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雅轩的爱股轩官方网站下载地址是什么?

关闭朋友圈是怎样一番体验?
张潇雨,Curiosity is my favorite sin.
之前说关闭两个月朋友圈试试,现在快五十天,感觉可以写写了。
最直接的感受是,发现自己确实是不需要朋友圈的。刚开始的几天还会习惯性地点原来的地方去看看,后来完全就想不起来了,没有什么明显的「戒断反应」。如我所料,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进入任何一个(非极端的)新环境,都能很快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调节到位。
然后就是发现很多人是不知道朋友圈是可以「关闭」的(效果如下图)。以及,关闭时间线虽然被消除了,但是:
1)你还能把东西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别人依然能看到(但任何回复都不会有提醒);
2)你还是可以通过点击好友头像看他 / 她历史的朋友圈,以及点赞 / 留言;
3)关闭之后你的历史朋友圈不会被删除,仍然可以看到,等到恢复朋友圈功能的时候它们也都在。
这三点的设计,可以说给了用户很大的回旋空间。
由于笃信「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所以对于持续优化自己的时间线这件事,我一贯都挺认真。之前倒是已经屏蔽了 90%+ 联系人的朋友圈(剩下 100-150 人左右),所以朋友圈里倒没什么常见的广告、微商、代购、晒娃、养生......这些东西。但有些内容仍然无法避免,比如:
1)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由于圈子小,很容易有被一堆人「刷屏」的现象。这种信息的冗余是很低效的。另外,有一次和一个科技 / 金融圈的朋友聊起来常看的博客来,他提到
不错。我说,为什么?他答:虽然 Ben Thompson 常写的也是科技圈那些事,但由于常年居住在台湾,没有被硅谷那些人同化,所以会有一些「contrarian views」(与主流相反的观点)。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后来,有幸和徐皓峰聊天,感觉他独特的知识结构和判断体系也来自于一件事&&远离人群。当然这是后话了。
独立思考是很难的。不被人同化也是很难的。就像 Marc Andreessen 说的,Original idea is hard by its nature;
2)由于自己的好朋友们也常关心(和我)类似的事情,所以他们在朋友圈输出的信息也多半也是冗余的。类似的东西我也经常能看到几遍&&更重要的是,那些东西我在其他的平台上(稍等细说)也很大概率上可以看到,所以并不会漏过什么信息。另外,我的不少好朋友过去一年多都创业了,所以......;
3)我慢慢发现,虽然我的朋友们里面有各种大作家、思想家、艺术家和....段子手,但我,真的,不需要第一时间知道他们都在干什么。真的不需要。但这不代表我不爱你们...嗯。正因为我们没有了平时的点赞之交,我们才有动力真的找时间坐下来喝一杯,好好聊聊。
于是,关闭朋友圈好像成了自然的选择。而快两个月之后,我知道今年我应该都不需要重启朋友圈功能了。但是,完全关掉朋友圈仍然还是有一些小不方便,我打算用如下的一些小方法来弥补:
1)关掉朋友圈后,有时候缺少了和员工 / 同事互(tu)动(cao)的机会。此外,在这个没了谁都能转的世界,提醒一下他人自己的存在性还是有必要的,主要是为了工作(一个借口)。所以,偶尔发发有信息量的朋友圈还是需要的。「有信息量」四个字是关键;
2)在和好朋友 / 熟人 / 陌生人对话或见面之前,可以(稍微功利地)浏览一下他 / 她之前一阵的朋友圈,这样可以给你们的对话提供一个共同的语境。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被关注和关心的;
3)常惦(gou)记(da)的朋友们,可以设成「星标朋友」,然后没事进入他们的时间线看看,互动一下。你可以按照自己节奏来,不用受那个「红点」或者「角标数字」控制;
你居然有耐心看到了这里&&那最后,就说说在关闭朋友圈之后,我时间是怎么被重新分配的。
呵呵呵呵&&你以为关了朋友圈,就能从此发奋图强,一夜变成读书大师、健身达人、和时间管理小王子吗???&&并。没。有。
我只是用知乎和微博更多了&&&&
哈哈哈哈但说正经的,知乎和微博的好处是,你永远可以修剪自己的时间线。所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输入」。
当然,我还是戒掉了焦虑时候就机械化刷朋友圈的习惯。以及实在闲极无聊,但又不想干活的时候努力集中精神读了几本书、看了一些电影:弗爵爷(对就是前曼联教练)和 Michael Moritz 合写的 Leading 很不错;《费马大定理》很好看,可以速读;最近正好是颁奖季,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非 hardcore 影迷,Steve Jobs, Spotlight 和 The Big Short 都挺好看的。神作 Mad Max 4 的资源也有了。
最终,我想,「关掉朋友圈」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大概是:相信自己一直依赖的东西,其实未必是离不开的吧。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没有微信朋友圈 该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体验?
1.瞬间爆炸的消息和最新网络流行语我都get不到。2.同学同事之间的情感近况和坊间八卦也都跟不上。3.听说微商超赚钱,我竟然错过了成为百万富翁的大好机会!4.七大姑和八大姨,洛阳亲友如相问,竟说我没朋友圈。5.吃饭竟要先拍照发朋友圈?我去拍个X光还来得及吗?6.各种水果食物配搭都是毒药,看来我要命不久矣了。7.最新骗局最新预警我都不知道!咦为什么我还没被骗?8.那些几百万人都看哭的心灵鸡汤我都没喝到。9.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朕已阅做皇上的快感我也没有!10.看不到霉女衰哥的自拍,好~可~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千趣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千趣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千趣删除。当我们关闭朋友圈时我们在关闭什么?
过去认识了新朋友会互相留个电话,现在演变成“加个微信吧”。这个在网络上超出现实交际圈的朋友圈,也在流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头疼的问题。比如你的同事领导来了,七大姑八大姨来了,做生意的也来了。面对种种麻烦,有人选择关闭朋友圈。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35.8%的受访者想关闭朋友圈,其中近20%的受访者正打算关闭朋友圈,超过13%的受访者曾经关闭过朋友圈,2.4%的受访者已经关闭朋友圈。64.2%的受访者不会关闭朋友圈。
从数据显示,仍有大多数人不打算关闭朋友圈,但这一社交功能是日随着微信4.0版本的更新上线才得以推出,4年多的时间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想要关闭该功能。可见,朋友圈在带来交流便利的同时,一系列包括推销广告、拉票积攒、虚假信息等问题也让人想要逃离。
但是关闭朋友圈真能换来一份清静吗?
支持:不能让社交工具绑架生活
上述调查并没有概括想关闭朋友圈的原因,但是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不堪骚扰,表现为微信朋友圈充斥着大量的代购广告、卖弄狂人,已然成为一种视觉污染。还有一种是不堪浪费,表现为朋友圈在增进友谊上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爆款”的鸡汤文读多了也没有想象中的营养,而每天对朋友圈的大量关注花费了大量时间。
无论是不堪骚扰,还是不堪浪费,都可谓“兹事体大”,因此关掉朋友圈,是值得理解和支持的。毕竟,朋友圈再好也只是一种社交工具。如果人们的交往,只能依靠社交工具进行,而且因为社交工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绑架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那就是一种不正常。
很不幸的是,我们经常看到“工具依赖”甚至“工具绑架”的情形,很多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深深受此影响。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各人的情况以及对待朋友圈的态度各不相同。只要是基于清醒和独立而作出的判断,无论是关闭朋友圈,还是活络朋友圈,都值得支持。对于关闭者来说,这有可能是一个新开始。也不排除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还会回来的”。对于坚守者而言,如果因此适度调整,让朋友圈成为工具而不是成为朋友圈的工具,显然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质疑:别指望能一关了之
“想关闭朋友圈”的冲动不难理解。一者,“不转不是中国人”的道德绑架,让人好生反感;二者,有毒鸡汤文、伪科学的文字层出不穷,让我们防不胜防;三者,求投票、求转发、求点赞屡屡出现,外加各种广告,让人疲于应付。还有一种炫耀,不论秀豪车购物,还是美景自拍、恩爱自晒,让人甚是反感。所以,笔者对于这些人想关闭朋友圈的想法,感同身受。
其实,“想关闭朋友圈”也折射出现代“互联网+社交”的弊端。“互联网+社交”,让社交从以“我”为中心的点对点联系,发展成了有“我”的群联系,从生活群到工作群,各种各样的群,不一而足,扩大社交面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可预知、不可控的可能。
作为“互联网+”的产品,实现了即时推送,让大家的联系更密切了,所以,投票、点赞、转发就成了被绑架的“不得不做”了;再者,有人群有人脉的地方就有市场,也就有了各种广告、营销与微商。还有,朋友圈作为半公开半私密空间,成就了一些人“言论自由”,于是乎,有毒鸡汤文、各种伪科学,各种“不转不是中国人”,应运而生。
但是,关闭朋友圈?只能想想。原因在于,我们的生活已经嵌入了朋友圈,作为家长,需要家长群;作为单位员工,需要工作群;作为朋友,需要朋友群。它的实用性是朋友圈流行的重要原因。所以说,能够承担关闭朋友圈代价的只有受访者中的2.4%,属于小概率,不属于理性的选择范畴。
从另外一种意义上讲,朋友圈的“毒”或许只是你自己无所事事的表现。假设你工作繁忙,忙到没时间发朋友圈,假设你能给自己定个规矩,用读书、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那时你便会发现,有时候你十几天没发朋友圈,也并没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有时候不愿放弃朋友圈,只是自己把自己想得过分重要了,想到了这些,你的心也许会释然一些。有时候朋友圈的“毒”别指望能一关了之,因为这把戒毒的尺子存在于个人的内心中。
建议:把“赞一赞”时间换成和朋友“聊一聊”
寻找私密、小众的朋友圈就是我们开始使用微信的诉求。慢慢的,朋友圈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承载的也越来越多,长期以来,很多人已经对朋友圈形成了“晨昏祷告”的依赖,为了不被“朋友圈”所累,选择关闭朋友圈,自然可以理解。
其实,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朋友间交往的净土,真假难辨的推销、疯狂转发的谣言、发腻的“鸡汤”、考验友情的积攒……从而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微信上的人越来越多,但发言却越来越少;屏蔽的越来越多,互动的越来越少,这正应验了罗宾o邓巴的“150定律”,朋友圈不堪负累,最终会激发“自洁模式”,净化我们的朋友圈,甚至关闭朋友圈。
我们最初追崇朋友圈,就在于它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越来越忙的我们,将其视为现实生活的延伸,分享心情、关注彼此;展示自己、交流心得。可以说,朋友圈打造了一个半私密人际交往环境,一开始,朋友在抒情,我们点赞;后来,朋友晒幸福,我们在羡慕;而现在,朋友在卖货,我们已屏蔽……从真挚的友情到“点赞之交”,不是我们所寄望的朋友情,我们还发现,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也不是真朋友,至此,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脚投票”。
而回到现实空间,我们大可以把“赞一赞”的时间拿来和朋友“聊一聊”,无聊而刷朋友圈俨然会带来更大的无聊。其实,朋友圈关还是不关,都是个人选择,更何况“屏蔽”或者说越来越少的动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所以,微信功能的演进和边界的坚守,关键还在于它自身的定位以及相关规则的制定。而我们,“朋友圈”关不关闭,朋友都依然在那里!又或是有另一个圈在等着我们。
延伸:那些年的社交方式你还记得吗?
书信社交:或许书信写作已被人遗忘,好多小伙伴已经不会了。在当年流行交笔友的年代,信封上的“亲启”(请收信人亲手打开信封),亦或是每每写信在第二行必写上“展信佳”(愿你打开此信的时候一切安好)三个字,回想起来,好友的笑逐颜开似乎就在眼前。
短信社交:几十元钱,1000条短信包,仍然不够用!在那个手机只有打电话和发短信功能的年代,那个垃圾短信还没有盛行的年代,熟悉的短信提示音响起,总有一丝期待,而这些表情是否也曾让你会心一笑呢?╰(^ω^ )╯ \ _ / \(^_^)(^_^)/
QQ社交:同时打开好几个对话框,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平时不好意思面对面说出的话,通过线上交流和一个个生动表情,沟通就是那么简单。跟现在QQ大多用于工作不同,那时打开界面等待好友上线的心情或许比现在收到微信红包还要欣喜。
关也好,不关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和认同的方式。在社交媒体时代,善用这些APP也会多一分便利少一分烦恼。
出品单位:新华网重庆频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图雅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