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的生产成本的核算得有多高

您的位置:>>>正文
诺基亚105手机制造成本14.2美元 利润率29%
  北京时间6月30日消息,根据IHS的拆解报告显示,诺基亚低端功能手机105的组件成本只有13.50美元,加上70美分的组装费,总计14.2美元,手机利润率达29%。
   诺基亚105功能手机之所以利润率相当不错,主要是因为它采用单芯片。相比而言,诺基亚1100采用了6颗芯片。
   报告称:&IHS将105功能手机与旧款诺基亚1110 进行对比,它们面对的市场相似。1110需要6个芯片,组装成本是105的3倍。&诺基亚105将几乎所有系统功能整合到一个芯片中,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105手机采用的是英特尔PMB7900整合芯片,PMB7900将基带、射频收发器整合,支持GSM/GPRS功能。由于高度整合,105总体只有3个集成电路,之前的1110有6个。
   另外两个IC一个是Skyworks提供的SKY77580,还有一个是美光提供的NOR闪存设备,还有其它一些无源元件,所有芯片成本5.25美元,占了组件总成本的39%。
   105采用的是低分辨率彩色显示屏,成本2.25美元 ,天马微电子提供是供应商之一,还有其它企业提供显示屏。(Idle)
责任编辑:陶文冬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诺基亚窘境:高效率的成本控制思维杀死创新
稿源:IT世界经理
9月底,北京国际通信展上人流如织,诺基亚的展台却稍显尴尬:面积小,装潢简单,大部分展品都是老机型,很多还是机模。只有N9是个例外&&这款本月即将面世的手机有着炫酷的造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围观,常常是六七个人聚成一圈,只有一人能把玩一下仅有的这台N9真机,其他人只能玩玩机模。&怎么这么抠门啊&&&有挤不进去的人嘟囔一句,继而离去。
诺基亚展台不远处,包括HTC、华为、中兴、酷派等新秀的展台就&阔气&了很多,真机多,驻足者也多,中兴甚至抢先发布了首批搭载Windows Phone7.5系统的智能手机Tania。&在智能手机时代,迟缓的反应机制使其产品和系统在研发上市环节滞后,诺基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称。
其他层面的压力也在蔓延。近两个月中,有媒体关于&诺基亚渠道崩盘&、&为WP7手机上市清理库存&的报道,迅速被转载,并迫使诺基亚出面澄清。北京迪信通公司副总裁金鑫也认为有些说法经不起推敲,诺基亚是全球手机制造商中以销定产做得最好的企业,它的多周订单管理机制使其可以预测到下一个月的产品销量,进而调控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清理库存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目前问题的本质在于诺基亚正面临一个产品创新的断档期,缺乏重磅级产品。&有诺基亚分销商人士称,尽管诺基亚目前在中低端市场还有大量的非智能机在销售,但危机已经存在。
在最辉煌的时候,诺基亚盘踞了全球手机市场40%的份额,为芬兰政府缴纳了占全国21%的企业税。但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在从2007年至今的短短4年中,诺基亚的市值已暴跌75%,曾一度被传将被微软收购。
昨日因种今日果。2007年当乔布斯将全新玩法的iPhone手机的神秘面纱解下,迎接粉丝们起立欢呼时,诺基亚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我们早就试过触摸屏,但消费者并不感兴趣。&
事实上,诺基亚提出智能手机概念机比iPhone早了10年,触控技术比苹果早3年,Ovi比苹果App Store早了1年。诺基亚创新部门前主管Juhani Risku曾撰文称,在诺基亚研究院有5000名专业人士,其中有500人极为出色,有着&杀手级的灵感&,不幸的是,他们研究出来的创新方案,最终出现在了对手的手机上。
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诺基亚的创新步伐?曾经的霸主为何会陷入如此的窘境?
失效的成功密码
上世纪90年代,诺基亚曾一度拥有五大部门:消费电子(欧洲第三大彩电商)、移动电话(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手机商)、电信(主攻运营商市场)、电脑及电缆设备业务和基础工业业务(主做橡胶、化工等),但过于多元化的扩张,使其一度出现亏损。
1992年走马上任的新总裁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做出了一项作为挑战者的正确决定,放弃除移动电话和电信之外的其他业务,倾尽全力主攻GSM通信标准的技术和产品,并最终一举超越摩托罗拉,成为2G时代的霸主。
与GSM共沉浮的岁月中,诺基亚逐渐摸索出了多项竞争的法宝:良好的产品和通信质量,这是作为移动终端产品的最基本的要素;发达的渠道体系,严格的渠道管控能力,使得其经销商和商店遍及全球各地,包括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是其他品牌所不能达到的;丰富的产品线,诺基亚的产品线可以覆盖高中低端各个价格段,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完善的售后体系,售后网点分布极广。
但是,这些曾经成功的体系似乎正在反噬诺基亚的转型。台湾大学副校长汤明哲就曾撰文指出,诺基亚是个追求高效率的公司,成本控制做得很好,但这种&高效率的成本控制思维,杀死了诺基亚该有的创新。&
&价格战是产业成熟时期最有效的竞争手段,诺基亚是全球老大,一款机型迅速可以销售几百万台,大量采购就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它建设了大量的制造工厂,控制好了运作成本,其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利润空间。&有诺基亚分销商负责人称,诺基亚还发展了一套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硬件部件设计体系,换个壳就能出一款新机型,而一旦产品开始不受欢迎,大批量采购以及庞大的制造工厂运营支出,反倒成为了一种累赘。
该人士还称:&诺基亚并未完成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更多还是一个制造工厂,而智能手机时代已是生态链的竞争,不仅要比拼硬件,还要拼操作系统与软件应用,后两部分并不是诺基亚的强项。很多时候,诺基亚硬件为王的思维主导了软件的开发,而软件的滞后又拖累了硬件的销售。&
迪信通副总裁金鑫介绍说,智能机的销售跟以前卖2G手机完全不同,外观和硬件配置已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手机能否卖得出去,主要靠操作系统和软件应用。目前诺基亚产品在迪信通的销量已经由辉煌时的35%,下降至20%左右,&尽管诺基亚的团队一如既往提供了很多支持,但大势如此,如何努力也只是微补&。
排异的&价值网&
早在10年前,诺基亚推出的&3G概念手机&模型就酷似今天的iPhone&&直板、软键盘、长椭圆状、3.5英寸的大屏,也是诺基亚最早提出了移动信息社会和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但这些预想最终在别人的土地上首先开花结果。
很多批评将矛头对准了诺基亚的傲慢自大、官僚主义、风险规避文化等,而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Clayton M. Christensen )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提出的&价值网&理念,给出了另外的视角。在他看来,随着企业在某个特定的网络内逐渐积累了经验,它们可能会形成符合该价值网独特要求的能力、组织结构和文化,&优秀的管理者只做对企业有意义的事情,而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则由企业所处的价值网来决定&。
简单一点说,同样面对一项新技术潮流时,既有的霸主企业会认为该技术的利润率和市场规模都不具有吸引力,不会投入大量有效的资源进行扶持,甚至将其&排异&。
这也导致了诺基亚在操作系统领域一波三折的命运。1998年,嗅到了手机上网的大趋势的诺基亚,与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共同注资成立塞班公司,以抢占操作系统的制高点。强盛之时,塞班智能手机的出货量高达1亿部,市场份额曾高达60%,其他手机制造商们需要缴纳昂贵的准入费才能获得使用许可。但诺基亚硬件至上以及强烈的控制欲望,使得塞班系统创新缓慢,大多数的时间该系统都迷恋于靠诺基亚硬件搭载&准移动互联网应用&&&类似彩信、彩铃、游戏等应用,下载数据量小,上网时间短,无需太多创新就能够应付。
在诺基亚&价值网&之外的苹果与Google公司,明显步调要更快一些。因为到了3G网络成熟的时候,用户移动上网的需求被真正激发出来,需要进行更多的多任务处理,运行更为复杂的应用和游戏,塞班系统明显跟不上节奏,就连&不死机&这个最基本要求都成了难题。而基于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的开发则更为简单,运行也更为顺畅,使得两者迅速聚拢了大量的硬件制造商和应用开发者,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诺基亚的价值网络。
危机感促使诺基亚做了很多的改进,例如全资收购塞班,宣布将其开源,并推出应用商店Ovi,但效果不甚明显。无奈之下,诺基亚转而跟Intel合作MeeGo系统,希望重新赢回起点优势,但两者皆是船大掉头难的巨象,合作异常缓慢。诺基亚新任CEO、来自微软的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顶着层层压力,宣布与微软合作,转向了Windows Phone阵容。
此时,苹果和Google都是集中精力开发一套操作系统,而诺基亚却要完成在三个系统间的取舍与过渡,这也导致直到今年5月之前,诺基亚没有按时交付过一部新型智能手机。美国《新闻周刊》撰文称,&诺基亚的软件充其量只被看作是可让硬件开发团队精雕细琢最新款硬件的一部分内容而已,其强大的硬件制造能力必然会形成如此开发思维定势&。
燃烧的平台
在自身价值网接近失效之时,从公司外&空降&掌舵人是最常用的方式,诺基亚选择了曾经在微软掌管着世上最大、最赚钱的软件业务的负责人埃洛普。
在几个月的调查后,他先向全诺基亚员工统发了一份备忘录,文中警醒说&诺基亚,我们的平台正在熊熊燃烧&,要么活活烧死,要么跳入冰冷的水中。这几乎是一份少见的坦率而又极其严厉的书面陈述,但外界评价不高。有诺基亚渠道商甚至称埃洛普不应该发出那封e-mail,&平台着火要跳水,确实让人很震撼,但会造成&诺基亚不行了&之类的负面口碑,还不如先推动给微软的合作,早点出产品,产品上来了,有了市场份额,就没有事了&。
在备忘录事件之后,埃洛普迅即宣布了跟微软的合作。之前,他也曾经寻求跟Google合作,但对方没有给予任何优惠,埃洛普认为这让诺基亚公司感到羞辱,&因它只想让诺基亚成为另一个Android系统的分销商&。而微软则不同,鲍尔默答应给予超过1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投入,而微软的WP系统也将支持所有诺基亚以前开发的软件。
从经济学上讲,这几乎是诺基亚所能做出的最好的选择。但是,市场依然不领情,当天诺基亚的股价逆市下跌14%。不过,埃洛普有着自己的后招,他将拯救和重构诺基亚分为了三步,选择WP系统只是第一步,此举是为了迅速止亏,摆脱塞班每年10多亿美元投入的掣肘。他的第二步是对新兴经济体的再投资,真正的杀招是第三步,他称之为&新破坏(New Disruptions)&&&通过对来自前Symbian和MeeGo项目的一群顶级科技天才进行完全授权,开发出可以彻底打垮苹果、Android系统和WP系统的新一代产品,以实现基于新起跑线的崛起。
问题在于,全球智能手机的中心已经向美国(主要是苹果和Google)转移,手机制造中心早就转移到了亚太尤其是中国内地,后来居上者如三星、HTC、华为等均是得益于&本分&承担起硬件制造的分工,而作为老大的诺基亚不甘于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又不是自己的强项,正处在一种定位模糊的尴尬境地。
于是,以裁员为主要手段的企业重构就成为了埃洛普不得不下的抉择。10月3日,诺基亚正式宣布埃森哲已完全接受塞班系统,2300名诺基亚员工也随之被外包出去。此前的9月29日,诺基亚宣布了3500人的裁员计划,在2011年底关闭罗马尼亚的一家工厂,将更多产能转移到亚洲,并重新整合手机制造、地图和商业等业务部门。
&现在是一个扁平化的时代,对制造企业而言,最有效的扁平化方式就是外包,将更多的制造工序代工出去,专注于做营销和品牌,苹果就是最好的例子。诺基亚同样需要如此,不仅内部组织架构要扁平化,还要将更多的生产环节外包出去。&中国长远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CEO刘小鹰认为,诺基亚还必须继续加快裁员,不能手软,要实现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换血。
不过,埃洛普为此不得不花些心思稳住诺基亚管理层的动荡局面,包括执行副总裁、智能手机业务负责人安西&万约基,CTO理查德&格林,诺基亚副董事长邓元鋆,大中国、韩国及日本区高级副总裁梁玉媚等高管的离去,大部都源于转型方向的分歧。
与诺基亚传奇CEO奥利拉以及2005年后力推出联网战略的康培凯相比,埃洛普的任务明显要沉重了很多:奥利拉当年是在认定GSM浪潮方向下推行的大瘦身,但现在的诺基亚却已被移动互联网的新浪潮淹没;康培凯在全盛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比如81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导航公司Navteq,以及对游戏、广告和音乐等细分领域初创公司的收购,他认定的路线是&诺基亚单靠自己就能够颠覆整个产业&,但现在却不得不借助更多的力量,埃洛普就曾坦承&设备之战现在已经成为生态圈之战,我们不得不决定如何创建、催生或加入一个生态圈&。
&别忘了,我们卖过纸制品、汽车轮胎、靴子、电缆&&我们总是能正确转型。&诺基亚前任执行副总裁安西&万约基曾对媒体说过这样的话,只是他在埃洛普上任的第三天就宣布了自己的离去。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东莞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_东莞时间网
东莞日报社旗下媒体:  
诺基亚东莞工厂首次集中裁员
诺基亚中国相关负责人表示,是为配合全球新战略主动“瘦身”,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刘耕 来源:东莞时间网-东莞日报
&&&&诺基亚全球裁员计划波及东莞。自今年8月到9月30日,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下称东莞诺基亚)实施裁员计划,近百名员工被裁,其中不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老员工,另有数百人受到波及调整岗位。据了解,这是诺基亚自今年6月宣布在2013年之前全球裁员1万人之后,对东莞分公司首次“动刀”,也是作为诺基亚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的东莞诺基亚成立17年以来第一次集中裁员。&&&&在苹果、三星智能手机的冲击下,诺基亚CEO埃洛普自上任以来就频频启动裁员计划,意图降低开支。在6月宣布裁员计划后,诺基亚中国公司曾向媒体证实,本轮裁员会波及诺基亚在中国的员工,不过具体裁员部门和人数当时并未对外公布。&&&&昨日,记者就裁员一事向东莞诺基亚求证,该公司资讯经理余佳表示,这次裁员是诺基亚主动应对新竞争形势的战略调整之一。“这是企业发现运行中的问题后,作出的主动调整。从全球来说,包括关闭欧洲的部分工厂,向亚洲转移以及裁员,都是为了让企业更健康地运转,重新走向一个好的方向。”她说,作为生产基地,东莞诺基亚本次裁员是诺基亚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也是为了更有效率、更低成本地运行。&&&&裁员近百人&&&&在诺基亚今年6月宣布全球裁员计划后,东莞分公司很快就有了动作。从8月份开始,到9月30日的两个月之内,近百名东莞诺基亚员工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协议,其中大部分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不乏工作多年的老员工。在东莞诺基亚工作了17年的报关员唐新(化名)透露,这是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集中裁员。余佳确认了这一说法。“以前也有过人员调整,但没有这次集中,规模上也相对较小。”余佳表示,一部分员工是因为不满职位调整而自动离职,并非直接被裁。&&&&诺基亚中国公关总监高翔对记者称,实际上东莞工厂这一波裁员中直接被裁掉的员工不到100人,但受裁员计划的影响,有数百名员工的岗位进行了调整。&&&&此次裁员波及多个部门,仅唐新所在的进出口部门就被裁掉7人,而该部门总人数不到20人。此外,分属供应链、品质管理、生产培训、设备维护等各个系统的部门均被波及,大部分被裁掉的员工于9月30日正式离职。“按照人均年薪12万~13万元估算,本次裁员预计能够为东莞诺基亚每年节省1000万元以上的人力成本支出。”唐新说。&&&&通过此前宣布的全球裁员,关闭位于德国、加拿大和芬兰的三家工厂等举措,诺基亚计划在2013年底前节约16亿欧元的生产成本。而之前诺基亚的几次裁员,都对中国区的员工没有太大影响。&&&&但是,令唐新等人感到不解的是,公司方面并未就裁员对员工作出解释,裁员也没有先兆。不过唐新直言,诺基亚补偿被裁员工的待遇比国家相关规定略高,只是要离开工作了17年的企业,感情上难以接受。另一位负责设备维护保养的东莞诺基亚员工对记者称,当他向公司询问自己被裁的理由时,得到的回答只有“公司机密”四个字。据介绍,本次裁员之前东莞诺基亚也并未正式公布具体的裁员计划。&&&&系主动“瘦身”&&&&诺基亚裁员计划的背景是,进入智能手机时代后,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诺基亚股价累计下跌了90%,市值在四年里从1510亿美元降至不足100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三星手机销量超越诺基亚,终结了其14年的市场霸主地位。而自微软前高管埃洛普2010年9月出任诺基亚CEO以来,诺基亚裁员总数已达4万人。&&&&唐新在1995年11月进入东莞诺基亚,当时的职务为仓务员,主要负责物料和仓储管理。他清楚地记得,最初东莞诺基亚只生产手机配件,1998年开始生产整机之后,主要配件业务由东莞科泰电子有限公司承接,唐新也于1998年-1999年被短暂地调到该公司,2000年调回东莞诺基亚担任报关员,直至今年9月30日正式离职。&&&&唐新认为,在智能手机市场受到冲击后,诺基亚全球业务量减少,出口量也大幅降低,因此通过裁员压缩成本,来阻止业绩的下滑。此外,唐新也透露,东莞诺基亚缩减成本的努力实际上从几年前就已开始,体现在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和层面。&&&&除了压缩成本,东莞诺基亚的这一轮裁员也是出于组织机构简化的目的。高翔向记者介绍,在诺基亚的新战略中,结构调整和组织机构简化是重要的一步,而东莞诺基亚的这一波裁员,并非被动而为,而是为迎合诺基亚全球新战略主动“瘦身”,是诺基亚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诺基亚今年6月宣布全球裁员计划之后,诺基亚中国从7月开始进行组织简化,的确有一些部门受到了影响。”高翔表示,相对来说,东莞诺基亚的裁员规模和影响并不大。&&&&事实上,早在诺基亚6月宣布裁员计划之前,东莞诺基亚高层的人事调整就已经开始。据介绍,原总经理蔡志强于今年上半年离职后,继任者是原诺基亚芬兰工厂的负责人李斯托,同时,新的财务总监也是芬兰人。诺基亚N1售价分析 1499或许只是美梦_网易数码
诺基亚N1售价分析 1499或许只是美梦(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如果说2014年最后的惊喜是什么,那一定是诺基亚重新回归到平板电脑市场,并向全球发布了N1这款产品。诺基亚N1是诺基亚回归之后的新力作,从很多用户文章评论下方的留言当中我们就能看出,中国用户对于诺基亚这个品牌有独特的情感,70、80后两代人的数码时代大多都是从诺基亚开始的,那时代的人谁没听过诺基亚砸核桃的传说。如今在许多人以为继摩托罗拉被收购、诺基亚即将消失那些年熟知的老品牌全都将伴随青春记忆消散之时,它又回来了,从品牌上理解这是一个回归的惊喜,但从情感上来看这却是那一代人被勾起的记忆余波。当然,我们回忆诺基亚之际还要看它带来的N1这款产品。诺基亚N1在11月18日欧洲已经正式发布,这款产品当时公布的售价是249美元(注:约等于1543人民币),与N1对应的配置相比这款产品价格确实非常有良心,但众所周知一般国内的数码产品价格都会偏高,笔者猜测最终在国内的产品售价与249美元或许仍有些距离。·售价至少会在1800元一般来说国内企业从生产到整个销售过程中都需要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附加税等等,这些税率相加使得整个产品最终售价直线攀升。当然诺基亚在欧洲公布的249美元售价只包含了产品自身应获得的利益,并没有包括其它税率。诺基亚N1平板如果按照249美元的产品未含税价格计算,那么诺基亚N1在中国的售价至少会是在1800元人民币左右。这个价格离之前媒体猜测的1499的价格相差了300元。·诺基亚自身的品牌价值值多少钱?一个品牌的价值很容易转化成为产品销售时的附加值,例如苹果iPad的利润可以达到50%,这其中除了产品自身的综合优势外还包含了大量的品牌价值在内,用户也愿意为了知名品牌掏这一部分附加费用。而诺基亚相比于苹果来说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品牌,且其品牌价值更被用户所接受,所以诺基亚很明白这一点,在最终销售时诺基亚极有可能动用“品牌价值”这张牌,使得利润增加的同时提高产品售价。第2页:市场所限&难免出现高价·高配置难免会出高价诺基亚N1自身的配置并不低,特别还用了Moorefield家族当中性能最高的Z3580处理器。在国内平板电脑厂商一般都在使用Bay&Trail处理器,而Moorefield虽然在CPU性能上并不比Bay&Trail强多少,但GPU方面由于使用了PowerVR&G6430单元所以整体的显示效果要高很多,这也使得诺基亚N1更加适合娱乐应用。Z3580在Moorefield家族中排名靠前此外根据目前诺基亚官方已经公布的N1数据可以发现,该款产品使用了分辨率、同时搭配2GB内存以及32GB存储容量,屏幕PPI也达到了324,系统方面则预装了最新的Android&5.0,在服务方面表现也不错。这样的配置不论是从分辨率还是内存上来看,又或者是屏幕的PPI表现情况都能够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且Android&5.0的新系统也一定会让很多人愿意加钱尝鲜(目前Android&5.0平板只有谷歌Nexus),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诺基亚仍然有理由让这款产品售高价,毕竟整体的硬件成本摆在那里。·合理的利润国内平板电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就目前的状态来说如果一个厂商能够保证5%的利润点就已经不错了,这也是行业内公认的数据。苹果iPad的利润基本上是在50%左右,这是产品自身价值的体现,奇货可居。那么诺基亚N1合理的利润是多少呢?诺基亚N1发布之初售价达到5000元人民币左右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诺基亚之前手机的售价,在2009诺基亚N97正式上市,这是一款许多诺粉都知道的产品,上市之初这款产品在国内的价格达到了5000元人民币左右,可以说当时诺基亚手机的售价已经非常高了。虽然目前为止仍然不太清楚诺基亚N97的利润到底有多少,但个人猜测不会太低。平板电脑市场和手机市场比起来仍然有较大区别,且整体价格和利润点也下滑很多,即使这样笔者也认为中国市场诺基亚N1的利润一定会高于5%,极有可能是在15%左右。·生产成本据诺基亚官方介绍,N1这款新产品使用了CNC一体成型技术,一体成型技术在2007年就已经被使用在第一代iPhone上,其优良的外观、更坚固的机身、更好的手感一直被用户推崇,但到目前为止良品率和生产时间依旧是大问题,所以很多厂商都愿意使用塑料代替金属材质以节省更多成本。诺基亚N1使用CNC一体成型技术HTC&One手机在最开始生产一部需要72个小时,这中间经过数道工序,且整体的良品率只有40%,这让成本高居不下。诺基亚N1的一体成型技术虽然经过更多技术改进完善,但仍然面临着良品率问题,所以生产成本也将直接影响最终的销售价格。·春节临近&物以稀为贵
春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买年货的日子。在春节期间基本上所有的商品都会涨价,这已经是不变的规律。诺基亚N1的生产地在中国南方,之前官方发布说中国的发售日期为2月19日前后,这个时间段正是除夕当天,相信购买情况一定会异常火爆,在预祝诺基亚N1热销的同时不得不提出疑问,谁来保证产量?众所周知,一般南方厂商生产工人都会提前回家过年,有一些厂商甚至要等到正月十五之后才能正常开工,这无疑会让工厂无人可用从而导致整个产量降低,产品也自然会被炒至更高的价格。笔者说了那么多只是根据中国市场的环境做一个预测,具体的真实销售价格还需要等待官方公布,&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个调查,你认为诺基亚N1合理的销售价格是多少?相应数据及分析会在下周文章当中透露。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346被浏览21,362分享邀请回答zhihu.com/question/20178349我也作过回答:诺基亚的新机定价较高是 Symbian 时代就有的传统,是品牌溢价+渠道模式+成本驱动+科技发展因素决定的:1. 品牌溢价/产品优势:诺基亚的产品在 2008 年以前一直保持领先,因此在市占率和消费者满意度称王,具一定的品牌溢价能力,因此采取了撇脂定价——即在产品占优的情况下,定价较高,在竞争对手推出相似产品前主要吸引对价格不敏感且具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然后价格逐步走低,扩大目标消费群体,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一定销量,利润最大化;2. 渠道:诺基亚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进行铺货,经销商有自己的利润诉求,因此定价是在出厂价的基础上层层增加而成的;3. 成本:诺基亚发展直至 Stephen Elop 入主进行改革(最终结果还难以预料),已经有大企业病,规模庞大、效率低下,运营成本非常高,因此其产品定价有一定程度上是成本驱动的;4. 科技发展因素:在诺基亚辉煌时代,全球未真正进入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也未发展起来,因此运营商在诺基亚看来更多是一个销售渠道, 诺基亚也因此缺乏与运营商构成共赢的合作模式的传统,如制定购机签约入网话费补贴等能够影响定价的策略。而现在移动互联网则能拉动厂商的设备销售与运营商数据业务,互相促进的同时,以补贴降低设备价格,还增加了渠道和销售,这算是一个历史问题;5. 其它:如果说的是国内行货,还有重税的因素 @靳晓楠 的答案含有太多主观成份,挑几个说说:1. Lumia 920 在已公布的欧洲数国售价,对比同是 32G 内存的 iPhone 5,多数是更便宜的,不存在「如此之高」之说,如果你假定 iPhone 是最好的手机(我是这样认为的),相同级别的竞品定价比它高就是「价高」,那其实三星 Galaxy S 和 Note 定价在很多地区都比 iPhone 高;2. 「诺基亚凭借 Lumia 920 就翻身」这点太臆断,恐怕诺基亚管理层再乐观也不会这么想,当务之急肯定是稳占第三,WP8 仍需不断完善,其生态圈仍需建设@靳晓楠 一开始提到一点是我很赞同的,就是定价与产品定位息息相关。但后面的答案中却提到「消费者很难对诺基亚品牌付出高溢价,诺基亚还是不承认如今的市场地位已经低到了何种程度」,这恰好矛盾。诺基亚作为一家大公司,不可能因为陷入低谷就改变自己的市场定位,从全产品线走向低端,而低价高配也是难以允许的。首先,从公司战略角度看,高端向低端走是没有回头路的,因为品牌定位走低后,要再提升几乎不可能。而高配低价更不是像诺基亚这种全球公司能做的(专注于单一市场,如小米,是有可能的),死翘翘的 HTC 还在出高端高价产品 One 系列。可以想象类似领域中 ,戴尔和联想再陷困也不会直接以 Alienware 和 ThinkPad(现在是以 X 系列和 T 系列作为高端)标低价抢市场,但神舟由于定位不同和目标市场较窄,则是可以走低端或「高配低价」路线的;其次,是「积重」,原供应链和合作伙伴既是资源,在现今却更是负担,就像重病者需要持续输液,成本很高却不得不做;最后,也需要承认,具备无线充电、PureView 等技术的 Lumia 的确是优秀产品,定位高端问题不大,而且发售初期价格高企时一般还会有 Monster 配件赠送,怎么就配不上相应的价格呢?欢迎讨论。---------------------------------10 月 7 日补充,回应@靳晓楠:为什么诺基亚无法采取「高配低价」迅速抢占市场?总的来说,采取「高配低价」抢占市场,商业上几近无法实现。不到万不得已之时,诺基亚不会采取这种措施。1. 「高配低价」是破坏自身产品组合的行为:现在诺基亚的手机产品主要包括(凭感觉分类):(1) 低端:以获取现金与利润为主,面对印度等不发达市场的 S40/Symbian^3,Asha 为代表(以发布时的定位为准,下同),以及以教育消费者,普及生态圈为目的的,面对全球市场的 Lumia 610、Lumia 710;(2) 中端:较好的配置,优秀的工业设计,搭载部分先进技术的 Lumia 800、Lumia 820;(3) 高端:最优配置,优秀的工业设计,搭载最先进技术的 Lumia900、Lumia 920;(4) 其它:808 则算是 PureView 技术出来后意欲凭借技术噱头与先发优势占领利基市场,难以分类高德纳(Gartner)的分析师也认为,对比其他 WP 手机厂商,丰富的产品组合是诺基亚的优势之一。“It’s not just about the number of distribution channels but also the product portfolio,” Sheng told reporters.Since Nokia has bet on the Windows software to revive its sales, the company will definitely launch new models covering the full pricing spectrum, from entry-level models costing US$150 to high-end phones priced at US$600, Sheng said.“HTC still focuses on the Android system rather than Windows, indicating that it has devoted less manpower to the Windows platform and will have a weaker product portfolio than Nokia,” he added.若采取「高配低价」,约等于灭杀低端甚至中端市场,如孤注一掷,自伤八百,还难知能否伤敌一千。2. 「高配低价」以为着放弃大片仍在贡献现金流和利润*的优势市场,如印度,并得罪数量众多的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印度移动市场容量巨大,差不多有 9 亿台手机在人们手中使用,在美国这个数字是 3.3 亿,在英国这个数字是 7600 万。而且市场本身也正在成长,根据高德纳的报告,2011年印度一共销售了 2.13 亿台手机,而到 2015 年,将销售 3.22 亿台。如果不出意料的话,诺基亚(Nokia)的 Symbian 系列机型将占据这上亿销售量的很大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没有“手机补贴”这回事,运营商不会补贴手机销售,所有机子都将标注原有的价格,并出售。这意味着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不会像美国那样,在经过运营商补贴之后,以比原价低得多的价格卖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价格较低的 S40 手机在印度市场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印度,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2000 卢比(折合人民币 250 元)价位的手机里面,S40 手机拥有足够丰富的产品,加上诺基亚品牌常年的影响,给印度消费者留下“价低质优”的印象,在这个价位区间,印度人更加偏爱诺基亚的手机,而不是本土品牌。由于从传统渠道发展过来,因此诺基亚在全球累积了大量合作伙伴,印度的情况是:在印度有三种类型手机商店,一种是类似于“夫妻店”的小店、一种是品牌店、一种是线上商店。其中“夫妻店”因为可以提供较高的折扣,还有更好的服务受到印度消费的青睐,从而成为印度销售手机最重要的渠道。尽管印度也有手机专卖店,但因为地处城市,售价比“夫妻店”高很多,服务也不如,因此不能成为主流的销售渠道。3.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诺基亚仍有大量的资产、专利,虽是「着火的平台」,但火未至眼皮底下,是否还应该稍稍收拾细软,把有价值的东西物尽其用?简单说,尽管时间紧迫,但还不到「万不得已」之时。4. 变革阻力、方向与方式:(1) 变革阻力:诺基亚是职业经理人管理的公司,激进的变革意味着极大的风险,这势必引起股东、管理层之间的相持,而技术团队、销售团队也会产生矛盾,公司与上下游就更不用说了。因此我认为自损八百的「高配低价」将受到极大的阻力,如果放弃 Meego 和 Symbian 就将 Stephen Elop 比喻为「木马」,你可以想象还要破坏产品组合的话,他只会被更多的人骂,还会骂得更凶;(2) 变革方向与方式:裁员、放弃 Meego、把 Symbian 包给埃森哲,甚至最近打算卖掉总部大楼,这些在旁人看来很悲催的新闻,在我看来意味着浴火重生的一步——逐步剥离非核心资产,收回现金,精简架构,Stephen Elop 在做的,是作为职业经理人能做的正确的事情,步伐较快但也不会显得过快诺基亚如斯田地,不是 Stephen Elop 入主后一系列举措的结果,不是 Android 和 WP 的选择问题,而是 2007 年苹果凭借 iPhone 颠覆手机市场以来,诺基亚缓慢的反应与动作所导致。诺基亚能否翻身,我的观点是,取决于微软和 WP8 能否快速抢占市场,形成良好的生态圈,使诺基亚能凭借其能力(PureView 等正是能力体现),由火鸡变回小鹰。如果 WP 足够优秀,我或许仍会是诺基亚的用户,因为优秀的工业设计和独特功能。只是,依附于微软,诺基亚芬兰巨人之名,恐怕不再。 ---------------------------------
吐槽:拿 geek 那一套来谈诺基亚、惠普、黑莓、雅虎这些陷入困境的公司应如何如何只是嘴上简单,实则不负责任,仅图一时之快而已。这些陷入困境的公司如果能由卓越的企业家扭转乾坤,则是万幸。Steve Jobs 是其一,也是最出色的一个,我也曾在 Mark Hurd 身上见到苗头,可惜他之后就被干掉了。这类人才,可遇而不可求。Stephen Elop 和 Steve Ballmer 类似,都是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只是在互联网行业,他们不见得是卓越的企业家。他们力所能及的,都已尽力而为,只是仍力所不逮罢。吐槽我自己:我作为技术盲,也只能很很粗浅地从商业决策方面(连信息都是二手的)谈论这个问题。--------------------------------- 12 月 12 日补充:与 老师讨论:关于苹果与诺基亚的价格策略对比 相较之下,苹果使用的是「1 年 1 机 1 价」,在新品推出前不降价格的策略。这是需要前提的——体验上的巨大优势,也是因为生态圈(包括手机、平板灯多种设备的统一体验)带来的强黏性。这对于其它厂商,目前看来不可复制,因为以 Android 为代表的手机,系统、生态、硬件都是高度同质化的竞争,因此不可能活得很「苹果」。除非,通过营销带来的消费者感知使之成为「粉」,小米正是如此,但很可惜,由于工业设计水平不足,「米粉」的黏性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近期雷军被倒台正是如此。而魅族却在日臻完善,向苹果靠拢,力求避开 Android 厂商的红海。目前,Android 日益完善,Google 通过一系列的新标准力图统一江山(包括 4 代 Nexus 的推出,ICS 开始的努力),其实苹果也感受到了压力,因此最近也有传闻,苹果将缩短产品周期,从 1 年调整为半年。另外,很有意思的一个疑问是:苹果真的是一价到底吗?新品推出后,前代产品降价销售,但系统体验基本是一致的(当然越来越好,但不是「革命性」的好),因此苹果形成了非常强大的产品组合——现在来看,是 3000 档的 iPhone4,4000 档的 4S,到 5000 档的 5,后面的产品其实会对 Android 形成巨大压力,我之前买手机给家里人,就是买的 3000 档的 4。从这样的视角出发,虽然有些牵强,但苹果是否也在撇脂呢?在国内就更不用说了,因为行货发售晚、供货也不足,以及黄牛的盛行,因此 iPhone 每一代的新品都从 10000 元起跳,卖给富二代和二奶,然后逐渐是 7500 卖给求新的中产,再往下走到正常价格,大众也可以买了——这可是超级撇脂,厚厚的脂!当然,这并非苹果希望看到的。---------------------------------
信息来源:1. 爱范儿:诺基亚在印度及中国:品牌优势,渠道特点 2. Forbes: Feature Phones Now More Profitable Than Mid-tier Smartphones 3. Taipei Times:Nokia to edge out HTC in WP8 market in China 4. 我对「诺基亚在其智能手机份额不断减少的困局下,为什么市场定价还是那么高?」的回答 148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igao7.com/why-nokia-price-drops.html1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武器生产成本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