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很多网贷查询平台平台上借了款,已经有好几个逾期,还不上了,我现在都不知怎么办,也不想家人知道。

您要的内容,我都有!
网贷黑名单发布,律师:网贷逾期还款有哪些法律后果
经同学介绍,长沙河西大学城大三的张旭(化名)通过某分期平台贷款3000元,按照合同,分6期还清,每月还600元。然而,有两个月未能及时还款,张旭被列入网贷信用黑名单。10月26日,记者登录一家名为“网贷信用黑名单”的网站,发现其在线公布的逾期黑名单人数已超过94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90后。令人担忧的是,近半在校大学生不知道逾期的后果。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分析师提醒,大数据时代,征信记录打通,“老赖”将无处遁形。【故事】网贷欠债3万,无力偿还而退学本该是准备实习的阶段,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大三学生江华(化名),由于欠下3万元网贷债务无力偿还,已从学校退学,在广州打工。他是如何陷入到网贷泥潭当中的呢?“去年五一节刚收假,听说我们美术系要去杭州写生。我想要买美术用品,还要生活费,一定需要很多钱。”江华当时就琢磨着怎么“搞到钱”。经朋友介绍,他接触到了网络上的校园贷。出于“零首付、零利率”的诱惑,第一次他贷了3000元,分12个月还清,每月还325元。江华每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是1200元,伙食费、电话费等正常开销一月要花掉近1000元,再加上325元的“月供”,资金立马捉襟见肘。无奈之下,江华选择从更多的平台借款,一部分用于以旧还新,一部分用于社交和生活需要。从去年5月4日以来,江华累计在佰仟金融、达飞金融等近10家网贷平台贷款3万元,高额的利息和手续费让江华难以为继,违约出现之后,平台的追债电话接连不断,“学校辅导员也知道了,身份证和学生证被平台扣下了,没办法只能退学。”【现象】90后“老赖”数量急速上涨江华和张旭只是网贷失信这个庞大群体里的代表。10月26日上午9时30分,记者登录“网贷信用黑名单”网站,其公示的逾期黑名单数量为943537人,而这个数字在8月初才为18000人。根据网站公布的结果,逾期黑名单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借款平台、逾期本金等,有的还包含照片,详细程度令人吃惊。记者发现披露的黑名单是实时更新的,截至26日18时15分,逾期黑名单数量攀升为个多小时内增加869人。另一个细节是,90后占据了绝对数量。首屏10个逾期黑名单中有9个是90后,最小的是1997年的,为某职业学院大二学生,之后再刷新发现10个名单中8个是90后。调查校园网贷,挖的“坑”不少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学生喜欢向网贷平台借钱。记者留意了几个专门针对大学生分期购物的借贷平台,发现这些平台的借贷门槛都很低,对借款人资质审核很宽松。在某平台上借1000元,只要注册,然后在网上填写自己的身份证、校名、银行卡号、同学以及辅导员的姓名、电话即可;借款5000元以上则要求录一段视频,发一段念自己身份证号、家庭地址的语音,签一份电子版合同,即可轻松搞定。另外,“零首付、零利息”也是这些平台的噱头。然而,这些吹嘘的“低息”却经不起推敲,且审核程序、条款明细等方面存在不少漏洞。一业内人士透露,这里面猫腻很多,这些平台会隐瞒或模糊实际资费标准、逾期滞纳金、违约金等,等真正签约借钱或产生了逾期后,借款人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记者了解到,一旦发生逾期,这类网贷平台的违约金都不低,比如“名校贷”会收取逾期未还金额的0.5%/天作为违约金,“趣分期”则要收取贷款金额的1%/天。不少网贷平台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学生,实际上,部分平台的分期费率比银行分期高许多。以“趣分期”平台的“趣白条”为例,借款3000元,借款期限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应的年利率分别为24.0%、17.5%、15.4%;“e时贷”发布的许多贷款期限均为1月,贷款金额从百元至千元不等,最高利率达24%。而目前,银行信用卡分期的月利率普遍在0.6%至0.72%之间,实际年化利率为13%至15.6%之间。数据近半大学生不知逾期后果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乎占一半。而另一项问卷调查中,有近50%的学生认为逾期不还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或不了解。26日,记者在河西大学城随机访问了10名大学生,其中有1名同学认为大学生还未进入社会,失信逾期不会有影响;4名同学表示不是很了解;3名表示频繁逾期应该会对将来求职就业产生影响,还有2名同学认为后果会很严重,不仅是对就业,可能对个人的征信状况产生极大负面作用,影响信用卡和贷款申请等。原因平台利益驱动,大学生信用观念欠缺对于90后大学生逾期数飙升的原因,融360网贷分析师认为,根据平台调研,很大一部分90后大学生借款人都是借的信用贷,这为违约、逾期提供了前提条件。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叶赛兰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平台之所以将大学生作为主要客户群体,是因为大学生已经成年,即便本人没有还款能力,也能联系学校和家庭协助还款,总体风险不会很大。“大学生业务做得越多,平台收益就更好,利益驱动是一大因素。”除了平台方原因之外,大学生逾期还款有自身原因。湖南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何平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90后大学生们普遍信用观念不强,他们对一些新奇的电子产品等有消费欲望,但很多人对违约之后能产生多大影响并不了解,“部分学生还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可以躲过追债。”提醒“老赖”将无处遁形央行的个人征信一直是银行业放款的重要依据,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部分P2P平台也要求审核借款人个人征信报告,如果有逾期情况势必会受到影响。对于“老赖”(失信被执行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要用2到3年的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问题。目前,对“老赖”在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的账户、银行卡、存款及其他金融资产,执行法院可直接通过网络方式采取查询、冻结、扣划等执行措施。此外,“老赖”还被限制了不得乘坐高铁、飞机,不得购买非经营必须车辆,不能买不动产或者装修房屋等,就连一些相亲网站也会对接个人信用。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征信系统的互联网信用也开始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多家互联网平台利用自身大数据搭建了信用评分体系,一旦金融机构与这些有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合作,就可以获得征信数据,可能即使你在银行体系内信用记录良好,也无法获得在该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需求。建议保持良好信用习惯将逾期客户的名单堂而皇之地公布在网上,这样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对此,叶赛兰律师表示,这要看信息发布平台和网贷平台是怎样的关系。在贷款之前,客户一般和网贷平台签署协议约定,一旦出现违约,平台有权利公布相关的失信信息,就此而言,网贷平台委托第三方公布失信名单的做法并没有违背法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这里可能涉及对贷款人名誉的影响。”叶赛兰表示。叶赛兰告诉记者,目前这些失信数据对个人的征信影响不会造成巨大影响,但很多单位和机构在放款和处理业务之前,都要借鉴互联网的征信数据,因此,未来这些数据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信用习惯至关重要。她建议,大学生们在进行贷款消费之前,一定要加强自我辨别能力,算一下成本是否在承受范围之内;同时,要仔细阅读相应的协议和规则;如果实在是经济紧张不能按时还款,也要及时主动与平台沟通协调处理,避免违约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对自身名誉和征信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律师评析:网贷不还、逾期还款有哪些法律后果一、承担高额逾期费用。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不管是叫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名字,收费标准都非常高。大学生在校园贷平台借款几千元逾期几个月没还滚到上万元的新闻,屡见不鲜。因此,有能力按时还款的,千万不要逾期。当然,不在意“那点小钱”的可以随意。二、承受平台花式催收。催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刚逾期几天,平台客服MM轻声细语、温馨提醒,告诉您已经逾期,请按时还款;第二阶段,逾期较长时间,平台客服严肃警告,威胁再逾期不还将面临严重后果;第三阶段,逾期很长时间,平台不再好言相劝,开始展开实际行动。实际行动分为很多种,例如:平台给你的亲戚朋友推送你的欠款信息,让你在朋友圈里颜面扫地;平台排专门的催收人员上门催收,&面对面沟通要账等。当然,这些还是比较温和的。有些平台将催收外包出去了,由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前段时间爆出的催收公司“暴力催收”,相信借款人都不愿意遇到。三、面临全国信任危机。现在网贷平台都建立了黑名单制度,黑名单各平台之间已开始互通。在一家平台借款逾期不还,在其他平台再借就十分困难。除此之外,网贷平台会将黑名单通过自身微信、微博等网络渠道,甚至火车站、飞机场大屏幕公示出去。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些“老赖”借钱不还!当然,除了恶意欠款的人,一般借款人不会走到这一步。四、人行征信产生污点。目前,大部分网贷平台还没有接入人行的征信系统,但接入人行征信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以后网贷平台借贷逾期不还,将会和银行贷款、信用卡逾期一样被记录到人行的征信系统中,产生信用污点。如果说之前的后果,仅仅是颜面扫地的话,那么征信产生污点后将会影响到实际生活,想买房没办法贷款,想买车没办法按揭等等。五、被告上法庭。借贷之后长时间逾期或者说故意不还,额度超过2000之后,就已经可以构成诈骗犯罪,有被网贷平台告上法庭的危险。一旦法院判决网贷平台胜诉,那么借款人除了要支付需要还的款项外,还要支付双方诉讼费用和巨额罚款,甚至面临牢狱之灾。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管是从哪借钱,按时还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本文由入驻华律自媒体作者撰写发表,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凡注明原创的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朋友圈
上周文章 25 篇
上周文章 20 篇
上周文章 20 篇
上周文章 19 篇
上周文章 12 篇
上周文章 11 篇
上周文章 10 篇
上周文章 9 篇
上周文章 9 篇
咨询时请说明来自于华律网
扫描二维码添加作者微信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借贷宝90%欠债还不了 让人倾家荡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互联网金融一夜之间刮遍大江南北,催生了大大小小的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不过大浪淘沙之后,付出了沉重代价的人们才 发现,一切都是套路。就连主打熟人借贷,搬出了明星羽泉代言的借贷宝也是这样。因为他们忘了那样一句忠告:别给朋友借钱,否则以后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借贷宝不仅让无数的“宝友”失去了身边的朋友,而且还弄得自己倾家荡产,这到底是借贷宝的错,还是怪自己太贪婪,目前尚未有定论。  张亮,曾是一名进口食品业务员,收入不菲,现在终日奔波在追债的路上;詹志华,曾是一个招生老师,月薪8000,有房有车,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现在却要每天在路边摆摊乞讨律师费;陈伦文,曾是一名小业务员,生活普通,没有大起大落,现在却有家不敢回。  三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现在,他们称自己为“借贷宝受害者”。  不久前,主打“熟人借贷”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借贷宝公布了上线一周年运营数据,宣布平台注册用户达到1.28亿,累计交易额800亿元,单日交易峰值10亿元。作为一个去年8月份才上线的平台,借贷宝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显然坐稳了互联网社交金融的第一把交椅。  借贷宝请来羽泉代言,同时,羽泉也是借贷宝的股东之一&&  然而,“击鼓传花”式的连环贷、高额的逾期管理费,让这条互联网金融社交链条变得十分脆弱。  赚利差:“危险的游戏”  “借钱不需要任何审批,金额、利率、期限都可自定”“借钱给熟人更放心”“人脉变钱脉,人人都是金融家”&&今年3月,第一次登录借贷宝官网时,这样的宣传字眼让张亮热血沸腾,然而,仅仅5个月之后,身背34万元债务的张亮,每天的心都像“猫抓一样难受”。  每天无数次,张亮都会打开手机上的借贷宝App,看看自己借出去的钱回来了没有,可结果总是令人失望,只有一个个逾期提醒告诉他,他有多少钱需要偿还。原本只是想用4万元积蓄赚点利息的张亮,在几个月内,迷失在借贷宝“击鼓传花”式的连环贷中。  “游戏”是这样开始的。起初,张亮只是将自己的本金以一个约定的利率和金额,挂到借贷宝上,供自己的借贷宝好友借用。但很快,他发现,有更好的赚钱方式。    借贷宝主打“熟人借贷”,默认借款双方是认识的,并因此对彼此做“信用背书”。同时,由于每个人有不同的朋友圈,利用不同朋友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借贷宝上的用户可以以较低的利息借入,然后再以较高的利息借出,从中可以赚取利差。  借贷宝甚至上线了一个名为“赚利差”的服务,只要你的朋友足够多,便可以让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形成借贷关系,而你则可以“无本赚利差”,这就是所谓的“人脉变钱脉”。但有一点,如果原始借款人违约,这笔借款得由赚利差的人负责偿还,类似于线下担保人利用自身信用对债权进行担保赚取担保费的做法。  张亮迅速加入了“低吸高贷”的行列,然而,逾期随之而来。3月底,张亮借出去的钱开始产生逾期,4月末,逾期金额达到7万多元,更让他焦虑的是,借来的钱也开始逾期,时至今日,已经产生了10几万元的逾期管理费。如今,他一共有39万元的应收账款,而应付账款有34万元。  “先秒先回”:停不下的借款脚步  “真想回到不知道借贷宝的时候,日子不富裕,却也没有那么多纷争,可惜再也回不去了。”宁夏银川的借贷宝用户陈伦文在接受《IT时报》记者采访时苦笑着说。日,陈伦文注册了借贷宝,可以说是借贷宝最早的一批玩家,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选择会让现在的他过得如同过街老鼠。  陈伦文是个90后,在一家公司做小业务员。注册了借贷宝之后,他想通过平台实现自己多赚点钱早点买房结婚的心愿,便通过平台将自己积攒的3.8万元借了出去。但随着在借贷宝的圈子里越待越久,他的圈子也慢慢扩大,认识了很多宝友(借贷宝好友简称)。陈伦文回忆,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个借贷宝好友。  事实上,为了让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玩下去,借贷宝熟人圈里早已不只是真正的熟人,为了积攒更多人脉,找到更低利息的出借人和更高贷款利率的借款人,很多借贷宝放贷人通过各种方式添加“宝友”。  如果匹配了自己的通讯录以后,没有发现宝友,借贷宝会在App里向你推荐“可能认识的人”,如果希望快速涨粉吸引关注,在淘宝上花上30元,就可以得到1000名活跃宝友,或者通过QQ群、微信群添加互不相识的人。  根据借贷宝的规则,“赚利差”的玩法可以不停地玩下去,只要存在利差,一笔借款可能在经过几位宝友的连环借贷之后,月息从1分涨到2分。更有一些宝友,直接在群里“叫卖”低息借款或者高息放贷,通过线下沟通,再到平台上交易。    此外,宝友的等级也很重要。等级高的用户,可以有更多的关注人数和被关注人数,净借入额也节节增高。比如一个“柜员”级别的用户,只能关注1000人,净借入40万元,而一个最高级别的“金融大亨”,关注上限是3000人,净借入额度为100万元,借入和赚利差总额度可达300万元。  想要提升等级,可以,提高你的积分。根据借贷宝官方网站介绍,多发起借入、借出、赚利差等交易,积分就越多;在赚利差交易中获得更高的利差,挣得越多积分越多;多加好友,积分也会增加。  这样的规则,让人欲罢不能。然而,陌生宝友间的借贷,让还款开始变得不可控。每个人都知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让这个链条断掉,产生连锁逾期,但每个人都心存侥幸,希望链条没那么快断掉。可现实总是残酷的。  今年5月底,陈伦文的链条断了。他的一个借款对象被别人逾期了,导致还不上陈伦文的借款,而陈伦文也因此没办法偿还自己的上家。为了不让自己借进来的钱逾期,陈伦文开始借新还旧,在借贷宝里继续借钱,以偿还此前的欠款。同时,为了盘活借款对象,他利用借贷宝“先秒先回”的功能为借款对象延了期,希望对方能够赶紧凑到钱填自家的坑。  所谓“先秒先回”,是指债权人为了不让债务人的借款因为逾期变成死循环,自己再出一笔钱,让债务人还清旧账,新账时间重新计算。也就是说,为了盘活整个链条,债务人根据上笔欠款的本金和利息,重新开一个借款标的,而陈伦文则去“秒杀”,将钱借给对方,以“新账还旧账”。当然,陈伦文秒杀的钱同样是借来的。  然而,第二次到期的欠款依然没有被偿还,陈伦文的希望破灭了,借出的钱收不回来,借入的钱又增加了。陈伦文开始删除他的宝友,如今,3000人只剩800人,而这800人里,又有500人发生了逾期。  人人催:不知何时能收回的钱  成都宽窄巷子旁边,每到下午2点钟,就会有一个衣着并不褴褛却自称乞丐的人在路边乞讨,他是詹志华。他自称曾是一名招生老师,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本来年底打算和女友结婚。  作为一名纯出借人,詹志华并没有参与前文所言的“低吸高贷”,所有的投入都是自己的本金。一开始,他只投入了10万元,慢慢地,被逾期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了“复活”自己的借款人,詹志华一次次使用“先秒先回”,让对方可以想办法还钱。可撒出去的钱越来越多,能回来的却越来少。时至今日,詹志华在借贷宝里投入了55万元,其中大约54万元都被逾期了。  詹志华手机里保存着很多逾期的截图,这些逾期的人里,最长的逾期了300多天,而最短的,也逾期了60多天。绝望的他选择不断在网上曝光,并在街头控诉借贷宝,言辞激烈。这种激烈的言辞让借贷宝也注意到了詹志华,近日,詹志华收到了法院传票,借贷宝以詹志华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其告上了法庭。  “后面的路或许很难走,我打算用一生时间和借贷宝死磕到底。”詹志华说道。  詹志华如此不满,源自对借贷宝催收系统的不满。  根据借贷宝对记者的回应,平台建立了庞大的催收系统,逾期15日以内,以电话提醒为主;逾期第16天后,进行高压电话催收,并将向借款人部分好友推送其违约记录并开始计收特别逾期管理费;逾期46天起,平台将委托位于全国各地的第三方进行上门催收;逾期第76天,平台将借款人违约记录上传至合作征信平台、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机构;并在出借人发起诉讼完成债权转让后,平台将对借款人提起民事诉讼。并在除北京之外,借贷宝已在云南省昆明市、江苏省苏州市、广东省中山市、湖南省长沙市、四川省成都市和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六地成立子公司,落实全国诉讼。  在借贷宝的App里,也有一个“人人催”功能,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并抢单,帮助借贷宝催缴逾期的欠款,而债权人则可以在App里看到相关的催收进度。  不过,到现在为止,詹志华的钱一笔都没有被追回来,张亮的借款也只被催收回来2000元,他被迫自己“人肉催款”。福州、海口、厦门、哈尔滨,张亮穿梭在各个城市之间,最终也只拿回了一笔欠款。  陈伦文借出去的钱也还没收回来,但他的欠款逾期之后,自己也成了借贷宝的催收对象,催收团队给他所有的好友包括父母都打了电话,“现在钱也没了,信誉也没了,我甚至写好了遗书,准备冲到欠款人家里和对方同归于尽。”  矛盾焦点:年化最高达556%的逾期管理费  借贷宝高额的逾期管理费,正是焦点所在。根据借贷宝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协议规定,借款人逾期次日起按“截至当日未偿还本息总额&0.1%/天”的标准支付给借贷宝基础逾期管理费,而逾期第16日要按照“未偿还本金、利息、罚息与基础逾期管理费之和&20%”的算法支付特殊逾期管理费,逾期第76日,这个比例上升为30%,罚息跟平台上约定的利息一致。  这个逾期管理费有多高?可以按照平台的规定算一笔账,以借入“1万元/年化24%/7天”为例,到期原本应该支付本息共10046元。但如果逾期16天,则需要支付210元的利息和罚息,163元的基础逾期管理费和2075元的特别逾期管理费。  按此计算,如果你选择在这一天还款,10046元的本息共需偿还2449元,当日逾期年化利率是556%。如果逾期到第76天,特别逾期管理费将上升至3551元,加上利息和罚息,一共需偿还5387元,10046元的当日逾期年化是258%。即使是前15天里的基础逾期管理费0.1%/天,年化也达到了36.5%。  2015年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P2P)和网络小额贷款。在个体网络借贷平台上发生的直接借贷行为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范。根据最高法民间借贷的规定,年利率低于24%属于司法保护区,年利率在24%-36%之间的,属于自然债务区,超过36%,则是无效区,不受法律保护。  对于逾期管理费,借贷宝曾解释,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中出借人收取的各种费用的法律性质不同,并非利息或变相利息,而是第三方基于催收工作,并根据平台借款合同的约定而收取的服务费用。第三方催收机构的收费标准为欠款总额的5%到40%不等,借贷宝本身在管理费中没有实质盈利。不过,通过工商信息查询发现,这个第三方催收机构是人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贷宝母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人人催科技有限公司。  在一个500人的借贷宝投诉微信群里,多名投诉人向记者抱怨,他们的偿还意愿在高额的逾期管理费面前无能为力,并表示,他们的宝友里有90%以上的用户逾期。但借贷宝对此进行了否认,并表示经统计发现,平台用户逾期超75天的逾期率约1%左右。  专家:防范庞氏骗局  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办法》),《办法》强调P2P的信息中介属性,平台要严守信息中介定位,并完善征信系统、信息披露工作以及风控手段。而根据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保证融资项目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贷资金,不得用于出借等其他目的。”  网贷之家CEO石鹏峰认为,连环借贷风险在于,一旦链条末端的债务人出现违约风险,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并从末端逐级向上传导,如果每次传导到的那个环节也无法兑现其“担保”责任,则将进一步向上传导,直至整个链条全部出现违约风险,但如果其中任何一级兑换了其“担保”责任,则风险传导将会终止,如果末端的债务人还款之后,整个链条的风险也将全部解除。  借贷宝官方回复《IT时报》记者称,借贷宝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的贷前、贷中、贷后风控系统。借贷宝采用了基本风控措施,如严格的五要素实名认证,与多家国内知名征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立体追债系统等。  从实际操作来看,借款人输入身份证、银行卡、肖像、电话后就可以完成身份审核,而学历、学校、工作等信息都由借款人自己填写,借贷宝并不做审核,只是提醒“信息由本人填写,请注意鉴别信息真实性”。此外,“借钱不需要任何审批,金额、利率、期限都可自定”的口号,“左手借入、右手借出”的行为以及“假熟人”的宝友圈,暗藏风险。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人士表示,此前支付宝曾上线的“借条”功能和借贷宝差不多,但由于借条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用户损失,支付宝不胜其扰,于是暂停了这一功能,至今再未上线。“但借贷宝作为一个纯信息中介,对赚利差的宣传有点过重,人们受到的引诱太大,有一定的鼓动性,也让产品偏离熟人借贷的本质。”  更让人担心的是,“做一个不是那么恰当的比喻,借贷宝就好比开了一个赌场,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坐庄开一场庞氏赌局,借旧债来还新债。投资者愿者上钩,入局唯一的条件就是先加个好友成为所谓的熟人。防范借款人通过网络借贷平台来实施庞氏骗局,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重视的。”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卓认为,借贷宝是P2P行业里少见的纯“信息中介”模式,作为一个纯信息中介,有一种风险需要监管,就是“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因为信息披露是金融定价的核心。当然对于信息中介在保证信息公正准确披露方面的监管还有待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个,设置单个借款人通过网络平台借款的上限,是一个有力的监管措施。”  8月25日,借贷宝回应,称对18-22岁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特别限额保护,借款额度上限为8000元。(来源:IT时报,为这样负责任的媒体点赞)  以下是借贷宝的用户对借贷宝的控诉,我随意选择了一些公布在下面,确实非常的触目惊心:  1、网友詹志华:关于借贷宝我不想多说什么,以前有财产50万,现在负50万,现在在路边要饭。  2、网友【韩洪硕】宝号1:借贷宝虚假宣传,46天上门催收76天起诉根本做不到,预期百天都没用上门催收,被预期35万半年了一份都没催回。  3、网友天使的翅膀:借贷宝害了很多人,包过我,被逾期40万,至今无法收回。  4、网友柴公子常用号:借贷宝刚出来时,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告诉大家小心借贷宝模式,由于阅读量超过十万,被借贷宝告,我们正在打官司,没想到法官被我输,要求赔偿他名誉权,已经上诉,今天看此文章和评论,被害得人很多,我希望联合受害人,一起告借贷宝,谢谢!  5、网友A换个角度看世界:如果没有借贷宝,或许我还是那个阳光开朗的男子,不会是今天这人不人鬼不鬼的陈文。  6、网友Mark:借贷宝第一批纯借出用户,被逾期金额80万,无一例起诉成功案例,无一单借贷宝立体式催收回款,新浪微博:盛京_小叁爷林林总总让人又气又恨,虚假宣传背后隐藏着巨大安全隐患,请求有关部门彻查。  7、网友后悔:早已被借贷宝搞得家破人亡了,工作丢了,信用,名誉扫地,亏了14万不说还到欠90万,借入5万多挂了被内部催收人员放狠话吓到马上找家里东平西凑了3万复活,前后复活3次滚到90万,高高兴兴拿着几万进来投资,最后杯具了,经常想一死了之,但又对不起帮我的朋友!  8、网友Aaa神!:希望有关部门彻查,借贷宝把我害得有家不能回!  9、网友从头再来:借贷宝上面借出去的钱到底去哪里了?借贷宝大肆宣扬赚利差人人都是金融家,人脉变钱脉,在这种宣传误导下,赵借给钱10万,钱拿到这笔款以后借给孙10万,孙最后借给李,如果李逾期了还不上,那么会导致孙.李.钱三人逾期,逾期76天,借贷宝会向三人收取15万逾期管理费,罚息大概2万,一共17万,如果此时李还了10万,有多少能到赵的手里?原本只有10万的本金,通过几次利差,逾期了借贷宝就要收取如此高的费用,而在借贷宝上的实际情况是资金往往不会只流转两三次,明眼人仔细推敲,不难理解。先秒先回,垫付诉讼费,都是套路。  10、网友爱诺儿:我也借出几十万收不回来,最长逾期已超过5个月,最短也超过46天,我可是把娃娃的救命钱都搭上了!  11、网友鑫煜通讯:本人也是受害者,本来生活的好好的,搞个借贷宝出来,把我害的欠银行,信用卡,一屁股债,,说的好听46天,人人催,76天,上法院起诉,纯借出20万,逾期100多天,一分都没回来,既然做不到,不要说的那么好听,误导我们,希望领导重视,还我们血汗钱!  12、网友无语:借贷宝连环套,一个人逾期连环abce付高额逾期管理费,他们的目的是圈钱逾期管理费,诉讼费,催收押金,这才是借贷宝挖的坑,我们大家跳进来!100块逾期他可以收200块逾期管理费!  13、网友王斌~:我也是可以说纯借出人,是昌盛时借出72万。借入20万,现在其本都以逾期。为了不逾期别人以通过贷款和线下借款,现在每月都还本息4千多。本来平静的生活,现在却紧张。如果收不回借出,等下打工多年积蓄化乌有。有时想要不是上有老下有小,真想亲手杀掉吴刚这个不要脸的畜生!  14、网友驾校招生:很同情文中三位宝友的遭遇,我也是借贷宝的受害者之一,平台夸大宣传,催收不作为,借出70多万逾期最长的将近300天回不来,逾期管理费也高得吓人,借入50多万已经没有一点还款能力,借贷宝居然还私自访问我的手机通讯录到处打电话给亲朋好友,已经名誉扫地,在这之前我已经线下借钱垫付了平台将近20万的借入,还是没有一点用处,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把借出催回来还借入,要不然只能等死。现在想想最不诚信的就是借贷宝!  15、网友带刺的玫瑰:本人玩借贷宝投资3万本金!放款出去原因很简单!利息高!催收有保障!而且还有我喜欢的明星代言!所以作为平民的我相信了借贷宝的鬼话!宣传自己催收体系多么牛!结果玩了三个多月!到现在我的数据是借出23万介入22万!很多人问我其他的2万去哪了!我想大家都清楚最后的挣扎为了不死!先秒先回!把我坑的自己贴进去2万!最后还是死掉了!现在管理费涨了大概8万!变成要还款30万了!这么一算我借出剪掉借入在加上亏得2万!我等于欠债9万了!我想说如果当初平台能够及时把我的款催收回来我不至于沦落到现在这样!名誉!金钱全都没了!我恨借贷宝虚假宣传!诱导用户!  16、网友任盼文-雷公:借贷宝真的让我恨的牙痒痒,虚假宣传把自己催收系统说的那么强大,骗取用户信任,到现在逾期面积达90%以上,现在有100个借贷宝活跃用户最少90个逾期,不是被逾期就是被逾期别人,借贷宝居然说逾期超过75天的1%?借贷宝敢不敢说句真话,请你不要拿那注册1.2亿的用户来说事,1.2亿有多少只是为了个小礼品注册了一下,根本就没打开过借贷宝,没打开过也好,他们是庆幸的,千万不要像我,本来只是个借贷宝普通的地推商,轻信借贷宝夸大其词的宣传搞的现在倾家荡产,家里能卖的都卖了,银行贷款信用卡都还不上。我的下家是我的熟人,我知道他非常多的资料,他有资产,有身份,他逾期我95天,借贷宝说好的46天人人催,76天起诉上征信,没一条做到的。我也是赚利差的,用借来的钱放给我的下家,下家逾期我后我为了不逾期我的上家真的是倾家荡产,家里能卖的都卖了,能抵押的都抵押了,还来钱还上家,到现在没还完,我一直在坚持,在等待,等着借贷宝实现他当初所说,能给我把钱催回来,可90多天过去了,借贷宝只是在打电话催收,而且从来没打通过。我不想逾期我的上家,因为我真的害怕那可怕的逾期管理费,它会吃掉我所有的借出。像我这样的人借贷宝里多的是,望相关部门能严查借贷宝,还我们一个明天,给我们一个希望。  17、网友嘉文:借贷宝是骗子的天堂,中国公民的地狱,借贷宝管理层不作为,而且作为骗子的帮凶,袒护骗子,骗子跑路不去起诉不去追款,给骗子75天,甚至更长时间去挥霍去更名换姓,望有关领导对借贷宝彻查,严厉打击这些吃黑心逾期管理费的不良企业。  18、网友秋风扫落叶:借贷宝虚假夸大自己平台能力,诱导用户进行所谓的熟人借贷,并擅自修改协议内容,将所有用户玩弄鼓掌之间,而这一理由又被他们冠以不断完善的借口,反馈的问题,也总是记录,希望大家能认清他们的本质,呼吁广大用户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借贷宝根源,我借出一百多万,借入本来只有30多万,到现在逾期我的两百多天一分没回来,而我的借入本没全部逾期,但是到现在50多天已经上涨了十多万,有截图为证,之前我还还了两三万,根本见不到效果,一天增加近一千的管理费,这还没到76天还没全部逾期,我想若是全部逾期再到76天估计都接近60万,就这么发展下去,就算我的借出全部收回来了还不够填坑,我要控告借贷宝涉嫌圈钱,明面是第三方,事实上他们在利用拖延,收取高昂管理费,借出的只需要不接电话或者换个地方就可以不了了之,难道借贷宝能力真的那么小?只是他们在等,在拖而已,规则想怎么修改就怎么修改,市场他们也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别等很多受害用户走上极端,才觉得领导该去重视!  19、网友易借:“但借贷宝对此进行了否认,并表示经统计发现,平台用户逾期超75天的逾期率约1%左右”。这句话泄漏了天大的机密!借贷宝一共1.28亿注册用户,也就是说有128万逾期用户!而根据借贷宝产品性质,活跃用户(有过借出或借入操作的)不会超过200万!很多还是只借出或借入一次的。也就是说借贷宝用户大部分都是逾期的!已经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20、网友Gatsby:我也中招了,借贷宝宣传标语和内容误导广大人民,逾期费就收得很足却没见效果,很多逾期朋友见到恐怖的逾期管理费都放弃了选择跑路,里面用户很多是骗子,可以说借贷宝是骗子的温床。  最后,我想说几句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借贷宝在规则设计上就有庞氏骗局的严重嫌疑,确实很容易诱导用户去玩报道中说的危险的借钱游戏,一旦有一个环节跟不上就出现全盘皆输的局面。当然,作为用户,自己也要有风险意识,不可过于贪婪金钱。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城市套路深,你非要觉得这是发财致富的道路,那你就输了。就像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张一百块的钱,你去捡就是傻瓜了,因为如果它是真的,早就被人捡走了。天上不会掉馅饼,现在银行存款利息这么低,各行各业都不大好混,你要这么高的收益,本身就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美国投资的整体回报率一年5%就非常不错了。  最后,再提醒一句,大家要有风险防范意识,毕竟你去买福利彩票也可能买到倾家荡产的,而福利彩票是合法的。即便是非法的,国家彻查,但往往姗姗来迟,因此如果你不想受伤害,还是踏踏实实的工作,赚钱,投资理财吧,不要好高骛远。步子跨得太大了,容易扯到蛋。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贷查询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