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暗黑3现在有人玩吗没

Ubuntu 10.04 useradd与adduser的用法详解_Linux教程_Linux公社-Linux系统门户网站
你好,游客
Ubuntu 10.04 useradd与adduser的用法详解
来源:Linux社区&
作者:ai_net
一直以来都搞不清在下useradd和adduser的区别。网上也大多的帖子说其实两个就是实现一样的功能,但是我自己在做得时候,却问题多多,现在在总结之后写一写备忘,也让大家参考一下。
useradd是一个linux命令,但是它提供了很多参数在用户使用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而adduser是一个perl 脚本,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类似人机交互的界面,提供选项让用户填写和选择,这个命令比起useradd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傻瓜。
一.adduser的使用详解
在使用adduser命令的时候,系统会添加这个用户名,并且还会自动地创建与这个用户名名字一样的用户组作为这个用户的初始用户组。此外,还会自动地在/home目录下面创建一个与用户同名的目录,接着执行"cp /etc/skel& /home/用户名"的操作,实现新增用户的主目录的初始化。
用adduser这个命令创建的账号是系统账号,可以用来登录到我们的ubuntu系统。
二.useradd的使用详解
useradd有大量的参数供我们进行个性化设置,但是,也有比较多的默认设置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在进行这个参数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谨慎和细心,不然的话可能会得到跟我们预想中不一样的结果。useradd的参数如下:
&&&&&&& -c 备注 加上备注。并会将此备注文字加在/etc/passwd中的第5项字段中
&&&&&&& -d 用户主文件夹。指定用户登录所进入的目录,并赋予用户对该目录的的完全控制权
&&&&&&& -e 有效期限。指定帐号的有效期限。格式为YYYY-MM-DD,将存储在/etc/shadow
&&&&&&& -f 缓冲天数。限定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将该用户帐号停用
&&&&&&& -g 主要组。设置用户所属的主要组
&&&&&&& -G 次要组。设置用户所属的次要组,可设置多组
&&&&&&& -M 强制不创建用户主文件夹
&&&&&&& -m 强制建立用户主文件夹,并将/etc/skel/当中的文件复制到用户的根目录下
&&&&&&& -p 密码。输入该帐号的密码
&&&&&&& -s shell。用户登录所使用的shell
&&&&&&& -u uid。指定帐号的标志符user id,简称uid
useradd这个命令创建的是普通账号,并不能用来登录系统。
注意:事实上,我在使用useradd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即使我使用可“-d”参数,但是,用户的主文件夹并没有能够正确的建立起来。后来,我直接使用了“-m”参数,强制建立用户主文件夹,而不使用"-d"参数,结果主文件夹创建了。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使用参数"-m"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地在/home目录下建立一个与新建用户同名的用户主文件夹;如果不使用"-m"的话,那么就默认是使用“-M”参数,不创建主文件夹,即使你使用了"-d"这个参数。所以,"-d"这个参数是跟"-m"一起使用的,让用户自己选择主文件夹的路径。
相关资讯 & & &
& (06/19/:12)
& (05/07/:53)
& (04/27/:36)
& (05/22/:26)
& (05/01/:50)
& (04/24/:53)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中国领先的IT技术网站
51CTO旗下网站
Centos与Ubuntu下的useradd与adduser比较
其实当时看到网上很多的文章都说这两个命令其实效果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在ubuntu10.04上尝试的时候发现并不一样。那时候还吐槽过网上的文章乱作呢。现在,经过自己的实验之后发现,原来不同版本的Linux系统,对这两个命令的解释不完全一样。我是在Centos下与在ubuntu下进行比较的。
作者:中国IT实验室来源:| 13:20
其实当时看到网上很多的文章都说这两个命令其实效果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在Ubuntu10.04上尝试的时候发现并不一样。那时候还吐槽过网上的文章乱作呢。现在,经过自己的实验之后发现,原来不同版本的Linux系统,对这两个命令的解释不完全一样。我是在Centos下与在Ubuntu下进行比较的。 首先可以看一下在Centos下,我们进入/usr/sbin目录下,用命令
[cpp] [root@localhostsbin]#ll|grepuseradd
可以看到如下的结果:
观察上面结果中的第一条和第三条,我们可以发现,原来adduser是链接到了useradd的,于是,在Centos里面,useradd和adduser的作用是完全一样的。都是在创建了用户之后,会在/etc/passwd文件中加一条新建用户的记录,然后在/home目录下创建新用户的主目录,并把/etc/skel目录中的文件复制到这个主目录下面。 注意:这种方法创建的新用户,在设置密码之前是不能登陆到系统上的,你需要在root权限下使用&passwd 用户名&的方法为指定的用户设置密码。下次才能以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到系统中。 接着来看一下Ubuntu系统下,还是先进入到/usr/sbin目录下,用命令:
[cpp] [root@localhostsbin]#ll|grepuseradd
可以看到如下的结果:
可以看得出来,在Ubuntu下,useradd和adduser是分别独立的命令,并没有链接的关系。我尝试这用useradd这个命令创建一个新用户(并没有加useradd的任何参数)。结果跟之前的博文(文章链接在本文开始处)是一样的,在/home下还是没有新用户的主目录。但是这次我还查看了一个文件,就是/etc/passwd这个文件。我打开之后发现在/etc/passwd中确实增加了我新创建的用户的信息,但是,该用户的登陆Shell跟其他用户不一样,是&/bin/sh&,其他用户的登陆Shell是/bin/bash。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在root权限下修改此文件,使得example的登陆Shell为/bin/bash,然后还需要用mkdir命令为该用户创建一个用户目录,即/home/example,并将/etc/skel目录下的文件复制到该用户目录下,设置密码之后,新建用户就能想普通用户一样登陆系统了。
注意:上面的情况是没有使用useradd的任何指定参数,才需要手动做额外的工作。如果在用useradd的时候加一个参数&-m&,并设置好密码,那么该用户就能正常登陆系统了(具体的看我之前的博文,链接在本文的开头处)。还有就是,貌似useradd创建的用户默认的登陆Shell都是/bin/sh,可以在root权限下修改成/bin/bash,或者在使用useradd的时候用参数&-s&指定。
现在来看看Ubuntu10.04下的adduser,还是在/usr/sbin里面,使用下面命令查看结果得到:
[cpp] [root@localhostsbin]#ll|grepadduser
观察上面的结果发现,adduser和addgroup也是同一个命令。而对于adduser这个命令,我之前的博文(链接在本文开头处)也详细的讲过了。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在Ubuntu下,adduser这个命令创建的用户默认的登陆Shell是/bin/bash,与useradd不同。
综合上面的两种版本,发现useradd和adduser这一组命令,也是根据系统版本而不同的。其他版本的Linux系统还没有做过测试,期望能有更多的发现。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头条头条外电头条外电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0人学习过
讲师:0人学习过
讲师:11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本书从基础知识入手,详细讨论了Oracle数据库的创建、OEM及iSQL*Plus等工具的使用、Oracle的字符集知识、用户的创建与管理、表空间和数据文...
订阅51CTO邮刊Useradd和Adduser添加用户工具使用方法
添加用户工具有useradd和adduser ,这两个工具所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Fedora 发行版中,useradd 和adduser 用法是一样的;但在slackware发行版本中,adduser和useradd 还是有所不同,表现为adduser 是以人机交互的提问的方式来添加用户;
除了useradd和adduser工具以外,我们还能通过修改用户配置文件/etc/passwd和/etc/groups的办法来实现;
当然我们也不要忽略一些发行版独有用户管理工具,比如Fedora 中有 system-config-users 工具;这个工具比较简单,点几下鼠标就能完成;
1、useradd 工具
useradd 不加参数选项时,后面直接跟所添加的用户名时,系统时读取添加用户配置文件/etc/login.defs和/etc/default/useradd文件,然后读取/etc/login.defs和/etc/default/useradd中所定义的规则添加用户;并向/etc/passwd和 /etc/groups文件添加用户和用户组记录;当然/etc/passwd和/etc/groups的加密资讯文件也同步生成记录;同时发生的还有系统会自动在/etc/add/default中所约定的目录中建用户的家目录,并复制/etc/skel中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到新用户的家目录中;
useradd 的语法:
usage: useradd [-u uid [-o]] [-g group] [-G group,...]
[-d home] [-s shell] [-c comment] [-m [-k template]]
[-f inactive] [-e expire ] [-p passwd] name
useradd -D [-g group] [-b base] [-s shell]
[-f inactive] [-e expire ]
当我们执行useradd 用户名 来添加用户时,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新添中的用户的家目录总是被自动添加到 /home目录下,我们先举个例子;
实例一:不加任何参数,直接添加用户;
[root@localhost beinan]# useradd beinanlinux
[root@localhost beinan]# ls -ld /home/beinanlinux/
drwxr-xr-x 3 beinanlinux beinanlinux 4096 11月 2 15:20 /home/beinanlinux/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添加了beinanlinux用户,我们在查看/home/目录时,会发现系统自建了一个beinanlinux的目录;
我们再来查看 /etc/passwd 文件有关beinanlinux的记录,也会有新发现;我们通过more 来读取 /etc/passwd 文件,并且通过grep 来抽取 beinanlinux字段,得出如下一行;
[root@localhost beinan]# more /etc/passwd | grep beinanlinux
beinanlinux:x:509:509::/home/beinanlinux:/bin/bash
从得出的beinanlinux的记录来看,以adduser 工具添加beinanlinux用户时,设置用户的UID和GID分别为509 ,并且把beinanlinux的家目录设置在 /home/beinanlinux ,所有的SHELL是 bash ; 我们再来看看 /etc/shadow、/etc/groups和/etc/gshadow 文件,是不是也有与beinanlinux有关的行;我们还要查看/etc/default/useradd 和/etc/login.defs文件的规则,看一下beinanlinux用户的增加是不是和这两个配置文件有关;我们还要查看 /home/beinanlinux目录下的文件,是不是和/etc/skel目录中的一样;
由此我们引出我们下面所要谈的内容:
useradd -D [-g group] [-b base] [-s shell] [-f inactive] [-e expire ]
1)/etc/default/useradd 配置文件的定义;
useradd -D [-g group] [-b base] [-s shell] [-f inactive] [-e expire ]
useradd 加-D参数后,就是用来改变配置文件 /etc/default/useradd的;
useradd -D [-g group] [-b base] [-s shell] [-f inactive] [-e expire ]
当-D选项出现时,useradd秀出现在的预设值,或是藉由命令列的方式更新预设值。可用选项为∶
-b default_home 注:定义用户所属目录的前一个目录。用户名称会附加在default_home后面用来建立新用户的目录。当然使用-d后则此选项无效。
-e default_expire_date 注:用户帐号停止日期。
-f default_inactive 注:帐号过期几日后停权。
-g default_group 注:新帐号起始用户组名或ID。用户组名须为现有存在的名称。用户组ID也须为现有存在的用户组。
-s default_shell 注:用户登入后使用的shell名称。往后新加入的帐号都将使用此shell.
如不指定任何参数,useradd显示目前预设的值。
useradd -D 如不指定任何参数,useradd显示目前预设的值;
[root@localhost beinan]# useradd -D
HOME=/home
INACTIVE=-1
SHELL=/bin/bash
SKEL=/etc/skel
CREATE_MAIL_SPOOL=no
我们看一下/etc/default/useradd 文件就明白了,应该和上面的输出是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想改变useradd配置文件/etc/default/adduser 的内容,也可以用编辑器直接操作,如果你会用vi编辑器或者其它编辑器的话,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吧;
我想把添加用户时的默认SHELL /bin/bash 改为 /bin/tcsh ,则应该用下面的命令;
[root@localhost beinan]# useradd -D -s /bin/tcsh 注:把添加用户时的SHELL 改为tcsh ;
[root@localhost beinan]# more /etc/default/useradd 注:查看是否成功;
# useradd defaults file
HOME=/home
INACTIVE=-1
SHELL=/bin/tcsh 注:成功;
SKEL=/etc/skel
CREATE_MAIL_SPOOL=no
这个-D参数的解说就这样了,也是比较简单,如果不会用命令,直接改参数配置文件总会吧;Linux解决问题是极为灵活的,就看我们怎么解决了,对不对?
2)useradd 添加用户;
useradd [-u uid [-o]] [-g group] [-G group,...]
[-d home] [-s shell] [-c comment] [-m [-k template]]
[-f inactive] [-e expire ] [-p passwd] name
新帐号建立,当不加-D参数,useradd指令使用命令列来指定新帐号的设定值and使用系统上的预设值.新用户帐号将产生一些系统档案,用户目录建立,拷备起始档案等,这些均可以利用命令列选项指定。此版本为RedHat Linux提供,可帮每个新加入的用户建立个别的group,毋须添加-n选项。
useradd 可使用的选项为
-c comment 注:新帐号 password 档的说明栏 。
-d home_dir 注:新帐号每次登入时所使用的home_dir。预设值为default_home内login名称,并当成登入时目录名称。
-e expire_date 注:帐号终止日期。日期的指定格式为MM/DD/YY。
-f inactive_days 注:帐号过期几日后永久停权。当值为0时帐号则立刻被停权。而当值为-1时则关闭此功能,预设值为-1
-g initial_group 注:group名称或以数字来做为用户登入起始用户组(group)。用户组名须为现有存在的名称。用户组数字也须为现有存在的用户组。预设的用户组数字为1。
-G group,[...]
注:定义此用户为此一堆groups的成员。每个用户组使用","区格开来,不可以夹杂空白字元。用户组名同-g选项的限制。定义值为用户的起始用户组。。
-m 注:用户目录如不存在则自动建立。如使用-k选项skeleton_dir内的档案将复制至用户目录下。然而在/etc/skel目录下的档案也会复制过去取代。任何在skeleton_dir or /etc/skel的目录也相同会在用户目录下一一建立。The-k同-m不建立目录以及不复制任何档案为预设值。
-M 不建立用户目录,即使/etc/login.defs系统档设定要建立用户目录。
-n 预设值用户用户组与用户名称会相同。此选项将取消此预设值。
-r 此参数是用来建立系统帐号。系统帐号的UID会比定义在系统档上/etc/login.defs.的UID_MIN来的小。注意useradd此用法所建立的帐号不会建立用户目录,也不会在乎纪录在/etc/login.defs.的定义值。如果你想要有用户目录须额外指定-m参数来建立系统帐号。
-s shell 注:用户登入后使用的shell名称。预设为不填写,这样系统会帮你指定预设的登入shell。
-u uid uid用户的ID值。必须为唯一的ID值,除非用-o选项。数字不可为负值。预设为以/etc/login.defs中的UID_MIN的值为准,0到UID_MIN的值之间,为系统保留的UID ;
useradd 这么多的参数看上去头有点晕,我们如何用呢??其实很简单;一个参数一个参数的试一试不就明白了??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如果useradd 后面直接跟用户名,不加任何参数,表示添加用户时按事先/etc/default/adduser 和/etc/login.defs 添加新用户的配置文件的规则来添加用户;其实我们为了方便,也可以把这两个文件修改以适合我们添加用户需要;
useradd 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的参数呢?
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为了管理员方便管理用户。useradd 是灵活的,可以跳过/dev/default/adduser 和/etc/login.defs 两个配置文件中的规则来自定义添加用户;比如在用户的家目录,在/etc/default/adduser 中可能定义在/home目录下建立,如果我们的机器/home独立占一个分区,并且有点紧张,但我们又不想改变/etc/default/adduser 关于家目录的定义,这里我们就可以通过 adduser -d 参数把新增用户家目录定义到空间比较空闭的分区;
通过下面的几个例子,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useradd ,其实很简单~,学习也是这样,先从简单的入手,一步一步的走过来,没有什么难的~~
实例四:以/etc/logins.defs和/etc/default/adduser 默认的规则添加用户;
[root@localhost ~]# useradd longcpu
注解:如果useradd 后面直接用户名,表示系统读取 /etc/login.defs和/etc/default/adduser 配置文件,根本这两个配置文件所定义的规则来添加用户,比如用户的家目录哪里,用什么SHELL,UID和GID的分配... ... 查看/etc/passwd的新增记录,然后根据 /etc/login.defs和/etc/default/adduser 查看新增用户是否符合这两个配置文件所约定的规则;
实例五:练习参数的使用;
[root@localhost ~]# useradd -c ChinaCpu longcpu 注:添加一个新用户amdcpu ,使用参数-c;
[root@localhost ~]# more /etc/passwd |grep longcpu 注:查看/etc/passwd 文件,并抽取longcpu的记录;
longcpu:x:510:510:ChinaCpu:/home/longcpu:/bin/bash
注:看上去是已经有amdcpu用户了;x是密码段;UID和GID 都是510,ChinaCpu表示是什么意思? 家目录位于/home/amdcpu,SHELL是bash ;
[root@localhost ~]# finger longcpu 注:我们查询一下amdcpu 用户的信息;
Login: longcpu Name: ChinaCpu 注:-c ChinaCpu 表示用户真实的名字或全名;
Directory: /home/longcpu Shell: /bin/bash
Never logged in.
注解:这个例子,我们做了添加用户、查看/etc/passwd 的变化; 并且通过finger 来查询longcpu用户的信息,目的是理解参数-c的用处;
参数-c 后面的就是就是UID:GID后面说明文字,这段文字中包括用户真实姓名,办公地址,办公电话等,可以通过chfn 来更改,我们可以通过chfn 来修改用户信息,然后查看 /etc/passwd 的变化,再来用finger 来查询用户信息。几个工具组合练习一下,也容易忘记;
实例六:自定义用户的家目录、SHELL类型、所归属的用户组等;
添加用户longcpu,并设置其用户真实名字为ChinaCpu,其家目录在/opt/longcpu,让其归属为用户组 linuxsir、root、beinan成员,其SHELL类型为tcsh ;
[root@localhost ~]# useradd -c ChinaCpu -d /opt/longcpu -G linuxsir,root,beinan -s /bin/tcsh longcpu
注:添加用户longcpu ,真实名是ChinaCpu ,家目录设置在 /opt/longcpu ,是linuxsir,root,beinan 用户组成员, SHELL是tcsh ;
[root@localhost ~]# ls -ld /opt/longcpu/ 注:是不是自动创建了longcpu的家目录?
drwxr-xr-x 3 longcpu longcpu 4096 11月 4 22:30 /opt/longcpu/
[root@localhost ~]# more /etc/passwd |grep longcpu 注:查看 /etc/passwd 中是否有longcpu用户记录;
longcpu:x:510:510:ChinaCpu:/opt/longcpu:/bin/tcsh
[root@localhost beinan]# finger longcpu 注:查询longcpu用户的信息 ;
Login: longcpu Name: ChinaCpu
Directory: /opt/longcpu Shell: /bin/tcsh
Never logged in.
[root@localhost beinan]# id longcpu 注:查询UID和GID 以及所归属的用户组;
uid=510(longcpu) gid=510(longcpu) groups=510(longcpu),0(root),500(beinan),502(linuxsir)
关于在添加新用户时用户组,添加用户时,如果不使用-n 参数,系统会自动建一个与用户名同名的用户组;
实例七:练习用户有效期限;
在本例中,我们主要来看看-e参数,这个参数还是比较重要的,是设定用户的帐号什么时候过期;
在本例中,我们添加了一个帐号,并且设置其帐号在 日之前是有效的,一旦过了这个日期,便停止其登录;
[root@localhost ~]# useradd -e 11/04/2005 cooler 注:添加用户cooler,并设置其有效期为日;
[root@localhost ~]# passwd cooler 注:设置用户cooler密码;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cooler.
New UNIX password: 注:设定cooler的密码;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 注:核实设定密码;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注:设置成功;
如何验证-e 是不是真的有效?我写这篇文档的时间是 号,所以添加这个cooler用户肯定是过期的,就是他有密码也不能登录;
有的弟兄会问,他把有效期的记录放在哪里了呢?其实我们在以前的文档中已经说过了,是写在/etc/shadow文件中了;
请参考: 《用户(user)和用户组(group)配置文件详解》
2、adduser 工具;
在Fedora 系统中,adduser和useradd 用法是一样的,但在 Slackware 系统中 adduser 是通过人机交互的方法来添加用户,其实和useradd 加各项参数来自定义添加用户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只不过在Slackware 中,useradd 是以人机交互的提问式的进行;这样我们没有必要知道那么多的参数,一样可以达到自定义添加用户;
[root@localhost ~]# adduser 注:运行adduser命令;
Login name for new user []: bluemoon 注:添加新用户 bluemoon
User ID ('UID') [ defaults to next available ]: 1200 注:用户的UID ,UID 是唯一的;如果有提示说被占用,就选比较大的UID ,比如1300
Initial group [ users ]: users 注:初始化用户组(或主用户组)为users,这个用户组也是可以自己定义的,但用户组必须存在,如果不存在,您可以用groupadd来添加
Additional groups (comma separated) []: root,beinan 注:附加用户组,这个也是自己定义的,多个用户组之间用,号分割;
Home directory [ /home/bluemoon ] 注:定义用户的家目录位置,也是可以自己定义的,比如/opt/bluemoon ;
Shell [ /bin/bash ] 注:所用SHELL ,此处用的是bash ;
Expiry date (YYYY-MM-DD) []: 注:用户的有效日期,如果不设置就直接回车,表示从不过期;如果设置就以这样的格式来输入;
New account will be created as follows: 注:创建的用户情况如下;
---------------------------------------
Login name.......: bluemoon
UID..............: 1200
Initial group....: users
Additional groups: root
Home directory...: /home/bluemoon
Shell............: /bin/bash
Expiry date......: [ Never ]
This is it... if you want to bail out, hit Control-C. Otherwise, press
ENTER to go ahead and make the account.
注:在这里按回车就开始创建,如果认为这样不合理,就按CTRL+C 来中断;
Creating new account... 这样就创建好了;系统会自动提示我们修改用户的信息,比如用户的全名、房间号、电话等...... 以及用户的密码;
Changing the user information for bluemoon
Enter the new value, or press ENTER for the default
Full Name []: bluemoon Linux
Room Number []: 503
Work Phone []:
Home Phone []:
Changing password for bluemoon
Enter the new password (minimum of 5, maximum of 127 characters)
Please use a combination of upper and lower case letters and numbers.
New password: 注:设置用户bluemoon的密码;
Re-enter new password: 注:验证一次;
Password changed. 注:设置密码成功
(责任编辑:云子)Ubuntu(229)
Linux(95)
Command(15)
ubuntu useradd与adduser的用法详解
ubuntu &useradd与adduser的用法详解 & 一直以来都搞不清在ubuntu下useradd和adduser的区别。网上也大多的帖子说其实两个就是实现一样的功能,但是我自己在做得时候,却问题多多,现在在总结之后写一写备忘,也让大家参考一下。
& & & & useradd是一个linux命令,但是它提供了很多参数在用户使用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置;而adduser是一个perl 脚本,在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类似人机交互的界面,提供选项让用户填写和选择,这个命令比起useradd来说比较简单,也比较傻瓜。 &
&一.adduser的使用详解&
&在使用adduser命令的时候,系统会添加这个用户名,并且还会自动地创建与这个用户名名字一样的用户组作为这个用户的初始用户组。此外,还会自动地在/home目录下面创建一个与用户同名的目录,接着执行&cp /etc/skel &/home/用户名&的操作,实现新增用户的主目录的初始化。
& & & & & 用adduser这个命令创建的账号是系统账号,可以用来登录到我们的ubuntu系统。
二.useradd的使用详解 & & & &&
useradd有大量的参数供我们进行个性化设置,但是,也有比较多的默认设置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在进行这个参数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谨慎和细心,不然的话可能会得到跟我们预想中不一样的结果。
useradd的参数如下:
备注 加上备注。并会将此备注文字加在/etc/passwd中的第5项字段中 & & & &&
用户主文件夹。指定用户登录所进入的目录,并赋予用户对该目录的的完全控制权 & & & &
有效期限。指定帐号的有效期限。格式为YYYY-MM-DD,将存储在/etc/shadow & & & &&
缓冲天数。限定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将该用户帐号停用 & & &&
主要组。设置用户所属的主要组 & & & & & &&
次要组。设置用户所属的次要组,可设置多组 & & & &&
强制不创建用户主文件夹 & & & &&
强制建立用户主文件夹,并将/etc/skel/当中的文件复制到用户的根目录下 & & & &&
密码。输入该帐号的密码 & & & &&
shell。用户登录所使用的shell & & & &&
uid。指定帐号的标志符user id,简称uid
useradd这个命令创建的是普通账号,并不能用来登录系统。&
注意:事实上,我在使用useradd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即使我使用可“-d”参数,但是,用户的主文件夹并没有能够正确的建立起来。后来,我直接使用了“-m”参数,强制建立用户主文件夹,而不使用&-d&参数,结果主文件夹创建了。于是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当使用参数&-m&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地在/home目录下建立一个与新建用户同名的用户主文件夹;如果不使用&-m&的话,那么就默认是使用“-M”参数,不创建主文件夹,即使你使用了&-d&这个参数。所以,&-d&这个参数是跟&-m&一起使用的,让用户自己选择主文件夹的路径。
转载地址:
Ubuntu中useradd和adduser的区别
  在Ubuntu中创建新用户,通常会用到两个命令:useradd和adduser。虽然作用一样,但用法却不尽相同:
  1. 使用useradd时,如果后面不添加任何参数选项,例如:#sudo useradd test创建出来的用户将是默认“三无”用户:一无Home Directory,二无密码,三无系统Shell。
  2. 使用adduser时,创建用户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人机对话,系统会提示你输入各种信息,然后会根据这些信息帮你创建新用户。
  useradd是一个ELF可执行程序;
  useradd会添加用户名,并创建和用户名相同的组名,但它并不在/home目录下创建基于用户名的目录,也不提示创建新的密码。
  -b, –base-dir BASE_DIR 指定home目录的base目录
  -d, –home-dir HOME_DIR 指定home目录
  -g, –gid GROUP 指定gid
  -l, –no-log-init do not add the user to the lastlog and
  faillog databases
  不要把用户添加到lastlog和failog中, 这个用户的登录记录不需要记载
  -M, –no-create-home 不要建立home目录
  -p, –password PASSWORD 指定新用户的密码
  -r, –system 建立一个系统帐号
  -s, –shell SHELL 指定shell
  adduser -m -d /usr/system -s /bin/bash -p passwd system
  而adduser是一个perl脚本, 可以交互式地设定一些用户参数
  adduser的-p 参数 并不能shadow密码
  /usr/sbin/usermod 与 useradd的参数很类似
  usermod –password PASSWORD username
  总结上来讲,在Ubuntu中,adduser更适合初级使用者,因为不用去记那些繁琐的参数选项,只要跟着系统的提示一步一步进行下去就行,缺点就是整个创建过程比较复杂而漫长;而useradd比较适合有些高阶经验的使用者,往往一行命令加参数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所以创建起来十分方便。
转载地址: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657334次
积分:8428
积分:8428
排名:第2020名
原创:37篇
转载:918篇
评论:10条
(1)(5)(20)(42)(17)(2)(1)(5)(5)(2)(6)(65)(51)(36)(88)(46)(34)(20)(61)(111)(102)(73)(17)(54)(45)(23)(16)(3)(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枪神纪现在有人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