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服务器和阿里云免费云服务器服务器,哪个更好些?

拒绝访问 | www.laozuo.org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laozuo.org)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b0fd4cbd42d43a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大家觉得阿里云和腾讯云区别在哪 - 阿里云
查看完整版本: [--
大家觉得阿里云和腾讯云区别在哪
朋友打算买台服务器,我建议阿里云,但是朋友说腾讯云便宜,官网看不出太大的差别,有用过的吗?
自从用了阿里云,其它云没怎么关注过,做站需要的是稳定的服务器。&楼主可以让你的朋友先试用一下。两个云做个对比。
阿里云已经积累了N年的经验,并且在这几年表现的很稳定,这就是优势。
如果条件允许,资金和技术。建议用独立 服务器。要买云服务器就买技术和服务成熟的。。腾讯1年后再考虑
选择阿里云没错的,不要犹豫了,腾讯的价格不比阿里云便宜,其二是腾讯的产品售后都很差的,年薪30万的员工他们永远是高高在上的。你周五晚上发个工单,等到周一上午10点才回复你,那时你就体会到了。&昨天晚上0点左右,在阿里工单提交了个续费问题,3分钟左右,的客服MM,就打电话来协助解决了,说真的当时挺感动的。&&不是诋毁腾讯,个人觉得腾讯做事情没有阿里专注,如果真的要说他专注,那就是¥¥¥¥。
楼上的做阿里的五毛也太明显了吧~&年薪30万的员工,这你都知道?&还400电话都出来了
笨笨的托儿!
两家实力都比较雄厚,腾讯云的团队是discuz团队那帮人,阿里云就不用说了,王博士带领的一帮人。&至于价格来说,差不多吧,没有仔细比较过。阿里云毕竟起步早,稳定性要好一些。
腾讯云好像主要是游戏用户比较多一些。
腾讯 云好像也不便宜
区别在于价格,服务,质量
腾讯没用过,不好太多说。但阿里的稳定以及速度,技术、售后、工单处理速度,我都很满意。
售后很差,我也有类似的经历,但是速度比阿里云快!
不顶不舒服斯基
没用过腾讯云。不过阿里云的售后 客服基本上我觉得超过大部分idc了
楼主,优质的网络,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弹性扩展,简单易用,优质的售后服务,都是您选择阿里云的理由。
总体我还是信赖阿里云
稳定重于泰山,还是依然选择阿里云。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用了就知道啦,买2家,正好多个备选
阿里云的更稳定,之前搞个腾讯云的,气死我了,后来没用,移到阿里云上,结果还成了版主。阿里售后很及时!
没用过,一直用阿里云,个人觉得阿里还可以,不想换也没必要换
我觉得吧 腾讯云后端开发简单化 将有助于用户的使用 提高了工作效率&&我现在就在用的&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disabled比度云IDC传媒,阿里云,阿里云服务器,阿里云主机,腾讯云,腾讯云服务器,腾讯云主机,西部数码云服务器,云主机折扣,域名注册,虚拟主机,站长资源,比度云腾讯云和阿里云对比
tips:2015年11月写的,当时帮腾讯云写腾讯云和阿里云的对比。距今5个月,功能特性上也许会有些出入。
腾讯云、阿里云对比分析
&&&&&&&&&&&&&
1&客户选择
1.1&客户行业分布
腾讯云和阿里云因为战略选择不一样,客户群是有差异的。
从营销活动、对外言论、产品演进、解决方案成熟度上看,阿里云向大数据方向发展(运营基因),腾讯云则注重产品本身的技术积累,以及完善游戏产业链(产品基因、游戏基因)。二者客户行业分布如下:
游戏行业(重点行业)、
移动应用、
金融行业、
电商行业(重点行业)、
个人站长(重点行业)、
游戏行业(重点行业)、
政务行业、
金融行业、
渲染行业、
等,相对较多
&O&腾讯云的行业倾向性比较强,主要集中在游戏、视频、移动应用3个行业。阿里云的行业倾向性没有腾讯明显,涉及50多个行业,但也倾向电商、建站、游戏这几个行业。
&O&二者最大的交集在游戏行业——腾讯云“生于游戏精于游戏”,作为游戏行业最强的渠道,有天然的游戏DNA;而阿里云的游戏云从去年开始大爆发,是阿里今年Q2同比增长106%的最大动力。
腾讯云和阿里云的战略和定位不一样,完全放在同一平面对比并不恰当。因此,本文在对比腾讯云和阿里云各个产品时,会更偏重二者的交集——游戏行业。
1.2&客户画像
行业客户需求对产品特性、解决方案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包括:主机规格、解决方案成熟度、PAAS层提供的开发环境、PAAS层提供的运维工具和运营工具,等。
由于现金牛型业务对产品影响最大。此处主要分析3个现金牛型行业:游戏、电商、建站。
1、&对网络要求高,避免断网、卡顿。BGP必不可少,质量要求高
2、&要求数据库的IO要求高
3、&对内容分发要求高,要求高质量CDN
4、&上线要求快速、业务峰值不可测。且通常小团队,运维能力弱
5、&对支付端的连接有要求
1、&弹性伸缩应对业务高峰,如双11
2、&高流量、高并发、高可用需求
3、&数据工具支撑运营,需要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
1、&建站基本配置:域名、服务器空间、DNS解析、备案
2、&网站模板、网站程序环境
3、&代维:如故障排查
4、&营销:推广等
其中,游戏产业链如下:
从官网公布的成功案例看,腾讯云和阿里云都已经覆盖了开发商、发行商、渠道商三类细分客户。
2&产品及解决方案
&O&CPU:1核、2核、4核、8核、12核、24核
&&&&内存:1G、2G、4G、8G、12G、16G、24G、32G、48G、60G
最小共享核1G,&最大12核心60G
规格数量与阿里云接近,腾讯云的CPU支持的能力更强,与游戏客户的高IO需求有关
&O&但规格只有1个系列
&O&最小共享核512M&,&最大12核心60G。
&O&规格有两个规格系列,系列&II&进行了硬件升级,采用&Haswell&CPU、DDR4&内存,并默认为&I/O&优化实例,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指令集,使整数和浮点运算的性能翻倍,整体计算能力更强。
&O&支持镜像:
windows&Server08-12.(但不支持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切换)
&O&提供现成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的镜像:
&O&此外,不支持“用户自有镜像”(没有这个功能的入口,体验不好);
&O&网上说QCLOUD不支持32bit操作系统是不准确的,低配服务器有32bit操作系统,也有可能是后来上线的
&O&PS.&有个小建议:建议点击“服务市场”后,直接弹出服务市场的镜像选择。目前需要两次点击:服务市场==&从服务市场选择。两次点击之间没有其他分支路径,都是实现同一功能。如下图。
&O&支持镜像:
Aliyun&Linux&5.7&
Centos(5.8/6.5/5.10/7.0)&
Debian(6.0/7.5)&
openSUSE13.1&
Ubuntu(12.04/14.04)&
Windows2003&/&&含标准本和企业版&
&O&支持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切换
&O&也提供现成的开发环境和应用的镜像
&O&支持公网IP和私网IP
&O&开通时赠送公网IP
但IP的ISP无法选择,默认用BGP。
&O&开通界面中,公网IP无法另外购买,对需要多IP的客户造成不便;
&O&没有公网IP的管理入口;
&O&支持公网IP和私网IP
&O&开通时赠送公网IP
&O&通过专有网络VPC,可单独购买公网IP,动态绑定和解绑
目前没有快照功能(论坛显示要今年12月上线)
有,且免费使用12个月。原因很有可能是电商类客户更需要这种功能。
不支持(也许是我找不到入口),但通过私有网络可完成组网
暂不支持云硬盘单独购买,这个比较不方便
可独立购买
购买时可购一块,最高4000GB。
高IO型有SSD硬盘。
可提供高达12000的随机IOPS能力。非常适合游戏、移动APP、电商、视频处理等领域客户中的核心应用
购买时最多可添加4块,每块最高2000GB,购买后不支持卸载。
没有按小时计费,按秒计费也没有上线。
个人觉得按小时、按秒计费这两个功能上线的时间有点晚,对短期试用的客户、峰值明显的客户不便。
包月(含包年)
仅广州分了1、2区。其他节点没分区进行物理隔离。
安全性要求高的客户会有分区要求
除新加坡外,都有两个以上分区,如A区,B区等,物理隔离。
网站安全验证
BGP,国际链路
BGP,国际链路
行业说法是腾讯云的带宽晚上不如白天。同样与游戏客户占比大有关。
带宽相对平稳
&O&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控制面板
&O&管理控制台可自定义
&O&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控制面板
&O&&管理控制台不可自定义
子账号管理
SDK编程语言
缓存服务器
支持,提供Redis(公测中)和Mencache
支持,提供OTS
支持,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Mysql、TDsql、SQLServer),对金融行业支持较有力
&O&提供网络防护、入侵检测、漏洞防护服务。但与阿里云相比显得单薄,主要通过云安全QS实现,且大部分收费(2G免费DDOS防护)。
&O&服务市场中,通过PAAS和SAAS的形式,提供更多付费安全服务
&O&自研大禹系统对游戏运营而言意义重大,DDoS高防专区能单点防护最大攻击量高达500G,
&O&通过云盾提供云安全服务,里面有5个子产品,比较细致。腾讯云可借鉴。
&O&基本DDOS防护免费
简单支持,但并不主推,在3级菜单,提供简单的注册和备案服务。域名和DNS不是游戏、社交行业的核心需求,显然不会是腾讯云的重要产品。
支持,有单独的万网运营域名相关业务,在产品二级列表中。这体现了阿里云电商行业、网站行业的基因。
大数据服务
功能比较简单,已上线的数据产品只有2个,其他没有上线。
产品丰富,支持基于数据的运营,已经到公测阶段。大数据方向是阿里云的战略方向,这样的产品形态符合阿里云的定位。
代理商管理界面
提供(华为云也提供)
2.2&解决方案
作为腾讯云的起家行业,游戏云解决方案是中最成熟的。
&O&产品覆盖解决方案中所需的全部组件
&O&除基本组件外,针对游戏发行商推出专用的运维平台;
&O&提供1V1服务,比阿里云更到位;
&O&但对客户需求只进行两层分解(分解到页游、手游、端游),而阿里云分解3层,对页游、手游、端游再进行细分
&O&可以看到,腾讯的产品为解决方案做了很多适配:如提供CDB,主备机均采用SSD,1500MB/s。
游戏解决方案同样成熟
&O&对客户需求分解得比腾讯云更细,分解了3层
&O&提供了游戏解决方案必须的全部IAAS和部分PAAS服务,但没有对游戏行业提供针对性的应用和服务,这点比不上腾讯云。
&O&基础资源方面,提供游戏专属集群、SSD存储、提供CDN支持游戏直播、提供数据库,与腾讯云持平
&O&解决方案中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如上文所说,这更突显阿里的运营基因,以及大数据的战略;
相对简单。虽然阿里云网站解决方案用到的产品组件腾讯云也有,但腾讯云并没有提供一个从IAAS到SAAS的一站式服务,而是最基础的IAAS资源、DB、域名、CDN加速、安全等,均属建站必备的基本件。
阿里云的解决方案更全面、更细致。对建站客户而言,阿里云的服务是一站式的。除了IAAS层的基本服务,在PAAS层还考虑了数据备份、防攻击、大流量并发、防攻击等,SAAS层的WEB环节配置、移动营销应用等。连网站模板、网站定制等第三方服务也集成了,非常贴心。
金融解决方案、视频解决方案、移动应用解决方案等,特点归类如下:
&O&阿里云的解决方案对场景分类更细,如下图,针对“视频解决方案”,阿里云提供3个子方案,腾讯云只有1个
&O&腾讯云提供的应用产品更丰富:
此外,阿里云在解决方案数量上,超过腾讯云(阿里云13个,腾讯云6个)
&O&解决方案丰富度,阿里云&腾讯云。原因一是各自所处的生态圈不一样,腾讯云是腾讯生态的一环,腾讯生态中游戏、社交(wechat、QQ空间)等占比大,所以在游戏、移动应用行业更聚焦。原因二:阿里运营时间长,积累厚,因此深耕过的行业更多。
&O&解决方案的细致程度:阿里云比腾讯云细致(即使在游戏行业)。根因还是阿里云运营时间长,积累厚。
&O&自身技术输出:腾讯做得更好,看得出做了很多内部资源整合!如视频解决方案中的音频通信服务、移动应用解决方案的图片服务,都是在腾讯其他产品线验证过的解决方案,再服务于客户。根因是腾讯在应用方面积累深厚,优势明显。
3&配套服务
个人免费试用、企业免费试用。需申请,个人免费试用的名额有限。
可试用15天,1M带宽
Ps.&个人申请免费试用时,要求进行银行卡认证。但完成银行卡认证后,再申请使用时还会提示未完成认证。而领完代金券后,再申请试用就顺利了。这让用户比较confused.。
需要审核,可试用半年,无带宽
SLA服务承诺
至尊服务,一个月消耗金额大于10万元可获得,1V1服务,更快速响应和恢复,主要为游戏、视频、移动应用护航。
建立中国游戏生态联盟,为游戏开发者提供一站式扶持资源
2014年腾讯、阿里、华为等同一批通过可信云认证
产品支持服务
无理由退款
按月计费(1年按10个月计费)
按月计费(1年按10个月计费)
按量付费(精确到小时,流量精确到GB)
按容量包月包年
按存储容量+按带宽流量+按接口调用数量
CVM最低45元/月起、
其他配置价格基本差异不大,与阿里云上海、广州节点相差3%-5%
ECS最低28.8&元/月起
1、外链推广
2、代理和渠道
3、线下俱乐部活动及线上扶持活动,吸引中小企业和开发者
1、&代理和渠道(SI、ISV等),阿里云给到渠道的价格是4-5折
2、&创客扶持(融资、孵化器等)
3、&比赛等推广形式
5&总结和建议
5.1&观点总结
&O&在IAAS层的纵深超过腾讯云,需求细分做得更落地,腾讯云的产品和特性大体上是阿里云的子集;
&O&鲜明的阿里烙印,有电商特色、运营基因;
&O&量的优势明显,如可拿到骨干网的带宽,而腾讯的夜间网络不好;
&O&从正在公测的功能看,阿里正在向数据挖掘方面发力,有数据量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
&O&其产品基本完美支持电商、建站行业的需求;
&O&应用服务丰富度高于阿里云。根因是自身在社交应用、游戏应用中积累丰富的家底,自有核心技术成熟;
&O&IAAS和PAAS产品上,腾讯云与阿里云的差距在缩小;
&O&交互细节体验上更好,用户更傻瓜式开通;
&O&腾讯云目前的产品,基本满足游戏、视频、移动应用行业的需求,但行业解决方案的数量偏少,毕竟运营时间不长;
&O&在游戏行业,优劣势如下:
&O&继续深耕现有的行业客户,对客户需求进一步细分,细化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自身运维运营经验,开放更多应用吸引客户上云,同时强化大数据产品组件;
&O&继续打造其他行业的解决方案,根据其他行业的解决方案的需求,完善产品;
&O&IAAS层产品可借鉴阿里云,或直接借鉴阿里云的老师AWS,根据差异比对来丰富产品系列。AWS之所以推出目前的产品,背后已经提炼了行业客户需求。借鉴他们提炼的成果,对我们分析客户需求有启发作用,也有验证作用。可缩短产品完善的时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国内云计算评分:阿里云、AWS领跑,腾讯云只比百度云略强 -- 飞象网
国内云计算评分:阿里云、AWS领跑,腾讯云只比百度云略强
云计算厂商到底哪家强,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今天来聊一聊,各家厂商的云计算技术到底怎么样。笔者选取了国内知名度比较高的几家厂商,通过弹性计算能力(云计算的核心能力)、数据库能力、存储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CDN业务、域名服务等几个方面来评判,看看哪个才是适合你的云计算厂商。
想看结果的可以直接拉到全文最后两段。
AWS 作为云计算的老大哥,在弹性计算方面,发展其了以EC2为首的计算服务矩阵,提供了10项不同的产品,联合来使用,满足用户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但是产品缺乏场景,无法满足用户的直接需求,需要用户自行构建一些计算的服务。给4.5分。
在数据库方面,AWS提供的数据库类型是相当丰富的,六种常见的SQL数据库(Amazon Aurora、PostgreSQL、MySQL、MariaDB、Oracle 和 Microsoft SQL Server)、特有的DynamoDB、基于Redis和Memcahed的ElastiCache 产品,给你以最完美的用户体验。给5分。
在存储方面,AWS的S3存储服务可以说是鼎鼎大名,不少人都听说过或使用过,AWS还推出其块存储和弹性文件存储系统,以及PB级文件存SnowBall。不过本身由于产品类型的限制,对应某些特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无法很好的满足,需要用户进行一定的妥协,给4分。
在安全方面,AWS提供身份认证系统、证书系统、WAF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多项安全、合规方面的服务,来帮助用户更好的规范化自己的业务,实现更好的业务拓展。给4分
在大数据方面,AWS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发了EMR、QuickSight、Lex、Polly等产品,来帮助用户去更好的进行大数据研发和人工智能的研究。给4分
在CDN方面,AWS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了近70个 CloudFront 节点,足够满足用户出海的需求,可惜的是没有一个国内节点,如果当前业务主力仍在国内,可能并不适合使用 AWS 的 CloudFront。给3.5分。
AWS并没有提供域名注册的服务,不过其提供的DNS服务 Route 53 也属于非常出名的,很多大型企业都在使用该服务,给个及格分(3 分)
Azure(中国)
在云计算的基础能力-弹性计算上,Azure似乎更倾向于由用户自行实现场景化,所提供的计算服务较为基础,只有虚拟机、虚拟机规模集(集群)、应用服务、批处理等6项服务,由用户自身借助虚拟机实现场景化,给4.5分。
在数据库方面,Azure着重其SQL Server产品,围绕SQL Server提供了不少的服务。不过也没有忘记广大用户的需求,提供了MySQL 产品和 Redis缓存,以及其所特有的DocumentDB,给5分。
在存储方面,Azure只提供了一种云存储,而且只能挂载在虚拟机上,相对来说,可以使用的场景就少了一些,给3分。
在安全方面,Azure只提供了秘钥保管库、Active Directory 和 多重身份验证,使用的场景有限,只能给2分。
在大数据方面,Azure只提供了HDInsight、流分析、认知服务、PowerBI这四种服务,在大数据方面的投入太少,给2分。
在CDN方面,Azure在国内投入建设了大概50个节点,在之前的测评中,Azure的可用节点量还是非常多的。使用效果还算给力。不过由于Azure的CDN只能用于自家的虚拟机产品,这一方面还是不如其他家相对开放宽容一些。给2.5分。
由于Azure并没有提供域名服务,所以在这一方面,0分。
阿里云在弹性计算投入巨大,拥有包括云服务器、专有网络、容器服务、弹性伸缩、负载均衡等9项业务,涵盖用户的每一种选择。但是其在计算领域更加专注于底层的的计算能力,而不关注顶层的封装。不管是新颖的 ServerLess 还是火热的BaaS技术都未曾涉及,不免有些遗憾,给4.5分。
在数据库方面,阿里云拥有足够的诚意,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不管是普通用户常用的三大SQL数据库(MsSQL、MySQL、PostgreSQL),还是流行的NoSQL(MongoDB、Redis、Memcache),都为用户提供了服务,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这些能力同时,对于大数据需要的海量存储,阿里云也提供了对应的产品(PetaData、HBase以及 OceanBase)。除此之外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数据管理的服务也大大的帮助用户更好的进行数据管理,可惜对于企业应用常用的Oracle数据库没有支持。给4分。
在存储方面,阿里云提供了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归档存储、块存储和表格存储等多种存储模式,帮助用户更好的管理数据,给4分。
在安全方面,阿里云以云盾为基础,发展出了14款安全产品,涵盖了WAF、内容过滤、数据加密、ddos防护、数据风控等多项功能,为用户的数据安全保驾护航。给4.5分。
在大数据方面,阿里云以数加为基础,发展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展现、人工智能、大数据基础服务四大板块,14项不同的产品,在众多产品体系中,属于阿里云集中力量发展的项目。给4分
在CDN方面,阿里云官方给出的数字是500+全球节点,之前在进行CDN测评时,测试域名使用的国内节点也有30余个,满足你对带宽的需要,给5分。
在域名服务上,阿里云做的是最好的,其域名业务源自收购的国内的最大的域名供应商万网。不仅提供了基础的域名注册的服务,还针对域名交易的人群,提供了域名交易、域名预定、域名转入等服务,帮助用户更好的管理域名,点赞,给5分。
腾讯云在基础计算能力的提供上,投入不少精力,包括标准的云服务器、GPU云服务器、FPGA云服务器等,在弹性计算上,大量的投入研发和实践,帮助用户更好的使用云计算,给4分。
在数据库方面,腾讯云提供了标准的SQL数据库和其特有的TDSQL,针对高速缓存场景的Redis和Memcached、标准的NoSQL数据MongoDB以及一些适合于大数据的数据库,如HBase、分布式数据库DCDB。不过丰富的产品缺没有配套的应用,腾讯云没有针对用户提供数据迁移的服务,会导致用户在使用时的体验不佳。给3分。
在存储方面,腾讯云的技术研发略显吃力。只提供了标准的对象存储和云硬盘服务,对于一些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来说,还是显得不足。给3分。
在安全方面,腾讯云依托大禹网络安全和天御业务安全防护,提供了不少场景化的安全服务。相比之下,腾讯云的产品更加倾向场景化为用户提供服务。给3.5分。
在大数据方面,腾讯云发展出来了大数据基础服务、数据应用和AI三大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技术产品,对于用户来说,也是可以更好的去借助云计算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需要。给4分
在CDN方面,腾讯云依托腾讯本身的业务,提供了全国500多个加速节点,来帮助用户去提升用户体验。不过也可能是由于节点过多,导致腾讯云的CDN的每次变更,都会有较长的时间才能生效。给4分
在域名方面,腾讯云只提供了基础的域名注册服务,只能算个及格。给3分。
百度云在计算上提供了多样化的计算能力,除了提供基础的IAAS的云服务器,还提供了专属服务器、物理服务器和GPU服务器。特别是其一直以来的发展的BAE应用引擎,增添了一些亮点。不过本身计算产品的种类较少,也确实是其问题。给4分。
百度云在数据库的建设上,不如其他家用心,只提供了标准的MySQL、SQL Server、Memcache、Redis和NoSQL 数据库 MolaDB。只能算的上及格,给3分。
在存储方面,百度云如同腾讯云,只提供了对象存储和云磁盘,只能够给一个及格分,3分。
在安全方面,百度云可以说是诸多云计算厂商中提供的最差的了。只提供了标准的安全服务和DDos防护服务,也只能够给3分及格分。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百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发,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大数据产品和人工智能产品,包括MapReduce、批量计算、OLAP引擎、机器学习等。做的是非常不错的。给4.5分。
在CDN方面,百度没有说明到底提供了多少个几点,但是根据其节点分布图,除了海南和西藏,都能够保证每个省份至少一个加速节点。给3分。
百度云提供了域名注册的基础服务,没有提供其他服务,只能算个及格。给3分。
各家云计算厂商都有自己的优势业务,AWS的数据库、Azure的弹性计算、腾讯云的场景化、百度云的人工智能、阿里云的安全。相比之下,&AWS作为云计算老大哥,全面领跑云计算技术竞赛。阿里云则更均衡,&在CDN、存储领域的能力更优秀&。腾讯云虽然宣传做得好&,&但实际水平确是最低的&,&只比百度云略好&,&跟&AWS、Azure、阿里云有非常大的差距,计算规模上也不及3A的十分之一。
云计算不同于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往往是轻资产,重人员。云计算打的是基础设施的仗,如果想要做好云计算,就要有大笔的资金投入,来去提升自家产品的体验,如果没有良好的输血能力,可能会倒在胜利的黎明前。
最后,给一些想要做云计算创业的人一些建议,如果你想要做云计算的创业,关注小众用户,做个性化的云计算服务,或许能够让你从诸多大厂的围追堵截中走出来。
编 辑:孙秀杰
我那时最多是从一个甩手掌柜,变成了一个文化教员。业界老说..
CCTIME推荐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云免费云服务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