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淹没洪水回水回水计算软件;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当前位置:>>
上下断面间河段距离选取对水库回水计算的影响(沙成刚 赵廷红)
发布时间:日
摘要:上下断面间河段距离△L的选取是计算水库、水电站回水和确定淹没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分别探讨河段间距选取对确定河道比降的影响和对回水长度范围确定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同流量同起推水位不变的情况下,河段间距选取越大,河道平均比降、末端回水尖灭点的极值趋向误差就越大,不能正确反映出河道水面线的真实情况,所以要提高回水水面线的计算精度,就要严格控制好河段间距的选取。
关键词:回水计算;上下断面间河段距离;水面线;起推水位;回水末端
Impacts of River Reach Distance Selection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Cross Section on Reservoir Backwater Calculation
SHA Chenggang1,2, ZHAO Tinghong1
Abstract: The river reach distance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sections △L is a main factor that influence the backwater calcula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ubmerged line of reservoir. The impacts of △L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river channel gradient and backwater length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larger △L can lead to bigger extremum tend errors on the calculation of river average gradient and backwater length when the flow and initial push level are same. For improving the calculation accuracy of backwater surface curve, the selection of △L must be strictly controlled.
Key Words: b river reach distance between upper and
backwater end
中图分类号:P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5-0004-04
水库回水计算成果是确定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重要依据,其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淹没对象的实物指标(包括需要迁移的人口和淹没土地、房屋、林木、公路、桥涵等的数量)以及库区淹没赔偿范围,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蓄水位和汛期限制水位的合理选定;也是建库后,对水库进行调洪演算考虑动库容影响时所必需的。然而,影响水库回水计算成果和精度的主要因素有河道断面特性值F、沿河糙率n、河段计算流量Q、上下断面间河段距离△L 及局部水头损失等[3],要使这些因素正确合理就要合理布设测量断面、提高测量精度,并应用Excel、AutoCAD 等软件深入细致地分析计算,进而得出较为精确的回水水面线,以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但河道的分段一般以人工方式进行,在划分时往往容易忽视其重要性而不被重视,从而出现计算成果精度不高或与实际不符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返工。为此,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分析同流量、起推水位不变而河段间距不同,对确定河道比降精度的影响及对确定回水长度范围的影响。
1 对确定河道比降精度的影响
1.1 计算公式
目前,普遍采用的回水计算公式大都是经过简化和近似处理的。工程实际中,一般按恒定流考虑,由下断面水位Zd推求上断面水位Zu,使之符合计算依据的基本方程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能量方程[1]。其基本计算公式
式中,Zu、Zd、△Z为上下游断面水位和水位差;Q为计算河段流量;△L为上下断面的间距;K为上下两过水断面流量模数平均值;Vd、Vu为上下断面平均流速;α为断面流速不均匀系数;ζ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A为断面面积;R为水力半径;n为糙率;J为河段的水力坡度;为河道平均水力坡度;K为河道的流量模数;g为重力加速度。
计算库区河道水面线时,沿库区河道各个断面的水位Z 在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理论上水位没有变化,但实际中推出的水面线存在较大误差。其主要原因就是河段间距选取的不合适,使得上下断面间各水力要素不一致,从而导致计算所得河道比降和实际比降出现偏差,水位或高或低。因此,无论是从上断面推求下断面,还是从下断面推求上断面,都需要选取较为合适的河段间距,再推求水面线。
1.2 实例分析
根据某水电站实测地形图及实测资料,河道的综合糙率选为0.032,正常水深2.76 m,河道平均宽度约80 m;又根据SL 290—2003 《水利水电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规定,本次淹没标准采用5 年一遇且流量为1 210 m3/s。其平面示意见图1。
为方便讨论和比较,在水库河道断面间距分别取100、200 m 及300 m。其中,Ⅰ-Ⅰ桩号为坝址位置,桩号排列逆河流方向,起算断面即坝址处断面。以下游独立石附近的Ⅰ断面(坝址处)作为下边界,以上游大桥附近的Ⅺ断面作为上边界。
在同流量及起推水位不变的情况下,选不同河段间距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当河段△L 取100 m时,选取19 个断面,各河段间河道比降的变化不大,说明各水力要素基本上无大的变化,但随着河段间距△L 取为200 m和300 m增大时,河段比降变化较明显,出现忽高忽低现象,说明随着河段间距的增大,各水力要素出现上下端面的相对不一致性,影响到了河段比降的取值,进而影响整个河道的平均比降的取值,形成较大的误差,其不同河段间距时的比降变化趋势对比图,如图2。
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断面(河段的上下两端断面) 最好选在无回流的渐变流断面上,不可避免时,过水断面面积应扣除回流所占面积,当沿程水力特性变化不大时,水流比较平稳,计算的河段可取长一些;如果河道变化较为剧烈,则应多布置些断面,计算的河段可以取的较短一些,同时靠近回水末端一段河道,既受回水影响,又受来水影响,水面变化较大,则河段断面选取可取短些[1]。
2 对确定回水长度范围的影响
2.1 末端尖灭点的确定
理论上,回水末端终点计算的简易判别式
式中,L为坝址处至回水曲线终点的距离;L0为过回水曲线在坝前的水面作一条水平线交至河底的距离;h0为原水面线在坝前的水深;ha为回水曲线在坝前的水面高度与原水面线在坝前的水面高度之差。
实际中,在判定回水末端判别标准的选取上,回水曲线与天然水面线应该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图1 某电站回水区域各上下典型断面平面示意就是回水的末端,也叫尖灭点。理论上,回水末端应该位于上游无穷远处[5],但目前规范中常用的判定方法,即取回水曲线与相应流量天然水面线的水位差来确定回水末端,或根据回水后水深与相应流量天然水深的比值来确定回水末端[4]。在实际工程中,根据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规定,水库回水曲线计算至回水水位高于同一断面同频率天然洪水位0.1~0.3 m 处,一般以0.3 m的标准作为判定回水末端。回水末端的判别标准的精度不仅影响回水长度的数值,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影响回水长度随流量变化的规律。
仍以上例,其不同河段下建坝前后水位变化趋势及采用垂直斩断法确定尖灭点位置见表1。
2.2 成果精度影响分析
由于水面线计算式中的水头损失只能近似的按均匀流下的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式,且以差分代替微分,并视为线性变化,因而确定河道水面线的精度与上下计算河段断面的水位差和河段间距有关。由表1 及表2 在同流量及起推水位不变的情况下,选不同河段间距进行对比分析可知:①在河段间距△L=100 m 时回水末端大约在1 800 m 处尖灭,△L=200 m 时回水末端大约在2 200 m 处尖灭,△L=300 m 时回水末端大约在2 400 m 处尖灭,尽管规范规定一般以0.1~0.3 m 的标准作为判定回水末端,从计算数据来看,对末端尖灭点位置的确定影响较大(见图3);②河段间距较小时,建坝后水位接近于均匀流水位,符合a1型壅水水面线;河段间距较大时,水位变化较明显,相比,同河段断面时的水位或偏低或偏高;③随着河段间距选取的增大,河道底坡及水位随之发生变化,比降越陡,建坝前后水位趋于尖灭的尖灭点向后延伸,出现一个无限趋近的极值,回水长度也随之加长,淹没范围也随之变化,其回水长度对比图如图3。④建坝前后的水位差呈现线性变化,河段较短时,水位落差较小,上下断面水力要素差别不大,基本能真实反映出河道的实际情况,而河段间距逐渐增大,水位落差明显,有的地方甚至达到近1.5 m的落差,和实际河道水位存在较大误差。
水库回水计算成果是确定水库淹没处理范围的重要依据,其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淹没对象的实物指标以及库区淹没赔偿范围,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蓄水位和汛期限制水位的合理选定;而天然河道形态不规整、底坡不均匀、断面形状和大小多变、河身有弯有直、有收缩有扩散,正确合理布设河段断面及河段间距的选取成为实际设计中的关键,但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对河道流段的划分现阶段仍一般以人工方式进行,目前尚未看到有关定量处理这个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确定河道上下断面间河段距离时要对已掌握的地形资料、水文资料以及水能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考虑,进而择取较为准确断面位置,为计算的精确度提供保障。
本文从实际工程案例应用出发,分别探讨了河段间距选取对确定河道比降的影响和对回水长度范围确定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同流量同起推水位不变的情况下,河段间距选取越大,河道平均比降、末端回水尖灭点的极值趋向误差就越大,不能正确反映出河道水面线的真实情况,所以要提高回水水面线的计算精度,就要严格控制好河段间距的选取。
参考文献:
[1]吴持恭. 水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炜. 水力计算手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邓敬存. 回水计算工作中的几点经验[J]. 水力发电,1997(4):8-9.
[4]肖翘云,马健,韦锡坚. 水库回水计算的几点体会[J]. 水力发电,1994(8): 28-32.
[5]张明进. 广西浔江长洲枢纽回水范围理论分析与数学模型计算研究[D]. 南京:河海大学,2005.
[6]张玮,吴苏舒,张明进. 山区河流小型水电站回水末端计算[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6): 38-40.
[7]曹波,谭德宝.基于遥感图像与DEM 的水库回水水面线测定[J]. 人民长江,2010(6): 88-91.
[8]刘曾美,吴俊校,黄国如. 河渠弯道缓流水面曲线计算探讨[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8(2): 54- 59.
[9]张强,李怀恩,郑仰奇,等. 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敛散性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16(2): 39- 41.
[10]金菊良,杨晓华,金保明,等. 计算天然河道水面曲线的新方法[J]. 水利学报,2000(9): 25- 27.
[11]任宏斌. 回水计算中流量模数计算方法的探讨[J]. 水力发电,2003(9): 11-12.
[12]张玮,吴苏舒,张明进,等. 山区河流小型水电站回水末端计算[J].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3): 38-40.
[13]张明进,张玮,曹民雄,等. 水库回水长度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 水运工程,2006(12): 33-37.
作者简介:沙成刚(1983-),男,青海西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电站优化设计研究。
值班电话:
地址:拉萨市色拉路78号 邮政编码:85000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回水分析计算大纲范本46页.doc 4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9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水利水电工程 初步设计阶段
回水分析计算大纲范本
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
回水分析计算大纲
主编单位总工程师:
主 要 编 写 人 员:
软 件 开 发 单 位:
软 件 编 写 人 员:
回水计算时应采用洪水水面线推求各河段综合糙率,分析水库泥沙冲淤后河段糙率的变化;
勘测设计研究院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水库回水计算 7
应提供的设计成果 11
1??库容和年输沙量之比(以下简称库沙比)小于30的电站,应根据水库形态、河流输沙特性、泄流规模以及泥沙淤积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拟定排沙减淤的水库运行方式。当库沙比大于30时,拟定水库运行方式可不计人库泥沙淤积的影响。? 2??高水头电站应分析过机含沙量、泥沙级配及硬度。? 3??水库泥沙冲淤计算,应根据泥沙特性、水库运行方式、资料条件等,可选用类比法或经验法,也可采用数学模型。? 4??水库泥沙淤积预测年限为工程投入运行后的10~20年。??当水库冲淤相对平衡年限小于10年时,水库泥沙淤积预测年限为水库冲淤相对平衡年限。 5??水库回水计算应根据河道条件、水库特性、水库运用方式,按满足设计要求的流量,推求建库前天然水面线及建库后泥沙淤积预测年限的库区回水水面线。回水计算时应采用洪水水面线推求各河段综合糙率,分析水库泥沙冲淤后河段糙率的变化;计算断面应能反映河道基本特性及淤积后河床特性。?
游,行政区划隶属
县,水库控制流域面积
km2。本工程以
为主,兼顾
等。最大坝高
m,正常蓄水位
万m3,电站总装机
MW,灌溉面积
提示: 简述枢纽布置形式,主要泄洪排沙设施与泄流规模,水库运行方式,上下游梯级衔接情况、水库调节性能与设计、校核洪水等。
设计依据文件和规范
有关本工程(或专业)的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文件;
初步设计任务书和项目卷册任务书以及其它专业的要求;
主要设计规范
DL 5021-93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规范(试行);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处理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主要参考资料
水力计算手册(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
水力学(上册)(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水力学教研室编);
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报批稿)。
型水库。水库由
河和主要支流
等组成。正常蓄水位
m,相应库容
万m3,水库面积
km2,水面宽
m,库区长度为
km,河道纵比降为
河床。库区平面形态如图
提示: 简述两岸城镇居民点和重要工程的分布、位置、高程以及公路、铁路、跨河(沟)桥等。必要时,概述上游梯级枢纽情况(含枢纽布置图)。
库区纵、横断面表(必要时表列断面特征线)。
提示: 河道分段与断面布设参考《水力计算手册》第八篇第一章第三节及《水库水文泥沙观测试行办法》第五章第三节。测设断面时,应注意断面高程系统(即基面)与大坝高程系统一致,必要时应与上下游梯级的高程系统一致。对于横断面中的深潭或翼水,一般应扣除后再进行水力因素计算。
正常蓄水位
m,防洪限制水位
m, 设计洪水位
m, 校核洪水位
m, 以及水库运行方式(必要时给出年内、年际的月水位变化过程线)。
水库水位容积、面积曲线及表
水 库 水 位 容 积、面 积 表
年 库容,万m3 高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回水计算工作中的几点经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回水计算工作中的几点经验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回水分析计算大纲范本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回水分析计算大纲范本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库回水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