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亚迪秦没地方充电电,可以买秦么,有什么损害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超快超轻超薄长待机:Macbook离完美只差一步
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作者:陈婷责编:汤姆
如果你能设计自己理想中的,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子?
超快。超薄。超轻。超长的电池寿命。海量的存储空间。足以保证多个程序同时打开的内存。要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屏幕、舒适的键盘、完美的声效。同时还要启动迅速、机身坚固、外表华丽。
当然,价格还要便宜。
刚上市的最新一代苹果笔记本电脑一举实现了上述特性中的好些条。你可能猜到了,这款新品最不能满足的一条要求,就是“价格便宜”。
话又说回来,配备了视网膜&(Retina)&显示屏的15英寸新款MacBook&Pro&是专门面向那些每日工作离不开笔记本电脑的专业人士的。这些人只要能搞到到2200美元(标配版)或者3750美元(梦幻版),他们会觉得物有所值的。
而且,如果先前网络上的反应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的话,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垂涎三尺之余,已经在忙着凑钱了。
苹果公司上一次重新设计自己旗下的笔记本电脑是在四年前。那一年,计算机产业迎来了一个有趣的新成员:MacBook&Air。MacBook&Air&采用了超薄的铝合金楔形机身设置,最厚的地方也只有三分之二英寸。而且,它很轻,开机速度也非常快,赢得了不少人的垂青。
苹果舍弃了当时的一些标准配置才实现了上述目标。这些被舍弃的功能包括DVD驱动器和以太网接口。最令人惊讶的是,苹果还舍弃了硬盘驱动器&。
MacBook&Air采用的是快闪存储器(附注:SSD的港台叫法,大陆称为固态硬盘),而不是传统硬盘驱动器上的旋转磁盘。快闪存储是一种记忆芯片,即使电脑关机了也能把所有的程序和文件存储下来。&
快闪存储有很多优势:它更坚固耐用,因为没有运转的部件;速度更快,尤其是在开机和运行程序的时候;节省电池电量,因为没有旋转的机械盘片;更安静无噪音。而且它还很小巧,因此,MacBook&Air能够比其他笔记本电脑薄。
然而,同旋转的硬盘驱动器相比,闪存驱动器要贵得多。尽管它的价格在持续下降,但在近期内,同样价格的闪存驱动器的存储量还比不上硬盘驱动器。
不管怎么说,虽然价格不菲,MacBook&Air&最终还是变得流行起来。现在,你也能买到又薄又漂亮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了。它采用的,就是和MacBook&Air一样的设计理念。
同样的理念把我们带向了新款MacBook&Pro。显然,苹果公司意识到闪存的价格和性能终于都调整到了一个合适的点,可以在它的&pro系列笔记本电脑上取代硬盘驱动器了。
没有了硬盘驱动器和DVD驱动器,苹果公司可以让新产品比前一款产品薄得多、轻得多。旧款目前的价格便宜了400美元。新的MacBook&Pro只有0.7英寸厚——和MacBook&Air最厚的地方差不多——,重4.5磅。在15英寸笔记本电脑里面,它不是最薄、最轻的(例如,三星9系列产品就稍微薄一些,也比它轻0.8磅。),但它无疑是一个可以单手持取的新机型。
苹果公司称其为“我们生产的最漂亮的电脑”。&MacBook&Air表示反对。即便如此,这款新笔记本电脑确实很好看,如果有一个最丑电脑博物馆的话,那么新&MacBook&Pro&一定连大门也进不去。
这款电脑的配置堪称极品,运行速度超快:最新的英特尔四核处理器、蓝牙4.0、一个记忆卡插槽和一个不对称扇叶的冷却风扇。不对称扇叶设计是为了减少噪音,因为不规则的叶片可以将空气噪音分布到多个频率中去。(哇,苹果公司是完美主义者吗?)
我没有拿着秒表坐在那里计时,不过我可以作证,“7小时”的电池可以很轻松地满足一整天的工作需要,如果你中间会休息、吃午饭,或者打一两个电话的话。HDMI&接口第一次出现在这款Mac产品上。通过这个接口,用一根电缆便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同电视机和投影仪连在一起(没有传统的视频接口)。
这款产品还配备有音效极好的大功率立体声扬声器和双麦克风。为什么要双麦克风呢?因为“以说代输”的口述输入方式是即将推出的新版Mac&OS,&Mountain&Lion&操作系统的一个新特点。苹果公司表示,在用户说话的时候,双麦克风能有效地消除背景噪音。
但是,你知道吗?什么内部的配置,且不管他。你只要一打开MacBook&Pro&的上盖,首先就会被出现在眼前的视网膜显示屏震惊:这可是新MacBook&Pro最抢眼的新元素。
视网膜显示屏是苹果公司给超高分辨率屏幕的名称。这种屏幕上的视点多到哪怕你把脸贴在屏幕上看,也分辨不出单独的像素。尽管视网膜显示屏已经为最新的和增色不少,但这是它第一次用在电脑上,的确很吸引人。
此款视网膜显示屏的分辨率为像素。也就是说,屏幕上有510万个视点,而普通15英寸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视点数目只有100万到200万。这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笔记本电脑屏幕。
不管视视频、照片还是文本,在这款令人震惊的高清屏幕上看,都会效果倍增。不过,要记住,要针对视网膜屏幕进行程序升级,否则原先的程序成像不会更清晰。
等待升级这件事不足以让你拒绝这台梦幻般的电脑。然而,其他不如人意的地方却有可能让你不喜欢它。
比如,这款产品只有两个USB接口。的确,它们兼容USB&2.0和USB&3.0。但竞争对手的笔记本电脑配有更多USB&接口。
似乎是作为补偿,这款产品配有两个Thunderbolt接口,用作硬盘驱动器、屏幕和其他附加组件的高速连接器。但不幸的是,它们的数量还不够多。
还有,这款灵感源于MacBook&Air的产品没有DVD驱动器和以太网接口。苹果公司表示,现在到处都有Wi-Fi了,如果想看电影,尽可以在网上看。&
坦率地说,苹果公司总是把结论下得太早&。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Wi-Fi,也不是所有的电影都可以合法下载。(难道没有坐过飞机吗?)变通的方法是,你可以买一个外置DVD驱动器(80美元)和以太网适配器(30美元)。
最后一个问题:这新MacBook要求重新设计电源线,配合它轻巧的机身。MacBook&Pro(以及这周升级的MacBook&Air)要求配备窄一些的MagSafe连接器。先前的电源适配器和新&MacBook&Pro&也互不匹配(至少在没有售价10美元的苹果转换器的情况下适是这样)。对任何先前为了在不同的地方使用而花80美元购买电源线的人来说,这真是令人非常失望。
这款新笔记本电脑能不能满足我们对终极笔记本的梦想呢?可以说是非常满足。在各项指标上,它都是顶级的:屏幕、键盘、音响、启动时间、外观、电池寿命以及快/轻/薄。而在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后,它还可以有大量的内存(最多16千兆字节)和存储空间。&
但是价格呢?距离我们的愿望未免太远了。不过,就像选汽车、房子,或者相亲一样,你总不能要求十全十美。所以,专业人士们,开始凑钱吧。
翻译:陈婷
大家都在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您所在的位置: &
超轻超薄笔记本
我要纠错:
热门城市:
甘肃省兰州
H湖南省长沙
湖北省武汉
海南省海口
河南省郑州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J江西省南昌赣州
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
吉林省长春
L辽宁省沈阳大连
N内蒙古呼和浩特
S上海市上海
四川省成都
陕西省西安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山西省太原
T天津市天津
X新疆乌鲁木齐
Y云南省昆明
Z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
加载中,请稍候...
暂无相关产品
笔记本新品
笔记本热门论坛
热门关键词
超轻超薄笔记本
产品定位:商用办公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512GB
屏幕尺寸:12.5英寸
厚度:12.05mm
评分:3.4 & (155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Atom x5-ZGHz/L2 2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闪存硬盘
硬盘容量:64GB
屏幕尺寸:10.1英寸
厚度:9.6mm
评分:3.4 & (228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512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4.8mm
评分:4.1 & (10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游戏影音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预留SSD卡位,可额外扩展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4.8mm
评分:4.3 & (12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触控本,变形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5.9mm
评分:4.1 & (12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商用办公本,Ultrabook(超极本),商用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180GB
屏幕尺寸:14英寸
厚度:15.9mm
评分:4.1 & (10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触控本,变形本,2合1PC,Ultrabook(超极本),商用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m7-6Y75(1.2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2英寸
评分:3.5 & (61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触控本,变形本,2合1PC,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M-5Y70(1.1GHz/L3 4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2.8mm
评分:4.1 & (14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3.9mm
评分:4.3 & (10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触控本,变形本,2合1PC,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M-5Y10(0.8GHz/L3 4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128GB
屏幕尺寸:12.5英寸
厚度:16.5mm
评分:4.2 & (10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4.8mm
评分:4.1 & (19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触控本,变形本,2合1PC,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M-5Y10c(0.8GHz/L3 4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180GB
屏幕尺寸:11.6英寸
厚度:15.8mm
评分:4.2 & (8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512GB
屏幕尺寸:14英寸
厚度:18.85mm
评分:4.0 & (4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4英寸
厚度:20.9mm
评分:4.2 & (8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家庭娱乐本,轻薄便携本,商用办公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6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3.9mm
评分:4.2 & (6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商用办公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128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3.9mm
评分:4.1 & (38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商用办公本,触控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4英寸
厚度:16.45mm
评分:4.0 & (1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128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5mm
评分:4.4 & (13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触控本,变形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Pentium NGHz/L2 2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512GB
屏幕尺寸:11.6英寸
厚度:18.45mm
评分:4.2 & (3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触控本,变形本,2合1PC,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4英寸
厚度:18.3mm
评分:4.2 & (9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m3-6Y30(0.9GHz/L3 4M)
内存容量:4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128GB
屏幕尺寸:12.2英寸
厚度:13.4mm
评分:4.0 & (5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游戏影音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预留SSD卡位,可额外扩展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4.8mm
评分:3.8 & (13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商用办公本,触控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4英寸
厚度:16.45mm
评分:0.0 & (0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轻薄便携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5-GHz/L3 3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
硬盘容量:512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3.9mm
评分:4.2 & (6名网友评分)
产品定位:游戏影音本,Ultrabook(超极本)
处理器:Intel Core i7-GHz/L3 4M)
内存容量:8GB
硬盘类型:SSD固态硬盘,预留SSD卡位,可额外扩展硬盘容量
硬盘容量:256GB
屏幕尺寸:13.3英寸
厚度:14.8mm
评分:4.1 & (3名网友评分)
1...第 1/20 页 | 每页 25 款 | 共 494 款
友情链接:笔记本电脑之十大最经典机型(下)
我的图书馆
笔记本电脑之十大最经典机型(下)
接着笔记本电脑之十大最经典机型说,我们还原科技,回忆经典!还记得你所见过的第一台索尼VAIO笔记本是什么型号吗?编辑见到的第一款应该就是学生时代所看到的二手PCG-505了,虽然当时对这款机器非常喜欢,不过最后还是因为经济原因放弃而购买了一台ThinkPad 600E。小巧、精致、坚固,是索尼PCG-505的最大特点PCG-505虽不是第一款VAIO笔记本电脑产品,但它是真正令VAIO唱响品牌的经典作品,在一片黑色和灰白的塑料笔记本中,PCG-505大胆的采用了银紫色调的镁铝合金机壳,高度的质感令人耳目一新,在不足一英寸的纤薄机身内,装备了当年高端的Pentium MMX 133MHz处理器,它甚至大胆的剥离了当年还相对普及的内置光驱,并口,串口和PS/2接口等设备,将它们由内置改为外挂,全面使用刚刚出现的USB接口作为主要接口。由于机身过于小巧,大量的扩展接口需要一个外置的扩展坞实现除了硬件上的出色,PCG-505还搭配了大量的娱乐及实用软件,避免落入“纯电脑”的老套中。PCG-505是当年震惊整个PC界的经典作品,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想过笔记本可以这样做。自PCG-505开始,VAIO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并且风靡PC界多年。说到505系列,那么有一款机器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2004年索尼推出的一款惊世巨作——X505,这款10.4英寸的笔记本最薄处仅有9.7mm,重量仅为835g,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让这款笔记本拥有了惊为天人的魅力。至轻、至薄、至今也没有哪款产品能言超越X505第一代与最后一代,索尼VAIO-505系列已经成为了传奇索尼VAIO-X505并不是量产的主流产品,但为了生产出这样的极限产品,VAIO在X505上实验了大量的新材料,例如碳纤维材质和石墨散热片,以及10层盲孔主板等新技术和工艺,这些技术的实用成功,造就了后来一大批著名的畅销机型,例如现役的SZ,TX,UX等中小型机器都广泛得益于X505上实验成功的新技术和工艺。现在,索尼VAIO的505系列已经不再推出新机型了,从第一款PCG-505到最后一款X505的这7年中,索尼以精湛的技术,优秀的品质让人们接受了VAIO这个品牌。除了505系列之外,索尼的VAIO还有许多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机型,下一页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笔记本上装DV,装进口袋,让人膛目结舌的VAIO说到笔记本品牌的创新精神,索尼VAIO绝对是最多的。许多新奇的点子,甚至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创意,在索尼VAIO笔记本上都可以看到,让编辑印象深刻的,是某次在二手市场上看到一款安装有DV摄象机的VAIO笔记本。现在安装有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已经是不胜枚举了,但是在2000年的时候,使用这样设计的笔记本还比较少,更不用说直接在机身集成一个数码摄象机那么大的镜头了。索尼VAIO GT就做了这样的尝试,它机身右侧有一个非常夸张的摄像头,加上后面用于操作的按钮,简直就是一个笔记本电脑与数码摄象机的综合体了。这款机器到底是笔记本内置了DV,还是在DV上附加了一个笔记本呢?索尼VAIO GT安装了具有68万像素的10倍光学变焦镜头!在这款令人印象深刻的GT上,VAIO首次开始尝试将笔记本电脑与收费网络服务相结合,用户可以通过机内的UrecSight软件,购买SONY的服务,实现网上现场视频和图片直播(On Air),其他用户可以通过Real Player来观看你的直播现场,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鲜有趣的时髦玩法。创新,并不都意味着成功,但是没有创新是不可能一直成功的不过,索尼VAIO GT甚至有些让人略感怪异的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能够接受的程度还是不会像普通笔记本那么高的。不过VAIO GT对于索尼来说,更多的是一次尝试,对于将数码产品融合、统一的尝试。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初这样的尝试,可能到现在,笔记本屏幕上方,也不一定会出现摄像头。索尼VAIO GT并没有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发售,不过由于我国“出色”的二手笔记本经营网络,相信很多人都在二手市场上见过它吧。当看到这款造型怪异的笔记本的时候,还真是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感觉呢。熟悉索尼VAIO笔记本的朋友,应该对2006年推出的UX系列不陌生吧。这台只有4.5英寸的UMPC(超级移动电脑)在推出之后,立刻就以其巧夺天工的设计,内置闪存硬盘的强悍性能,以及新颖的滑盖式设计得到了众多超迷你笔记本爱好者的追捧。那么,你知道这款机器的前身是谁吗?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没错,就是索尼在2002年推出的U1系列。索尼U1在推出后,人们才发现,笔记本电脑竟然可以做到这么小U1可以说是索尼VAIO在2002年最轰动的产品了,它是从GT系列改进而来的。一方面,U1小巧得惊人,比一本32开的书更小;另一方面,U1开创了一种新的双手手持使用方式,输入文字是通过一个称为Thumbphrase的软件,以左手的一根手指配合右手操作的Jogdial选字。双手握持的操作方式,让人感觉自己是在玩一部手掌游戏机VAIO还为U1开发了大量的配套软件,让它可以阅读电子书,查阅地图,配合GPS作为导航仪器,甚至还可以作为一个“智能移动硬盘”,用FlyingPointer软件通过i.LINK接口(即1394接口)在不同VAIO电脑之间自动同步或者备份文件。U1的最大成就在于超微型化的同时,提供了众多配套的实际应用,这让U1不止好玩而且好用,U1和其后的U家族一直忠实奉行这种思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UX系列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发展6代得来的杰出产品。只有创新,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索尼VAIO笔记本之所以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与其不断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这些值得我们记住的VAIO笔记本,虽然并不是每一款都在市场上大卖特卖,但是它们都具有让人过目难忘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综合起来就是索尼VAIO笔记本的特点——“创新无限”。敢争轻薄霸主的东芝R100,坚固长效耐用的松下CF19既然前面讲到了号称轻薄之王的索尼X505,那么就不得不谈谈当时和它唱对台戏的机型,来自东芝的Portege R100,这款笔记本虽然重量达到了1.09Kg,不过考虑到它是一款12.1英寸的机型,能够将重量减轻到如此地步,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了。东芝Rortege R100与索尼X505上市的时间比较接近,又走得是几乎相同的路线,因此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就把它们两个放在一起对比。当时还没有从事笔记本编辑这个工作的我,就是通过不少媒体上的对比评测文章,认识了这两款超轻超薄的笔记本电脑的。仅重1.09Kg的东芝Portege R100,再一次让人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薄、轻,这应该是所有人与东芝Portege R100亲密接触后最直观的感觉东芝Portege R100使用了初代的迅驰平台,不过它的处理器是超低电压版的奔腾M处理器,更省电,256MB内存与1.8英寸40GB硬盘算不上高配置,不过它使用的Trident CyberBlade XP4M独立显卡拥有32MB独立显存,这在这个类型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中是非常罕见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一般售价都比较昂贵,东芝这款Portege R100也不例外,这也造成了它在我国市场上有些叫好不叫座。绝大部分人看到它之后都会对它一见钟情,但是真正能够付钱购买它的人还是相对较少的。消费能力的不同,是国内笔记本产业与国外笔记本产业有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记本电脑一般都比较娇贵,不过有一些产品却可以做到“刀枪不入”,例如松下的三防笔记本——CF-19。三防是什么意思呢?三防是防水、防震、防尘的简称,这样的笔记本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工作,松下CF-19甚至被作为日本自卫队的装备,可见其良好的品质。不过松下CF-19似乎不能算太老,但是够经典,也勉强列入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中来吧。厚实坚固的机身,无所不在的橡胶保护垫,松下CF-19能应付任何意外三防笔记本有很多,但是三防的TabletPC又有几台呢?不仅仅是三防,CF-19的配置也十分不错。它采用了10.4英寸的XGA触摸屏幕,搭载英特尔超低压版酷睿Duo U2400处理器(1.06GHz、533MHz前端总线、2MB二级缓存),内置512MB内存和80GB硬盘,外置COMBO光驱。基于945GM芯片组设计,集成GMA950显卡,内建Intel PRO/Wireless 3945ABG无线网卡,支持iEV-DO、HSDPA、802.11a/b/g、Bluetooth v2.0、GPS等功能。预装Windows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操作系统。当笔记本不小心摔在地上的时候,当不小心把水杯打翻在笔记本上的时候,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吧。即使不在乎笔记本本身那些钱,但是里面存储的数据可能是无价的,对于一些重要工作使用的笔记本来说更是如此。因此,笔记本应对恶劣环境、意外情况的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而松下CF系列的笔记本正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当然了,价格也非常有佼佼者应有的身价……平板电脑专家的经典之作,国产厂商的超迷你力作前面所讲的三防笔记本松下CF-19是一款TabletPC,也就是可以将屏幕旋转,反转,直接在屏幕上书写、操作的笔记本电脑。说到这个类型的产品,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厂商——富士通。富士通号称是平板电脑专家,他们确实有这个实力,因为他们推出的几乎每一款TabletPC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其经典之作——Lifebook P1510。仅有8.9英寸的TabletPC——LifeBook P1510是富士通的经典之作轻巧、精致、电力持久,作为普通笔记本富士通P1510也是出色的在富士通LifeBook P1510之前,市场上虽然也有不少的TabletPC,不过却没有一款能做到如此小巧精致的。它使用了迅驰二代平台,算不上太老,但绝对是一个经典。虽然不能说最近火热的UMPC与它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它即使与市场上许多热门的UMPC放在一起直接对比,也不见得会有什么逊色。在2006年,这款机器的后继型号富士通LifeBook P1610出现后,它是正式退居了二线,不过它应付一下日常的工作还是丝毫没有问题的。如果价格合适的话,收一台当作外出用机,它绝对能让你满意。前面说了这么多笔记本,都是国外厂商的产品,难道国内笔记本厂商就没有经典产品吗?当然不可能没有,在编辑心目中,有两款笔记本就一定要跟大家分享,第一款就是来自于华硕的S300N。小巧、精致的8.9英寸笔记本,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得精彩一直以来,说到超轻薄式的笔记本电脑,人们可能会想到ThinkPad,想到惠普,想到日系的索尼,富士通;不过,恐怕没有多少人会能够想到国产的笔记本电脑。但是,2004年华硕推出的S300N,却向所有人都证明了,做这样的笔记本,并不是外国人的专利。8.9英寸的笔记本,比一本16开的杂志还要小,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华硕S300N使用了超低电压版的奔腾M处理器,时钟频率为1GHz,Intel 85GME芯片组,256MB内存,40GB硬盘。最令人兴奋的是,华硕S300N在8.9英寸的机身中,还安装了光驱,这让用户在使用时更加方便,这也是编辑之所以选它,而不选择更早推出的S200系列的原因。第一款堪称经典的国产笔记本出场了,那么第二款将会是那一台呢?编辑在这里卖一个小关子,翻到下一页,你就知道了!笔记本低价化功臣,以及差点被遗忘的苹果前面已经介绍了一款堪称经典的国产笔记本,那么编辑心目中的另外一款经典国产笔记本又是谁呢?我的选择可能让不少人吃惊,可能有人又会骂我枪手,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选择的是神舟天运P180C。这款笔记本的上市时间是在2003年,它使用了奔腾4 1.8GHz处理器,因此它的型号是天运P180C。当时它7000元左右的售价比同等配置的笔记本要便宜数千元,人们在用怀疑眼光审视它的时候,也有人开始渐渐接受它。这款神舟的第一代笔记本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它的售价随着时间而不断降低,直到去年,它还在以2999元的低价,继续为神舟征战。神舟天运P180C可以说是国产低价笔记本的开山鼻祖了从7000元左右降到2999元,在06年神舟天运P180C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相信即使没有用过,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用户也听说过神舟的名号。虽然很多人对他们的产品品质表示怀疑,虽然说不少人表现的对这些低价笔记本不屑一孤。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没有像神舟这样的厂商利用低价作为武器与国外品牌进行竞争,我们是无法享受到现在这样低价的笔记本的。你可以对它不屑一股,你可以对使用它的人表示鄙视,但是你无法否定它取得的成绩,无法抹杀它在中国笔记本市场的走向低价化、平民化中所起的作用。在编辑一直写到最后一款笔记本的时候,突然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完了,这么经典的笔记本怎么差点忘记呢?”如果你从头一直看到了这里,那么你应该也能够猜出编辑所说的是哪个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了。对,就是苹果。那么苹果笔记本那么多型号,哪一款算是最经典的呢?编辑选择了iBook G4。ibook G4是编辑的第一款苹果笔记本,不过用了一段后被卖掉了选择ibook G4带有着一定的个人因素,因为它是编辑的第一款苹果笔记本(也是唯一的一款)。当时刚刚参加工作,受到几个朋友的鼓惑后中了苹果的毒,因此在看到网络上有人转让这款笔记本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就将其收了。用惯了普通PC后再用苹果笔记本是比较痛苦的,不过华丽的界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在渐渐对苹果操作系统熟悉之后,就能够感觉到这个截然不同的平台给人带来的便捷了。14.1英寸的ibook G4在国内市场上没有12.1英寸的多虽然ibook G4没有PowerBook G4性能强劲,也没有后来的MacBook那么热销,但是它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平衡的性能,得到了很多苹果爱好者的喜爱,也包括编辑本人。苹果在改用Intel平台后,市场占有率大幅度上升,但是许多老的苹果Fans心中却依然保留着自己的经典,相信这款ibook G4,应该就是许多人心中的经典。好了,到这里,编辑所选择的20款经典老本已经为大家介绍完了。选择经典不可避免地会搀杂着个人的喜好,关于这些编辑非常愿意与大家共同讨论,分享。如果你心中有什么经典的老本,别客气,来文章的回复中一起讨论吧。关注电脑先生公众号:gfdnxs 你的建议和问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亚迪秦没地方充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