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腾讯影视视频会借

让声音消失的奇妙魔法背后是什么? | Geek爱分享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434527人加入此小组
开车很吵?噪音太大?关上车窗玻璃呢?再打开ANC主动降噪系统呢?当一辆“神奇”的汽车,遇上了一台聒噪的鼓风机。即便窗外风声雷动,随着车窗的慢慢摇上,你会发现车外的声音正在逐渐“消失中”。声音消失的神奇原理是什么?都在这支视频里啦!片尾最后还有一个关于声音的小彩蛋。果壳AI邀请你,用手机单声道扬声器和耳机各听一遍,看你能否发现关于它的小秘密?戳视频观看更多↓↓↓实用TIPS若你使用的是IPHONE7及7 PLUS手机:公放时请按照以下路径设置手机单声道扬声器:设置→通用→辅助功能→点开“单声道音频”;带上耳机收听时请关闭“单声道音频” 喜欢车辆工程的同学多半都听说过NVH——对车辆的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的优化环节。由于声音就是一种空气的振动,所以这对本家总被放在一起研究。车辆的噪音来源的种类繁多——气流划过车身、引擎运转震动、轮胎滚碾路面、窗外车流的轰鸣……但从声音的传播路径来看,倒是简单的多,什么噪音都逃不开两种类型:直达声与结构声。直达声就是振动直接通过空气进入车内(如开着的车窗、车门未密封处的风噪);结构声则先振动车身各个部件,然后通过车身结构传递,最终振动车厢内的空气(如底盘路噪、机舱的设备运转声)。所以,车辆减噪的基础始终遵循三大铁律:密封、隔离与吸收。密封是最有效减少直达声的手段,想象一下车窗闭合瞬间的惬意就能明白。而隔离是通过特殊的设计与结构,另车身结构之间更难传递传递振动。吸收嘛,顾名思义,既然车内空气已经振动了起来,那就做点什么让它更快的衰减下去,减少这些声音的叠加共振。一些特殊材料、技术的采用能同时做到这几个要点,比如更高级的车窗玻璃。作为车辆外壳最容易穿透噪音的部件,普通的单层车窗玻璃已经满足不了日益苛刻的NVH要求,舍得本钱的厂商开始在侧面车窗上配置隔音更强的多层玻璃。多层玻璃并不是“好几层玻璃叠起来”,而是通过复杂的工艺,把内外两块玻璃“面子”用复合材料的“里子”粘合起来。中间的复合材料常被粗略的称为胶层,名字虽土,却是隔音性能提升的关键——这个复合材料夹层的声阻抗和玻璃的声阻抗有相当大的差异,内外玻璃层也厚度不一,振动经过不同声阻抗的材料时,会产生复杂的反射与衰减,从而让玻璃具有了更强的吸收振动、分散频谱的能力。就纯粹的隔音能力而言,单层玻璃换装同厚度的多层玻璃可以提高1-1.5倍的隔音能力,当然代价也是惨痛的……大约3倍左右的部件成本。所以虽然多层胶合玻璃已是非常年迈、成熟的技术,车厂往往只用在更重要的前档风玻璃上,车侧多层玻璃都是高级车才能享受的选配。东风日产西玛内使用ANC静谧空间技术及高强度双层夹层隔音玻璃当然了,除了这种不停的加料加料加料、变厚变厚变厚、吸收吸收吸收的土豪套路,隔音降噪领域近年又开始玩起了新科技——ANC,即主动降噪技术。它的原理很简单,用车载的喇叭系统产生一个反向的噪音去“中和”掉车内噪音。但这一技术真正的困难在于,对噪音的准确采样的同时(敲黑板,划重点——“同时”很重要啊同学你记下来没有还在看手机?)播放出反向音频。大于1毫秒的回放延迟(反向声波没对准)就会引发人耳的察觉,延迟再大便会适得其反的变成一种“新噪音”。另外,这其实也导致ANC对非规律性的突发噪声(比如碎石路面行驶、旁边车辆大声外放土摇、女朋友在车内撒泼等)抵御能力较差。对准后成功叠加抵消的例子没对准的声波叠加后,变成了一种更复杂诡异的噪声所以优秀的ANC技术会结合实时的降噪监控与反馈系统,甚至深度学习技术,主动预测噪音变化,自动且准确的调整反向音频的播放,让噪音消除的效果最佳化。明白为什么主动降噪耳机如此高价了么?技术积淀在这个领域非常重要。这项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就像把降噪耳机从耳朵上拿开换成了身边的扬声器,相对有限的空间和更大的扬声器,使整个车内空间都成为安静的“comfort zone”。比如视频中的东风日产西玛,在ANC技术开启的过程中,车内噪音降低了3dB左右,不要小看这个数字的变化,分贝的计算并不是简单的加减,而与功率比值相关,降低1dB的噪音,相当于功率降低了20%,而降低10dB则相当于90%的功率降低①。东风日产西玛结合双层玻璃等材料阻隔噪音,同时结合ANC主动降噪技术,为车辆营造了安静的舒适环境理论上,足够强大的ANC是可以做到80%以上(6-7dB)的噪音消除,但这么大幅度的降噪真的合适么?降音真的是越低越好?在一个优秀的NVH工程师的眼中并非如此。驾驶始终是一种人和车的相互交流,如果刻意的去除车速、外界环境带来的种种噪声、振动与干扰,人便会被疏离于路况之外,开上200km/h而不自知。即使撇开一触即发的安全因素,这时的机械会给人带来一种难以信赖的恐惧感。聪明人从不把事做绝,残留一些柔和且不恼人的噪音、振动,反而更能给你以科技的美感,不是么? 备注:本篇所有测量值均为A计权参考资料:① 于治会. (2001). 分贝的表示方法及运算法则. 航空兵器(2), 45-48.
+ 加入我的果篮
从昨天到今天,被果壳三篇文章标题吸引,点进去都是广告。一个抽油烟机的,一个汽车的,还有一个是路由的。你们就这么继续作死吧,我是不奉陪了。
自用BOSE QC30蓝牙降噪耳机,那个清爽的感觉啊...坐在汽车里噪音明显降低,但是广播的人声仍旧非常清晰。但是,重要的是下面的内容:降噪是将噪音对冲之后再发送给你,所以声音是有延迟的(不是因为蓝牙),听音乐自然没有问题,如果用来玩游戏或看视频会明显感觉到1秒不到的延迟,这也是为什么前一代QC20被称为行人杀手的原因。如果用在汽车上也是类似情况的话,你懂的,紧急情况按喇叭你晚一秒才能听见会发生啥?
本来还觉得说文中怎么都没提计权方式觉得好不科学啊,直到最后发现有文章尾部的备注。我壳还是厉害的我壳,有意思来自
PC端没感受到效果,发现一定要用手机才行....好神奇!!
本来还觉得说文中怎么都没提计权方式觉得好不科学啊,直到最后发现有文章尾部的备注。我壳还是厉害的我壳,有意思来自
我入了某为的200块主动降噪耳机,,效果已经非常好了。这东西真要做,不需要很贵啊!
不过作为使用降噪耳机的人来讲,车上如果有主动降噪,真的是很爽的啊。有一种完全两个世界的感觉
引用 的话:我入了某为的200块主动降噪耳机,,效果已经非常好了。这东西真要做,不需要很贵啊!主动降噪耳机应该也是用的这种原理吧?
引用 的话:主动降噪耳机应该也是用的这种原理吧?对的。就是这种原理。开了主动降噪后,马路上的嗡嗡声音立马消失。这时候听歌也好听小说也好,需要开的声音要小很多很多,所以可以保护听力。
有一种,整个车像是一个大降噪耳机的感觉。不愧是我最喜欢的bose大神啊!!
NVH简直是玄学,当指标达不到设计需求的时候,车身、底盘、所有部件的结构工艺材质等等等很可能你都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那应该修那个地方呢。
还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模态分析理论与实验、机械振动与模态分析基础、实验模态分析及其应用………………吗(微笑脸.jpg)
引用 的话:PC端没感受到效果,发现一定要用手机才行....好神奇!!PC端因为都是立体声道输出所以不会有差别。但是手机观看的话,通过耳机是走立体声道,公放的话是单声道扬声器,所以自然就会听不见声音了
还得来PC看,微信公众号都是挑选的评论
自用BOSE QC30蓝牙降噪耳机,那个清爽的感觉啊...坐在汽车里噪音明显降低,但是广播的人声仍旧非常清晰。但是,重要的是下面的内容:降噪是将噪音对冲之后再发送给你,所以声音是有延迟的(不是因为蓝牙),听音乐自然没有问题,如果用来玩游戏或看视频会明显感觉到1秒不到的延迟,这也是为什么前一代QC20被称为行人杀手的原因。如果用在汽车上也是类似情况的话,你懂的,紧急情况按喇叭你晚一秒才能听见会发生啥?
有段时期,常长途搭机,先后买过几副抗噪音耳机。有飞利浦,Sennheiser (SPL = 107dB),Sony (Total Noise Suppression Ratio = 13dB)(怎么差这么多?计量方式不同?),还有些没记住品牌的。要么降噪不够,要么有莫名其妙的压迫感,总不满意。没试过戴着开车,因为戴双耳耳机要吃罚单的。
化学学士,摄影爱好者,果壳实验室成员
引用 的话:NVH简直是玄学,当指标达不到设计需求的时候,车身、底盘、所有部件的结构工艺材质等等等很可能你都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那应该修那个地方呢。车震学必须是一门高深的功夫~
尼桑沙发厂不是白叫的。
所以路上别的车警示按喇叭的时候听不到咋整?
个人观点,虽然经过相互抵消处理,但是不同的声原所发出的声波及时别的都完全一样也不会完全抵消,所以应该是有多声原共同降噪,并配合相关运算,文章说的还是太简单化了来自
但是如果不小心把别的车的喇叭声抵消掉了怎么办?
高分子材料硕士生
莫名其妙压迫感+1
神特么难受
高分子材料硕士生
引用 的话:有段时期,常长途搭机,先后买过几副抗噪音耳机。有飞利浦,Sennheiser (SPL = 107dB),Sony (Total Noise Suppression Ratio = 13dB)(怎么差...莫名其妙压迫感+1
神特么难受
从昨天到今天,被果壳三篇文章标题吸引,点进去都是广告。一个抽油烟机的,一个汽车的,还有一个是路由的。你们就这么继续作死吧,我是不奉陪了。
热能专业学士,果壳商业与科技汽车编辑,经典车爱好者
其实录音师说用anc技术处理视频声音时,电脑插耳机已经感受到一侧声音明显减小了
身为本本族,感觉在车里完全听不到路面的声音感觉好慌啊。
晕车的人表示这没什么鸟用
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坐公交车吧
白噪声是怎么主动降噪的? 路上的有色噪声的波段范围是多少? 如果是超过1Khz, 那么波长不到半米啊, 甚至更短, 如何能够保证车内空间整个处于comfort zone呢? 降噪耳机可以理解, 但是给整个空间主动降噪感觉是点错了科技树我觉得汽车的降噪应该还是从噪音源和隔音做起, 在发动机噪声, 胎噪,和车内隔音上下功夫. 然后不是用什么主动降噪, 而是要用喇叭播放和车外环境相关的噪音来保障安全, 但又不至于让人不适.
学校的力学实验室里有一间屋子的墙是吸音材质的,那里的安静才是真的安静,静到你会像讨厌噪声一样讨厌它。
引用 的话:学校的力学实验室里有一间屋子的墙是吸音材质的,那里的安静才是真的安静,静到你会像讨厌噪声一样讨厌它。想起了神盾局特工还是黑镜里的场景,四面都是白色的海绵还是什么的吸音材质,人在里面呆久了都感觉要疯。。。
降噪也并非越低越好,不然把喇叭鸣笛,过路车超速声音都消掉了,那就可怕了不过消除自己车内恼人的比如汽车引擎或发动机的声音还是可以的况且,对付车外部的噪音,难道不是隔音玻璃的用处更大?
这是啥意思啊 ?
引用 的话:有段时期,常长途搭机,先后买过几副抗噪音耳机。有飞利浦,Sennheiser (SPL = 107dB),Sony (Total Noise Suppression Ratio = 13dB)(怎么差...试试BOSE的QC 20/30,它的鲨鱼鳍设计长时间佩戴 毫无不适感,飞利浦就算了,都已经把品牌卖了个精光,早已不是你印象中的那个了,索尼有一款也不错,你上知乎搜搜QC20相关的帖子会有人提到。QC20是有线的,像个小铅坠,略不便,30是蓝牙无线颈圈设计,但是不能用来运动,跑步或骑车时的风噪大的吓人。QC25/35是耳罩式的,30/35目前是效果最好的。PS:QC30因为颈圈造型会略有接缝偏大的情况但刚刚上市没有假货,QC20有假货。QC30有BOSE CONNECT APP可以升级,没错,是升级耳机。如何评价 Bose 在 2016 年中发布的 QC 30 和 QC 35? - 知乎
主动降噪感觉最早接触的就是sony耳机主动降噪技术呢,不过这项技术目前仍然还是在单一环境主动降噪方面有用。对于复合噪声环境基本无效,还是需要物理降噪,这一点上和耳机其实差不多。(比如我们耳机降噪一般是高密合度的硅胶耳塞体作为物理降噪部分,然后在辅助主动降噪,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单一噪声,比如坐飞机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但是对于公交车上这类复杂噪声环境基本还是靠塞子堵严。而且个人感觉主动降噪的时候明显感觉耳内有压迫感不舒服)
感觉3dB没什么效果啊。。用对数本来就因为人耳也不是线性的感受啊
果壳的广告都太硬了
这肯定不可能降的太多
试想,若连外面的喇叭声都听不见,那会有多么的危险。那不就和“聋子”在开车一样吗?来自
看完被种草QC30....噗.........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平板/笔记本
华为降噪耳机同bose比还是差一截
&登堂入室&
来自:浏览器
可以这么说,华为这款降噪耳机针对真正的噪音的降噪性能确实不必bose QC20差,让人们需要听的音变得纯净无杂质。在这些场景用过的人肯定能够体会的,绝不是我一家之言,楼主尽管多向购买过此产品的人去取证。
width:100%">
&略有小成&
来自:浏览器
火龙果_CRF 发表于
楼主要知道这是降噪,而不是隔音,首先你需要分清楚什么是噪音,什么正常的信息交流音和警报提示音。华为主 ...
本来呢,我觉得花粉俱乐部气氛还是不错的。不过碰到你,我才意识到,哪里都有SB,概率或运气问题。
侬用过BOSE QC20吗?没有用过就敢乱喷。就冲你恶狠狠乱喷这样子,我就当你是华为的高级黑吧。
我现在告诉你BOSE耳机的事实。BOSE耳机是降噪,而不是隔音。人声听得很清楚,而噪音基本用技术手段隔断。华为人声很清楚,降噪效果有但不好。
BOSE续航能力强因为电池大。至于客户在大电池和小巧间取舍就仁者见仁了,没有谁好谁坏之分。注意,我比较的是BOSE入耳式的QC20,其实也是非常小巧的,就是电池大一些,具体可以看我发在沙发的照片。
边用移动电源为华为充电边降噪方便,还是直接用QC20方便,大家都清楚。移动电源比BOSE耳机的电池大多少倍,需要我告诉你吗?而且华为耳机为了小巧没有micro usb口,还需要转接线。而且很多航班不允许在飞行中使用移动电源。你刚骂好BOSE电池大,转脸就让华为配合移动电源使用,我只能怀疑你要么智商不够用,要么有严重健忘症,记忆力只有几分钟。
我说的都是客观事实,只是指出华为降噪耳机的不足和同BOSE的差距,也是希望华为能够改进。不像你以造谣中伤对手来捧华为。
哦,对了。SB智商不够用健忘症那些是我的猜测,你不要再用自己的行为证明是客观现实了。
width:100%">
&略有小成&
来自:浏览器
火龙果_CRF 发表于
可以这么说,华为这款降噪耳机针对真正的噪音的降噪性能确实不必bose QC20差,让人们需要听的音变得纯净无 ...
不用取证了,我本人有BOSE QC3,QC20。每次出差就用,QC3用了很多年,QC20一出来就用了。本人出差频率是一年坐飞机70+次,还有做火车的,是个苦逼销售员。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浏览器
你这种开口骂人的人素质确实不高,我不会在网络上这么骂你,这就是差距。Bose QC20C谁没有用过,不要以为只有你用过,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既然认为QC20i仅仅是降噪,那么我问你,你敢带着它逛街和开车么?你确定他不是把生活中的大部分正常人声和提示警告音屏蔽掉了么?没有试过这款产品我不会问你这个问题,因为问的时候我会心虚,但是我用过就有这个自信,你自己扪心自问。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浏览器
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摸着良心说你敢戴着QC20i去闹市逛街,敢戴着QC20i去开车么?
width:100%">
&略有小成&
来自:浏览器
火龙果_CRF 发表于
就问你一个问题,你摸着良心说你敢戴着QC20i去闹市逛街,敢戴着QC20i去开车么? ...
上街戴BOSE QC20当然试过,没问题啊,人声听得很清楚。
开车戴降噪耳机?为什么?车的隔音那么差?
买降噪耳机就是为了享受降噪后的安静,而不是上街去听各种杂音。如果为了安全可以把降噪功能关闭。降噪功能没有那么好,何必用“为了照顾上街用”来搪塞?这是上街专用耳机?不在街上听的人的需求要满足不?
论坛里有介绍华为耳机同QC20的降噪效果数据图,曲线几乎重合,那怎么体现你所说的两者的区别呢?
width:100%">
&略有小成&
来自:浏览器
“试问bose这类型的耳机如果得到了全面推广,所有老百姓都戴的话,国家一定会出台相应的法律禁止人们开车或者在公共场合佩戴类似耳机,因为这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降噪耳机能不能推广开,这是市场的选择。老百姓开车或在公共场合带不带降噪耳机,是买家自己的选择。国家出台法规管这个?立法机关实在没事做了是吗?是不是还要立法听力残障人士不能上街?不要动不动就扣国家法规的帽子。
width:100%">
&炉火纯青&
来自:浏览器
删贴速度果然快啊,淘宝果然太强大
%2Fstorage%2Fsdcard1%2FPictures%2FScreenshots%2FScreenshot_-11-00-25.jpeg (29 KB, 下载次数: 8)
10:51 上传
width:100%">
&略有小成&
来自:浏览器
世界在不断进步 发表于
删贴速度果然快啊,淘宝果然太强大
图来了,看看。
%2Fstorage%2Femulated%2F0%2FDCIM%2FCamera%2FIMG_805.jpg (35.58 KB, 下载次数: 8)
12:20 上传
%2Fstorage%2Femulated%2F0%2FDCIM%2FCamera%2FIMG_816.jpg (28.21 KB, 下载次数: 5)
12:20 上传
width:100%">
&登堂入室&
来自:浏览器
本帖最后由 hkissinger 于
13:20 编辑
连Bose 降噪效果好都成弱点了,连华为的降噪耳机降噪效果不好,续航低都成优点了,说成要考虑国人安全了。什么逻辑智商!这么推下去:我的mate7信号不好,是厂家j考虑辐射问题,铃声小,是怕震聋你,设计丑,是怕你的审美提高。价格贵,是让你去多挣钱。
我买降噪耳机是要效果好!至于要考虑安全问题,是ZF立法的问题,和商家有毛关系!再说,不是天朝还没立法么。效果不好,就是效果不好,技术不是顶尖,连续航电池都不肯多给,弄个脑残设计,用手机充电。至于bose的qc20.值不值,则见仁见智了。
width:100%">
北国风光西安行河边的小树林春意浓留住“美”一秒春暧花开荣耀7 随拍分享
花粉客户端
Make it Possible
Make your device special
华为云服务
Huawei cloud services
音乐播放器
Huawei Music
Huawei Vmall
没有最新动态
关注花粉俱乐部
联系我们:
|关注花粉俱乐部:
Copyright (C)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北极熊开箱】定义沉稳的绅士风范 - BeoPlay H3 ANC
(Credit: Meteor Juan,图片均自行拍摄 & 后制。)
对于喜爱高质感产品的朋友来说,丹麦品牌 Bang & Olufsen “B&O” 一定常出现在您的参考清单中,这个由工程师Peter Bang和Svend Olufsen于1925年在丹麦的斯特鲁尔创立的品牌,今年已经有 90 年的历史了,除了本身就上长的音频多媒体产品设计之外,B&O 最上擅长于将特殊挑选过的材质,搭配上精细的加工处理和灵巧的设计,将科技和设计平衡感加入产品中,让产品有着出众的质感来搭配使用者的绝佳品味。
对于一般音响玩家来说,B&O 这品牌往往不是首选,这理由无他 - “价格”,优异的工艺设计同时也代表着更高的价格,这也是因为好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价值,价格方面稍微提高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对音响玩家来说,即便破到犹如石器时代的工业设计 (小弟绝对没有说是 HiFiMAN),只要有着优异的声音表现,就不阻碍产品在玩家心目中的价值;不过对小弟个人永远都欢迎更好的工艺设计,即便这代表着更高的价格。
而今天所要介绍的 Bang & Olufsen BeoPlay H3 ANC 同样保有 Bang & Olufsen 的精品血统,拥有沉稳低调的外观,搭配发丝纹路的金属外壳和优异的做工,展现出独特的丹麦质量气息,这是小弟最爱的沉稳设计风格,低调但不妥协的设计,上产品显得高贵却又不至于过分抢眼。
除了优异的外观工艺之外,H3 让小弟最喜欢的就是其抗噪功能,对于长时间徘徊在咖啡厅的小弟来说,一般耳机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隔音能力,但是低鸣的冷气和窗外的汽车声,往往不是被动隔音能够处理得住,这时候专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主动抗噪耳机就是一个很好的打算。
小弟自己长时间拥有一支 Audio-Technica ATH-ANC7(a),这支旧版本的 ATH-ANC7 使用抗噪技术大厂 BOSE 的相同技术,当初就是看上这点才购入,果不如其然,不到半年 Audio-Technica 就被 BOSE 告上法庭(笑),然后就推出 b 版的产品;这五年使用下都相处愉快,但体积较大这个问题一直困扰著小弟,所以有在考虑是否要入手入耳式的抗噪耳机,是过了几款产品之后,发现不是抗噪效果不出色,就是在音质上有太过严重的妥协,就在准备要放弃寻找之时,朋友刚好入手了一支 Bang & Olufsen H3,就顺理成章地借来玩玩。
产品设计和特色
▼ 产品外包装使用银灰色配色,同样如同其他同类型产品一样,搭配上产品的外观概念图,对于 B&O 这品牌来说,这样的设计斯乎有点普通。
▼ 产品外包装背后着重于介绍耳机的抗噪功能和其外观等设计特色。
▼ 由于外包装并没有甚么特殊之处,我们就直接来看包装内的放置,H3 使用了一整片后塑胶材质固定耳机,并且在容易刮伤的部件都贴上透明胶膜来保护。
▼ 耳机和固定处的交界也很用心地使用绒布贴来保护,可以看出在内包装上 B&O 还是下了不少心思来提升开箱体验。
▼ 配件部分除了一定要有的使用说明书,H3 还附赠一条专属的充电USB线 (H3 内建可反复充电电池)、飞机专用转接头和一只绒布材质的携行袋,携行袋的封口处有一个带有 B&O 标志封口器。
▼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耳机本体最性感的地方,H3 的耳机本体后半使用带有发丝纹路的金属外壳,官方宣称这是由整块铝金属切削打磨而成,同时表面使用阳极处理来增加耐磨性,再利用极精细的工艺小心地打上 26 个 Micro Bass Port 低音调整气孔,这展现出 B&O 极佳的工艺技术。
▼ 耳机本体前半段很可惜的使用塑料材质,但塑料材质的表现非常光滑无脱模点,整体来说做工还是相当精细,下图是卸下耳套的样式,同时可以看到辨识左右耳的标志。
▼ B&O H3 同时具备支援 iDevice 的麦克风线控,方便使用者调整音量和接听来电,下图右边大大圆形部件,就是 H3 放置抗噪电路板和电池的所在位置。
▼ 抗噪模组的部分只有一个简单的开关和一只指示灯,设计简洁没有多余的按钮,在开启的时候指示灯会发出淡蓝色光芒,在充电时同样也会有橘色灯号作为提示。
▼ 耳机导线插头使用 L 型四极插头,插头部分有特别加长以避开多数手机外壳的厚度。
主观声音评论
本次评测的样机应该完全新品,由图片中可以看到连贴模都还没有撕去,为了保证耳机振膜完全的熟化,我们将其进行了超过 100 小时的 Burn-In,H3 声音维持非常稳定的风格,在煲机前后并没有明显得变化,在驱动上也是相当容易,这样稳定的表现让 H3 非常适合搭配智慧型手机使用。
如果您在找一支能够忍受录音品质较差音乐的耳机,那您刚好来到对的地方了,BeoPlay H3 ANC 有着令人意外的沉稳表现,柔顺的高频搭配为流行乐特别调整的低音,让 H3 能够将音乐不必要的恼人瑕疵抚平,但这绝对不是说 H3 在细节方面的表现不好,反而在该有的细节部分,H3 能够非常完整的刻划出来,但是带入非常柔和又甜美的调音,刺耳的齿音?刮耳的凌厉擦弦声?在 H3 听起来都是那么都柔顺又美好。
像是在 帕格尼尼:魔鬼颤音 Diabolus In Musica:Accardo Interpreta 中的 La Campanella 曲目中,在一般以明亮高频抓住使用者耳朵的耳机上,这样的曲目听起来难免有点不好受,但在 H3 极为温润的高频下,辅以优异的中、高频衔接,将小提琴的滑弦、顿弓、颤音、擦弦技巧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搭配一些素质不高的播放器时,H3 也能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水准,当然如果您在意 H3 稍暗的音色,那这样的表现就可能不太适合您。
中频部分也是 H3 的一大亮点,声音完全没有侵略性、粗鲁的感受,表现得由于良好教养的绅士一般,温和、稳重、优雅,稍微带有一丝成年男性的浓郁厚重的嗓音,却又表现得足够舒张,让该有的光亮感保持住,即便在大动态的歌曲下,H3 也是如此的不徐不疾;H3 在人声表现上相对的浓郁,虽然不如高阶动铁那般直白和中性,但却也透入出令人愉悦的温润、甜美声音,且带有动圈单体中极少见的优异控制性,在 Olivia Ong 的 Sweet Memories 中更能显出其甜美的歌喉,对于喜爱甜美人声的买家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诱因,并且声音能够随着播放器等级的提高而有所增进,这点让人非常爱不释手 (准备好汰换掉您的讯源了吗?)。
H3 低频有着明显的修饰痕迹,也许这对于部分发烧友来说不是件好事,但对于纯粹想要在咖啡厅中,慢活的享受一首乐曲的买家,这样圆润且富弹性的低音,相信是每一个买家所乐意见到的,稳定且不挑前端讯源的低频,让即便搭配素质不高的播放器,也能享受到该有的韵律感和乐趣,如果真的要挑毛病的话,这位沉稳温和的绅士,在极端爆棚的低音下,就显得有点太过拘束和温和,但相信这也不是在咖啡厅中享受悠闲下午时光的主要配乐。
偏暗的高频和柔顺的音调让 H3 绝对不是属于凌厉解析力的那一群,但均衡、沉稳的音色表现,让 H3 在不同乐曲中一致性的展现出从容的一面,优异的层次感、柔和、舒张又带着温润、圆滑的声音边角,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该有的细节,是这价位耳机难得一见的出色表现。
经过上面的介绍,也到了该给评分的时候了,评分总是残酷,好在好的产品永远不会被埋没 ;)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 BeoPlay H3 ANC 的评分:
★★★★★
--------------------------------------------
●整体评分: 9
(考虑抗噪价值)
--------------------------------------------
●特色: 8.5
●声音表现: 8.5
--------------------------------------------------------------------------
优点: 出色的抗噪能力、精美的外观设计、优异的做工、沉稳不絮乱的声音表现。
缺点: 耳机导线弹性过强、抗噪组件的体积稍大。
总结: Bang & Olufsen H3 拥有非常出色的抗噪能力,搭配即便在大音压下沉稳的声音表现,加上其对前端讯源的极高容忍度,让他成为喜欢在咖啡厅徘徊的文艺工作者,不能错过的选择之一。
--------------------------------------------------------------------------
最后要感谢朋友外借小弟测试样机,让小弟能够长时间的体验这支优异的抗噪耳机;再来同样要感谢女王大人,在接案忙碌的期间,还抽出时间帮小弟后制图片;同时也要感谢正在看文章的每一位读者,有您的支持是小弟撰写文章的动力,建议您能够多参考其他专业评测人员的文章,以期获得一个更加客观的评论。 :oops:
● 型式:入耳式动圈型
● 驱动单元大小:?10.8 mm
● 频率响应:20 - 16,000Hz
● 麦克风:MicroElectrical-Mechanical System (MEMS)
● 重量:40g(不含导线)
● 内建电池:350 mAh,约20个小时使用时间,充电时间约2.5个小时
● 设计师:Jakob Wagner
● 附属配件:Comply耳套 (M、T-200)、USB充电线、携存包
谢谢熊大分享,话说开头几段的“ 今年已经有 90 您”应该是90年吧,可能打太快打错了喔
沈默的小杰 wrote:
谢谢熊大分享,话说开...(恕删)
感谢小杰大的回复和提醒
小弟真的没有注意到,现在已经修正了
再次感谢您的提醒
YaziLightar wrote:
(Credit: Meteor...(恕删)
好久没看到yazi大开箱了,好文好图
我常在head4混..请搜寻hata6136就好
hata6136 wrote:
好久没看到yazi大...(恕删)
感谢hata大的回复
小弟近期时间比较腾不出来,所以在文章撰写上进度有点落后,手上还有不少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希望之后能够有多一点空闲时间,也期待再看到您的新文章
声音走向跟抗噪能力跟Bose qc20比有差吗?
Hideape wrote:
声音走向跟抗噪能力...(恕删)
从一个月前就爬了很多文,日欧网友和媒体评测的共识是
如果你属于视噪音如敝屣的人,还是买QC20
看到好几位日本网友异口同声
以为H3 ANC隔音能力可以跟QC20相比
没听就买下去,然后觉得钱白花的 XD
因为本来的H3可说是半开放式设计,隔音能力偏低
H3 ANC的意义是音质比QC20好,但是在保留这种音质之下加强隔音
它应该不是QC20那种以与世隔绝为主题的耳机
if i seem a little strange
it's just the state of the heart
YaziLightar wrote:
(Credit: Meteor...(恕删)
北极熊大赶紧去开箱V-MODA Zn阿~~~~~~~
这几天想逛看看有无开箱(毕竟它算限量版)
逛著逛著.....就盯着你的M100开箱文
然后盒子就出现在我电脑桌前了(本来在逛耳道,又变成了耳罩)
Hideape wrote:
声音走向跟抗噪能力...(恕删)
Hideape大您好
很高兴可以和您讨论耳机的事情
关于您的问题,下面 ijst大的回文算是解答很大一部分
H3 的优势就是在抗噪下保留足够优异的音质
但是不得不说,Bose还是抗噪技术的龙头,的确有其一套
声音风格部分,H3 在温柔的底蕴下,保留足够的解析力
并且声音更加稳定也容易控制
Bose QC20 则是更加深沉昏暗,解析力部分稍微进入不太能接受的程度
不过他的重点是在抗噪,在音质部分的着墨本来就较少
算是取向不同的产品
耳机: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ijst wrote:
从一个月前就爬了很...(恕删)
非常感谢ijst大的回复和解答
小弟非常赞同您的心得,写非常高兴您提供丰富的资讯
耳机: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腾讯视频会员向借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