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音乐QQ空间广告音乐

银行理财的这些坑 你到底知道多少?_网易财经
银行理财的这些坑 你到底知道多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银行理财的这些坑 你到底知道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觉得就是信誉的代表,似乎认为银行就可以等同于“绝对安全”。殊不知,基于这样的非理性认识去购买,投资人很容易忽略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些缺陷,阻碍投资人通过合理的判断做出专业正确的判断。下面小编就扒一扒银行理财那些你要小心的坑。理财产品or傻傻分不清购买的一款银行的理财产品,但实际上是一份保险。这样的事情绝不是小编胡诌的。据媒体报道,有客户在某银行办理业务,遭遇到银行员工推销一款理财产品,并称该理财产品附送一份保险产品,可保障至80岁。但过了段时间,该客户去银行支取本息时才被告知,他其实购买的是一份分红险。如果该客户办理退保,则需要扣除3万多的违约费。类似的案例不在少数,新华网此前也曝光过类似的案例。提醒:投资人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研读产品说明书以及认购合同,其实只要投资人注意,就能避免这个坑。不注意区分产品投向一般,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通常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银行自己设计和推出的产品,由于银行风控能力强、管理正规,此种产品一般具有保障性;第二种是银行购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波动比较大,尤其在股市波动的情况下,风险也比较高。第三种是银行代理产品,这类产品种类非常多,投资人一般难以判断,其中绝大多数以类产品。提醒:这里要特别提醒投资人的是第三种类型产品。有些银行推出的此种产品是员工与社会人员勾结私自销售的代理产品。此类产品一般承诺预期收益高于银行正规发行产品的2-3倍。一旦该产品出现问题,投资人要想找银行承担责任就非常困难,到时银行会撇清关系,而投资人只能自认倒霉。Tips:其实投资人只要掌握一个技巧就能避免这样的被动局面。投资人只需要盯住该金融产品的管理人,如果是银行自己的产品,管理人就是银行,而第三种情况的产品管理人就不一定是银行,往往是某公司。不清楚产品的风险性不少人即使已经购买了理财产品还是搞不清产品的类型和结构。其实产品的类型和结构的不同意味着产品的风险性不同。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大致可分为债券型、信托型、挂钩型及QDII型产品。简单来讲,如理财产品投资于债券,总体而言风险较小,风险程度视投资债券的级别而定,债券型具有最低的风险水平,同时收益率也较低,但是适合投资风格较保守的投资者。提醒:要了解产品风险关键是要高清楚产品的投向。比如短期产品主要投向货币市场类金融工具以及债券类资产(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短期融资券、企业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融资工具、公司债、企业债等)等流动性强、风险低的资产。忽略募集期
媒体曾报道,有位客户反映,他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收益只有自己计算的2/3。经记者调查发现,该产品的募集期长达半月,且又有1个工作日的提现时间,而这些信息,理财经理并没有对客户强调。提醒:募集期即是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时间。倘若募集时间过长,即增加了投资人资金闲置的时间,摊薄了实际收益。投资人可以尽量选择在募集期最后一天认购会比较好,其间可以投资活期理财产品获得一定的收益。不管怎么说,银行理财的这些坑不得不防,反观国内一些知名的财富管理机构,对于应该告知客户的信息绝不隐瞒,让客户在信息充分对称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选择。
本文来源:和讯网
责任编辑:郭星飞_F695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2015年选银行理财产品牢记两原则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中国基金报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持续下行已是市场共识,但随着新年股市的震荡加剧,一些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资金又考虑回流理财。今年理财产品还有一些新的投资思路。
  产品收益差距大
  看收益率跨行买理财
  不比较还不知道,银行与银行之间,期限相同的理财产品之间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的收益率差别非常大。
  国有行因为客户基数大,网点分布广,理财不愁卖,所以产品收益率通常偏低,而且越到三四线城市,收益率越低;而城商行、农商行这类地方商业银行,因为地缘和网点限制,客户少,理财产品销售相对困难些,为吸引客户,产品预期收益率比较高;同样的,同一城市,股份制行的收益率也往往高于国有银行。
  从统计数据即可看出以上现象:银率网报告显示,2014年,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在年初曾高达5.97%,随后便一路下滑至11月份的5.12%;城商行平均预期收益率年初时次于股份制商业银行,4月份之后两者差距逐渐缩小,在10月甚至出现反超;国有行平均预期收益率最低,下降幅度也较其他银行更加明显,平均预期收益率从1月的5.51%下滑至11月的4.42%。
  不过从单只产品看,收益率最高的产品经常落在地方商业银行。比如,2014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成都农商银行发售的“天府理财之至尊”,这款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10%,期限超过两年;再如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是锦州银行发行的“7777理财创富005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款产品预期收益率为8.8%;半年期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是华融湘江银行发售的一款产品,预期收益率为7.3%;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是天津农商银行发售的“2014年度&宝益得&第07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这款产品预期收益率为7.1%,投资期限为35天。
  因此,2015年,投资者在挑选银行理财产品时,可对比地方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国有行产品,目前很多网站都有各银行理财产品的比较展示,选择收益又高且又确定的银行理财产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一些能提供多家银行理财产品售卖的平台,比如像的“钱大掌柜”等类似平台。在这些平台上,支持多家银行卡申购其他行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不妨可以尝试一下。
  要提醒一点的是,地方商业银行产品预期收益虽高,但由于近几年这类银行积聚了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在选择高收益产品时一定要注意风险,对于稳健型投资者,不妨就在股份制银行的产品中选择,收益相对也高,风险却没有地方商业银行大。
  超短期产品减少
  投资节奏要踏准
  普益财富数据分析显示,2014年,1~3个月期理财产品为主流,其发行数量为35780款,市场占比达54.90%。一个月以下产品发行数量下滑,市场占比也在下滑。而3~6个月期产品市场占比却在上升,其他中长期产品的市场占比也较往年小幅上升。
  再从2014年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走势来看,3~6个月期产品的市场占比在前10个月中表现稳定,在11月份突破30%的市场占比达到全年顶峰。相反,1~3个月期产品的市场占比在同一时间跌至谷底。
  通过这组数据,投资者会发现,以往经常有的超短期高收益产品数量在下滑,短期和中长期数量在上升。主因是对银行存款偏离度的监管政策在改变,以往银行因“冲时点”需要,经常在月末、季末、年末等时点发行短期高收益产品,此类产品收益率甚至经常高出长期理财产品。考核政策改变后,银行更偏好中长期产品,尤其是3~6个月期产品。但因整体资金面在12月份又吃紧,1~3个月期产品发行又开始抬头。
  因此,投资者在日常配置时,不妨先配3~6个月期产品,在年中或年末到期时,再留意1~3个月的较高收益产品。
  在选择好相应的期限后,下一步就要考虑哪种收益类型合适自己。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在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中选择,但前提是要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尤其是结构性产品,最好对产品挂钩市场有一定了解,可以对挂钩范围条件作出基本判断。保守型投资者则可选择保本型产品。
(责任编辑:UF027)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银行和互联网理财产品哪盘会是你的“菜”?
一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凭借其安全性成为不少投资者抵御“通胀”的首选。近一段时间来,细心的投资者发现,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却不“给力”。“去年买的一期理财产品到期了,想再续一期,可跑了好几家银行,收益率跟上半年比下降了不少,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尝试一下互联网理财产品呢!”家住南关十字的白女士平时热衷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可最近理财产品收益走低的状态却使她陷入纠结中。业内人士提醒普通投资者,出手前一定要关注资金的投资标的,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三思。
银行理财收益连坐“滑滑梯”市场鲜见高收益产品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建行、中行、招行等多家银行网点,看到网点都在显要位置介绍了当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市民对银行类理财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时地有客户前往理财咨询台咨询理财产品信息。“在低利率的背景下,很多市民选择一个理财产品时不再局限于一家银行,而是会货比三家,尤其去年的股市遭遇了多事之秋,对于炒股的风险很多投资者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不少人对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比较关注。会有客户主动留电话给我们,每到网点有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我都会通过微信或者短信通知。”招行一网点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市场上发售的理财产品形式灵活多变,但主流产品仍然以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主,根据投资风险,大致分为保证收益和浮动收益两类。目前常规理财产品收益率仍然持续低迷,徘徊在2.5%到4%之间,银行在售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超4.6%的产品并不多见。
根据普益标准发布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报告:2016年上半年402家银行共发行54140款理财产品。收益表现方面,各中资发行机构上半年整体收益率表现较为平稳,除一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外,其余期限产品收益率差距较小,整体收益率维持在3.7%到4.5%之间。在收益率发展态势上看,多家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整体收益率维持着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我市一建行网点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只要银行网点在售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但凡超过4%,都会受到市民的极大关注,这些产品常常在招募开始的头两日就会销售一空,不少投资者会通过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购买,销售速度很快。
农行省分行营业部理财人士表示,尽管近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持续下降,但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消费者青睐的对象。现实中,大多数储户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与定存相差无几,安全系数高,不但保本且几乎没有风险。这种认识是存在误区的,对于不少银行发售的高净值理财产品而言,大多挂钩A股等高风险标的,与股票型基金的运作模式相似,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产品虽然预期收益较高,但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与理财经理多做交流,定要认真看合同,尤其是风险揭示部分。由于不同银行推出的产品不同,建议市民货比三家,选择相对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
“门槛低收益高”互联网理财产品赚足眼球
说到互联网理财产品,很多人都是从余额宝开始对其有了近距离接触。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低门槛、高收益是它留给投资者的最深刻的印象。打开网页,记者上输入“互联网理财”,各种相关产品瞬间跳出网页,令人眼花缭乱。与银行理财产品不到4%的收益率相比,不少互联网平台发售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动辄在10%到15%左右,确实吸引眼球。
“平时上网时网页总会跳出一些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广告,就连很多时候买个小零食,喝瓶饮料什么的,参加扫码抽奖,奖品会是一些互联网理财平台发的红包或券。单看广告,承诺的收益率确实令人心动,但还是不敢大金额地进行尝试,如果是可靠的平台可以放少量的现金做一点小小的尝试,互联网金融毕竟是新生事物,很想参与一下,但网上鱼目混杂,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说分辨的能力并不强,就投资领域常讲的高收益伴随高风险,还是觉得应该小心为妙。”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最近朋友解说网上有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收益为4.2%/天,想来想去还在犹豫当中,就是不敢轻易出手。
记者随即在网页中打开这家互联网公司的网销平台,看到一款三十天理财产品,起投金额为80000元,公告称按周期付收益,如果投资人推荐身边的亲朋和好友加入项目,还可额外获得投资总额9%的推荐佣金作为奖励。对于投资者质疑的安全性问题,平台声称担保机构会对平台的每一笔投资本金安全提供担保,平台会设立风险备用金,对本息承诺全额垫付。记者看到该项目筹集资金为30000万元人民币,投资本项目(按日付收益为4.2%/天)项目周期为35个自然日,所筹集资金用于该项目直投运作,作为投资者收益固定且无任何风险,所操作一切风险都由公司与担保公司一律承担,投资者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
我市银行业资深人士李万柱表示,虽说互联网理财起投额低门槛,收益相对于银行传统理财产品优势明显,但投资者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风险必须要有个全面的了解。普通投资者更是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自身经济实力量力而行,在关注投资回报率的同时更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购买此类产品时,首先要弄清楚理财平台背后的公司运营状况,并仔细查看相关介绍,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推荐推荐。其次,投资者还要看清平台的性质,风控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做好一定的风险评估。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高收益必定与高风险密切相关,投资前一定要三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理财不上当 如何选择靠谱的互联网理财产品?
来源:山西日报
  自从余额宝跌破4%以后,收益率就直线下滑,如今已跌破3.2%了。有专家甚至预测,“宝宝”类产品的收益若继续下跌,未来有一天消失也不足为怪。余额宝优势不再,投资者选择其他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显得迫在眉睫。
  而最近又流行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已经进入了“负利率”时代,简单来说,把钱存定期,收益还赶不上PI的涨幅,实际购买力会一直下降,不知不觉,钱就变“少”了。
  现今的金融市场,很难同时兼顾高收益和低风险,产品如何选择是投资者最头疼的问题。P2P属于其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大量投资者的青睐。究其原因,高收益和相对低风险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相对于银行来说,P2P综合收益远高于银行。但是身边各种五花八门的P2P理财,逾期不兑现、平台倒闭、卷款跑路等消息时有发生,让很多理财新手无从选择。
  我们以身边常见的银行互联网理财、“宝宝”类理财产品、时下热门的P2P理财等几种形式为例,总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靠谱的理财产品,让理财从此不上当!
  看平台属性――银行最值得依靠
  在常见的理财渠道中,银行毫无疑问是最稳健的;但由于(阿里)、理财通(腾讯)、京东小金库(京东)等,背靠的是市值几百亿以上的互联网公司,是不错的选择;而现在比较火的新兴平台,比如各种P2P网站,实力参差不齐,选择上要比较小心。
  银行虽好,但收益比较低,而且在灵活性、便捷性各方面都不如互联网理财产品。有没有兼具银行稳健属性和互联网灵活属性的平台?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放开,首批获得国家银行牌照的互联网银行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典型代表是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目前网商银行正在内测中,而微众银行已经上线,值得期待。
  看背景――背靠大树好乘凉
  毋庸置疑,理财平台的背景越强大,平台的稳健性就越高。传统银行自然不必多说,背靠国家,当然可靠。这里主要说说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几款。余额宝、蚂蚁聚宝均在阿里巴巴旗下,理财通、微众银行由腾讯掌控......阿里与腾讯作为互联网巨头,分别在电商、社交领域耕耘多年,积累的、技术、资金等都相当雄厚,旗下的各理财平台和产品作为各自战略的重要一环,必会极力保证其产品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看保障――有,才放心
  一个合理的理财平台,应该引入第三方担保。因为一个强大的第三方担保,可以为理财平台再上一层保护网,一个字,稳!那第三方担保哪家强?当属保险公司!
  没错,由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各大保险公司,从硬实力、规范性等方面来看,都不是社会上一般的担保公司能比的。我们看看上面几个产品的担保机构分别是什么。
  看钱去哪儿了――投哪里很重要
  资金流向也是判断投资人资金是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用户将资金投入理财平台,理财平台再次将资金投入市场,资金循环过程中出现的盈亏与投资者资金安全和收益都紧密相关。
  简单来说,一个背景再强的平台,如果把钱乱用,那最后谁都救不了。
  很多人喜欢余额宝,因为余额宝背后是,主要投向银行间拆借、、票券、国债、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等高安全性产品,自然比较稳健。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面对众多选择的同时也要经得起众多的诱惑。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新手,在追逐高收益的同时也应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尽可能的避开雷区。毕竟,赚取的高收益最后安全入袋才是最实在的。
关键词阅读: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已有&0&条评论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抖音的音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