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被恶意举报怎么办骗子,现在该怎么办

上传时间:
【耳朵怀孕了】是我们针对耳机、音频做的一档科普性节目.本次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耳机调音师真的存在么?针对这个问题,耳机界也算是议论不少,这次我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专辑名称:
专辑创建者:
视频数:10
科技章鱼烧旗下针对耳机、音箱等音频产品的相关评测视频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1是如何给耳机调音的?
  在中国的耳机圈,有“耳机调音师”的说法,一些发烧友也有对“耳机调音师”的迷信,但是看看那些顶尖的耳机企业,都没有一个叫“耳机调音师”的职位,也没有一种叫“耳机调音师”的技术职称。因为耳机的调音,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流程。并非只是一个所谓调音师可以单独完成耳机的调音工作, 下面这张图是我们的工作流程。  1、客观声学的验证:我们相信耳机的设计与制造,是科学与技术,而不是玄学。因此我们的产品从单元设计开始就有严格的参数控制。什么样的结构和材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涉及材料、振动、声学、电学、空气动力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因此拥有专业知识的电声工程师是不可缺少的。虽然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还难以完全凭耳机的电声参数判断其音质,但是一个好耳机必定满足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没有一个耳机是凭想象做出来以后靠调音获得好声音的,调音过程融合在整个设计、选料、测试、改进的研发全过程之中。研发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我们都有严格的测试和记录。样机的每一个零部件、每一道工序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清楚每一个改变对声音的影响。对每一个技术参数,我们都精益求精。↑耳机的信赖性测试、魔趴中的试听环节  2、主观声学定调:我们相信技术最终为人的主观听感服务,人类对好声音是有一定的共识的。虽然每个人的听觉系统和听音偏好各不相同,但是总有一些声音更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我们认为只有那些有精深音乐素养、并有丰富的音乐圈工作经验的人,通过专业音乐人士超过二十年的音乐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耳机的风格走向。所以除了先前提到的以科技的声学为基底,再加上音乐人的音乐人文素养,决定了1MORE耳机的音质跟风格走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聘请4次获得格莱美奖的录音大师Luca Bignardi加入我们团队的原因。  3、目标客群接受度验证:我们清楚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听音偏好,他们喜欢的音乐、偏好的音色各有特点。不同年龄层的人的听力曲线并不相同,社会背景和生活年代也会施加文化的烙印。因此,我们的每一款耳机,都要针对具体的受众做音色倾向的精致定位。如果一款耳机是面向青少年学生的,我们会调查这个群体当下经常听的音乐类型,去调查他们常听的音乐版本,根据这些信息,让具有精深音乐修养的专家判断表达这样的音乐适合什么风格的调音。之后我们会生产一批工程样机,请目标人群来做试听,听取他们的意见,再经过多次的反馈修改,才会确定最终方案。  4、客户满意度持续改善:我们并不认为声音存在完美的标准,也不认为好声音的标准是唯一的。因此我们不会宣传“声音完成度”或“调音完成度”之类本身毫无意义、也无法测量度量的玄虚概念。声音是为用户服务的,我们跟踪用户的听音偏好,根据他们的反馈制定我们下一代产品的调音策略,这才是我们的方向。我们信奉的原则是:用户喜欢的声音才是好声音。  我们强调产品的时尚。不仅仅是在外观、设计和包装的时尚,更要在声音上紧跟时尚。我们关注音乐界的动态,与音乐界保持紧密联系,追踪目标人群的时尚音乐风向。无论是中国好声音,还是各种音乐节,都是我们时刻关注的对象。我们在全国各地举办魔粉派对,与用户紧密交流,使1MORE的声音与时尚同步。  因此,对1MORE而言,调音不是某一个调音大师一个人决定某款耳机的音质和音色,而是一个团队的合作。当我们的电声工程师用假人头测试耳机曲线,用Klippel振膜运动高速光学扫描仪监测振膜的运动模式,用计算机仿真某个音腔尺寸改变带来的差异,改变声道形状和材料,这是在调音。↑Klippel振膜运动高速光学扫描仪监测振膜运动形态、拟真人头  当我们的结构工程师与电声工程师配合,用三维软件设计耳机的每一个零件,确定每一个尺寸和结构,判断某种结构会不会产生额外的振动和噪音,又把这些数据变成一张张机械零件图、一幅幅模具和一个个样机,这也是在调音。  当我们团队的声学工程师及专业音乐人用样机试听各种音乐,指出各种缺陷和改进方案,他是在调音。当我们把样品给到目标客户群,记录他们的听感和意见,反馈回我们的研发团队,也是在调音。我们的市场部人员调查目标人群最常听的音乐作品,并把这些调研资料提交给我们的研发团队,他们其实也是在调音。↑Luca Bignardi试听样机  因此,1MORE的调音是一个系统化流程。我们始终信守三个原则:1、技术上极度严谨;2、信赖有精深音乐修养的权威;3、用户喜欢的声音才是好声音。
(责任编辑:HN66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HI-FI耳机怎么选 & 高端耳机选购攻略_什么值得买
听个响我会这么选耳机
我不是金耳朵或HI-FI发烧友,听过的设备不多不少,在本篇文章中尽量不带入个人喜恶。一、一些人为捏造出来的HI-FI误区:1.1 煲机:“煲机”很可能是销售商为了蒙骗消费者打消退货念头产生的说辞——回去再听听,过了三包期限再说。在拜亚、森海掌门人的访谈中,都不止一次表示过,他们为HD580等设备能够有20年以上的服役寿命而骄傲,设备老化可能确实可能改变音色并降低设备性能,但这是生产商未来要避免的问题,森海不可能生产在短短几百小时之后,音色/音质就发生改变的残次品,更不提倡“煲机”——在森海的HD800的官方使用说明手册上,有建议搭配耳机放大器的部分,但并没有关于“煲机”和使用后音色/音质将有改变的提示——如果这种改变足够显著,那么不在使用手册上标注可以视为欺诈行为。附:森海塞尔博士对于煲耳机的看法果壳网:您是怎样看待煲耳机这个话题的?Dr. Andreas Sennheiser:我们有在耳机生产线上有专门的检测人员,所以说耳机已经算是被煲了,这不像是我们需要播放特殊的音频文件上千次,每一款耳机在工厂里都会经历灵敏度测试,会播放我们测试用音频样本来确保声音的质量是完美的。声音经过煲机后会有所变化,这点我并不是非常了解,我肯定不会说大家必须去煲耳机,在耳机使用的第一秒它就应该是优秀的。如果你在长期煲机后听到了不同,这可能你确实创造了变化,那就去煲吧,但这不意味着对于其他人来讲有任何的不同。如果你相信了,它就确实存在变化。1.2 调音师:在耳机品牌商中,大多并没有“调音师”职位,这个职位也没有那么重要。通常耳机的设计分为2种,非旗舰拳头产品通常采用ODM模式完全外包——在业界单元相同甚至腔体单元全部相同的耳机不少,例如夏普md33 & 森海塞尔cx300 &&AKGK324P&& 漫步者h260 & 创新ep630就是一模一样的,来自丰达。这些ODM产品的品牌商通常只提出设计要求,不参与调音,而ODM厂商也只是按设计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刻意调音多此一举。而旗舰级的耳机,往往通过腔体及振膜设计、控制动铁单元的分频等声学设计来调节声学性能。顶级品牌商的产品经理和声学工程师通常都具备相当的声学和听音素养,一款耳机产品最终的声音,不会交付给某个人的个人意志做主导。但通过拉EQ控制耳机频谱曲线性能,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模仿包括旗舰级耳机在内的其他产品的声音特征——理论上如果两款产品的频谱曲线性能完全相同,他们的单元发出的声音就完全一样,只是越贵的耳机“宽容度”越高,5块钱的耳机拉不成万元级曲线,万元耳机却可以轻易模仿廉价耳机。因为拉EQ这种软件/BIOS层级的操作,就像数码相机修改机内JPG直出效果一样,会影响1VHF失真率性能。不过正规耳机生产厂商完全没必要这样依赖“软改”,倒是造假耳机时,可能会追求听感与正品类似。1.3 换线:换线更多的是影响了发声风格,却并不可能整体改善声学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电性能不同,电信号模拟传输中确实存在损失,更好的线材确实理论上可能提高传输性能,但随着材料学的进步,大多数千元耳机的无氧铜原线已经比F22战斗机电传操纵系统或者土星五号火箭控制电路的线材更好了。耳机本身发声单元带来的失真是线材的成百上千倍——即便是HD800、K812这类顶级动圈耳机也如此。另一方面高端耳机本身线材已经很好,例如森海HD800的原线是镀银无氧单晶铜。最要命的一点是信号传输质量取决于线路中最差的一段,而这一段往往是耳机本身内部的机内线。你换外面那截有啥用?HD800的机内线长这样:二、耳机与HI-FI2.1 为什么耳机一定是最差的HI-FI系统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什么?是能量的传递!高级车载音响需要1500W的功率。而在IMAX影院里,这样一套杜比认证IMAX音频播放设备功率5千瓦~30千瓦,没错,3万瓦。低频:炮弹爆炸、恐龙跺脚、雪崩、建筑倒塌等低音场景出现时,IMAX影院杜比音响从地面、座椅传导到身体,全身都在震动的低音体验,是耳机无法重现的。声场:在600多平方米的IMAX影厅中,均衡配置的发声单元在IMAX影院中提供了《碟中谍5》等电影中交响乐气势恢宏的声场、近乎完美的结像力表现,由于采用分频号角喇叭,在分离度方面也可圈可点。而土豪们高档的小型影音厅最佳选择是 JBL Project Everst,这是JBL IMAX Dolby影院音响的太监版。这货就是JBL影院号角音响的太监版发声单元多、功率大才是正道,耳机里面单元大如HD800不过56mm,输入功率也就1瓦的水平。所以,搞一大堆HDVD800+HD800换线啥的玩耳机HI-FI,就像给装Core m3的上网本上水冷、液氮超频玩性能。2.2 为什么最多人选择的HI-FI设备是耳机:因为耳机便宜、好卖、不挑使用环境。1万的设备已经是顶级的市售产品,足以说明耳机系统的HI-FI没啥技术含量。2.3最容易被忽视的HI-FI系统建议值友一定要做汽车音响改装,即便是十几二十几万的买菜车,花费不足2万元改装车载音响也是非常值得的,可以极大提升你的听音感受。你之前不爱在车里听歌,可能只是原装音响太差了。低价车不想改供电的情况下,可以捡豪车改装顶级音响后拆掉的原装JBL、BOSE、哈曼卡顿同尺寸拆车喇叭替换。三、言归正传选耳机你需要一只什么耳机?耳机其实只分为移动使用和室内使用两类,至于后挂、耳挂、防水等细分市场,不是消费者该考虑的事情。室内使用类:头戴大耳机推荐:森海塞尔 HD598/HD598SE:如果以上市时的2600元高价衡量,HD598除声场稍大外一无是处,不过如今的价位已经来到700元附近,低于AKG Q701等竞品。这是一只开放式设计的大耳机,声场宏大但声音较为松散,解析力较好,烘托气氛能力不错,三频相对均衡但高频泛音部分毛躁。HD598的理论性能与HD600是极为相近的(总谐波失真0.1%),但由于高灵敏度低阻抗的设计取向导致较为松散的听感,不讨HI-FI烧友喜欢。一句话评价:这是在700元入手价格中,素质较高的大耳机,具有高解析大声场的特点,在高级音源下潜力也不错。飞利浦 SHP9500:与HD598类似,这也是一款发售时定价2000元的旗舰级耳机,如今却来到了400元价位。它的声学性能与大声场却松散的HD598可谓完全相反。它的三频均衡,力度和瞬间动态感都不错,解析力上佳但声场偏窄(相对于同类大耳机)。在手机、MP3等移动设备上直推,SHP9500要比K701、HD598等更贵的大耳机表现出色。老旗舰,三频均衡一句话评价:400元附近的大耳机机皇大概就是它了。创新 Aurvana Live!:这是最入门的HI-FI大耳机。与探索极限的欧美日公司不同,创新公司一直在入门发烧的门槛附近徘徊,其著名产品都是入门级HI-FI神器。Aurvana Live!素质高于其他300元附近的头戴耳机,在高级音源下的潜力也非常不错。只是在手机直推下相比SHP9500要偏软、偏松散,不讨追求细节的入门烧友喜好,而拥有高级音源的爱好者完全可以置办千元级以上耳机。Creative 创新 Live 经典头戴式耳机一句话评价:300元以内入门HI-FI没短板。次选:AKG K240 MKII、K240 Studio。移动使用类:入耳式耳机推荐BOSE QC20如果你需要降噪耳机,只能是它。BOSE的降噪技术独步江湖,包括汪峰的FILL耳机在内,其他降噪耳机都不能提供与之相当的移动降噪能力。在公路上步行、跑步时,只有QC20能保证降噪效果。不过BOSE全线耳机的风格都是偏向低频,不属于常见的HI-FI听音取向。bose QC20同时也是一款佩戴极为舒适的耳机,其硅胶“耳翼”是专利设计之一。&一句话评价:佩戴舒适的降噪耳机之王!创新 In-Ear 3这款多单元动铁入耳耳机在入耳式产品中具有大声场、高解析的特性,声音整体相比其他动铁耳机却较为松散,更像动圈耳机。它的情感表现力较强,隔音效果很好,佩戴舒适且没有听诊器效应。双单元入耳,老款评价不俗一句话评价:好听、均衡的动铁耳机。马云家已经400元可入手。vsonic GR07 &&Vivo XE800国货,高性价比,优秀做工,高保真,动圈。音染很低,三频均衡的同时略有一点点偏中低频(Mid-bass),这样的特点使其适合聆听的音乐种类非常广泛。整体声音平衡,素质高,属于市面上音质最好的入耳式动圈耳机之一(比起Se535 W4R等动铁耳机仍有差距),然而价格又是最低的。GR07与XE800可以认为是同一款产品,它们共同的特质是解析力较高,但听感紧绷声场较小,高频较冷较暗。属于听感上比较不讨喜但水平较高的耳机,比较适用于听男性或欧美天后的人声歌曲。 在600元价位上,GR07呈现出了一种与创新IN-EAR 3极为不同的风格,也与自家的VSD3听感完全相反。。一句话点评:性冷淡听音风格的入耳耳机。VSonic VSD3VSD3是一款外形比较年轻时尚、佩戴舒适,听感自然且声音没有明显短板的入耳式耳机。它与同样300元附近的创新 LIVE!等大耳机相比,在声场上、声音自然度上有一定劣势,但有着不错的动态范围和响应速度,更适合听一些年轻人喜欢的音乐,看电影或迷你剧也会不错。一句话点评:适合年轻人的多媒体入耳耳机。不推荐耳机:便携折叠类耳机:传统大耳机没有便携性却可以通过放大单元尺寸与开放设计获得声场、分离度和解析力提升。小耳机在便携的基础上,可以塞入多个动铁单元做成分频耳机。而这种所谓的折叠便携耳机既没有便携性、又没有HI-FI性能。7.1/5.1耳机:跟杜比的5.1、7.1完全不是一回事,不是有7个喇叭就叫环绕声。音响系统的位置布置是很有讲究的——多数汽车的音响系统喇叭布置偏向于驾驶者,而LIMO则偏向右后座这个“老板座”的体验而布置。更高级的玩法:为什么没有推荐任何高价耳机?本期部分拍摄风格,学习参考了ZDM首富@旧房子的颜色简单简单,轻便为主——我的EDC简单简单,轻便为主——我的EDC这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平时上班带的东西,以轻便为主。先来几张全图,很多小物以前都写过晒单,看着眼熟吧。这些东西大部分是专柜购入,...| 赞358 评论665 收藏690虽然我自己是HD800的用户,但认为在HD800、K812、DT990等产品上浪费钱和时间完全不值得。因为耳机不是我的主力听音设备,在心态上,购买之前我已经准备好只是把HD800插手机或便携耳放当个9块9的耳机使用。你根本不需要懂得如何把这些旗舰级动圈大耳机产品“推好”,因为在听过静电/平板耳机后它们全都是垃圾。而所有的耳机产品,在高级车载音响和HI-FI影院产品面前也都抬不起头,这甚至无关于音质,在耳朵上戴着个东西本身就是很糟糕的体验。所以,并不是XXXXX元以下买耳机只能听个响,所有耳机都只能听个响。如果你只是打算随便买一只耳机,又有着充足的预算,那么HD800、K812、DT990们确实适合你——但一定不要购买那些台式耳放。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什么值得买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值客原创欢迎您的投稿。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72)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17评论122
赞76评论231
赞110评论127
赞78评论52
赞1711评论981
赞1057评论757
赞841评论879
赞1100评论1113
赞675评论406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迅雷该资源举报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