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企业竞争地位位选择策略。

最近在研究百度地图和滴滴出行,有些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下。首先,通过搜索得出&出行&二字的定义:出行,指车辆、行人从出发地向目的地移动的交通行为。从这一点上来看,很好的诠释了&出行&,因为不管是出租车、快车、专车、顺丰车还是大巴车等等,都是围绕交通工具和行人这两个要素,并且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这两个点。所以我认为&滴滴出行&这个名字起的特别好。但是,在这里我想扩展现代生活中&出行&二字:因为某种原因,做了某些准备,通过某种交通方式,到达某地,要完成某种事情。比如,今天我想从西二旗去中关村参加技术峰会。从出行前的定位、路线规划到出行中的导航、用车,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餐饮娱乐、汽车加油等O2O服务,这才是一个完整的出行行为。曾经有一个朋友说了一句话感触很深,很多企业都是在解决显性需求,但是隐形需求基本上没有挖掘出来,比如一个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公务员考试通过就是他的显性需求,而考了高分具体需要去哪个机关单位就是他的隐形需求,其实往往这块也会让很多人迷茫。举个更简单的例子,高中老师告诉你高考必须拿高分才能上好大学,但是等你考了高分,面对国内这么多大学和专业,你知道该选哪个么,包括老师也不能给你答案。在我看来目前&滴滴出行&是希望从出行方式也就是出行中切入&出行&领域,而对于百度地图,则是通过地图、导航也就是出行前、出行中这两个维度切人&出行&领域,从这一点上除了百度地图用了两个维度之外,其实还无法判断出谁更有优势。接下来的分析,将会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刚才基于扩展后的&出行&领域,我将它未来的进化定义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点对点;现在不管是滴滴出行、Uber、神舟、易到等等,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叫车&工具软件,出行方式也有很多种: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大巴车、待见等,可以发现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将一个人从一个点送到另一个点,而不关注用户的其他需求,虽然现在出了&怀孕妈妈&专车、&接送孩子&专车等不同用车场景需求,但是都是和用车这个大场景有关,如果脱离于&车&这个要素,基本上所有的打车软件都派不上用场。所以这个层级,我把他定义为&点对点&。对于百度地图来说,优势基本上可以凸显出来,因为它已经进入到第二个层级,也就是&点对面&。第二层级,点对面;现在大家对地图类产品的认知,主要还是在定位、导航这些工具类属性上,但是细想下,每一次用地图、定位或导航的最终目的大多都是指向某种生活服务,不管是看电影、聚餐、见人,还是叫车等等,地图上蕴藏着万亿级别的场景化需求量。这些需求的获取,都是通过地图POI来完成的,POI,&Point of Interest&的缩写,可以翻译成&兴趣点&或&信息点&,每个POI包含名称、类别、经度纬度等信息,我们在用地图上看到xx商店、xx饭店的提示,就是POI数据。这个数据就是为了你从A地到B地,其实也是为你从寻找服务到获取服务而设计的,当地图上的POI数据越来越多,用户能在地图上找到的服务地点越来越丰富,这就为地图从导航工具转型为服务平台奠定了鲜活的基础。例如现在百度地图上能够找到3800万个POI数据,这些数据中,有2000万个与生活服务深度关联,而用户搜索比例占到70%,也就是10个人中,会有7个人与这些生活服务POI数据连接起来。管是美团、还是滴滴出行,只要嵌入地图模块,我们姑且都认为是从地图上直接或间接转化成服务消费数据,POI已默默承担起移动地图O2O的数据支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用户这个点,可以依托于地图,辐射出&出行&需求这个面,从出行前的定位、路线规划到出行中的导航、用车,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餐饮娱乐、汽车加油、保养等O2O服务,全面覆盖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三个出行场景。先不说百度地图现在做的如何,单从地图这个角度来看,基本上符合&点对面&的层级。第三层级,面对面;随着目前的技术和需求的发展,未来POI的信息量和交互功能都会以几何级别来扩充,未来从横向和纵向都会有长足的发展。从横向来看,未来的POI不会只是静态的商家数据,而是应该包含地图上所有动态的点,比如出行的车辆、人,都会成为POI数据的一部分,前不久百度地图接入了顺风车服务,其实业内早有共识,这就是POI横向扩充的一步棋。从纵向来看,POI数据不是现在你在滴滴或者某个出行软件上看到的文字简介,文字与定位信息只是POI数据层级中最底端的一层,POI的未来应该还包括热力数据、全景影像、景区或者室内导航、购买信息等等。如果以后上面说的横向、纵向扩充都能从技术手段实现,那用地图的体验应该是这样的,譬如你在地图上看到一个饭店,你不仅能知道饭店的名字和位置,还能看到今天菜单是什么,看看菜的图片甚至视频,有价格有评价,有订座情况,你甚至可以直接手机上看样下单点菜订座,进去吃就行。很简单,POI扩充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手机APP上给你一个真实世界,甚至是比真实世界更为高智能的版本。目前这些技术都在慢慢的实现,国外的谷歌、国内的百度,这些科技巨头手中都有能迅速实现的技术,这些技术能让地图的POI采集,大部分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一个点一个点的测绘,而是通过自然语言识别、图像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借助用户、商户等UGC的文本及图片,通过机器的运算与审核,迅速更新。以前一个地图数据需要几个月才能更新到地图产品上,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地图上的世界,可能是几个月前的,但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其实已经可以在短短1、2天内就完成数据更新,你地图上的世界跟真实世界非常近似。如果地图未来能做成上面说的那样,那它本身就是一个聚合了最庞大O2O服务的动态平台,对于用户来说,这个平台其实更像是&生活、出行管家&。地图要做O2O平台,第一步是要把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一个映射,把线下服务都吃进去。像淘宝店,都是一个一个的虚拟店铺,它可以是一个住宅,一个地下车库,一个商业网点,甚至荒郊野外,有网络就可以经营店铺,但是O2O需要实体店铺。但是当地图通过POI把虚拟世界建立起来之后,玩法就不同了。当你走到一座居民楼下,地图会提示你楼上二单元301户是一家味道绝美的私家菜馆,尽管这个菜馆在现实世界里面可能没有招牌,没有广告,连提示都没有,但是虚拟世界可以告诉你这家菜馆的菜品精美,价格合理,可以让这家店生意兴隆。当虚拟世界成为了现实世界的投影,是可以反过来改变现实世界的,这就是我所说的&面到面&,现实世界是一个面、虚拟世界也是一个面,当最终构建起两个世界并且达到相互的投影,就基本上进入到第三个层级。目前技术水平还达不到第三个层次。通过对这三个层次的分析,未来&出行&领域一定是技术和数据的竞争,而不是金钱的较量。O2O在很多人看来就是烧钱培养用户习惯,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只是现在迫不得已的一种培养用户习惯的一种方式,当未来技术和数据都已经足以支撑起一个虚拟世界的时候,更多的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质的飞跃。滴滴目前做的方式其实真正意义上只是优化了出行的结构,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出行的结构,更没有真正的创作&出行&需求,本来更多用公交和地铁的,现在用了快车,所以用快车的比例大了,但是&出行&需求的数量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不管是滴滴也好,百度地图也好,对于他们必做的一件事:构建自己的生态圈。滴滴目前在这块明显较弱,出行交通工具的数量多少并不代表纵向生态衍生的能力。滴滴如果想要在未来威胁到百度地图的话,我认为有几条路必须走:第一:必须拥有自己的地图、导航。这样可以快速补齐地图本身所带来的短板,并且像百度地图一样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全流程覆盖。第二:必须抱着开放的心态做生态。滴滴目前做的东西太多了、交通工具、汽车后市场等等,确实盘子大了有太多路可以选,但是一定不是都要自己做,不然战线铺的太长,四面受敌。倒不如最后开发平台,成为一个类似于微信一样的平台,形成一个属于&出行&领域的生态系统。第三:加强技术创新,相对于BAT来说,滴滴目前的技术积累还比较浅,更不能和国外的具体相比。但是基于刚我我说的第三个层级&面对面&一定是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所以滴滴需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实力。对于百度地图来说,目前只能说&地图&这条路会占有一定的先机,但是并不代表未来就一定会成功。其实百度地图的短板也相对较多,比如:变现能力还没发挥出来、生活服务创新不足、用户习惯教育成本较高等等。百度、滴滴出行这两家企业都是最近在研究,分析他们也是想更多的去了解,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格局不好说,但是&出行&领域一定会划分新的版图。本文由作者邢伟(微信号:xingwei8894)授权创业邦(微信公众号: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24小时报不停
「迅蚁」获红杉中国领投数千万A轮融资,推出首个ToC的无人机物流配送服务
马云忆当年:最穷时兜里仅3块钱 一年吃不到鸡
马化腾再评共享单车:被当做支付推广工具 可怜小股东
大众首发叫车服务 2025年将配备100万辆迷你巴士
日产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于明年3月开始路测
企业巨头齐齐力挺 虚拟货币新贵IOTA一日飙涨71%
谷歌地图加入“两轮模式”:为自行车/摩托找出捷径
华为月薪2.3万招聘日本工程系毕业生 比日企高一倍
微博2017年赋能自媒体收入207亿 30亿基金扶持MCN
马云:和马化腾关系很好 我们尊重腾讯但策略不同
广达获AR技术授权 为苹果推AR头盔铺平道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微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宝马设明年电动车销售增速目标 高达50%
英特尔ME漏洞后续:多家厂商升级固件并禁用该技术
乐视网:乐视致新更名为新乐视智家 贾跃亭不再任法人
阿里CEO张勇:未来无人超市不仅是视觉计算,是全面数字化
库克在上海约王兴吃馄饨 建议美团把业务带到美国
红杉中国领投,创新智能车企零跑汽车首度发布外界融资
进军教育领域:AlphaGo将在围棋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现金贷”新规禁止资产转让 无限循环模式或终结
诞生25周年!全世界第一条短信是:圣诞快乐
蚂蚁会员积分将清零!69999积分可换iPhone X
Intel ME安全漏洞事件扩大,戴尔宣布提供关闭服务
比亚迪现4亿元折价大宗交易,近两月遭机构5次卖出
日本4家加密货币交易所获准运营,总数达15家
软银集团隐瞒1.4亿日元收入,遭税务部门罚款
摩拜CEO王晓峰发声世界互联网大会:共享单车成为交通基础设施,新出行时代到来
贾跃亭遭当头一棒!曝法拉第未来FF91首席设计师已辞职
印度打车公司Ola推出共享单车服务,完善出行业务版块
新西兰出现全球首个机器人公务员:大脑靠AI驱动
小米雷军:未来十年中国品牌会成为世界品牌
滴滴程维:将在分时租赁投入不少于10亿元
刘强东乌镇发言:要在四川建185个无人机机场
三星在日本高铁上测试5G服务,速度高达1.7Gbps
PonyCar马上用车获C轮2.5亿元融资,知合出行领投
餐饮业职业线上教育平台勺子课堂获新一轮千万元融资,华创资本领投
华为将推出商用的5G全套网络解决方案
微信支付将于明年初在马来西亚提供服务
比特币一度突破11700美元
中国移动支付发展引领世界,或率先建成无现金社会滴滴是这样子干掉 30 家竞争公司的!
摘要:尘埃终有落定的时候,如今的滴滴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合并后的估值将达到350亿美金,而做到这一点,程维和他的团队只用了4年。
  傍晚时分,这条消息在朋友圈炸开了锅。  滴滴和 Uber 真的合并了!    尘埃终有落定的时候,如今的滴滴已然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合并后的估值将达到 350 亿美金,而做到这一点,程维和他的团队只用了 4 年。  滴滴在行业内素来以骁勇善战著称,但程维说,滴滴这四年走过的路像是 & 桥段丰富的韩剧 &,& 很多次,稍不小心,滴滴可能就死掉了。    他们在过去 4 年里 PK 掉了 30 多家竞争对手,也许在和滴滴有关的心灵鸡汤里,你会了解滴滴有多玩命,但其它公司难道就不够拼吗?  摇摇,百米,嘟嘟,打车小秘、大黄蜂。。。今天,创哥特意整理了滴滴的进阶史:  & 为大家揭开为什么不是 & 他们 &,陪你到最后。。。  干掉摇摇招车 拿下北京市场    1. 死皮赖脸玩阴的  当年摇摇招车才是老大,早就拿到了红杉资本 300 多万美元的融资,滴滴打车那会才只有 80 万,根本没有钱做广告。  而当时摇摇招车正在花钱请电台做广告,想邀请司机参加线下酒店沙龙活动进行产品推广,程维利用这个契机在摇摇招车的沙龙广告后做了一条滴滴广告,& 立即发送短信到 XXX,即可下载滴滴打车 &。  因为司机分不清楚摇摇还是滴滴,以为换个方式让下载,当天就有 1000 个司机下载了滴滴。这一次,滴滴只花了极少的广告费用,就拉来了第一批司机用户。  2. 你死我活抢地盘  和摇摇的第二仗是 & 机场之争 &。他们租下了机场的一个区域,我们怎么也进不去,他们出的钱比我们多多了。& 程维说,所以滴滴选择与北京西站合作,并且根据西客站车流状况,制定 1 分钟内完成推广的流程。快速简易的安装又给滴滴带来一大批用户。在前期市场抢夺上,滴滴打车确实赢了摇摇招车不只一点。  3、拿生命在做地推  商场如战场,拳脚相加也不罕见,圈里至今仍然流传着一些传说,在广州和北京西站的打车 APP 地推人员都是战士,他们用鲜血捍卫着自己的传单,也有很多人受不了这样的战场纷纷退出,所以当时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血腥的地推同时意味着高投入,如果不是认准这种方式,相信很多决策者不会坚持下来。  干掉百米,无所不用其极    1. 不管黑猫白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  在推广的初期,滴滴采用了许多非常规的手段。  司机没有智能设备,滴滴的地推会帮着司机刷机,在百米的专用设备上安装上滴滴打车;而同时安装了滴滴和摇摇(国内第一款打车软件)的手机,会弹出提示,引导用户卸载摇摇;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滴滴都会向司机端推送假订单,制造订单繁盛的假象,司机虽然抢不到活,但会觉得是自己手慢。很多同事对滴滴的做法都很不屑,但这些确实是很有效的方式。  在竞争对手眼里,滴滴的手段是流氓的,但成王败寇,商场如战场不讲对错只讲利弊。  2. 打擦边球  为了杜绝黑车借助打车软件混入出租车阵营,交通委要求打车软件认真核实司机身份,司机需持有身份证,服务监督卡原件才能办理业务。而滴滴只需要司机输入真实姓名、出租车公司、服务监督卡号和车牌号码,就可以通过验证。  交通委曾三令五申要求打车软件不能采用加价功能,百米是言听计从,加价功能也一直没有列入开发日程,但滴滴却使用加价功能大大提升了乘客打车成功率,司机也因此得到了实惠。在各大应用市场上百米出租车的软件介绍中甚至还明确写到:与大型出租公司合作,杜绝黑车、加价,正规可靠。  产品遇到不确定的政策或其它风险时,创业公司真的没有必要去考虑太多的风险因素,这有可能会让你错失领先的机会。不确定不明朗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中往往孕育着大的市场机会,而一旦形势明朗,在阳光大道上已经挤满了各色的竞争者。  杀到上海跑马圈地,干掉大黄蜂    与摇摇、百米的竞争,滴滴可谓三招出手,招招制胜。但是在 2013 年,滴滴面临的难题又接踵而至,必须走出北京,在全国范围快速跑马圈地。  滴滴的第二站选择了上海。不过那时上海已经有了竞争对手大黄蜂。大黄蜂的团队实力也是非常强的,他们是土豆和优酷合并以后,由土豆 CFO 率领的精锐部队出来做的项目,同时布局上海、广州、深圳市场。  在 2013 年 4 月,滴滴派出一个小分队打上海市场的时候,大黄蜂已经做到了 1 万个乘客、5000 个司机的注册量。这对于后发者来说难度是很大的。但是滴滴还是决定在上海打一场攻坚战。  1. 魔术布战略  滴滴的战略非常清楚:要把核心城市要地牢牢抓在手里;核心城市一个不能丢,但资源都是有限的,所有滴滴采取了一块魔术布的策略,即大黄蜂打哪里我就哪里强,它不打的地方我也不打。  为了把大黄蜂剿灭,公司为上海市场单独做了预算,比如北京市场放五十万美金,上海市场可能加码到三百万美金。什么是战略 ? 这就是战略,不平均用力,重点突出,单个矛盾,单个解决。重新把力量集结到上海后,逐渐追平了大黄蜂,这时候滴滴、快的、大黄蜂三家公司占有率相差不大。  最后只用了 2 周左右的时间,滴滴在上海就开始反超大黄蜂了。  2. 广告轰炸  此前,因为资金不足,滴滴在与摇摇竞争的时候迫不得已放弃广告轰炸模式,但是这一次,滴滴已经获得金沙江的 A 轮投资和腾讯的 B 轮投资了。在资本的推动下,滴滴完全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去干。所以滴滴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媒体轰炸形式,在上海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打了广告,所有的新闻都上。当然最有效的仍是群发短信。  据团队的负责人介绍 & 当时我们通过渠道拿到上海 10 万多个 iPhone 帐号,推送类似于短信的信息。里面有一些小动画和图片,形式很新奇,比一般的短信转发率高很多。在 2 周内,我们给 10 万多个 iPhone 帐号发了十遍短信。&  收购快的,烧钱死扛到底    在上海战胜大黄蜂之后,滴滴很快又跟杭州快的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补贴大战。补贴大战全面开打后。订单量迅速攀升,之后双方进入拉锯战,烧钱速度越来越快,从早期一天几百万到几千万,再到 3、4 月高峰期时,一天能烧掉的 1 个亿。  快的补贴十块,滴滴补十一;滴滴补贴十一,快的补十二。后来,每单补贴随机,十块到二十块不等。这样对方就完全无法跟进了。结果胜负还未分明,打车市场却迅速膨胀,从原先几十万单一跃至几百万单。同时双方市场份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起到教育市场的作用。  这场战役打得相当精彩,一开始是基于支付功能展开的,但到最后却演变成一场营销大战。  1. 傍上腾讯的大腿  在 2014 年补贴大战之前,微信支付是非常弱势的,因为腾讯所擅长的社交和游戏都不是很强的交易场景。而阿里的淘宝交易场景很强,支付是它的强项。滴滴是腾讯投资产品里面唯一一个大众高频刚性的交易场景,每天有几百万人使用。如果将微信支付在滴滴上使用,结果也许会是另一番天地。  滴滴开通微信支付功能后,一开始的预期并不高,如果能带来 5% 的订单增长率就很不错了。为了鼓励乘客用微信支付,滴滴给每个用户每单便宜 5 块钱。这些费用是由滴滴来补贴的。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仅一周之内,订单就涨了 10 倍,到第二周订单涨了 50 倍,订单平台瞬间从 10 万级别变成 500 万级别!那段时间就连快的自己的员工都改用滴滴了。  这可把快的急坏了,于是也开始补贴。在接下来的两周内,滴滴和快的就像针尖对麦芒较上劲儿了。只要谁先撤补贴,谁就有可能彻底从这个战场上消失。这场补贴大战打完之后,除了快的和滴滴,其他 30 多家对手就都消失了。这场补贴大战打完之后,很多人知道了微信支付,并养成微信支付的习惯。  2. 靠营销策略取胜  2014 年 5 月,滴滴停止补贴后,开始思考下一个策略。  程维最先想到打车发红包这个产品创意,这个创意很了不起。滴滴红包是 2014 年最牛逼的产品,杀伤力极强,把补贴变成一个产品,用社交的方式放大传播。  发红包是一个很好的社交激励方式,人都有炫耀和联络朋友的需求,有时你与别人打交道不知道找合适理由,但发红包是与别人联络的最好道具。  滴滴在发红包上很有章法,快的根本没法抄袭:第一招是靠用户发红包,用户将红包分发到各自的朋友圈,能拉来新用户;第二招是通过企业冠名发红包。据了解,合作规模最大的是蒙牛,发了几千万的红包,这也成为滴滴的生财之道;第三招是在电视台发红包。滴滴是国内较早使用摇一摇发红包的。2014 年 1 月 1 日,滴滴与江苏卫视合作新春晚会,共吸引 1700 万用户参与,送出 3 亿红包。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滴滴无耻,也许你会觉得它总是在 & 耍流氓 &,但商业的本质即是如此,人们永远只会记得胜利的一方,况且,滴滴果真命就那么好,不如其它公司拼吗?  程维:& 最艰难的时候,  所有的投资人都不见我 &    那是两年前的感恩节,程维只身一人拎着箱子离开纽约。鹅毛大雪裹挟着程维和这座陌生的城市。彼时,滴滴的 C 轮融资遭遇阻击异常艰难,纽约所有答应给 Offer 的投资人都以各种理由放弃。程维失望地转战旧金山,那天纽约大堵车,他赶到机场时,连续晚了几个航班,最后夜间航班飞往旧金山,到了旧金山,所有投资人都不见他。  & 那就拎包回来,在国内继续找(钱)。& 坐在中关村软件园的滴滴办公室,程维苦笑,& 挺悲凉的,往事不堪回首。&  作为国内最年轻的独角兽企业 CEO,他左拥腾讯、右傍阿里,口袋里有近 40 亿美元现金,可现在满口都是危机感、敬畏心,盈利模式、市场竞争、新规政策等不确定性覆盖了他。  只是被放弃、惶恐、极度不安的经历没有把他变成一个脆弱的人,杀不死他的让他更加强大,面对重大决策与潜在危险时,他更加谨慎和小心翼翼。  & 我知道省不了多少钱,  但我希望团队能感受到我们对金钱的态度。&    去年 9 月底,程维和柳青在西雅图参加中美互联网论坛。出发前告诉助理,& 按国内经济酒店标准订房间 &。入住当天,柳青拎包进去吓了一跳,但还是咬着牙住下了,半小时后她打电话给程维,& 这个有 101 年的酒店太古老、太吓人了,走廊就像恐怖片的场景一样。& 这样的 & 省钱 &,连程维自己都觉得 & 有点变态 & 了。  & 我知道省不了多少钱,跟补贴没法比,但我希望团队能感受到我们对金钱的态度。& 程维努力用 & 敬畏心 & 提醒团队,也提醒自己。这个 1983 年出生的年轻人,还没准备好如何驾驭手中的财富和地位,他选择从敬畏开始,不要把它糟蹋了。  &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  能够真正团结人的是收益和胜利,  而不是梦想。&    七天七夜,是滴滴 CTO 张博最难忘也流传很广的 & 励志故事 &。  2014 年 1 月,滴滴发起补贴大战,背后是微信和支付宝的 & 支付决战 &。两周时间里,订单量上涨 50 倍,眼看 40 台服务器撑不住了。张博向程维求助,程维连夜电话马化腾,马在腾讯调集一支精锐技术部队,一夜间准备了 1000 台服务器。在苏州街的银科大厦,张博和技术团队、腾讯部队奋战七天七夜,重写服务端架构。  &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的服务器挂了,用户就会涌向快的,快的就会挂,用户再涌回来,我们就会挂。考验的就是谁的服务器先稳定下来,用户就会沉淀。&  张博说:& 周二走出大厦,浑身都发臭了。一位策略工程师直接进了老婆产房,另一位工程师的隐形眼镜已经拿不下来。& 张博这辈子都忘不掉,团队有人出现了幻觉,大喊一声 & 地震了 &,所有成员轰轰轰跑下楼,发现其他人都没感觉。  & 合并梦想 &,这是程维最牛逼的地方!  来滴滴前,李锦飞(滴滴巴士事业部总经理)的创业项目(车载智能硬件)已经估值 1 亿美金,但 & 滴滴还在中关村 e 世界。一层到三层都是卖场,最上面是仓库。楼道黑不溜秋,没窗户,通风非常差,一进去很闷很压抑。&  事实上,程维的 Offer 并没有让人难以抗拒的特别待遇,薪水在互联网圈也不算诱人,& 基层员工期权不高 &,但有一种独特的工作氛围:在折磨人的压力和恐惧下,所有人都比职业生涯中任何时候更玩命工作。  创业的人都是有梦想的,程维一直讲合并梦想。& 第二次见,滴滴已经搬到得实大厦,在程维办公室,两人画了滴滴的战略版图,程维说,& 巴士业务还没有负责人,你来做吧。& 不到一个月,李锦飞解散公司加入滴滴。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能够真正团结人的是收益和胜利,而不是梦想。滴滴不大一样。既会画饼,又会打鸡血,是程维最大的自信。  其实创业的道路上有爬不完的坑,犯不完的错,关键是,你能否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从来不放弃努力。  如今,在程维的分享中,你能听他不停地提起一句话,最后创哥想把这句话,送给大家:  & 努力到无能为力,  上天就会给你开一扇窗 …&
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互联网科技公司“奇思客”获千万美元级A轮融资
企业股权方案提供商“荒草地股权VC”获800万天使轮融资
程序化邮件直投服务平台“PebblePost”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
科技初创企业“LeoLabs”获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室内地图和定位平台“LocusLabs”获350万美元A轮融资
为企业提供钟点工管理软件企业“WorkJam”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
服装租赁平台“多啦衣梦”获1200万美元A+轮融资
共享单车服务品牌“永安行”获数亿元A轮融资
会议活动平台“31会议”获4000万元A+轮融资
房地产综合门户及营销平台“楼盘网”获千万元Pre-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百拜单车”获A轮融资
共享单车平台“ofo”获4.5亿美元D轮融资
免费资讯服务平台“奖金网”获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居家上门服务品牌“泰笛科技”获1.5亿元C轮融资
提供会议语音助手服务企业“Workfit”获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印度公寓租赁服务平台“StayAbode”获天使轮融资
超融合基础设施初创公司“Diamanti”获1800万美元B轮融资
B2B物流公司“ BlackBuck”获3000万美元C轮融资
广告恢复平台初创公司“Uponit”获2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运输及货运交易平台“uShip”获2500万美元D轮融资
仓库业务代运营服务商“鲸仓科技”获6800万元A轮融资
智能腕带品牌“GYENNO One”获数千万A轮融资
人力资源运营移动APP“职行力”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O2O汽车保养平台“车发发”获1亿元A轮融资
可视化软件平台“优锘科技”获7200万A轮融资
本地化生鲜品质电商“原谷生鲜”获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地产中介平台“我爱我家”被昆百大65亿元收购
开源代码解决方案企业“Fossa”获22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在线金融借贷平台“SoFi”获5亿美元战略融资
云通讯服务平台“Layer”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竞争地位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