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个人的名字,胃镜能不能查出胃癌这个人的其他信息,比如家庭成员

一直不明白微信为什么这么火 和QQ啥区别_java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93,392贴子:
一直不明白微信为什么这么火 和QQ啥区别收藏
百度了下 感觉还是没有本质区别 有谁能一语惊醒梦中人吗
千锋java,Java+大数据全项目实训,两周免费试听,0基础小班授课!千锋java零学费学习,Java+大数据培训,先入学后付款
我认识你,你就是那个掉进粪坑三小时被打捞起来不仅没事还边笑边跑边擦嘴边打嗝的少年
简约不简单   ------微信公众号:各种好玩。查旅游攻略,查公司工资,查游戏攻略,查星座运势~
最大的区别就是微信引进了公众账号。
QQ是生活圈,微信是职场圈。
我是未来会拯救世界的程序员,不服来辩,来辩打死!
-----打dota的司马
原因是腾讯出品
原因是腾讯出品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微信先出来手机客户端语音聊天的功能,附近的人,最重要的是它能摇一摇
中软java 开发,上海[中软]国际,「Java培训之父」名企订单培养,先就业后付款!中软java 开发,0基础120天速成java高级工程师!订单培训=名企就业=“高薪”!
我也不造,可能是有约炮功能吧
因为腾讯需要一款产品能够在移动端占领绝对的领导的地位.QQ不是,因为QQ是由PC端引入的,它的用户基数虽然多,但是它不能代表移动端.这个就好比美图秀秀pc端有,移动端也有,微信不一样,微信是在移动端生长的,PC网页端也有,不过是为了赢了少部分的某些需要而已.
同问,把qq做成有微信所有功能不好吗?
微信不炫 没等级什么的。更亲民
虽然我一直用qq
微信只是给我用来会员签到的哈哈
简化版的QQ,什么东西只要简化就用起来舒服。QQ乱糟糟的各种功能
大概是能发个语音吧,而且功能没有qq那么复杂
不用微信——————————————————Love is ever betrayed only fickle just let people remember。我是七萌
没有访客, 可以放心大胆去看图片 80% +的原因
因为微信里有小冰啊,我就是为了小冰专门下的微信。
我感觉。大家用QQ习惯了,想换个产品,但是又不想在申请那么多帐号,诶恰好微信能用QQ登录,而且也能聊天什么的,而且比较简单。所以就用了。如果微信是用网易账号登录会有那么多人?
所以还是腾讯出品
不用,qq也只是工作时间挂着而已-------请你给我力量,给我方向,用风一样的翅膀,更用力的飞翔.
要不是女神在用微信,我才懒得用它
微信是手机用的QQ,QQ是电脑上的微信。
微信比qq省流量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QQ功能跟微信功能都差不多,为什么微信就火起来?
62回复/4亮 10608浏览
很多人都以为网络的交流工具越来越发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事实上好像却相反。好比如,当年跟QQ那些好友聊天,突然微博兴起,大家转战微博,而与QQ好友失去联络,然后微信的发展,微博就无人问津,又失去了一群好友交流的平台。而事实上QQ功能跟微信功能都差不多
这些回帖亮了
微信让一帮35-55岁之间,从来不玩QQ的中年人开启了社交网络
微信私密性更好一些吧发自手机虎扑
QQ有摇一摇么?
微信有一键月抛 qq有么?
QQ有摇一摇么?
微信有一键月抛 qq有么?
微信有一键月抛 qq有么?
因为微信最先能月抛
微信私密性更好一些吧发自手机虎扑
功能差不多?楼主没搞错吧,完全两个不同的东西
BB【 暗黑之死亡呼吸】:和谐3.14 --& 2.1 --& 3.8--& 4.56(21、22、23、24、25、26赛季)
HT:和谐4.2(第31、32、33、34、35、36、37、38、39、40、41、42赛季)
承接各种卡!!!
扣扣搞的很多人都知道,朋友圈不会。发自手机虎扑
------汉·陈汤
南越杀我汉使者,屠为九郡;
宛王杀我汉使者,头悬北阙;
朝鲜杀我汉使者,即时诛灭。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qq玩腻了!
Only The Strong Survive.
微信让一帮35-55岁之间,从来不玩QQ的中年人开启了社交网络
引用2楼 @ 发表的:
微信有一键月抛 qq有么?
soga~那为什么陌陌,米聊这些月抛神器没有火
威信最开始的卖点是语音 外加陌生人随机交友 而那个时候的QQ已经转换成了家庭亲友同事通讯和个人博客工具
威信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所以当时很火 现在只是功能做重复了 看上去差不多 实际上当时不一样
喝杯白酒,交个朋友。
微信比较方便,我妈不会上网,后来我姐帮她弄了一个微信
每天发我外甥女的照片给她看
摇还是不摇,这是一个问题~~
qq不火吗?
引用1楼 @ 发表的:
QQ有摇一摇么?
有道理
微信主要没有离线。
引用15楼 @ 发表的:
qq不火吗?
QQ500多个好友,没人找我,没人更新空间,我更新说说没看人。微信就两百多个,天天刷,我发一条朋友圈,拉下去都累(这个逼装得有点儿大)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微信比较方便,我妈不会上网,后来我姐帮她弄了一个微信
每天发我外甥女的照片给她看
有道理,我家回去给爸妈开通
简单易用,中年人用起来方便,但是传个文件什么的还是在电脑上用qq好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65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306人参加识货团购228.00元160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74人参加识货团购188.00元110人参加识货团购288.00元71人参加识货团购569.00元60人参加识货团购138.00元209人参加识货团购1199.00元190人参加识货团购448.00元27人参加识货团购169.00元108人参加识货团购298.00元51人参加识货团购279.00元在 QQ 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微信是凭借什么火起来的?
1480 个回答
(作者已授权知乎日报发布,转载前请知会我,注明出处及作者并勿修改原文文字,谢谢!)首先说明,利益有点相关,视角不同,也许能说点新意。而且我是最早关注微信和类似产品的人,其实这一轮角逐也很跌宕起伏的。微信的机会其实是QQ团队自己给(cuo)的(guo),。其实腾讯要大大感谢张小龙,如果错过了这次机会,也许今天腾讯就一钱不值了,内部优化总好过外部革命。腾讯当年的QQ和手Q不是一个团队,手Q在无线,QQ在即通,后台都在即通。手Q当年活的其实很滋润,也许就是太滋润了让他忽视了发展。无线当年错误的把重点方向定在了山寨机方向(不是安卓呀,是MTK机器那个方向),而且团队分在若干个地点(当然包括其他产品),深圳,北京,成都,武汉,上海都有啊。内部合作其实一般,只是大发展让很多问题掩盖了。当然其实山寨机是未来这个论点在2010年前也成立,当时安卓还没有这个气候,做个应用是个很苦B的事情,各种分辨率,各种机型。豪门应用屈指可数,手Q才是那个无论什么机器都愿意预装的产品。当年的手Q其实不是一个通信产品,而是一个portal (见过的人都知道了),他是新闻,WAP,游戏,APP市场……各种东西都塞了进来。那个年头是无线大发展的年头,无线顺风顺水,产品众多,却没有发现危机其实就在不远处。而诞生微信的广研和张小龙,在腾讯的版图上,主要产品是QQ信箱,虽然也是明星级别的产品,但只能算偏安一隅的小诸侯。而当时腾讯的其他团队,也都在PC转手机的过程中,很多产品多多少少和无线的产品有点冲突。就算在手机上的QQ产品,即通也有一定的相互涉足。其实有一些内部竞争和内部消耗。这还不算手机Qzone,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无线是一个腾讯根据市场划分的部门,所以当年手机上的产品大多是无线部门的,往往是其做手机应用,其他部门做PC产品和后台。无线为腾讯的发展作出过不小的贡献,在腾讯游戏部门没有发展起来时,SP的年代(05年以前)也是腾讯收入的大头。)套用一个台词,时光荏苒,光阴不再,转眼到了2010年,风云突起。外部看来,安卓开始统一市场,小米开始走上正轨,苹果也被大部分白领接受认可,山寨机开始风光不再。然后,据说是小龙先发现了国外市场有类似产品。然后建议做,但无线没有响应,最后广研开始动手了做了。当然这还得益于一件事情,当年的即通是个比较开放的部门。老板当年也考虑了各种关系链共享。(当时甚至希望所有的关系链都放在即通的后台,大部分产品也是这样做的,但微信其实没有这样做,不过在当时看没啥,只是回首成了恩怨情仇。)当时中国市场其实有也对手,米聊。但是米聊实在是太搓了,体验做的一塌糊涂,真不是埋汰这个对手,允许让他访问了我的通讯录,居然不能马上找出好友,要等第二天看才能看到,登录后界面就白花花空白,多少用户就这样用脚投票了。其实还有一个,飞信。但完全是一个为了封闭考虑的产品(也不想想,一个交流的产品,你封闭起来搞有屁意义),不提也罢。微信1.0这方面体验还不错,访问了通讯录好友就蹦出来了,而且比人家多了一条关系链,QQ。但其实当时的微信还只是一个普通产品,没啥特别之处。必须承认,QQ(特别是后台数据)在微信早期是对微信有相当的的帮助的作用的,比如登录入口,关系链等。只到有一天:语音聊天(对讲机),微信2.0 出现了,微信一下就成了不同的产品。大家交流的方式不再是短信,不需要手指输入,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这就是那个爆发点,从此他和其他产品开始不同。随后其他产品就开始被甩开好几条大街了。而后无线当年也有一些反攻,比如Q信等。但机会已经不再了。后面的,后面的,附近的人,摇一摇,群(可保存的),朋友圈,公众号,支付,游戏。不得不说,张小龙是个非常非常好的产品经理。大部分产品经理只会加法,很少有产品经理把减法做的如此完美。当年公众号愣是被张小龙拖到了一个页签里面,他的目标就是不骚扰用户。这是要是搁在其他产品。还不痛苦纠结死。虽然今天手Q的同时在线,活跃数据还真不错。但大潮有时候来了就挡不住了。后面手Q和无线的苦日子就来了……而后手Q和即通已经合并为一个部门,各种产品线都进行了整合。讲一个小故事,当年手Q和微信一起做接入游戏,大家接口也类似,发布步骤都两边要求完全一致。(外面看是一家人,里面早就剑拔弩张了),结果一上线。微信从裙底(这事微信保密到真没几个人知道)抖搂出来一个小游戏,打飞机,QQ的产品经理完全傻眼了。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陋的打飞机好在哪儿?第一,小,内部集成,用户迅速体验,第二,迅速培养了用户群,用户习惯,玩法习惯,第三,依靠口碑抢占用户,新闻效应那个好!我必须说,我当时是服了,高下立分呀!!!时至今日,国内的即时通讯产品也就这两人争夺天下了(momo定位不太一样),QQ在年轻用户群更有优势。微信对白领,20岁以上的用户更有吸引力。大家不分伯仲,也好,有竞争才有发展。但未来,我看好微信,因为更纯粹(虽然我不看好微信电商)。但说一句腾讯必须警醒的话,在移动的年代。由于通讯录的存在,关系链的优势真的不大了。大家人人共有了,你慢一步,也许就永远赶不回来了。未来如何,还真不好说。说白了,几点:1)互联网时代,没有舒适区域,QQ就是败在这个问题上了。你看各大著名企业也是一样的。你的衰落点就在你认为的最好的的时代。大公司都是被自己玩死的。王朝也一样。2)好的产品经理知道自己产品的是为谁服务的。好的产品经理会改变用户习惯。好的产品经理都是做减法的。说的都是公开的事情,只是视角不同,整理起来就不太一样,不匿名了。忘记了,小龙也是一个程序员出生的产品经理喔。说来挺励志的。最后,向小龙致敬。=================================================第一次上日报,第一次过1000,都很高兴,文字第一次被抄袭(被微信号:dm33388 抄袭到今日头条),第一次去举报,结果发现这真是一个鼓励剽窃的年代,居然不是要发布者证明自己是作者,而要举报人证明我是文章作者,还要身份证,还要我写保证书。我也是醉了。=================================================前面很多朋友认为QQ(的关系链)其实是微信成功的秘诀。我觉得对也不对,对在文章前面提过,QQ(后台)早年对微信的帮助不小,登录入口和关系链都给了微信。但话说回来,微信的定位倾向熟人交流(产品的核心诉求也在此,所以我觉得微信的微信电商希望不大)。QQ是早期互联网诞生产品,好友关系是比较随意的。我其实并不希望这些人知道我的微信号。现在微信应该是没有用这个关系链了。有个朋友问为何手Q集成发语音功能的时候却没有占领这么多市场?和朋友聊天,手Q早年确实有语音的尝试。但基本失败了,核心问题是怎么用?没想明白。(好像做的是聊天室吧)我觉得这不是一个手Q集成语音就能翻盘的,是用户渴望什么样的交流,和你的产品面是为什么用户群服务的问题。手Q的定位是不准确的,比PC
的QQ还不准确。他成了一个移动服务平台,但却没有在通信工具上作出更大胆的尝试。而且手机年代,我们希望的更多是熟人交流(非要说微信是约炮利器我也没
辙),更好的交流方式(按住,说话,松开,消息就出去了)。手Q栽跟头的战略层面是,自大了,轻敌了。战术层面看问题在于:手Q自身定位的问题(用户要的不是功能的叠加,而是解决他们的需求),操作习惯照搬PC的问题,QQ关系链本身的问题。而当想回头转型的时候,你历史的成绩,原来团队,反而会成为你变革的阻力。雅虎如此,诺基亚如此,微软也如此。有个朋友在下面指出腾讯电商不叫微店,我发现的准确名字是微信小店。我统一改成微信电商把。
笔者为90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互联网,有了自己的QQ号,Q龄11年。当我问到身边的同龄朋友“为什么不想再用QQ时”,大部分人都回复我说“QQ变得太重了”。大家觉得手Q如今做得很复杂,原因可能是手Q集成了各种娱乐性的,在大部分成年人眼中”不那么实用“的功能,如个性化装扮,兴趣部落,以及匿名聊天机制等等。但回忆一下,我们小时候喜欢装扮QQ空间,喜欢用QQ秀彰显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个性化,喜欢养一只QQ宠物,让它变成自己的“孩子”。我们甚至不惜为了这些功能购买增值服务,QQ当时如日中天。我们一点都不觉得QQ是“重”的,不过那是在PC时代。手Q出来后,在其往后的迭代发展中,自然也继承了PC端的各种传统,背负着支持”增值服务“的使命。除了要设计各种个性装扮体现会员特权。为了照顾用户习惯,尽管是移动端,还要保留上线和下线的区分。相比之下,微信完全免费,异步语音操作简单,无分上下线时刻保持连接,微信生于移动互联网特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Q明知道自己开始变重,但是为了延续传统和营收,权衡之下又必须忍耐。渐渐地,QQ为了在腾讯保持住自己的一定地位,想在移动端跟微信“差异化”,意识自己在低龄用户上的优势(QQ如今大部分的用户都是26岁以下,而微信用户60%是25岁以上,用户群体特性对产品的演进无疑也起着重大影响),手Q开始堆叠更多功能。一方面,个性装扮做得更加彻底(名片,头像挂件,聊天背景,聊天气泡,聊天字体,电话铃声,个性主题,个性名片等等...) 。另一方面,兴趣部落,匿名聊天,QQ空间的开放性(非好友评论点赞仍可见),正好符合了低龄用户更喜欢结交新朋友的特性。与此同时,一路用着QQ的我们渐渐长大,厌倦了那些孩子时期的玩意儿,微信也刚好萌芽,我们开始重构自己的社交圈子,希望只留下联系紧密的熟人(手机通讯录关联,面对面,雷达添加好友),抑或者是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去结识陌生人且不露痕迹(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慢慢地,我们在微信逐步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子,因为朋友圈的私密性,我们能更方便简捷地维系自己建立起的社交关系(相较于QQ空间,屏蔽了陌生人的评论点赞)并对其产生依赖性(刷存在感&获取好友最新动态。实用性上,微信的异步语音方式在”不打扰“以及”强沟通“之间做了一个平衡,让人们开始选择了这样一种介于短信和电话折中而且完全免费的通信方式。就这样,身为原来QQ的忠实用户的我们拥抱了微信,把QQ留给了那些像我们以前一样的孩子。微信的成功在于大众市场,但细分到低龄用户,手Q或许更受欢迎。QQ没有失宠,还是受着孩子们的欢迎,不同的,只是曾经的孩子(我们)都已长大。就在我们开始寻求一个新的成人化社交圈子的时候,微信恰如其分地出现了。
前几天跟几个人闲聊,突然有点自己的感想:微信其实重建了你的QQ关系网。我们绝大多数的关系网其实都在QQ上,父母、朋友、同学、工作等等。当一个QQ号存在5年以上,它积累的好友数量可能会很夸张,造成很多用户习惯采用隐身状态。因为这种关系网,这个时候就算手Q做了当时微信所有的事情,也达不到微信的效果(想想手Q13年的隐身改版)。关键的是如果没有微信,QQ也不一定敢如此改变。说回微信:最开始的时候,微信可以用QQ登录的,而不是必须绑定手机号。当你加入微信后,会告知你有哪些好友,那时候大家只会添加真正比较熟悉的人,一些几百年都没联系的人也许就不添加了。然后微信做了陌生人社交的尝试,利用附近的人、摇一摇来吸引用户去玩。我在猜当时微信也没想到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微信好友和QQ好友已经有很大区别了。12年大招的朋友圈之后算是关系网日趋稳定的表现。因为日趋普及,人们开始用加微信替代了加QQ或者电话(因为很多人的电话和微信是绑定的)。用的越来越久之后,你会发现现在的微信就变成了之前的QQ了,所以微信最开始做了不让对方看你的朋友圈,后来又加了屏蔽对方朋友圈。所以现在又出来了一群人说要做一个超越微信的社交应用了。。。
最重要的两点:以手机为号码,语音消息。这降低了互联网的门槛!我之前常常想这个问题,语音消息这一点QQ也有,在线不在线其实也没那么重要,朋友圈相比QQ空间确实有创新,但是本质上还是差不多的东西,那么微信到底怎么打败QQ的?这两点就是我想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两点引入了一大批中年新用户。学会QQ不是没有成本的,尤其是对于网络一点不了解的中年人。我的爸妈在家里有了电脑之后,我教他们用QQ,但是使用率极低。他们找不到几个好友,打字还慢,所以并不适应QQ这种形式的互联网产品。但是微信不同:1.不需要繁琐的注册流程,一个手机收个验证码就OK。2.同时仅仅通过电话号码本就能加上通讯录中好友。3.不需要打字,直接说话就可以交流。4.也不需要守在电脑前,有个手机就能随时聊。于是一夜之间,微信红遍了大街小巷。第一次打车发现的哥在聊微信的时候我的心是极其震撼的。在我的一贯认知中,他们是很难融入互联网大潮的,因为毕竟网络通讯的很多流程还是很复杂的,门槛并没有那么低,而这些辛勤劳作在第一线的辛苦的的哥,也不会有太多时间去学习。所以,微信的意义,降低了互联网的门槛。现在我的爸妈也聊起微信得心应手了。也可能会有其他原因,但是这带来的极大的新用户数量是你不能忽略的。同时,老爸老妈用上微信,我用微信频率也更高了。这种带动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当微信的使用人数有了质的飞跃,那么也就顺势成为了主流。QQ没怎么变,只是微信比它更具规模。--------------------------------------------------------------------感谢各位知友的肯定,让我认识到:不靠抖机灵而是靠思考在知乎获得很多赞还是可能的。谢谢大家!
1,微信,再一次定义了通信!2,真的笑,笑出声!
此刻开始,语音比短信,电话都便宜!从此,把电话留给诈骗商,把短信留给验证码!3,功能多,开发人员的大事!不繁琐,更是大快所有人心的大好事!4,交互简洁。让一切回归简洁,比简洁更简洁!5,新的腾讯已经问世,新的腾讯也已问世!
忘记彩钻、盗号、彩色昵称、奇葩界面和各种会员的烦恼吧。当RMB落到实处,生活比美好更美好!6,简单的操作让父母天天开心,开了又开。电话号码就能注册,这颗心,不停开!7,emoji的流行,重新定义了表情。岂止于iPhone,更甚于iPhone。8,笑吧你。如今王思聪能用到的微信的所有功能,你一样也能用的到。9,演进之美,越进越美。
如今,强大的微信拥有了强大的钱包。朋友圈面膜和鞋,山寨手机一样不落,所有山寨,天天都买,越买越high。10,红包。发,越发越发,抢,比爽更爽。1分是爱,比爱更爱。11,摇一摇。让门卫大爷也能加入约炮的行列。12,朋友圈。不是朋友的朋友不当你是朋友也是朋友。
在他们面前,让单身狗,午夜饿狗,不断被重击。天天炫,炫了又炫。装逼,从未如此美妙。13,微商。前所未有的传销体验。一体化的重新设计,大把代理骗了又骗。14,微信运动。每一步,更大步!
让狗狗戴着你的计步器,替你奔向榜首吧。15,如今,原汁原味的抄袭更具魅力。美妙的知乎回答,被订阅号抄了又抄,真的抄,抄出翔。
本人在鹅厂工作过,但因位卑言轻, 也不知什么内情,只是基于对其中发展历程的一些认识,觉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欢迎大家拍砖:1、语音功能.当时qq是不敢在手机上做,因为它用户量太大,推出这个功能, 怕和当初的voip一样, 触动运营商的利益而被封杀.当时手Q所在的移动事业部和运营商关系太密,利益互相交织,下不去这个狠手.2、通信录导入好友的功能. 微信可以直接加通信录中有电话号码朋友为微信好友.其实当时qq所在的移动BU在开发一个qq通信录的手机软件,但一直没怎么受到重视, 估计是原来qq的产品认为大家已经习惯了直接加qq号为好友的方式,却没有发现手机是因为电话号码已经在手机上存在不用再经过询问-&记录-&输入等流程,用已经有的电话号码加好友用户体验会好很多这一事实.3、LBS这一新生事物导致的"查看附近的人"引起的好奇心和猎奇心4、审美疲劳.那些用qq十来年左右的人,最开始用qq时主要是用来认识陌生异性网友的,这种印象过于深入人心,以致于被自己潜意识的加入了轻佻,娱乐等标签,它里面记录的圈子就有了这些痕迹, 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对维系这种圈子已经疲倦,他们越来越少用qq,这时微信给了这些人一个重塑交际圈的机会,深得其心.
微信从来都不是QQ的替代品啊,微信是短信的替代品。微信当初是怎么火起来的?六个字:不要钱的短信。就这么简单。很多中老年人是理不明白账号、密码、手机号的区别的。微信不需要像qq那样相对繁琐的申请方式,也不需要多记一连串不熟悉、也不规律的十位数字。申请直接用手机号可以无缝衔接,和其他中老年人互加也使用手机号就好。微信最初功能非常简洁,很像手短信的界面,中老人不需要增加太多的学习成本,这就是在全年龄段打开局面的核心竞争力。短信早在有微信的十年前就被公认为是最适合中国人的联络方式,1毛钱一条的收费标准深入人心。每年过年,短信收发量都是天文数字。到2008,09年中移动的短信收入和占比达到了峰值,直到微信横空出世。在随后不到4,5年内,“发短信”就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到2014年,户均点对点短信已经下降到了一年只有30多条,平均一个月不到3条,即将消失。我觉得将来成长起来的00后,会很难想象中国曾经还有过发一句话要收1毛钱的时代吧,想想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日补充---------------声明:1、没有任何一个产品的火爆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功能复制去重现的。2、社交产品,腾讯有天然优势,所以任何妄图只学习功能设计,却忽略背景及客观优势的做法,我认为都是瞎扯淡。3、关于该问题,一直说的是,「在QQ已经普及的情况下,微信是凭什么火起来的?」,这个命题中,并不存在QQ是否已经被微信超越,事实上,不论是手Q还是PC端,不管是月活还是收入,我相信,微信还没有超越QQ。对于月活,参见每季度的腾讯财报。对于收入,我没有渠道也没有精力去获取手Q和微信对腾讯收入的贡献——不好意思,我不是什么分析师,但我不认为微信收入的能力目前能够超过QQ(哪怕只对比手Q)。4、我从未在答案里写过:微信的火爆 只 与这些功能上线有关。别人可以有样学样,一样可以火起来。但是,微信初期如何起来的,我认为做产品的都会认可:排除客观因素,查看QQ离线消息、附近的人、摇一摇 起到了决定性的让微信早期爆发的作用。另,客观因素包括:2012年国内智能手机普及腾讯在关系链上的强有力的支持包括早期允许导入QQ好友、包括允许在微信上阅读QQ离线消息——BTW,你让米聊或者其他第三方来一个这个试试用户群体的使用疲劳渴望在手机端寻找一个新的社交应用对,别和我说微信是通信切入的,通信切入并没有带来大量的用户,谢谢。--------------日原文-----------------整理了一下各方数据:我觉得已经够了,就这么看着吧。微信的爆发,要感谢「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号」、「游戏中心」的功能发布。同时,也要感谢初期导入QQ好友和通讯好友的功能设计。
微信作为腾讯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其每个版本迭代、功能演进都会被众人进行解析。而我个人对微信这款产品,也很是欣赏,作为一名小小的产品汪,对微信进行分析,梳理其产品逻辑以及试图分析其背后原因。本文主要从微信产生的背景、微信的发展路线展开,与其他产品的关系分析,再分别对主要模块进行解剖,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二,作为产品设计的思考。part 1 产品演进微信是腾讯广研团队在2010年启动的项目,当初腾讯内部有很多个类似的产品,坊间所传,当初做此产品主要是为抵御小米公司的米聊产品。观察微信的产品演进路线,我们可以发现,微信围绕的通讯-社交-平台化的发展轨迹,从腾讯内部的一个创业产品,逐步成长为一款用户的一个生活方式的产品:从上述可看出,在2011年,微信迭代非常快速,从1.0到3.0,且大的动作比较多,最为核心的通讯,就是在这一年完成的,包括点对点聊天、语音聊天、群聊以及多种加好友方式,这是因为当初微信地位还没巩固,必须不断快速尝试突破,作为一个新的熟人社交产品,关系链的建立特别重要,微信初期很巧妙地通过手机通讯录的方式完成了初步关系链的积累,而在通讯价值上,微信对聊天重新做了思考,针对移动端输入方式和聊天场景,提供了语音聊天功能,也正是语音聊天功能,使得微信开始超越米聊。历史就是一本教科书,从QQ的发展轨迹来看,战略上围绕“通讯-社交-平台”对产品进行演变,微信其实也是遵循这样的轨迹。在12年的微信4.0,就开始推出把朋友圈这一社交利器,朋友圈鼓励分享照片,也是非常结合碎片化的移动场景,极大满足用户移动社交分享需求,增强了用户粘性。在内容入口方面,微信早在12年1月份也开始通过结合腾讯微博、腾讯新闻进行尝试,后来就推出公众账号,满足用户的信息获取需求。在稳居移动社交领域一把手后,微信开始商业化,从打飞机游戏开始,推出微信游戏中心;从微信钱包开始,逐步发展微信支付,接入话费、彩票、转账等线上金钱流动业务,接入了京东电商;接入打车、大众点评、电影票等O2O服务入口,以及春节期间全民玩得不可开交的微信红包。而接下来,微信开始进一步连接一切,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不断方便用户的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一种生活方式。part 2 与其他产品的关系微信既然是腾讯移动互联网的通讯和社交产品,就一定得思考,为什么不是QQ?为什么不是QQ空间?下面,分别对微信与QQ、QQ空间的区别做一些分析。2.1 微信与手机QQ的区别QQ是腾讯创立之初发展至今的产品,在PC互联网时代,成为了国民必备的一款即时通讯和社交软件。QQ一开始也有针对手机平台的手机QQ,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QQ也有较大增长。但由于微信专注在移动端,这里主要分析微信和手机QQ的区别。用户群体有所区别。由于微信为新产品,和潮流的蔓延趋势一致,主要从一线城市开始蔓延逐步到其他城市;手机QQ的用户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关系链有所差异。QQ为泛关系链,包括熟人,也包括一部分不太熟的朋友;微信是熟人关系链,虽然和QQ有部分重合,但其实是更有选择性的过程。具体其实可以体现在好友添加的方式上:微信基于手机通讯录、移动场景社交产生的关系链,必然会是更为熟悉的朋友、同事、同学之间。而QQ的好友建立更为广泛,可以通过兴趣搜索,也有历史积累的已经不怎么熟悉的好友。不同程度的关系,对隐私策略的影响较大,下面会详细说。使用场景上的差异。由于微信专注于移动端的场景特点,在设计的时候始终最大化地结合移动场景,手机QQ由于有历史包袱,是与PC端QQ结合的产品,存在一定限制。例如对在线状态的处理,微信基于手机是身体延伸的逻辑,因此微信是始终在线;手机QQ需要考虑PCQQ,由于PCQQ有多个在线状态,因此需要保留,不能减低复杂性。2.2 朋友圈与QQ空间的关系分享内容的不同:朋友圈分享的内容主要是碎片化的场景内容。QQ空间则分成两块:1)手机QQ空间分享的内容和朋友圈类似,主要是碎片化内容,但浏览的内容会包括PCQQ空间的内容;2)PCQQ空间分享的内容则比较丰富,包括日志、说说、相册等等。其结果就是,在浏览效率上,微信是要高于手机QQ空间的。隐私策略不同。影响社交平台的关键因素是关系链,朋友圈基于微信,QQ空间基于QQ,两者关系链的不同,也就导致其隐私策略不同。由于朋友圈基于更为私密的关系链,其隐私权限限制更为严格,例如只能看到好友产生的评论/回复;而QQ空间,可以看到任何人对自己好友的评论/回复。part 3 功能模块3.1 添加好友微信推出后,其添加好友的方式也是非常丰富的。从最初的手机通讯录方式,到后来的扫二维码和QQ通讯录好友添加,再到雷达加好友,微信是想尽一切方法,快速有效地建立起关系链。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包括着自己最为亲密的人,通过用户的自发选择过滤掉非熟人,所以方法非常有效。二维码和雷达加好友,更多时候的场景是面对面,既然是面对面,那么基本都是熟人。微信非常巧妙地用近距离的场景特点,结合最简单的交互方式:扫一扫、设备靠近,大大简化了面对面加好友的操作成本。除了点对点的关系建立,再看看点对面的关系建立,可以看到微信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通过已建立的微信通讯录,发起群聊,其逻辑是已有通讯录已经包括自己的关系网。另一种是考虑面对面场景,推出了面对面建群,利用了近距离大家口语交流简单的特点,即时商量一个数字口令,一群人输入同样的口令即可进入同一群。综上所述,在关系链的建立上,微信始终围绕熟人关系链进行设计,其核心逻辑包括两个:充分利用已有的关系链,通过用户"选择导入"这一行为进行过滤,快速建立新的关系链。点对点利用的是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点对面利用的是微信通讯录。(有个思考:为什么不直接利用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建立群聊?)基于手机是肢体延伸的逻辑,微信重点考虑了熟人社交的重要场景——面对面,结合近距离的特点,最大化地简化添加好友的交互方式。这类特点主要是两部设备距离近(扫一扫、雷达加好友)、互相口语交流简单(面对面建群)。3.2 聊天通讯如果说关系链的建立是前提,那么聊天通讯则是在这个前提上的核心用户价值,不管后面有多厉害的朋友圈、有微信游戏、公众账号等等,通讯是根基,聊天通讯让广大群众每天必用微信。在聊天通讯上,微信的方式也非常丰富。一种是“发送”的方式,微信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小视频、表情等,有非常多的发送内容的载体;另一种则是“通话”的方式,语音对话、视频聊天,也就是所谓的OTT业务。用户聊天通讯的目的是维系关系,本质上,维系关系可以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表达”,一种是“给予”。这一点也可以在现实社交生活中得到印证。因此,微信将“发送”这一主功能分成两类:表达、给予。文字、图片、语音、小视频、表情就属于表达类需求。这类需求主要还是情感诉求,可以是为了让对方得到快乐,也可以是增进了解双方最近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为了一起就某件事情或某个对象进行讨论。而转账、红包、名片、卡券这些属于给予类需求。给予类的需求则是映射到线下面对面的场景:面对面需要“给予”的,而且又可以是在线接收的(不一定是在线体验),都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满足。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大胆意淫一下,可以拓展到请好友吃饭/看电影/生日礼物这种生活服务,还可以是送QQ会员/绿钻会员/游戏好礼这类增值服务。3.3 朋友圈基于 移动端的碎片化场景,朋友圈采用了鼓励分享照片内容而非纯文字内容的方式。在6.0版本中引入了小视频,当然,是否有必要和照片分享同等地位,还有待斟酌,至少从观察到朋友圈的信息流来看,分享小视频内容比例远远低于照片内容。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隐私策略。关于这点,朋友圈的一个核心逻辑是: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有多个不同属性的关系,例如家人、同学、同事,甚至同学A和同学B。在不同的关系中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导致在不同关系中的互动内容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不同关系之间需要相互独立。举个例子,QQ空间中我的一条动态,有时候会被家人、同学同时评论,这个时候同学就会看到家人的评论内容,这样就会比较尴尬。因此朋友圈的做法是,互为好友的用户可看到对方对自己及自己好友的评论/回复/赞。从关系链部分的分析来看,朋友圈是基于熟人关系的社交分享网络,需要更为私密的机制来确保用户进行更为彻底的互动,然而,朋友圈是鼓励互动的。具体而言,可以把朋友圈分成两种场景:浏览好友动态、分享动态。在浏览好友动态场景,假设可以看到非好友对动态的评论,用户会想,如果对其评论了,对方的好友都能看到,考虑到对方的好友中可能包含自己不想被看到的人,用户的评论的意愿就会降低。回复和赞的道理同上。在分享动态的场景,假设自己发布的内容被好友评论后,自己的好友都能看到,用户会想,万一好友的评论中被另一个好友看到,就会降低上述所说的“角色扮演”,从而会降低分享的欲望。那么既然人以群分,需要不同群组分享不同动态么,朋友圈虽然提供了分享动态分组控制功能,但也看到朋友圈其实并没有鼓励用户这么做,原因是:人会自己控制内容,这种内容通常都是自己更好的一面,因此给谁看到好的一面,都无所谓。3.4 公众号 公众号是微信基于关注-订阅的形态建立的信息和服务获取平台,基于获取信息和获取服务,微信将公众号划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用于满足用户需求。最近推出的企业号则面向的是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服务获取。订阅号和服务号都采用关注-订阅的产品形态,用户与公众号可以进行消息对话、支持自定义菜单。关注-订阅的产品形态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例如微博、例如rss订阅,在一种单向的关系。我觉得微信的创新之处是把这种订阅的产品形态从信息拓展到功能服务。在以前,我们是下载某个app来达到一定目标,而现在通过公众号,有自定义菜单,可以满足某种用户目标。所以这是一种超越了以往“关注信息”的更抽象的形态。至于消息对话,则是微信的核心功能,对话不单单是聊天,也是一种指令和交互。下面主要来看看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区别。基于两者满足的需求不同而考虑,订阅号主要是为了提供内容,而服务号主要是为了满足某种目标,所以提供一些“功能”供用户主动使用即可。具体来说,两者的区别主要包括:1、显示位置不同。为了避免对用户在查看消息过程中有过多干扰,微信将订阅号进行了收缩,成为一个“订阅号”入口。而服务号还是会在消息列表中直接展现。我所理解这里主要原因是用户的信息需求是广泛的,所以应该收拢为一类,而服务需求是有限的且重要的,所以放在消息列表。2、推送内容数量和功能权限不同。订阅号每天可推送1条内容,但能实现的功能较为有限,也不能进行微信支付。服务号每月只能推送4条内容,但可实现较多功能可以进行微信支付。用简单的产品满足复杂的需求,微信的厉害就在这里。像公众号,微信采用产品形态相同、内容和服务权限不同的方式,将用户同时与媒体、用户与企业建立了连接。关于微信与硬件的思考。微信目前在做的就是连接硬件和生活服务,至少我觉得线下支付、交通出行、智能家居、医疗领域几方面会有很大市场。微信作为一款全民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整体的战略路线是通讯——社交——平台,目前正处于平台阶段,而这个阶段也是最具挑战和激动人心的。从连接人与人,到连接人与信息/服务,目前在做连接一切硬件设备和生活服务,微信会更加渗透到人的在线生活和线下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挑战就在于线下生活场景是更为丰富和复杂的,而这种生活方式就在这一两年就会流行开来,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的功能全部都能在qq上实现,实际上2个软件没有本质区别。大家现在喜欢微信其实就2个原因: 1. qq的设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比如离线消息处理,比如好友分组没有真正把好友关系分组。 2. 开小号砍掉重练的新鲜感 想想看,如果让你把你所有的qq好友全部导入到微信里,你觉得微信还好用吗? 现在大家喜欢看微信的朋友圈,无外乎就是在看精华版的qq空间。 现在大家喜欢微信没有在线的特点,无外乎就是满足了国人使用im喜欢隐身的含蓄大爷心态。 现在大家喜欢用微信发消息,无外乎就是微信相当于把常联系的qq好友置顶了。 现在大家喜欢关注微信的push消息而基本忽略qq的push,无外乎就相当于关注过滤后的qq消息。 如果qq当初能把一些设计问题给解决了,也就没微信啥事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镜能不能查出胃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