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won学习网站有人了解吗

红米手机 &
电视盒子 &
智能硬件 &
潜力级手机控
扫码下载App一键签到 升级加速
小米Air13重装Win7系统分享经验很简单,也可以Win10和Win7双系统
扫一扫!手机看帖更爽
小米Air13本子,到手Win10系统,很流畅,但是有同学工作需要或是习惯于Win7系统,怒改Win7系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放弃。& 有的是 拿U盘WinPE启动后,发现找不到硬盘分区.& 有的是一阵疯狂Ghost后,重启后提示No bootable device ---insert boot disk and press...,找不到启动设备.& 有的卡屏卡在Win7启动画面的四叶草阶段。。。好吧,先说下,现在我们购买品牌机预装的Win10系统都是UEFI引导硬盘GPT分区格式,用磁盘分区工具如Diskgenius之类可以看到带ESP,MSR之类的小分区,通常100MB-300MB大小不等,这种方式引导下ESP 分区就是引导区,系统启动后通过这个引导区再去找系统磁盘分区(通常就是我们的C盘). 而以前我们的老机型分区工具就是C盘既是引导区又是系统分区,且是激活(Active状态).对于米Air 13采用的是三星NVMe协议的SSD硬盘,这种接口的硬盘,从Win8.1系统开始才默认带NVMe驱动,Win10不必说了,原生支持NVMe硬盘,那么改Win7系统,如果这个系统没有集成NVme驱动,那么会启动识别不了硬盘的(给你来个蓝瓶,什么代码7b),另外注意Win8和Win8.1有区别的,有些人拿Win8PE启动后找不到硬盘,说明Win8PE也是需要集成NVMe驱动的.废话说这么多,MI Air13 改Win7 有哪些操作,麻烦么?其实很简单,三个方面观察注意一下1. BIOS设置 (预装Win10改Win7的机器,必须改动! 其他品牌也是如此,改的方法大同小异)2. 硬盘分区 (BIOS中什么样的引导,硬盘分区就是怎么样格式)& 核心提示 UEFI引导 + 硬盘GPT分区 (带ESP 100M左右小分区)& & & &Legacy引导+ 硬盘MBR分区 (通常C盘就是引导区及系统分区,且处于激活状态)3. 安装操作& 1.U盘WinPE下选择系统WIM/ESD格式镜像来装.& 2.直接把系统ISO镜像刻录到U盘启动来安装.& 3.其他方式,比如光盘安装 (本文只谈1,2两点)哈,还是理论,真的要说操作,没几样,先说BIOS第一张图的 Secure Boot 要从enabled 改为 Disabled (很简单 Win7不支持这个secure boot,必然是secureboot failure)第二张图 Boot Type 改为 Legacy,这种情况下,看到第三张图示SAMSUNG 硬盘。到此BIOS修改完毕,保存退出!就这么点活!有人说:我到手机器里面这里是 Windows Boot Manager,不是三星什么玩意,那当然了,UEFI引导下,硬盘显示为Windows Boot Manager. 这里要改哦.还有人说,某某品牌机器装Win7 也可以Windows boot manager引导?对,Win7系统64位支持有限的UEFI方式引导,百度可以找uefi+gpt安装Win7,我写教程也有这样的例子,这些机器通常BIOS有CSM或是Load legacy Support支持下的UEFI First方式,是可以的。而本文章是做的MI Air13的教程,那么就来按这个机型的套路出牌。BIOS说完,就谈下 分区和安装,两部连起来说。(强调一句,提前备好自己电脑数据再搞!)参考资源:名称下载地址制作工具其他说明U盘版Win8PE/s/TpuCksqultraiso写入U盘方式USB-HDD+,BIOS设置U盘启动Win7旗舰版系统ISO_ESD镜像/s/FF1tPj4ultraisoISO版本写入方式同上,ESD版本用于Win8PE下安装本Win8PE识别NVMe设备,带Diskgenius,傲梅分区工具 以及WinNTsetup,CGI等安装工具.&Win7旗舰版64位系统ESD格式镜像: 集成NVMe,USB3.0相关重要驱动,无人值守,自动激火.方案一:制作好U盘Win8PE启动U盘后,把下载的Win7系统ESD镜像扔到U盘里面。(核心就是 PE+ESD这两样)拿U盘Win8PE启动电脑后,先运行Diskgenius工具,转换硬盘格式GUID-&MBR,并建立分区C,D等,分区C为激活状态,并格式化。分区这步就算完事运行安装工具WinNTSetup,如下图所示:这步完事,重启机器,一路装到底。。。方案二:还是刚才那个Win7系统下载地址,这个方案不需要WinPE,直接把Win7U_X64.iso镜像用ultraiso写入到U盘启动.启动后到了分区那步可能会提示,无法安装到这个磁盘,选中的磁盘具有GPT分区表,那么说明需要转换分区格式为MBR,此时按Shift+F10组合键(Shift+Fn+F10)调出命令提示符输入字母SOS后回车,也可以调用Diskgenius来转换磁盘分区或是建立分区,并格式化.&[&无论是MBR转GUID(GPT)还是GUID转MBR在图示这个位置。]也有的同学会直接用命令来处理分区的转换,激活,就是Diskpart,Convert,Active等命令,不管哪种方法,搞定好分区,回到安装界面,点击按钮刷新一下。接下来也是一路默默的装到底.系统安装完毕,我的触模板和USB接口都可以正常工作,只需要需要用驱动大师之类的工具更新显卡驱动。(换句话说,很多驱动在装好系统后,就智能安装好了)装好系统后虚拟内存默认占用C盘8G空间(通常和内存容量一样),机器本身速度快,虚拟内存建议调小,我自己调为1024MB 也就是1G后,重启机器后生效!小结一下,两个安装方案的区别:第一种方案拿U盘Win8PE启动,可以把Win7系统,Win10系统等各种WIM,ESD,GHO镜像存放于U盘里面,只要U盘空间允许。经常装机的人员,维护各种电脑,多数用这种方式。第二种方案,就是我们讲的系统安装U盘,单独一个系统,无需WinPE。以本文提供Win7系统来说,这个系统还有其他牛逼之处,比如有些电脑是RAID模式,PE那种无法识别阵列RAID,可以拿这个系统U盘启动,提供RAID选择功能,更有万一某台电脑WinPE启动不了的情况下,这种方案可能就有效了所以不能说哪种方案就一定好,看具体情况!Win10和Win7双系统?我是在Win7基础上安装的Win10系统来组成双系统,操作就是上图中WinNTSetup那个安装图示多来了一步而已,加装Win10仅改动那个安装磁盘位置为D,其他不变。(C盘Win7系统来个60G空间、 D盘为Win10来个60g空间,剩下的建立其他分区,双系统的引导分区都是C分区哦)要表达的就是,无法做到在预装的Win10基础上,也就是原配Win10保留情况下再加装Win7,而这个套路下不支持Win7启动。这点注意一下。本文到此结束,有问题或是需要百度盘下载地址M我!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本帖
Mi_ 发表于
20:08:37Secure Boot 要从enabled 改为 Disabled(改不了啊)先要设置一个Supervisor Password密码,才能把 &&Secure Boot 要从enabled 改为 Disabled
京ICP证110507号 京ICP备号急,请问m.2固态硬盘怎么装系统。_显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63,673贴子:
急,请问m.2固态硬盘怎么装系统。收藏
买了一个三星的m.2 256g固态,使用u盘装系统,结果进win8 pe系统查找不到固态硬盘
0.8/0.6孔喇叭铁网,按需定制,专业加工,深受业内客户认可与好评!
咨询淘宝卖家,卖家说pe系统就是找不到m.2固态的,让我用什么纯净版系统来装,我顿时就蒙逼了
我的Mac也是m.2固态,pe能操作的
楼主也装机不少次了,但还是第一次使用m.2固态,这m.2固态不是折腾人吗?
用软碟通,把原版win10镜像直接写入u盘。六代支持nvme的板子,就不会有问题了。
这破硬盘装系统确实麻烦
更新主板bios,直接解压iso到u盘,uefi。或者在pe安装nvme驱动
拍张固态硬盘,使用主板是微星h110 itx,i5 6400,想要装台mini机
也想换个M2或U2接口的,就不知道和现在的有什么区别
不用PE,直接UEFI启动
神牛摄影器材--为专业摄影者打造,你值得拥有!
楼主听信了淘宝客服的话,把系统往u盘上装,结果u盘故障,不得不格式化,我现在心态爆炸了
用微软官方工具做个Win10启动盘
楼主只好去电脑城了
进PE以后,固态分区了么?   --本人是个gay,可是我害怕世俗的眼光,希望有爱心的妹子能假装做我女朋友,假装一起吃饭,假装一起游戏假装一起睡觉,让我摆脱被人歧视的目光。
win10PE才行
:你百度下,有详细教程
很简单,在PE下解压纯净版系统,win7或者win10,双击setup,进入安装,知道出现加载驱动那个,加载一下,这时候PE就可以识别M.2盘了,亲测!
先用DISKGENIUS分区
也许是主板不支持吧
你们误导他人。楼主我亲身实战过了。新盘先用启动盘进去分区格式化 这样就能识别了。然后装系统,建议刻录光盘、因为u盘比较麻烦,要选ufi那个模式进去,然后用系统自带的分区删除你分好的盘符,再重新分盘格式化。然后可以安装了。我有洁癖,所以建议你光盘安装,不会产生多余的三个额外系统保留空间
建议你光盘安装,我就是光盘装的
建议你 WIN10光盘安装,我就是光盘装的,,不用什么U盘
直接在M.2浦科特 256g固态装好WIN系统
M.2浦科特 256g固态装好原盘WIN10系统, 为什么要用U盘呢,原盘WIN10系统光盘装好不就行了吗? 就这么简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外星人17R3 15R2加NVMe安装win10教程
8831浏览 / 6回复
&&一 首先下载驱动 到dell的驱动下载页面:/support/home/cn/zh/cndhs1/Products/?app=drivers 输入服务号码,就可以看见适配于本机的驱动了 (dell的服务号码是全球通用的,就算你是美版、日版或者其他版本,服务号码同样可以在中国dell官网使用,当然你在其他国家的官网也能用国行的服务号) 先选择好系统 至于那些是需要安装的? 这里给一些顺序: 1.Intel Chipset Device Driver(主板) 2.Creative Sound Blaster Recon3Di Extras Driver(声卡) 3.Intel HD Graphics Driver(集显) 4.Killer Ethernet E2400 Driver(有线网卡) 5.Killer Wireless-AC 1535 Driver(WiFi) 6.Killer Wireless-AC 1535 Bluetooth Driver(蓝牙) 7.Intel Thunderbolt Controller Driver(雷电接口,usb3.1 type C) 8.Realtek RTS5227 Card Reader Driver(读卡器) 9.Synaptics Touchpad Driver(触摸板) 10.nVIDIA GeForce GTX 960M/965M/970M/980M/690M/780M Driver(独显) 11. Command Center 4.0 for Notebooks 12.Alienware External Graphic Amplifier Software 13.Alienware On Screen Display Application 其余可以不装了,而独显就建议到nvidia官网下载公版的,因为更新比较频繁 二 系统安装U盘 一些非国行用户一个劲的寻找原厂镜像备份,其实没必要 正如dell的服务号码一样,微软的授权码同样全球通用,一个激活码能激活相同系统版本的不同语言系统,安装过程会自动识别家庭版和专业版,也无需输入key,比汉化好的多!! 微软有win10升级助手,安装程序,可以把下载和烤盘变得简单 下载:/s/1c1ozw56基本上这个升级助手已经自动识别语言和系统版本了 假如和你需求的不一致,可以取消打钩后自行更改 另外这个事10586版的安装,已经取消了家庭版和专业版的区分,在安装时自动识别
可以选择制作成U盘,也可以下载独立镜像文件 我一般是下载iso,自己制作一个U盘并不困难
选择好保存位置后,程序会开始下载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准备一个8G或以上的U盘,格式化成Fat32
把下载到的iso文件解压后放到U盘根目录 当然先前下载好的驱动文件也可以一并放置好 U盘就制作完成了 三 加装ssd这是dell官方给出的规格 2015版17R3是支持2.5硬盘和m.2 2280的 而m.2 2280也分sata3.0 6Gbps和NVMe,不过不用担心,只要插的进的在R3身上都支持 安装也很简单,首先翻转机器,松开两颗易拆面板的螺丝 拔掉电源(不论对电脑做任何硬件拆装,第一步必须拔电源,否则有短路烧毁的危险) 插上ssd,注意一下接口,一般ssd是两个开口的,不过两边宽度不一样所以插不进,而比较快的NVMe接口只有一个开口,应该不会插错了吧上好固定螺丝,(NVMe硬盘安装系统的话,最好是把机械硬盘卸了,不然系统会把引导分区分配在机械硬盘上的),插上电源盖好易拆面板
四 bios 这里要说一下,NVMe的固态硬盘在bios里面是不显示的,但不影响发挥 硬盘模式也没有NVMe的选项,只有AHCI和RAID(阵列),测试过后其实AHCI就可以正常发挥NVMe了,需要阵列的可以选RAID 至于boot栏,抱歉没图,后补 主要是把boot mode改:uefi secure boot:enabled load legacy boot option:disabled 其他不需要改动
开机F12,选择做好的U盘启动即可 完毕.
&(教程分享自:Alienware贴吧)
挺简单的,不过搞的有点复杂了,亲
学习了。。。。。。。。
你好!我用两块三星的PM951组RAID0失败!我想请问一下这是原因造成的!开RAID后系统安装识别不了!关闭却又能识别了~!求解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11月谈固态硬盘,每天都有更新!_ssd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6,881贴子:
11月谈固态硬盘,每天都有更新!收藏
还有七天就是双十一了,上个月价格有点乱,这个月回复我尽量效率高一点。本来想写的装机事例也没有完成,我这个月后面会陆续更新一些机型事例。10月贴因为价格暴涨,不敢推荐。所以有很多吧友没有回复准确的信息。整个11月我天天在家,努力做到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都保持在线。插楼我不一定能看见,楼中楼不一定能看得见。楼下带图的我会优先回复。如果超过两个小时没有回复,希望楼下带图再发一次。另外明日开始,会关注各种固态广告,尽量不错过任何活动。需要我协助服务可以私信约时间。本帖内容:1,购买建议报告。2,各种接口介绍。3、新手安装经验分享4、个人安装内容分享。5,每天活动各种截图啊。6,协助机型事例十几个。7,陪吧友回复无穷无尽啊。十几页百种机型的接口接口兼容性测试报告感谢智能喵喵部分数据
0.8/0.6孔喇叭铁网,按需定制,专业加工,深受业内客户认可与好评!
购买固态我个人建议,预算足够MLC比TLC更稳定性能更好,前提是颗粒是一线正片。但是,TLC颗粒足够成熟了,新主控新技术越来越多,价格合适同样值得关注。现在很多优秀的主控,支持LPD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可以提高三倍的颗粒寿命。支持这种技术常见的型号有SMI)主控:intel540,建兴V5,创见220s。比如使用Marvell 88SS1074主控的浦科特M7V、闪迪X400,金士顿UV400,英睿达MX300。楼下推荐一些半年以上,口碑比较好的固态硬盘。
【sata接口 120G-128G】 闪迪Z410S和闪迪加强版是TLC 没有缓存,感觉没有什么优势了。如果要颗粒好一点,闪迪Z400S,建兴T9,创见370如果要速度的,三星750EVO,浦科特M7VC,金士顿UV400,闪迪X400成功人士的选择intel540,intel535,三星850evo,浦科特M6S+固态容量不同,性能也是不同的。如果软件和游戏比较多128G肯定不够。目前好一点的128G价格都接近四百五了再加一百块买个大容量吧。 【sata接口 240G 】性价比优先:英睿达MX300,建兴T9,东芝 q200ex如果速度优先:英睿达MX200,三星850evo,浦科特M6S+,浦科特M7VC,三星750evo,成功人士的选择:十年质保闪迪超极速,intel730,东芝Q300PRO,英睿达MX200【sata接口 480G以上的】UV400 不到八百块,相同主控的闪迪X400和浦科特M7V也都在一千以内q200ex 480G,常年天猫969 MX200,MX300 525GB 849元还可以用券。英睿达已开始降价,MX300-525G/799元 MX300-750G/989元intel540 和intel535 的480价格在一千多一点。MX200 500GB和MX300 750GB都不到一千二。成功人士的选择,还是首选英特尔和十年质保超极速吧
【M.2 2242 推荐】闪迪Z400S 或者加点钱买浦科特M7VS另外创见M.2 2242各种容量128G,256G,512G都有。【MSATA推荐】z400s,建兴M6M,建兴S930 128GBmsata大容量的可以选择三星850EVO,MX200这些接口迷你方便,性能和同颗粒同主控的sata版是一样的。同时有msata和【光驱位】电脑,也可以使用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也可以主硬盘固态硬盘,光驱位机械硬盘。以后换台式也可继续用。普通台式机不缩水的主板,都有六个以上的SATA接口。以后可以多几个小容量固态单硬盘只分一个区做游戏分区。我个人就准备再买一个sata 256G 不分区单独放各种单机游戏。虽然我的电脑已经占用两个sata接口,准备再插一个一起用。
【M.2 G】普遍比sata便宜了。 sata版本三星850evo 120G要499,M.2版本只要379元sata版本intel535 120G 要459元 M.2版本只要329元闪迪z400s,X400都是比较耐用的。涨价了的话。但是容量决定性能,建议还是240G以上的.【M.2 G】几乎和sata版本同价五百以内推荐X400 ,然后 mx300,intel535,Q200EX都有M.2版本如果是6代平台,I3-6100,I5-6300,可以考虑intel 600p评价有好有坏,好的地方是五年质保,intel金字招牌。600P差的地方 是比MX200等中高端优势不明显。 速度和温度而言PM951,sm951不如买PM961,SM961950PRO还是那么贵。东芝XG3这款性价比还可以。 喜欢NVME速度的,建议等一两个月,会有多个新款发布。我个人还是win7党,觉得NVME安装win7系统不方便。【M.2 GB】推荐INTEL540 480G 和闪迪X400 512G 目前都是999元 而且都是五年质保。intel 600P NVME协议,512GB反而比他们更便宜。一千以上的本人穷逼不怎么敢看。喜欢NVME速度的,建议等一两个月,会有多个新款发布。
我个人安装系统心得分享,个人习惯,不是标准要求:1、系统的选择用win7还是win10下载系统推荐 ,2013年以前的电脑建议安装win7,芯片组两位数字的,H61,B75,HM65,HM77,B85M,Z97。都绝对兼容WIN7,xp缺少对固态的支持不建议安装。三位数的比如B150,Z170也可以安装win7就是过程复杂一点。四代和四代以上的对支持UEFI快速启动技术支持都不错,可以考虑安装win8和win10,对固态的表现能力更好。本人是win7党,虽然开机没有win8,win10快,但是各种软件都很稳定。2、关于开机速度。关于开机速度。这方面真的不能要求太过。有很多人的误区是我安装了固态,开机必须达到多少秒以内才行。这个和bios自检时间有很大关系,有些台式机不支持win8以上的快速启动。但是运行速度会比某些开机更快的笔记本速度更流畅。 各安全软件检测也不太一样,360秒速偏快,管家秒数偏慢。3、安装win10系统建议安装1511版本,周年版1607很不成熟,建议开机第一件事,更新与安全,高级选项,选择推迟更新(短时间内不会升级1607)然后第一次更新之后,可以关闭自动更新。方法百度一下。也可能是我的电脑比较老,用1511不怎么卡,用1607经常出问题。
4、迁移是什么意思,迁移后以前的系统怎么处理迁移是复制系统,是机械硬盘第一个分区和和固态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完全一样。但是迁移有一部分引导恢复分区不是完整迁移,win10的重置功能什么会失效。为了以防万一,迁移之前的旧硬盘系统,建议磁盘管理里面隐藏,不建议删除。这样万一有一天固态系统出现小问题,机械可以照常开机以前的系统。迁移有时候会闪屏,是某些文件迁移中丢失的缘故,建议直接重装原版系统。5、重装用ghost不行吗?PE不行吗?重装必须要用优盘吗?GHOST系统是第三方封装的系统,精简的系统,通用的驱动和常用软件都有一键安装,不到半小时就好了。但是通用驱动对新主机支持都不是很好。PE系统是精简的系统,PE的所有工具都可以在正常系统里面使用。正常系统对另外一个硬盘做出操作,可以理解位和PE差不多。PE虽然可以手动对齐分区。但是有可能设置不当,分区出现损失。PE系统,不容易添加隐藏的恢复分区,对GPT的设置就特别繁琐,不合适小白。如果时间充足建议逐个步骤安装。原版自动分区对齐,自动会调整一些其他设置。另外关于安装介质,当前硬盘的系统对当前硬盘系统分区,分区调整有局限。以前经常用NT6 HDD Installer硬盘安装器,但是无法对当前系统分区做出更改。建议还是用官方的安装方式,在很久以前都是一次性光盘,现在可以用优盘模拟光盘。优盘格式化为FAT32格式,而不是EXFAT格式可以借助工具格式化。镜像建议使用软碟通写入格式化过的优盘,写入方式为USB HDD+优盘可以发挥原版镜像的全部功能,包括修复功能或者创建隐藏的恢复分区。这种方式安装的系统,可以保留win10的重置等功能。
大大2013年曾经这样分析过GHOST系统。原因1:速度差距问题。在SSD装系统的过程中,速度问题已经没有过大区别了。由于SSD写入速度非常快,原版安装的速度已经非常迅速,和GHOST的版本速度上的差距已经缩小了非常多。快的5分钟不到,慢的不到10分钟,这相比之前的将近1小时已经得到质的飞跃,相比GHOST的速度优势已经几乎没有。原因2:安全性问题。几乎GHOST都出自以个人或者论坛等,这些出品人并不需要为自身出品的GHO文件付任何责任,即使有书面承诺,也未必有用。何况作者在GHO里可以做任何不为人知的手脚,比如肉鸡软件,木马等。但在用户使用的时候是很难察觉的。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我不在乎,反正我用了这么多年的GHO,从来没出问题,从来没有什么信用卡亏空,甚至我从来就不把病毒当回事,多年没装杀毒软件依然平安的路过等等。对此,我想表示,安全问题不是当你损失了才会想起去注意的东西。有时候不经意间你已经丢失了你自己电脑里面的信息,成为日后的潜在杀手。也许有人还会说,360、金山等杀毒软件有多么多么黑暗,装不如不装,但是总结一句话,有杀毒软件总比没有好,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会给你电脑带来一份保护。至于装什么杀毒软件,不是讨论话题。原因3:GHO版本系统没有原版系统稳定。这不单是SSD上而言,HDD也是一样。GHO系统在文件安全性,出错率,兼容性性等方面都不如原版系统。原版系统在安装的时候,会先根据你电脑自身的配置等条件,对系统做出优化,提高稳定性和使硬件和系统发挥最大的性能。相比GHO来说,GHO其实就是作者用一台电脑做了系统之后拷贝的系统文件而已。系统更多的优话是对其本身的电脑而言,而你硬生生的拷贝进去作为你的操作系统。稳定性当然没有原版安装来的好。原因4:GHO版本对齐问题。曾经,我们在本吧讨论过GHO是否可以对SSD做到无损对齐。现在有了结论,GHO版本11.5以后的版本是可以保证对齐的。11.5版本以前的有对不齐的风险。另外有朋友反映对齐之后数字很大,比如103424K,K等等,而不是常见的1024K或者2048K。这些是因为你所检测该盘的起始位置造成的,并不是由于GHO的原因。比如103424K的,是因为SSD本身保留了100M的空间,这个空间所占位置在你系统盘所占位置的前面,所以顺序排列到103424K的位置作为你所检测盘的起始点。其他的同理。
7、C盘分区多大合适。单硬盘如何分配,双硬盘如何分配。固态需要主控平衡颗粒磨损。分区如果过多,或者各个分区容量不平衡,部分分区容量过少,部分分区容量过多,都是影响性能的。单硬盘:还是需要分区的,不然有些软件会出错。如果是120G实际111G。建议C盘多一点60G或者70G或者80G,D盘50G或者40G或者30G240G实际223G 如果文件占用不多,软件比较少。可以C盘100,D盘123G,如果感觉比较紧张可以C盘80,D盘143。D盘多安装点游戏,双硬盘:128G+机械500G或者1000G,建议128G 只分一个系统盘。软件都安装到固态硬盘,只要控制好比例。固态占用率小于60% 性能是最好的。容量占用不超过90%都是比较安全,固态可以正常发挥。系统软件游戏安装到固态硬盘。下载备份存储用机械硬盘,每个分区占用率都差不多。按照这个原则分区就可以了。如果是480G以上的C盘保持50%以内,可以分大一点C盘分120G或者更大。MBR分区格式建议每个硬盘少于三个分区,GPT格式可以稍微多一点。我现在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双硬盘只分4个区。固态硬盘的盘符设置为C盘和E盘,机械硬盘盘符分为D盘和F盘。C盘系统盘建议分大一点,几百兆的软件都可以直接安装到C盘。在以前机械硬盘只有一个读写头,需要经常整理碎片清理垃圾。买固态可以省掉这个步骤,保持好占用比例,不需要经常所谓的优化。浏览器默认下载,聊天记录转移,桌面保存到D盘。E盘单独做为安装大型软件游戏,重装系统部分游戏不需要重新安装。最后一个盘,不少软件会自动识别为下载盘,当然要设置机械到最后。
8、微星官网介绍的驱动程序安装顺序: 1. 芯片组,2. Intel 核心显卡,3. nVidia 显卡, 4. 声卡,5. 有线网卡,6. 读卡器 7. 无线网卡,8. 蓝牙,9. 触摸板,10. Intel 管理引擎(ME)11. USB 3.0, 12. 其他9、怎么检查固态安装是否正确,有什么注意事项。下载个as ssd 跑个分,跑分不是目的,只检验一次否正常即可左上角两个OK,跑分正常就可以。频繁跑分不利于固态健康。更专业测试工具还有pcmark8等固态最重要的三个参数,ahci ok,4K ok,sata3.0接口其中ahci影响最大,4K影响较小,接口对日常影响更小普通M.2接口也是ahci协议,sata3.0通道。新M.2接口nvme协议,PCIE通道的。如果第一次检测正常,那么几个月后可以不必纠结不必理会机械只有一个读写头。垃圾或者碎片过多会影响性能买了固态以后不需要经常清理垃圾。只要别塞满就行。随便你怎么用咯。10、什么是掉速,有三种解释:(1)如果ahci 未开启,4K 未对齐,接口不正确。都会导致读写速度不正常。(2)现在的TLC都有模拟SLC Cache技术,缓存用完之后才是TLC真实的速度。连续传输大文件,缓存用完之后必定导致写入速度大跌。镁光,三星等很多都是,连续写入10G的文件以后性能有短暂下滑。但是静止几分钟以后会恢复。下面直接抄袭部分数据,
镁光把SLC缓存增加到10G可见英睿达MX300 275G经过斟酌和慎重考虑,因此英睿达MX300 275G在实际使用时基本上就是SLC盘的体验。(3)颗粒磨损之后的写入能力下降。这个过程相当的缓慢。日常是感觉不到的。一般的固态硬盘理论寿命都比较长,掉速不容易被察觉,几年后可以用se全盘擦除恢复一些性能。
神牛摄影器材--为专业摄影者打造,你值得拥有!
然后最简单的介绍接口。IDE接口和IDE协议已经是十年以前的事情了。每一台电脑几乎都有的接口。固态可选性最多的接口。就是sata。年大部分电脑只有sata这一种接口。所以首先介绍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长短和sata笔记本硬盘都属于2.5寸硬盘。
大部分人现在买的硬盘都在用这种接口,接口及线缆如下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是主板的SATA接口、硬盘接口及线缆。 上面这张台式机硬盘是3.5的和笔记本2.5寸的接口是一模一样的。左边窄一点的是数据线,宽一点的是电源线。两边接口的线都是一模一样通用的。台式机用数据线可以插sata的固态硬盘或者笔记本硬盘。笔记本如果接口不是固定的,带数据线的也可以拉出来外面接台式机进行交换数据。
我擦,楼上忘了给自己打广告了。===========================================我愿意帮部分贴友进行指导,包括简易拆装,安装系统,后续多项设置和多项优化,首先远程检查和下载,需要一个优盘,正式安装视频指导你操作,需要一部手机,后期远程做设置并提供语音解释和交流,安装完成系统之后,凭贴吧好评回复,保持一个月以上的联系,免费帮助我的好友们解决日常使用中的小问题。===========================================首先充分的沟通,共同准备需要的东西,拆机安全性评估。0.1,选择系统,三代以前推荐win7,四代以后推荐win10,推荐MSDN原版。0.2,选择固态,有的同时有sata接口和迷你接口,根据预算选方案,0.3,选择优盘,推荐8G,16G,32G,大于32G很多必须用工具才能改成FAT32也能用。0.4,下载品牌官网驱动,我通常N卡驱动,win7我用15年初的,win10我用16年初的驱动。0.5,bios全面检查与设置,启动优盘,等待完成。=============================================进入桌面,联网,下面内容可以通过远程软件独立完成,可同时语音详细解释。===========================================1,安装品牌官网驱动,检查和调整合适的驱动。2,可二次磁盘分区调整,合理分配空间。3,在线更新全部漏洞补丁。同时进行我个人的特色优化。4,桌面,文档,默认下载等个人文件夹可以迁移到机械硬盘,增加固态空间。5,针对不同系统进行优化,win7关闭还原点,win10关闭后台隐私等多项优化。6,针对固态硬盘,关闭索引,关闭休眠,关闭超级预读等十多项优化。7,针对游戏,补充各种运行库,让后来安装的软件不会提示缺少什么文件无法运行。8,测试软件ASSSDBenchmark,检查软件CrystalDiskInfo,可提供部分品牌固态工具箱。9,推荐固态优化软件ssd fresh,过滤广告ADSAFE,清理软件ccleaner。10,赠送一些无广告的软件,压缩工具,输入法,办公软件等。11,关闭不用的启动项,安装安全软件,有空的话可以帮忙安装AE,PS,CAD等。12,可以一边操作一边语音解答更多问题,包括临时额外要求。============================================
目前用户最多的是sata接口,这是一种最廉价最通用的接口。这层楼简短的介绍MSATA用的人比较少。图片这个是Z400S MSATA,MSATA在SSD小型化之初还是很火的。M.2是 msata的接口的升级,但是M.2 和MSATA接口是不一样的。注意:msata有两个螺丝位,但是大部分只有一侧有螺丝。
然后重点说一下M.2接口。尾部中间的位置只有一个螺丝孔。而且是半孔设计更节省成本。 如图,第一款是M.2 2280 第二款是 M.2 2260 第三款是M.2 2242,前两位22代表宽度22毫米。后面的80,60,42代表长度。下图是一个典型的M.2接口,也称为NGFF接口,支持42mm、60mm和80mm三种标准的长度。
再次介绍一下MLC颗粒的一线大厂闪迪Z400S 2242另外还有性能更好的浦科特M7VS 2242 和容量更大的创见2242等
M.2是不是一定比sata接口更快?不一定,只有支持NVME的才显得比sata更快。不支持NVME的M.2固态硬盘,就和SATA接口一样快,走的是ahci普通通道。普通通道为什么还比SATA贵,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下面继续解读左边是支持ngff nvme协议,只能插ngff金手指只有一个缺口的,这就是用PCIE接口来提升ssd的速度。右边是支持ngff SATA协议,只能插ngff金手指上有两个缺口的,说白了就是ngff的SATA6接口和2.5寸硬盘用的SATA3.0是一样的。 M模式,M模式的SSD走的是纯PCI-E通道,现在相对来说产品已经比较少了,因为插槽的极限速度是最快的,主要都是一些高端产品。理论接口速度20G\S(PCI-E 2.0 X4),40G\S(PCI-E 3.0 X4)。M模式的SSD只有M一侧有开防呆口,所以B模式的插槽是插不进去的。比如这款 Intel/英特尔 600P PCI-E 3.0 X4 NVME协议 SSD固态硬盘 英特尔这款600P固态硬盘定位与750系列不同主打性价比,售价也明显得到了降低。M.2体积小的优势有目共睹,PCI-E 3.0 x4通道和NVMe协议的M.2硬盘性能就更有保障,从256GB容量开始性能就明显超过了SATA通道产品,这种速度虽然比不上主流的三星950 Pro那类高端的M.2 SSD但是已经比平常的SATA接口的SSD快不少。比起其他NVMe产品这个售价还是很划算的。Intel 600P SSD采用M.2 2280规格,支持NVMe协议,搭载SMI主控、镁光3D TLC NAND颗粒和南亚缓存。不同容量性能不同,128GB读取700MB/s,写入450MB/s,4K随机读取35000IOPS,4K随机写入91500IOPS。256GB读取1570MB/s,写入540MB/s,4K随机读取71000IOPS,4K随机写入112000 IOPS。顶级512GB读取1775MB/s,写入560MB/s,4K随机读取128500IOPS,4K随机写入128000 IOPS。
担心楼上有误导,这里重复声明一下。接口的判断不是绝对的。4代处理器 大部分是B KEY 只能插SATA固态6代平台的大部分M KEY SATA和PCIe都能支持。这里为什么说大概呢。少数4代平台,可以刷bios支持NVME6代平台的戴尔7559竟然不支持。关于NVME稍后有机会再做详细介绍。百度查询或者先咨询商家或者咨询电脑厂家技术支持是否支持NVME。====================================================然后说一下,安装,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安装的方法,和插内存条一样。 先倾斜插入接口,然后压平,上螺丝。正常是标签的地方向上。如图图所示:但是也有标签向下,底部网上的型号,比如惠普暗夜精灵2这款。这款电脑是支持600P等NVME协议的,也支持850EVO这种AHCI协议的。
东芝a100、q300、建兴T9、镁光mx300,250g标准双11准备下手……求推荐
楼主说了那么多辛苦了,我的是联想y50,没有光驱,忍了机械硬盘2年多了,想入手256g的固态求推荐
马克一记,收藏了顺便问下是不是速度性能越强的硬盘散热就不太好?
楼主辛苦了,最近想双11上个256的固态。怎么选,价格500内。顺便说下去哪家店够买最好
楼主,m.2接口的intel530和535区别在哪里?价格很相近。
楼主台式推荐一款240G的可好?主放大型单机,网游.预算300-400以内
请楼主评价一下创见220s,知道最近涨了不少,但是刚需没办法,220s大约369拿下性价比如何?
联系方式是什么
楼主,作为一个小白想问一下,半高的msata的固态哪一款比较好?……
想入个千元级别的高端货,求推荐
求问w10 用专业版还是家庭版,还有准备装机了,那个4k对齐怎么搞的,还有什么要注意
楼主,作为一个小白想问一下,预算300到400推荐个固态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