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修都江堰汇,孙叔傲修安丰塘谁先谁后?

2012高考历史二轮按专题整理_甜梦文库
2012高考历史二轮按专题整理
高考新专题整理第一专题 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考点 1 中国古代启蒙民主思想的产生 一、原因 1、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渐趋衰落。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3、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激起人们的批判。 二、表现 1、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 ,否定孔子为“天生圣人” ,反对“咸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2、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提倡“法治” ,反对“人治” ,震动了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想 兴起有一定影响。 3、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他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 4、王夫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其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三、影响 冲击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重要表现。 考点 2 一、洪仁\的民主思想 《资政新篇》主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公众选官。 二、早期维新派的民主思想 郑观应主张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中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设立报馆学会等有利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 容。 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 人心。南京临时政府政治措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起了积极作用。 “三三制” 五、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的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六、抗战后争取民主的斗争 中共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促成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考点 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 年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 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该制度初步建立。 三、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新中国依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 四、一国两制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先得到了 成功的运用。 考点 4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近代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斗争 一、英国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利,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 二、美国 1、1776 年,《独立宣言》,马克思把它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为美国民主化进程作了思想理论到制 订法律的准备。 2、 《1787 年宪法》是世界上第―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联邦总统制国家。 三、法国 1、 《人权宣言》提出主权在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2、 《1791 年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3、1804 年的《拿破仑法典》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第二专题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考点 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 大秦。 ②意义: 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 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 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 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 友好关系。 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 1405 年到 1433 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 ①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②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4、历史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 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 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 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 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考点 2 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和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源:15 世纪以来,随着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造成货币 需求量的增加。 ②社会根源: A.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 B.《马可波罗游记》驱使欧洲人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客观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阻碍了东西方贸易,促使欧洲人寻找通往东方的 新航路。 2、条件 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②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如“地圆学说”的流行。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如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罗盘针的广泛应用,武器装备的改进等 等。 ④中央集权制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大力支持远洋航行。 二、经过 1、1488 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2、 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3、1492 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4、 年麦哲伦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三、影响 1、引起了“商业革命” : ①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欧洲与亚、非贸易扩大与美洲联系开始。 ③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价格革命” : 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金银价格下降,物价猛涨。 ②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和争夺,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考点 3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二、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西、葡、荷、英、法进行殖民征服,亚、非、拉、美一些国家和地 区开始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①葡萄牙:1500 年占领巴西;但葡萄牙扩张的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亚洲。 ②西班牙: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中期,占领子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16 世纪六、 七十年代又占领了亚洲的菲律宾。 ③影响 A.欧洲的殖民统治给亚非拉美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土著劳动力锐减,由此又引起丁 罪恶的奴隶贸易。 B.流人欧洲的巨额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 对亚非来地区: ①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 ②经济上――伴随政治霸 权而来的是经济的剥削和掠夺; ③思想文化上――由于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渗透, 殖民地区的文化和生活 方式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对世界:①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②有利欧洲的 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中国的影响:①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 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②经济上――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 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③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 “西学东渐”局面。 2、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抢占原料场地,拓展殖民地,亚、 非、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 ①原因 A.工业革命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拓更广阔的商品市场, 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 ―― 根本原因。 B.经济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物质条件。 C.资本主义各国竭力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②概况:(见课本) ③对外扩张的影响: A.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市场) 。 B.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C.客观上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 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三、评价? 评价? 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 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2、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客观上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世界贸易额的增加。?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地区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输出资本的场所,先 进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命脉,对它们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掠夺,使它们陷入 更加落后的状态。 考点 4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含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对外贸易使各国市场联系起来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涵盖。 二、形成 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 场已显雏形。 2、初步形成:19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至美法德俄等国,促使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国 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场地,把亚、非、拉许多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使之成 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大大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 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 危机发生,从反面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存在。 3、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 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从此一统天下, 在经济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 的整体。 三、影响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 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4、加剧了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斗争,并形成了错综复杂、囊括全球的国际关系。 考点 5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与崩溃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①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②英国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支持。 ③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2、形成:1944 年夏天,44 国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签订了几个协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4、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5、影响: ①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美国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②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交往。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原因: ①70 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 ②美国的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 ③1973 年石油危机的冲击。 2、表现:1973 年,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各国相应也不再 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影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 界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考点 6 一、经济全球化 1、含义: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 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根本动力) 。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 3、本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 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 ②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③1995 年 1 月 1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④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经济区域化 1、表现: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影响: ①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促进参加国经济的发展。 ②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级世界。 ③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④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三、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1、1991 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2001 年 12 月 11 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专题 考点 1 三农问题 基础知识三农指农业 、农民、农村。 “农业”指促进农业发展; “农民”指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 指小城镇建设。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 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3、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4、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5、魏晋南北朝时,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 。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 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6、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 。 二、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3、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4、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 5、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 6、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我国古代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时已经有邗沟;春秋楚国孙叔敖修芍陂。 2、战国时期,秦蜀守李冰在成都修筑都江堰。郑国在咸阳附近修筑郑国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①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②概况 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 ③影响 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 始发展。 2、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 所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原因: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④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4、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①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 5、五代时:继续南移。 6、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 “苏湖熟,天下足” 。 7、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 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六、关于土地兼并 1、原因: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封建制度本身无法克服 这一问题。 2、影响 ①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激化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 ②造成农民普遍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 产,阻碍资本主义的萌芽。 七、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1、实施的原因 ①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 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 土地有保障。 ③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④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2、表现 ①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 ②汉初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抑制商人。 ③隋唐沿用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 ④王安石变法中的理财措施都有利于于农业的发展,同时限制了商业活动。 ⑤清初实行更名田等恢复经济的措施,对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压制。 3、评价 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 极作用。 ②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考点 2 一、原始社会 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二、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质是国王私有制,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三、封建社会 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土地制度,占支配地位) ①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 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 ②影响: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 足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③废除:1950 年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 土地所有制。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①屯田制: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等实行过屯田制,屯田 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无地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 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均田制:始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 后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唐玄宗时国家无地可分,均田制崩溃(这是实行两税法的 原因之一) 。 ③更名田:1669 年,康熙帝宣布把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叫“更 名田”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其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四、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天朝亩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亩田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①内容: A、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②特点:绝对的平均主义。 ③评价: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 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 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 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 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 年土地革命路线: A、内容: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 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 B、意义: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 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作用:提高了农民抗 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五、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 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 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 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 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 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 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考点 3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一、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 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 1、含义: “相地而衰征” ,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 “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 田,按实有亩数收税。 2、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3、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 生产关系转变。 二、汉朝:编户制度 汉朝: 1、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 ,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 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 、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 2、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3、影响 ①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②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三、隋唐:租庸调制 隋唐: 1、原因 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 2、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4、内容 ①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 。 ②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 。 ③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 。 ④作用 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 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 四、唐中后期两税法 1、原因 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②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2、实行: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 ①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作用: ①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 ②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唯以 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 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④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5、局限 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 ②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 ③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 ④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 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 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 五、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1、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2、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 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作用:使官僚 作用:减轻了 3、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 六、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 年) 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 1、背景 ①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②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3、内容 ①赋役合并,征收银两。 ②役银入亩,丁亩分担。4、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①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②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 长, 七、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摊丁入亩, 1、措施 ①1712 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 永不加赋” 。 ②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2、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 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 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 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 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 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 国家的财政收入。 ) 小结: 1、以税种来分类: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对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 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 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 ①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 ,直至取消 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 ,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②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 ③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 的发展。 ④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 ⑤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 考点 4 一、英国的圈地运动评价 1、实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 其实质是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 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土地政策 2、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圈地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一起 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 劳动力,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 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 3、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 二、法国的土地政策:小农经济大量长期存在 法国的土地政策: 1、原因: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形成法 国农村的小农经济。 2、影响 ①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是法国大革命相对彻 底的表现之一。 ②给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农业中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优势,影响了 雇佣劳动力的来源,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三、美国的土地政策 1、内容: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 ,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 10 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 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 64 公顷的土地,边疆耕种五年以上,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2、影响 ①使北方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局,为北方战胜南方提供了基础。 ②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日本的土地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日本的土地政策: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五、俄国的土地政策: 俄国的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 1、废除农奴制,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 赎买。 2、影响: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农奴不是无尝得到土地,改革不 彻底。 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四专题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 考点 1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的“民本” 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 , 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剥削压迫人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 、 、反对苛政,还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 。不侵犯农 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唐太宗即位后,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 的治世局面。 二、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 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 , 2、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造成环境破坏。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环境破坏的状况有所缓解。原因:中原战乱,农耕规模缩小,畜牧业因少数 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 4、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对自然生态平衡 造成破坏。 5、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激增,与水争地的现象更加普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显露并激化。 基础知识 6、近代对来的科技革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我们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考点 2 一、理解 所谓治世或盛世,只是相对来说,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较繁荣。但农民仍然遭受严 重剥削,生活艰难。这些治世或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我国古代的盛世或治世主要有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周武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1、贞观之治 ①原因 A.隋朝的建设和经济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历史原因) 。 B.唐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根本原因)。 C.唐太宗的个人作用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的重要因素(主观原因) 。 D.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原因) 。 ②表现:唐太宗继位后吸取隋亡教训,正确认识君民关系,善于招贤纳谏,调整统治政策。经济上沿袭均 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政治上采用隋朝三省六部制;文化教育上推行隋朝科举制;民族关系上,通过 军事、行政、和亲等方式,有效地实行了对多民族国家的管理。从而使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 ③措施(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A.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B.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C.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④影响:唐太宗采取的各项积极措施,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其政治经济、用人制度和民族政策一 直影响到武则天和唐玄宗前期,为唐朝的持续发展和“开元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⑤评价: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 生活有所改善,贞观之 治的政策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 建王朝的统治,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的之上的。 2、周武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周武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①措施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破格用人,发展科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②效果: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 3、开元盛世 ①原因 A.唐玄宗结束了政局动荡混乱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 B.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重用人才。 C.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表现: 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③措施(唐玄宗的主要政绩) A.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B.大力发展生产。 C.限制佛教。 D.实行募兵制。 我国古代的治乱兴衰 E.大兴文治。 4、康乾盛世 ①原因 A.康熙帝“更名田” ,雍正帝“摊丁入亩” ,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 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活跃创造了条件,为盛世局面奠定了经济基础。 B.清初,国土辽阔,政治统一,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和巩固,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有效 抵御了外来侵略, 为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了保障。 C.康、雍、乾三位皇帝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的开创者和维护者。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②评价:从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 “康乾盛世”的发展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值得肯定。从 世界横向发展来看,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英、法、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工 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近代的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因此, “康乾盛世”与世界潮流相比不宜夸 大。 二、盛世的一般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 三、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 盛世出现的一般原因: 1、前朝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使统治阶级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 治政策,即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根本原因) 。 2、封建统治者良好的个人政治素质,如善于用人和纳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等。 3、统治者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和措施,使社会比较稳定,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比 较繁荣。 4、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国家统一,中外交流频繁。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他们是盛世局面的直接创造者(直接原因) 。 四、对盛世的正确认识: 对盛世的正确认识: 封建盛世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繁荣,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封建社会的进步。但地 主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尤其是广大农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没 有变。统治者采取的了些宽松政策,从本质上讲是为缓和阶级矛盾,从而达到为维护其 长久统治的目的。 五、盛世给我们的启示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3、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 4、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 5、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等。 ※六:乱世:古代农民战争 乱世: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 209 一公元前 20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2、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184 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并 利用宗教号召和发动的农民起义。 3、隋末农民起义(611―618 年) 4、唐末农民战争(875―884 年) 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 领导人先后有王仙芝、黄巢5、元末农民战争( 年) 带有很浓的民族战争色彩。 6、明末农民战争( 年) 到一个新阶段。 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标志着农民战争已发展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第五专题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经济史(农业)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改革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3)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士兵复员,复故爵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 释放为平民;抑制商人;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 鼓励农耕。 (4)东汉:多次下达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减轻赋税,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鼓励流民返乡 垦荒种地;裁并地方官衙,削减官吏,复员军队,大批劳力返乡从事农业生产。 (5)三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积极发展西南经济。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重视水利 (7)北周:武帝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族;强制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 (8)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 则天,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玄宗,大力发展生产 (9)五代十国(南方) :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抵御钱塘潮 (10)五代(后周) :世宗,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使政府控 制的土地和劳力大为增加 (11)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 物交流。 (12)辽:大力发展农业,采取赐贫农耕牛,垦荒免赋等措施 (13)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完备的灌溉系统 (14)金:迁汉人到东北垦荒,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15)元:元世祖重视农业,中央设立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颁发《农桑辑要》 ,指导农业生产 (16)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鼓励垦荒;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制度 二、农业发展表现 1.工具进步 (1)原始社会 元谋人、北京人制造和使用旧石器;山顶洞人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使用打制石 器,已掌握钻孔技术;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已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 石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工具更加进步,骨、石器种类很多 (2)奴隶社会: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有极少量青铜农具;西 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到来。 (4)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 民所掌握。 (5)汉:铁农具样式增多,使用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用上了铁农具; 耕犁安上了犁壁,比欧洲早 1000 多年;赵过发明耧车 (6)魏晋: (北方)曹魏时马均发明翻车 翻车; 翻车 (7)隋唐:筒车,曲辕犁; (8)北宋:圆头尖头的犁铧出现;使用人力操作的踏犁; 2.农作物推广 (1)原始社会:河姆渡种水稻;半坡种粟,蔬菜和麻 (2)奴隶社会:商周种五谷 (3)汉:稻麦种植推广,东汉出现双季稻 (4)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 (5)元:农作物品种增多, (6)明清: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在明代引进,清代推广 3 经济作物 (1)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茶园规模大,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2)五代十国(南方) :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3)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 (4)元:棉花种植遍及南方 (5)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推广到江北;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4 农业技术 (1)商周时: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 (2)战国:牛耕得到推广,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3)汉:牛耕广泛推广; 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一牛挽犁牛耕法出现。耕作技术进 步: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及时收割,优选种子,水稻育秧移植技术 5 水利 (1)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孙叔傲修芍陂;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 ,郑国 修郑国渠。 (2)汉: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漕渠,六辅渠,白渠;江淮江汉之间以修建天然陂池为主; 东南以排水筑堤为主;西北修建坎儿井;汉武帝汉明帝时,大规模治黄; (3)魏晋: (江南)农田水利兴修增多; (北方)马均发明翻车;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 要求,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 (4)隋唐:隋朝开通大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不少水利工程; (5)五代十国: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 (6)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较完备的灌溉系统 (7)元:中央设大司农司负责农业和水利 6 江南农业的发展 (1)魏晋 表现: 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流域; 土地大量开垦; 耕作技术进步; 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是重要的产 粮区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 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2)隋唐: 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 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3)五代十国: 表现:南方各国普遍重视兴修水利,吴越修海塘;圩田发展;粮食产量提高;普遍种植桑茶等经济作物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南迁,增加南方劳力,南方统治者采取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 (4)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 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 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 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3 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 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 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4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 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四 赋税制度 (一)过程 1 夏商周:贡赋制度 或地租 2 春秋: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分封的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天子,交纳贡赋 是赋税制的雏形。当时还没有土地税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3 4 秦汉: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 ,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 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 ;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隋唐: (1)租庸调制或布) ;庸是纳绢代役(纳绢或布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保障了政 府赋税收入,巩固了府兵制。 (2)两税法 分为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统一税制,扩大征税面,保证国家财政税收;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人身控制,标志着征税 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是赋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激 化了阶级矛盾 5 北宋: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向应该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 钱。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募役法减轻农民负担,保证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增加政府收入,因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被废除 6 明后期:一条鞭法 把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和人丁的多少收税,纳银代役的规定,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反映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 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7 清前期:摊丁入亩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地丁银;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 长,刺激人口的增长 (二)特点 1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直至取消人头税(两税法) 2 征税形式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一条鞭法) 3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两税法) 4 征税对象由征收实物为主到征收货币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5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代役(以“庸”为标志) 6 商品税逐渐加重 五 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1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在商朝时已经存在,西周时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广。土地所 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种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井田制是土 地私有制不发达的产物, 春秋后期,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井田制逐渐瓦解, 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 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 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 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汪洋大海。春秋时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以及在权力 斗争中失败的贵族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成为一家一户的自耕农。这种小农经济 同地主制经济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大致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等。均田制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 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 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六 土地兼并问题 A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土地兼并是其基本特点,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封建经 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在封建社会不可能根除土地兼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B 原因:1、允许土地买卖是其根源。2、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人们观念的影响。4、国家政策的局限 性。 C 影响:政治上,1、削弱中央集权。2、使大批农民破产阶级矛盾激化。经济上,1、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2、加剧农民的贫困,影响购买力,制约市场的扩大。3、影响人们的观念,将财富用于购买土地,影 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成为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严重障碍。 七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土地制度 (1)民主革命时期各阶级的土地政策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内容就是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 配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中, “民主”的含义就是平均地权,但未彻底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胜利后,国家用“核定地价”的办法实现土地国有,最后达到“国民共 享”的目的 C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 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 所有制, 1931 年的土地政策, 如 1947 年的 《中国土地大纲》 1950 年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但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个例外。由于终日民族矛盾尖锐,当时采取“农民交租交息,地主减租 减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2)建国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A 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 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C 人民公社化 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惩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 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八 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中国以农立国 第一,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 和发展。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 产技术墨守成现, 而且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 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 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第二,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制和户籍制度的束 缚,致使大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第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 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得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机 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人口的阶段性高速增长。 九 中国古代的人口与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流向:①由北方草原向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五胡内迁;元朝时女真、蒙 古人的南下。②北方人民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入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如东汉末年、唐朝中期、两宋 之交。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④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 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⑤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 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①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②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 致大量北人南迁。③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④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 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 展。②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③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了边防。④ 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⑤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4、清代前期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耕地面积扩大,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种 植,粮食产量增加,封建经济恢复发展。③实行“摊丁入亩” ,废除了人头税制度,刺激人口增长。④ 疆域版图的扩大和巩固。 5、建国后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①国家有组织地从东部地区城市,调出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 地区建设。 (上山下乡) ②农村大量人口自发移向上海、 北京、 广东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 “民 工潮” ) 第六专题 亚洲的崛起 考点 1 亚洲革命风暴一、起因 19 世纪上半期,列强加紧侵略,亚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性质 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三、史实 1、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起义。 2、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起义。 3、伊朗巴布教徒起义。 4、中国太平天国起义。 5、印度民族大起义。 。 后三次起义将亚洲革命风暴推向顶点 四、意义 1、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 2、表达了广大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考点 2 亚洲的觉醒 一、起因 19 世纪末 2 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二、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 三、特点 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四、史实 1、朝鲜 1907 年开始的义兵运动。 2、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20 世纪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4、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考点 3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一、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 年),清朝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奋起抗英,中国失败,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发动( 年),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三、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发动( 年),丁汝昌等抵抗,中国失败,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美等八国发动(1900),清军和义和团联合抵抗,中国战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考点 4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一、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背景 ①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1932 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③1935 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2、兴起 ①中共:发表宣言,提出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组织东北抗日武装斗 争; 领导一二九运动;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②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 ③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冯 玉祥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抗日反蒋; 二、日本全面侵华的暴行 1、侵占领土:占领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大片领土。 2、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30 万同胞遇害。 3、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扶植汉奸政权、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 4、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实行三光政策。 三、中国坚持抗战胜利:抗日战争三阶段 中国坚持抗战胜利: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 1、防御阶段(38.10) 2、相持阶段(45.8) 3、反攻阶段(45.9) 四、抗战中的两个战场 1、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抗战比较积极,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 汉会战是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②相持阶段,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正面战场形势严重恶化,豫湘桂战役大溃败。 2、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①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战场。 ②相持阶段,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③1945 年 8 月,毛泽东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各解放区发起反攻,迅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 胜利。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 100 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国际地位的提高。考点 5 二战后亚洲经济的发展一、日本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发展 1、概况 ①1955 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 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 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原因: ①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 3、影响: ①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②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格局开始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 二、新加坡、韩国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 1、概况: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新、韩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2、原因 ①抓住机遇,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 3、弱点:过分依赖外资。 三、印度经济的发展 1、政策: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 2、成就: ①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②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③在科技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3、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宗教矛盾。 四、西亚产油国经济的发展 1、前提:1960 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将石油工业收 国有。 2、特点:基本特点发展不平衡,富国与穷国反差大。最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 国日益富裕。 3、方式:利用石油资源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4、措施: ①提高石油价格和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②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5、结果: ①沙、科迈入世界富国行列。 ②两伊富裕程度仍低于海湾石油富国,战争损害了两国的经济发展。 归考点 6 新中国的成立和经济建设成就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 年 10 月 1 日,一百多年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国历史 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二、建国头 30 年的经济成就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开展土地革命、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 并采取具体措施发展工农业生产,到 1952 年底,国家财政经济取得了根本好转,工农业 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一五”计划期间,建成近六百个重工业项目,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交通运 输业成就很大,农业按计划完成。 3、十年建设时期,建成大批重大工程,现实石油自给,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三、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农村经济全面振兴。 2、工业迅速发展:宝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 3、对外经贸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 4、科教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七专题 改革开放考点 1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1、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2、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 356 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 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略) 、后周周世宗改革(略) 、庆历新政(略) 四、王安石变法(1069 年,宋神宗时) 王安石变法 1、内容与作用 ①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②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③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2、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 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失败原因 ①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②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③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4、评价 ①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 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②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 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 五、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 年) 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 1、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2、内容 ①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②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3、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附: 1、我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分类 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 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 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 ④少数民族学习先进汉族文化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决定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改革派与反对派力量强弱对比。 ③最高统治者的态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针与用人是否得当。 ⑤是否触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与产物。 ②革除社会弊病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必将遭到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的斗争。考点 2 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60- 年代) 一、洋务运动(19 世纪 60-90 年代) 洋务运动( 1、内容 ①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②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 ③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④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失败原因 ①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技术。 ②顽固派仇视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 ③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④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3、评价: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 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 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1898 年) 戊戌变法( 1、背景 ①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社会基础: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 史舞台。 ③思想基础:19 世纪 60 年代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2、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 3、作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 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4、局限 ①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说明维新派的 行动比它们的宣言退步了。 ②局限在社会上层,没有发动广大民众。 5、失败原因: ①主观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 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有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对列强和封建反动势力又寄予 幻想,脱离了人民群众,终于失败。 ②客观上:变法损害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如慈 禧太后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各省官员大多对变 法阳奉阴违,并不真正实行。袁世凯告密出卖维新派。反革命集团政治经验丰富等。 6、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7、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8、意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 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②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 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 识,起了重要作用。 ③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考点 3 中国现代的改革一、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实质 改革的前提、内容、目的、 1、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3、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1、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2、意义 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②农村改革和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内容 A、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②成效:城市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考点 4 世界近现代的重要改革一、俄国 1861 年改革 1、背景 ①内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外因: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加剧了国内危机(直接原因) 。 2、内容 ①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赎买。 3、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意义 ①废除农奴制,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内因: A、政治: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慕府统治危机加剧。 B、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发展。 C、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新兴地主、高利贷商人、中下级武士对幕府统治不满。 ②外因:1853 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2、内容 ①政治方面:A。废藩制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②经济方面:A。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B、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军事方面: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 略扩张。 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发行日本封建文化,发展近代教 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3、成功原因 ①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 ③倒幕派建立政权后,进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④国际环境相对宽松。 4、意义 ①积极:使日本改变了封建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 洲强国。 ②消极: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 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三、美国罗斯福新政 1、背景 ①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②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赢得大选。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核心) 。 ③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④推行“以工代赈” 。 3、特点: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5、影响 ①积极作用 A、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B、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②局限性: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 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五、苏联和东欧的改革 1、改革背景 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东欧各国强烈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②1956 年,苏共二十大召开,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概况(见课本) 3、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 使改革陷入困境,东欧某些国家的改革受到苏联的干扰。考点 5 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一、秦汉时期 特征:时期主要往来的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 直到东汉晚期才和西亚、欧洲有了正式直接往来。 1、丝绸之路 ①开通条件 A、西汉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 B、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②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 ③意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中国的铁器、丝绸、 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 ①时间:汉武帝后。 ②路线:广东沿海港口→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 湾→印度半岛南端。 ③意义: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3、与安息的交往 ①安息利用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 ②安息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之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 4、与大秦的交往(指古罗马) ①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 ②166 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使者到达东汉(此史实记载于《后汉书》中) 。 二、隋唐时期 1、隋唐的对外交通 ①陆路 A、长安向东到达朝鲜。 B、长安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伊朗、阿拉伯、欧非国家。 ②海路 A、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 B、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湾。 3 长安、洛阳成为当时国际大都会。 2、对外交往概况:(见课本) 三、宋元时期 1、南宋时期,指南针传到欧洲。 2、元朝时,火药传到欧洲。 四、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1405 年开始) ①条件 A、明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指南针的使用,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 C、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②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③到达范围: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④评价 A、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 航海史上空前。比欧洲的远航早半外多世纪。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B 限:其目的不是发展贸易,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随 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结束。 ⑤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从唐朝开始,东南沿海一带很多人去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 更多的人去南洋定居,带动先进的生产技术,对南洋的开发作出的贡献(南洋:指 东南亚地区) 。 2、戚继光抗倭:台州抗倭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1565 年,倭寇基本肃清。 3、葡萄牙殖民者 1553 年以欺骗手段占领澳门,后长期租占澳门。 4、郑成功 1662 年收复台湾,意义:维护了祖国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符合中华民族利 益。 5、1685 年和 1686 年,康熙帝两次进行雅克萨自卫战,俄军损失惨重,1689 年签订《尼布 楚条约》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领土。 附: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矛盾日益尖锐。 ③由对外开放转入闭关自守。 2、对闭关锁国的评价:对防止西方殖民势力渗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几乎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 系,造成中国的落后。考点 6 中国近现代的开放一、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 1、1842 年 8 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 门户大开。 《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 2、1844 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 ,破坏了中 国的领海权。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 3、1858 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 10 处为通商 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 教。 4、1860 年 10 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5、1861 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二、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50 年代初, “一边倒” 。在当时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站在以苏联为首 的和平民主阵营中,这是维护自身主权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0 世纪 50 年 代中期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 的政治经济往来。 2、60 年代, “两个拳头出击” 。60 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为捍卫国家利 益、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两个拳头出击”的方针,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3、70 年代, “一条线,一大片” 。70 年代中美关系缓和,苏联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毛泽东提 出“三个世界”的构想。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得到恢复。我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 关系。我国开始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4、80 年代后“无敌国外交” 。随着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中 国外交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世 界上一切国家友好相处,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 三、现代对外开放 现代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①1979 年,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②1980 年,正式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 ③1984 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④后来,国家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以及环渤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 开放区。 ⑤在我国,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成就 ①农业方面: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 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②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 术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 路等。 ③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八专题 党的建设 一、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 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控制,但 后来剌史权力膨胀,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监督知州。 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 不法行为。 二、关于党风建设 1、1942 年开展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 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9 年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外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共产党 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 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 的大多数,纯结了干部队伍,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新政权起了重大作用。 4、1957 年,中共中央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反主观主 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1978 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 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 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从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来看党的执政能力 1、中共一大(1921 年 7 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 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 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 年 7 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 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 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 年 8 月) ①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 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 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 年秋) :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 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 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 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 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 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 12 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 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 想。 13、十三大(1987 年) 内容:①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 年) ①内容 A.提出 90 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 21 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 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 年) 内容: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附: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①表现 A.1922 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1923 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C.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 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D.1935 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E.1936 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 “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②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A.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寿县安丰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