向外界自曝了相关涉诉案件。日,鄂尔多斯农商行向苏州银行转贴现一批金额为6亿元的商业承兑汇票。同一天,苏州银行将其转贴现至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同日,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又将其转贴现至民生银行三亚分行。经转上述4家银行,该批票据中有5亿元到期后无法兑付。后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向民生银行三亚分行支付一亿元。日,民生银行三亚分行向海南高院提起诉讼,要求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支付承兑汇票款4亿元。6月16日,海南高院根据宁波银行北京分行的申请追加苏州银行为案件第三人。2016年9月,海南高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向民生银行三亚分行支付4亿元款项。对此,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及苏州银行分别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与此同时,宁波银行北京分行分别于日、日就该事件起诉苏州银行,涉及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4亿元。苏州银行在招股说明书上表示,因上述案件所涉及的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鄂尔多斯农商行转贴现而取得,因此苏州银行不排除根据其与鄂尔多斯农商行之间的合同行使追索权。苏州银行表示,如果法院最终作出不利于该行的判决,可能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本金超千万元的重大诉讼半年增25件在重大诉讼方面,对比苏州银行招股书和2016年年报披露的内容,该行本金超千万元的重大诉讼半年增25件。招股书显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诉讼案件共计33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61,063.30万元。截至日,该行不存在作为申请人且单笔争议标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仲裁案件。“上述案件均属本行从事银行业务所引起的借款合同纠纷,不会对本行的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亦不构成本次发行的实质性法律障碍。”苏州银行称。2016年年报中指出,截至日,苏州银行作为原告且单笔争议标的本金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尚未了结的重大信贷类诉讼案件共计58件,涉及标的本金金额共计约87,728.31万元。截至日,该行不存在作为申请人且单笔争议标的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信贷类仲裁案件。“上述案件均属本行从事银行业务所引起的借款合同纠纷,不会对本行的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苏州银行称。此外,苏州银行涉及标的金额为5亿元与同一转贴现事件相关的诉讼案件,分别作为第三人参与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三亚分行向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以及作为被告参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提起的诉讼;同时该行作为原告向交易对手鄂尔多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及足额保全了资产,截至本年度报告发布之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支持本行全部诉讼请求。再次不幸“踩雷” 苏州银行被曝内控不力等问题苏州银行正处于筹备IPO的敏感阶段,再次不幸“踩雷”被曝出内控不力、商票风险等问题。日,淮安银监分局公布对苏州银行淮安支行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苏州银行淮安支行存在贷后资金监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作为商票保贴业务质押存单的违法违规事实,被罚20万元。据《经济导报》报道,一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江苏省多家商业银行纷纷成功上市后的城商行“开闸”窗口,苏州银行若因自身内部管理问题被延后或暂停上市,损失不可计量。江苏淮安银监分局开具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苏州银行淮安支行主要违法违规事由为“贷后资金监控不力,贷款资金被挪用作为商票保贴业务质押存单。”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苏州银行主要违反了其中的“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该情形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苏州银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最终被处以20万元罚款。苏州银行之所以会出现“贷款资金被挪为他用”,业内人士表示,除银行本身对贷后资金监控不力外,也不排除银行内部存在风险自查不到位的情况。《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六宏观1、中国去年3.14,前值3.1193万亿美元,连升11个月;12月末官方储备资产中764.(5924万盎司),11月末为758亿美元(5924万盎司)。2、外管局:12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进一步趋于稳定和平衡;国际金融市场总体小幅波动,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上涨和上升,推动出现上升;在全球经济持续回暖带来外需增长、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国际收支和规模将保持平衡稳定。3、中国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撰文称,最新预测香港全年实质经济增长为3.7%,高于原来最初预测的2至3%。由于物业和畅旺,今年度地价收入和印花税收入亦超出预期。若未来数月本港经济情况没有突变,预计本财政年度最终录得的财政盈余会相当高。4、经济参考报:据了解,多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但金融服务不配套、集体经济发展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改革成效。集体产权改革涉及面广、历史跨度长,各地情况复杂,加之缺少完善的法律政策规范,导致不少地区在改革推进中遭遇困境。特别是农村集体成员身份认定、土地确权中搁置的权属争议成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矛盾焦点。国内股市1、海通策略荀玉根:元旦后市场涨势凌厉,仍定性为躁动行情;躁动行情特征是热点轮动快、偏主题,政策角度重视地产和智能汽车,事件角度重视通胀;着眼2018年,上半年以价值龙头为主,家电、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白马仍具配置意义,金融性价比更高,尤其是银行不充分。2、“2018中”发布《中国市场产品白皮书》显示,不同风险及收益特征的产品类型很好地匹配了不同的风险偏好,股票公募、股票在过去十年均获得了10%以上的年化收益,远高于同期2.1%的年化收益水平。3、自2017年12月以来,调研热点集中在电子、机械设备、化工、计算机和医药生物五大领域,被调研个股以绩优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葛卫东旗下的先后调研了水晶光电、海康威视等;王亚伟旗下的千合资本调研了金科文化、北方华创等;邱国鹭旗下的高毅资产调研了美亚柏科、好莱客、丽珠集团、曲美家居等。4、贾跃亭妻子甘薇发微博称,过去一周和债务处理小组共同努力,通过以资产抵债和的方式,实现部分债务的实质解决。出售酷派股份,转让价款8.07亿港元直接被招商银行抵消对应的部分债务(原债务本息约14亿港币),偿债比例近60%。5、中国金洋通过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蓝鼎国际13.5万股股份,共斥资3.98亿港元。收购完成后,中国金洋共持有蓝鼎国际1.74%股份。中国金洋兼主席为姚建辉,是姚振华的弟弟,中国金洋被认为是“宝能系”在香港的资本运作平台。6、券商中国:统计显示,12月份,有45家企业终止审查,占去全年终止审查数的30.8%。这45家拟IPO企业的保荐机构中,海通证券有7个项目被终止审查;广发证券、国金证券有4个项目被终止审查。去年全年终止审查数为146家。而2016年终止审查企业的数量仅为77家。7、经济参考报:新年审核呈现新气象。大发审委正彻底打破过去业界对于净利润指标的“迷信”,企业财务真实性、业务合规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性等要求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业内普遍认为,2018年,仍将延续从严态势。8、证券时报头版刊文称,在奇虎360借壳江南嘉捷过会后,引发了市场对中概股回归政策有所松动的预期。实际上,奇虎360借壳仅是个案,中概股回归的大环境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掀起回归潮的概率不大。9、证券日报头版刊文称,连续两年新年后的首次调研都选择了稽查部门,可见对稽查执法工作的高度重视。而从此次调研的内容来看,也明确了2018年证监会稽查工作思路将延续2017年全面从严监管理念,但又有新的侧重,就是要以查办大案要案为重点,这也意味着2018年证监会稽查执法将揪出更多资本大鳄。10、上市公司公告:一汽轿车拟增资入股摩拜出行,将持有摩拜出行10%股权;朗科智能股东拟1.51%;飞乐音响联合中标11.86亿元;云投生态1月9日将有3304万股限售股解禁,占18%;保利地产:完成改制及更名;奥拓电子子公司中标1.1亿元照明工程项目;奥特佳实控人完成增持计划,累计增持逾5000万元。金融1、2017年,银监会大力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对信贷、票据、同业和等领域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3452件,处罚机构1877家,罚没金额29.32亿元,对270人取消了一定期限直至终身银行业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2、券商中国:有行业人士爆料,已有券商为争夺优质客户,对两融给出了4%的。另据了解,目前能够为资金量在1000万以上客户给出5.6%-5.8%的利率价格的券商不在少数,甚至有券商能够给出不到5%的融资利率。但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给出超低利率的券商如果不是资金实力十分雄厚的大券商,往往会有“断供”或者不能及时借出资金的情况。3、中国证券报头版刊文称,2018年,金融监管延续依法、从严、全面已成共识。单从规模论,这是一个金融业快速发展的“芳华”年代。但从质量论,金融业“芳华”的色调总有那么几丝灰暗。对此,监管升级有的放矢,将防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去伪存真、正本清源,力促金融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4、证券时报:近日,国泰君安证券和华泰证券相继宣布获批跨境业务试点资格。这是继海通证券2015年获准开展“境外自营业务”后,时隔两年新获批该项业务试点的两家券商。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还有跨境业务发展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券商正在申请该项业务试点资格,预计不久后会有新券商获批。楼市1、武汉市日前正式上线运行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共享系统,为出租人和承租人提供便捷的住房租赁信息发布服务,并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和服务,实现住房租赁超市和的完美结合。2、中国证券报:近日,房地产行业多家上市公司加大纵向整合力度,加强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布局。业内人士表示,住房市场进入存量房为主的新常态,通过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长租公寓发展等措施,盘活存量房市场,成为楼市整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与存量房相关的运维服务、存量资产价值再造等配套设施行业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其中物业和装修行业尤其突出。海外1、日本一份最新经济报告指出,随着中国在亚洲的投资和消费持续增加,亚洲经济正在日益“中国化”,而美国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则逐渐减弱。该报告预测,2030年将是“中美逆转”的大时代。2、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实现了我对刺激日本经济的预期,希望其能继续为此做出努力,但仍未就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长人选做出最终决定;目前仍不能断言能否在今年年底结束通缩,但政府将与日本央行共同努力以确保尽早结束。国际股市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美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都已经发生消费者或消费者团体集体起诉苹果公司的案例。其中,在美国,截至日,由“降速门”事件引发的诉讼已经多达17起。2、腾讯已与缅甸社交网站MySquar洽谈商业合作及潜在投资事项,腾讯尚未给出正式报价。1、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持有国内不断刷新纪录。中债登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境外机构的中国达到创纪录的9741.45,比2016年末增长25.08%,参与者的数量现已超过200。2、根据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的当周,该机构监测的吸引到92亿美元资金净流入,为13周高位。3、海通姜超点评央行302号文:新规是的延续,从内容而言并未超出市场预期。新规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行为进行规范:一是加强金融机构的内控建设,二是控制各类机构和产品的,三是规范业务。新规对债市整体影响有限,但有结构性冲击,冲击一:代持难度加大,冲击。冲击二:分层加剧,非银处境更艰。1、经济参考报:展望未来,有专家预计,短期内外汇储备将维持增长态势。今年1月以来,,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汇率继续上涨,汇率估值因素对外储仍有正向促进作用。欧美等国资产价格上涨也对外储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在稳中有升及双向波动走势背景下,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境内外主体交易行为进一步趋于稳定和平衡。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注册晋金所,认购理财!《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七(原标题:杨国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点1.跨境资本持续大量流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2.跨境资本持续快速流出,容易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加大了经济金融平稳运行风险3.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对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十分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跨境资本大规模异常流进流出,破坏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入,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累积了。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市场环境变化,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局面,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出,人民币汇率由单边升值演变为双向浮动,市场对增强,国际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带来风险。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对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十分重要。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变化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本世纪以来,全球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至2013年,国际资本高强度流入新兴经济体。在2008年以前,主要驱动因素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比较强劲、资本回报率较高;2009年以后,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全球流动性充裕甚至泛滥。第二个阶段是2014年以后,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特别是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启动加息进程,跨境资本流动开始转向,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2000年到2013年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流入、外汇储备不断积累的时期。2000年至2013年,我国经常账户累计顺差2.3万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累计顺差1.6万亿美元,储备资产累计增加了3.7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由2000年初的1547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末的3.82万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当年6月末的3.99万亿美元,达到了历史高峰。2014年下半年以来,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规模超过经常账户顺差,外汇储备余额由升转降。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568亿美元。具体分析跨境资本大量流入的动因,2008年前后有较大差异。2000年至2008年,新兴经济体迎来史上最长、最强劲的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速在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下,基本上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人民币汇率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下较快升值,吸引了长期资本流入。2009年至2013年,国际导致发达经济体深度调整,新兴经济体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我国经济虽然在“四万亿”刺激政策推动下阶段性回升,但随后开始了逐年回落。为应对危机,发达经济体相继实施史无前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包括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市场,大量国际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我国也出现了境内外扩大,,市场主体境外融资意愿增强,资金流入增多,这和2008年以前的驱动因素完全不同,波动性风险上升。因此,当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国际金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国际资本流动开始逆转。实际上,2014年以前,部分新兴经济体就已经出现了货币贬值、资本外流问题。同时,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相关风险更加被市场关注,成为引起资本外流的内在因素。跨境资本持续大量流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国际收支“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得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大幅提升,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也对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外汇储备积累导致央行被迫发行相应的人民币,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从而对货币政策独立性造成一定影响。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入阶段,为维护,央行不得不大量投放。2000年至2013年,累计增加额占基础货币增加额的比重超过70%,外汇占款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为减轻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影响,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进行,2000年至2013年人民规模扩大7倍多。持续流入形成的货币供应增加,增加了针对国内流动性的宏观调控难度。二是加大了的压力。2008年以前,我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上升,带动。2008年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由2007年的9.9%逐步降至2010年以后的4%以下。但在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入明显增多,推动继续升值,中间价从2007年末的7./美元上升到2013年末的6./美元,升值16%,这种主要由资本流动推动的汇率上升,将加大未来的汇率波动风险,而且也不利于稳定我国出口。三是不利于我国外汇储备。意味我国对外敞口扩大,被迫更多地分担发达国家危机转嫁的成本。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公平性,美国经济金融出现严重问题,却可以凭借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市场低利率赤字融资,由者来分担其经济调整的负担。同时,危机后美欧经济复苏疲弱,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导致主要发达国家持续走低,威胁到我国的实际购买力。四是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长期以来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推动了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但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需动力戛然而止,我国经济受到了较大不利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需,而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不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也不利于国内就业的稳定。同时,国际收支较大顺差,说明国内资源更多向沿海地区和出口加工部门集中,使得资源配置失衡,甚至出现粗放式开发问题,加剧国内环境压力。跨境资本持续快速流出,容易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加大了经济金融平稳运行风险从理论上讲,有国际分工就有国际贸易,就有跨境资本流动。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适度的跨境资本流出入都是正常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持续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对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如前所述,持续大规模流入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推动人民币汇率长期呈现单边升值预期、刺激套利资金流入、积累潜在的资本外流风险。而跨境资本持续大量流出,同样也会对经济金融带来问题,甚至危害性更大,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一是跨境资本短期大幅波动风险。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严重超出市场预期的事件,可能引发境内主体集中购付汇,需要防范跨境资本短期波动影响市场信心,并演变为持续大规模流出。例如,2015年底2016年初经历了一轮高强度的波动。单月下降了1079亿美元,2016年1月又下降了995亿美元,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外汇储备流失的担忧。同时,也在加大,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差曾一度高达上千基点。这种剧烈变化的形势以及预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主体的恐慌,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预期增强-资本加速流出-外汇储备下降-贬值预期进一步强化”的负向循环,很可能会加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风险,严重影响境内主体生产经营。二是跨市场联动风险。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之间可能相互作用和影响,而汇市、股市、楼市等也容易通过信心和资金流动等渠道相互联系与传导。2016年初,出现一轮下跌,同时也有所加快,就增加了市场上的担忧情绪,最终随着股市、汇市逐步企稳而有所消散。三是对国内流动性管理的影响。近一段时期,大幅下降,使得这一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无法满足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虽然央行通过、以及SLF、MLF、PSL等综合措施维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市场利率总体平稳,但这种操作在外汇持续流出的情况下也会受到更多限制。同时,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降低企业,将不得不考虑境内外利差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四是对部分经营状况较差的借债企业的影响。外债风险总体可控不代表每一家企业都没有资金偿付困难,部分企业如果经营恶化、资金链紧张与外部融资较高叠加,也会出现违约问题,情况严重的甚至引起市场连锁反应。五是加大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难度。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前提下,面对跨境资本流出压力时,促进贸便利化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成为同等重要的政策目标,相关力度的把握和平衡十分关键,难度也较大。近年来我国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的原因分析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发达经济体内部分化,美国经济长期呈现“一枝独秀”,复苏相对强劲,房地产市场回暖,通胀水平向目标位回升,就业市场状况改善,失业率持续下降至2017年6月份的4.4%,已处于历史低位,较2009年最高点下降5.6个百分点。长期受低通胀率、高失业率困扰,未能有效解决难民问题和恐怖袭击,银行业危机潜伏,欧元区昔日“铁板一块”的格局受到挑战。日本经济在衰退与复苏间停滞不前,“安倍经济学”未能拯救日本低迷的经济,通胀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光环集体褪色,接连遭遇深幅调整。年,新兴经济体连续5年经济下滑,经济发展受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资产价格下跌、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等多重困难束缚。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俄罗斯、巴西等国甚至一度陷入衰退。2016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有所企稳,但仍面临调整与转型压力。二是国际货币金融条件转向,渐起。走强与利差收窄,掀起“”浪潮。美联储实施的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全球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长期低利率政策使得美元成为全球主要的廉价融资货币,大量资金通过真实投资和套利的方式涌入新兴市场国家,推升了新兴市场本币币值。然而,2013年年中开始,美国再度显露“金融霸权主义”本色,释放将要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并指出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只会考虑美国本土经济运行状况。与此同时,欧元区和日本接过量化宽松的大棒,从此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核心的主题,强势开启,美元指数随之明显上升并一举冲破100。非美元货币承压走弱,除人民币之外的新兴市场货币接连出现深幅调整,几乎抹去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全部,部分货币甚至迭创新低。三是国内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经济基本面仍存诸多亮点,是保障我国国际收支整体大体稳定的基础。从经济增速看,我国GDP增速由2010年的10.6%降至2016年的6.7%,为1991年以来年度最低,但世界横向对比,我国仍处于较高水平。从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看,我国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连续6年上升。从货币信贷情况看,货币信贷平稳较快增长,利率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均好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但我国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持续存在、低迷、金融领域风险时有发生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实质性解决,成为困扰市场的重要因素。四是“黑天鹅事件”事件频发,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当前,人民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比例较低,人民币资产仍属于,不是避产,易受市场情绪波动冲击。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点燃市场对“黑天鹅”事件的炒作,此后的美国大选、英国脱欧后续进程、欧洲部分国家领导人选举等事件均被市场列为重大风险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市场避险情绪加重,推动国际资本从人民币资产流向避险资产。五汇率在提高灵活性和保持稳定性之间求得平衡,外汇储备发挥了重要稳定器的作用。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前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不具备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中国也不愿看到竞争性贬值的无序调整。2014年以来,美元快速升值,给非美元货币带来了较大贬值压力,人民币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稳定器,外汇储备在维持国际支付能力、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防止了汇率超调和“”,客观上形成了外汇储备下降、市场主体对外资产上升的格局,藏汇于民的进程有所加快。几点政策建议第一,认真吸取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拉美债务危机和上世纪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关国家资本大量外流、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资产泡沫破裂、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严重的和社会秩序混乱,教训十分惨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一定要从中深刻吸取教训,完善资本流动管理,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第二,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确保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和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主要取决于国内基本面。要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切实保持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基本面相对良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基本面,做好汇率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动预期引导工作。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利用外资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定规模和速度。要坚定有序,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金融风险,确保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进一步扭转和提升市场信心。第三,处理好便利化与防风险关系,巩固我国跨境资本流出入均衡发展的基础。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这一政策目标,需要上下游部门审时度势、协同配合。当前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需要多部门落实已达成的共识并继续加强协作。推动既有利于长远改革开放、又有利于近期收支平衡的扩流入措施。扩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优化境内相关政策,继续推动纳入国际指数,落实与香港“债券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后续各项工作。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对外合理投资,支持符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和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为目的的跨境并购。坚持在真实性合规性基础上,满足市场主体合理用汇需求。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不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更好兼顾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双重目标。第四,进一步深化,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适时扩大双向浮动区间。加快培育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配套体系,继续拓展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夯实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基础。第五,放眼全球,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高国际话语权。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研究,在国际金融体系功能设计、规范内容和治理过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和方案,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积极作用,为重构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奠定基础,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杨国中 副局长文章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4期《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八(原标题:杨国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要点1.跨境资本持续大量流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2.跨境资本持续快速流出,容易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加大了经济金融平稳运行风险3.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对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十分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跨境资本大规模异常流进流出,破坏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入,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累积了巨额外汇储备。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市场环境变化,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局面,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出,人民币汇率由单边升值演变为双向浮动,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国际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带来风险。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对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十分重要。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变化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本世纪以来,全球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至2013年,国际资本高强度流入新兴经济体。在2008年以前,主要驱动因素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比较强劲、资本回报率较高;2009年以后,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全球流动性充裕甚至泛滥。第二个阶段是2014年以后,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特别是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启动加息进程,跨境资本流动开始转向,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2000年到2013年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流入、外汇储备不断积累的时期。2000年至2013年,我国经常账户累计顺差2.3万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累计顺差1.6万亿美元,储备资产累计增加了3.7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由2000年初的1547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末的3.82万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当年6月末的3.99万亿美元,达到了历史高峰。2014年下半年以来,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规模超过经常账户顺差,外汇储备余额由升转降。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568亿美元。具体分析跨境资本大量流入的动因,2008年前后有较大差异。2000年至2008年,新兴经济体迎来史上最长、最强劲的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速在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下,基本上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人民币汇率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下较快升值,吸引了长期资本流入。2009年至2013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经济体深度调整,新兴经济体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我国经济虽然在“四万亿”刺激政策推动下阶段性回升,但随后开始了逐年回落。为应对危机,发达经济体相继实施史无前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包括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市场流动性泛滥,大量国际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我国也出现了境内外利差扩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市场主体境外融资意愿增强,套利资金流入增多,这和2008年以前的驱动因素完全不同,波动性风险上升。因此,当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国际金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国际资本流动开始逆转。实际上,2014年以前,部分新兴经济体就已经出现了货币贬值、资本外流问题。同时,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相关风险更加被市场关注,成为引起资本外流的内在因素。跨境资本持续大量流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国际收支“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得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大幅提升,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也对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外汇储备积累导致央行被迫发行相应的人民币,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从而对货币政策独立性造成一定影响。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入阶段,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大量投放人民币。2000年至2013年,外汇占款累计增加额占基础货币增加额的比重超过70%,外汇占款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为减轻外汇流入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影响,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进行对冲操作,2000年至2013年人民银行的规模扩大7倍多。金持续流入形成的货币供应增加,增加了针对国内流动性的宏观调控难度。二是加大了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2008年以前,我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上升,带动上升。2008年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由2007年的9.9%逐步降至2010年以后的4%以下。但在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入明显增多,推动美元继续升值,中间价从2007年末的7.3元人民币/美元上升到2013年末的6.1元人民币/美元,升值16%,这种主要由资本流动推动的汇率上升,将加大未来的汇率波动风险,而且也不利于稳定我国出口。三是不利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外汇储备增加意味我国对外金融扩大,被迫更多地分担发达国家危机转嫁的成本。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公平性,美国经济金融出现严重问题,却可以凭借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市场低利率赤字融资,由美国者来分担其经济调整的负担。同时,危机后美欧经济复苏疲弱,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导致主要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威胁到我国外汇资产的实际购买力。四是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长期以来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推动了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但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需动力戛然而止,我国经济受到了较大不利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需,而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不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也不利于国内就业的稳定。同时,国际收支较大顺差,说明国内资源更多向沿海地区和出口加工部门集中,使得资源配置失衡,甚至出现粗放式开发问题,加剧国内环境压力。跨境资本持续快速流出,容易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加大了经济金融平稳运行风险从理论上讲,有国际分工就有国际贸易,就有跨境资本流动。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适度的跨境资本流出入都是正常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但持续大规模的跨境资本流动会对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如前所述,持续大规模流入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推动人民币汇率长期呈现单边升值预期、刺激套利资金流入、积累潜在的资本外流风险。而跨境资本持续大量流出,同样也会对经济金融带来问题,甚至危害性更大,需要我们予以高度关注:一是跨境资本短期大幅波动风险。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严重超出市场预期的事件,可能引发境内主体集中购付汇,需要防范跨境资本短期波动影响市场信心,并演变为持续大规模流出。例如,2015年底2016年初我国外汇市场经历了一轮高强度的波动。2015年12月外汇储备单月下降了1079亿美元,2016年1月又下降了995亿美元,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外汇储备流失的担忧。同时,境内也在加大,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差曾一度高达上千基点。这种剧烈变化的形势以及预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主体的恐慌,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资本加速流出-外汇储备下降-贬值预期进一步强化”的负向循环,很可能会加大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风险,严重影响境内主体生产经营。二是跨市场联动风险。资本外流与人民币贬值之间可能相互作用和影响,而汇市、股市、楼市等也容易通过信心和资金流动等渠道相互联系与传导。2016年初,国内股票市场出现一轮下跌,同时人民币对也有所加快,就增加了市场上的担忧情绪,最终随着股市、汇市逐步企稳而有所消散。三是对国内流动性管理的影响。近一段时期,央行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使得这一基础货币投放方式无法满足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虽然央行通过降息、降准以及SLF、MLF、PSL等综合措施维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市场利率总体平稳,但这种操作在外汇持续流出的情况下也会受到更多限制。同时,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增长、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将不得不考虑境内外利差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四是对部分经营状况较差的借债企业的影响。外债风险总体可控不代表每一家企业都没有资金偿付困难,部分企业如果经营恶化、资金链紧张与外部融资较高叠加,也会出现违约问题,情况严重的甚至引起市场连锁反应。五是加大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难度。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前提下,面对跨境资本流出压力时,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成为同等重要的政策目标,相关力度的把握和平衡十分关键,难度也较大。近年来我国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的原因分析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我国外部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发达经济体内部分化,美国经济长期呈现“一枝独秀”,复苏相对强劲,房地产市场回暖,通胀水平向目标位回升,就业市场状况改善,失业率持续下降至2017年6月份的4.4%,已处于历史低位,较2009年最高点下降5.6个百分点。欧元区长期受低通胀率、高失业率困扰,未能有效解决难民问题和恐怖袭击,银行业危机潜伏,欧元区昔日“铁板一块”的格局受到挑战。日本经济在衰退与复苏间停滞不前,“安倍经济学”未能拯救日本低迷的经济,通胀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光环集体褪色,接连遭遇深幅调整。年,新兴经济体连续5年经济下滑,经济发展受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资产价格下跌、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等多重困难束缚。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俄罗斯、巴西等国甚至一度陷入衰退。2016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有所企稳,但仍面临调整与转型压力。二是国际货币金融条件转向,强势美元渐起。美元汇率走强与利差收窄,掀起“做多美元”浪潮。美联储实施的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全球市场注入巨额流动性,长期低利率政策使得美元成为全球主要的廉价融资货币,大量资金通过真实投资和套利的方式涌入新兴市场国家,推升了新兴市场本币币值。然而,2013年年中开始,美国再度显露“金融霸权主义”本色,释放将要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并指出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只会考虑美国本土经济运行状况。与此同时,欧元区和日本接过量化宽松的大棒,从此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核心的主题,强势美元周期开启,美元指数随之明显上升并一举冲破100。非美元货币承压走弱,除人民币之外的新兴市场货币接连出现深幅调整,几乎抹去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全部升值空间,部分货币甚至迭创新低。三是国内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经济基本面仍存诸多亮点,是保障我国国际收支整体大体稳定的基础。从经济增速看,我国GDP增速由2010年的10.6%降至2016年的6.7%,为1991年以来年度最低,但世界横向对比,我国仍处于较高水平。从经济结构调整情况看,我国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连续6年上升。从货币信贷情况看,货币信贷平稳较快增长,利率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均好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但我国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持续存在、民间投资低迷、金融领域风险时有发生等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实质性解决,成为困扰市场的重要因素。四是“黑天鹅事件”事件频发,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当前,人民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比例较低,人民币资产仍属于风险资产,不是避险资产,易受市场情绪波动冲击。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点燃市场对“黑天鹅”事件的炒作,此后的美国大选、英国脱欧后续进程、欧洲部分国家领导人选举等事件均被市场列为重大风险点,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上升,市场避险情绪加重,推动国际资本从人民币资产流向避险资产。五是人民币汇率在提高灵活性和保持稳定性之间求得平衡,外汇储备发挥了重要稳定器的作用。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前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不具备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中国也不愿看到竞争性贬值的无序调整。2014年以来,美元快速升值,给非美元货币带来了较大贬值压力,人民币也不例外。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稳定器,外汇储备在维持国际支付能力、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防止了汇率超调和“羊群效应”,客观上形成了外汇储备下降、市场主体对外资产上升的格局,藏汇于民的进程有所加快。几点政策建议第一,认真吸取拉美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的拉美债务危机和上世纪末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有关国家资本大量外流、国际收支状况恶化、资产泡沫破裂、金融市场动荡,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秩序混乱,教训十分惨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一定要从中深刻吸取教训,完善资本流动管理,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第二,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确保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运行的稳定。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主要取决于国内基本面。要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切实保持国内经济和国际收支基本面相对良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基本面,做好汇率预期和跨境资本流动预期引导工作。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利用外资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营造,稳定外商投资规模和速度。要坚定有序去杠杆,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和金融风险,确保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进一步扭转和提升市场信心。第三,处理好便利化与防风险关系,巩固我国跨境资本流出入均衡发展的基础。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这一政策目标,需要上下游部门审时度势、协同配合。当前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需要多部门落实已达成的共识并继续加强协作。推动既有利于长远改革开放、又有利于近期收支平衡的扩流入措施。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优化境内对外开放相关政策,继续推动我市场纳入国际指数,落实与香港“债券通”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后续各项工作。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对外合理投资,支持符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规划和能够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为目的的跨境并购。坚持在真实性合规性基础上,满足市场主体合理用汇需求。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外汇流出,不断提升外汇管理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更好兼顾便利化与防风险的双重目标。第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充分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适时扩大人民币双向浮动区间。加快培育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配套体系,继续拓展国内外汇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外汇市场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避险功能,夯实国际收支调节的市场基础。第五,放眼全球,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提高国际话语权。认真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加强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的研究,在国际金融体系功能设计、规范内容和治理过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意见和方案,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积极作用,为重构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奠定基础,为中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杨国中 国家副局长文章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4期《从年度财政预算案看香港》 精选九来源:《中国外汇》2017年第14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跨境资本大规模异常流进流出,破坏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事关国家经济安全。跨境资本大规模异常流进流出,破坏国际收支平衡,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崛起,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入,国际收支出现大量盈余,累积了巨额外汇储备。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市场环境变化,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局面,特别是2014年下半年开始,跨境资本持续净流出,人民币汇率由单边升值演变为双向浮动,市场对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国际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带来风险。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对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确保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十分重要。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变化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本世纪以来,全球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至2013年,国际资本高强度流入新兴经济体。在2008年以前,主要驱动因素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比较强劲、资本回报率较高;2009年以后,主要是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全球流动性充裕甚至泛滥。第二个阶段是2014年以后,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特别是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启动加息进程,跨境资本流动开始转向,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与国际趋势基本一致。2000年到2013年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流入、外汇储备不断积累的时期。2000年至2013年,我国经常账户累计顺差2.3万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不含储备资产,下同)累计顺差1.6万亿美元,储备资产累计增加了3.7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由2000年初的1547亿美元上升至2013年末的3.82万亿美元,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上升至当年6月末的3.99万亿美元,达到了历史高峰。2014年下半年以来,经常账户持续顺差,但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规模超过经常账户顺差,外汇储备余额由升转降。截至201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568亿美元。具体分析跨境资本大量流入的动因,2008年前后有较大差异。2000年至2008年,新兴经济体迎来史上最长、最强劲的持续增长。我国经济增速在投资和出口“双轮驱动”下,基本上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人民币汇率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下较快升值,吸引了长期资本流入。2009年至2013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发达经济体深度调整,新兴经济体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我国经济虽然在“四万亿”刺激政策推动下阶段性回升,但随后开始了逐年回落。为应对危机,发达经济体相继实施史无前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包括超低利率和量化宽松,市场流动性泛滥,大量国际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我国也出现了境内外利差扩大,人民币汇率升值,市场主体境外融资意愿增强,套利资金流入增多,这和2008年以前的驱动因素完全不同,波动性风险上升。因此,当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国际金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国际资本流动开始逆转。实际上,2014年以前,部分新兴经济体就已经出现了货币贬值、资本外流问题。同时,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以及相关风险更加被市场关注,成为引起资本外流的内在因素。跨境资本持续大量流入,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国际收支“双顺差”、跨境资本持续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得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大幅提升,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也对国内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降低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外汇储备积累导致央行被迫发行相应的人民币,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对冲过剩的流动性,从而对货币政策独立性造成一定影响。在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入阶段,为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大量投放人民币购汇。2000年至2013年,外汇占款累计增加额占基础货币增加额的比重超过70%,外汇占款已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最主要渠道。为减轻外汇流入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影响,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进行对冲操作,2000年至2013年人民银行的表规模扩大7倍多。外汇资金持续流入形成的货币供应增加,增加了针对国内流动性的宏观调控难度。二是加大了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压力。2008年以前,我国经常账户顺差持续上升,带动人上升。2008年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由2007年的9.9%逐步降至2010年以后的4%以下。但在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推动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入明显增多,推动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中间价从2007年末的7.3元人民币/美元上升到2013年末的6.1元人民币/美元,升值16%,这种主要由资本流动推动的汇率上升,将加大未来的汇率波动风险,而且也不利于稳定我国出口。三是不利于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增加意味我国对外金融风险敞口扩大,被迫更多地分担发达国家危机转嫁的成本。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公平性,美国经济金融出现严重问题,却可以凭借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市场低利率赤字融资,由购买者来分担其经济调整的负担。同时,危机后美欧经济复苏疲弱,纷纷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过剩导致主要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威胁到我国外汇资产的实际购买力。四是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长期以来的外向型经济特征推动了我国经济较快增长,但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需动力戛然而止,我国经济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和网贷无力偿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