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要在单击睡觉时发出嗯嗯的声音声音,则应该在哪

传统媒体人如何寻找自己在新媒体中的定位 : 经理人分享
传统媒体人如何寻找自己在新媒体中的定位
蓝鲸——财经记者的工作工具
投/荐稿请加微信号lanjingzhuli QQ
来源:编辑网 作者:孙小林
与小伙伴创办识局之前,孙小林在某纸媒政经部做主任。身为财经记者,他预见到互联网的流行,下海创办识局智库。一切对他是新的,技术、媒体运营术、税务、工商、知识产权....他样样恶补。无工资、双休,没旧路可依,他立志做全能型“乙方”。
这是一个命题文章。说实话,已经很久没写文章了。做记者做了这么多年,或许是做一行“恨”一行吧,现在最怕的真的是码字了。
但是既然答应了,就安静地写吧。我现在在一家饱含新媒体元素的智库工作。这家名为识局智库的机构是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人士一起创办的。
《醒世恒言》有云“识得局势;知机”。识局两个字正来源于此。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国特色智库作出重要批示,识局智库于同年4月成立。
这绝非跟风。当时,我还是一名财经记者,在和多位人士交流沟通中逐步感觉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接地气的新型智库将是一片蓝海。
把这个感受和几位同伴一交流,都有同感,识局智库应运而生。设立之后,识局的小伙伴们紧跟着中国特色智库这面大旗,正式开启了识局之路。
识局如何定位是创业初期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团队小伙伴们之前分别从事的是媒体、金融、政府服务等行业,几乎一致地认为现在的政府政策很受外界关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对经济领域的政策分析有着莫大的需求。
在前期调研后,我们初步证实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经过多次修正后,我们将识局正式定位于:政策领域综合服务商。话句话说,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致力于打通经济政策最后一公里。
所以说传统媒体人转型,我个人觉得(不一定成熟,请轻拍)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把握趋势,即要预判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做违背趋势的事情。
比如这个时候还去创办一家纸质媒体,除非投资方是土豪,完全不在乎是否盈利,否则还真不应该去设立杂志等纸媒,因为这是逆趋势的,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一定位一直持续到现在。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识局已经成为政策领域最权威的民间智库之一,尤其在自贸区、园区、国资混改、公务员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比如说,春节期间引发热议的《博士返乡日记》就是识局引爆的,后台数据显示,这篇文章及其后续系列点击量达到130多万。
目前,识局仅在微信公共账号方面就拥有近30万粉丝,且粉丝构成中,1/3是政府公务员,说明了高端群体对于识局的关注。
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转型的第二个方面的定位:不仅要认清大的趋势,也要估算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当时预测的趋势是移动互联会成为主导渠道,因此尽量不去做传统媒体和传统PC端。
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认为识局传播政策要通过新媒体渠道,而不是传统的纸质媒介(当然,纸质媒介仍然有巨大作用,只不过,识局没有采用这个载体)。
即我们当时认为随着4G和WIFI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会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所以识局从一开始就集中精力把搭建平台放在移动互联网这一媒介上,包括微信、网站手机版、APP(即将上线)等。
事实也证明了这个判断是对的,相关数据也证明了,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
第三个定位是:媒体不应成为直接盈利的载体,媒体应该是只提供影响力和公信力,单纯依靠广告的媒体是没有前景的。
基于此,《中国新闻周刊》将识局团队评为2014影响中国年度人物。我们也是国内新媒体中较少不依赖广告、活动而实现盈利的机构。
试想一下,传统媒体那么强势都赚不了钱,新媒体大部分都是个人的,几个盈利的大部分还是靠VC、PE前期大投入的来支撑下来的,这说明媒体真心不能靠以前的模式来盈利。
(请别拿今日头条来举例,说实话,若中国的版权法律法规执行得严格的话,今日头条其实是很难赚钱的,因为版权这块费用真心不低,估计也只能靠投资人投钱了。)
所以说,大部分新媒体的定位,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流量入口、影响力入口。
以识局为例,有句话提醒得很对,“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创业”。这句话通俗地理解就是创业实在太艰难,个中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才可知。
想过周末?没门,5+2,白加黑是新常态。
想稳定收入?没门,识局联合创始人都是不领工资的,而且这是自己定的规矩。
想依赖过去路径?没门。一切都是新的,所有都是从头学起,必须破了再立。
来看看识局小伙伴们的生活就略知一二。
晚上7点30,央视《新闻联播》结束。识局内容部门的团队就在分析解读《新闻联播》,此时,外面早已万家灯火,但办公室小伙伴们还在加班。
这还不是全部,另外一个团队还在熬夜准备第二条早上的晨报的内容,每一条内容都是一句话,这对于团队的总结能力以及经济学知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第二天,当公众都在上班路上时,识局的运营人员已经早早上班,在为大家推送当天的内容。然后继续白天的工作。
这些工作在传统媒体人眼里看来是非常辛苦的。事实上,这些只是一个方面,在整个识局路上,还涉及到新媒体运营、技术的挑战,还涉及到税务、工商、知识产权等各种沟通。
一个较为完整的团队和一个多才多艺的团队就很有必要,但与此同时,夜以继日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新媒体工作,最大的定位让自己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不固步自封的人,这是我和我小伙伴们共同的感受。
---------------------------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财联社”APP,随时查看最新、最快、最精准的股市动态。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艺术+的日志
聚变与共赢: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自我定位与合作
热4已有 1171 次阅读&
聚变与共赢: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自我定位与合作——武汉文艺媒体汇交流会专稿/艺术+ & & & 整理/林丹&李豫仇海波(艺术+):大家好,我是《艺术+》杂志的执行主编,我们这次的交流会主题是“聚变·共赢: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自我定位与合作”,我们自身也有很多不足,还有很多地方要向在座的同仁们学习,欢迎大家的到来!雷祺发(艺术+):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我是《艺术+》杂志的编辑,也是这次交流会的组织策划人之一,谢谢大家!代兰兰(大楚网):大家好!我是腾讯大楚网艺术频道的代兰兰,我们是去年八月份开始做艺术频道的,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其实做的时间不算长,起步算是比较晚的,特别是和雅昌艺术网相比。我们现在主要是对武汉本地展览做一些报道和互动活动,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想看一下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并且希望在以后能有更多的合作空间,谢谢!杨娜娜(大楚网):我是大楚网艺术频道的杨娜娜,谢谢大家!李人杰(W周刊):大家好!我是武汉《W周刊》的,主要负责的是文化、家居、大专题、专栏、还有其它的一些细微的栏目。我们杂志目前和大家比起来做的可能没有那么好,比较偏浅显,&今天来主要就是想向大家讨教、学习一下,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我们能做的更好,谢谢!陈佳(雅昌艺术网):大家好,说来可能有点“滥竽充数”,其实我不算是个记者或者说媒体人员,我是雅昌艺术网深圳分公司市场部的一员。这次来主要是两个目的:第一,是来参加这个媒体汇,跟武汉当地的媒体朋友见个面;第二,其实是想借花献佛,借这个媒体汇来给大家通报一个消息,我们雅昌艺术网武汉记者站马上就要在这边成立了,在这里给大家打个招呼,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关照!雅昌艺术网将于6月28号在武汉美术馆举办《AAC艺术中国》巡回展,届时将会举行武汉记者站成立仪式,到时候会邀请各位同仁到场,希望大家前去捧场,谢谢大家!书童(楚湘在线):大家,晚上好!我来自“楚湘在线”网,&它是一个湖南老乡会的组织,成立于去年的6月1号,即将度过我们的一周年,成立时间不长,现在也是在不断的完善中,希望在座的各位友人以后能多关注我们的网站!也希望我们这个艺术媒体汇能继续的办下去,办得有声有色!我以前也经常上“中南文化”这个讲座,我觉得他们举办的不错,所以我也希望我们文艺媒体汇能够顺利举行,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李翌(楚天金报):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楚天金报的记者李翌。现在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次媒体汇的主题:第一,交流。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做法和操作模式,也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我想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大家可以优势互补,就像雅昌艺术网邀请大家去给他们捧场一样,这个事情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广告,但大家肯定是希望像这样交流的活动以后越多越好,彼此之间能够相互捧场相互交流。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其实在最开始我和仇(海波)主编在商量办媒体汇的时候,是想“做一些事情”的。所谓“做事情”就是,可能大家要脱离本身的平台,在一些活动中聚集我们个人的优势或者资源,来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在武汉有个艺术家,我想,如果作为我们大家这个集体,有专业媒体,有大众媒体,如果能够集合力量帮他做一个策划来推广,怎么推广?怎么去做?把这些资源整合好了之后,我想做这样一个事情应该是非常好的,因为媒体它本身就是一个宣传、向外展示的平台。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我想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类似于这样一个“可以做的事情”。我也希望大家在这里可以想一下,我们本来是分散的资源,现在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合力之后,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可以去做什么?或者说,大家想去做什么?我想这样作为一个媒体人,就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平台上面展示自我价值,同时在你的工作之外,还可以做一些事情,把你个人的价值或者是理想得到实现。这就是我和仇主编两个人当时商量举办这次媒体汇的根本原因吧!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出谋划策,相互协作,也希望这样一个组织能够一直的做下去,并且能够做出“一些事情”!谢谢大家!李灵风(湖北文化产业网):我是湖北文化产业网的李灵风,现在负责我们网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荆楚文脉”这一块的栏目。我今天来参加媒体汇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就是跟各位艺术界的同事们、各位师兄师姐们,打个交道建立联系;第二就是搜集更多的关于发扬“荆楚文脉”和艺术方面的有价值的信息。我从事这份工作只有半年时间,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跟各位前辈去学习、探讨,所以,在这还请各位多多关照,谢谢!姜东来(名家典藏):大家好,我叫姜东来,我来自湖北省文联的《名家典藏》杂志社,应仇主编盛情邀请,我谨在此代表我们杂志社向各位媒体说两句。我们主要是搞策划,对于媒体这一块还不太熟悉,主要是做名家、省文联的一些艺术品,对外的单位了解的比较少。谢谢大家!宋磊(投资时报):大家好,我是《投资时报》的记者宋磊。和在座的各位一样,大家都经常出席一些艺术活动,也经常见面。可能跟大家最大的不同是,我虽然做艺术报道有几年时间了,但我原先学的是艺术专业,在新闻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希望能够和大家多交流,向大家多学习!谢谢!罗伟(荆楚网):大家好,我叫罗伟,是荆楚网总编室的负责人,在之前我是荆楚网文化频道的主编,那时我们频道在文化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后来因为有自己的压力,荆楚网对文化也不是非常的重视,文化频道也就没落了。现在我专门负责新闻这一块,然后把文化频道也交给我们部门负责,所以文化频道以后就会由一个部门来负责。今天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来和大家认识,希望大家能够提一些意见和建议来指导我们文化频道的发展,当然也共同探讨一下资源共享和利用方面大家怎么做,今天主要就是向大家学习一下!话题一:艺术网络媒体的当下优势与未来潜能仇海波(艺术+):其实今天在座的媒体大致上可以分为艺术类媒体、网络媒体、纸质媒体、大众媒体,我们将分成三个小组和三个话题来讨论。以后每期我们都会轮流由不同的代表提出话题大家一起参与讨论,本次是由大楚网艺术频道作为艺术网络媒体的代表,李翌作为大众媒体的代表,艺术类专业媒体就由《艺术+》杂志的雷祺发作为代表,和大家一起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代兰兰(大楚网):其实第一期活动大家还是一个相互熟悉、了解的过程,非常感谢主办方让我代表大楚网第一个来说,&让我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严格意义上来说,大楚网艺术频道在武汉艺术圈或者是文化界算是发展比较晚,我们从去年8月份才开始办这个频道,一路上跌跌撞撞走过来,仇主编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意见和帮助。那么,今天定的话题是:艺术类网络媒体的当代优势与未来的发展。第一个问题,我们想要讨论一下网络媒体对武汉艺术行业的推广和宣传带来了哪些改变。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其实有很多共性,最本质的一点就是我们都要把信息传播出去。但说起差异的话,网络媒体的优势就在于速度更快,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有图片、视频等等。再者就是网络媒体的容纳能力较报纸、周刊要大的多,不存在出刊、周期的限制。最后是参与性和互动性比较强,通过微博、微信等互动工具把信息传递出去,可以和大众进行互动和交流。这就是我觉得网络媒体对于武汉艺术行业的推广带来一些优势,都是我从我们艺术频道现有的已经做过的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比如说,我们把微信这个沟通工具带到传统的观展中来,让大家能够有些互动。我将这些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比如网络媒体应该发挥出哪些更好的功能,给艺术行业的宣传带来更多的改变,还请大家多提一些好的建议。在座的各位经验都比我们要丰富,还请大家多多指导!书童(楚湘在线):我想说几句,以前在武汉有个汉网,它做过一个“挖掘文化——保护老房子”的活动。众所周知,老房子可以作为一种历史和文化的见证,但是很多地方都在拆迁,于是汉网就发起了一个保护老房子的活动,经常把网民们召集起来讨论,哪里在拆老房子,他们就去进行图像的采集。所以说,文化就是靠大家来参与,而我们媒体人就要起带头作用。代兰兰(大楚网):就是我们来发起这些活动。书童(楚湘在线):对。你发起了,大众来跟进。所以,文化也是一样,总是需要一个带头人。代兰兰(大楚网):是的,大家也可能比较了解,整个武汉现在的文化艺术氛围还不算是很浓厚的,可能在今后会慢慢的有一些变化。&包括之前大家可能觉得展览很少,或者说是某些机构的展览质量确实存在问题。另外在报道方面,比如说有些报纸报道了,但我们可能没有报道,是因为每个媒体都有自己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这时候就需要大家相互来借鉴。刚刚“楚湘在线”书童说的文化方面,我个人觉得其涵盖面还是比较广的,现在我们艺术频道主要做的还是偏艺术类这一块的。曾文杰(壹号收藏网):我做的时间也不算长,大概一年左右,从刚入行到现在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武汉的文化氛围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艺术机构和展会越来越多,我认为这对于艺术发展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接下来,我想从我们网站的角度来谈一下,我们是壹号收藏网,属于收藏门类,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包括陶瓷、玉器、书画等等。今天主要和大家谈谈书画,和在座的各位交集可能会多一些。因为我们网站属于门户网站,所以一部分新闻资讯也是从其他网络上获得的,比如雅昌艺术网、新浪网、大楚网等,从他们那儿借鉴更新一些新闻。另一方面,一些活动包括拍卖会、画展,我们自己也会去参加并做报道。网络媒体,刚刚代兰兰也提到了,他的形式是比较多样化的,现在微信、微博是网络发展的一个重点,因为它的传播方式更加直接和有效。我们也每天群发微信传播信息,登载一些受众比较感兴趣的新闻,其实就有一点像手机电子新闻报的形式。而微博的涵盖面更广,互动性也更强,我们同样也在微博上和一些网友进行互动。代兰兰(大楚网):微信现在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微信是点对点式的,只要你关注了我们的官方账号,就可以收到我们的信息。从这里我还想说,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还有一点,网媒某些时候它是让你被动的接受一些信息,例如QQ弹窗,其实大家是又爱又恨的,只要弹出来你就必须去点击,这可能也是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一种优势吧。书童(楚湘在线):我可能比较关心一个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内容、渠道都不同,那你们的盈利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呢?艺术这一块,本身硬广也少。代兰兰(大楚网):对,比如艺术机构,其实我们也挺想知道艺术机构本身是怎样盈利的。李人杰(W周刊):我最近常去“北、上、广”,他们的艺术机构是做的比较好的,因此国外的一些艺术机构也愿意投入一定的资金去支援他们,他们懂得如何去更好地去做宣传。反之在武汉,一些艺术机构甚至认为,这么多媒体应该有义务来帮我们宣传,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在“北、上、广”,他们已经开始推崇新锐的设计师和艺术家,这些人如果受到了国外的关注,就会出现一种类似跨越性的合作。但是在武汉,我们还是在推崇一些老艺术家,这些老艺术家已经做了很多年,已经没有新内容可以挖掘了。说到新人却没几个,是真的没有新锐艺术家,还是说没有人去发现他们呢?在我看来,我们媒体就是承担着一个类似于数据库的作用,因为网络的即时性很强,我们在网络上可以查到一些艺术家的相关信息以及大众对他们的评价。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的,传统媒体的精致度是要胜于网络媒体的,这是无可否认的。在武汉可能传统媒体的销量和关注度都会差一些,我认为传统媒体可以在主流宣传方式上做出一个改进。现在还有一个做法在香港用的比较多,就是名人微博效应,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人参展发的微博只要被名人一转,在短短的一周和两周内,他的认知度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这种迅速的提高是很可怕的,在后面可能就会销声匿迹。但在武汉,名人微博包括媒体与媒体之间的微博互动是做的非常欠缺,可能更追求一些怪诞陆离的新闻,在文化上面也做的很少。我认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本身我们的宣传力度做的就不是很好,然后又不愿意投降,于是我们就做的更差,最后导致我们与“北、上、广”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差异。&我希望在以后能多推一些新锐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湖北的老艺术家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了。仇海波(艺术+):就你的了解,“北、上、广”的一些媒体有没有一些好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借鉴和运用?李人杰(W周刊):我只能说在某些方面比如整合宣传、活动策展方面等要比我们做的好,说到手段的话,其实也就是媒体之间的联合,现在我可能一时还不能举出一个合理的案例来给大家参考。刘莉(大武汉):我认为不在于老艺术家和新锐艺术家的问题,关键在于谁能在艺术家和记者之间搭一座桥。我跑(艺术)这条线的时间不长,大概也就八九个月吧,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艺术在干什么?艺术圈在干什么?艺术圈的记者又在干什么?如果顺着这三个问题来回答的话,那么对于艺术生态圈上下游究竟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我会和艺术家有一些联系,但是除了短暂的采访时间外,我无法知道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在创作什么。如果再推及到艺术馆的话,在艺术馆外,策展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展览结束之后,一些艺术家聚在一起做专业探讨时又讨论了些什么。在武汉,其实大多数艺术圈的记者是被屏蔽于这些渠道之外的,而一些艺术家对于关于他们的报道总是不太满意,认为太大众化、太平实,普通老百姓又觉得我们的报道太曲高和寡,那么我们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我觉得,如果这次活动后,仇主编能够牵头在下次活动中,让画廊的人,还有一些艺术家,能够参与进来,对于解决这个问题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仇海波(艺术+):我觉得刚刚刘莉提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可以把艺术机构、画廊、美术馆的艺术家请过来,这样的话我们媒体和他们之间就会有一个非常直接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就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了。雷祺发(艺术+):大家都知道,整个艺术生态链包括了艺术家、画廊、艺术机构,这其中缺少了哪一个都是不完善的。如果缺少了其中一环,那么就可能会导致这个生态链不能正常的运转。刚刚也有人提到,我们和美术馆怎么联系沟通和互动,这个也是很有必要的。我认为不光是了解艺术家,我们还需要了解观众,了解他们内心的声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展览和报道。陈佳(雅昌艺术网):一进入我们公司,就可以看到两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我们公司的宗旨:“为人民艺术服务,艺术为人民服务。”就我个人理解来说,其实我们雅昌艺术网最大的优势并不在媒体这方面,而是强大的数据库。从93年到现在,已经和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拍卖公司、三万多家画廊、四万多名艺术家合作过,这些数据资料全部都存放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可能武汉的媒体和其它全国性的媒体的定位有些不一样,怎样立足武汉,把武汉的艺术氛围展现出来,我觉得这是与会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仇海波(艺术+):陈佳说的这个问题我深有同感,因为我们杂志本身也有一个不是很入流的网站,艺术+官网作为我们杂志的一个平台的延伸,我觉得他说的一点——定位,这个问题特别重要。作为一个艺术网络媒体,你到底想要做怎样的事情、想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是特别重要的,到底是想做大而全的门户性网站,还是想做小而精的专业性的网站,一定要自己定位清楚,否则后面所做的一切都会失效。这其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说,门户性网站——雅昌艺术网、99艺术网、艺术国际,小而精的专业性网站包括——HIHEY(拍卖网站)、艺术眼,他们专门做国外的艺术资讯。另外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还有原创性。包括我们杂志在内,可能在原创性上都做的不太好,这其中有多少内容是你自己提供的?有多少内容是你自己亲手加工制作的?有多少内容是你自己一块块堆砌起来的?我个人有这样一个习惯,一旦我浏览一个网站,发现他抬头中有写到:来源于某某某,连续三四天都有这样的来源于其它网站的资讯,这样一来,我就会慢慢放弃浏览这个网站,因为它的内容都是复制、粘贴来的。所以说,我觉得原创内容特别重要。我们作为一个艺术类的网络媒体,我觉得和其它媒体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其他生活类、新闻类、社区类的网站是比较强调内容和质量,而艺术类网站则比较强调视觉的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吸引一个陌生的浏览者。一个网站包括页面的设计,焦点图、所有图片的质量、版式的设计,它的这些要素决定了观者的粘着度。如果网站的图片质量、版式设计、标题不好的话,我也会放弃浏览。在我们杂志社建立网站时,我也亲自参与了设计工作。总而言之我觉得定位、原创、视觉效果,这三点对于网络艺术媒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宋磊(投资时报):我觉得网络媒体有两个优势以后应该继续发挥。第一:它的信息的持续性比较长。就像陈佳所说的,他们存储了四万个艺术家的资料,包括一些个案和信息,这是纸质媒体在这方面比较欠缺的。例如一些活动报道过之后,纸质的东西可能就消失了,但是网络媒体在这方面的储存时间要长的很多,有一部分网络媒体在这一块可能信息的储存时间比较短,更新很快,有些新闻过一段时间就查不到了。我提议,能否建立一个数据库,将本地的一些展览活动或者艺术家的介绍都放在里面,长期能够查询得到。第二:网络媒体的交流互动更方便。纸质媒体如果需要一些资料还需要动用人力去到处查询,还不一定会有效果。而网络媒体相较起来,查询资料则更方便,通过多方面的艺术热点的问题调查,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素材和资料。据我了解,在我采访过的艺术家中,他们都迫切的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和大众产生一定的关系,因为他们感觉创作比较孤独,只是自己创作,完全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希望有人能够来评论他们的画。我觉得网络媒体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栏目,让大众可以有平台来评论这幅画,我想无论是批评也好,表扬也好,都是艺术家们愿意看到的。或者是我们能不能帮艺术家做一些推广,做一些网络上的销售,让艺术家的作品更好的推向市场,我认为网络媒体做这些应该都是比较便捷的。代兰兰(大楚网):其实宋磊提到的这几点我们都有在做,第一个方面虽然有像他所说的存在有时信息更新太快以至于查询不到的问题,但我们也会做一些类似于活动汇总的专题供大家分享;在互动方面,宋磊提到的调查问卷,这确实是比较好的方式,我们的受众群体很广,不管是懂艺术的还是不懂艺术的,都可以来进行讨论。我想我们可以和雅昌艺术网、壹号收藏网联合起来,共同做一些选题,提供一些数据支持;在评论方面,我们有评论区,大众看到我们的新闻报道可以直接做一些评论。我们还做过微访谈,就是在微博上发起一个话题,艺术家会在线回答大众提出的一些问题。但我觉得这种做法在老一辈的艺术家中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还是需要各方面的媒体来共同引导。有些艺术家开始慢慢意识到我需要多听下来自各方的大众的声音,来帮助我进行新的创作。总的来说,这种微访谈形式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之前和雅昌也合作过一些原创的东西,希望以后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支持。雷祺发(艺术+):网络间的互动性的确是非常大的,它的信息量和严谨度没有纸质媒体那么好。包括前段时间“***主席坐的士”新闻是假新闻,这些假消息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网络媒体带来负面影响,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仇海波(艺术+):这个很正常,任何媒体都有好的和不好的方面。罗伟(荆楚网):因为在我们看来一个书记去坐的士是一个亲民的活动,但现在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我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些意义可能就被扭曲。代兰兰(大楚网):包括现在正能量和负能量这个事情,大家可能就是成一边倒的状态,一打开新闻联播,全国一片和谐,一打开网络,全国一片混乱。雷祺发(艺术+):我们反过来看一下纸质媒体,虽然它的效率慢一些,与网络新闻相比还是慢一些,但是读者还是以看报纸居多,所以全国的报纸还是卖的很好,还是很有市场的。罗伟(荆楚网):有市场,但还是有个明显的下降趋势,去年整个纸媒的份额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如果份额继续下降,将来可能会导致报纸业倒闭,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话题二:如何将传统媒体下的艺术新闻大众化仇海波(艺术+):刚刚罗伟谈到了报纸这个话题,下面我们来谈谈另一个不那么沉重的话题:“如何将传统媒体下的艺术新闻大众化”。我们希望艺术还是要“接地气”,让很多老百姓参与进来。李翌(楚天金报):说到这个话题,确实报纸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了,或许过几年像我们楚天金报这样的杂志就不存在了,这是一个很严峻的事实。在美国,一些非常知名的杂志都已经只在网上发刊了,线下的纸媒已经渐渐消亡了。接下来我还想说一下关于艺术报道这一块,刚才大家提到一个词——“接地气”,所谓“接地气”就是让老百姓能够看得懂,让大众去了解艺术。但是现在纸媒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受众面在下滑,我们的受众群体更多的集中在一些中老年人,而年轻人基本上不看报纸,这就导致我们的报道更多的还是按照以前的思维在运行。举个例子,比如说就一个展览而言,我可能只有两种方式来报道,第一,小消息,四百字,把主要的时间地点和基本元素摆上去,然后把作品及其风格特点进行介绍。但是这样一个消息,它的新闻性并没有体现出来。真正能从里面挖掘出一些信息的展览其实是少之又少的,我举最近的一个例子,比如说在湖北美术馆办展览的杨立光,杨立光老师是我们湖北油画界的旗帜,像这样一个“大家”的展览,可能在第二天在纸媒上呈现的也不过就是四五百字的小消息,这其实是很不对的信息状态,这里就会体现出大家刚刚提到的网络媒体的优势,可以从中去延伸,包括湖北油画艺术史的发展脉络、杨立光老师作品的线上展览、作品背后的故事等,而纸媒由于他的版面和操作模式的局限可能做不了这些东西,这是纸媒最大的一个局限性。这也是长久以来困惑我的问题,今天我就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指导和建议。另外,就是刚才刘莉提到的对于艺术家的报道,但是由于本身我们还没有进入这个圈子,目前很难跟艺术家接触,去了解他们日常的思想和状态,无法了解他们艺术的发展脉络。还有刚刚李人杰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很多青年艺术家不能被报道出来,纸媒在这方面更多的是关注一些老艺术家,因为我们对这个圈子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它最新的动态在哪里,也没有让自身进入到艺术中去。所以我们写出来的稿子也就只是一个四百字的简单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媒体人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去和艺术家、和画廊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最后,就是怎样去寻找新闻点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和不同的媒体的定位也有关系,像我们《楚天金报》现在就比较偏重财经方面的,所以近期的报道都有点像“在艺术圈里谈钱”,比如高仿画,一些艺术机构正在做的衍生品。但像《长江日报》的蒋(太旭)老师,可能关注的东西就更偏文化一些,而刘莉(大武汉)可能写出来的东西就更小清新,可读性更强一些。对于纸媒来说,现在面临着生存的问题,如何脱离这个困境,希望大家能给我一些好的建议,谢谢!书童(楚湘在线):谈到纸媒所面临的问题,面对新媒体的崛起,我们纸媒的困境越来越严峻,它需要一个转型,而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困惑。因为,我们的读者群是有萎缩的,比如《长江日报》的读者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但是再过十年,当新的像微博、微信这样的东西出来以后,还会有人花一个小时去看一份报纸吗?现在做一个艺术记者或者文艺记者是很难的,很难让一篇报道“接地气“,我认为要改善这一点,就是让艺术报道不“文艺腔”。同时在艺术报道的取舍上面,还需要斟酌。再一个就是,结合大家的力量,我们一起来做一些事情。刘莉(大武汉):当媒体和整个艺术圈联合起来的时候,那么我们发出的声音就是代表着湖北艺术圈的声音。书童(楚湘在线):这就是聚合力量的意义。代兰兰(大楚网):刚刚蒋老师提到的问题,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有一些稿子也许是工作需要也许是您想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却因为版面或者其它的原因使我们想要突出的重点没有办法突出,没有办法发或者没有办法写那么长,这个时候您能否将这个稿件发到我们这边我们来代为处理呢?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书童(楚湘在线):是这样的,某些话题是具有敏感度的,可能这些稿件即使在报纸上面无法发布,也是无法在其它地方面世的。但艺术圈内的话题,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这个应该是没有关系的。代兰兰(大楚网):我觉得我们可以开一个专栏,不光是蒋老师一个人的,我们在座的所有媒体记者都可以在里面写一些东西。仇海波(艺术+):我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使我们一些媒体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罗伟(荆楚网):我来说几句吧,我觉得关于蒋老师提到的关于纸媒文化报道的的困惑,这其实是一个文化土壤的问题,现在我们的老百姓说白了就是穷,每天被房子、车子、孩子这些压力压着,没有那个精力去关注我们的精神世界的建设。以前在这一块是比较差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的更充沛一些。另外就是一个媒体转型的问题,我觉得这对于报纸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尤其是像《长江日报》一直以来在武汉地区都是比较有品位的,在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它应该是比较有优势的。其实媒体转型也是一个传播手段的更新,是另外一种渠道和介质。例如做经济类的深度报道,或者日后做文化类的报道,你都是可以在网络上采取收费的方式,我觉得这是将来的一个大的趋势,&就像网上的小说付费阅读一样。雷祺发(艺术+):是的,现在已经有媒体在做付费阅读了,一方面是想扩大阅读群体,另一方面,也是打响自己的品牌,获得更多的认可。罗伟(荆楚网):说到网络频道的定位的问题,我一直是比较迷茫的,具体的该如何定位呢?李人杰(W周刊):我在北京看过一种新的方式,有一家偏纸媒的机构,他们专门翻译外文的文化类的网站,里面的信息内容,对于“接地气”这块他们可能是做的很差的,但在阅读群这块它们是很吸引人的。书童(楚湘在线):我觉得网络媒体在深度上是不及纸媒的,但在广度和阅读群上面是大大超过纸媒的。李人杰(W周刊):是的,所以纸媒只有在内容上做的很好很好,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网络媒体吞噬掉。无论是版式还是文字,都必须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罗伟(荆楚网):首先要做的就是改版。仇海波(艺术+):我觉得不管是平面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尤其是做文化艺术类的,保持可读性和趣味性是特别重要的,让读者有一种亲切感。因为现在是一种快速消费和阅读的时代,如何让你的文章和版式设计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读者,你的文章内容读起来轻不轻松,这点特别重要。很多艺术类的杂志包括我们杂志在前期的时候,有很多文章都过于的偏重学术,它就像一个老人一样,以一种俯视的姿态去面对读者,而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对话的态度去面对读者,这样就会和读者产生一种上节和下节的不平衡的对话的方式,不够亲民。我们杂志下期的改版将更加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关注艺术与生活,生活与时尚的互动。具体体现在:第一,在内容上,包括文章的文风、叙述的方式是轻松化、平民化、口语化的,而不是学术化的,用太多的专业术语去堆砌一篇文章。第二,在版式设计上,我们尽量地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更生动活泼一些。&&还有一个刚刚蒋老师提到的问题,我深有感触,我们包括大众化媒体可能会面临写出来的东西过于大众化,没有深入到圈子里。例如一篇新闻通稿,一个好的记者,他会根据这篇新闻通稿去变化、调整,而有的编辑偷懒,文章内容甚至是标题都不经调整去发表,直接根据通稿的框架去做报道,这样的文章说实话就是“八股文”,读起来肯定是很绕口的,与读者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的关系。我们写通稿的话一定是代表一个机构的立场去撰写,代表文化厅的口吻去写,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和读者不够亲近。如果我们的记者或者编辑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去报道,这个时候就肯定会和读者产生一种很好的互动的关系。一篇文章是否大众化,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撰稿人能否将新闻稿精化。文章的轻松或者大众化和精化听起来似乎有一些矛盾,但是我觉得从新闻报道的角度来讲,这是不矛盾的。我认为一个好的文化类或者新闻类、艺术类的记者,他应该会有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当你有了这些基本常识,你在面对你的报道的时候才会知道如何采用一种合理恰当的方式将新闻具体化的呈现给你的读者,读者有时也更热衷于看到你作为一个编辑对这个新闻的自身的见解和感受,这样的报道更加有血有肉、立体化。我们作为一个艺术类的专业媒体,也面临着如何大众化的问题。作为一本专业的杂志,我认为受众不仅包括专业人士,同时还面对着普通的大众,如何协调好这两个群体之间的阅读感受是特别重要的。尽量做到让一些学术术语、比较西方化的概念深入浅出、举重若轻,使普通大众读起来也能通俗易懂。宋磊(投资时报):我觉得“精化”这个词,我更倾向于将它理解为“精准化”,一种定位的“精准化”。因为每一个媒体它的定位都不太一样,像我们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特定人群的媒体,我觉得如果我们做的大众化可能是不太合适的。因为我们更多的是服务于我们所定位的群体,我们的服务能够做的到位,报道的很充分,我认为是可以做出影响力的,就不会像蒋老师刚才说的被“枪毙”掉了。我觉得媒体要考虑自己的定位人群,把这个群体照顾到位就可以了,真正的“大众化”其实很难做到,特别是文化艺术类的媒体的新闻可能并不是大众都感兴趣的。像我们《投资时报》一直以来对展览这方面的报道可能更偏向于收藏、投资、市场,有一些很平常的展览可能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分析投资的亮点和趋势,譬如在某个展览中出现了一种新类型的作品形式,那么我们就以这个展览为切入点去进行报道分析它的收藏价值。《艺术+》的报道其实也是想融入一些对艺术本身并不是太了解的人,这些人本来因为自身的原因对当代艺术并不是那么懂,再加上文章的生涩难懂,那就更不能理解文章的意思了。所以将文章写的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对艺术家的性格、心理状况进行一个了解。我觉得虽然各个媒体的定位都不同,实施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能够将报道做的更加充分,更加有影响力。刘莉(大武汉):我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一下大家。像我们杂志既不是专业性的,也不是报纸,又不是网络媒体,应该说是一本城市杂志,我们现在的艺术版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操作过一些专题报道,比如说“70后的艺术家的中坚力量“、”武汉画廊的生存现状“、”80后艺术家上岸“等,报道的时候我会很有兴趣,也获得到很多信息,但是做完之后,就结束了,只是保留在纸面上面而已。宋磊(投资时报):这样的话就有点像一个艺术媒体的做法,我觉得可以像类似于《画家艺术》、《外滩画报》他们的对艺术家的报道方式,不要太学术的去感受艺术作品,走进他们的艺术世界。刘莉(大武汉):常态的也会有,比如说艺术家、艺术事件的报道,但是我觉得还是挺困惑的,它是一个平面化的东西。书童(楚湘在线):就是无法达到一个延续性是吗?&接下来无法拍续集的感觉对吗?刘莉(大武汉):对,就是这种感觉。蒋太旭(长江日报):我们现在谈“圈”,艺术圈、学术圈还有娱乐圈,其实艺术圈和学术圈都是小圈,娱乐圈虽然也是圈,但是它的性质又有一点不一样,它和公众发生了很大的关联,所以它的新闻才有关注度,才能持续做下去。我们在座的各位,其实对于艺术的报道都做的非常好,但是可能只有圈内人才会关注它,只在圈内有影响。你想把它做成一本能够影响市民影响大众的杂志,跳出这个圈,我觉得有一个事件可以引导我们。比如我们对于保护武汉老房子的报道,老房子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文物爱好者、记者对它感兴趣,但是还有多少人关注老房子的命运呢?我们做一个“一百个老房子;一百个爱情”主题的微电影,提高观众的兴趣。我认为这给我们做艺术类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如何去策划一个活动,打破这个圈。刘莉(大武汉):我觉得挺好的,其实就是一个如何整合资源的过程,我们既然搭建了这个平台,那么也许下一次我们就可以做一个类似的事件出来。仇海波(艺术+):对,我们通过这些尖端媒体的力量,一起利用我们自身的资源,我们可以做一些活动、展览,做一些好的报道,整合我们所有的力量做一些事情。我觉得你(蒋太旭)刚刚提到的老房子的案例特别好,将老房子和故事和爱情结合在一起,把一个和大众比较远的东西通过另外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变成和老百姓最贴切的东西。我们的杂志是通过几个不同的版块来划分,有一部分是做专业、做学术的,而生活、市场两个栏目就比较“接地气”,和老百姓产生一种更好的互动。刘莉(大武汉):我发现你们杂志里面与艺术相关的大部分都是艺术家的画,这样的形式会不会太单一了?仇海波(艺术+):这个是因为生存和经营方面的原因,其次我们从侧面上来说是给艺术家做一个推广和宣传的工作。刘莉(大武汉):所以就只能以人的方式来做?我觉得还可以做一些设计,艺术衍生品之类的。仇海波(艺术+):对,所以我们自身也在想办法调整,如何把内容更丰富,穿插的更有趣味一些,像画册一样的。在日后的杂志中我们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话题三:从纸质传播到网络传播——媒体时代与艺术家的“自我推销”雷祺发(艺术+):我们杂志作为一个期刊,它和报纸、网络媒体也不一样,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但还是给自己框了一个“艺术领域”。有趣的是,为什么“艺术”后面有一个“+”,其实这是一种延伸,我们希望我们不仅仅是做艺术圈,而是可以把艺术和生活、时尚、所有跟艺术相关的话题衔接起来。不管是纸媒还是网络媒体,它们的受众群都是有限的,所以找到自我的定位很重要。传统的媒体它的信息源是单一的,和受众是一种封闭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众是被动的,互动性很弱。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不再处于被动状态,而是转化为一种双向的、平等的交流,在这一点上网络媒体就更具有优势,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信息源之间,这种互动是很大的。我觉得信息时代的驱使下,人和人的即时的双向交流必然是最受观众欢迎的,但纸质媒体在这一块是缺失的,不具备时效性。当然纸媒也有它的优势所在,传统的商业模式具有传播和受众这两个关键元素,比如广告就是依靠它的受众度、发行量,一本杂志的发行量决定了广告的受众度,影响了广告整个的投入、推广。而现在的网络在这一块相当发达,与手机绑定的十分紧密,读者的每一次点击都能获取信息,所得到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自己的阅读心理和体验,纸质媒体相较网络信息更具有收藏价值。总而言之,一个杂志的生存也是很困难的,有些是依靠广告,像我们就是依靠广告和与艺术家的合作关系。如何在当下更好的立足下去,首先我们要确定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阅读群体,找好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其次就是合理整合身边的资源,不能与其它媒体“同质化”,要有属于自己的声音。 李人杰(w周刊):你们杂志的受众群体具体是哪些人呢?仇海波(艺术+):我们目前的定位是这样的,就好像我们划分的几个不同的版块,我们的受众首先是专业人群,这些人包括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艺术院校;第二就是商业人群,因为我们为了杂志的生存和经营需要面对一些客户,我们投递的一些高端的企业会所、咖啡馆、机场等,这是一个包含我们的广大客户的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群体;其次就是我们的潜在客户,一些艺术院校的学生成为我们的受众群。李人杰(w周刊):你们应该还是一个DM杂志是吗?我认为在武汉比较有名的DM杂志大概就是《BOSS》和《上层》,它们在渠道这一块我认为是做的非常不错的,这也算是DM杂志的生存之道,我比较担忧的是你们的受众群是否真的达到了那么宽的覆盖面?因为对于DM杂志来说,前期的杂志内容是无法维持它生存的,真正的支撑它生存的方式其实是它的渠道的覆盖面,让广告商得到满足。仇海波(艺术+):在艺术类的刊物里面,广告的收入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杂志作为一个平台,会举办一些线下的活动。杂志确实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压力,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其它的方式和渠道来养活自己。书童(楚湘在线):对于一本艺术类的杂志,武汉的艺术资源够用吗?仇海波(艺术+):我们杂志做了五年,艺术圈其实很小,能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如何去寻找出路?第一,向外面借资源;第二,再次的整合。李人杰(w周刊):你们这种向外面借资源的方式,效果如何?仇海波(艺术+):我们一般直接去成都、重庆、上海、宋庄、北京798艺术区,和各地的朋友进行联系。刘莉(大武汉):那如何保持一种持续的常态的联系呢?仇海波(艺术+):我的方式是这样,和艺术家打交道,我只是把他们当做朋友一样,大家在一起只是很平和的对话和交流,甚至是聊八卦。我认为大家不要是因为做杂志而去想到和艺术家联系,在平时大家就像一个朋友一样联系。代兰兰(大楚网):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定位的问题,有些杂志只有在需要做一个采访的时候才会有机会有时间和艺术家接触。其实我们现在的眼界很窄,只是将眼光集中在湖北本地的艺术家,对于外界的艺术关注不够多。仇海波(艺术+):对,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所在。这也跟我们的定位有关,首先还是关注本地的艺术家为主。我认为大家在与艺术家的接触中目标还是不要太强烈,以朋友的姿态相处还是好一些。我们的许多线下活动,艺术沙龙等等也可以邀请你们来参加,多一些艺术圈以外的声音,来做一个交流和谈话。刘莉(大武汉):这样的机会肯定是很好的,将我们的资源都整合起来。我觉得雅昌艺术网是在座的各位中目前唯一的一家可以辐射到全国的媒体,我想知道雅昌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鲜的空气(资源)吗?陈佳(雅昌艺术网):我们雅昌设立的湖北站,其实就是为了推动湖北艺术市场的发展,接下来我们会有一系列的动作,包括6月28号的AAC艺术中国巡展,其中湖北的艺术家有方方、郝世明、郝孝飞、熊明非。郝世明的作品刚在春拍中拍出了17万的价格。另外我们还会与北京画廊协会合作,做一个类似于“北京画廊周”的模式的系列活动。包括与拍卖公司合作做一个拍卖季的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武汉的艺术市场活跃起来,促进艺术生态的发展,发掘一些有潜力的艺术家。就全国来说,湖北的艺术市场还是处于一个中下层的水平。仇海波(艺术+):我们还是希望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大家一起把这个组织坚持下去,在优势互补下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谢谢大家!
刚表态过的朋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爱爱时发出的声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