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用加入vip能看的甄嬛传哪里能免费观看马在哪个平台

甄嬛传中甄嬛第一个孩子没了的时候是哪一集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甄嬛传中甄嬛第一个孩子没了的时候是哪一集
甄嬛传中甄嬛第一个孩子没了的时候是哪一集
我有更好的答案
奈何太后病重不能见人,只得求助于进宫看望太后的果郡王。烈日炎炎下,甄嬛体力不支晕倒在地。华贵妃发觉甄嬛下跪处有血迹,大吃一惊。果郡王抱甄嬛回到碎玉轩,手中全是血,甄嬛似有小产迹象;甄嬛自知此行凶多吉少,为了避免与华贵妃发生冲突,只得前往。华贵妃借口甄嬛怀有身孕恃宠而骄,责罚其烈日之下跪于宫外诵读《女诫》,眉庄挺身而出保护甄嬛;果郡王不顾禁忌。槿汐感觉此事有诈,告诫甄嬛要留意陵容,甄嬛却不以为然。皇后与皇帝离宫祈福,华贵妃独掌六宫,大权在握,华贵妃令太监周宁海前去碎玉轩请甄嬛到翊坤宫听事。甄嬛有孕在身,体弱不适,擅闯翊坤宫救出甄嬛,皇后借机夺取抚养三阿哥的权力。齐妃无奈授人以柄,被责罚一同下跪;陵容假意口头哀求,言语更加冒犯华贵妃。浣碧在一边焦急万分,连忙赶去太后宫中报信,只得听命于皇后,以大局为重29集,齐妃祈求皇后宽恕
采纳率:73%
应该是第8集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甄嬛传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这部电视剧断断续续我看了不只一遍了,除了女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及政治层面的相互倾轧,印象最深刻的就其台词用了大量的诗词典故,这也是这部剧使我一看再看的原因。后来由于对电视剧的喜爱,又从网上下载了小说来看,毫无疑问,小说的诗词典故也是数不胜数。终于,忍不住要搜罗一下其中我感兴趣的,拿出来818,与大家分享。  《甄嬛传》之郑伯克段  看过电视剧的朋友可能会记得,剧中至少两次提到了这个典故:郑伯克段于鄢。  一次是皇帝想惩办年羹尧的时候。那时,甄嬛正手捧一本史书陪皇帝办公,皇帝问她在读什么书,她答读《春秋》,看到了“郑伯克段于鄢”颇有些读后感。于是甄与皇帝交换心得体会,得到了一致意见:多行不义必自毙。  另一次是新皇帝即位后,担心太后偏宠小皇弟,将来会兴起废长立幼的主意,于是试探着问太后:郑伯克段于鄢中讲到,母亲偏爱小儿子,于是想把大儿子从君主的位子上拉下来,让小儿子坐上去;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尚且发生这样的事,如果大儿子不是亲生的,又将如何?  从剧中大家已经知道,郑伯克段于鄢的典故出自《春秋》。大家也知道《春秋》据说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的一部编年史。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记在《春秋》的第一篇,发生在鲁隐公元年的5月份,也是《春秋》中记载的,那一年发生的唯一的一次战事。关于这件事,原文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译成白话文是:夏天,五月,郑伯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弟弟共叔段。  郑伯克段这件事记载的如此简练,只短短9个汉字,外加两个标点符号。单从这个记载,很难看出包含了哪些意义。除非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非常了解,否则,就算是神仙的脑瓜,也不可能从这短短的9个汉字、2个标点符号中理解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母亲废长立幼”等含意。  其实,《春秋》这部书,由于记事语言极为简练,实在不便于阅读理解,于是后世出现了不少为《春秋》作“传”的书。比如一个名人,名声大噪,家喻户晓,但是为了让人们更深入了解此人如何成就的名声,他做过哪些让人叹为观止的事情,可能就会有人为他立“传”。《春秋》也是如此,作为一部儒家经典,自古便是文人必读之书,既然原文过于简练抽象,很自然就有人站出来,为《春秋》作了传。为人作传,主要介绍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好叫别人了解此人。为《春秋》作传,则是为了介绍《春秋》中记载的事件的历史背景、详细经过,或是阐述《春秋》的作者记事的本意、褒贬的态度等。  上学的时候老师也讲过,历史上为《春秋》作传的最著名的有三家,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其中《左传》主要是补充《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公羊传》、《谷梁传》则意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  以“郑伯克段于鄢”这件事为例,《公羊传》、《谷梁传》主要想推敲文字表达上的含义。比如,“郑伯”当时的爵位是“公”,为什么此处不称“郑庄公”而称“郑伯”,显然“伯”在这里就不是爵位称号了,是“哥哥”的意思。不称“公”而称“伯”,不说国君平叛而说哥哥杀伐弟弟,是表达了作者对郑庄公的批判。“段”是郑庄公的弟弟而不称“弟”,是郑国的公子也不称“公子”,直用其名“段”,也表达了作者对段的贬斥。这就是《春秋》中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即后人所谓“春秋笔法”。可见,从《公羊传》、《谷梁传》中看《春秋》,对我们阅读原文,理解深层含义有一定的帮助,对了解事件原委,把握其中因果关系却仍不足。  《左传》旨在补充《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关于“郑伯克段”,《左传》就记录了事件的经过:  郑武公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武姜为妻。武姜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叫寤生,老二叫共叔段。“寤”是难产的意思。由于大儿子难产,使武姜痛苦惊惧,差点丢了一条命,小儿子生的顺利,武姜也没受太大的罪,所以她给大儿子取名寤生,且从一生下来就厌弃他,小儿子共叔段则从一出生就极受武姜偏爱。武姜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世子,郑武公没同意。所以郑武公去世后,寤生袭位,即郑庄公。武姜对这结果不满意,仍希望小儿子成为国君。于是为小儿子请求封邑,使庄公将京邑赐给共叔段。共叔段便住到了京邑,称京城太叔。此后,共叔段不安守本分,明显表现出了反叛之意。庄公身边的大夫、公子等屡次提醒庄公注意共叔段的举动,及早压制他的势力,否则,等他真的造反了,再对付他代价就大了。庄公却不听劝告,非要等共叔段“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就是要等共叔段的罪名坐实了,自己对付他理由会更充分,下手也就可以更狠。机会终于来了,共叔段与武姜约定袭击郑国国都,武姜愿意为他做内应,打开城门。可这事却被庄公知道了。庄公便出军讨伐京邑,京邑的人背叛了共叔段,于是共叔段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打败了共叔段。最后,共叔段逃到了共国。  “郑伯克段”这事到共叔段奔逃出国,似乎就该终止了。然而《左传》接下来还记录了庄公与他那不待见他的老妈之间的故事:  因母子之间关系决裂,庄公把武姜安置在颖这个地方,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但是过了段时间,庄公后悔了。虽然武姜对他无情,他却对武姜还有孝心,只是不愿意违背誓言。有个叫颖考叔的知道了庄公的悔意,特意到庄公面前显示自己对母亲的孝心。庄公叹道:“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唯独我没有!”他把自己与老妈决裂的缘由告诉了颖考叔,并表明了悔意。颖考叔便出了个主意:“掘地挖出泉水,再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谁能说你违背誓言呢?”庄公依计而行,走进隧道与武姜相见时赋诗道:“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武姜走出隧道时也赋诗道:“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从《左传》补充的历史可以看出,臣子们屡次提醒郑庄公共叔段想要篡位的野心,郑庄公不急于打击,不是他心慈手软或懦弱无能,而是有意纵容,甚至可能派了人在公叔段的手下卧底,一方面唆使其谋反,一方面将其一动一静如实回报给庄公。可以说,共叔段的谋反很大程度上就是郑庄公一手促成的。之后,为什么郑庄公能掌握共叔段攻城的日期,也就不难解释了。  可见,《左传》对人们阅读《春秋》、了解历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现《春秋》一般合编了《左传》,原文部分谓之“经”,《左传》新增内容谓之“传”。《甄嬛传》中所说的甄嬛和乾隆皇帝曾经读的那本《春秋》,肯定也不仅仅是《春秋》原著,应该是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左传》的内容作为“传”的版本。  那时,甄嬛对皇帝想惩治年羹尧的意图应已了然于心。她号称自幼观史,自然明白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历史上多少朝代功业成就之后便着手清算功臣,即使功臣没有二心,上位者却不能不怀疑他们的忠心。所以,即便年大将军不那么张扬跋扈,不威胁皇帝的宝座,以雍正的心计,自己站稳脚跟后,也难容他继续立于朝廷。更何况,年大将军本身极不检点,多少次有意无意的冲撞皇帝,惹的皇帝憋火憋的都要内伤了。所以一旦有合适机会,皇帝不对付他才怪。以甄嬛的聪明及熟读史书培养出来的敏锐的政治觉悟,加上她经常陪伴皇帝,对皇帝性情也算了解,也就不难看透皇帝的心思了。  甚至,甄嬛可能也看出了,正如共叔段的谋反是郑庄公有意姑息养奸造成的,年大将军的不检点也是雍正皇帝刻意诱导的结果,目的同样是拔除朝中对上位有威胁的势力。  所以,那次甄嬛陪皇帝办公时所谓读《春秋》,其实是装样而已。她知皇帝偏爱有才学的人,即来投其所好,反正自己满腹诗书,不时在皇帝面前卖弄一下,也可显示自己与对方志趣相投,情意相合。皇帝问她在看什么,对她来说,是正中下怀。她正好以郑伯克段这事表明自己理解帝王的心事,又以“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说法表明自己对不法之臣的谴责及对皇帝的全力支持。  尽管甄嬛相当聪明,也难免反被聪明误了。皇帝有次对皇后说过,原话不记得了,大致意思是:聪明的女人虽然可爱,但不能太聪明,你说的话她能听懂就行了,否则她到是听懂你说的话了,你却不知道她整天在想什么了;了解你的人虽然可以贴心,但也不能太了解你,否则你一动心思,什么都被猜到了,那也太可怕了。皇后的错误在于太了解皇帝,而甄嬛的错误则是屡屡在皇帝面前显得自己那么聪明。她后来遭遇的挫折,恐怕也难与其所表现出的聪明脱离关系。  电视剧到最后,乾隆皇帝也提到了郑伯克段的典故。他自然应该担心。对武姜来说,两个儿子都是亲生的,还因偏爱小儿子,便为了帮小儿子夺位而意图灭了大儿子,更何况乾隆与甄嬛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谁又能保证,等她小儿子长大了,不会为了帮小儿子夺位而对付他这位并非亲生的长子呢?所以他必须及早防范,趁皇弟还小,先试探母后的态度,若发现不对劲,也好早做打算。还好,正因甄嬛偏爱小儿子,才不会让他陷入皇位之争。她知道小儿子身世特殊,便顺势让他入嗣果郡王之后了,也彻底打消了乾隆的疑虑。
楼主发言:29次 发图:0张 | 更多
  《甄嬛传》之长相思  在《甄嬛传》中,多次提及李白的《长相思》,更有舒太妃的一架好琴,以“长相思”命名。我对剧中记忆最深刻的两次奏《长相思》,都是以长相思琴和长相守笛同奏。  之所以说同奏而非合奏,是因为其中一次甄嬛本独自在宫中弹琴,果郡王在远处吹笛,笛声悠悠飘来,似与琴声相和,算不得合奏。另一次是在舒太妃的安栖观,甄嬛与果郡王在众人鼓动下,合奏了《长相思》,并由舒太妃饱含感情的将歌词伴着音乐念了出来: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诗意:女子思念情人,却长久无法相见,相思之情,使人摧折心肝!春天,日落黄昏时,花瓣上似乎覆上了一层朦胧的轻烟。月亮渐渐升起,明亮如镜,色如白绢。女子有心事,难以入眠,不知不觉弹揍着那柱上雕了凤凰图案的瑟,刚弹完,便取来蜀琴想继续弹,却又怕触动鸳鸯弦。那女子所奏的乐曲饱含情意,可惜却无人代为传达,只好寄希望于春风,希望春风将她的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带到燕然,传给她的心上人。她思念的情郎相隔如青天般遥远的距离,使得她当年递送秋波的双眼,而今成了流泪的源泉。而她也只能遥遥嗔一句:如果不信我肝肠寸断,回来后,你在镜前看看我憔悴不堪的样子就知道了。  李白的诗中,女子饱受离别之苦,良人从军远征,而她深闺寂寞。深闺寂寞自不必说,女子无奈的孤寂之感、痛苦的相思之情贯穿了整首诗。从军远征又怎么说?就从“燕然”二字得知。“燕然”是地名,指“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东汉时,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而后,“燕然”出现在古诗词中常代指边防前线。宋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有一句“燕然未勒归无计”,其中“勒”是在石头上刻字,意思是还没像窦宪一样打了胜仗,刻石记功,所以还不能班师回朝。  在李白的这首《长相思》中,女子欲把情意随春风寄至燕然,显然她的情人也在驻守边关或在边关打仗呢。随军打仗,好歹还有生还团聚的希望。而电视剧中,舒太妃的丈夫却已仙去经年,不到黄泉,她是无论如何也盼不到再见的那天了。虽然她已出家,但是显然不能忘却红尘情事,念到李白的《长相思》还是不自禁的潸然泪下。  李白写的《长相思》还有一篇,是以男子口吻思念美人的。诗曰: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意思是:自己身在外地,思念的人在长安。在这个寒气袭人的秋夜里,薄薄的一层秋霜,让诗人的一领竹席显得有点凄冷了,透出了丝丝寒意。院里的纺织娘在装饰华美的井栏边鸣叫着。诗人伴着一盏孤灯,在相思里煎熬着。由于睡不着,心里烦闷,便卷起帘子,望着一轮明月空自长叹。他仰望天空,便觉得思念的如花美人就像在天上一样,与自己隔着万里层云,那么远!天空苍茫悠远,高不可攀,地上清水浩淼,绿波荡漾;天上与地下之间的距离如何能够逾越?连魂魄飞来飞去都觉得辛苦!这千山万水的遥远,连做梦都难以穿越!相思怎么也停止不了,两人若长久无法见面,岂不让人摧折心肝?  我相信,李白确有这样摧折心肝的时候。自古以来,无论是江山多娇还是美人多娇,都足以引无数英雄为之折腰。李白又何必例外。虽然有人考证,认为这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的怀君之作,以鲜花美人寄托他对理想的追求,又以距离遥远象征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忧伤,可我仍宁愿他所思念的只是美人。即便这美人是皇帝的妹妹又何妨。  美人如花隔云端。倘若所思之人是公主,与作者之间地域上是否遥远且不提,身份上已然高贵无比。她与李白恰似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层云万里,高不可攀,一个心内难平,波澜起伏。到与诗句能一一对应上了。再者,公主也易于与诗人的政治前途挂上钩。一个文人若能成为公主的入幕之宾,仕途上自然也能顺畅些。  当然,所思公主说纯属某人臆测,不敢确保其实。不过,最近,有些文艺工作者生出了挖掘古人绯闻的兴趣,举出种种证据认为李白与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有一腿。  首先,通过《郁轮袍》的故事说王维先成了玉真公主的情人,接下来说李白与王维都是孟浩然的好朋友,然而李、王二人却无任何交集,二人的诗作中也从不提及对方,原因就是他们都是玉真公主的情夫,相互之间争风吃醋还来不及,关系怎可能会好。  其次,说李白曾在玉真公主的别墅住过一段时间,想求见公主却等了很多天没见上面(并以此说明李白在公主心中不如王维地位重要),于是他写诗向一位张姓男子诉苦。后来,玉真公主并未完全忘情于李白,所以玄宗打发李白出长安时,公主曾与皇帝赌气主放弃公主名号和财产,上敬亭山修炼。  再次,举出李白写了多首关于玉真公主的诗,诗中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他之所以那么喜欢敬亭山,原因是玉真公主在山上修炼呢,并且此山是玉真公主逝世的地方,公主逝世的同年,李白也在山下的当涂县溺水而亡。  紧接着,网上又有资料为李白与玉真公主澄清:二人绝非情人关系。指出二人相识时,李白已42岁,而玉真公主已51岁,这个年纪的人,即使有什么感情纠葛,也算是黄昏恋了。而且从玄宗对李白的态度来看,没有重用他,而是花点钱打发了他,证明李白与玉真公主也没什么深厚的交情。另外,玉真公主晚年其实并非在敬亭山修炼,而是在王屋山度过的。而李白喜欢敬亭山也与玉真公主无关,是因为诗人谢眺。他是李白最崇拜的前辈诗人,且在敬亭山留下了大量诗文。既然谢眺是李白的偶像,那么追从偶像游敬亭山,写关于此山的诗文就再正常不过了。玉真公主放弃名号与财产与李白也没有关系,是因为皇帝为她大肆营造宫观,引起朝廷议论,为平息舆论,玉真才决定放弃公主名号与财产,上王屋山而非敬亭山隐居。  澄清绯闻的一方最终指出,李白与玉真公主的感情纠葛纯属敬亭山风景管理处捏造的,原因无非是争夺名人资源,以花边新闻作为噱头,宣传他们的旅游名胜罢了。(据说敬亭山是不收门票前的。)  可见,用名人的桃色新闻来炒作的手段,应用范围真是越来越广了,已作古千年的人都得被挖出来涮一把。  时隔千年,李白与玉真公主关系究竟如何,我们现在已难以考证。能够确定的是“美人如花隔云端”确实是李白的怅叹。不管这里的如花美人是暗指高高在上的帝王,还是实实在在的多情女子,李白的确有那么一刻为了“她”相思成疾、辗转难眠。  注:《郁轮袍》,古曲名。相传为唐王维所作。维未冠而有文名,又精音律,妙能琵琶,为岐王所重。维方将应举,求王庇借。王遂引至公主第,使为伶人。维奏新曲号《郁轮袍》,为公主所激赏,乃为之说项,维遂得高中。
  《甄嬛传》之山之高  小说中,甄嬛好抚琴,并且喜欢弹奏《山之高》这首曲子。我看这部小说,还未看完,便已三次遇到甄嬛弹奏《山之高》。  第一次弹,是甄嬛与皇帝相约秋千架旁共赏曲谱,皇帝却因故失约之后,回到宫中,雨夜无聊便决定抚琴遣怀。她本想应景的弹奏《雨霖泠》,手势却不知不觉抚出了《山之高》:“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来去,千里相思共明月。”  那时她已见过皇帝两次,却不知自己见到的是皇帝。二人相谈甚欢,气氛融洽,或许皇帝气度雍容,自有摄人心魂的魅力,她还未来得及发觉,自己却春心暗动,所以弹出的曲调中不禁流露出相思之意。  第二次弹奏《山之高》是甄嬛觉得自己恩宠太过,怕招致嫉恨,引祸上身,于是劝皇帝也要不时留宿其他嫔妃的宫中。那夜,皇帝便按照她的意思去了别处。一旦皇帝真的离开了,她很快就感到与皇帝有些疏远了,心里极不是滋味,百般惆怅的拨弄起了琴弦,信手弹出的首先是《怨歌行》。才弹了两三句,她又感觉出此曲大不吉。后宫女子爱恨都不能太着痕迹,怨更是大忌。于是静静神,她又弹起了《山之高》。这次,她只弹上半阕:“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  后来,由皇帝钦点甄嬛又弹过几次《山之高》。只是,一次心有旁骛,弹的勉强,并非真情流露;另一次,心中所想已是传来噩耗的清河王,琴声中的感伤也与皇帝无关了。  《山之高》选自《兰雪集》,作者是南宋女诗人张玉娘。据载,张玉娘自若琼,号一贞居士,松阳人,出身于仕宦家庭。她自幼喜好文墨,敏慧绝伦,工诗词,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著有《兰雪集》,收录了她的诗117首,词16首。  虽然张玉娘出身很不错,祖上几代做官,使得她生来衣食富足,亦有机会饱学多才,但她也实在命运凄惨。而她生命结局的悲凉,由书生沈佺而起。  沈佺与张玉娘是表亲,二人同年。十五岁时,双方父母做主为二人订婚。本来他们两人就青梅竹马,订婚后更是情投意合,常互赠诗物以表深情。  不幸的是,沈家后来家道中落,日趋潦倒。玉娘的父亲有意悔婚,无奈玉娘竭力反对,于是父亲通知沈家必得沈佺考取功名才许迎娶女儿。为了与心上人比翼连枝,沈佺不得已随父上京赶考。  这首《山之高》就是那次离别后,玉娘思念情郎所作。  玉娘果然眼光不俗,情郎沈佺风度翩翩,才思俊逸,虽然只有二十来岁的年纪,却顺利通过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高中榜眼。尤其在殿试时,因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应对之间妙语连珠而一鸣惊人。正所谓一举成名天下知,才子沈佺由此名满京城,人称奇才。  本来,他好事已近在眼前,功名在手,只待回乡迎娶心上人了。怎奈天不佑人,把无限美好的前景摆在眼前,却又生生夺去了他的性命。据说,沈佺不幸得了伤寒,病入膏肓。可是,一个生命力正旺盛的年轻人,怎么会因一场小小的伤风感冒就病入膏肓呢?  情郎病危的消息传来时,玉娘知道,他是积郁成疾。他是一边接受着万人瞩目的荣耀,一边承受着相思入骨的煎熬。他情意定是已深入骨髓,也只有刻骨铭心的相思才能够把他吞噬。  我想,除了情思,他可能还有别的忧郁。他本无意功名,只为了与心上人结成连理才无奈应考。当他接触到官场,也许就同时接触到了那些他心里无法承受的黑暗,由此使他陷入两难:进则必得同流合污,否则性命难保;退则失去心上人,考功名也是白忙一场。或许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只给了他那些斐然的文采,在满座衣冠中装点出他脱俗的神韵,却没有教他如何在溷浊的世事前应对自如,既能激流踏浪,又能明哲保身。  可怜的沈佺,一个丰神俊逸,多情多才的年轻男子,面对着满目繁华,转过身却是满怀愁绪。在那场伤寒到来前,也不知他已黯然销魂了几时,以至于病来如山倒,倒下去便再也起不来了。  在沈佺卧病期间,同样饱受相思之苦的玉娘来信道:“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她说:若有生之年没能嫁于你为妻,死了也要与你葬在一起!  心上人对自己愿生死相随,沈佺自是感动不已。尽管他已气息奄奄,仍强支病体回信,寄回自己始终如一的深挚感情。正应了“情深不寿,慧及必伤”这句话,沈佺在赶回松阳见玉娘的路上便撒手人寰,年仅22岁。可怜这对有情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此后,玉娘终日泪染衣衫,并拒绝父母为其另择佳婿。她立志为沈佺守节,怀着忧伤苦闷独守空楼5年后,终于带着生死相随的誓约绝食殉情而死,仅27岁。两家父母将她与沈佺合葬于西郊枫林。更令人惊异的是,玉娘离世一个多月后,之前与她朝夕相处名为霜娥的一侍女悲痛忧死;另一名为紫娥的侍女也不愿独活,自刎而死;就连她生前所养的鹦鹉,也悲鸣而死!张家便把这两名侍女、一只鹦鹉(后人称之谓“闺房三清”)陪葬在沈佺、玉娘的墓左右。自此,松阳便有了著名的“鹦鹉冢”。  故事讲到此处,不禁令人悲叹!爱情这东西,说它强大,它可以强大到使人舍生忘死,甚至连未置身其中,只是目睹其事的人,乃至一只鹦鹉,都受其感召,愿追随而去;然而它强大至此,却仍然无法成全一对有情人,无法逾越贫富差距为爱情设置的障碍。  窃以为,玉娘、沈佺之所以未能终成眷属,除了父母的嫌贫爱富、门第观念,也与他们二人本身的忠孝思想有关。玉娘、沈佺都是饱学之人,书本带给他们的,除了诗词歌赋、文华辞采,还有儒家传统的“仁”的思想。“仁”是伦理思想结构的核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孝,字意为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玉娘、沈佺都是孝顺孩子,是比较听话的。虽然在沈家潦倒后,张家父亲要求玉娘择人另嫁时,玉娘因对爱情忠贞而坚决反对,但还是没有过分的忤逆父亲,答应了父亲提出叫沈佺考功名的要求。倘若玉娘、沈佺不是那么知书达礼、有情有义,完全可以使出更加极端的手段,如寻死觅活,偷约私奔,甚至生米煮成熟饭奉子成婚等等,逼迫父母成全他们的婚姻。在沈佺病逝张家再次提出女儿另嫁时,玉娘仍然坚决反对,但还是说:“我之所以没有立即追随沈郎于地下,只因为双亲还在罢了。”可见,在爱情与忠孝之间两难的不只沈佺一人,玉娘又何尝不是。  爱情这东西,虽然能够成就佳话,但这时候也害人不浅啊!沈、张二人的悲剧也是用情太深的缘故。若沈佺不够深情,在他看到官场与己意难合时,即可放弃功名,逍遥自在的隐居在山水之间。若玉娘不够深情,自不必为了没结成婚的爱人守节自苦,以至徇情而死。可见爱情,美则美矣,却也是能杀人的,如同有毒的糖果。  但还是有无数人对这颗糖果趋之若骛。如甄嬛,明知自己与清河王之间的爱情如刀尖上的舞蹈,刀下更是万丈深渊,这舞跳的美的惊心动魄,美的惊险万分,仿佛每走一步都有粉身碎骨的危险。而他们甘之如饴。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可知遇到沈佺、清河王这样的多情才子,美人是心甘情愿为之身心具累的!
  《甄嬛传》之曲有误,周郎顾  剧中情景:甄嬛坐在秋千上吹箫,曲子是姜夔的《杏花天影》,词曰:“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不提防箫声引来了皇帝,静静站在一旁听着。皇帝极欣赏甄嬛的箫声,点评道:只是吹到“满汀芳草不成归”时箫声凝滞,现出呜咽之声。他问甄嬛是否想家之故。  皇帝虽然问的随意,甄嬛却不能答的马虎。对一萍水相逢又身份不明的陌生男子,若说想家,就有交浅言深之嫌,一般年轻姑娘恐怕都觉得难为情,说不出口;若说不想家,却又不合乎情理,显得虚情假意。毕竟甄嬛反应快,扯开话题,不说想家,也不说不想,借辞“曲有误,周郎顾”称赞对方耳力甚好。  关于“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翻译成白话文即:周瑜自幼对音乐情有独衷,这方面造诣也颇深。若有人在他面前演奏乐曲,其间稍有一点错误,即使周瑜酒喝多了,也能听出错在哪里。每当他发现艺人弹错了,就转头看着艺人并以表情提示人家演奏出错了。因此,那时有人编了歌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后来,这六个字便作为成语出现在汉语中了。更有好事者,将这成语演绎成了一出扑朔迷离的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周瑜、孙策各自带着老婆在凌烟阁喝酒听曲。其时,大家酒也喝了有一阵子了,尤其是周瑜,不知是真醉还是装醉,反正看起来已是醺醺然了。歌伎正在弹高山流水,周瑜不满意了,说:“高山流水听厌了,弹一首广陵散吧。”  广陵散原名广陵止息,东汉时期流传于广陵(今安徽省寿县境内),它背后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曾为韩王铸剑,因交剑延期被韩王所杀。聂政听说韩王喜好音乐,便苦学琴艺十年;又为了让人认不出而自毁容貌。琴艺学成后,聂政回来为韩王演奏,以惊为天人的技艺引得韩王如痴如醉。趁韩王失神,聂政从琴腹中抽出短剑,将韩王刺死,面自己也壮烈身亡。后人便依此事谱成了广陵散,因为弹奏难度很大,一般琴师望而却步。  那歌伎听说要弹此曲,脸一红笑道:“妾琴技鄙薄,恐怕不能胜任,再加之此琴音质偏高,弹出来要叫将军见笑了!”  周瑜拍手而笑:“对呀,名曲需名琴来称。”对下人说:“取我的秋桐来。”很快,周瑜架好了琴,对歌伎说道:“来试试我收藏的好琴。”  歌伎纤纤玉指在琴弦上拂过,一串金石之音迸出,她忍不住赞道:“好琴!”她弹着弹着很快便如入无人之境,一张俏脸随着曲子音调的变化也适时转换着凄凉悲苦的表情。  周瑜一边听,一边对孙策解说:“广陵散起初极为平和悠扬,犹如月照空山,风过花溪的恬淡;之后平地起一股激越之气,似金戈铁马之音交响不绝,直达内心深处;到尾处又余叹无穷,大有义愤填膺、豪情满怀之意。所以我一听此曲,就陡生斗志。”正与孙策聊着,他忽然转头对歌伎说道:“不对,你有个音符弹错了。”  原来那歌伎分神听到周瑜对广陵散的一番妙论,心中对他油然生起爱慕之意。她情思一动,手也不自觉的颤了一下,本应低沉的一个音符,就被她拨高了。这没能瞒过周瑜的耳朵,当场给她指了出来。  歌伎赶忙赔罪,而周瑜也未真的怪罪,反而夸她已经弹的很好了,还将她留在府上,以便将来再听其弹琴舒解心怀。  歌伎的脸又红了,对周瑜说:“妾今日听闻将军妙论,受益无穷,当对琴技之境又修深一层也!”说完面带喜色的退下了。  那女子当是为了能留在周郎身边而欣喜。只是她也知道,周郎是有夫人的,而且人家夫妻恩爱,她那份爱慕怕是无处寄托了。不知今后她再为周郎献艺时,还能否如入无人之境,还能否全神投入、忘情忘我。  虽不知周瑜身边的那女子后来琴弹的怎么样,但到了后世,在唐朝却出现了一位故意不好好弹筝的女子。她坐在华美的房舍前面,一双素手在筝弦上撩拨着。因为听曲的男子是她爱慕的对象,所以她为了让对方多看自己几眼,一再故意弹错。也许她爱慕的那男子如周郎一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一旦听到别人弹错了,也会忍不住回头看一下。  唐朝李端为此事作诗曰: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清朝人徐增分析这诗说:女子卖弄身份,善于撩拨,看似无心,实则有意。手在弦上,心却在听者。在欣赏音乐的人面前,不显弹琴技巧之高妙,反显其拙陋。因为显出了技巧高妙,听者的心思就在享受乐音美妙上了;显出拙陋,听者才会注意到弹琴者的心意。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甄嬛和皇帝。由于选秀面试时距离较远,场面宏大而且气氛紧张,甄嬛根本没看清皇帝长什么样,到是因为甄嬛长的像纯元皇后,皇帝对她一见难忘。所以秋千架品箫对甄嬛来说,是她与皇帝第一次见面,对皇帝来说,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她在杏花争艳处。  对一个初次见面的男人,尤其是未撇清偷听嫌疑的男人,甄嬛是不可能为了博取注意而误吹箫的,所以她箫声呜咽,当如皇帝所说是想家的缘故。  而对一个期待良久的佳人,尤其是酷似他最钟爱的故人的佳人,皇帝的情思怕已是泛滥成灾了。所以他来了,装作漫不经心的散着步,他悄悄的来了。  作为九五至尊,他的感情不可能过于外露,相思之情不可能随意表达。否则母后、皇后等人,都要语重心长的劝导他,后宫之中不能专宠一人,各宫嫔妃要雨露均沾;朝堂上的言官们也要义正词严的规谏他,贤明的君主不能沉迷女色误了朝廷,要以国家大事、勤政爱民为重;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极看重皇帝的宝座和贤君的名声,为了平衡各方势力,为了控制大局,他不敢行差踏错,不愿有丝毫把柄落入他人之手。  可是,谁又能理解他!皇帝也是人啊,他不可能一天到晚只想着朝政。他需要一朵解语花,纵然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堪与他匹配的。不是空有美貌没有内涵,就是心机城府深不可测。“嬛嬛一袅楚宫腰”,他已期待良久。只是太后、皇后、言官,一套套言辞如一重重枷锁,再加上龙椅的威严,将他的言行举止卡的死死的。  但是,情思如蔓草,蔓延开来就难以控制。所以,他还是情不自禁打发了所有的跟班,独自来到了佳人住处的附近遛达。也不知他已悄然来散步了几回,也不知他一个人在花园里徘徊了多久,才听到了这回的箫声,等来了这次的相遇。  当初,李端是站在女子的角度说“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倘若他揣摩到雍正对甄嬛的爱怜,不知会写出什么诗句。  当然,唐朝人不可能为清朝人写诗的。还是不才某人来献丑诌上几句吧:箫声萦玉树,茜影杏花间。为知佳人意,轻轻到花前。
  《甄嬛传》之嬛嬛一袅楚宫腰  这一句,是在选秀时甄嬛对皇帝的自我介绍。  嬛嬛一袅楚宫腰。“嬛”在字典上有三个读音:1)huán,古代女子人名用字;2)xuān,轻柔美丽的样子;3)qióng,古通“茕”,孤独。  看来,甄嬛的“嬛”读音虽然是huán,但这个读音下,“嬛”字作为人名无字义。“嬛嬛一袅楚宫腰”中“嬛”的读音应该是“xuān”,取轻柔美丽的意思。  “嬛嬛一袅”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楚宫腰”指女子苗条的细腰。  所以,甄嬛用这句词来介绍自己时,除了不经意的表露出了自己的才气,对自己容貌流露出的自信也是不言而喻的。难怪雍正要求她抬头,要仔细看看她。并且,这一看,他的目光就此被她牢牢锁住了。  当时,甄嬛也说了,这是蔡伸的词。  蔡伸,字伸道,号友古居士,宋代文人,著名书法家蔡襄的孙子。从字、号上来看,蔡伸应该是志在推行正道、好与古人为友的一个人。与很多著名文人一样,蔡伸年轻时就已身负盛名,名气除了因他词写的好,还因他善书法。也难怪,有一个名垂千古的大书法家爷爷,他可说是幼承庭训,自小耳濡目染,学习环境已比其他孩子占尽了优势,自然更容易学有所成。不过,书法好也是相对与一般文人而言,与他的祖父相比,显然蔡伸还逊色不少。所以在历史上,后人一般认为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著名词人。他的词流传下来的有175首,集为《友古居士词》。  甄嬛选秀面试念的这一句,出自他写的《一剪梅》: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这是一首思妇怀春词。无疑,这女子仍是年轻美丽的。午睡醒来,乌云般的秀发堆在枕头上,头上的发饰因发髻散乱掉落在一边。她抬眼望去,窗外已是满眼春色。人们往往爱将年轻美丽的女子比做春日盛开的鲜花,只是,流光易逝,如花颜色经不住几度春风春雨的摧损,很快便会枯萎。她自己何尝不是春花般,尽管颜色鲜妍无奈却很短暂。她曾多少次的幻想,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将会是谁伴在身边,可如今,美丽正在盛开,人却独守空闺。或许她的良人也是为了功名前程,别了娇妻,策马奔赴了远方。所以,在这短暂却明媚的春日里,她承受着春思的烦扰和相思的煎熬,原本婀娜多姿纤瘦苗条的细腰,越发清减了。  从“柳下朱门”来看,其实,她的家境还是不错的。朱门即红漆大门,在古代,王公贵族通常将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后来,人们就用“朱门”称贵族豪富之家。杜甫曾有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当时社会给底层人民带来的痛苦。所以,蔡伸词中的女子身处“朱门”,是衣食富足的。她家的朱红大门边栽了柳树,门边上有一座小桥。当时,她的良人便是踏过这小桥策马扬鞭而去。所以,多少次她听到马的嘶鸣,听到马蹄声响,都激动的冲到窗前,隔窗望向那座小桥,看是不是自己所等所盼的人回来了。可是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上一次,是前邻家阿姐的夫君回来了;上上次,是后邻家小妹的夫君出发了;上上上次,是不知何方的陌路人打此经过……她已记不清自己在窗边遥望了多少回,失望了多少回。而今她是盼来盼去魂已销,肠断了,心碎了,不禁幽幽怨叹:冤家啊冤家,在这春风春月又春宵之际,你竟忍心叫有情人分隔两地,分别饱受相思之苦,分别百无聊赖整日恹恹成病!  其实,在古诗词中,描写思妇的诗词数量相当可观,可见,在古代,男子撇下妻子跋山涉水或戍边征战,或下海经商,或京城赶考去求取功名的现象也相当普遍。不知有多少“楚宫腰”,因为无数个个日子里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而倍添憔悴,衣带渐宽。  “楚宫腰”或称“楚腰”,意思是纤细苗条的腰。该词来源于“楚王好细腰”的典故,而这个典故又被记载在众多文献典籍中。其中《战国策》和《墨子》中,记载的故事情节类似:  从前,楚灵王喜欢腰细的人,所以他的臣子们为了保持腰身纤细,每天只吃一顿饭,饿的头昏眼花。坐在席子上的人想站立起来,必须扶着墙才能做到。大家都想吃美食,但又都忍住了不吃,为了得到君王的欢心,饿死了也心甘情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臣子们都想得到君王的青睐,君王好细腰,臣子们便活活把自己饿成细腰;若君王喜好贤德,那么臣子们便会修身养性,使自己变的贤德。  可见,细腰故事的初衷,是大臣规谏君主要重贤养德的,而细腰的主体也是身为男人的士大夫们。故事的寓意,则是君王的喜好直接影响臣子们的行为趋向,所以作为人主,应引导臣子多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朝廷、有利于国家的事,不做或少做无功无用又损耗财力、损伤民心的事。  随着故事逐渐演变,细腰的主体由前朝臣子变成了后宫佳丽,到了东汉,便有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说法。这里的宫中饿人,显然指的是楚王宫里的女人们。后来,“楚腰”或“楚宫腰”常用于诗词中,成了女子细腰的代名词,失去了领导的喜好引领时尚的含义。  如唐朝杜牧的《谴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宋代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也因楚王好细腰的典故,有时候文人们在诗词中也将楚王宫称为“细腰宫”。如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其实自古至今,好细腰的又何止楚王一人。人们历来以女子的柳腰纤细为美,从来没听说哪个人觉得水桶腰漂亮的。即便崇尚丰满的唐朝人,不也喜欢“杨柳小蛮腰”么?尤其到了现代,多少女子为了使自己更瘦一点,小腰更细一点想尽了办法,除了节食,减肥药、瘦身膏、束身衣等等都用上了。在现代女子们痴迷减肥的同时,不知有多少种瘦身产品得到了热销,多少家瘦身美体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甄嬛传》之小山重叠金明灭
  电视剧中,眉庄难产而死时放的一首歌,歌词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很好的诠释了眉庄在后宫中那段不堪回首的生命历程。而且,词上片着重对眉的描写,又与眉庄的名字相合。  小山,即古时眉妆的一个名目,指“小山眉”,又称“远山眉”。据明代大才子杨慎记载,唐明皇曾令画工画十眉图,即十种眉毛形状的图纸,这十种眉形分别是:一鸳鸯眉,或称八字眉;二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五岳眉;四三峰眉;五垂珠眉;六月稜眉,或称月眉、却月眉、柳叶眉;七分梢眉;八涵烟眉,又称还烟眉;九横云眉、又称横烟眉;十倒晕眉。  其中,小山眉形状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显得人清秀开朗。  用“远山”、“小山”象征女子眉毛,最初来源应该是司马相如描写卓文君的句子: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后来人们便开始以“远山眉”、“眉拂远山”等词句形容女子眉毛漂亮,有时也借指美女。这样的用法在古诗词中尤其广泛。  温庭筠词中描写的那女子显然是不开朗的。她“小山重叠”,应是蹙眉所至,因为心情烦闷,眉毛不自觉的就皱了起来。由于她刚睡醒,所画的远山眉及贴的鹅黄金,颜色被蹭掉了一些,蓬松的头发也乱着,垂到腮边,快把雪白的美人脸给盖上了。她一副残妆乱发的样子,却懒得起床画眉梳洗。可见她神思倦怠,满怀难以消解的复杂情绪。  尽管懒得起,梳洗也迟,毕竟还是要起来梳洗的。梳妆完毕后,为了看头上的花饰是否插好,便拿两面镜子一前一后地照着瞧。镜子里她的脸孔和花饰相互辉映,显得格外好看。只是,女为悦己者容,她打扮好了,又有谁来看呢?低下头,看见新的短袄上用金线绣的成双成对的鹧鸪,她更是无限伤心。鹧鸪尚且成双成对,而她只有形单影只。鹧鸪的叫声酷似“行不得也哥哥”,而她的哥哥却早已离她而去。  她容貌美丽、体态娇柔、服饰华贵,俨然一不愁衣食的贵妇。然而衣食的富足却抵消不了空闺寂寞,她依然是百无聊赖。词中虽未交代她空闺寂寞的原因,我想,不外乎良人为生计外出追求功名,不得以冷落是佳人;或夫家本就家世显赫,丈夫却不能专情,有了新欢,便忘记了旧爱。词中并未透露关于新欢旧爱的蛛丝马迹,所以我更愿意相信她的爱人是追求名利去了。  她已经不是第一天感受独守空闺的寂寞了,从一睡醒便是意懒心慵的情态,似惯于领受这空寂无聊的日子了。记得王昌龄有一首《闺怨》说道:“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那闺中的少妇开始还天真烂漫,不知人间有愁,直到有一天她盛装打扮,登上翠楼赏春,忽见陌头杨柳新绿,春意盎然,才意识到时光流逝,春情易失,而自己夫婿未归,春心难谴。于是她心里开始难受,后悔当初不该怂恿丈夫远走他乡,觅取封侯。  似乎,那曾不知愁的闺中少妇,便是温庭筠词中“小山重叠”的那女子的昨日,或许,当初她也是满怀憧憬的将自己的丈夫送出门,期待着他早日功成名就,再回来与她厮守。  然而,等待何其漫长,漫长到老了雏莺,黄了梅子,漫长到春去秋来,年头又年尾,仍不见爱人归来。她终于后悔了。可是后悔又如何?即使当初你不去怂恿,难道他自己也无心建功立业,无意去博取功名么?我想,他若有此心,即便你没有鼓励他出门,没有欢喜相送,而是裙带相系,泪眼挽留,他也是铁了心要去的。  当年万里觅封侯。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奔波万里,是历代多少男人的必须的经历啊!而因为苦等那远去的良人,紧蹙双眉,重叠了本应爽朗的远山黛,明灭着妩媚风流的鹅黄金的,又何止你一人。  你怎知男人心里的世界有多大,决不仅如你一般,心中仅存着一份对他的情爱;你又怎知自己在男人心中多么渺小,不像他在你心中便是整个世界!忽然想起某人说过的一段话:用感情去骗女人,一骗一个准;而用事业名利去骗男人,也是一骗一个准。所以痴心女子负心汉,也不是一句空话啊。  不只词里的良人,词的作者温庭筠当年也曾为了功名奔赴科场,并且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留下了属于他的传奇。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富有天才,年轻时即已词赋兼工,尤其善作小赋。据说他入科场考试,遇到考律赋,双手交叉一下,便写成一韵,八叉手八韵即可完稿,所以时人称“温八叉”或“温八吟”。后“温八叉”与“曹七步”一样,常代指文思敏捷之人。  关于温庭筠考试,还有另一则故事,也说明了他才思过人。传说他考试不遵守考场纪律,考试过程中常帮助周围考生作答。有一次,监考官为了防止他帮别人,对他严加防范,召他到帘前应试。温庭筠因此大闹一场,扰乱了科场。这次虽然已有主考官严防,他仍然暗中帮了八个考生的忙。因此,温庭筠又得一绰号“救数人”。  尽管温庭筠天纵奇才,考试也难不倒他,他却屡试不第。原因除了以上的扰乱科场,还因他好讥刺权贵,常犯显贵们的忌讳,而且性格放浪不羁,不受约束。这样的人,怎会有领导敢重用他。  或许也因他仕途失意,所以有人把他的《菩萨蛮》理解为“感士不遇之作”,认为其文约,其词微,词意富有暗示性,可使人产生种种联想,而最容易产生的联想,莫过于如《离骚》般以鲜花美人暗喻君王与政治理想。  也难怪,同一首词,不同心境的人读来本就会有不同的领悟。而那些于名利场上失意的人,品读诗词时,理解出的含义往往特别容易往政治理想、仕途抱负上靠拢。《离骚》之后,这种倾向尤其明显。  但是,我觉得以温庭筠放浪不羁、不受约束的个性,权贵也大胆的讥刺了,想要抒发一下怀才不遇的感慨,大可不必这么隐晦。所以,我宁可将这首《菩萨蛮》,理解为是单纯描写贵妇们深闺独处寂寞无聊的情态的。  而这,与眉庄失宠后在宫中的情景也是一致的。
  《甄嬛传》之谴妾一身安社稷  《甄嬛传》电视剧中,大清朝一直边患不绝,其中与准葛尔之间就有不少的摩擦甚至战事。所以,雍正皇帝有一次与众嫔妃讨论选择嫡亲公主与准葛尔和亲,以换得数年的和平。在皇后的提议下,皇帝决定由自己的小妹朝瑰公主担此重任,选嫁准葛尔。  这个讨论结果出来后,甄嬛在回宫的路上对眉庄说了一句:“谴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她设身处地以和亲公主的立场看待这场婚姻,认为这是对公主人生的毁灭。若远嫁他乡得个妙年如意郎,对公主来说,未必不是一种幸福美满。可这位朝瑰公主,一妙龄少女嫁的却是个六十岁的老爷爷,将来这位老爷爷去世了,无论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弟弟、儿子或孙子,和亲公主都得继续嫁给那位继承人。如果继承人已有正妻,那么公主再嫁就只能为妾。对一个嫡亲的公主,这是何等屈辱!  但是,以皇帝的立场考虑,和亲之计却又势在必行。若不和亲,而以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去平定战乱,这场战争,年将军无论是战胜还是战败,都是雍正皇帝不愿意看到的。若战胜,那么年羹尧气焰更盛,功高震主,雍正皇帝对他就越来越不好控制;若战败,那么敌方对我予取予求,我方失去的又何止一个公主!而且那时再想和亲,公主也不一定能得到正常嫁娶该有的待遇了,说不定就当个战利品送给人家了。  当然,这只是电视剧的情节。真实的历史上,大清朝似乎没有与准葛尔和亲的记录,其和亲对象主要是蒙古,次数之多也难以统计。而且,满族与蒙古的和亲少了“谴妾一身安社稷”的意味,看两族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我觉得其联姻更像“亲上加亲”。  不管真实的历史如何,拍出来的电视剧都是可以任意改写的,毕竟这只是故事片,不是记录片。《甄嬛传》中的朝瑰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个莫须有的人物,提她出来,只是故事情节恰好需要一个和亲的公主,需要体现和亲的悲哀与无奈罢了。  剧中甄嬛念的诗句,出自唐朝李山甫的作品《代崇徽公主意》。  其中的崇徽公主,并不是真正的公主,与唐朝皇室也没有血缘关系,她是一名武将的女儿,姓仆固。她父亲名仆固怀恩,如今虽然不太知名,但在当时也算是著名将领。在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随郭子仪、李光弼共同平叛,他身经百战,战勋卓著。在这场战乱中,他一家为国殉难的达46人,可谓满门忠烈。此外,他有三个女儿为国远嫁回鹘,成为了和亲政策的牺牲品。  正因为仆固怀恩居功至伟,所以他免不了受到朝廷猜忌。安史之乱后,李唐皇室无法再信任武将,继朝廷明升暗降的夺了郭子仪、李光弼的兵权后,各种针对仆固怀恩的诋毁也纷纷涌来。当时他驻兵外地,无法自明,更怕被杀害而不敢去朝堂为自己申辩,走投无路之下起兵反叛。后来他引异族数十万大军来犯大唐,郭子仪率兵抵御。仗还没打完,仆固怀恩便暴死于军中。郭子仪平定来犯大军后,唐代宗却遗憾的说道:“怀恩没有造反,我是被身边人蒙蔽了啊!”  只可惜,唐代宗的反悔也改写不了史官对仆固怀恩的评判,满门忠烈的他最终却被记入“叛臣传”,着实令人感慨!  仆固怀恩死后,他的后人还在继续为国家做贡献。这就是被封为崇徽公主与回鹘和亲的仆固家的小女儿。仆固怀恩的小女儿远嫁时,他已死去四年。  而十年前,崇徽公主的两个姐姐已嫁给回鹘当时可汗的小儿子移地健。几个月后,老可汗去世,移地健便继承了可汗之位。不知道那姐妹二人经过了怎样风霜雨雪,也许汉族的女子确实难以身心愉悦的生活在异族的土地上,仅十年,移地健的正妻便病逝了,但他仍然指名要求继续娶仆固家的女儿为妻。  那时,仆固怀恩的家人由于他的受嫌反叛已没入宫中(也有传说是皇帝顾念怀恩往日的功勋,将他的幼女养在宫中,以亲生女儿对待),于是朝廷搜罗出了他的小女儿,封为崇徽公主,送去和亲。  史料记载崇徽公主不愿和亲,可当时朝纲不振,大唐不敢回绝移地健的要求,于是公主被迫出嫁。传说和亲队伍途经山西阴地关时,公主曾在石壁下的石头上扶了一把,石头上便留下了她的手痕。  如果那块石头还在的话,现在应该在山西的灵石县。而那块石头,自从有了手痕,也便有了个斯文的名字,叫“手痕碑”。  我想公主应该没有练过大力金刚指、铁砂掌之类的武功。按常理,别说扶一把,即使拼尽全力以掌击石,公主的纤纤玉手搞的破皮流血,甚至粉碎性骨折了,也不可能在石头上留下什么手印,除非那是橡皮泥之类的软膏做的石头模型。所谓手痕,定有其他不明所以的来历。  但是富有浪漫主义思想的古代文人们,似乎情愿相信极度伤心绝望的公主,是“怨愤之气郁结于心中不得发,遇金石而开”,所以确实在那留下了手印。并且他们看到手痕后,不少人有感而发,写下了怀念、同情崇徽公主遭遇的诗篇。  如李山甫的《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  一拓纤痕更不收,翠微苍藓几经秋。   谁陈帝子和番策,我是男儿为国羞。   寒雨洗来香已尽,澹烟笼著恨长留。   可怜汾水知人意,旁与吞声未忍休。  她轻轻一按,纤手的痕迹便留在了石头上再也去不掉,从此与这青山绿藓共同度过了多少春秋。是谁提出的公主和亲的政策?作为国家栋梁的那些臣子们,事到临头,自己退缩到一边,却将一名弱质女子推出来,承担拯救社稷的重任。身为堂堂男儿,我也不禁感到可耻。多年来冰冷的雨水,已将当时手痕留下的香气洗尽,但是笼罩在石上的淡烟薄雾,还在伴着公主永远难消的怨愤。就连路过的汾水,也知道人的心意难平,总是如泣如诉的呜咽着,不忍停下来。  关于李山甫,虽然没有详尽史料记载其生平,但从流传下来的他的诗篇,也大致能看出他的为人。他文笔雄健,名著一方,但也屡试不第,我想是因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合朝廷方略吧。显然,李山甫认为保家卫国是那些大臣们的责任,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人该是被保护的对象。可朝廷上那些本该强大的所谓中流砥柱,在危难面前,却做了缩头乌龟,反而把他们本该好好保护的弱小女子推到前面做挡箭牌。有了这样的龃龉,朝廷还怎么用他?  然而,李山甫吼完了“我是男儿为国羞”后,似乎仍然愤愤不平,又以和亲公主的口吻写了上文提到的那首《代崇徽公主意》: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诗中她发出的是悲愤又无奈的呐喊:就像金钗自如云发鬓坠落到地上,我离开了大唐的皇宫。自此一别,是生是死皇帝应是不闻不问。朝廷派我一个柔弱女子来安定江山社稷,不知那些将军们到底有什么用处?!  然而,她哪里懂得和亲的政治意义。大唐王朝光有历史记录的,有皇室血缘的公主和亲就多达十几次,其中有皇帝的外甥女、外孙女,也有皇帝的妹妹、女儿。嫡亲的公主都舍得送去和亲,一个将军的女儿又算的了什么。  正如剧中甄嬛所说:能用一个女子解决的问题,又何必派遣千军万马!  事实也的确如此,多数中原王朝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亲,都促成了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的关系,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当然,其中也有屈辱的、妥协性的和亲,以牺牲女子个人幸福达到暂时保住和平的目的。  无论和亲达到了什么样的目的,站在和亲女子的立场上看,这都是对那女子的无情抛弃甚至残害。正因如此,自古文坛上也不乏批判和亲政策、同情和亲女子的诗文。在此列出几首知名作品或知名诗人的作品如下,供有兴趣的朋友阅读学习:
  (竟然还内容过长,回复失败)接楼上:  《赠严侍御》【唐?宋之问】: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  《塞上》【唐?高适】: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咏史(一作和蕃)》【唐?戎昱】: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感愤》【宋?陆游】:今皇神武是周宣,谁赋南征北伐篇?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芊芊。  《明妃曲》【宋?陆游】: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双驼驾车夷乐非,公卿谁悟和戎非!蒲桃宫中颜色惨,鸡鹿塞外行人稀。沙碛茫茫天四围,一片云生雪即飞。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   《陇头水》【宋?陆游】: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挽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我语壮士勉自疆;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宋?王安石】:汉家公主出和亲,御厨络绎送八珍。明妃初嫁与胡时,一生衣服尽随身。眼长看地不称意,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今一食日还并,短衣数挽不掩胫。乃知贫贱别更苦,安得康强保天性。  《用曹帅侍郎韵赠曹路分》【宋?刘克庄】:曹侯书满腹,非以剑防身。马上檄尤速,橐中诗不贫。虏情工变诈,时论主和亲。旗鼓何时建,方知国有人。  《景彝率和唐崇徽公主手痕诗》【宋?梅尧臣】:两壁美人虹已收,苍崖纤手藓痕秋。和亲只道能稽古,沉略从来不解羞。汉月明明掌中照,胡尘漠漠指间留。昭君殁後更多恨,弹作琵琶曲未休。
  《甄嬛传》之绕树三匝依何枝  在第十四集,安陵容那倒霉父亲安比槐由于上司犯罪受了牵连,被打入大牢。皇后正好借这事卖个人情,替安比槐向皇上求情,以拉拢甄嬛一党。她向甄嬛等人表示,这件事她尽力了,成不成就看天意了,自己虽贵为后宫之主,与你们一同侍奉皇上,也算是姐妹,能帮你们一把的时候自会尽量帮你们。  这时候,皇后的话自然叫甄、安二人觉得,端庄闲雅又善良慈悲的皇后,真是比威严凌厉心狠手辣的华妃亲切多了,叫人心里不自觉的就想向她靠拢。所以那时还比较单纯的安陵容,轻而易举的就被这假仁假义蒙骗住了,感激涕零的想向皇后表达自己万分敬仰的心情,却终因正在伤心难过且本性腼腆而话到一半又哽咽回去了。  相对于陵容的急于表露归附之心,坦呈忠心赤胆,甄嬛是比较冷静含蓄的。她首先替姐妹感谢皇后关怀,又表示愿意回报皇后的援助。于是就有了皇后以香灰暗示华妃的死灰复燃,甄嬛以茶水浇灭香灰表示愿意协助皇后制衡华妃这场戏。之后,甄嬛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终于有树可依”来表明自己这只迷茫的小鸟,终于找到了可以立足安身的大树。  皇后随即指点甄嬛说,其实宫中从来只有她这一颗树,其他妃子再得宠,也不过繁花一季。甄嬛虽然聪明,那时恐怕也难将这句话联系到自己身上。她正值盛宠,觉得皇上待她非同寻常,怎么会想到皇后所说的只开一季的小花中,其实也包括她这一朵。即便乱花渐欲迷人眼,可再缭乱的繁花,也经不过卷帘的西风横来扫,薄寒的秋霜强来打,就算那映雪梅花能抗过冰封的严冬,它也不能花开四季。所以,能常年屹立不倒的,只有树。树底下那些花花草草,再多也只不过是一群小角色。那些想寻靠山寻庇护的,也只有依附树。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想要依附树,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拣一根站的住脚的树枝。太靠树梢了飘摇不定,容易掉下去;太靠树干了自己不一定能挤过去,因为想停在树上的,可不只一只鹊。  背靠大树好乘凉,那时的甄嬛应该是这么想的,而此时,这棵树恰好有意收揽自己,那靠过去吧。所以她引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句子,以表归附之心。  这篇《短歌行》是曹操的名篇,表达的是招纳贤才并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胸怀与壮志。原诗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当年曹操当真求贤若渴。一开篇他便渲染出一副愁苦不堪的形态,因为人生苦短,就如那早晨的露水般容易消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干一番事业,有一番作为,需要一大帮人才们来一起努力啊,可是他现在感觉到帮手实在不够,所以他心里慷慨激昂,难以平静,纠结于人才短缺与建立功业之间的矛盾中忧思难解,以至于需要借酒浇愁。  然而,酒喝下去了,可没醉糊涂。有人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他是酒入愁肠,吐出渴慕贤才的心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本来这句在《诗经》中原意是表达一个姑娘思念爱人的,后面还有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就算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来找我呢?)。曹操用在这里比喻对人才的思念,说自己为此“沉吟至今”,即一直在低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也提醒了那些人才们,就算我不能一个一个的去找你们,你们也可以主动来投奔我啊。接下来,他又给出设想,只要你们来了,那场景就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也是引用《诗经》的句子,说的是宾主欢宴的情景。如果说前面是用感情在召唤人才,那这里就是在用待遇来吸引人才了。  感情也抒了,待遇也谈了,那么人才来了多少呢?曹操同志说了,不管人才来了多少,我求才的心就像明月常年运转一样,永远不会停止,所以,东西的南北的,你们尽管来投吧,我一律是欢迎大驾光临。  尽管有些人已经来了,可还有些人犹豫不定,他们就像在月明星稀的夜空彷徨而飞的喜鹊一样,绕来绕去不知该歇在那根树枝上。曹操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关怀与同情,并以乌鹊绕树的情景启发他们,赶快到这边来吧,这里正为他们敞开着大门。他说我就像山不嫌自己高,海不嫌自己深一样,始终不会嫌来投的人才多了,来到这里的贤才是多多益善,永远不会人满为患。若你们肯来,我也愿意像周公接待士子一样,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在这篇《短歌行》,曹操将求贤若渴,高度重视人才的心情以浓重的诗意、浓厚的感情表现出来,可谓情真意切,的确有感人肺腑的效果。尤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四句,将贤士们在时局混乱的情况下无所适从、无所依托的处境和心情恰到好处的烘托了出来,叫人有身当其境的感觉。不知怎么,看到这里的“乌鹊”,我总想起另一个 “何枝可依”的情境,那是出现在苏轼的《卜算子》中的一只孤鸿的处境。词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夜已深,人已静,一弯缺月悬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稍。在这样的空旷寂寞的情境里,也只有那自许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幽人才会出现吧,恰似那缥缈若仙的孤雁之影。那孤雁不知遭遇了什么不幸,以至担心害怕,要回头看看身后有什么危险,这遭遇也叫它心怀幽恨,却无人理解。它彷徨无依,想寻求宿处,人人都想拣高枝,它却拣尽寒枝不肯栖,宁愿守定寂寞清冷的沙洲。
  (晕,又内容过长,一篇拆成两份,接楼上)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自我写照。他借缥缈的孤鸿比喻自己品格清高、蔑视流俗的心境。孤鸿宁可寂寞沙洲冷,也不愿“攀高枝”,正如苏轼宁可抱恨幽居寂寞,也不愿随波逐流依附权贵。  关于这首词,还有另一个故事。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载,这首词有一序: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意思是说:惠州有个美丽的姑娘十六了,不肯嫁人,原因是她喜欢苏轼。有一次,苏轼去了惠州。那姑娘听说后,非常高兴。每到晚上苏轼吟诗,那女子总在他窗外徘徊。苏轼觉察后推窗寻她,她却翻墙而去了。那时苏轼年纪也不小了,可能不好意思老牛吃嫩草,便做主将那姑娘嫁给了一个年轻后生。可谁知没过多久,苏轼离开了惠州,那姑娘也死了,遗体便葬在沙洲之畔。后来苏轼来到惠州,却只见一座美人冢,可想而知他心中多么懊悔、愤闷。  红袖偷窥夜读书,可不就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后来被嫁与自己不爱的人,终至抑郁而死,葬在沙洲畔,正是:“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不管是理解为苏轼宁愿寂寞幽居也不愿攀附权贵,还是理解为那姑娘不得嫁与喜欢的人便也情愿一死,都是有道理的。所谓诗无达诂,不同的心境看同一首诗或词,很自然的也就理解出不同的含义。只要这诗词入了读者的眼,印上了读者的心,已算是作者的成功了。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士子们希望有一个立足的平台,给他们一个一展所学、大显身手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机会,他们想要在自己所学的领域内大放异彩,所以急于寻求可襄助、可归依、能够赏识他们的明主。求而不得所以彷徨不定,绕树三匝。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是有操守的贤士抱定初衷,不愿随波逐流、攀附权贵,他们宁愿漂泊无依,享受幽寂清冷的旷世孤独,即使处境凄凉窘迫,也不愿有损自己光辉峻洁人格。  不管是绕树三匝求一枝,还是拣尽寒枝不肯栖,都是士子们的一种选择。如今,我们景仰寂寞沙洲冷的同时,到也不必苛责有枝可依。只要自己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寻找可为之效力的明主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平生抱负,使自己的一生过的更有价值,又有何不可呢,这不也是自古以来所有为学之人心中所想的吗?谁愿意空有满腹才华,却庸碌无为一生呢?古诗道:“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那些古代的隐士,也不是生来就想去隐居的吧,不过是当政者的思路与他们的抱负相左,他们找不到既赏识自己的才能,政见又与自己的理想相契合的明主,投效无门罢了。  所谓寂寞沙洲冷,也是最无奈的选择啊!而且,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心境,毕竟也不是甘之如饴,不还是有恨的么?恨什么呢,不就是奇志难伸,壮心未酬,却身遭横祸的惊惧和憋屈吗?倘若当政的不是他所鄙夷的“流俗”之徒,而是与自己惺惺相惜的知己,他还有必要寂寞沙洲冷吗?  绕树三匝求一枝。如今,众多学子毕业后职场求职的情况,与古诗中乌鹊求枝不也类似?只是不知其中有多少人绕来绕去还是没拣到一枝,仍然在彷徨犹豫;有多少人绕树三匝,终于有树可依;又有多少人拣尽寒枝不肯栖,遭遇了寂寞沙洲冷。
  《甄嬛传》之杏花疏影人吹笛  杏花盛开的季节,应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不过,甄嬛既然是装病,本就不需要特别调养静息。何况她已经将息了数月,自己也早就觉得憋闷了吧。所以小宫女告诉她秋千已在杏花树旁搭好时,她说:“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你们是变着法儿的叫我出去。”其实她本就想出去的,否则她又何必吩咐人去搭那个秋千。当然,杏花疏影人吹笛的意象也是吸引她出去的一种诱惑。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不同的人看到这样的句子应该也有不一样的想象吧。只是,不知道甄嬛看到这两句词时,心中想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对于她这样的十几岁的小姑娘,更容易想到的也许是,月光皎白,花色朦胧,花月婵娟下,有一位遗世独立的翩翩公子,玉树临风、飘然若仙的站在杏花树影里,正横一管长笛优雅的、轻轻的吹奏着。那悠悠而起的笛声是哪首相思曲?必得是相思曲。因那吹笛的男子衣袂飘飘,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般清灵缥缈。他绝尘脱俗,除了那一缕情思,还有什么能牵动他呢。  杏花影里人吹笛,的确是诗情画意的景象。  甄嬛所说的那两句词,是南北宋之交的诗人陈与义的《临江仙》中的句子,原词为: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的杰出诗人,并工于填词。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词时,年纪也不小了。因为他上片回忆的是二十年前的景象,下片才写到眼前情景及心境。  二十年前还是北宋时期,洛阳是那时最繁华的大都市,骚人墨客、高官巨贾云集,尤其是午桥这个地方,曾是历史名人常来常往的地方,也算是个名胜古迹了。所以,词人回忆中的那次聚会中,来到这里的人也都非等闲之辈。所谓“坐中多是豪英”,套句《双面胶》里的段子,午桥上丢块砖头下去,砸到十个人,五个做官的,八个大才子,剩下一个什么都不是的,至少也是个大老板。当然,砸到十个人,砸出了五加八加一,是因为有些做官的也身兼大才子的头衔,虽然他们官不一定多大,令作者冠以豪英之名自然也不是庸常之人。  那次聚会,大家笑谈欢饮,淋漓酣畅。桥下河水中月亮的倒影无声无息的随流而去,夜深了,宴饮也逐渐由且歌且舞的热闹转为浅醉沉酣后的静谧。或许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睡着了,还有人在这沉静皎洁的月光下,于杏花影里吹起笛子来。笛声悠悠,不知饱含的是什么样的前尘往事,抑或是什么样的憧憬和情感。就在这醉人的笛声里,天渐渐亮了,这次彻夜的聚会也圆满结束。  不管那次聚会是什么样的良晨美景,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二十多年前的回忆了。那他现在如何呢?在这二十多间,金兵南下,北宋灭亡,作者颠沛流离,逃难中备尝艰苦。除了国事沧桑,他当年的知交好友,那些曾经午桥夜饮的豪英也不知道都零落到哪去了。而自己虽然没有在逃难中不幸丧命,却也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所以当他闲登小阁,回忆起往事百感交集,万分悲慨。又是那样的夜,而此时此夜,却只剩他一人看新晴,听渔唱。令人悲叹的,何止繁华与落寞的反差,其间家国的变故,更是令人惊心。  甄嬛那随口一句美的叫人神魂颠倒的杏花影里吹笛的意境,对陈与义来说,可能也是心底最怀念、最难以忘却的美丽回忆。
  《甄嬛传》之越女新妆出镜心  安陵容第一次成功获宠,是在甄嬛的安排下,在皇帝下朝的必经之路上歌唱《金缕衣》,使皇帝恰好听到了她歌声美妙,从此,皇帝便喜欢上了听她唱小曲儿,而她也借着一副好嗓子得以陪王伴驾。可是好景不长,宫中争斗的纷扰,当时的她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无力与任何一方势力相争,只能身不由己的被裹挟在其中,被人利用,或被人践踏。借着一场咳疾,她号称嗓子坏了,无法侍奉皇帝,便悄然退出了争宠的旋涡,也暂时避开了被人打击算计风口浪尖。  可是,后宫中的女人怎能忍受真正的远离恩宠,否则宫中的斗争也就不复存在了。第三十一集,安陵容重获恩宠依靠的仍然是她的好嗓子。只不过这次,她撇开了甄嬛,投靠了皇后。在皇后的刻意栽培下,她歌声更加动听,一首《采莲曲》唱的满座皆惊,正如在本剧中常用来称赞音乐那句:恰似昆山玉碎,芙蓉泣露。她凭一曲高歌,不仅位份由常在晋升为贵人,更使得皇帝将极为珍贵的金缕衣也赐给了她。  欣常在有感于安陵容一展歌喉的收获,说道:“越女新妆出镜心,安妹妹果然是一曲菱歌敌万金那。”  欣常在脱口而出的诗句,出自唐朝张籍的《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简单来看,这是描写一位漂亮又爱美的采莲姑娘,刚梳妆好,飘出湖面,虽然明知自己容貌艳丽,但因极看重美貌,所以又心中犹豫,不自信起来。但是,这姑娘所具备的,并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她还有一门绝技,那就是放声高歌。有了这歌声,采莲姑娘就更比那些徒具华丽外貌服饰的女子难能可贵了。  当然,张籍作这首诗的初衷,并不是想单纯夸一位无名的采莲姑娘。从诗题上看,这首诗是要写给一位名叫朱庆余的人,而且是“酬”。“酬”这个字用在诗题中意为酬和、酬唱,即诗歌赠答唱和。所以是朱庆余这个人先写了一首诗给张籍,张便用了这首《酬朱庆余》来应答。  那时,张籍在朝为官,任水部员外郎,所以人称张水部。朱庆余写给他的那首诗,就名为《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乍一看,这诗也很简单明了,写的是刚成婚的小女子,洞房花烛夜之后要拜见公婆。因她相当重视这次拜见,一心想讨得公婆欢心,所以整夜忐忑,竟不能安枕,于是早早起来坐等红烛烧尽,天色将明,她精心梳妆打扮好了,却还是不放心,便羞涩的问身边的丈夫,自己装扮的是否合适,能否讨公婆的欢喜。  从题目上看,近试上张水部,也就是即将考试前呈给张水部的诗。而浅显的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与考试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所以还得看一下诗作相关的人物关系及写作背景。  朱庆余,唐代越州即今绍兴人,曾参加科举考试并进士及第。  在唐朝,科举中有一种叫“通榜”的现象,即考试前主考官采访举子在社会上的才德声望,制成“榜贴”(名单),有时主考官委派专人进行这种采访,供主考官录取时参考。在采访过程中,社会名流,文坛巨子,达官贵人的推荐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在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已经根据“榜贴”内定了及第者乃至状元的人选。因此,参加科考的书生们常在考前向朝中官员献诗,以求献诗对象向主考官推荐自己。  当时,张籍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便是用于“通榜”写给张籍的。  了解了这个缘由,我们再来看以上两首诗,便能明白其中深意了。刚成婚等待拜见公婆的小女子,其实是期待被举荐、等待考试的举子们,夫婿便是能够举荐考生的文坛巨子或达官贵人,画眉深浅则是那些举子们文章的优劣,是否入时便是能否入的了考官的眼。  仅仅作为闺意来解,这首诗已相当优秀,而朱庆余更是将其与自己面临的进士的科举考试相比拟,文人应考与女子出嫁同样是终身大事,进展顺利则前途无忧,否则就可能一生蹭蹬,所以朱庆余诗中的比喻非常具有典型性。  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问的巧妙,张籍答的也绝妙。因为朱庆余是越州人,所以张比之为越女,而且是天生丽质,外表又经过了精雕细琢的越女,意思是说,朱庆余不仅具备文学方面的天赋,后天也经过了努力学习。只是这位美女虽然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关心则乱,因为特别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心里就有点不自信。所以张大人安慰他到:你不是那种徒具花哨的外貌的人,还有内在美,也就是除了文章写的好,你德操也好,所以这次考试你就不必担心了。  显然朱庆余这个人是得到了张籍的认可了,如无意外,张大人将会想主考官举荐朱书生,而这一年,这位应考书生也果然取得了功名。
  不错,楼主继续8  
  这部电视剧完全是一部冗长、重复的烂片,,全部充斥着导演、编剧的意淫,,毫无出彩可言,,,里面乱七八糟的对话、两个人之间反反复复的同样的争斗,,毫无吸引力
  《甄嬛传》之宁可枝头抱香死  眉庄盛宠之时,皇帝曾赐她菊花以供观赏。皇上知她喜欢菊花,便问她为什么喜欢,那时眉庄答了一句,因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她喜欢它的气节。  菊花的品格,古诗文常称道为恬然自处,不畏寒霜,不趋炎势,傲然不屈,这也正是人间君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所以自古不乏偏爱菊花的人,自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的习性与君子的高风亮节便密不可分了,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咏诵菊花的诗文也日渐其盛,其中大部分主旨都是叹赏菊花孤高清幽、凌霜斗雪、不与百花争艳、不趋炎附势的高洁品质的。剧中引用的那两句,出自南宋郑思肖的《题画菊》,原诗如下: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原名少因,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南宋灭亡,蒙元取而代之,诗人效仿古之贤臣,不愿意臣服蒙古朝廷,所以改名思肖(肖是繁体赵字的构成部分,赵是大宋的国姓)。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据说他平时坐或躺下时,从来不面向北方,就因为北方是蒙古人的地盘。他将居室的题额为“本穴世家”(将“本”的“十”移到“穴”的下方便是“大宋”),以表示对宋的怀念与忠诚。  所以郑思肖的这首《题画菊》与其他赞颂菊花的诗词有所不同。虽然大部分咏菊诗也借赞颂菊花的不入流俗、不争艳丽、不媚权贵、不屈霜雪,托物言志,称道仁人君子的高洁品质,但郑思肖的这首还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遇和操守的坚贞。“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不仅是菊花的傲骨凌霜、孤高不俗的写照,也是诗人坚守忠于故国的誓言,决不屈服,不改变意志,宁死不向北方元朝投降的决心。  除了这首《题画菊》,郑思肖一生中还写下了大量抒发爱国情操的诗文,包括《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一卷,共有诗250首,杂文4篇,前后自序5篇,他将这些诗文汇编为一部书名为《心史》。  《心史》成书时,由于当时局势动荡,此书无法刊印,郑思肖便将书封在一大铁盒子中,藏在了苏州承天寺的一口枯井里。直至三百多年后,《心史》才被发现。《心史》面世后便被众多学者敬奉为一部光照千古的奇书。其中慷慨悲壮的句子除了《题画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还有很多很多,如《过徐子方书塾》诗的“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八励》诗的“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德佑二年岁旦二首》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等等。  《心史》中的文字饱含郑思肖一生的辛酸血泪,他讴歌爱国志士,痛斥奸佞误国,揭露并控诉元军的暴行,可谓满纸爱国心,一生辛酸泪。梁启超读《心史》曾说:每读完一篇,则热血腾跃一度,此书只要一日在天地之间,则郑先生的精神与中国就永远没有尽期。  除了诗文成就,郑思肖还擅长作画,他最喜欢画的是兰。据说他画的兰疏花简叶,不求甚工,画成了便毁弃,从不随便给予他人。所以郑思肖的画流传下来的极少,目前知道的仅存一幅《墨兰图》。自宋灭亡后,他画的兰均无土和根,因土地已沦丧异族,无从扎根。他的画在元初很有名,但他从不为权贵画画。曾经有个县令向郑思肖索取画兰被拒,便以增加他的赋税徭役相要挟,郑思肖当即怒道:“头可断,兰不可画!” 郑思肖原与大宋宗室之后、著名画家赵孟頫颇有交情。后来赵孟頫投降元朝,并在朝堂为官。郑思肖便与之绝交。  郑思肖的一生,正如他所作的《题画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用自己的诗句诠释了自己的品格:像菊花一样不入流俗,不慕权贵,不同流合污,不趋炎附势,凌霜傲雪,宁死不屈。
  相关趣闻逸事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说的是菊花的一种习性,即菊花会枯死枝头,但不会随风飘落。菊花真的是枯死枝头却不被风吹落的吗?在这个问题上,旷世才子苏东坡还曾经犯过错误。  说起苏轼苏东坡,无疑是旷古烁今的一大才子,但是关于苏东坡吃瘪的趣闻逸事却也一大箩筐。  比如苏东坡与佛印参禅的故事中,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大笑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像什么吗?就像一摊牛粪。”苏东坡认为佛印在口舌上吃了亏,回家向妹妹苏小妹炫耀这事,谁想小妹却冷笑说:“就你这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什么吗?是见心见性,你眼中有,心中就有。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他像牛粪,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还有苏轼与苏小妹之间斗诗斗对,苏轼也往往在妹妹面前被迫服输。比如流传很广的那幅对联:  未出门前三五步,额头已至画堂前。(苏轼嘲笑苏小妹门楼头,即前额突出)  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苏小妹讽刺苏轼脸长)  还有某次佛印寄给苏轼一篇叠字长歌,写道:  野野鸟鸟啼啼时时有有思思春春气气桃桃花花发发满满   枝枝莺莺雀雀相相呼呼唤唤岩岩畔畔花花红红似似锦锦   屏屏堪堪看看山山秀秀丽丽山山前前烟烟雾雾起起清清   浮浮浪浪促促潺潺湲湲水水景景幽幽深深处处   好好追追游游傍傍水水花花似似雪雪梨梨花花光光皎皎   洁洁玲玲珑珑似似坠坠银银花花折折最最好好柔柔茸茸   溪溪畔畔草草青青双双蝴蝴蝶蝶飞飞来来到到落落花花   林林里里鸟鸟啼啼叫叫不不休休为为忆忆春春光光好好   杨杨柳柳枝枝头头春春色色秀秀时时常常共共饮饮春春   浓浓酒酒似似醉醉闲闲行行春春色色里里相相逢逢竞竞   忆忆游游山山水水心心息息悠悠归归去去来来休休役役  苏轼拿到信,看了半天没明白,不知道该怎么念。正好苏小妹在旁边,扫了一眼说道:“这有何难,待我念与你听。”即时朗诵道: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浪促潺湲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   似雪梨花光皎洁,梨花光皎洁玲珑。   玲珑似坠银花折,似坠银花折最好。   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   双双蝴蝶飞来到,蝴蝶飞来到落花。   落花林里鸟啼叫,林里鸟啼叫不休。   不休为忆春光好,为忆春光好杨柳。   杨柳枝枝春色秀,春色秀时常共饮。   时常共饮春浓酒,春浓酒似醉。   似醉闲行春色里,闲行春色里相逢。   相逢竞忆游山水,竞忆游山水心息。   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苏轼听后大惊,顿觉小妹才思远胜自己,惋惜她没生做男儿。当时小妹的丈夫秦观宦游在外。苏轼便将这事写信告知了秦观,秦观也寄来书信一封。苏轼打开来信,见写到:  思伊久阻归期   静忆   转漏闻时离别  苏轼又没看明白,转交给小妹问:“你能看懂吗?”小妹看了说:“这是仿佛印的诗体。”即念道:“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轼不由得再次赞叹:“我妹妹真是绝世聪明之人啊!”  除了以上苏轼在佛印和苏小妹面前相形见绌的故事外,在不少的奇闻逸事中,东坡居士也被编排的自作聪明、目中无人,颇为不知天高地厚。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一个人一旦出名了,关于他的一切话题都成我大家关注的焦点,包括生活隐私、桃色八卦等等。就好象李白、王维因为太有名了,人们于是千方百计挖他们的隐私,以至于暴出他们都是玉真公主的情人,二人为了争风吃醋还互不理睬的内幕。苏轼也是如此,所谓人怕出名,一个人名声太大了,关于他的一切也就无法成为秘密了。  闲话少絮,且说这次苏轼的故事是正是由菊花落不落这问题引起的,而故事的主人公,除了苏轼外,还有另一位名人,那就是王安石。这故事出自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的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那时,王安石已是宰相,苏轼只是地方小官。话说苏轼在外为官任期三年,三年期满进京面圣。当初,苏轼本为翰林学士,因得罪了王安石,才贬到外地为官。因此,他这次回京,未及面圣,想先去求见宰相,以表诚心。  苏轼来到宰相府上,王安石一时却没有时间接见他,下人安排他到书房等候。在等候期间,苏轼偶然发现王安石未及作完的一首诗题为《咏菊》,只填了前两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中暗笑道:原来这老头在胡说,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敢与秋霜鏖战,最成持久,即使老来焦干枯烂,却不落瓣,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错了?  想到这里,苏轼一时手痒,忍不住在诗稿后又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报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他又后悔了,想:倘若一会王老头出来接待,看见这续诗,当面与我抢白起来,我做晚辈的怎好应答?倘若把这诗稿揣在袖子里偷走,过后他肯定也会发现的,因只有我一人来过这书房啊。思来想去觉得不妥,还没见到王安石,苏轼就又偷偷离开了丞相府。  等王安石忙完了手头的事,想着还有未完成的诗句,便到书房取出诗稿,看到续诗,问下人得知苏轼来过书房,王安石想:苏轼这个小畜生,遭遇了挫折还不改轻薄之性,不知自己才疏学浅,竟敢来讥笑老夫,看我怎么教训他。  经过一翻安排,苏轼又被王安石打发到黄州做团练副史去了。临出发时,王安石嘱咐苏轼道:“到了黄州,有空时还要多看点书,多长点见识啊。”苏轼一向自恃才高过人,胸中已藏万卷书,想不到王安石还劝他多读书。还读什么书?他嘴上不敢说什么,心里却大大的不服。  苏轼明知自己是被那老头设计,心里憋屈,却也无可奈何。到了黄州,他只是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并未著心于公务。有一次,重阳过后,连日大风,苏轼突然想起自己曾在后园种了数颗黄菊,正赶上好友陈季常来访,便相约去赏菊。到了菊花棚,却见地上铺满黄色花瓣,枝上已无一朵黄花。苏轼一见,立时目瞪口呆。  陈季常见他表情异样,问是什么情况。苏轼便将自己之前为王安石续诗的事告诉了他。  此刻苏轼终于明白,原先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不知道黄州的菊花是落瓣的,原来,那王老头叫他到黄州是来看菊花的。从此他明白了,真不该轻易说人笑人,搞不好,自己笑话别人,反倒成了别人的笑柄。
  好贴啊。当年的女伪文青心中的美好时光被唤起。琴棋书画从前是自己的理想生活
  高人!
  终于有人八这个了,福利哦
  ...留爪
  高人!
  马克,楼主准备的材料好丰富。。加油  
  回复第6楼,@一半逻辑sjnh  《甄嬛传》之谴妾一身安社稷  《甄嬛传》电视剧中,大清朝一直边患不绝,其中与准葛尔之间就有不少的摩擦甚至战事。所以,雍正皇帝有一次与众嫔妃讨论选择嫡亲公主与准葛尔和亲,以换得数年的和平。在皇后的提议下,皇帝决定由自己的小妹朝瑰公主担此重任,选嫁准葛尔。  这个讨论结果出来后,甄嬛在回宫的路上对眉庄说了一句:“谴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她设身处地以和亲公主的立场看待这场婚姻,认为这是对公主人生的毁灭。若远嫁他乡得个妙年如意郎,对公主来说,未必不是一种幸福美满。可这位朝瑰公主,一妙龄少女嫁的却是个六十岁的老爷爷,将来这位老爷爷去世了,无论继承王位的是他的弟弟、儿子或孙子,和亲公主都得继续嫁给那位继承人。如果继承人已有正妻,那么公主再嫁就只能为妾。对一个嫡亲的***公主,这是何等屈辱!  但是,以皇帝的立场考虑,和亲之计却又势在必行。若不和亲,而以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去平定...  --------------------------  话说,康熙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准噶尔的葛尔丹  
  楼主有才!
  @Yolanda_Neha 27楼   话说,康熙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准噶尔的葛尔丹  -----------------------------  这个记录我确实没查到,你是说蓝齐儿么?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  善意的谎言:就是给自己的欺骗找一个很好的借口~~        
  回复第31楼,@一半逻辑sjnh  @Yolanda_Neha 27楼   话说,康熙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准噶尔的葛尔丹  -----------------------------  这个记录我确实没查到,你是说蓝齐儿么?  --------------------------  不是,名字想不起来了,貌似是当时是为了拖延时间等待大军会合,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准噶尔  
  @Yolanda_Neha
13:27:51  回复第31楼,@一半逻辑sjnh  @Yolanda_Neha 27楼  话说,康熙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准噶尔的葛尔丹  -----------------------------  这个记录我确实没查到,你是说蓝齐儿么?......  -----------------------------  这也忒狠了,既然在纠集军队了,还把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一般的和亲是为了先尽力阻止战争,争取和平,而这和亲竟然是为了开战。这还是亲生女儿么。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没看过电视,只知道如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甄嬛传只有乐视能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