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们,只换显卡的什么情况下要换显卡,能中高效吃鸡么

微信突然被封!腾讯 请给我一个继续使用微信的理由
今天上午,在王爷府QQ群里,有个朋友说微信被封了。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可能是刷屏太多了,被人举报了。然后,看了下他发给我们的被封信息提示,确实是由于被多人举报存在违规行为,所以被封了。
按理说,账号被封了,按照要求解封就好了。可是,不管怎么样,就是解封不了。过了一会,另外一个朋友也发来了被封的消息。
于是,王爷府的朋友都进入了激烈的讨论中,因为,被封的2个微信号,算是,但是,都没有出现说是死劲刷屏的行为,也没有经常说支付宝,网银等转账类涉及资金的对话。基本算是无缘无故被封的。
然后,鉴于对微信的重视,王爷我马上上微博搜了下。这一搜不得了,先来几条看看。
虽然不知道这些账号被封的真实原因,但是,按照这个速度下去,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微信被封,都是分分钟钟的事。
然后,我去看了看微信官方团队微博,首条置顶微博下面的留言,真是讨伐声一片啊。直接上图。
到这里为止,综合这次情况来看,王爷的感觉是,要么就是微信官方技术系统出错了。要么,就是真的开始对微商发力打击了。
鉴于这次的事故,我想说说对微信的一些看法。
微信从最开始的一个社交软件,发展到现在的一个综合性平台,腾讯给予了很大的厚望。但是,不管是什么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安全是第一的。
鉴于腾讯是电商方面的失败,微信的崛起,所以,微信自然成了腾讯在电商领域发展的绝佳平台,这些,我们从腾讯投资京东,投资微店、美丽说等都能看到,并且,也将京东和美丽说接入了微信。可以说,微信已经有了电商的平台雏形。
那么,对于电商平台来说,绕不过去的就是支付。腾讯的财付通,在电商领域,业绩平平,甚至是很差。基本都是在游戏充值,Q币充值方面。所以,腾讯干脆来了个微信支付,其实就是财付通下面的一个支付而已。但是,通过更换名称,再加上偶然的活动,微信支付逐渐火了。再加后期的打车大战,瞬间将微信支付的份额提高到了10%左右。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毕竟,第三方支付领域,一直都是支付宝独大,垄断的地位,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好事。
当人们逐渐开始喜欢微信支付的时候,开始将抢到的现金红包,放在微信钱包的时候,你突然来个封号,是几个意思???
诚然,目前的微信上,有太多的微商,但是,就算是微商,也是你腾讯惯出来的。为什么不在最开始刷屏的时候,就制止?为什么不在眼看要失控的时候,推出一些限制微信使用者过度商业化的功能?
现在到好,就算是微商,也是辛辛苦苦在赚钱,好不容易赚了几千块钱,你来一个封号,解封又解封不了,你让微信使用者怎么办?就像上面的截图里的网友一样,平时工作,生活,学习的联系人都在微信,甚至连做生意的资金,都在微信上,你一封号,啥都没了,谁还敢继续使用微信?微信这么没安全感的产品,谁会继续使用?
我好像记得,你们现在在推进微信智慧城市,希望让人们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都能在微信上解决。那么,请给我一个继续使用的理由?这么没安全感的产品,我为什么要使用?
你有见过支付宝突然间封号吗?突然间不让你上淘宝购物支付吗?我想,应该没有。支付宝也在推智慧城市,而且,我也已经使用了,包括医院挂号,车辆违章,真的很方面。当这个习惯养成之后,衣食住行等,在未来的时间里,是有可能离不开支付宝的。人家为什么愿意使用支付宝,因为安全。(别和我扯也会被盗,就算你放在银行,钱也会没了,新闻不是没播过。放你自己口袋,钱也会被偷或者掉了。)
微信,你的智慧城市呢?现在的微信,大家确实已经离不开了。就因为离不开,你应该更加谨慎才是。虽然,大部分人还是以社交为主,但是,在你的5亿用户里,就算是有10%的人开始了其他功能的使用,也有人,这个可不是一个小数了。既然要做电商,推移动支付,那么,账号岂能是你说封就封的?银行会无缘无故冻结客户的账号吗?银行会因为某几个客户举报说这个人欠了他们很多债,要求将这个人的账号冻结就冻结的吗?我想,都是需要按照法定程序才行的吧?
然后看看你们微信现在的情况来,别说是智慧城市了,就是让人继续使用微信都悬。
不单单是微信,就连微信公众号也是一样。你想推广公众号,现在已经成功。你想让线下企业,淘宝商家也注册公众号进行运营,想通过微信公众号加微店的模式,造一个移动电商模式,我没意见。可是,你有想过,当他们辛辛苦苦的运营一年,积累了5万粉丝之后,就被你的一个:你的账号经多人举报存在违规行为,现将做封号处理的通知击碎心的痛感吗?你有见过,淘宝天猫店就因为举报被封店的吗?我只见过,由于刷单被降权的宝贝。降权之后,淘宝卖家是可以进行相关的申诉的。包括淘宝后台,客服人工电话。可是,微信你呢?啥也没有。好不容易找到客服了,结果是QQ的自动回复。连个人工客服电话都没有,你还想做好电商?最基本的第三方保障都没有,叫人怎么放心的将钱放在微信上?
如果你真心净化微信,做回最初的本性,我表示欢迎,但是,如果你想做了婊子又想立牌,我只能说,shit!
通过这个事件,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怎么理解呢?微信确实是移动端的巨无霸了。工作,生活,学习很多东西都在微信上。但是,当你哪天失去微信之后,你基本就是一无所有了。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还是时不时的用一下其他的软件。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微信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不是有些其他的机会呢?比如,阿里巴巴推出的钉钉。比如,主打职场社交的脉脉。
吐槽就到这里。最后总结一句:微信,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产品!
【我是王爷,一个微电商创业者。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来源与站长之家,以便对作者和网站的支持。同时欢迎添加微信share009,查看更多干货文章,沟通与交流。】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注册会计师
神马!“微信”商标会不属于腾讯?
神马!&微信&商标会不属于腾讯?
  杨延超
  ●2011年1月,腾讯正式推出名为微信的产品。但在2010年11月,创博亚太(山东)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第9、38及42类商品(服务)上对通讯设备计算机、通讯服务和计算机软件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微信&商标。
  ●对创博亚太申请注册&微信&商标的行为,腾讯公司并没有依法定程序提出异议,倒是一个作为个人的第三人以&不公平&为由提出了异议。商标评审委员会则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由,裁定不予核准注册。
  ●问题是,在&微信&商标申请的这个案子里,&不公平&和&维护公共利益&的理由能不能站得住?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在先申请原则&真的可以抛弃吗?腾讯公司既不及时申请&微信&商标,也不参与争议,究竟为何?
  3月11日,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关于&微信&商标的判决引发社会对这场争议的关注。
  日,创博亚太(山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博亚太)在第9、38及42类商品(服务)上对通讯设备计算机、通讯服务和计算机软件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微信&商标。日,商标局对注册申请进行了初步裁定,日,该案第三人张新河对&微信&商标申请提出异议。日,商标局认为&微信&是腾讯推出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创博亚太在第38类通讯服务上申请注册&微信&商标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认,并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裁定不予核准注册。创博亚太不服上述裁定,于3月14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商评委)提出异议复审申请。商评委最终认定&微信&商标构成《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禁止的情形,裁定不予核准注册。创博亚太不服商评委裁定,向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第8840949号&微信&商标异议复审案,并当庭宣判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持商评字〔2014〕第67139号关于第8840949号&微信&商标异议复审裁定。创博亚太不服此判决,当庭表示上诉。
  日,腾讯正式推出名为微信产品。根据腾讯最新发布的数据,微信的用户已经突破11亿,月活跃用户超过 4.68亿,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通讯工具和重要社交渠道,第38类即通讯服务类别的&微信&商标对于腾讯来讲,价值巨大。但是本案的一个最为有趣的地方在于,对&微信&商标的异议并非是腾讯提起。
  &微信&商标异议由一位&江湖侠客&提起
  尽管&微信&商标对于腾讯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对创博亚太的商标申请提起异议的却是第三人张新河。腾讯还未出手为&微信&商标而战,一个&江湖侠客&却出现了。从公开的资料来看,我们只知道张新河是一个个人,张新河以&微信&商标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负面消极影响为由提起异议,此时间距离日腾讯推出微信平台过去了10个月,根据腾讯披露的数据,此时微信的用户达到了5,000万人。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为异议期,在此期间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申请商标侵犯自身权益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如果申请商标有违反公共利益的情况,任何人也都有权提出异议。这使得&江湖侠客&们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两个真正的利益相关主体还未出手,他们已经冲锋在前。
  庭审各方的立场与理由
  创博亚太:在先申请原则
  创博亚太认为,其在2010年商标注册前后已经研发了创博自己的微信系统,并和山东联通合作。创博亚太重要的理由在于,其申请&微信&商标的时间早于腾讯推出微信,根据《商标法》的&申请在先原则&,理应成功注册该&微信&商标。并且,&微信&商标本身也不存在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产生消极、负面影响,因此请求法院撤销商评委作出的裁定,请求核准&微信&商标注册。
  商评委:维护公共利益
  商评委在庭审中强调,其裁定驳回创博亚太的商标核准申请,并非是因为腾讯公司是大公司。创博亚太虽然2010年已经研发微信软件,但是并没有证据证明已经推广应用,而腾讯公司当时的用户已经达到4亿多,已经构成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如果核准创博亚太的注册&微信&商标,会给4亿用户带来不便,并且两家公司的&微信&用户容易产生混淆,综合考虑相关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才做出裁定。
  江湖侠客:公平原则
  &江湖侠客&张新河作为第三人参加了庭审。张新河除了重申商评委关于&公众利益&的理由,更是从公平角度出发,提出&微信&商标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商业价值无法估量,但这个商业价值并不是创博亚太创造的,创博亚太只不过是提出了商标申请,将&微信&商标授予创博亚太不符合&付出与收获对等&的公平原则。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当庭进行了判决,判决认为,在先申请原则是商标注册的一般原则,但商标注册核准与否还应当考虑公共利益,当商标申请人的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结合具体案情,作出合理的利益平衡,同时还要尊重市场客观实际。本案中,虽然创博亚太商标申请在先,但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其已经持续、大量投入商业使用,并形成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而&微信&作为腾讯的即时通讯服务应用程序,在2013年7月就已拥有4亿用户,且有多地政府机关、银行、学校推出微信公共服务,广大用户已经将&微信&与腾讯公司的上述服务密切联系起来。如果核准诉争商标注册,将会给广大微信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损失,即对公共利益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因此,本案争议商标属于《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所指的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应予以核准注册。
  在先申请原则:商标注册的基本原则
  商标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区别不同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注册,商标主管机关只能受理一项申请。各国选择商标受理的原则有三个,在先申请原则,在先使用原则和混合原则。我国《商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由此可见我国使用的是混合原则,并且是以在先申请原则为主。
  本案中,各方对创博亚太的在先申请没有异议。利害关系方腾讯是否有优先权等权利可以对抗创博亚太的在先申请,腾讯并没有提起异议或参与诉讼。在这种情况下,创博亚太根据在先申请原则要求核准商标注册不无道理。
  &江湖侠客&张新河、商评委认为创博亚太在异议被提起时没有使用商标。但根据《商标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只有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才可以以使用等理由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因此,相关利益方没有提起异议的情况下,创博亚太是否实际使用商标与是否核准商标之间没有关系。
  核准创博亚太&微信&商标是否导致不公平
  本案中的&江湖侠客&张新河提出了一个异议理由,认为&微信&商标商业价值巨大,但这个价值并不是创博亚太创造的,如果只是创博亚太提出了商标申请,就将&微信&商标授予创博亚太,不符合公平原则。
  商标是为了区别商品和服务的一个标识,主要功能是辨识作用,大量的商标在申请时还不具有经济价值,但是已经具有了辨识作用。为了保护这种功能,商标法确立了在先申请原则,而不是根据经济价值确定商标授予谁。否则,王老吉的商标是不是不应当核准给广药,因为广药申请这枚商标时,王老吉经济价值远不如被加多宝经营之后多。如果依据经济价值来确定商标的归属,商标的归属实际上是无法确定的,世界是变化的,谁又能保证哪一个企业未来发展得更好呢?
  创博亚太的&微信&商标申请是否损害公众利益
  本案中,张新河、商评委认为腾讯微信用户数量巨大,核准创博亚太&微信&商标,容易让公众产生混淆,损害了公众利益,构成了《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规定的&有其他不良影响的&的情形。&其他不良影响&并非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明确的法律概念,《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均未明确&其他不良影响&应如何认定,在实践中认定&其他不良影响&分歧较大。
  一种观点认为,《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列举了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标志,这些列举都是从标志本身的角度来描述的,其他不良影响也应当局限于文字和图形方面。本案中创博亚太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受到较多的实际案例的支持。
  另一种观点认为,&其他不良影响&可以做广义理解,不只局限于文字、图形,只要核准商标可能损害公共利益,就属于有&其他不良影响&,本案中第三人、商评委和法院都持这种态度。在对&水立方SHUILIFANG&商标异议案件中就曾出现过这样的理解。《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属于禁止条款,该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七)项,列举了有损我国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情形。鉴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法律不可能将所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形逐一列举,因此,该条第一款第(八)项中的&有其他不良影响&类似于兜底条款。《商标审查标准》列举了&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情形。从这个标准来看,还是主要是从标志本身进行的判断。
  根据核准商标的后果来判断是否损害公共利益,是否实际上是赋予了审查机构一个实际判定以及从后追溯的自由裁量权,这种自由裁量权是否符合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是否会损害商标法的立法根基,相当让人怀疑。因为这可能导致一个后果,判定商标不是看归属,而是比谁是市场老大,因为老大客户众多。
  缺位的腾讯
  本案中,是否能够适用《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引起了争议和讨论。实际上,不核准创博亚太&微信&商标,最大的获益者是腾讯,而他一直没有出现在争议之中。
  事实上,腾讯可以通过主张优先权等各种方式让这场争议变得更加理性和规范,而不是让各方陷入本案这样一种局面的争执,输的一方,不会服气,赢的一方,恐怕也存有侥幸。作为拥有广大微信用户的企业,本应在商标的争夺战中更加主动,而不是等着捡漏。
想每天定时收到最实用的会计干货?关注会计网微信快速获取。微信号:wwwkuaijicom&长按可复制。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
加载更多文章
加载更多文章
加载更多文章
加载更多文章
加载更多文章
加载更多文章
加载更多文章
加载更多文章
会计网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小K亲密互动,还有劲爆优惠等你来拿!
订阅QQ邮件
第一时间获取热门财会资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0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除特别注明外,作品版权归会计网所有。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10余辆被火烧毁的单车,只剩下变形的钢丝。
“他的妈妈已经受伤了,小孩子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
  今天,投投想和你分享一篇马化腾先生的文章。投投发现,腾讯公司在创业初期所遇到的问题,与当下很多创业者正面临的一些难题非常相似;其次,马化腾先生的危机感一点也不比创业公司的CEO少。
  在这篇文章中,马化腾先生从早期创业开始回顾,涉及创业公司的生存之道、QQ迅速发展起来的背后原因、推出微信前后他幕后的思考、他做产品的一手实操方法、投资Facebook与Instagram的总结以及他最大的担忧。投投也是创业者,读过之后,有启发,也有警醒。
  创业维艰
  我在1998年注册了腾讯公司,当时父母都没有想到,他们说:“你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去开公司啊。”所以他们建议我找合伙人一起做,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
  我对产品比较在行,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我刚好在这个跨界中间。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对政府接待、行政、法律很了解。曾李青长得就像老板,出去别人握手都先跟他握。我的名片只写工程师,不敢写总经理,怕人家觉得你们这公司玄乎了。
  当时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我们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副产品是QQ。QQ最早的名字叫「网络寻呼机」,最早的图标就是一个「BP机」。我们开发出来这个产品是想卖给别的运营商,可是价格一直谈不拢。
  产品在自己的手上,用户又疯涨,运营QQ所需的投入越来越大,没钱买服务器,这逼得我们很早就要想怎么有造血的能力。我们夜以继日地接一些琐碎活儿,为的是能够赚到一点点钱,用来养活QQ,比如我们要向通讯局交服务器托管费等。
  此外,我当时也四处去筹钱。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大多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1999年下半年,我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我们400万美元。有了这笔资金,公司就买了20万兆的IBM服务器,那时放在桌上,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2001年的时候,前几名的互联网公司都上市赚钱了,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2亿,但缺乏现成的收费渠道,我们心里也很着急。这时候中国移动推出的「移动梦网」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到通过与运营商走二八分账的协议实现业务增长(运营商20%,腾讯80%),2002年,移动QQ占到腾讯公司整体业务收入的70%。
  之后我们继续以较低的成本开展新业务,并且在新业务和功能方面,通过即时通讯增加客户粘性,而不是分散精力,因为这是我们和其他国外工具竞争的筹码。
  那时候MSN很强势,基本上大家认为QQ是死定的,只是什么时候死而已。但我们针对国内网络结构做了大量的优化。我们传文件很快,有聊天室,包括我们的头像是个性化的,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讲这段历史,其实是为了说创业最开始的第一步是要生存,先能生存下来,但这也是最难的。你要创业的话,第一个想法是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第一年的收入怎么着至少房租得交吧?房租水电你能不能挣回来,这是一个很基本的东西,所以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什么领导力的,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很难说,小企业的成功概率算下来是很低的。现在创业的这个条件比当年好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因为门槛低了,竞争也更加激烈。
  这里我也有两点建议供你参考:
  1)、创业初期一定要集中资源解决一个用户痛点。
  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一些邮件,“马总,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帮你创造100亿的利润,但我要面谈。”一般这些人想法都太大了,其实创业者就要将自己的想法聚焦一些。
  2)、留意跨界所产生的机会。
  现在我们提互联网+,谈论更多的是两个领域之间是否存在机会,那是蓝海,跨界的部分如果你两边都懂,就有很大机会。
  自我颠覆
  很多人说腾讯是最早拿到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微信的确是唯一一个在手机上开始做的,并且是以手机为主的,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
  以前都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做好,换掉屏幕,转到手机上。但微信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反而特别有魅力呢?因为这个产品让我们看到很多独特的体验。它充分利用手机和PC的区别,把移动端变成人随身的一个器官。
  微信的诞生源自于腾讯的危机感,因为微博的出现,还是从社交切入,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腾讯内部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款能够对抗微博、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来了微信。
  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讯,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那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回过头来看,生死关头其实就是一两个月,那时候我们几个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研究产品。
  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没有做通信录匹配,当时中国联通说你做了,就触红线了。那好吧,不匹配,然后出来的东西就好像一个阉割版的QQ,没有意思。即便这样,正在广西、云南开会的中国移动知道了也立刻打电话给QQ无线说,这个东西谁做都可以,腾讯做就不行,我们在别的地方要惩罚你。
  后来市场竞争起来了,国内出现了好几家同类产品,我说不行了,不管了惩罚也要做,于是通信录便加进来了。这样用户加入微信之后,看到有好朋友冒出来,互动就高了。
  因为这些缘故工信部压力很大。我就问工信部,我说如果你能出一个命令禁止微信也可以,我还有手机QQ,我不怕。但是封掉微信,国外的那些软件就进来做了。
  微信做起来后,有件事情让我感触很大,原来我们有一款老游戏,是单独的一款手机游戏,叫节奏大师,是音乐类的,已经上线一年多了,日活跃70万,一放到微信上立刻变成1700万,这就是社交的力量。
  经历了这些危机和转型之后,我有一个比较大的感悟,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企业表面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实都有大的危机,稍微把握不住这个社会的趋势,就非常危险,之前积累的东西就很可能灰飞烟灭了。
  很多人问我潮流来了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要改变,但是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说基因DNA不适应。我的做法就是给自己多一个准备,例如开一个另外的部门、另外一个分支,调一些团队,做一些可能跟现在已经拥有的业务其实是有矛盾的,不妨尝试,因为你主动放弃不做,市场上的对手就一定会做,这还不如自己先试一下。
  产品思维
  其实抓住机遇只是一个开始,对于互联网企业产品才是王道。但这是一条孤独之路,你往往需要用最笨的方法才能最快地跑完全程。要像「小白」用户那样思考,并每天高频使用产品,不断发现不足,一天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会引发口碑效应。
  另外,创始人要抹掉身份去用户那里「潜水」,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我每天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最后到了自己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在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他们必须每天都到各个产品论坛去「潜水」,不仅如此还要去搜索微博、博客、RSS订阅,因为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做产品的人就要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这样,三个月后,产品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
  有了这些基础后,该做的就是把人性化的思考加进来,一同打磨产品。在产品中,有很多东西看着很好,但是并不是应该做的。比如,微信选择不做「在线」、「离线」的概念。第一,因为手机移动端一定是「在线」的,做一个「离线」画蛇添足。
  但为什么也没有显示「在线」呢?这里面又考虑了很多细微的区别,消息送达后,你收到了还是阅读了,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做出来,但我们希望人们在便捷的时候,又保持一份隐私。
  后来我们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建议做一个「已读」,但这样发的人爽,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这里面其实是很复杂的,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或者是一个软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对人性的把握。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语音搜索,我们没有作为重点去做,这个功能看起来方便,其实未必,比如一个人对着手机说我要去干嘛干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这么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多按几下。
  当然,我们也走过很多的弯路,后来我们发现复制别人的路径,最后往往是失败的。我们的团队曾经照着百度做搜索,人家有什么我们也做什么,没有想到别的路径,所以并没做起来。但搜狗就很聪明,他说我拼搜索拼不过你,我就拼浏览器,浏览器靠什么带?输入法。输入法带浏览器,浏览器带搜索,开辟了另外一条路,就比我们做得好,而且人家花的钱是我们的三分之一。
  像我们电子商务原来团队是照淘宝做,产品是一模一样的东西,最后越做越没希望。包括我们的微博,虽然说活跃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是始终没办法突破,最麻烦的是新浪微博也没突破,跟着别人走到死路里去了。
  我最大的担忧
  每一个身处互联网行业的人都会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感――这里产品和用户需求变化之快,对研发技术能力的依赖之深,都是史无前例的。这里没有侥幸,没有永远的第一,甚至也都没有对错,只要用户没兴趣了,你就会被淘汰掉,这是互联网行业的残酷。
  有时候,各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会冒出来。越来越看不懂年轻人的喜好,这是自己最大的担忧。虽然我们干这行,却不理解以后互联网主流用户的使用习惯是什么。
  而且用户的需求和喜好瞬息万变,95后、00后人群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研究。包括微信,没有人保证一个东西是永久不变的,因为人性就是要不断更新,可能你什么错都没有,最后就是错在自己太老了。怎么样顺应潮流?是不是没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
  我的看法有两点:
  1)、如果你自己不理解,那你应该找能理解这些的人让他到前面去闯,让他们多和年轻用户接触,了解需求。我现在有时候就去问小孩,测试一下,这个产品你会喜欢吗?再问他的小伙伴喜欢吗?他们有时候比我们还看得准。
  2)、通过投资一些这样的企业和产品。在这些投资中,看不懂和后悔的经历最令我深思。我记得Facebook最初上市的时候,自己通过私人银行拿了一些股票,熬啊熬啊到最后还往下掉,都快跌破当时拿的那个价钱了,后来终于上来一点之后,熬不住了,25块就出手卖掉了。
  当时我都觉得Facebook很难商业化,但人家最后就做到了,并且金融广告、社交广告的水平还是全球一流的,当然这也得益于各种各样APP需要大量广告。所以这也很令人感慨,即使我在这个行业内的,都会看走眼。
  还有一例就是Instagram,我投了点股票,现在说起来很后悔,当时这家公司的股票还不到1美金的时候没投。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我们副总裁说,这个公司不太靠谱吧,在靠近海边的一个玻璃房子办公,外面都看得见,扔个砖头就可以把电脑全拿走了。但后来它的数据增长不错,我们是在它8亿美金估值的时候进入。
  我试着研究它火在什么地方?发现12岁到18岁的女性用户很喜欢这款产品,它的服务类似微信,但是不发消息,全部是拍照片,只能按着才能看,你一截图,对方就会知道你在截图,这个软件打感知截图的卖点。我们当时几个人试着玩一玩,觉得很好无聊。后来投资调查指出,用户觉得这个应用没有压力,就是消费照片,拍好玩的照片,跟大家打招呼,表示我的存在感。
  相信很多创业者会问,我什么不谈谈钱的问题,因为传统行业会有资金密集型扭转的机会,但移动互联网基本不太可能。这个市场不是拼钱、拼流量,更多是拼团队、拼使命感和拼危机感。一切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最好的。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以服务国人财富增值为目标,不分贵贱,不分贫富,向任何有投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情况下要换显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