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产品和如何让用户关注公众号良性循环(是先有如何让用户关注公众号,还是先有产品

打造 10 亿美金产品的核心秘密:用户参与层级模型
本文授权转载于公众号职人社(ID: zhirent),版权归职人社所有,若需转载请关注职人社公众号,回复「转载」。
2011 年 5 月,Sarah Tavel 代表当时供职的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作为第一家机构投资方,领投了当时团队只有 5 个人的 Pinterest 的 A 轮融资。并于 2012 年 4 月全职加盟 Pinterest,成为 Pinterest 第一批产品经理之一,经历了 Pinterest 团队从 5 到 650 人的高速成长和众多产品 features 的设计。
( Sarah Tavel)
2015 年 9 月,Sarah 加盟硅谷顶尖的早期投资机构 Greylock 担任合伙人,期间在 2016 年 3 月首次发布了这份用户参与层级模型(The Hierarchy of Engagement)。2017 年 5 月,Sarah Tavel 作为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加盟了另一家硅谷顶尖投资机构 Benchmark 担任管理合伙人,并在过去一年里对这个模型进行了不断修正。
尽管这份报告的内容并不晦涩,甚至部分道理已经被多次提及过,但是整体还是展现了非凡的产品洞察力,我认为是所有非交易型消费互联网产品公司都值得参考的圣经。
关注职人社公众号 zhirent,并回复「Sarah」,可下载 2016 年版本的原始 PPT(共 53 页)。下面是我将她 2016 及 2017 的两个版本做了汇总去重后的翻译,一共 57 页。
斜体字是我的评论。
用户参与度
驱动打造经久不衰 10 亿美金企业的燃料。
在 Greylock,我们着迷于打造经久不衰的、规模能达到数十亿美金的企业。
2000 年以后创建的公司里,目前可公开交易的市值超过 100 亿美金的一共有 5 家。Greylock 就投资了其中 4 家。
Greylock 创建于 1965 年,投资的所有公司参见:
2006 年,Facebook 有 700 多万用户时,Greylock 领投了 B 轮融资。目前 Facebook 市值超过 4300 亿美金。
2004 年,LinkedIn 有 120 多万用户时,Greylock 领投了 B 轮融资。后以 262 亿美金被微软收购。
2010 年,Greylock 参与了 Airbnb 的 A 轮融资。目前估值超过 300 亿美金。
Airbnb 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关注职人社公众号 zhirent 后回复关键词 Airbnb 了解中国区的招聘情况。
2011 年,Sarah 领投了当时团队只有 5 个人的 Pinterest 的 A 轮,并在 2012 年作为最早的 PM 之一加入团队。目前估值超过 110 亿美金。
思考一个大问题:如何尽你所能,打造一家经久不衰的、10 亿美金以上的独角兽企业?
这需要艺术和技术的结合:所谓「艺术」是指要理解产品是如何运转的,而「技术」则是指要知道如何度量它。
不同阶段的关注点不甚相同。在公司早期,需要更多思考「艺术」的一面,去评估产品运转的有效性;随着公司步入成熟期,量化考核也就是「技术」的那一面开始起更大使用。
核心来讲,实质上是理解如何最大化用户参与度。
Tavel 的用户参与层级模型
这是 Tavel 总结的用户参与层级模型。一共有 3 个层级:
最下面的第一级是「用户增长」,旨在获取尽可能多的用户,完成产品所定义核心用户行为;
中间的第二级是「留住用户」,让用户在产品中有更多的「质押」使得增加用户的离开成本;
第三级是用户在产品中产生正向循环。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打造一家价值 10 亿美金以上的公司。
如你所见,这跟我们之前介绍过的 Nir Eyal 的 Hook 模型有很多相似之处。
《Hooked: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是一本教你如何打造一款让人「上瘾」、形成习惯的产品的畅销书。作者 Nir Eyal 在 2015 年发布了一个名为《The Secret Psychology of Snapchat》的 slides,讲解了 Snapchat 为何能够如此流行,并持续具备生命力。
下面我们来一级级分解。首先是第一级,用户增长。
硅谷有很多公司把「增长」视为重点工作。
有很多公司在早期增长不错。
但稍往后一点,增长表现就大相径庭了。Snapchat 是波动式增长,整体稳健;http://Musical.ly整体增长表现也很好;Yik Yak 后来出现断崖式下滑…
所谓「用户增长」不是说我们应该关注产品的总用户量,而是应该关心完成产品所定义的核心行为的有效用户的增长。
实际上,一个产品的总用户量无论如何都是在增长的(因为没有哪款产品在统计数据时会排除掉已经注销或流失的用户),所以很多时候看总用户数真的没啥意义。
所谓「核心行为」是指能够形成产品基础的行为。比如 Facebook 的核心行为是加好友,Pinterest 的核心行为是 Pin 一张图片,Snapchat 的核心行为是拍照分享,YouTube 的核心行为是订阅视频。
通常来说,一个产品的核心行为,往往跟用户留存率直接相关。举两个栗子:一个用户如果能在 10 天之内加 7 个 Facebook 好友,他可能这辈子就离不开 Facebook 了;如果一个人在 Pinterest 上 Pin 了一些照片到 board 里,我们总是可以期待他下周可能还会回来看一看。
想想看,你的产品的核心行为(Core Action)应该是什么?
但是,用户在产品里并不只是做这些核心行为。其它边缘功能也会支持核心行为,但是最终目标都是更多用户完成核心行为。比如用户在 Facebook 里上传照片、更新个人动态,都为维系用户关系图谱提供了支持;用户在 YouTube 里如果没有视频上传和观看,就没内容可订阅了。
不以核心行为增长为目标的用户增长都是耍流氓,是没有营养的增长。虽然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但对公司并无实际价值。
需要确认我们当前关注的是正确的核心行为。扪心自问:为了优化完成用户的核心行为,我们应该做什么功能?那样的话是在正确的路线图上吗?
接下来我们需要想的是:核心行为是否可规模化地获取到足够多的用户?用户动机和用户能力共同决定了核心行为是否发生。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定义的核心行为是否是一个大众市场的真需求?、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社交视频分享软件 Viddy 曾经一周内从 Facebook 开放平台获取到了 1700 万用户,但是并没有足够多的用户完成 Viddy 所定义的核心行为。
Pinterest 则相反。2011 年,Pinterest 增长非常迅猛,因为几个标志性的事情做得很突出:
其一,产品有清晰的价值主观;
其二,产品有复合式增长;
其三,每周活跃用户里有超过 50% 的用户会 Pin 图片(完成核心行为)。
然后是第二级,留住用户。
现在,我们已经获取到了一批有参与度的用户,这非常好。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让这些用户保持粘性?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搞清楚留存率有多重要。还是举个栗子,现在有两个公司 A 和 B。A 公司每月新增 500 万用户,月留存是 80%;B 公司每月新增 250 万用户,月留存是 95%。
如果两个产品的留存率不变,六个月之后,他们的月度活跃用户(MAU)见上图,A 公司领先。
三年之后,B 公司拥有 4200 万用户,超过了 A 公司的 2500 万用户。且 B 公司的增长曲线比 A 公司漂亮得多。这就是留存率的巨大影响,复合增长的价值。
既然留存率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打造高留存率的产品?核心就在于,产品需要让用户「持续使用的收益」和「离开产品的损失」同时递增。
所谓「使用收益递增」,是指随着用户在产品中贡献的数据越来越多(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产品都能基于这些数据持续改进用户体验。最后达到「使用产品越多,我的产品体验越好」的情况。
所谓「离开损失递增」,是指你使用产品的时间越长,它越成为你的依赖、你的身份标识,或是你积累某种价值的地方。最后达到「使用产品越多,我要离开产品的损失就越大」的情况。
还是举栗子说明,比如 Evernote,核心行为是记笔记。随着你在 Evernote 里的笔记越多,你得到的价值越大,同时也越难离开它。
也就是说,Evernote 的核心行为同时创造了「使用收益递增」和「离开损失递增」。
另一个栗子是 Pinterest,你 Pin 得越多,你要离开产品的损失就越大 — 你的书签、表达和身份体系(离开损失递增)。
开始的时候,产品通过关注功能来创造「使用收益递增」,然后增加一些相关功能来体现离开损失递增,比如 Pinterest 的「精选」功能,当你 Pin 得越多,你的首页就越符合你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有一些匿名社区应用比如 Yik Yak 和 Secret 在用户增长方面做得不错,但是在「使用收益递增」和「离开损失递增」方面都不明显,所以后续价值有限。Twitter虽然也有匿名功能,但是整体来说用户身份是固定的,所以它拥有「使用收益递增」(新的关注/关注者)和「离开损失递增」(个人身份认同,比如关系链)这两大特征,具备长久价值。
总之产品要留住用户,需要提供随着时间推移的持续价值,并强调离开产品面临的损失。
最后是第三级,让用户在产品中形成正向的自然循环。
OK,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持续增长的参与用户,还有高粘性的产品。
现在的问题是,现存用户是否能够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建立起良性循环体系。
良性循环体系就像一个飞轮,它能将用户参与度转换成驱动公司前进的燃料。
最强健的良性循环具备网络效应。比如 Pinterest 的良性循环是:当你 Pin 得越多 →形成更丰富的兴趣图谱 → 得到更好的内容发现体验 → 进而促使你产生更多的 Pin…
同时,一个产品中还会同时有其它类似的循环体系。比如 Pinterest 的增长循环里,用户发现更多值得 Pin 的好内容 → 推荐给朋友 → 帮助产品获取更多用户 → 产生更多好内容。再比如 Pinterest 的用户参与循环里,用户 A 转 Pin 一张用户 B 的照片 → 通知用户 B → 召回用户 B → B 可能留下来产生更多 Pin。
你应该让每个自然发生的良性循环最大化。举个栗子,在上面提到的循环里,为了让通知能够触达更多用户达到召回的作用,增长团队会努力提升沉睡用户的数量。
良性循环是很难创造的 —— 市场上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没能做到,尽管他们做了很多尝试。
其实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用俞军的话说,很多产品能够做到多大,其实一开始就注定了。如果设计错了,后面无论怎么努力、融多少钱都无济于事。
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模型,虽然 Evernote 在第一级(用户增长)和第二级(留住用户)都做得很好,但是在第三级(用户良性循环)上做得不行。Evernote 的产品更多关乎用户价值,而没有创造用户良性循环。
这是所有工具型产品的通病,也是很多工具型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想要加入社区、用户互动元素的本质原因。
Tinder 这款产品构建了一些良性循环体系,比如匹配成功后会通知另一个用户,会召回他们有更多参与。但整体上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用户每次成功约会,都会让这对用户脱离产品,而不会为产品内的用户参与度有更多贡献。
在中国,以探探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产品,都很难脱离用户认识后加微信、QQ 进一步聊天的困境。
良性循环推动公司成长,应该寻找机会把良性循环最大化。
最重要的事情要能够量化。
上面我们讨论了三件事情,他们分别与投资人的期望相对应。
有参与的用户增长,使得新用户能够持续参与;
留住用户,可提升用户留存率;
良性循环,帮助产品实现有机增长和留存。
要理解一个公司产品的用户参与度,最清晰的方式是看同期群用户的留存表现,这也是终级度量指标。同期群用户的表现包括两个维度:
一是看每周完成核心行为的用户数。
二是看这些用户占周活用户的百分比。
具体来说,同期群用户分析包括:
增长:每个同期群的人数;
用户参与:完成核心行为的用户的比例;
留存率: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同期群用户的留存表现。
在看一款产品的留存率时,除了常规的新用户次日、次周留存,更重要的也是看同期群用户留存率。我举个栗子,在豆瓣的时候,我会定义几个数据:比如 2013 年 1 月 1 日注册豆瓣账号的用户有 1000 人。其中加入了至少一个小组(这是核心行为)的用户可能是 100 人。在一天、七天、一个月之后,这 100 人(根据用户账号或 UDID 识别)还有多少仍在留存。这样得到的同期群留存率,会比宽泛意义上的留存率更具有产品指导意义。
有多种方法可以体现同期群留存表现。比如线形图、表格或是三角形热图。
如果你关注同期群用户表现,面对投资人时,就能更好地阐明产品中的用户参与层级表现。
( Sarah Tavel 的用户参与层级模型)
再来复习一下 Sarah Tavel 的这个用户参与层级模型。
对你来说有收获吗?有没有你知道的哪款知名产品,是不适用于这个模型的?欢迎在本文评论区交流。
请铭记:用户参与度是燃料,驱动着绝大部分经久不衰、价值超过 10 亿美金的非交易型消费互联网公司。
不是刷流水,不是刷榜,不是造假,不是买水军…
谢谢,这是 Greylock 和 Sarah Tavel 的联系方式。
关注职人社公众号 zhirent,并回复关键词「Sarah」,可下载 2016 年版本的原始 PPT(共 53 页)。
有好的产品或者项目希望我们报道,猛戳这里
全新爱范儿 App 现已适配
Android 及 iPhone
使用微信扫码关注爱范儿微信公众号
关注爱范儿微信号,连接热爱,关注这个时代最好的产品。
想让你的手机好用到哭?关注这个号就够了。
关注玩物志微信号,就是让你乱花钱。都在说UGC,那你知道UGC的核心是什么吗?
作为一个运营人员,核心工作应该是设计一个合理的UGC激励体系,让产品和用户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才能让产品存活、壮大。
UGC是英文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简称,即用户生产的内容。
UGC是互联网尤其是web 2.0以来最重要的果实之一,可以说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UGC的发展史,我们现在离不开的博客、论坛、社区、自媒体都是UGC。
目前典型的UGC产品是:知乎(社区)、简书(博客)、荔枝FM(有声电台)……撬动用户为平台来生产内容是非常难做的一件事情,但如果成功建立了UGC机制也会让产品走向正循环。
UGC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构建用户激励机制,让用户生产内容。
一、如何寻找第一批天使用户?
人们常挂嘴边的“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在UGC领域并不适用,事实上真正愿意为产品生产内容的用户甚至不到2%。
例如著名的问答社区注册用户量在16年末即达到了6000多万,但是真正有“提问/回答”行为的人不到1%。
且不说内容型产品,跟用户息息相关的社交型产品也是如此,例如QQ空间、微博、朋友圈,每天有发表、互动的行为是否占到了大家通讯录人数的20%呢?一定是没有的。
究其原因,有生产意愿的用户永远是少数的,大部分的人还是作为一个互联网围观者的角色在消费内容。
因此,启动的初期,找到一波“天使用户”就是最关键的工作,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生死,这也是称他们为“天使用户”的原因。
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是“邀请制”。
基于产品的定位,找到符合调性的一波“达人”。他们应该首先是有生产能力的人,能给产出高质量的内容,其次应该是有意愿的人,认同产品、并且愿意为我们贡献内容。
在邀请制的运作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当属知乎。
成立于2010年12月的知乎,在开始的前两年一直采用邀请注册制,严格控制第一批进入社区的用户。知乎的定位是高质量问答社区,所以启动时邀请了互联网上最高质量的用户:行业大佬、程序员、产品经理、作家等,早期的人包括李开复、雷军、张小龙、和菜头等一批优质用户。
他们不仅有能力生产高质量内容,而且本身就是互联网的重度用户,愿意在网络世界贡献内容。正是因为这批用户的“无私贡献”,帮助知乎牢牢地树立了“高质量”的品牌印象,从而又吸引了更多愿意贡献高质量的用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邀请制的好处,首先是保持对产品调性、内容的把控。收到邀请的人,是经过官方的一定筛选,可以保证质量。而把内容生成的用户控制在小范围内,也能及时控制内容的方向,防止失去控制。此外,从营销上来说,邀请制营造出“稀缺性”,也是行之有效的推广方法。
那怎么找到这波天使用户呢?接下来结合自己做的实际案例,略说一二。
1、从身边人脉入手
在做音频直播业务时,我们希望找到国内外一群优质的DJ作为启动期内容生产者,树立高品质的调性,然后形成口碑,吸引更多的优秀主播加入。
那么你可以想象,符合要求的DJ数量其实是很少的,这是劣势也是优势。
优势就是找到他们,相对比较简单。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盘点周围认识的人,邀请他们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用户,内测直播功能。
从人脉入手是业务启动时最高效的方式,因为朋友的关系,他们对产品有足够信任、意愿。
比如说我们团队从事的就是音乐行业,所以找到几个认识的音乐DJ并不是太困难,而基于平时的业务合作,他们也很愿意来尝试我们的新功能。
2、SNS渠道挖掘
开放的社交平台、自媒体也是邀请种子用户的一个重要渠道,我就经常收到知乎私信,邀请去体验、注册他们的产品。
SNS渠道一个非常方便的地方,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想要邀请电台DJ,那就在微博、公众号搜索相关信息,很快就能找到他们。然后通过私信、后台留言,把邀约信息发给他们。
不过,在这种公开平台,大V每天收到大量信息,所以很可能会忽略你的私信。那么邀约信息就要言简意赅,说清楚:你是谁?找我做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我应该怎么做?在SNS渠道“洗一遍”,有兴趣的人自然会回复,没兴趣的人也不必再花费精力勾搭,毕竟勉强拉过来,也很难成为理想的内容贡献者。
根据经验,一般来说,回复信息的人不会超过50%,而真正能转化的也就在10%-20%。尽管转化率不是很高,不过毕竟基数大,最终的转化数量也比较客观。退一步讲,对于没背景的产品,这已经是最高效的手段了。
3、从竞品挖掘
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挖竞品墙角这件事,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做过。
同质的产品,相互挖起来自然是快速高效的渠道,例如虾米当初就从豆瓣挖过来大量用户、小米起步时也从各大手机论坛拉了一批发烧友。像SNS渠道一样,在竞品中,也可以同私信功能重点邀约达人用户。
不过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也许会遇到忠臣度极高的粉丝,不仅挖不动,还会收到冷眼相待,甚至恶语相向。
所以在选择邀约对象时,最好自己识趣一点,竞品的死忠粉就不必打他们主意了。比如说你想新做一个问答社区,准备到知乎挖张家玮张公子过去,可能性几乎为零。而对于忠臣度一般的普通用户,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竞品已经精准地聚合了你想要的用户。
4、用户的相互推荐
经过上述几种方法后,已经能够找到一波种子用户了,而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用一个高性价比的“大杀器”,就是让既有用户相互推荐。
首先按照人以类聚的特性,现有用户身边也一定会有我们的目标用户,而且可能不止一个,还是一群。
其次,我们在做决策时,往往更容易相信朋友的推荐,如果是朋友邀约来体验产品的,比陌生人莫名其妙的私信更加可信。
上面说到,我们通过人脉、各渠道挖掘,已经找到了一波非常优秀的DJ。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沉淀出对产品很认同的DJ,然后我们便邀请他们给自己的DJ朋友们试用,用这种方法,我们又能拓展一批优质DJ。有很大一部分主播DJ都是用这种方法,通过主播之间相互引荐而来的。
二、UGC激励:拿什么来留住天使们?
《认知盈余》一书中,克莱·舍基的核心观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利用工作时间之外的盈余时间,进行分享和创造,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财富。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在互联网上进行内容创造呢?
动机理论认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因,有外部动机和内容动机之分。外部动机指的是个体在外界的要求或者压力作用下产生的动机,而内部动机则是指个体的内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
通俗而言,外部动机可以理解为:工作要求、物质激励,例如一名记者,他发表文章可能是工作需求,也可能是稿费驱动。而内部动机,可以理解为:成就感、自我实现的价值等,例如我写这篇文章,没有钱,但是有读者认同,我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是有用的人。
简而言之,UGC激励也可以归纳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好,说完晦涩的理论,我们如何在产品中落实呢?
1、精神激励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UGC产品,一定是能给激发用户内部动机,即自我驱动力的产品。用户出于内部动机而生产内容,说明产品对他有价值,解决了他的需求,而他也认同产品带来的价值。只有用户和产品之间形成这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才能保证用户的持续产出。
比如说2010年前后的博客时代,每个写博客的人,都是因为自己想要在互联网上去表达、记录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因为能获得稿费。他们的博文能够存在,甚至获得朋友、网友的认同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我的价值,这就是最大 的激励。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不管官方花再多精力去运营,也不可能造就博客时代的繁荣盛况。
此后的人人网、微博、朋友圈,也是基于此,满足了用户的社交刚需,用户在这些社区可以和亲朋好友互动,形成强大的“精神鸦片”,刺激他们不断地更新和消费社交网络状态。
兴趣社区也主要依靠用户的自我驱动力保证持续的内容产出,最著名的当属百度贴吧。笔者有一些追星的朋友,他们不断地在自己偶像贴吧中生产内容,数年如一日,一分钱报酬、一点功利心也没有,如此高的黏性纯粹是出于对偶像的喜好。按照他们的原话是,在这个社区里,可以和一帮同样喜欢着偶像的人泡在一起,感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自发地想要为这样一个社区做更多的贡献。
2、物质激励
那物质激励是否就是无用之物呢?并不是的。
在商业社会,合理的物质激励,也是维持内容产出的一剂良方。物质激励,一曰名,二曰利,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对于非社交性的内容产品,看看你们能为用户提供什么呢?我在做UGC用户激励时,始终在这个问题。最后想明白,答案是,要么给资源推荐,要么给钱。
资源推荐,是各大产品常用的手段。知乎、简书会把优秀的文章推荐到热门,以及自己的SNS渠道,给作者提供更大的曝光。这是一个既有精神激励又有物质激励的手段,因为既满足了用户的荣誉感,也帮用户获得更多的关注。
钱,最通俗易懂的东西。有时候,因为大V的精力所限,或者个人诉求不同,用精神激励、资源推荐都不管用,这个时候就只能用钱砸了。不过既然是用钱购买的,似乎也不属于UGC讨论的范围,我们似乎也从未见过有UGC产品会花钱购买用户的内容。
官方不给钱,也不代表他们就一定收不到钱。有一种产品形态,就是“借花献佛”,利用打赏机制,让读者(内容消费者)为作者(内容产出者)付费。例如微信公众号的赞赏、直播产品的送礼等。
现在得不到即刻的回报,也不意味着长期“颗粒无收”。许多内容贡献者,着眼的是未来,他们在网络世界不断创造内容、不断锻炼、不断积累,就是为了爆发的一天。例如部分用户在知乎写答案,在公众号更新文章,并不是出于无私奉献,而是在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一些持续产出的作者,不仅获得了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也积累了足够的粉丝进行变现。
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公司会用周边、纪念品作为“物质激励”,邮寄给内容贡献者。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辅助的精神激励手段,因为跟用户产出的内容相比,这些几块钱的周边,实在是微不足道。
以上种种物质激励手段,总结起来就是:让内容产出者得到满意的利益,才能支撑他们持续产出。
三、UGC运营的核心工作
许多社区在早期的时候,运营人员都会跟天使用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嘘寒问暖。像这样的情感维系手段,我觉得是短期有效、长期无用的,也就是说早期的时候有奇效,但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策略。
在音频直播业务刚起步时,我也是一个“贴身客服”,积极地为早期的DJ解决各种问题,从产品使用体验,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希望让他们感受到官方工作人员的用心,从而留在产品内,并且贡献更多的内容。就像所有社区一样,这样的策略的确是有效的,很多天使用户都是因为被工作人员的付出而被感动,变得更愿意来产品内贡献内容。所以,在这里我也建议启动时期的运营人员多投入精力去做早期天使用户的维护。
然而这不是一个长期可用的策略,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永远作为一个贴心小棉袄去做天使用户的维系。更重要的是,基于私人感情的土壤,无法长出常青树。就像男女感情,只有感动是不可持续的,产品和用户之间的维系,应该基于双方的价值交换。天使用户不可能因为运营人员很好,就持续地贡献,如果他们在产品内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关系迟早会结束的。
因此,作为一个运营,核心工作应该是设计一个合理的UGC激励体系,让产品和用户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才能让产品存活、壮大。
作者:LJ说,微信公众号:LjNotes
本文由@LJ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乐视乐Max蓝宝石加金粉双色5888元起,9月19日电视手机真降500元 - 第796页/共1346页 - 动点科技
微信推出了“微信阅读”的客户端。坦白地讲它还有很多 bug,而且我并不喜欢让别人知道我在读什么文章。不过很显然我是朋友圈中的极少数。
在“微信阅读”项目刚出来之前,舆论一般都围绕着“它能否比得过现在已经充分竞争,商业化空间也有限的同类阅读器产品”展开。等大家真正用上之后,发现之前想的都是扯淡。 已经有人第一时间上传自己阅读数量和时长的截屏到朋友圈,开始晒自己在好友当中读书多少了。
真是让人悲哀。 似乎不管什么业务,只要其目的是产生用户粘性,希望增加活跃时长,那跟微信绑上,让大家在朋友圈互相攀比,已经成为百试不爽的万能药。
举例来说,朋友圈当中风靡以计算步数排行的锻炼量排名,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不过最近居然发展到有人把计步器绑在小狗的腿上,让它代替自己走路。通过这样或者类似的方式,有人每天都可以走一场马拉松——40 多公里。
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东西一点都不准,因为微信运动系统可以接驳任何支持 API 的硬件,所以任何设备都可以在符合标准的条件下接入,但计量误差总是不可避免。有一些比较廉价的手环,计步功能并不完善,至于心跳血压等监测更是形同虚设。只要上下晃动,就可以被识别为在走路,这才给狗戴计步器创造了前提。所以这还真应验了那句几年前的古话—— 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任何试图以量化的方式来衡量的指标,都可能会使得考核陷入怪圈: 人们只追踪指标,而忽视了指标背后的真正目的,搞得本末倒置。 不过,具体到所有诱使你排名的互联网公司——不管是朋友圈排行榜的微信,你电脑击败了全国 99%电脑的 360,还是更早的 QQ 等级,QQ 宠物,各种钻,它们本来存在的目的也并不高尚。微信运动不是真的要督促你完成健身目标,360 不是真的关心你电脑安全,钻石不是真的想让你变高贵,所有这些只不过是想卖出去而已——也许还包括收集你的数据,而使你成为他们生态当中的一份子。
只不过,当各家都打算通过收集用户数据变得更“懂你”,并且小米和今日头条已经公开这样说了的时候,副作用就是
以这种方式搜集而来的数据,本身也并不准确 。那么,建构在这个数据之上的报告和优化措施,其实用性就会打折。
之前,如果活人被请求参加实验——医学或者心理学的,他们最好不要知道自己是在参与什么样的实验,因为(特别是心理实验)被试会因此 “努力好好表现,让自己更像一个合格的实验者”,从而导致结果不准。越是强调“做真实的自己”,人们越是慌张和假装正经,简直南辕北辙。朋友圈分组功能出现后,有夸张的情况是有人甚至同时扮演 3-4 个不同的角色。
另外,在不是面对面的情况下,人的惰性会让人们采用尽可能懒惰的办法,“糊弄”机器 ,假装自己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除了狗的例子,还有很早以前的花钱雇人帮自己游戏练级,以及大学随处可见的代为打卡。我曾经在国内版 CES 等硬件展会看到不少号称自己越做越精准的计步器,我觉得它们是搞错了方向。
在汇集了 QQ 等业务这么多年的精华后,微信对人性的把握达到了现有同类社交产品难以企及的高度。它意识到, 人们真正需要的“懂你”并不是“猜对”,更应该说是“给自己面子”——让自己的表现在别人面前显得出色;以及用表意识安抚无法察觉的潜意识。
朋友圈推送广告,号称是大数据分析了你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圈子精准推送,你真的相信吗?然而你还是不由自主看到自己“中了”宝马广告而窃喜。朋友圈比拼步数,号称大家真的走了这么多步,你真的相信吗?然而你也或真锻炼或伪造数字来参与这个游戏。如果真的利用大数据去分析,寻求精准定位,改良算法,那就太死理性,不懂人情味了。
照这样子推算,下次再出什么需要涨活跃用户的产品,都可以交给微信来刷活跃度。 当年
QQ捆绑太多入口不堪重负,如今微信同样担此重任,人们却并未如之前那么反感,甚至乐此不疲。所以说,微信真可怕。
TechNode TV
科技街访《路人懂先森》:iPhone X 是你的第几部手机?
如果你的产品足够锐意创新,欢迎
用户在YOYOW上创立内容,可以得到收入——只不过他们得到的不是人民币,而是在区块中产生的yoyo代币。
开启微信,扫一扫
输入您的邮箱地址:
开启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ava让用户输入数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