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vr体验vr游戏设备厂商购买哪个VR厂商的质量较好?

要想VR体验好 这些硬件条件少不了
  也许就在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同时,市场上恐怕又冒出了许多VR眼镜,无论是PCVR还是移动VR。当市面上有太多五花八门VR眼镜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辨别哪一款值得掏钱,哪一款很坑爹。    今天,我们索性和大家好好聊聊,一部优秀VR眼镜需要达到哪些基础指标。    屏幕分辨率    你们知道隔着纱窗看风景是怎样一种想死的体验吗?如果VR屏幕分辨率不足,人眼会直接看到显示屏的像素点,就好比在纱窗之后看东西一样。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纱窗效应&。    一部出色的VR眼镜,纱窗效应必须得消灭,我们不仅得消灭纱窗效应,还要拥有沉浸式的屏幕体验。    这一点如何做到?    全球知名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AMD放豪言表示,VR屏幕分辨率起码要达到16K才合格。    AMD认为,人的双眼在水平方向上有120度的视野,垂直方向上有135度的视野,在这片视野范围内人眼的像素极限是1亿1600万像素,最接近这个数字的是16K分辨率(1亿2800万像素)。    AMD的理论固然非常理想,几乎把VR屏幕当成人眼,不过,我们认为,这其实是一个从理论上推导出来的极限数值,实际上4K分辨率就已经有不错的效果,8K基本上算大部分人的&视网膜&极限了。    何况AMD自己目前也无法实现16K,据称,AMD正在研发自家的VRHMD眼镜,而且规格惊人,单眼分辨率高达4K。    4K屏幕,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并不难实现,况且已经有4K屏幕手机出现,比如索尼Z5 Premium。三星也为了VR也专门研发了一款5.5英寸的4K屏幕。    4K虽然是比较理想的分辨率,但是这一分辨率标准尚未爆发,我们只能退而求次,选择2K分辨率,这应该VR屏幕分辨率的及格线。现在很多期间手机都已经配备2K屏幕,也就是分辨率。PCVR方面也已经有分辨率不错的机型,比如OculusRift,,单眼为。HTCVive分辨率也是。    刷新率/帧数和延迟    刷新率,指的是显卡将显示信号输出刷新的速度,比如60Hz就是每秒钟显卡向显示器输出60次信号。刷新率是由屏幕决定。    在使用VR的时候,如果用户头部运动和显示屏中的响应画面之间,有比较久的延迟,或者帧与帧之间有比较严重的影像残留问题,佩戴者就会感觉到头晕恶心。    在刷新率方面,目前VR的基本要求是90Hz,Ocukus Rift和HTC Vive已经达到这一要求。索尼PS VR的刷新率最高,达到了120Hz,索粉的信仰又回来了。相比之下,三星Gear VR的刷新率只有60Hz,60Hz当前算是VR的入门配置。    帧数,是指画面改变的速度,60fps就是每秒钟显卡生成60张画面图片(理论上,每一帧都是不同的画面)。帧数FPS是由显卡决定。    只要显卡够强,帧数就能很高,只要帧数高画面就流畅。这就是为什么HTCVive需要高配电脑才能玩得转的原因,人家的显卡就强得多。    和刷新率一样,帧数的入门要求要达到60fps,想到达到不晕的效果,那至少得有90fps,如果达到120fps,那就更好不过。    通常情况下,离开帧数谈刷新率,那就是耍流氓,所以,刷新率和帧数最好能够匹配。比如。    我们这样解释吧,显卡每秒帮你翻100页的画面(每秒帧数100fps),而屏幕每秒只能浏览翻60页(刷新率为60Hz),那只能看到60页的画面,剩下的40页你根本没看到。    刷新率和帧数我们都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个重要指标&&延迟率。动和视野的延迟不能超过20ms,否则会有很明显的拖影感。你想想看,你转过头,但是要等一会画面才出现,你不晕,谁晕。我们很高兴的看到,目前已经有低于17ms的VR眼镜出现,那就是中兴日前才发布的中兴VR,延迟率低到只有16.7ms。    屏幕材质    一般情况下,厂商其实也不愿意选择TFT屏幕,它不支持20ms毫秒以内延时、75hz以上刷新率。    当前我们看到的VR很多采用LCD或者OLED屏幕,在这两种屏幕中,选择OLED是相对较好的选择。市场上很多国产VR屏幕都是LCD屏,自带很高的余晖效应,做不到20ms,导致很多国产厂商的产品体验起来拖影严重,非常晕。    如果可以的话,AMOLED屏幕才是最佳选择,对,就是三星手机采用的屏幕材质。现在Oculus、索尼等VR旗舰产品纷纷采用AM OLED屏幕。    AMOLED优点很多,它自发光,不像LCD显示屏采用了背光源。AM OLED具有更薄更轻、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高清晰、高亮度、响应快速、能耗低、使用温度范围广、抗震能力强、成本低和可实现柔性显示等优势。AM OLED屏响应时间只有2ms,可以轻松做到20ms以下延时。    FOV    随着VR时代的到来,FOV视野这个词也进入了大众视野,并且成为我们购买VR时候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VR视野窄,你在体验的时候无法拥有良好的沉浸感,眼睛的两边仿佛受到了限制。如果你想要拥有较好的沉浸体验,请确保VR的视野在100度以上,PSVR视野为100度,HTC Vive和Hololens都达到了110度。华为由于不认真做VR,只是试水,因此华为VR的视野只有95度。    为了扩大VR的视野,微软还专门研发了一套解决方案,在主显示屏四周安装数十个LED灯,扩大视野,提高虚拟现实系统给用户带来的身临其境感。    处理器和显卡    就PCVR来说,当前最低的处理器要求是Intel Corei5-4590处理器,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标准,你的电脑将无法支持Oculus Rift和HTC Vive。    就VR眼镜盒子来说,手机至少需要搭载高通骁龙820处理器,VR一体机也是同理,至少搭载骁龙820才能够支持更复杂的处理运算。今年4月份,Pico发布了一款头戴VR一体机,搭载的正是骁龙820处理器。    骁龙820在研发的时候,就已经专门将VR支持考虑在内,它还集成了Adreno530,性能提升最多可达40%,同时功耗能降低最多40%。    现在正值台北国际电脑展,英特尔和AMD都借此机会发布了支持VR的处理器和显卡。英特尔专门发布了Intel Corei7处理极致系列(Extreme Edition),这条新产品线代号为Broadwell-E,核心数目已升至当前桌面最高的10核心。该处理器系列已经获得了VR标准认证,玩家可以完美体验OculusRift和HTCVive。    在显卡方面,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最低要求为英伟达Ge Force GTX 970或AMDR 9290。不过,以后我们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比如英伟达啊GTX 1070、GTX 1080或者AMD Mali-G71。    操作方式    当前VR的操控方式主要是通过手柄,我们还是得依靠手柄配件才能够与虚拟现实世界交互。比如Xbox One手柄、HTC Vive手柄以及PS4的Dual Shock 4手柄,即使是三星Gear VR也需要通过一块触控板来实现交互。    这是当前主要的VR交互方式,不过,这种交互方式不属于未来。语音和手势交互才能让我们忘记我们处于VR虚拟现实中,并真的误以为我们就处在现实中。手上拿着两个手柄挥舞,这你让我怎么完全沉浸?    对虚拟现实环境的操作,如果能够通过语音控制来实现,将会使各种操作变得十分简单,比如,你要打开一辆虚拟汽车的门,你只需要说一句&开门&即可。    当然了,如果要还原真实世界,仅仅依靠语音操控还不行,我们还要结合手势操作。这就需要一些运动捕捉设备,去捕捉用户全身的动作信息,让用户更好的沉浸在虚拟现实里。    这样的&未来&其实,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    Leap Motion就是能够让我们实现手势交互的秘密武器。Leap Motion能够让我们使用空中手势与VR虚拟现实世界进行交互,直接使用双手就能拿起虚拟现实世界里的杯子,抱起虚拟现实里的猫,完全不需要借助手柄。    日前,国内科技公司暴风魔镜发布新款VR产品,它集成了Leap Motion技术,允许用户空中手势操作。    就当前来说,放弃手柄,使用语音和空中手势的交互模式,会更加增强用户的沉浸感。至于&眼球操控&,我们认为无论是时间还是技术都还太早了一些,当前技术的不成熟,会使得用户眼睛很累,而且准确度、灵敏度都还不够,暴脾气用户是会掀桌的。    重量和发热    接下来我们来和大家讨论一下,重量和发热将如何影响VR体验。当前的VR眼镜和AR眼镜不同,VR眼镜体积比较大,需要戴在头上,完全笼罩住用户的双眼。如果,VR眼镜重量过重,我们的头部、脖子、鼻子都需要承受过重的重量,容易让用户疲劳,无法长时间使用。Oculus Rift当前重量为453g,国内大朋眼镜重量500g。就重量方面来说,VR的重量还有很大的缩减空间,设计师可以通过选用更轻的材料,更简洁的设计来减少VR眼镜的重量。    在发热方面,厂商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选择低功耗处理器和显卡,减少眼镜的发热情况,还有的厂商会选择内置电风扇的方式,不过,风扇的增加,VR眼镜可能会在佩戴舒适度、尺寸方面有妥协。    减弱蓝光    一款好的VR眼镜,它必须在保证用户拥有狂拽酷炫体验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用户的眼睛,尤其是蓝光对人眼的伤害。    VR现在处于快速发展期,乱象丛生,硬件参差不齐,有的厂商甚至不会去考虑蓝光伤害这个问题。可是,我们在使用VR设备的时候,我们眼睛大部分接触的都是屏幕,如果蓝光没有被人为的减弱,那么,我们的眼睛就有可能会被伤害。    苹果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在iOS 9.3中加入了nightshift功能,也称为&减弱蓝光&功能,太阳落山后,iPhone的屏幕会自动变成暖色,减少蓝光。在早晨,显示屏会自动调整成正常的色温,模拟正常的日光。    三星也在研发蓝光减弱技术,名为Bio Blue,它可以让AM OLED屏幕的蓝光从32%减少至6%,从而有效保护视力。    就VR硬件厂商来说,尽量使用质量有保障的材质,据称现在很多厂商已经想出如何应对屏幕蓝光的策略,在VR眼镜中使用带有蓝光过滤功能的镜片,来减小对眼镜的伤害。    好了,以上便是一款出色VR眼镜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方便大家在购买VR眼镜的时候做个参考,以免买到坑爹的产品。
@中国安防展览网AFzhan
扫一扫,官方微博互动多
微信号:AFzhan
扫一扫,安防讯息尽收眼底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安防展览网,转载请必须注明
中国安防展览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
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
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免费注册后,你可以
了解安防行业更多资讯
查看安防行业供求信息
凸显安防行业自身价值
想快速被买家找到吗
只需要发布一条商机,
被买家找到的机会高达
90%!还等什么?
解码器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是为大家讲解的重点内容,解码器它是和编码器相对来说的
深度学习算法崛起背景
无线监控摄像机传输延迟如何解决?
应用 算法 芯片 “三位一体”浅析语音识别
视频监控系统在金融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LED显示屏常见故障检修办法
无线监控摄像机传输延迟如何解决?
浅谈线缆产品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安防监控行业常用问题 一次收藏终身受用
汉邦高科,一面中国安防的旗帜,一个伴随着中国安防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优秀企业,在
高新兴总裁侯玉清:物联网为大数据业务拓宽通途
专访孙龙喜:“这就是专业的价值,也是专注的价值”
高端警用装备“思迈奥”原是安检门租赁市场发起人
12年专注人证比对领域 中软高科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
大华股份潘石柱谈如何“深度见识”
海康威视胡扬忠:道法自然 全力以赴迎接AI时代
希捷科技:专注持续创新 领先安防存储
泛海三江段先昌:主动出海 中国企业才能走得更好
  &参与&使企业品牌深入人心;&获得&rd
  为期近一个月的第八届2017中国安防十大评选&报名
  为提高安防行业的知名度,推进安防企业品牌建设,打造一
  由中国安防展览网打造的一款针对安防人做生意、找产品的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梦想中的家园跃然绿水青山
第十五届深圳“安博会“大幕的完美落下,已预示着两年后第十
2017中国地下空间产业博览会
2017全国社区创新与发展大会暨全国智慧社区建设博览会
2018第六届中国(广州)国际自助售货系统与设施博览交易会
2018中国(湖北)国际公共安全技术产品博览会大型VR游乐设备崛起,VR线下体验馆或进入洗牌阶段-钛媒体官方网站50元一副“VR眼镜”是真VR吗
进口品牌的VR设备让体验者“如痴如醉”供图/视觉
谷歌“眼镜盒子”只是一次性体验设备
淘宝上的那些低端VR产品均是基于Google Cardboard开源方案的,没任何技术含量,也缺乏整合内容的能力。对行业而言有一定价值,看上去降低了用户体验VR的门槛。但不好的地方是,让用户误解了VR体验原来就是全景视频,而在体验了真正的VR之后就会发现山寨低端产品只能称之为全景视频小盒子。
虚拟现实,也就是VR,是当下非常火爆的概念。但是由于硬件设备所限,许多人没有机会亲身体会真正的VR。据调查,目前世界顶级设备厂商的VR设备售价均在7000元人民币左右,有的甚至还未推出国行版,这使得普通用户和VR设备之间隔着一道鸿沟。信息不对等及昂贵的VR设备,令国内一些厂商开始寻找和制作低端的VR设备,甚至与之相似的全景视频设备、3D设备,以此降低VR眼镜的门槛。殊不知,这些产品并不能代表真正的VR设备,会对消费者产生某种误导作用。
“VR眼镜”淘宝最低9.9元一副
北京青年报记者打开淘宝网搜索“VR眼镜”,结果五花八门,价格也从9.9元到几万元不等。选择“按照销量排序”,排名前十的结果几乎都在19.9元到39元之间,最贵的也不超过89元。排名第一的“新款VR虚拟现实眼镜手机3D 4代眼睛头戴式影院游戏视频智能头盔”单价49.9元,月销量达到85736件,除去刷单的水分,收入依旧十分可观。在淘宝页面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未曾听说过的牌子,并且这些VR眼镜的外观十分类似。如果不是对VR设备有一定了解的消费者,会认为“VR眼镜就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如此廉价的设备真的是VR眼镜吗?
一位售卖该类产品的淘宝店主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这种VR眼镜其实是“3D全景眼镜盒子”。相当于在电影院内看3D电影时所佩戴的3D眼镜,再加上两个凸透镜,形成一种全景效果。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元件,但原理并不复杂,“它就是一个盒子,其中并没有系统,也无需插电”。使用时,需要事先下载特定的软件,播放其中的3D片源,也就是分屏的片源,才可以收到3D的效果。并且这种眼镜装置非常简易,本身不能控制手机和片源,需要事先把手机上的片源打开,待视频播放后再将手机放入眼镜中,播放完毕后,也需要先取下来再控制手机。虽然卖家极力搭售“蓝牙手柄”,但其实该手柄与眼镜无关,而是直接与手机相连接。
北青报记者在1688批发平台上查询到,深圳几家代工厂“VR眼镜”的报价是每个6.84元,成本极低,且还可以定制专属logo。对比该产品与淘宝热卖的VR眼镜,发现几家淘宝店铺甚至连logo都没有改变,让人不禁怀疑淘宝热卖款的来源就是这些低价代工厂。6.84元进货,再以几十元的价格卖出,可谓暴利。
淘宝“VR眼镜”是山寨Cardboard
事实上,上述“VR眼镜”也并非代工厂自己创造。2014年5月,谷歌的两位工程师在I/O大会上展示了一款名为“Cardboard”的眼镜盒子,它的全套装配包括几块硬纸板、透镜、磁铁、橡皮筋。使用时也需要将手机(建议大屏,2K屏那就极好了)放入,且必须搭配相应App才能看到VR效果。据介绍,它的原理是通过相应App,可以将手机里的内容进行分屏显示,两只眼睛看到的内容有视差,从而产生立体效果;而通过使用手机摄像头和内置的螺旋仪,在移动头部时能让眼前显示的内容也会产生相应变化。
但是这台简易版的虚拟现实装置,并不能代表真正的虚拟现实,它当初的制造目的只是让用户通过手机感受到虚拟现实的魅力,从而进一步了解与体验VR。互联网分析师罗超对北青报记者表示,“淘宝上的那些低端VR产品均是基于Google Cardboard开源方案的,没任何技术含量,也缺乏整合内容的能力。对行业而言有一定价值,看上去降低了用户体验VR的门槛。但不好的地方是,让用户误解了VR体验原来就是全景视频。真正的VR是HTC VIVE为代表的设备,体验了它们之后就会发现山寨低端产品只能称之为全景视频小盒子。”
品牌VR眼镜价高难买
罗超提到的HTC VIVE是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VR设备,此外还有Oculus Rift、SONY PSVR等也都是佼佼者,这些全部是进口品牌。目前,除了HTC VIVE之外,其他品牌暂时并未推出国行版,也就是说,消费者只能借助海淘或其他形式购买。
有消费者曾在Oculus Rift开放预订首日登录官网试图预订,且不说登录国外网站的繁琐和耗时,而且由于产能不足,品牌会按照预订顺序排期发货,他在预订后发现,自己并不在最早一批发货名单上。最后,该消费者被排期到5月发货,加之国际物流需要转运,眼镜到手已经是6月。可见,目前高端VR设备并不易得。
同时,品牌VR眼镜也价格不菲。据HTC官网显示,HTC VIVE消费者版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售价为人民币6888元,整套设备包括两个无线VR控制手柄、整套空间定位传感装置、一个内置前置摄像头及VIVE电话服务的VR头戴设备。同时,Oculus Rift消费者版在国外的定价为599美元,合人民币4000元左右;SONY PSVR在海外的定价为399美元,合人民币2500元左右,价格几乎是淘宝款VR眼镜的几十甚至上百倍。
国产VR设备大多仍是“眼镜盒子”
既然国外大品牌的VR眼镜价高难求,那么国产VR设备有什么好的选择呢?事实上,除了代工厂低价代工的眼镜盒子,国内也有一批互联网企业在制造自己的VR设备。目前在移动端涌现了暴风魔镜、乐视超级头盔、小米VR、华为VR等产品,在PC端头盔也有大朋VR、蚁视、3Glasses等。但是,其中的大多产品仍旧属于眼镜盒子,需要与所支持的手机设备相连接才可以使用。
一位用户在体验了暴风魔镜5之后表示,暴风魔镜也需要提前放置一款手机在里面。但是与淘宝购买的眼镜盒子不同,暴风魔镜体验相对更好些,可能是因为其自己提供VR内容。目前,暴风魔镜售价69元至499元不等。此外,该用户还曾体验过大朋VR。大朋VR并非眼镜盒子,而是PC端头盔,利用大朋VR玩游戏、看视频都拥有较暴风魔镜更低的时延,观看体验更佳。目前售价1800元左右。
玩家被国产VR设备“看晕了”
该用户表示,自己当时体验了一款与季节有关的小游戏,用户无需用蓝牙手柄也可以直接操作设备,进入游戏后有一些需要选择的环节,只需用眼镜盯着某处,几秒钟后系统便可自动进入相应关卡。根据官网介绍,暴风魔镜内置电子芯片,同时拥有九轴传感器。前者可以在应用内提供各种组合控制,后者可以实现稳定,减少眩晕感。该用户表示,暴风魔镜的眩晕感也的确比淘宝款眼镜盒子更舒适。
事实上,上文中该用户提到的眩晕感,是目前VR设备最大的问题,尤其是越廉价的设备,眩晕不适感越强烈。一位VR爱好者表示,眩晕感几乎出现在所有的VR硬件设备上,哪怕目前最好的VR产品,如果使用久了,也会出现头晕恶心的不适感。他表示,眩晕感主要是因为平衡问题、延迟问题与焦距问题所致,类似于晕车和看3D电影产生的不适感之和。但是他认为,越高端的产品,会运用技术手段减少时延、提高自动对焦能力,也会尽快平衡适应,因此会更加舒服一些;相反,廉价的VR设备会更快让人感到不适。他表示自己曾体验一家国产厂商设备“过山车”的游戏,“没体验到过山车的刺激感,反而总觉得我的眼睛比画面更先到达,不断对焦,特别不舒服;而且画面不清晰,看完我恶心了一天吃不下东西。”
文/本报记者 温婧
到底什么是VR设备
VR眼镜头戴式设备目前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桌面VR,另一种是比较常见的沉浸式VR。桌面VR是VR眼镜与电脑相连接,利用计算机的屏幕观察虚拟世界,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包括数据手套、三维空间鼠标等)实现与虚拟世界的交互。桌面VR设备的成本较低,参与者不完全沉浸,就算戴上眼镜,也会受到现实世界的干扰。与之相对的是比较常见的沉浸式VR,它通常采用头盔式显示器、洞穴式立体显示等设备,为参与者提供完全沉浸的体验,目前各品牌都以沉浸式VR的头盔式显示器为主。
在沉浸式VR设备中,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外接式头戴设备,这类设备具备独立屏幕,产品结构复杂,技术含量极高,例如HTC VIVE、Oculus Rift、SONY PSVR等;一类是一体式头戴设备,这种产品目前市面上较少;还有一类就是淘宝上最易购买到的“眼镜盒子”,这类盒子不带有独立屏幕,必须与手机搭配使用,而且盒子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技术门槛也较低。谷歌的Cardboard就属于这类。同时,国内一些互联网品牌制造的VR设备也属于最后一类眼镜盒子。
国内VR公司大多会失败?
根据高盛的报告显示,VR/AR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1820亿美元,其中硬件1100亿美元。虽然在中国已经有一股“VR热”,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也已经在布局VR相关产业,但是,目前中国还未有任何一家VR硬件公司可以独领风骚,各家互联网公司仍处于探索阶段,且水平都相对较低。
互联网观察家葛甲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虽然谷歌出了价格低廉的Cardboard眼镜,但在这款简单产品的背后是对VR技术的强大研发能力和实力,Cardboard只是个接近于一次性的体验设备,决不能将其视作谷歌VR技术的全部。国内目前盛行的VR头盔热,说明有大量并不具备技术实力的公司也在涌入VR领域,试图要在这一热潮中占领一席之地,但这基本上是一厢情愿。”
葛甲表示,“国内蜂拥进入VR领域的这些公司心态各异,有些并非不知道自己将来并无前途。他们无非是想利用一下市场的追捧热潮,获得资本上的支持与投入,让自己的估值抬高。这些公司中大多数都会失败,只有小部分会获得成功,但这种成功只是资本上的,并不是VR技术上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最全面的入门级VR设备选择经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最全面的入门级VR设备选择经验
&&关于入门级VR设备最全面的选择经验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美vr厂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