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是不是插上键盘控制鼠标和鼠标就能控制电视

在实践中认识微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05期
在实践中认识微课程
【摘要】:正实践在推动翻转课堂,推动微课程实验,于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微课程。2013年下半年,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山东省昌乐一中高一、初一年级所有学科先后进入翻转课堂实验。2014伊始,苏州高新区初三物理学科、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八年级地理等相继进入翻转课堂实验。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434【正文快照】:
实践在推动翻转课堂,推动微课程实验,于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微课程。2013年下半年,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山东省昌乐一中高一、初一年级所有学科先后进入翻转课堂实验。2014伊始,苏州高新区初三物理学科、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苏州工业园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生活教育;2011年10期
;[J];科学课;2004年10期
;[J];小学生时代;2002年Z1期
赵敏;;[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廖旭;任学藻;周自刚;;[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年01期
王斌;;[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7期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6期
李春;刘丽波;孔保华;;[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王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刘晓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玲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赵东;鹿振友;王丽宇;张建中;李宁;姜芳;;[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彭玉;龚勤;陈竹;;[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王桂云;;[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周亚荣;;[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周四新;张晋慧;张来;;[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刘长岐;张楠楠;郑懿;;[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曾秦琼;;[A];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刘沫;陈海宁;陈晓猛;;[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2年立项研究课题论文集[C];2003年
郭启彬;梁开祥;任乐功;;[A];山东煤炭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罗和理;[N];石狮日报;2010年
徐小艾;[N];江苏法制报;2006年
刘向东;[N];四平日报;2006年
申文利;[N];长白山日报;2008年
韩沫?于周琴;[N];长白山日报;2008年
王双;[N];盘锦日报;2010年
李 灿;[N];经济参考报;2003年
记者龚永泉、杨晴初;[N];人民日报;2002年
李泓冰、杨晴初、吴焰;[N];人民日报;2004年
嵇元;[N];新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庆军;[D];复旦大学;2005年
赵万峰;[D];西北大学;2005年
王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王建明;[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张美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庄惠明;[D];厦门大学;2008年
凌欣;[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张峰;[D];苏州大学;2008年
何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苗光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丽娜;[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沈鲁清;[D];同济大学;2007年
李波;[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黄贞意;[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王运贵;[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陶宏敏;[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鲁修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房丹琪;[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韩小荣;[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刘晓波;[D];清华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黎加厚的微课程定义:  “课”和“微课”的含义
  在经典教学论的学术专著中,对“课”的定义是:“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
  观察和分析一节课的组成,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材-各类数字化媒体-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与反馈-学习环境等多种要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互动,构成了教学系统的生命活动。
  与“课”的概念相对应的“微课”(微课程),是最近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去年,当大家注意到可汗学院的课程是一小段一小段讲授知识点的“小”课程,就开始把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称为“微课程”。后来发现,仅仅是一段“微视频”,如果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没有改变,这样的“微视频”还在停留在上个世纪的“积件”的思路上,即将课堂录制的课堂实录视频切片,做成一个个教学片断,目的是用作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或者用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反思的“微格教学”。我们给“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6分钟最佳)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这段“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的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因此,有关“微课程”的评价标准,需要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要包括学习单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
  为什么“微课程”的视频时间要在10分钟以内,这是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的研究,一般,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我们在各地培训教师设计微课程的实践也发现,其实,微课程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为佳,超过6分钟,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微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情境的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如音频(录音)、PPT、文本等格式的媒体,不一定局限在微视频格式。
  三、微课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
 在面向社会的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中,开始出现了一种短小的电视教育节目,被称为“Micro Course”(微课程)、“Mini
Course”(迷你课程),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钟讲述一个主题,如“Who
to”(如何做……)节目,用微课方式几分钟介绍一种小技巧,诸如“如何打领带”,“如何做比萨”等。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大规模进入正规教育的课堂中。
  “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到来,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前面提到的传统的课的组成结构将会发生变化,那就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手机(或者其他的设备,如iPad、三星平板电脑、MP4播放器等)学习原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传递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们的浓厚兴趣。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
  四、微课的评价
  目前,国内教育界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微课的评价标准,一般由组织微课推广或者比赛的教育主管部门设计评价标准。微课程的评价标准分为5项指标:
  表1.微课程评价表
  总体评价:
  下面是评价指标的简要说明:
聚焦:微课程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学生能够自己通过阅读教材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教师制作微课程。
简要: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简明扼要地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
清晰:微课程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无质量缺陷。(例如:PPT画面能够清晰地呈现学习内容;视频画面清楚,不抖动、不倾斜等。)
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要注意,技术的目的在于辅助学习,切勿滥用技术,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5. 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
  五、如何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
  我们在北京、上海、山东、深圳等地的教师培训活动中,发现部分一线教师在刚刚开始学习微课程制作的时候,往往把微课设计成为了小课件,没有掌握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微课程?反映了大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长期以讲授为主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维定势。因此,学习运用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微课程设计制作方法。根据我们在上海闵行区、山东淄博、深圳福田区开展的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的经验,我们总结出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1. 时刻谨记您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 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 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 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 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 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 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12. 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 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这个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 开始时,要介绍主讲老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
  15. 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的类似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 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 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很多时候,细节往往影响了微课程的使用效果):
  l 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
  l 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
  l 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
  l 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
  l 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每天一次大便但每次时间都是10分钟...
我每天一次大便但每次时间都是10分钟.....
我每天一次大便但每次时间都是10分钟左右要遵个几分钟才拉的出来,拉出来都是黄黄的这算不算便秘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等疾病
擅长:痔疮便血、肛门瘙痒、肛周囊肿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乳腺增生,副乳乳腺癌,急、慢性乳腺炎
&&已帮助用户:465565
指导意见:这个应该是属于脾胃失调,在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们可以配合口服整肠生,可以调理肠道菌群调理肠道功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大便时间
能自己调理嘛
回复:可以调理。多吃蔬菜和水果,必要的时候口服药物
小时候因为手淫过度导致现在身体素质特别不好已经在戒了身体会慢慢恢复嘛
回复:当然会逐渐恢复
大概要多长时间
回复:这个可能两个月到4个月左右
1年会不会恢复正常还有点早泄
回复:当然可以回复的
感觉睾丸有一个有东西
回复:这个不用过于关注没有其他症状就行
真的嘛不会影响以后生育吧
回复:不会影响的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肺气肿,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脓肿,急性呼...
&&已帮助用户:158991
指导意见:你好,这应该不能算是便秘,考虑可能是肠胃功能紊乱,可以服用肠道益生菌来改善一下,并且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适当运动,多吃粗粮,来改善!
请问顽固性便秘症状
专长:乳腺外科、肛肠疾病、烧烫伤
&&已帮助用户:219576
生物反馈治疗
  是一种以意念去控制机体功能的训练,以前被用来治疗大便失禁,近年已有较多文献报道用于治疗盆底肌肉痉挛性便秘,包括气囊生物反馈法和机电生物反馈法两种,其通便的成功率可达75%~90%。
问婴儿三天没大便了,算不算便泌,应...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骨折,妇科疾病,先兆流产,性病等
&&已帮助用户:11978
问题分析:你好,这个孩子三天没有大便了,有点轻微的便秘,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选择多喝水,然后就是按摩下肚子意见建议:这个多数情况是水分摄入少了,尤其是奶粉喂养的情况,如果四天以上没有大便,还可以肛门使用开塞露刺激排便的
问请问顽固性便秘症状及治疗
专长:股骨头、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
&&已帮助用户:220665
你好,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便秘多见于老年人。 一般治疗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玉米、大豆等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加强锻炼。 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顽固性便秘症状便秘的治疗方法病因
专长:抽动症、手足口病、血管瘤
&&已帮助用户:220715
过敏性结肠炎、先天性巨结肠、肠管肿瘤、手术后并发的肠粘连、部分性肠梗阻、子宫肌瘤等,均可能影响排便,致使粪便在肠管内的停留时间过长,最终造成排便困难。另外,部分肛肠疾病同样会诱发便秘,比如痔疮、肛裂、肛瘘等。
问算不算便秘
职称:医师
专长:喘息样支气管炎,肺炎,感冒,过敏性肺炎,哮喘,细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
&&已帮助用户:39341
问题分析:你的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便秘的情况。尽量清淡饮食为主,可以配合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加胃肠道蠕动。要避免久坐久卧。尽量不要食用辛辣的东西。增加体育运动。意见建议:可以配合使用西沙必利或者是依托必利片,增加胃肠道蠕动,促进胃肠道气体的排出。配合口服通便灵胶囊。建议加上四磨汤口服液。消积止痛顺气降逆。配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液。缓解出现的便秘的情况。
问有时候大便少,这算不算便秘呢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老年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危象
&&已帮助用户:78922
指导意见:根据你的描述大便不干燥的话,不属于便秘。平时多喝水清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多运动,增加食物的摄入,每天养成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便秘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您所在的位置是:
微课程技术创新教学理论与方法的重要突破录入:xzs&&点击次数:790&&录入日期:日&
微课程技术创新教学理论与方法的重要突破
张武威,黄宇星
摘要:微课程技术创新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与以往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相比较,在于它加强了课程结构“解集作用”的技术创新教学应用,即围绕着以“知识点”教学为核心,催生了具有教学内容“微”、教学时间“微”、教学媒体“微”等教学优势,从而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教学模式的变革。
关键词:微课程;技术创新;解集作用;翻转课堂
2007年,萨尔曼?可汗创办的美国非盈利教育组织可汗学院,对传统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11年,他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再造教育》,将“微课程”及“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向大会推荐,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比尔?盖茨称他为“预见了教育的未来”“引领了一场革命”。萨尔曼?可汗的最大贡献就是使“用视频再造教育”的理念得到推广,并创造了微课程在线教育模式,由此被誉为美国在线学习的教父。于是,人们开始意识到,以往在线教育课程资源的结构和体系,如果能够利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实践,并加强其技术创新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或许可为我国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微课程技术创新教学的理论
自2001年以来,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开创的“开放课程运动” (OCW)到2003年我国开展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及2011年开展的“视频公开课”建设等,全都是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在线课程,推动了我国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为何以往的在线教育却没能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深刻的变革?我们认为,这些在线课程大多是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实况录像,并以1:1的形式上传到网络上通过重放来再现教学场景,学生是以旁观者的姿态进行同步或异步点播学习,教师除了用于辅助教学外,却没有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变革。
由于人们利用微课程创新教学的实践才刚刚起步,它能否引发教学变革还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商业(或企业)从技术中获得切实的商业价值的基本理论,以此作为微课程技术创新教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这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传统教育教学深刻变革,我们所必须具备的战略性研究思维。如美国颁布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通过回顾和总结了近30年来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经验与教训,最终才意识到“教育部门可以从企业部门学习的经验是,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之所以要这样强调,是因为我国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欠缺和不完善,如“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等,是造成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创新教学能力“差距”的根本原因。
美国西北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博士、解集咨询公司总裁默舍-尤德考斯基通过考察过去30年来商业(或企业)的技术革命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基本理论――解集作用(Disaggregation)能引发革命。即把东西“拆分”成更小、更灵活的部分(模块),经重新“组合”后会引发雪崩似的变革。尤德考斯基认为,商业和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和体系,如果能够找到那颗构成技术体系的能引发雪崩的“小石子”,并拆散它们的结构,可以释放出犹如雪崩般的巨大能量,足以改变整个产业的面貌。我们认为,商业(或企业)的解集作用能引发革命,这个基本理论也同样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技术创新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而且,微课程与以往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相比较,其技术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突破就是对传统的“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实现了解集作用的技术创新,为传统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的创新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目前,全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三大平台( Coursera、Udacity、edX)全都是由计算机科学家发起的,这恰恰表明慕课发展首先也是要依靠技术创新的支持,才能使在线教育的发展取得重大的创新与突破,否则,推动教育变革有可能成为空想。而且,慕课技术创新教学的关键是它找到了那颗能引发教育变革的“小石子”――微课程(或微视频),从而使慕课成为一种在线教育的高级形态。
二、微课程技术创新教学的方法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在课前与课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一般也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还是要依靠教师去言传身教。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与以往占主流地位的课程资源大多是以课时(包括单元和章节)为单位开发的,存在着资源“颗粒度”过大,缺乏二次开发、解构和重组再利用的整合意识,更缺乏由一个“主题”统整的教学资源类型,导致缺乏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课程资源类型,从而造成课程资源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然而,微课程对传统课程结构的解集作用一一即利用“拆分”和“组合”技术创新教学的基本方法,将从根本上改变原本课程结构的陈旧面貌。
(一)微课程对传统课程结构的拆分
传统理念认为,教学是以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这是教学的主要部分,甚至是全部,这使得传统视频课程大多是以一节课45分钟时间为录制单位,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精心打造的、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讲授环节的再现。然而,学生利用视频课程学习往往只要掌握某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即可,但又不得不完整地浏览整个视频课程,浪费了学习的时间与精力。可汗学院的微课程是以“知识点”教学为核心而精心设计与开发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却对全球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由于微课程对传统课程结构的拆分,是以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规律、公式、命题等)教学内容为核心的拆分,并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呈现形式,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教学特性和效应:一是微课程的教学时间“微”:一般只有10分钟左右的学习时间;二是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微”:一般只涉及一个知识点教学内容;三是微课程的教学媒体“微”:一般学生可自带数字化设备(BYOD)进行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
萨尔曼?可汗认为,一旦学生理解了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其中的逻辑关系,后面的学习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即便是学生每次只掌握一个基本概念,也能在其后的学习中将这些概念简单的信息进行融合、扩展,进而真正掌握一门学科。这是由于概念学习既是学生发展智慧的核心,同时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于是,他的课程是以讲授知识点为主的“小”课程,每段视频课程时长约10分钟,由易到难的“进阶方式”将相应的微视频衔接起来进行视频教学,并设计和配置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搞懂每一个未来还要用到的基础概念之后,再继续往下学。而且,他的教学方式选择了将复杂问题分解成一些相互关联而又易于理解的小问题,确保学生在彻底理解并掌握一个问题的本质之后再进入下一个问题的学习。在可汗学院的影响下,慕课课程开始了以微课程(微视频)为主体的形式出现,如Coursera课程将每堂课分割成体现相关主题的3~5个的交互式短视频,这样既方便学生按主题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又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交互学习。
尤德考斯基认为,如果解集作用产生了创新,那么,解集作用的益处(优势)就会出现;而且,创新至少能够带来一个或多个的益处,甚至有可能是全部的益处。微课程解集作用技术创新教学的优势是:一方面,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以“注意力10分钟法则”和“视觉驻留规律”为理论基础,不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而降低学习效率。2013年4月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短视频可以有效减少在线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生“走神”的现象,有助于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微视频能够方便地暂停、倒退、重复、快进,具有“人机一对一”的学习特征,它只要不到10分钟的学习时间就能达到与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这就是心理学意义上“一对一效应”的学习效率。因此,微课程教学满足了信息时代凸显“注意力”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于是,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不仅仅作为配合教师上课的教学资源而存在,还应该通过与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
(二)微课程对教学内容的组合
尤德考斯基认为,解集作用的技术革命,技术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技术内部的组合方式,但却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且,根据商业解集作用的成功经验,在解集作用之后各部分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衔接(组合)方式。微课程具有巨大的教学应用潜力,但也有人提出质疑,将教学内容过度碎片化、简单化,使得教育弱智化。为了避免微课程建设存在“过度简化”的知识表征(组织)倾向,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还要满足奥苏伯尔提出的“不断分化”和“融会贯通”的人的认知组织的基本原则:一是微课程对课程结构的拆分是将某门课程由主题到具体知识点为学习单位的拆分,遵循不断分化的原则;二是微课程对课程结构的重新组合是将知识点学习内容组成某门课程或主题学习内容的组合,遵循融会贯通的原则。即单个微课程教学内容的组合,除了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外,还要提供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评价、微反馈等相配套的教学模块,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学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每个知识点;而多个微课程相互联系的组合,是将多个离散的微课程学习内容,通过目录结构、网络链接等形式统整在某门课程或主题的学习内容,体现微课程学习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目前,基于网络的连接(链接)学习已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美国在《国家教育技术计划2010 (NETP)》的基本框架中,就提出“连接的教学实践”,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用“连接”取代隔离,课堂教师可与网络充分连接等,并强调由相关资源、课程、人、技术、过程等组成的“技术赋能学习模型”教学应用的行动建议,以此来变革美国教育。在美国“连接的教学实践”的影响下,微课程教学虽然与开放教育资源(OER) -样具有开放性、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但它更加注重网络链接学习的开展,而不仅仅是对教学(学习)资源的制作和发布,如Coursera微课程具有背景资料的超链接设计,让学生可以先链接到网上查看资源,再继续往下学习。萨尔曼?可汗也坚信,知识点学习是层层递进和相互联系的,于是,他设计的微课程就用计算机软件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建立一个知识地图,让学生可以建立起知识间相互联系的学习,而不是孤立的学习。但“可汗模式”也存在着不足,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斯卡达认为,其教学方式存在着“过度简化”的缺陷,它总是利用特定例子来解释概念,如果人们遇到其他例子时,可能会糊涂……这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却可能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
由于微课程学习大多是复杂概念的学习,利用预定知识的表征倾向不利于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与建构,只有具备开放性、动态性的多维度知识表征和多角度的知识学习,才能提高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因而,戴维?彭罗斯教授将微课程教学内容的组合比喻为一个“知识挖掘”的平台,即微课程的知识表征不仅是以“静态”的层级化形式存在,如相关背景资料链接等,而且是以“动态”的网络化形式存在,如交互平台链接等,即微课程不仅仅由课程建设者来创建,还可以被网络上所有学生再创建,从而产生了具有“学习生态”理念的课程结构组织形式。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的微课程项目研究,就已经从以直接传递教学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微课程,逐步向以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各种主动探究活动,自主建构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微课程转变。因此,第二代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交互性”的知识表征倾向,更有利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应用。
三、微课程对教学方式的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教授认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学习方式是一种知识精加工型学习,而信息化学习方式是一种知识贯通型学习,学生是从掌握关键性的知识内容开始,进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整体掌握的过程。微课程教学具有“微”学习内容的技术创新教学应用,促进了传统课堂“微”评价方式的技术创新教学应用,从而推动了“微”教学方式的技术创新教学应用,以适应信息时代学生从“知识精加工型”向“知识贯通型”转变的学习需求,这是微课程解集作用技术创新教学的最大优势,同时也迎合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一)微课程“微”学习内容的创新
微课程与以往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相比较,其技术创新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传统课程结构实施了拆分和组合的解集作用,改变了传统以“大型课程”为主体统整在线课程资源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了在线“微型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形态。2008年,美国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戴维?彭罗斯教授将微课程资源比喻为“微型的知识脉冲”,并认为它只要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就能够取得与传统的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萨尔曼?可汗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任何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自定进度学习视频并做练习,然后在课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就可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微课程“微”学习内容的创新,除了具备拆分和组合技术创新教学的基本方法外,还要具备练习和讨论等教学环节的支持,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需求,即在知识点学习中嵌入微作业,让学生以“进阶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并在重要知识点学习中嵌入微讨论,让学生以参与式方式开展互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果。目前,在慕课的影响下,微课程的“微”学习内容不断得到创新与发展,它不仅仅限于微视频、微练习、微讨论等教学环节的加入,而且将覆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二)微课程“微”评价方式的创新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和调节作用。可汗学院在创办之初还没有意识到在线教育融人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最初的软件(教学平台或教学系统)只是关注在不同知识点学习时可随机抽取试题的应用上。然而,这种原始软件的编写却忽略了很多教学细节,虽然学生能够进行大量的练习,但教师却无法真实地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于是,萨尔曼?可汗编写的软件增加了一个数据库,这样就可以追踪每位学生答对或答错了多少题、用了多长时间,甚至还可以了解学生是在什么时候做题的。对此,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或许是学生们的反馈。因此,他不断扩大并改善这个软件的反馈系统,现在不仅可以知道学生在学什么,而且能了解到学生是怎样学习的。
有专家称,慕课发展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是撬动教育变革的支点。然而,慕课在发展初期,它是以大规模、开放性赢得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但与以往在线教育相比较,关键是它具有在线学习、社交服务、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集成一体的技术创新教学应用,核心是它具有“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包括教学评价技术)创新教学应用。在慕课的影响下,微课程与慕课的教学评价具有趋同的特征,即微课程以知识点教学为核心,体现以“微视频十交互式练习十及时反馈”为主体的学习单位,这样不仅凸显了关注注意力、自主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创新的重要性,而且凸显了关注教学评价创新的重要性。微课程教学评价(反馈)的创新,是在学生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开展“微评价”方式的创新,它具有教学评价及时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及主体多元化等特点。一是微课程教学评价是一种及时性的微评价,即对学生知识点学习的表现和反馈给予及时的评价,并要求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能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二是微课程教学评价是一种互动性的微评价,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在知识点互动教学过程中形成短小精练的评价。三是微课程教学评价是一种共享性的微评价,要求教师在网上或现场发布评价信息,让全班同学都能充分共享评价结果。微课程开展“微评价”方式的创新,是以每位学生知识点学习过程中详细、系统地记录与统计的数据为基础,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每位学生或全体学生在知识点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此来保证在线教育“微”教学方式的顺利开展。
(三)微课程“微”教学方式的创新
微课程与在线教育相结合可理解为“微型在线开放课程”,可以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相结合来创新教学方式。目前,微课程“微”学习内容的创新,具有教学时间碎片化、教学空间移动化、教学媒体微型化等特点,可借助网络共享平台、交互学习平台、学习工具和学习空间,以及借助“移动网络十手持终端”等技术创新教学应用,可以促进“微”教学(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微课程能够促进“微”学习方式的创新。在传统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中,学生有可能要同时学习多个知识点,然而,利用微课程教学让学生围绕知识点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满负荷学习,也可以围绕知识点随时随地开展交流、讨论学习,它不会占据学生大量的时间,也不会消耗学生太多的精力。而且,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不再单纯依赖教师讲授和教科书来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学习,从而使学习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学习方式也变得越来越灵活。以微课程为学习单位,让学生掌握了课程教学知识点学习的自主权、自由权和选择权,从而确定了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有效弥补了现行学校教学存在“一刀切”课程设置的弊病,摆脱了传统“大型课程”被动式教学理念的束缚。因此,利用微课程开展“微学习”活动,能够为学生知识点学习创造随时、随地、随意和随需的自主学习与交互式学习环境。
第二,微课程能够促进“微”教学方式的创新。在知识“大爆炸”的生活时代,教师课堂教学需要传授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生可自主支配学的翻转。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是通过 教师的“课中”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是通过学生“课后”的作业、练习或实践来完成;而在 翻转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即知识传授是通过网络在“课前”来完 成,知识内化则是在“课中”经讨论、交流来完 成,而在“课后”学生是以完成更高层次的知识 探究学习为主。
2010年9月,美国教育部曾发布一份在线学习的长篇研究报告表明:平均来说,在线学习至少和面对面学习一样有效。如果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会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都好。可汗学院践行了微课程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颠覆了夸美纽斯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破了传统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甚至被认为正在翻转课堂。2010年,美国中小学开始了利用可汗学院课程进行翻转课堂实验。在国内,利用微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验最初是从基础教育开始的,现已推广到高等教育领域与职业教育领域等,如上海交通大学于2012年推进了在线教育平台――“南洋学堂”的实施,在校内试验与推广了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应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来推进在线教育的发展。
(一)课前教学模式的变革――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萨尔曼?可汗认为,按照传统的普鲁士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是以班集体的讲授式为主,其学习进度是“一刀切”的课程模式,从而造成教与学相互脱节,学生机械被动学习,而不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即让学生能够自主掌握学习节奏的学习。互联网在线教育创造了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由此成为个别化、个性化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几乎占用了所有课堂时间,成了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这个教学环节可以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却占据了课堂宝贵的时间用于学生的知识传授;而知识内化环节则需要通过师生的讨论、交流来完成,却放到了难以找到教师或他人帮助、指导的课后,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挫折感,丧失了学习的动机。然而,在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中,利用微课程代替教师的知识点讲授从课中移到了课前,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并在教师指导、控制与管理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而将课堂宝贵的时间尽量用于学生的知识内化,也就是相当于将课后部分作业搬到了课中来完成,这样学生就不再需要通过大量的作业就能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改变了传统课堂知识点教学模式。
(二)课中教学模式的变革一~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萨尔曼?可汗发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反复经历了各个教学流程之后,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无论是否有困惑或还有多大的困惑没有解决,课程都将进入下一个主题教学。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在原有困惑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建立下一个概念学习会增加学生新的困惑。萨尔曼?可汗认为,那种只管要学生快速向前,而不管他们面临的“瑞士奶酪式的保证通过原有基础继续建构的间隙”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效果适得其反。这是由于学生所接受的是“瑞士奶酪式”的教育,导致他们的知识基础不扎实,就像瑞士奶酪一样,从表面上看是坚硬而完整的,但里面却布满了小洞;传统普鲁士教育模式下的每个学生都是“瑞士奶酪式”教育的受害者。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知识讲授始终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现在人们意识到,教师的知识讲授环节只是教学的一个支撑部分,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教师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容易造成学生总是处于被接受和被灌输的地位,教师知识传授的完整性容易限定学生知识探究的边界。在可汗学院取得成功之后,人们却发现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也能代替教师的知识传授环节。但是,翻转课堂不是在线视频的代名词,教学视频不能替代课堂教学,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看来,它仅是翻转课堂的一部分,“把看教学视频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回到课堂上完成练习作业”,这只是翻转课堂的1.0(初级)版本,并不是翻转课堂的全部。翻转课堂的教学优势由于微课程开发具有明显的“草根”成分,可以不依赖专家或专业人员,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创作者,使课程资源开发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以微课程为教学单位,教师能够围绕知识点组织各种学习材料,以及借助学习分析技术精确地诊断、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并随时随地为学生“推送”各种学习材料,或给予学生“一对一”的个别化指导,让课堂教学从正式学习延伸到非正式学习,从而使传统以“教室、教师、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变革,形成了既没有固定教室也没有固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因此,利用微课程开展“微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师知识点教学创造随时、随地的课堂教学环境。
四、微课程对教学模式的变革
199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EricMazur教授就提出了“学习”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知识传递,然后是知识内化。这一观点现已成为翻转课堂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即翻转课堂正是对传统课堂“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教学环节并不在于课前利用微课程开展自主学习,而是将传统课堂知识点讲授环节移到了课前,使课中释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知识点学习的作业与讨论(交流)及教师的答疑解惑等,以此来填补每个学生“瑞士奶酪式”教育的间隙,从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忽视“瑞士奶酪式间隙”的弊病,以及“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学习对象授课而造成的问题。因此,利用微课程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优势,就是使课堂教学师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为了预测解集作用的创新是否具有革命性,尤德考斯基提供了三个检测标准:一是如果创新能引发多重解集作用,那么它造成雪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二是如果创新能引发各种解集作用,那么它掀起革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三是如果创新能有效满足人类某种基本欲望的创新,或者在特定类别能掀起独特解集作用的创新,那么它掀起革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我国在利用微课程、慕课等新型课程资源推动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解集作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强对“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以及满足“微时代”学习需求的技术创新教学应用,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或在线教育产生颠覆性的变革。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15.12)
录入【校长室】&&
上一篇:下一篇:
&&暂无评论
用&&&&户:&不填为匿名
内&&&&容:&300字以内
验&证&码:
联系我们 |
扫描一下立即关注东营市第二中学公众号
版权所有&&东营市第二中学&推荐分辨率:以上&推荐浏览器:谷歌&火狐&IE9
学校地址:东营市海河路589号&电话:(办公室)&(教务处)&E-mail:
网站备案: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手柄控制鼠标键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