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独立按键控制器连接单片机的p1口时,用不用上拉电阻

查看: 11230|回复: 26
使用51单片机时P1、P2、P3也需要外接上拉电阻吗???
我看手册上明明说的是作为IO口使用时P0需要外接上拉电阻,P1、P2、P3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可是我们的产品上电路图里面却给所有的IO都外接了上拉电阻!!!
我说,没必要外接,而且全接上拉电阻会时PCB不太好布线!!!可领导说,人家都接的,接上稳定!!!
不知大家在产品上使用51单片机时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接上上拉电阻真得会使产品更稳定吗???
貌似是这么回事噢.无用的IO都上拉
作为io口时外接上拉电阻抗干扰能力会更强点
瞎扯吧,普通51的P0内部没有上拉,所以作为普通IO使用必须上拉,否则是高阻状态。其它引脚内部都有上拉的。
STC等改进的都是可选的,一般默认已经上拉。
如果51的普通单片机引脚是弱上拉情况下,如果想高电平驱动外部设备,比如NPN三极管,高电平点亮LED啥的,需要加强上拉,一般1K-4K7。
回复【2楼】zbn2010
作为io口时外接上拉电阻抗干扰能力会更强点
-----------------------------------------------------------------------
和抗干扰无关,主要是驱动能力不行。
P1、P2、P3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P1、P2、P3不需要外接上拉电阻!
回复【1楼】skynet&&青青草原
-----------------------------------------------------------------------
我知道要上拉,关键是内部有上拉了,外部就不需要了吧!!!
回复【楼主位】XIVN1987 小显
-----------------------------------------------------------------------
不需要上拉电阻的。
回复【3楼】gongnn&&魔法师
-----------------------------------------------------------------------
大侠说的和书上以及手册上说的都是这样,应该错不了!!!
那我还是把那几个上拉电阻删掉吧!!
作为输入口,加上拉电阻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作为输出口,加上拉可以提高带负载能力,唯一缺点就是增加了功耗
回复【4楼】gongnn&&魔法师
回复【2楼】zbn2010
作为io口时外接上拉电阻抗干扰能力会更强点
-----------------------------------------------------------------------
和抗干扰无关,主要是驱动能力不行。
-----------------------------------------------------------------------
我说的是做io口时。
支持3楼的解释。普通8051的P0口作复用时可以不接上拉电阻,作通用IO口时,因为是OC电路所以需要加上拉电阻。其它的IO口都有内部上拉电阻,加上拉电阻可以加强驱动能力。
不用加,内部有,P0要加
回复【3楼】gongnn 魔法师
-----------------------------------------------------------------------
想请问大虾那个上下拉阻值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回复【12楼】LXM_0922
支持3楼的解释。普通8051的p0口作复用时可以不接上拉电阻,作通用io口时,因为是oc电路所以需要加上拉电阻。其它的io口都有内部上拉电阻,加上拉电阻可以加强驱动能力。
-----------------------------------------------------------------------
回复【楼主位】XIVN1987 小显
-----------------------------------------------------------------------
接不接上拉电阻要得看情况了,一般51去驱动小电流的芯片或是对芯片的时序不是很严格的话P1 P2 P3口就可以不要的
P0口做i/o口需要加上上拉电阻,其他的i/o口都不需要加上拉电阻(自带电阻)
只用P0口需要加上拉& &其他IO口只有驱动能力不足时才加.和稳定无关.
回复【10楼】chess01&&潜水员
作为输入口,加上拉电阻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作为输出口,加上拉可以提高带负载能力,唯一缺点就是增加了功耗
-----------------------------------------------------------------------
支持这种说法。51的上拉很弱的,应该在几十K,做为输入时比较容易受到干扰,比如你做按键时,可能用手碰下那个口都会有动作,所以加上拉后可以更稳定。
作为输出时就是提高带负载能力了。
加上上拉,驱动能力强点,因为整个芯片的IO驱动能力小于50ma
加上拉驱动能力强一些。
P0要上拉电阻,P1 P2 P3内部有上拉电阻
加上拉回复【20楼】lusson
回复【10楼】chess01&&潜水员
作为输入口,加上拉电阻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作为输出口,加上拉可以提高带负载能力,唯一缺点就是增加了功耗
-----------------------------------------------------------------------
支持这种说法。51的上拉很弱的,应该在几十k,做为输入时比较容易受到干扰,比如你做按键时,可能用手碰下那个口都会有动作,所以加上拉后可以更稳定。
作为输出时就是提高带负载能力了。
-----------------------------------------------------------------------
支持这种说法。如果是悬空的,加上抗干扰,如果输出提供带负载能力...就是领导理解的“更稳定”。
學習了學習力&&P1P2P3口不需要上啦!
熬夜一天,终于明白了,51还是加上上拉电阻好点。
以前用的是32的单片机,内部上拉,省事。
这两天有一个小东西,用了STC的一个带AD的,如何设置也打不开内部上拉电阻,得了,板子上再焊电阻吧。
期待32的低价格产品。
阿莫电子论坛, 原"中国电子开发网"还没有帐号? 赶紧
用户版块帖子
关于单片机口是否需要上拉的疑惑
UID:1484533
在线时间186小时
查stc单片机的datasheet,P1P2P3P4P5口内部都有上啦,但是驱动能力很弱(用电路模拟的),我看很多参考设计中外部电路额外加了上拉,如果不加上拉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例如不稳定啥的?例如外部接iic器件等。请帮忙分析分析,弄不透总是觉得不放心
本帖提到的人:
UID:1484533
在线时间186小时
以前做实验板飞线,没有上拉,按键没有问题,如果是挂器件,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例如18B20等
UID:239985
在线时间1510小时
M币6624专家13
看你驱动的外设是电流型的还是电压型的.所需要的电压是多少,电流是多少打个比方,如果外设是coms器件,这个是电压型的,所需要的电流一般很小,就可以直接驱动(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果是三极管,这是个电流型的,需要的电流就比较大,大部分该种电路都需要加上拉电阻(当然非标准51的推挽io不算)外设电路千千万,要不要加只能依据你的实际电路来.再比如你提到的iic器件,这货你查下电气参数要求你可以知道.上拉电阻和你的最高速度是有关系的.所以依据你iic电路的最高频率,还要选不同的电阻值.多学多看吧,加油,努力.
精彩回帖 多谢,说的很详细了~即使电流型器件一般输入阻抗也很大的,我查一下器件核实一下
UID:1085794
在线时间1468小时
M币3198专家3
最好加,因为芯片内部的所谓电阻都不是真正的电阻,芯片内部工艺决定做三极管比做电阻简单,所以芯片内部的电阻都是用三极管的工艺来做的,比如在单片机在上电瞬间IO口有暂时的高阻态出现。
UID:281539
在线时间213小时
M币1654专家1
由于51的历史原因,P0口还是加吧!
如果做板,我都习惯性的在P0口加排阻,其他口不加,外挂原件需要上拉的则在原件侧加上拉电阻。
UID:1038188
在线时间1532小时
M币6133专家89
回 gdszyrx 的帖子
:最好加,因为芯片内部的所谓电阻都不是真正的电阻,芯片内部工艺决定做三极管比做电阻简单,所以芯片内部的电阻都是用三极管的工艺来做的,比如在单片机在上电瞬间IO口有暂时的高阻态出现。 ( 19:44) 暂时高阻是一个非常好的特性,以至于新单片机都有支持,而51在上电和RST过程里就是高电平的。至于有什么用,在IO状态未确定之前,可以由外部电路来确定,比如用单片机做控制,外部上下拉就可以确定单片机尚未执行程序时的电平。保证外部电路的基本正常。而51就只能按照高电平来设计
原創內容&&多谢,最后三分了
UID:1375594
在线时间416小时
M币4634专家24
问题2楼说的很明白了,需不需要具体得看io的结构,现在的单片机都有mos上拉了,所以这种类型的就可以省掉外部上拉的电阻了,当然还得确定你的外设的驱动类型,比如有些器件需要的电流很大,例如ILI9110这样的,即使内部有强上拉,外部最好也加上拉电阻,因为需要考虑整个单片机可以承受的电流
UID:1085794
在线时间1468小时
M币3198专家3
回 kreina 的帖子
:暂时高阻是一个非常好的特性,以至于新单片机都有支持,而51在上电和RST过程里就是高电平的。至于有什么用,在IO状态未确定之前,可以由外部电路来确定,比如用单片机做控制,外部上下拉就可以确定单片机尚未执行程序时的电平。保证外部电路的基本正常。而51就只能按照高电平来 .. ( 20:30) 有时候上拉电阻的作用就是给外部三极管一个偏置,这样可以在上电瞬间三极管就是饱和的,输出状态为0,如果没有真正实际的电阻上拉,那么单片机上电瞬间呈高阻态,虽然持续时间很短,但三极管就不能准确输出0的状态,有可能给后部机器提供错误的信号,我在做3264LED屏时钟时就发现了,上电瞬间高阻态,控制EN端不为0,LED屏有随机亮点,加上一个上拉电阻就没有了。
UID:1176970
在线时间789小时
M币1916专家5
如果输出不用 VCC偏置,根本就无需上拉,实际上我就没有使用过上拉
謝謝分享 焊的试验板嫌麻烦部分没有加也没有发现问题呵呵
UID:805500
在线时间4406小时
M币4629专家85
需要高驱动能力可以选择新型单片机,用推挽模式,可以大电流输出
精彩回帖 多谢,现在买的stc15芯片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温馨提示:欢迎交流讨论,请勿发布纯表情、纯引用等灌水帖子;以免被删除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de by , Time now is:11-09 14:39, Total 0.177124(s) query 11,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片机独立按键c程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