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ke的正确回答四爷的问题使用是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you have been blocked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巧用域名解析的TTL值提升网站访问稳定性
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决定网站访问稳定性和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DNS速度,糟糕的DNS解析速度可能让你的网站在别人的网站完全打开的时候还没完成域名解析,或者浏览器直接返回无法显示网站的提示。
  我们在互联网上访问一些网站时,会出现第一次访问打不开网站,刷新(按F5键)浏览器再访问,网站才显示的情况。有时候,客服在和客户电话沟通时,邀请客户访问网站,客户说打不开,企业客服自己试一下,发现能打开,就给客户说:&能打开啊,你再试一下。&客户再试,果然能打开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以为是自己电脑的问题,或是网络质量的问题。但如果此问题不解决,你的网站可能会错过许多客户,绝大多数人在第一次访问一个新网站时,如果打不开,就会选择放弃。
  北京互联网贝塔实验室成员发现了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DNS解析!
  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决定网站访问稳定性和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DNS速度,糟糕的DNS解析速度可能让你的网站在别人的网站完全打开的时候还没完成解析,或者浏览器直接返回无法显示网站的提示。
  上面的图表显示的是国内某家知名域名注册商糟糕的DNS解析记录监测结果,DNS解析速度甚至低于网站建立连接的速度,在高峰时间段访问时,经常超时,你网站的速度可想而知。
  即使偶尔有人提到这个问题,某些专业人士也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给域名使用高速优质的DNS。问题在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速DNS。在国内速度表现尚可的中国域名注册商,在国外的评测网站中得分很低,而在国外评测拿到最高分的Godaddy,在国内使用时速度比中国域名注册商快不了多少。如果你有钱像Google、微软那样在全世界部署大量的CDN加速服务器和NS服务器,那当然没问题,问题是这对绝大部分网站来说都不可能,国内国外不是不可兼得,而是很难。
  这种困难非常形象地体现在很多网站上,你可以注意到,在访问一些中国网站最重要的页面和服务内容时,浏览器地址栏不是显示域名,而是直接显示该网站的IP地址,因为服务器的IP是政府可控的,而域名则可能被国内域名注册商不经意地修改甚至因安全保障问题造成解析错误,其后果相当严重。这反映了国内域名注册商低劣的服务根本不能有合格的安全和速度保障。
  也许有人以为可以通过给域名指定两个NS记录(一个国内一个国外)来提高解析速度,但这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DNS服务器从第一个NS服务器那里获取记录失败时才会向第二个NS服务器发送解析请求。
  怎么办?修改域名记录的TTL值!
  什么是域名的TTL值?
  TTL(Time-To-Live),就是一条域名解析记录在DNS服务器中的存留时间。当各地的DNS服务器接受到解析请求时,就会向域名指定的NS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从而获得解析记录;在获得这个记录之后,记录会在DNS服务器中保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如果再接到这个域名的解析请求,DNS服务器将不再向NS服务器发出请求,而是直接返回刚才获得的记录;而这个记录在DNS服务器上保留的时间,就是TTL值。
  TTL值设置的应用:
  一 增大TTL值,以节约域名解析时间,给网站访问加速,提升访问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域名的各种记录是极少更改的,很可能几个月、几年内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增大域名记录的TTL值让记录在各地DNS服务器中缓存的时间加长,这样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访问这个网站时,本地ISP的DNS服务器就不需要向域名的NS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而直接从缓存中返回域名解析记录。
  国内和国际上很多平台的TTL值都是以秒为单位的,很多的默认值都是3600,也就是默认缓存1小时,这个值实在有点小了,难道会有人一个小时就改一次域名记录吗?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这个值适当的扩大,例如要缓存一天。
  最好的TTL值是设置成1周,设置成更大的值可能会有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当你要更换空间时,这些旧的记录要很久才过期并被更新。
  一个访问量很小的企业网站,如果域名解析的TTL值是3600秒,访客当地的DNS在没有人访问该域名时,是不会向DNS解析服务器发送请求并缓存到本地的,如果有访客第一次访问该网站,访客接入的当地的DNS会先向域名DNS解析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缓存在本地,最后才解析这个网站域名给访客。这期间,当域名DNS解析服务器访问量过高时,返回的时间就很长甚至中断返回查询结果,访客此时就无法网站了。3600秒以后,这个问题还会再次出现。
  所以保守的做法是设置TTL为一周,对于访问量较少的企业网站而言,不再会为频频打不开网站而烦恼了。
  二 减小TTL值,减少更换空间时的不可访问时间。
  更换空间99.9%会有DNS记录更改的问题,因为缓存的问题,新的域名记录在有的地方可能生效了,但在有的地方可能等上一两天甚至更久才生效。结果就是有的人可能访问到了新服务器,有的人访问到了旧服务器。仅仅是访问的话,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涉及到了邮件发送,这个就有点麻烦了,说不定哪封重要信件就被发送到了那已经停掉的旧服务器上。
  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这个各地的解析时间差,合理的做法是:
  1、先查看域名当前的TTL值,我们假定是1天。
  2、修改TTL值为可设定的最小值,可能的话,建议为1分钟,就是60。
  3、等待一天,保证各地的DNS服务器缓存都过期并更新了记录。
  4、设置修改新记录,这个时候各地的DNS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更新到新的记录。
  5、确认各地的DNS已经更新完成后,把TTL值设置成你想要的值,TTL=60还是太小了点。
  记住,这一切都能起作用的前提,是那些DNS服务器完全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否则NS服务器上怎么设置TTL都是白搭,你最终还是需要选择一家信誉度高的域名注册商。
………………………………
相关文章:&&&19967人阅读
网络(38)
TTL值的含义以及与域名TTL值的区别
本文来源于时光漂流瓶 http://www.9usb.net , 原文地址: http://www.9usb.net/201004/ttl-yuyuming-ttl.html&
什么是TTL?
TTL是IP协议包中的一个值,指定数据报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网段数量。
在很多情况下数据包在一定时间内不能被传递到目的地。解决方法就是在一段时间后丢弃这个包,然后给发送者一个报文,由发送者决定是否要重发。TTL 是由发送主机设置的,以防止数据包不断在 IP 互联网络上永不终止地循环。转发 IP 数据包时,要求路由器至少将 TTL 减小1。当记数到0时,路由器决定丢弃该包,并发送一个ICMP报文给最初的发送者。
TTL值帮助我们大致的识别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
UNIX 及类 UNIX 操作系统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255
Compaq Tru64 5.0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64
微软 Windows NT/2K操作系统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128
微软 Windows 95 操作系统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32
LINUX Kernel 2.2.x & 2.4.x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64
FreeBSD 4.1, 4.0, 3.4;
Sun Solaris 2.5.1, 2.6, 2.7, 2.8;
OpenBSD 2.6, 2.7,
HP UX 10.20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255
Windows 95/98/98SE
Windows ME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32
Windows NT4 WRKS
Windows NT4 Server
Windows 2000
Windows XP
ICMP 回显应答的 TTL 字段值为 128
什么是域名的TTL值?
TTL(Time- To-Live),简单的说它表示一条域名解析记录在DNS服务器上缓存时间.当各地的DNS服务器接受到解析请求时,就会向域名指定的DNS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从而获得解析记录;在获得这个记录之后,记录会在DNS服务器中保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如果再接到这个域名的解析请求,DNS服务器将不再向DNS服务器发出请求,而是直接返回刚才获得的记录;而这个记录在DNS服务器上保留的时间,就是TTL值。
合理设置域名TTL值:
一.增大TTL值,以节约域名解析时间。
通常情况下域名解析记录是很少更改的。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域名记录的TTL值让记录在各地DNS服务器中缓存的时间加长,这样在更长的时间段内,我们访问这个网站时,本地ISP的DNS服务器就不需要向域名的NS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而直接从本地缓存中返回域名解析记录。
TTL值是以秒为单位的,通常的默认值都是3600,也就是默认缓存1小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TTL值扩大,例如要缓存一天就设置成86400。
二.减小TTL值,减少更换空间时的不可访问时间。
更换域名空间时会对DNS记录进行修改,因为DNS记录缓存的问题,新的域名记录在有的地方可能生效了,但在有的地方可能等上一两天甚至更久才生效,只就导致有部分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不可访问网站了。
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这个各地的解析时间差,合理的做法是:
1.先查看域名当前的TTL值。
2.修改TTL值为可设定的最小值,建议为60秒。
3.等待一天,保证各地的DNS服务器缓存都过期并更新了记录。
4.设置修改DNS解析到新的记录,这个时候各地的DNS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更新到新的记录。
5.确认各地的DNS已经更新完成后,再TTL值设置成常用的值(如: TTL=86400)。
本文来源于时光漂流瓶 http://www.9usb.net , 原文地址: http://www.9usb.net/201004/ttl-yuyuming-ttl.html&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知识库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226654次
积分:11093
积分:11093
排名:第1279名
原创:117篇
转载:253篇
评论:58条
(2)(1)(1)(1)(1)(9)(2)(10)(22)(24)(2)(3)(1)(5)(40)(48)(31)(51)(17)(54)(4)(1)(3)(9)(7)(16)(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