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能手机怎么玩绝地求生生吗?

Android 手机你用什么浏览器?为什么?
【的回答(16票)】:
在4.04下的三儿子上(实际应该是ICS版本中),我认为Chrome无疑是最好的。能够与PC端Chrome浏览器在书签、正在浏览的标签进行及时同步。想想这样的场景,正在知乎上学习某大牛的鸿篇大论,突然想去蹲坑,怎么办?不能忍,憋不住,快点去。点根烟,拿出手机,打开浏览器点开同步,继续酣畅淋漓的学习,酣畅淋漓的拉。这不是很爽么?网页的加载速度快。操作流畅顺滑。爽。界面。简洁明了,不喜欢过度堆砌的首页以及图标,与ICS的原生主题完美契合。爽。
感谢@小鹏 提醒 还有网页离线发送到手机“Google Chrome to Phone Extension ”以及第三方的“Phone 2 Google Chrome(TM) browser”。这样的无缝浏览体验还有谁家能比?
【周勇亮的回答(4票)】:
QQ手机浏览器:
1.绑定QQ帐号,方便登录腾讯微博和QQ邮箱及腾讯其他产品;
2.开放的“应用”、书签,可定制快速书签;
3.主屏干净,无腾讯产品的强制默认入口;
chrome手机版:
简洁,与PC版同步;
说不出好在哪,但用了一次就喜欢上了。
(界面其实和安卓自带很类似,但确实要比自带浏览器好用)
3.opera mini next
不好不坏,偶尔用一下;
左侧的书签很有意思,算亮点之一。
手势和声纳从来不用;
装了UC浏览器和UC browser,UC浏览器的主屏有太多UC的东西,我用不到还去不掉。
UC browser很干净,但自己英语不好,不喜欢英文界面。
还有opera HD、百度、遨游等浏览器,用的非常少。上述浏览器已经满足各种浏览需求了。
【吴有才的回答(4票)】:
uc习惯了,只要是习惯使用的,就是最好的
【史敏杰的回答(2票)】:
我很不上进啊 用了许多浏览器 现在最喜欢百度的 感觉速度快 界面友好 有兴趣的可以抛弃刻板印象试一试
【纯文字的回答(2票)】:
MIUI的自带。
外观有点像Chrome(用不了真的Chrome升不了4.0眼红啊 - -#)
【赛雯婷的回答(1票)】:
酷容和欧朋,欧朋是旧爱,酷容是新欢。PC上一直酷容,只恨安卓酷容出得晚,不然就没欧朋啥事儿了
【Steve Liang的回答(1票)】:
UC,习惯另外
【阿达的回答(1票)】:
UC,界面操作方便。
【李映辉的回答(1票)】:
chrome 4.0原版
firefox beta
【吕良博的回答(0票)】:
一般上网用QQ浏览器&魅族MX自带的浏览器,等MX升级到4.0系统后,为了使用电脑上同步的几百个书签 ,会果断使用Chrome for
【李斌的回答(0票)】:
uc,主要是操作上比较习惯
1.可以触屏翻页,阅读时很方便省力
2,复制时有放大功能,在手机上挺方便
【jinjunhuang的回答(0票)】:
opera mobile 速度快,opera link挺好使
【王冬的回答(0票)】:
Chrome+海豚
ps:海豚越来越臃肿了,但是UI更漂亮了
【张国钰的回答(0票)】:
已经依赖Chrome了
【陈天楚的回答(0票)】:
平板上使用chrome,手机上uc
【崔健鑫的回答(0票)】:
要看情况吧,opera可以卡网络的bug,QQ可以链接看空间方便,UC相对于来说用的习惯了比较便捷,chrome就是为了稳定吧,看自己环境如何了
【木火的回答(0票)】:
oprea mini 够用 界面干净 少广告
【艾华丰的回答(0票)】:
【张益达的回答(0票)】:
习惯了 不想换
【呼宏安的回答(0票)】:
海豚,用习惯了
【王大恺的回答(0票)】:
我用chrome 和电脑上的一样,习惯了。。
【郝文宇的回答(0票)】:
原生,真的做的不错
【伍雷的回答(0票)】:
小白我只能用排行榜下载做多的UC,用过oprea,当天就卸了
【李天洋的回答(0票)】:
现在的UC貌似都不适合在中低端机上运行了。
【贾彦斌的回答(0票)】:
Chrome 海豚 QQ
【王劲的回答(0票)】:
【刘东的回答(0票)】:
自带,方便。偶尔欧鹏做补充,为了cookie。
【JesseKing的回答(0票)】:
海豚浏览器mini2.2版,简洁,流畅,安装包很小,真心觉得比目前更新的那些功能冗长的好用,喜欢简单的可以试试。
【张文亮的回答(0票)】:
【高少博的回答(0票)】:
手机不错的话chromr,真的很爽,安装后占空间比较大,但个桌面的同步很方便。lt18i,升级4.03后用ucweb,和自带的。但flash都支持的一般。
【杨文光的回答(0票)】:
经我测试,欧鹏最省流量。
但若是支持冰淇淋系统,chrome的体验最优。
【Alex Ling的回答(0票)】:
Jelly Bean自带,总体性能非常均衡
Opera Mini,丝般顺滑
UC刷论坛专用
百度浏览器Beta,JS性能超强,界面在第三方浏览器里头也算不错的,唯一的缺憾是搜索引擎不能改
QQ浏览器HD,唯一一个在Jelly Bean上看Flash正常的
Firefox,主要是用Firefox Sync
【郑正的回答(0票)】:
Q立方浏览器,比qq浏览器更高端,对手机配置的要求也更高。网页缩放方便,对html5支持得好。
【方應杭的回答(0票)】:
海豚,因为有手势
【马克的回答(0票)】:
UC, only one
【TangWei的回答(0票)】:
原生。够用了,懒得装其他的。
【彭鸿宇的回答(0票)】:
用puffin,因为可以直接墙
【季烨的回答(0票)】:
嗯,看了这么多答案还是想添加一些。
首先,以上提到的所有的浏览器,几乎都尝试过,一般都是一天当天装上然后卸掉,over;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留下了chrome。
我觉得大家应该首先要搞定一个问题,我们手机用浏览器干什么?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我用浏览器都是去查找些东西的,80%以上百度百科搞定。
然后,我们还用浏览器来干嘛?看看各个浏览器首页都有一个特点,对各种东西都有个分类,比如,新闻(国内,国际等)、阅读、娱乐;等等这样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知道,做浏览器的都是想通过这样一些分类式导入,希望读者能够读到自己现在最热、读者最想看到的各种新闻等;
但是,我们要是真的是大部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话,真心觉得浏览器在这方面不能给我们提供非常好的体验,在此推荐
用了之后,保证你马上爱上它,好好用它,你会发现,你打开浏览器的时间和次数有了明显的减少。
谨以此作为题主的回答吧。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跳出上面各种相似的回答中,给各位带来点收获。
【李航的回答(0票)】:
【Lynn凌云的回答(0票)】:
欧朋HD,电脑就用的opera,习惯了,难改~
【沈勇的回答(0票)】:
uc(习惯了),chrome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您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将不能正常浏览和使用知乎。_360社区
[img]file:///C:\\Users\\fuxin\\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QQ\\WinTemp\\RichOle\\S4$0TR7CR_US8R]_P%[/img]
S4TR7CR_US8R]_Pm4@O.png (140.94 KB)
10:59 上传
什么鬼!!1
产品答疑师
请您切换到默认的极速模式看看是否正常
还是不正常
LV1.上等兵
这个问题怎么破?
本帖最后由 面壁 于
05:57 编辑
  应该是被极速“智能”切换成兼容模式了吧。切换成极速模式,应该一切正常。
LV1.上等兵
LV1.上等兵
我的也是,无法访问知乎..360不行了?
LV1.上等兵
点击地址栏右侧的e,改为闪电(急速模式),应该就可以了,我的改过后就好了
  楼主是不是用的xp?
LV1.上等兵
我也出现这种情况,不单只是知乎,网易邮箱页面进去的音乐点击进去还显示重定向过重,不过换用桔子浏览器一切又显示正常,可以上知乎,也可以点击进入网易音乐……我现在用的是360安全浏览器7.1,之前都可以上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不可以
  我这儿用的浏览器的blink内核比极速目前的更低,进知乎及网易音乐等是正常的。楼主的情况大概还是应该和极速自动切换成兼容模式有关,切换回极速内核或是高版本的ie模式,应该一切正常。&
同樓長一樣的問題
  现在用的浏览器的内核版本又降到了四十二版,访问知乎同样正常。
本帖最后由 cendi229 于
17:17 编辑
这么久了还没处理啊,win10 版本号:8.1.1.400 内核版本:45.0.
ie版本 : 11.576.14393.0
产品答疑师
因为知乎被手动或者其他原因切到过兼容模式导致出现该问题
将知乎页面切换到极速后问题可以解决(是切换知乎要访问的页面,不是提示版本低的页面)
如果不会进行这步操作,可以重命名user data后再试
热门推荐最新主帖
360社区客户端下载如何评价 ME 浏览器(Microsoft
如何评价ME浏览器(Microsoft
张秋怡,写代码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基本上把 Build 2015 关于 Edge 与 Web 开发的 session
都看了一遍,以一个前端开发者的视角来做个总结吧。主要的消息都来源于 Channel 9 的视频,会给出相应的链接,如果有我会错意的地方欢迎指正。TL;DR: Microsoft Edge 更多地代表了当前 M$ 浏览器开发团队开放、进取、拥抱标准、与其他浏览器保持统一的态度,即使目前它的表现与其他浏览器有一定差距,但是这种态度加上微软的技术实力,可以保证它对将来的 Web 开发与生态环境起到的是正面的影响。希望前端的同行们能够不计前嫌,给予它合适的关注和支持,毕竟我们都知道 Web 的将来肯定有 M$ 的一份 :)1. 开放目前 IE 是主流浏览器里唯一一个核心组件保持闭源的,考虑到商业因素和它作为系统组件的身份,M$ 不将它的核心开源情有可原,但是这需要 M$ 愿意尽可能听取开发者和用户的意见来不断改进它才能不杯具。IE 获得垄断地位后,大概在 IE9 之前 M$ 高层的主要态度类似于“Web 已经进化到头了我们不用再搞那么多幺蛾子了”,团队人心涣散(来源:),在不少问题上(比如 acid2 的支持,参考)态度也比较傲慢(毕竟市场占有率大,腰板硬)。2008 年左右开始新一轮浏览器竞争后 IE 开始处于落后地位,态度还是比较消极,发布 Edge 的 session ()里也提到了他们之前都不敢开放反馈怕只有一大波人冲上来喷“Your product sucks”。大概从两年前开始,IE 团队开始积极地听取用户和开发者的反馈,他们建立了 ,在 twitter 开通了 @IEDevChat 并且开展了 #AskIE 活动,还参与了 Reddit 的 /r/AmA ()。其他内核开源的浏览器可以通过 issue tracker 让外界随时得知他们对新标准的支持进展与相关态度,IE 作为闭源浏览器走不了这条路,就通过建立
来与外界沟通。Edge 就是这种较为开放的环境下的产物。2. 进取近几年前端技术与标准的数量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Firefox、Chrome、Opera 都采取了快速迭代更新的策略(6周一次)来跟上它们的步伐。如果你是一个比较喜欢玩新标准新特性的前端肯定会注意到,1年前的这些浏览器跟现在的版本相比,对于新标准的支持差别是挺大的(特别明显的是 ES6 支持)(身为一个 Firefox 忠实用户表示现在的版本号简直是三倍速狂滚……)。以前的 IE 由于身兼“系统组件”,嵌入在不少地方,更新也是作为系统更新的一部分。因为容易伤筋动骨,采取的更新策略一直比较保守。加上 IE 与系统捆绑而且新版本经常不支持老的操作系统(IE9 仅支持 Vista 以上,IE10 只支持 Win 7 以上),即使 IE10+ 已经是相当 decent 的浏览器,依然改变不了旧版本浏览器拖累整个平台的事实。前端们喜欢抱怨 IE8-(IE8 发布于 2009年),然而要知道 2009 年的 Firefox/Chrome/Safari/Opera与它们现今的版本相比也不咋地啊……老 IE 对标准支持是不好,但你也得考虑人家当年出来的时候可能标准还没定呢,好多黑科技还是它先发明然后才进标准的。虽然 IE10+ 已经开始跟上新标准的步伐了,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被更新策略拖累。Firefox、Chrome、Opera 的更新都非常简单,对普通用户来说几乎是隐形的,但是 IE 的更新算进系统更新,对普通用户而言看上去比较吓人,因此经常会不愿意更新,而且很多用户(比如盗版)会直接关掉更新提醒,更是雪上加霜。好消息是,因为 Windows 10 将采取滚动更新的策略,Edge 也会成为又一个快速迭代更新的浏览器(Edge 的 session Q&A 部分有提到具体更新速度还没定,目前比较倾向于一个月两次,如果确定是这个速度的话简直突破天际)。 Win 8 之后系统的更新人性化了许多,加上 Windows 10 将在国内与 360、腾讯管家等(不知道算什么软件的)厂商合作,Edge 的更新应该不会再遇到 IE 那样的窘境。结合
可以看出, Edge 将来对新标准的支持会相当不错。3. 拥抱标准、与其他浏览器保持统一IE9 之前 M$ 对于标准的态度并不是非常积极(毕竟市场占有率高,自己就是事实标准),Acid2 和 Acid3 测试出来的时候态度也比较傲慢。IE10 开始改善了很多,从 HTML5、CSS3、ES6 到 WebGL、WebSocket 等领域开始追平其他浏览器,而且也通过
不断公开对新标准的态度与实现进展。Edge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新内核 EdgeHTML,原本 IE 团队是准备让这个新浏览器包含两个内核以方便向后兼容的(另一个是旧的 MSHTML,IE11- 的内核,好像前端们比较喜欢叫它 Trident,不过 M$ 的 session 里他们都管它叫 MSHTML),但是最后由于技术原因决定让新浏览器只保留新的内核(来源:),然后另外保留一个有旧内核的 IE11。前端开发者应该都体会过,要写出在 Chrome、Firefox、Opera 上表现一致的代码一般不会花太大力气,然而如果要在兼容名单里加上 IE 通常就要做不少额外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他怎么跟我们画风不同= =”。Edge的一个目标就是尽量抹平 M$ 浏览器与其他浏览器的差距。EdgeHTML 其实是从 MSHTML fork 而来,删掉了几乎所有的 IE 私有特性,因此在 Edge 中再也没有 ActiveX、VBScript、Document Mode 这些东西了,甚至在开发 F12 开发者工具的时候都尽量让快捷键设计与提供的工具和其他浏览器保持一致(参见),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用户与开发者在不同浏览器上都能有一致的体验。 里给出了他们在 Windows 10 preview 里用两个内核做 A/B Testing 的对比结果。由于修改了 UA 隐藏了自己 M$ 家族成员的身份(没记错的话是伪装成了 webkit = =),网站在遇到 EdgeHTML 的时候会直接上给其他浏览器用的代码,而没有那些专门给 IE 准备的 fix。第一次暴露在这样没有 IE 适配的环境下,EdgeHTML 在 preview 里一开始的效果非常糟糕。在加入了大量的 interoperability fix (山寨其他浏览器)之后 EdgeHTML 的效果开始慢慢进步到正常水平。Edge 的目标是 “the Web just works”,希望未来的前端开发能够不再需要 feature detection/browser sniffing 这些东西,只要是符合标准的代码,在各家浏览器的最新版本上就能够取得一致的效果。身为一个前端,请让我为这份情怀抹把泪……4. Edge 的与众不同之处在 Edge 上可以看到大量 TypeScript 的影子。和 Firefox、Crhome 等浏览器一样,Edge 也使用类似 HTML+CSS+JavaScript 的技术来写开发者工具(所以如果你用 F12Chooser 的话就可以用 F12 debug F12 了……),不过 JavaScript 的部分是用 TypeScript 编译过去的。 M$ 在 TypeScript 上投入了不少资源(Anders Hejlsberg 这种大神都出动了,让我感动一下),不仅仅是为了推动 Web 的发展,也是为内部开发提供更好的支持。
就提到了 TypeScript 的强类型系统在多人开发一个F12这样比较复杂的应用的时候带来了很多的好处(静态分析、补全、文档等),这点相信试用过 Visual Studio Code 的同学们应该已经体会过了(VSC 的补全功能就是用 TypeScript Definition File 实现的)。Edge 的 JavaScript Debugger 提供了 “Go to definition” 和 “Find references” 这种 IDE 级别的功能,但是对纯 JavaScript 的效果不是很好(类型推导不好做),而如果是强类型的 TypeScript(Edge支持source map)就能提供非常完善的 tooling 了。 另外 Edge 将会作为新的 WebView 内核,同时在 Windows 10 里作为 Hosted Web App 的支撑(Hosted Web App 主要特征就是在 manifest 里给个 URL,用户打开其实就是个类似 Web View 的东西),里面的 JavaScript 可以使用 Universal API(可以访问硬件、和 Windows 内置的一些生活服务交互,类似于原生 API),配合 Windows 10 的跨终端设定,以后在 Windows 平台上可以写非常强大的 Web App/Hybrid App 了……一些胡言乱语可能会有不少前端会觉得,虽然 Edge 看上去挺好,然而国内市场上 IE6 等老 IE 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Edge 再美好也不关我们的事。个人的看法是“late is better than never”,何况不管要花多久,IE 始终是要淘汰的,起码 Edge 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Edge 能否成功取代老 IE,关键应该是 Windows 10 能否取代 Windows XP 等老操作系统。国内的话既然 M$ 已经放下身段和 360、腾讯管家合作,愿意让盗版用户也直接升级了,个人还是比较看好 Windows 10 的前景的。另外有些人比较介意 Windows 10 里还保留着 IE11 这件事,不过 Edge 的团队已经明确表示 IE11 纯粹是为兼容性保留的,除了安全修复不会再有其他的更新,包括开发者工具也冻结在了以前的状态。Windows 10 的默认浏览器将会是 Edge,目前来看对于普通用户而言 Edge 比 IE11 更友好,还多了很多酷炫小功能(Cortana整合、涂鸦、类似 Pocket 和 Clearly 的阅读功能),加上在很多人心中 IE 就是卡又慢的代名词,IE11 的存在应该不会是太大的问题。虽然 IE 存在很多缺点,但它对于很多人来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某些教务系统、内部系统、网银等),也不能强求 M$ 直接一下就干掉它(不然 Windows 10 怎么活啊……)。个人感觉 Web 的进步离不开浏览器厂商的竞争,对开发者和用户而言,最好的是各家浏览器互相制衡的局面,一家独大对 Web 的前进会起到负面的作用(无论独大的是 IE 还是 Chrome 都一样,跟公司无关)。现在在全球市场上 M$ 家族相对于 webkit 家族已经开始呈现弱势,虽然还有 Firefox 和 Opera,不过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他们的战斗力不能和前两家相比。Edge 如果成功也会刺激其他的浏览器厂商继续进步,这种局面对 Web 是有利的。作为前端开发者,希望大家能够给 Edge 应得的鼓励,如果非得做 browser sniffing,不要对 Edge 太狠,尽量少用 vendor prefix 或者写全 prefix 和没 prefix 的 CSS。它已经很努力在追平和其他浏览器的差距了,不要再让它不得不搞出:Mozilla/5.0 (Windows Phone 10.0; Android 4.2.1; DEVICE INFO)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39.0.2171.71 Mobile Safari/537.36 Edge/12.0
和明明有`transition`和`-ms-transition`还要提供 `-webkit-transition` 这种苦逼的举措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怎么玩绝地求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