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u盘安装linux mint18 u盘启动mint

IT公司如何“玩转”新闻客户端——对话“一点资讯”创始人郑朝晖 - 简书
IT公司如何“玩转”新闻客户端——对话“一点资讯”创始人郑朝晖
作者:程征 万小广来源:(《中国记者》杂志微信号)
“京原路8号”为《中国记者》主办的公众号,将为大家奉上每期精华、悦读文章,欢迎关注交流。更多深度文章,请致电。订阅电话:(010)073532编者按:“一点资讯”是一款融合搜索与个性化推荐技术的新闻客户端。今年以来,“一点资讯”新闻不断:先是与小米、凤凰达成战略合作,此外,搜狐前总编辑吴晨光宣布加入“一点资讯”并出任总编辑;之后又宣布在硅谷成立关联公司进军国际市场,并将于6月底前发布国际版应用。《中国记者》2015年第6期为此专访“一点资讯”及其美国关联公司创始人郑朝晖,详谈其创业理念、最新发展状况以及对移动互联网生态的看法。本刊“对话新媒体”栏目已专访多位新媒体创业者。今后,这种特色访谈还将继续,以期从另一个角度为探索转型的媒体人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郑朝晖)结合搜索与推荐,走一条中间道路中国记者:您为什么要从雅虎离职,创立“一点资讯”?郑朝晖:创业念头的萌生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在雅虎美国总部带领搜索质量和个性化推荐两支团队,实际上一直从事信息处理工作,目睹了互联网信息从门户、搜索走向社交网络的发展历程。我相信,下一代技术平台一定是结合搜索引擎和基于社交网络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将两者优点有机结合并交融进化的信息平台,我们定义其为“兴趣引擎”。它是搜索的2.0、推荐的2.0、门户的3.0。我们看准这个难得的机会,也具备做这件事的能力和实力,就决定创业。“一点资讯”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中国记者:兴趣引擎如何运作?它和个性化推荐技术有何不同?郑朝晖:兴趣引擎结合了推荐和搜索技术。推荐的好处是举一反三,缺点是用户被动接受;搜索的好处是用户参与、精准表达,缺点是需要用户完全主动。我们和目前市场上基于个性化推荐技术的产品相比,区别在于:我们试图结合搜索与推荐,走一条中间道路,让用户半主动半被动,一方面可以设置自己的频道,自主订阅感兴趣的内容;另一方面也通过算法来进行智能关联推荐,不断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数据进行拓展、推送。频道是我们的载体,我们推出不同频道,用户可以选择订阅,也可以自定义新频道。这种主动表达的准确性远高于搜索引擎。因为用户在搜索引擎上搜一个关键词有时并非出于兴趣,而在我们这里订阅某个关键词频道,那一定是出于稳定且持久的兴趣。一旦用户主动表达了一点兴趣,我们就会迅速进行智能关联和拓展。这样比较适合移动端的特点:你主动表达一点,我给你探索一片。比如,用户订阅“保时捷”频道,我们会向他推荐“大额理财”频道,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对后者的需求。这和关键词订阅又不一样。在那里,不同用户订阅同一个关键词,收到的内容是一样的。但在我们这里,哪怕不同用户都订阅了“互联网”频道,也会因为用户其他行为的不同,使得接收到的内容是个性化的。中国记者:实现搜索和推荐的结合,对技术的要求似乎很高?你们的优势在哪里?郑朝晖:是的。我们融合两种技术不是简单拼接,是将两者推翻重来,从产品形态和技术架构上完全交融。单从产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能看不出我们和其他个性化推荐客户端的差别,因为我们都按信息流排列,都有搜索框。但实际上,我们的产品理念和后台技术和它们完全不一样。很多个性化推荐客户端里的搜索框只是一个调入搜索的接口,这只能算是带搜索功能的推荐引擎。个性化推荐也可以进行文章层面的关联拓展,但是它的搜索并不充分,最终会逐步封闭。我一直认为,如果推荐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搜索引擎就没必要存在了。从技术上来说,推荐比较简单,它只能应用于细分领域,难以覆盖全网。而搜索引擎可以覆盖全网,它的技术难度也更大。门户可以做个性化推荐,但没有搜索基因。进军美国市场,有信心Copy to US中国记者:“一点资讯”为什么立即进军美国市场?如此重视海外市场的原因是什么?郑朝晖:我们做的兴趣引擎是全球首款,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产品,这也是我们抓紧进军美国市场的原因。中国的互联网企业C2C(注:Copyto China简称,意为将国外产品、模式照搬到中国)的多,在人口基数很大的中国市场上,这种做法可以做出市值很大的公司,但这种公司在国际互联网市场以及互联网科技发展历史上没有影响力。进军美国市场是“一点资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也对“一点资讯”自身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们从创业第一天就强调,要做一个诞生于中国,有全球科技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创新企业。通过产品和技术创新,产生大的影响,是我们的理想。中国记者:中美两地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市场有何差异?你们在美国市场的优势在哪里?郑朝晖:中美两地移动互联网市场各自特点都很鲜明。美国公司强调产品技术的创新,在硅谷的创业公司要是不做一个产品和技术的颠覆性创新,都不好意思创业。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公司更强调运营,擅于渠道推广。我们的核心创始团队主要来自硅谷,不仅是全球一线的技术人才,在硅谷也有丰富的人脉,可以轻松组建团队。“一点资讯”美国公司成立一个多月,我们就招募了10多个来自硅谷一线互联网公司的资深工程师,可以在国内已有基础上把每一块技术做得更深,不到两个月时间我们就拿出了美国市场的测试版产品。另外,我们在国内把“一点资讯”从0做到1,积累了一定运营和推广的经验,移植到美国就是优势。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出海很难,大部分企业的成功可能只局限于中国。但我们有技术、有人才、有运营经验,有信心成为Copy to US的全球互联网创新企业。中国记者:“一点资讯”在美国市场的目标、规划和策略是什么?郑朝晖:我们打算6月底推出正式版产品。今年美国公司计划保持40人左右的团队规模,产品研发和推广齐头并进。我们和在美国上市的猎豹移动公司建立了深度的战略合作关系,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用户渠道的问题。接下来还将和有很强美国背景的VC或媒体进行战略合作,解决美国市场的媒体资源问题。由于在中国市场的经验,在美国公司成立之前,我们已经把创业所需的各种要素都备齐了。接下来唯一可能要注意的就是中美用户对产品设计及对内容偏好的差异,这个可以通过产品的迭代进行调整。(郑朝晖在介绍“一点资讯”的国际化战略)做“一点X”,愿景是做全网入口中国记者:你们的竞品是什么?产品目标是什么?郑朝晖:我们的竞品是搜索引擎和浏览器,因为我们最终的愿景是要成为移动端的全网内容入口。创业之初,我们想找一个垂直领域,先验证一下产品理念是否行得通,可以的话再拓展到其他垂直领域。新闻资讯是探索的领域之一。我们的目标很高远,但可以分阶段实现。好在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独立、自成体系的,做完一个可以把模式复制到另一个领域里。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化:品牌化、商业化、国际化、全网化。中国记者:你们在新闻资讯领域之外还拓展了哪些领域?如何实现全网化?郑朝晖:当新闻资讯发展了几百万用户的时候,我就知道产品理念已经验证成功,于是开始测试其他的APP,比如健康养生、减肥瘦身、穿衣搭配、美食菜谱等。不宣传,先撒出去十几个APP,看看市场反响,再选好的打磨。生产一个新APP只需要半天时间,因为后台都一样,换个皮肤、名字就出去了。随着运营设计团队的壮大,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拓展重点项目上。我们把这一系列的细分产品叫做“一点X”,等它们的知名度打响,大家知道我们是全网入口之后,再合拢也可以。我相信,很快就没人把我们归为新闻资讯类产品。“靠股权来控制,说明你太weak”中国记者:你们在美国的合作方式和国内的如出一辙,即与优质的媒体和渠道商结盟,这是否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郑朝晖:我们强调一个理念:开放共赢。我们的强项是技术基因。至于弱项,学习起来会有一个过程,为什么不找这个方面最强的伙伴进行合作呢?比如我们和小米、凤凰的合作。小米解决用户渠道,凤凰解决的媒体经验和资源,这都是我们稀缺的。中国记者:所以你们也不担心股权的稀释?郑朝晖:任何人,只要能提升“一点资讯”的成功概率,就欢迎他加入。不担心股权失去控制。如果你靠股权来控制,说明你太weak(注:脆弱),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我们以前的推广方法是渠道每推广或激活一个用户,我们付出一定成本。现在,我们给不同的渠道商设计专门的应用版本,后台可以通过版本识别用户的渠道来源。渠道商推广是免费的,但用户带来的商业变现我们之间分成。这样渠道商就有动力去发展活跃用户。“没有人能取代编辑对内容的把控”中国记者:“一点资讯”有人工编辑吗?如何看待人工编辑与机器算法在内容生产、分发中的作用?郑朝晖:有。尽管我是技术出身,但我不认为技术能包打天下。我很认同乔布斯所说的,“产品是人文和科技的交汇”。编辑和技术不是对立的,两者相加反而能产生化学反应。技术可以将编辑的品味和评判标准规模化、自动化,有了技术,1个编辑能发挥10个甚至1000个编辑的作用。没有人能取代编辑对内容的把控。如果光靠用户行为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最后肯定推送黄赌毒的内容居多。如果缺少对媒体内容有丰富经验的编辑,纯技术的产品就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中国记者:“一点资讯”的编辑团队有多大规模?他们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郑朝晖:我们的编辑团队有20人,技术团队40人。编辑主要发挥两个作用:一是给机器当老师。通过对文章进行标注,设定评判标准,提升机器的判断力,让机器不仅学会分辨内容的优劣,甚至能识别软文。二是内容的运营,包括创新栏目、订阅频道内容排序、内容把关等,这些都需要人工干预和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门户网站每一篇文章都需要编辑动手识别,而我们只要少量编辑教会机器,提升其判断能力,就能做海量内容的优化。“抱着共赢的态度,任何问题都将有解决方案”中国记者:对内容聚合类应用来说,版权是一大风险,“一点资讯”如何规避这个风险?郑朝晖:我主张从整个生态来考虑问题。原因很简单,大家不把这个生态做好,谁都活不了。如果我们的产品跟媒体之间有利益冲突,有你没我,或你多我少,这迟早有问题。但如果抱着共赢的态度,任何问题都将有解决方案。我们是通过兴趣引擎的创新方式聚合全网内容,信息聚合是我们的劳动成果,信息流精准广告是我们的变现方式。媒体是生产内容,它的盈利模式应该是正文页内的广告或文内产生的其他商业行为。我们双方应该根据各自的服务和努力来赚不同的钱。现在版权纠纷原因主要是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还不成熟,内容直接导入媒体网站的话,用户体验比较差。现在我们根据媒体的意愿,有的给固定的版权费,有的则给它导入流量。将来媒体的移动端优化,我们不仅可以导流,还可以接受媒体授权,帮它运营广告,利润全部返还。中国记者:怎么理解你们的信息流精准广告?它如何做到精准?郑朝晖:之所以精准,是因为我们对用户行为分析的准确性较高。由于历史的原因,互联网广告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广告;二种基于用户注意力的上下文广告;三是基于用户历史行为分析的定向显示广告。我们的广告模式是集大成者,即通过综合分析用户的搜索、浏览、订阅等行为,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景对其进行精准的推送,我们称之为“兴趣广告”。“兴趣广告”能够更精准匹配用户需求,与关键词等传统广告模式相比,转化率可能会大大提升。中国记者:如何搭建你们的生态圈?有考虑过加强自媒体的内容吗?郑朝晖:自媒体的平台我们也在搭建。我们希望建立良性的生态圈,广告主、媒体、自媒体人、用户,四方共赢。在这个生态圈里,提供供需关系是我们的角色定位,也是一大创新。现在的问题是媒体不了解用户的需求,热点事件铺天盖地地报道,用户的长尾需求却缺乏优质内容供给。我们可以连接用户与媒体内容生产,将用户的需求反馈给内容生产者,匹配供需双方。中国记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产品有什么建议?郑朝晖:基因决定了做事的方式。媒体的基因决定了它们应该在内容领域寻求突破点,并且适当地拥抱技术。如果可能的话,媒体应该往长尾内容的生产发展。现在的媒体强调在一定的框架里形成差异化的内容,比如同一个热点事件,大家从不同角度上解读。这种内容有价值,但是更大的价值在用户的长尾需求里,因为有大量用户感兴趣的话题没有人关注和报道。媒体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组织这方面的内容生产,吸纳非媒体但却专业的人士加入,形成一个content-network(内容网络),从热点事件报道的红海进入用户长尾需求的蓝海,有可能带来媒体新的春天。本文编辑:万小广。转载本刊文章,请务必注明转载自《中国记者》,以及期数、作者等要素。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研究新旧媒体,微信号imediaview一点资讯怎么申请一点号 一点资讯的一点号在哪里申请
我的图书馆
一点资讯怎么申请一点号 一点资讯的一点号在哪里申请
文章介绍一点资讯是一款非常好用的新闻阅读软件,在一点资讯,我们可以订制自己喜欢的资讯,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实事。在一点资讯要怎么申请一点号?一点资讯的一点号在哪里申请?现在,就让小编我来给大家介绍下吧。一点资讯申请一点号教程:1、打开一点资讯;2、在首页点击【一点号】;3、进入注册页面,先了解自己要注册的媒体类型,再选择入驻类型,小编在这里选择的是【普通入驻】,点击进入; 4、根据注册步骤,一步一步的完成注册,就可以了。 注册好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上面看资讯,发评论了。还可以自己发表文章哦。更多一点资讯的使用教程,请关注IT168免费频道。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凤凰网成为一点资讯最大股东|凤凰网|一点资讯|新闻App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凤凰网成为一点资讯最大股东
  中新网2月10日电今日,在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召开移动互联网重要战略发布会,宣布与Particle公司签订股票购买协议,Particle公司是快速发展的个性化新闻客户端产品“一点资讯”的所有者。凤凰网以总计3000万美元的价格另购其21%的股份。同时,还与Particle部分现有股东签订了股票购买协议,以总计276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其13.8%的股份。在完成上述两项交易的交割后,凤凰网将持有Particle公司约46.9%的股份,此次投资也是凤凰网公司目前最大的单笔投资。
发布会现场(左起:刘爽、陈彤、任旭阳、郑朝晖、李亚)
  据了解,此前凤凰网已对Particle公司进行了两轮投资,持有Particle公司17.3%的股份。凤凰网希望通过对其投资,在移动和跨屏时代继续保持内容生产和消费领域领先者地位。
  “搜索+推荐”成就新闻定制化
  随着移动时代用户爆发的碎片化阅读需求,面对相同的内容如何能够更好的吸引读者,成为新闻聚合类APP努力的方向。
  一点资讯的新闻定制化主要基于对用户兴趣的关注和挖掘。通过绑定用户的社交账号建立用户的初步兴趣模型,通过综合分析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等诸多个性化因素,以及其在社交网络上的交互行为和内容,比如自发、转发、评论、分享等行为,解析用户的兴趣方向,来实现精准化的新闻推荐。这也就是一点资讯所提出的“兴趣引擎”。
  所谓“兴趣引擎”,即是过去“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基础上的再创新。“推荐引擎”,省去了用户寻找的繁琐,屏蔽掉其他只推送相关内容,其知识结构还是碎片化的;“搜索引擎”,信息虽多,但是孤立的、没有连接也没有变化。
  而一点资讯的“兴趣引擎”,将“搜索引擎”和“推荐引擎”有机融合,并结合了用户搜索行为所触及的全网数据,不断学习用户的兴趣再进行推荐,并由用户主动“订阅”深化这一兴趣,建立兴趣之间的连接点,在主动和被动之间,使之获取信息更加高效、精准。
  “用户的时间不是用来消磨的,我们在帮助用户计算时间的价值。而真正个性化的阅读,离不开用户主动参与表达,”一点资讯创始人兼CEO郑朝晖博士认为,这就好比打太极,“推荐”是被动的推,“搜索”是主动的拉,二者不能割裂,所谓物极则变,变则化,而变化之源是用户的兴趣,二者结合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过去六个月,一点资讯的份额在快速增长。产品和技术创新能够让用户在适当时间地点,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接触更多高质量、高相关度的兴趣内容,为我们带来巨大用户增长和高度用户参与。”郑朝晖博士表示。
  据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TalkingData发布的《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显示,一点资讯在2014年用户覆盖量增幅达1950%,成为用户覆盖增长最快的移动新闻应用,且已成功跻身资讯新闻类移动应用覆盖率前五名。用户的认可,正在成为一点资讯“兴趣引擎”的有力佐证,其开创性和影响力将得到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巨头抢占新形态内容产品
  由于用户在移动端对内容资讯保持着旺盛需求,新闻聚合类APP一直都在下载排行中居于重要位置。
  事实上,媒体行业在巨变过程中也在寻求努力赶上新趋势。早从2011年开始,CNN就以2000万美元价格收购兴趣阅读应用Zite,收购RSS工具提供商Pulp,以9000万美元收购新闻阅读应用Pulse,3000万美元收购了精简阅读应用Summly。
  作为中国领先的新媒体公司,凤凰网也早早在其中布局。早在2014年10月,就完成对一点资讯的首轮注资,到目前为止三轮投资,共计占有46.9%股份。
  “投资一点资讯,体现了我们在移动化和跨屏化时代,引领内容生成和消费方式革命的坚定决心。作为超过3亿用户新闻和生活方式类信息来源的首选门户,我们对一点资讯的投资使得我们将自身的优质内容,与一点资讯紧密结合,我们将在移动媒体消费新领域取得重大成功。” 凤凰网首席执行官刘爽先生表示。
  由于拥有凤凰新闻客户端、凤凰视频客户端、凤凰移动网站、凤凰FM客户端等产品矩阵,一点资讯的加入能够相互打通,为凤凰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力助推。
  小米副总裁陈彤先生也表示:“小米是一点首轮投资方之一,一点资讯固有的技术基因,将驱动新一代门户的诞生,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郑朝晖博士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加强与凤凰网的合作,并与小米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一点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让用户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接触到更多高质量、高关联度的兴趣内容。”
  凤凰网总裁李亚表示:“一点资讯可以称为第四代的兴趣引擎和价值门户,我觉得它最重要的是依靠高度个性化、智能化的兴趣引擎,帮我们在无线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时代的媒体消费,减少碎片化、快餐化甚至是难免的无聊化、低俗化的信息,产生了更多的实用性、知识性、价值性等新一代的媒体消费体验。”
  “应该说,作为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一点’回到了媒体价值原点。”李亚表示。
  李亚举例,用一点资讯搜索“未来”,非常友好的界面就跳出来,提示要不要订阅一个“未来”频道,“你可以随时看这个频道,未来的科技、生活等等,这能够改变我们的阅读,给阅读带来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凤凰网作为全球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探索中的一个佼佼者,要与小米一起大力支持一点资讯,利用个性化的兴趣,达到一点通。”
  在凤凰网宣布增加投资的同时,还宣布签订两项重要合作协议,以期帮助一点资讯扩展国内外用户覆盖。
  据了解,一点资讯与其另一大股东的关联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小米生产的中国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全部预装“一点资讯”客户端。(中新网IT频道)
文章关键词: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专访一点资讯CEO李亚:陈彤为何加盟?因为机器算法有缺陷|李亚|一点资讯|专访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专访一点资讯CEO李亚:陈彤为何加盟?因为机器算法有缺陷
新浪科技专访一点资讯CEO李亚
 新浪科技 李根
  陈彤加盟是一点资讯近期最受关注的事,也是互联网资讯及内容分发领域最被热议的新闻,这不仅代表着行业里故人回归,也意味着在机器算法大行其道的当下,有反对的行动开始被付诸实施。
  即便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这种“机器算法”和“人的价值”之间的争论也被隔空展开。
  一点资讯CEO李亚说,机器算法真的能够完全给用户带来有价值的内容吗?如果是,为什么用户还有那么多“明星出轨”、“老虎吃熊”和“原配打小三”的猎奇资讯推荐?难道这些资讯真的就是用户最爱看的吗?
  李亚认为机器算法的价值被高估了,即便在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时代,也不意味着机器在资讯选择,特别是有价值的内容推送上,应该起到全部作用。他表示该同样重视“人的力量”,强调编辑的作用,于是在今年11月,他把互联网编辑时代的代表性人物——陈彤,重新带回到后者熟悉的领域。
  而同样在互联网大会上,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则用了一句比喻来表明他对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张一鸣说:“马车和汽车不可能同时跑在同一条道路上。”
  这位今日头条CEO是机器算法的坚定支持者,他甚至不认为在内容分发领域,有什么过渡性阶段可以走。
  同样有趣的是,一点资讯CEO李亚也认为不存在“过渡性”阶段,他认为一点资讯所持有的“机器+编辑”的模式并非过渡模式,并不是“算法模型不够准确”情况下妥协而来的产物。李亚认为这就是长久之计和终极解法,是在这个人工智能汹涌袭来的时代里,用户获取信息、特别是获取有价值有意义内容的最好途径。
  为什么李亚如此坚定地认为,又如何把陈彤从小米运作到一点资讯,以及在BAT环伺的大背景下,他将如何带领一点资讯突出重围?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喧嚣会场外的“互联网咖啡吧”,李亚首次对外完整讲诉。
  以下为新浪科技与一点资讯CEO李亚对话实录:
  新浪科技:这次互联网大会主要谈哪个方面的内容?
  李亚:我觉得首先从一点资讯层面,我们可能还是会去分享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倡导的一个独特移动资讯的理念,就是叫私人定制价值阅读。也就是希望利用机器算法所赋能于我们大规模的私人定制,从而能够让我们的移动领域的内容消费超越热门新闻和娱乐消遣,能够让个性化带来有用有价值的内容。
  第二个当然也是分享基于这样一个私人定制价值阅读的基础上,我们能够有更好的用户画像来分发内容,同时也能够有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来产生更高效的商业变现。
  新浪科技:如果从一点资讯的角度,相比今年和去年,整个互联网产业您觉得有没有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李亚:我觉得有两个变化,一个变化就是从跟互联网发展非常相关的两个区域,一个是技术应用,一个是资本的决策。这两个领域我觉得是有比较大的变化。
  所谓技术应用是发现有很多以前属于基础研发或者技术创新的领域现在开始跟互联网+的应用结合得更加紧密了,比如说像人工智能相关的各种领域。
  今天下午的创新成果发布会我们也看到,、还有中科院都发布了一些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东西,这个里面有一些基础的应用,比如说语音级别,自然语言理解与处理机器翻译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等等,这些是很明显的应用到非常多的现在比较熟知的一些领域了。
  所以说归根到底,这些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跟这些技术创新的结合,它能让大众切身感受到创新所带来的价值,就像这次大会的主题叫做创新驱动造福人类,而不光是比如说在一年多以前,大众只是由于眼球效应知道人工智能能够让机器AlphaGo能够下赢李世石,现在它是越来越看到它会给我们实际普通人的日常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什么样的一个效能效率的提升。
  第二个我觉得跟去年比我们大的环境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资本市场变得开始更加趋于理性,应该说一年多以前,我们发现在很多领域尤其在O2O等领域,实际上还是比较热,而且这种情况下催生的竞争格局,是靠补贴靠地推。
  过去这一年我们看到有大规模的整合并购,实际上就是资本市场的压力和这种理性化的趋势造成的。这种理性它的好处是能够让企业回归到品质和服务,即产品品质和产品服务的品质本身,真正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什么价值,真正能够给自己的企业运营带来什么样的提升,比如说在O2O这个领域,如果只是靠补贴来吸引用户,那用户是没有任何忠诚度的,他也没有真正能够提升不管是餐饮业还是各种外卖对接服务业的运营效率,而一旦跟更多的智能技术或者说跟一些地图的技术、大数据处理的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能够为这些相关平台的另一方带来运营效率的提升:不光是用户补贴,而是相关平台的另一方,餐饮业也好,后面很多的店铺也好。我认为,只有这种互联网的概念它才是相对于传统模式的一个创新。
  所以说这个资本市场的理性化,它会对整个互联网领域的创新会带来一个促进作用。不然大家会变成拼资本、拼融资,而不是拼自己实际的可持续的竞争力。
  新浪科技:其实最近对于一点资讯,最受关注的还是陈彤的加盟。为什么是陈彤?什么时候开始去谈的?
  李亚:首先,跟老陈在网络媒体行业领域他多年所积累的经验密不可分,他的这种能力和行业地位毋庸置疑。而在数据化时代,我觉得他在小米这样一个智能硬件公司,他在媒体领域所积累的这种经验和洞察可能并不是能够最有效的发挥出来。
  不过他一直是一点资讯的粉丝,也是一点资讯的董事,所以国庆节前期刚好我有一次机会去跟他通报一点资讯的工作进展,这是老陈加盟的最开始。另外,他作为小米委任的在一点资讯的董事,始终能够有机会第一时间能够了解到一点资讯的发展,更深入的了解我们的潜力,从而也就更容易促成这样一个缘分。
  从一点资讯方面来说,他的巨大价值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方面的提升,我觉得归根到底是这样一个相互匹配。
  新浪科技:选择陈彤本身实际上说明了一点资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不光依靠机器算法,也要强调编辑的价值?
  李亚:是。我觉得一点资讯本身,我们的产品定位就特别强调所谓的“人机结合”,人机结合是指 机器算法和编辑推荐,这之间有一种融合,而不光是依赖于机器推荐,算法根据点击率等等来决定内容。
  第二从差异化竞争的角度,我们也发现如果单纯的依靠算法推荐,目前的所谓聚合类的资讯客户端比较常见的,除了我们编辑主导之外的,这种单纯依靠算法来聚合的算法推荐,来进行内容分发的产品,它的缺陷是它会推给用户大量的有趣有意思但是没有意义的内容,可以满足兴趣,但是没有价值。
  这样的模式它是能够高效率的获取大规模用户,甚至能够延长用户浏览时长,但是长远下去并不能够给用户带来价值,也并不是最能够留住用户。因为用户用久了以后,他也会意识到这样大规模的消耗时间在一些所谓有意思没有意义的内容上面,实际上是对他的注意力和时间的一种掠夺,所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用户,尤其中高端的用户他们就放弃了机器算法的东西,他们可能会选择回归到凤凰这样的还是以编辑主导,或是编辑主导为主的新闻客户端。所以单纯的依靠算法推荐是有明显的弱点的,我们就特别强调要让用户的主动兴趣表达,以及编辑对于内容品质的把控,都能够跟算法结合起来。
  回到老陈的加盟的意义。实际上我们现在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内容的消费和传播,第一大品牌实际上是像微信和这样的社交平台,特征就是自媒体有相当大的话语权,但是它相较于这种传统媒体或者传统的网络媒体比如说门户的模式,在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方面,它是缺乏把控的,反而是越是依靠情绪化、越是靠眼球效应进行传播的效应,它反而能得到最大的点击和传播。但是这种东西对用户来说,可以说是相当大的伤害。所以说这个时候对于编辑怎么样来把控算法结合模式下或者跟社交平台传播下的内容的品质,就尤其关键。
  那么在一点资讯平台上,对所有的内容特别是自媒体内容,我们是构建的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容源的评级的模型,而且基于内容源评级模型下,再融合了大量用户的行为数据,来对每一个源的每一个所发布的每一套内容再进行一个评级,然后再结合用户画像的匹配度来进行内容分发。
  这个里面就涉及到了初始内容源评级时候的一个专业性,以及这个内容源的动态评级模型,而且依据什么标准来评价一个内容,比如说肯定是不能够光以它的点击率,而要以这个内容它的收藏率、点赞率,社会化分享率它的评论数以及它的负反馈的数量等等综合指标,然后来建立一个动态的内容品质评级,内容品质归根到底是决定这个媒体平台内容是否被消费者认同,技术的这种门槛上并不是特别的高。那么这个时候我觉得各家平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内容品质是否得到用户的认可。
  第二是你所提供的这些内容是不是符合消费者的中长期的价值,就是短期内你每天给我推最想看的消遣八卦猎奇耸人听闻的东西,有可能满足了我的内心的这种惰性弱点中的窥探欲和娱乐至死本能,但是中长期来说,如果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那用户也不会长期的留在这个平台上,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一直倡导的就是,不仅要做有料有趣——有料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热门突发重大新闻,就是有点像门户最开始的编辑模式,而有趣是像这种娱乐消遣八卦猎奇的东西,它是机器算法这个东西根据点击效应去推荐的。
  有料有趣之外,更要做有用有品。而有用有品就是要基于或者是只能够基于大规模的私人定制,因为对某一个人有用的东西或者有品的东西,它往往不是对其他人同样适用,往往是高度个性化的。
  这种有用指我们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健康教育消费甚至精神追求中的很多领域,这些领域往往是具有长尾效应的,对这个人有用,并不一定对那个人有用,因为它不是热门型的也不是消遣八卦。
  所以当我们把这种基于人工智能基于机器算法推荐的这种技术它需要跟用户的主动性去表达更好的结合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发现它的有用有品的东西,否则只是基于他的历史浏览行为或者猜喜欢什么,就会推越来越多的那种比较过度娱乐化,但是会越来越平庸甚至低俗化的内容,当我们鼓励用户主动性去表达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用户他都会去主动的探索一些真的对他有价值的,有实用的那部分内容。
  所以一点资讯的产品理念是希望打造一个兴趣引擎,它是结合了推荐引擎和搜索引擎,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很好地平衡机器算法和编辑用户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我想老陈他加入我们也是在于我们确实不是一个单靠机器算法一条腿走路的,我们是靠平衡的,我们确实靠技术创新来驱动,但是我们作为一个媒体平台一定也是需要把另一条腿要做到非常强,能够更好的平衡,而且这个平台也是我们差异化与其他的单纯依靠算法的或者说单纯依靠编辑的这种路径的一个竞争策略的选择。
  新浪科技: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是因为现在算法不够精准或者算法不够好?
  李亚:我觉得是因为算法一定无法取代用户自身的兴趣表达。我们想想,比如说你们可能要来采访我这件事,或者你明天可能要去采访潘建伟,用户根据你以前的历史浏览行为,他可能并不知道,但是潘建伟可能是一个你平时不太了解的人。对了,你知道他吗?
  新浪科技:我不知道。
  李亚:太好了,他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人,他是量子通信领域的,他是主要的科学家,但是这个人他可能不会出现在你平时的阅读路径中。所以你的算法跟你的历史浏览行为是不会推荐他的,但是一个有用的产品给你一个兴趣表达的机会,你可能会搜一下他,或者你只是采访一次他,你可能并不需要做长久的准备。
  实际上我们见某一个人之前我们都会习惯去搜一下之类的,但是你如果搜一点资讯你就可以看到从百科到知乎,从微博到视频,再到关于他的新闻报道,关于他的演讲,甚至关于这个明星的行程,知道他下一站会到哪个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粉丝见面会,参与录制某个电视台的节目,这样的一个东西当然首先是我们提供了用户主动的表达你的兴趣而不光是根据你的历史行为。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是家里的小孩他有咳喘或者父母突然发现糖尿病等等,这只是一个很典型的有用的例子,你根据历史浏览行为你是不知道的,你以前没有出现过这情况,但是你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是需要近中期都需要关注这个领域的内容,可能就愿意去表达这种兴趣,这个时候怎么表达,只能通过我们产品去引导用户主动的搜索主动的订阅,这种时候就能够把你最关注的内容——这个内容不管是你工作的某一个领域,还是你的家庭健康教育、投资、消费,甚至是你的精神追求,比如你喜欢王阳明也好,或者是你喜欢康德也好,这样的领域是大众的新闻或者消遣娱乐的新闻的推荐路径是永远无法知道的。
  所以说我们这个产品是强调算法它不可能单纯的依靠历史浏览行为,去主动做到兴趣扩张,算法是能够做到一定扩张的,但是他无法扩张到能够发现我们每一个真实的人。
  一个全面的人是有非常广泛的兴趣的,而且有些兴趣涉及到我们的精神追求,或者是涉及到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些更多元化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这个是我们产品理念不同于其他,一定要在机器算法之外要把用户的主动行为表达以及编辑的这种价值干预一起都结合起来。
  另外为了做到这种有用有品的内容,我们一定要提供全网化的内容 ,我们提供的不只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新闻,这个里面还涉及到像知乎的内容,微博的内容,百科的内容,视频的内容,行程的内容,还有一些学报论文和一些结构化的内容等等,这样才能够让一个资讯围绕一个关键词产生出有用的东西。
  一点资讯上我们用户订阅了三百多万个不同的关键词频道,而且在今年以来,我们的用户就累计新订阅了大概超过42亿个频道,我们发现用户在把我们的平台不仅是一个热门新闻和消遣八卦的东西,而且当成是一个实用性的工具型的平台,来获取更全面的更有用有品的内容。
  所以我们的产品叫做私人定制,价值阅读。它是建立在大规模的私人定制基础上的,要有有趣之外有用有品的价值内容的分发,而且同时由于大规模私人定制,特别是有用有品的一些用户画像的获取,它也能够为我们更好地提高广泛变现的效率,因为这种用户画像他比用户看那些重大热门新闻或者看那些消遣娱乐八卦的内容是更能够表达用户独特的兴趣,所以广告的精准性也能够提升,广告变现的效率也能够提升,从而给我们一点资讯平台带来更好的商业闭环。
  新浪科技:所以这个广告变现会促进内容收益共享吗?
  李亚:确实是这样。比如说我们刚才举个例子,你小孩咳喘或者糖尿病这种经历,确实推荐的是相关的资讯或者相关的一些服务产品,那实际上至少他本身的这种给用户也是有价值的。当然我们这个领域如果你看看在我们平台上它300万个关键词涉及到我们能够想象的任何领域,这些领域都能让我们更准确地去获取用户对他有用有价值的兴趣内容,这些内容的变现不光是广告变现,还包括付费用户的变现,比如说打赏也好,订阅也好,因为用户如果对一个中长尾的有用有品的这种领域如果感兴趣的话,他一般对这个领域的内容去付费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我们很难让用户会为一个热门新闻、为一个消遣八关的东西去付费,但是对他有实用性的东西,不管是为子女的教育留学或者是为炒股购房还是为健康等等,他的付费欲望都会大很多,所以也能够打开我们商业化变现的可能。
  新浪科技:一点资讯要引入全网的内容,但这就涉及到如何持续不断地利益共享,保证全网内容持续,这方面是如何去考虑的?
  李亚:我觉得你讲的挺对,一个确实是持续的利益共享,那利益共享的话,我们有几种机制来实现。
  第一种就是有很多内容我们是跳转的方式,比如像知乎的内容,像行程的内容,我们都是通过签订一些重大的战略合作。或者直接跳转,像搜索引擎一样,收缩引擎用户搜完了以后,直接跳网,第三方网站是非常欢迎一点资讯这样的平台来帮助用户发现他的那些兴趣性内容,所以我们实际上也实现了一种共赢。
  第二种,我们也有很多第三方的平台签署更直接的合作方式,能够带给用户更流畅的用户体验,把他们的内容直接放在我们平台上来,但是这个方面会有一个广告收入的共享,最简单的例子当然是我们大家理解的自媒体的内容,自媒体的文章的收入我们都是给自媒体本身。
  另外还有一些绝对化的数据,比如说奥迪都有什么样不同的车型,这些数据实际上它是没有什么版权,它是一个公共数据,但是它对消费者本身是有价值的,它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实际上它可能是一种数据库的形式来呈现多层级的数据呈现的,这些实际上就是公用的数据也会利用搜索爬虫的技术来获得,但是最终的更多的一些有版权的内容,我们就采取一种利益共享的方式。
  新浪科技:内容方面的另一个问题是推荐位标准,或者如何平衡的内容和其他媒体及自媒体的内容?标准是什么?
  李亚:首先我刚才提到,有一个内容品质筛选的动态模型,这个动态模型首先要考虑一些综合的指标来判断内容源,这个内容源不仅是机构媒体,还包括自媒体,并且判断某一个内容源的一篇文章或者一个图片一个视频这个内容本身它对于特定的用户群体或者用户个体,它应该是什么样的被推荐的优先次序。
  新浪科技:我们直接举例,如果有一个重大讲话,大家内容都一样,自媒体出了,其他媒体也都有,凤凰也发了,那一点资讯在分发上如何去选择?
  李亚:我们先不考虑有凤凰的情形,如果这几家内容源他们基本的评级是类似的,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在算法本身它也有很多方式。
  一种可能是时效性,最先出来的他可能会比较先。第二是让用户来决定,我们可能会对同样,如果这个事情非常重大,我们会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投放,分别各5%的群体,投放几个不同内容源,看看它的点击率,这些群体是完全随机的,看点击率还有它的收藏率,点赞率,社交分享率等哪个更高,然后这个时候再重新决定——针对这个领域我们应该用这个。但是对于长大新闻可能是编辑来人为的选择,编辑一看他就会知道,编辑算是有能力辨别出哪些文章更有实质性的内容,当然涉及到凤凰跟我们有特殊的战略合作关系,而且本身也是属于一家的媒体,所以我们肯定也会更好的利用凤凰本身在内容品质和影响力方面的优势,会有一些优先的选择。
  新浪科技:最近观察到一点资讯在北京有大幅广告,主要是为品牌影响力,还是为了导流获取新用户?
  李亚:我觉得品牌影响力是一个媒体平台自身长远必须要持续倾注力量去做的,对于我们来说,我希望我们的产品理念被更多的用户所理解所接受,我们现在虽然每天有好几千万的日活用户,但是还有相当多的用户不像我们一些受益于我们核心功能的用户,很多人还是把我们当成有料有趣的平台在读,没有真正的享受到有用有品的那部分价值,所以我们希望把这种有趣有料有品的这种价值理念能够传递给更多的用户,鼓励更多的用户来尝试我们这样的一个移动咨询平台。
  因为我们自己觉得这个理念是能够带给消费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平衡的移动阅读的行为,所以这是我们做品牌,未来品牌广告也会有更多。当然不光是这种硬广,更多的基于我们价值本身,包括社交自传播或者是创意传播的方式来让我们的现有用户去影响潜在的这些用户,让现在的核心功能用户去影响一些还是把我们当成普通新闻客户端使用的用户。
  新浪科技:刚才谈到了粉丝,也就是说现在用户有各自喜好。那如何保证加入了编辑作用的内容分发,一定是符合粉丝群体喜好或价值观的呢?现在有很多大家各执一词的作品,你认为很差劲的作品,有人认为很好,但好像没有对错之分。
  李亚:我觉得首先现在这个时代的编辑,他发挥的价值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以前编辑可能就是要做出一个重要性判断,对一个事件、对一个内容的重大性;第二对于这一篇文章的品质做出判断。
  现在来讲,我觉得编辑有几种不同的特点。第一有一类编辑他需要深刻的理解算法,来帮助弥补算法的短板,来提升它的效率,这是我们编辑要帮助算法去理解某一个垂直领域的机构媒体哪些是高质量的内容源,比如说新京报的书评周刊,它在领域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内容源,或者是新京报的A2版它的这个评论或者社论,这实际上一个编辑怎么辅助算法,他不是直接去挑选文章的。
  第二种编辑对于自媒体,从作者或者自媒体号的邀约到他对这个东西的评级以及动态评级模型的设计,所谓自媒体编辑,他的发展是通过去发展自媒体号,并且给这个自媒体号进行一个评级,从而也是帮助,不是直接对一个内容产生一个东西。
  第三种当然是我们确实有这样的在重大事件出来的时候,会去搭建专题,而且在里面去现在最高质量的文章,这是第三种。
  第四种还有我们和一些同行产品的特征,都是在首页推荐信息流,但是混合了用户的个性化阅读和社会重大新闻。实际上要闻编辑他们每天还会精选一批我们称之为精选词的内容,从所有的用户都很感兴趣和一些不同群体的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但是重大的精品内容把它混合到一个基本的精品内容池里面,然后算法会根据这些把这些内容跟那些个性化的内容混合到一起,来进行推荐。
  由此可见,实际上编辑的一些职能,也是在随着算法发挥作用,以及基于用户兴趣表达发挥作用的升级,编辑的职责,角色都在发生变化。
  新浪科技:那一点资讯来说,编辑队伍是什么样的规模,以后还会扩大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量级?
  李亚:在老陈来之前,我们差不多就是有接近不到两百人的规模,而且这里面包括几十人的审核队伍,因为我们的自媒体也好、我们的视频也好是需要有大量的审核团队来保证内容的,内容的合规性和真实性等等。
  随着老陈到来的话,我们首先还是希望在未来对于编辑角色,做出更有意识的划分。第二跟凤凰的编辑团队和凤凰的内容生产能力能够产生更好地协同,第三是在这种基础上,我们还是会针对我们这种产品理念下有什么样的独特的优势可以去探索。
  所以说未来我们依然会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用户导向作为前提的,用户导向要求我们的产品理念本身有不同,也要求我们要让编辑发挥出差异于任何聚合平台的一种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说,我觉得从商业竞争的差异化策略来讲,对编辑力量,编辑价值的重视也一直会是我们坚持的。
  新浪科技:现在BAT都入局内容分发了,如何看这种激烈的竞争格局?
  李亚:我觉得首先大家都意识到在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移动资讯移动阅读是一个最高频率使用的。并且收入模式、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相对更有吸引力的一个领域。
  我们对比这个模式跟电商跟影视剧,跟共享经济和O2O比起来,实际上基于信息流服务的移动资讯的成本结构、盈利能力和用户高频率使用的程度使得它非常有吸引力,所以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第二,这个领域实际上它的潜在用户市场规模是非常大的,刚才我提到的就是微信微博这样的,它实际上是相当多的年轻用户获得资讯最重要的一个平台,第二我们还有手机新浪网,手机网,手机凤凰网加在一起,可能还有超过一亿的日活用户。这样的产品它的竞争力和产品形态也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还有这种QQ浏览器,微博浏览器,小米浏览器,OPPO浏览器,华为浏览器这样一些可替代或者类似的产品。
  这个领域按道理来讲只要是一个智能手机的用户,他基本上就是一个移动资讯的用户,所以这个市场的用户规模、日活应该在6亿左右,但是我们看看现在目前这几家基本上除了系的,就是QQ浏览器之外,没有哪一家日活是敢说超过一个亿的。手机百度信息流可能也就是刚刚在一个亿左右,所以这个市场的竞争大家如果都是最多百分之十几的市场份额的话,它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潜力,所以从长期来讲,需要看各自有没有独特的可持续竞争力,当然这个里面也包括资金资源导流的能力,像最近微博我觉得给新浪新闻客户端的成长也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腾讯系也不用说,但是对于一点资讯来说,我们希望基于我们还是比较独特的产品理念和技术创新基础上,同时又针对稀缺性的渠道资源和内容资源有一个战略结盟,就是跟OPPO、小米这样两家智能手机厂商和凤凰这样一个最高品质的内容生产商的结盟,也能够让一点资讯具有它所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新浪科技:在资金的竞争上,我们的C轮融资有没有一些进展可以透露?
  李亚:这个我们实质的进展现在没有办法披露,但是我们可以说的是,由于这个领域它的变现率和它的成本结构,以及它的高频分发的特性,使得它确实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未来的演变我觉得还是会非常激烈。而且也是希望这个过程也会让我们的移动资讯带给消费者的体验,以及本身带给社会的价值也会有一个所谓的消费升级。
  新浪科技:内容分发领域会是一个赢家通吃的格局吗?
  李亚:它不会,肯定不会。因为它不是一个像这种社交领域有很强的网络效应,比如我们讲有一批人他就是希望他对新闻客户端的理解,他就是想知道共性内容热门内容是什么,这样的用户他比较倾向于像凤凰新浪这样的平台,也有一些他可能对于我们讲这种,我们这里还有一些很特殊的小众的,比如说像好奇心日报,像知乎日报等。所以像这种深阅读的领域,我觉得没有网络效应,所以说它不会形成一家独大通吃的。
“潘金莲”所到之处,果然都是是非之地。
对遗忘的缺憾、对记忆的惶恐,这一切的影响无关乎科技发展大数据...
诺基亚,被国产手机厂商“唱衰”或“瞧不起”的传统手机巨头,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盘安装linuxmin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