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人民医院有没有魅族售后

写文章不容易,打个赏支持下作者吧|赞赏
收藏已收藏 | 458赞 | 13
分享到微信扫码分享到微信
7年品牌推广经验,坚持每周1篇干货分享。
10 篇作品10 万阅读总量
热门问题12345678910【观点】社群,是谁的媒体?
SocialBeta
【观点】社群,是谁的媒体?
SocialBeta |  10:24
内容合作伙伴: 数位行销专家
讲社群,几乎等同于FACEBOOK/微博/微信,等于粉丝团。我们看到人人都在做粉丝团,很多成功了,更多失败了……诸多品牌跟企业都意识到粉丝团的威力,也羡慕别人的成功案例,并为自己的失败究责,寻求改善---但除了开除你的Agency之外,是否应该想想:到底甚么是社群?
Eric Schmidt预言:2020,每个人都在互联网上(will be connected)
再清楚不过,我们在一个讯息快速转换的时代,透过社群传播,我们跟世界同步互动,共享喜怒哀乐。国家是地理上的国界,世界性的无缝传播,已然成形。
近日,Google 执行董事Eric Schmidt发文,近乎挑衅地预言道:「2020年,每个人都在社群互联网络上(will be connected)!」
这可能吗?答案各有公道。只是,请认清,社群并非因为社交平台而存在,而是自古就存在的关系,古有明训是:「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
社群=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当三人以上的群体,拥有共同的信念或价值,以及沟通的管道,就是「社群」亘古不便的定义。数字时代,因为各种社交工具催化、壮大社群的数量,网络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沟通、连结彼此;一个人可以加好几个粉丝团、可以开好几个粉丝团;只要是他有兴趣、他想了解的,即使远在天边的不知名部落,只要有粉丝团,就可能有人按赞!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社群正在改变的人我关系的连结度。近日东方在线的趋势调查也发现这样的现象:"人我关系非涟漪型,当从个人关注向外扩散时,并非如以往按亲疏远近的顺序,优先关注较亲近的家庭亲友,而有直接跨至社会关怀、注重公益的现象。"
上一代的人很难想象这样的情况,亦充满困惑:「为什么我的小孩宁可去跟网友见面,也不肯在学校交朋友?」
因为,网友=社群=认同我的团体。
认同是一切关系的开始,创造共同的语言跟价值后,追随只是必然的行为。
社群"不是"你的媒体,是粉丝的
前两年开始,品牌跟企业都开始意识到要经营「Owned Media」,因此投注预算去经营粉丝团或官网,这股趋势至今没有减缓,但各种疑惑的声浪,也不曾少过。
如果会失败,一定是因为你尚未认清事实:社群不是你的媒体。
你现在一定会问:「大家都说粉丝团是Owned Media,为什么不是我的?」—社群是你要经营的媒体,是为了「认同你、相信你、喜欢你、追随你、了解你」的那群人而存在。
谁会喜欢跟一个只在乎自己,只讲自己好,或是攻击别人的人当朋友?谁会真正喜爱一个一天到晚只会利诱、却不见真心的朋友呢?谁会为了有求于人才出现,平常不知在哪的朋友,情义相挺,两肋插刀呢?
这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却总是在经营粉丝团里的社群关系时,被放在一旁晾着。
粉丝团不一定要,但不能没有社群营销
20世纪的传播大师麦克鲁汉说道:”Media is Message”—但如果媒体的掌控权是握在消费者手上,品牌跟企业怎么办?
数字时代加速社群的影响力,不只是因为工具或是任何一个平台,而是让消费者掌握自己的视听权。他不在只能守着电视机看电视,他想看甚么就看甚么,他可以一心多用,跨屏幕同时处理多件事,他不在健忘,因为甚么事,只要一搜就有,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数字营销,本质上就是社群营销,以消费者体验优化为中心,思考各种可能的切入点,布局链接的路径,打造沟通的可能与行动。
所以,品牌或企业不见得非要经营粉丝团,但是若忽略的社群经营,后果自负。
做生意之前,请聆听粉丝的声音
正因为社群力惊人,所以人人要粉丝团。近日,也不少开始从好感经营,试图走进销售导购。销售本就无所不在,但是否善用了社交数据,做出分析与规划呢?若把粉丝数当作真实的销售机会,那就是太过天真。
经营社群,质量并重。
多数人都在冲刺粉丝数,或者是发问按赞数,却往往忽略每一次深化关系的价值,缺乏思考与布局的互动,是非常危险。
比如说,FACBOOK上最受欢迎的猫咪图,究竟跟卖衣服的品牌甚么关系?399个赞能够代表消费者的意见跟声音吗?变成营销活动的依据或是产品开发的项目吗?比如说,卖猫咪手掌的T恤?
经营社群的价值,不在于粉丝跟按赞,而是「聆听」,找到目标消费者,搜集转化真正对品牌有利的意见,做为下一次沟通的依据。
有价值的数据,人人都渴望。社群网络上正有各种各样的数据,可以进行推广。品牌需要好好了解是这些数据的意义,尤其是会对消费者意向带来甚么影响。
经营社群,透过吸引粉丝关注,而非数量,对于品牌而言,正是可以从消费者的言谈中找到意见的最佳机会,比如说,喜欢看棒球的人都在关注甚么?想要车模的人是不是会来买车?
当前品牌的社群经营,正缺少这样的观察与讯息反馈,经营了粉丝团,却无法在粉丝团中找的关键意见领袖,创造更强有力的连结,搜集意见,优化营销沟通的布局。
做生意之前,如何听懂社群的声音呢?以下提供几点建议:
1.确认营销目的与找到目标意见领袖
营销都有特定的目的,更不可能没有目标消费者,找到强结点,一开始就要做对。
2.质量佳且关联度高的内容才可以带来正确的回响
内容沟通的布局与巧思,都必须紧扣主题与目标,哗众取宠、跟流行的内容,并不能带来正确的反馈,反而造成讯息上的错失与判断错误。更得不偿失的是,让原本认真对待你的粉丝,永不回头
3.过滤不重要的讯息,经营有料的分析
社群互联有许多面向,找到跟目标有关的互联网络,长期观察与过滤,交叉比对目标消费者的行为与态度。
4.正视消费者意见与回馈,真心响应很重要
在线口碑危机发生时,第一时间正面响应,并且找到问题根源,即刻处理;甚至规画后续的公关活动,把危机化为转机,不只解围,更要获得尊重。
5.开放品牌,在线一家
品牌营社群,总是有人力不足的感受。请开始找到社群中的关键人物,他可能是超级粉丝,也可能是某团领袖。邀请他们当品牌的小编,沟通、引导跟解围。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提供最具分众意义的观察!
其实,不用等到2020年,我们现在就在社群互联网中。
社群经营,不再是品牌或企业的自有媒体,而转化成社群共有的平台。数字化的脚步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有力,现在起,请正视未来,品牌将不在是封闭的个体,需积极转向开放品牌的道路,认真经营社群吧!
—————————————————-
本文来自内容合作伙伴数位行销专家
本文链接:
原文链接:
解读社会化商业的价值
社会化时代转载与分享是美德,注明出处与作者是品德,感谢你珍惜我们作者的劳动。
关注SocialBeta微信,扫一扫或添加:hisocialbeta
你可能喜欢 | You Might Also Like
InAgency |  13:39
SocialBeta |  21:48
SocialBeta |  11:32
房ny_nicole |  09:37
SocialBeta |  15:48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时木有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魅族手机维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