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创客贴默认文件夹在哪怎么样,好不好的默认点评

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
大众点评QQ公众号
华北东北:
华东地区:
中部西部:
华南地区:
国外热门: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7:54:43
userIp:117.84.237.219, 10.76.44.10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
大众点评QQ公众号
华北东北:
华东地区:
中部西部:
华南地区:
国外热门: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7:54:43
userIp:117.84.237.219, 10.76.44.13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美食, 餐厅餐饮, 团购,生活,优惠券-大众点评网
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
大众点评QQ公众号
华北东北:
华东地区:
中部西部:
华南地区:
国外热门:
抱歉!页面无法访问......
错误信息:
currentDate: 17:54:43
userIp:117.84.237.219, 10.76.44.14
userAgent:Mozilla/5.0 (compatible, MSIE 11, Windows NT 6.3;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C) dianp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 。智能推荐引擎的基本逻辑是什么?热门、兴趣、地域、探索四大策略逻辑,预测群体的行为。
智能推荐爆红于资讯产业是因为啥?海量信息带动海量反馈数据推导出精准算法。
智能推荐会干掉媒体人么?永远不会,但鸿沟已定,玩法必改。
智能推荐的未来是什么?除了以社交为衍生的信息入口外,以获取资讯为目的的第二个信息入口。
前几天,我和老蔡做了一番极度严肃与技术型的对话,被360度全面科普了一番。
老蔡是谁?蔡明军,技术极客一枚。
工程师出身,搞过航天921项目、开发过大型网站、参与过搜狗搜索引擎的设计研发、做过在线教育,十多年的互联网技术研发经验,目前是搜狐内容推荐引擎的负责人,该引擎已经在搜狐新闻客户端上落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为半只脚踩在媒体里的技术达人,他对媒体的判断,少了点情怀和虚伪,多了点逻辑和算法——也许,未来一个这样的技术人员抵得过二十个报业集团的影响力,或者说,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苗头。
和老蔡的对话,是我近日最有收获的一次。
我照样写的照样很长,我照样建议你,先保存下来,看不懂没事,再读上三遍,绝对有价值!定有当头棒喝的效果!媒体从业者可以看到技术的颠覆浪潮,技术人员可以看到资讯产业的潜在作用。
——以下为正文,第一人称口述体——
一问老蔡:为什么智能推荐的市场突然爆发,上有过亿级用户的追捧,中有巨头的不断占位,下有巨量资本投入?这件事真的那么重大,那么靠近大势么?
智能推荐,很多人看的这个说法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靠谱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回顾一下智能推荐的诞生和发展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了。
1,需求驱动产生了智能推荐
互联网早期的资讯门户是第一个成功的产品。它其实就是由编辑人工整理PUSH出来的一堆链接堆叠在网页上。在资讯匮乏的时代,这已经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心智需求。
时间往后推,十几年的时间里,互联网信息不断爆发,人们获取资讯的深度、广度和频度都获得极大提升。简单堆砌的门户资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时候出现了RSS订阅,号称资讯阅读的革命,代表产品是google reader。由于每个人订阅的信息源不一样,最终看到资讯列表也全然不同,用户在这里体会到了个性化的资讯服务。
但是RSS订阅最终还是死掉了,为什么?因为你要会使用订阅工具,还要能找到订阅源,两道门槛把小白人群挡在了门外,只适合精英人群玩耍。用户量起不来,市场不认可,自然就废掉了。
RSS死掉了,但却让用户体验到个性化资讯服务是多么的美妙。让用户自主订阅有门槛,那由机器主动推荐就顺其自然诞生了。
亚马逊网站出现的购物推荐,开启了机器智能推荐的时代。由此衍生出了现在新闻、音乐、书籍、社交等各种类型的智能推荐引擎。
2,技术积累给智能推荐效果提供了保障
有需求在,但如果技术上达不到可用性要求,那也是白搭。
早期计算机计算能力有限,可获取的用户数据也有限,推荐算法大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做学术研究,真正商用还有比较大的风险。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搜索引擎相关技术的发展,计算能力已经不是问题,而且大规模的用户数据收集也已经不是难事。这样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系统(大数据)可以快速分析出群体行为的概率分布,再将这些概率分析应用到个体用户上,就产生了智能推荐的体验。例如搜狗的云输入法,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概率计算你要输入的下一个字可能是什么。但这在后台需要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实时分析处理系统。
另外对人类语言及语义的计算机识别处理,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叫自然语言处理,也有的叫计算语言学。之前主要研究的领域是自然语言的机器翻译,它的基本逻辑就是通过机器学习和训练,通过统计分析大量人类已有的文章、句子、词汇和词汇之间的概率分布情况是什么,根据语义来配对。中科院、微软、谷歌等大机构都投入大量资源在做研究,发了大量的paper,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学术研究在前,商业应用在后,给智能推荐的效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移动互联网成为智能推荐大爆发的导火索
自从亚马逊推出商品推荐之后,各种类型的网站都在跟进和不断完善各自的推荐引擎。典型的如Hulu和淘宝都大量应用了智能推荐。但不管怎么用,他们的智能推荐仍然处于辅助路径上。
但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推荐已经开始从辅助路径转变到主路径上。比如手机淘宝,其首页的商品推荐已经是个性化的,极大提升了首页的分发能力。还有最近官司不断的今日头条,其主打特色也是将资讯的智能推荐放入产品的主路径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它是在移动端。
PC由于屏幕足够大,一屏可以显示密密麻麻的内容和链接让用户去选择,这种版式阅读来自于报纸阅读习惯的延伸,小白用户们挺习惯的。信息量给少了,他们还不习惯,认为你亏待他们了。可到了移动端手机屏幕上,如果照搬版式阅读的页面布局,用户一定会疯掉的。而且在TWITTER和FACEBOOK的教育下,不断滑动的Feed流形式已经被绝大多数用户接受和认可,流式阅读已经成为标准的移动端阅读习惯。在移动场景下,如果不能尽快给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那这个产品离死也就不远了。面对海量资讯和碎片化的流式阅读,编辑人工排版已经力所不及,智能推荐自然就担当起主路径的角色。
另外,移动端设备被叫做“人的自然衍生”,一部手机默认就是一个自然用户。它相比PC,系统可以获得更多更大量的用户行为信息,这样让智能推荐的效果更加有保障。
在移动端的产品中,如果没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推荐逻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移动产品。你说智能推荐靠不靠谱?现在做产品的早就不讨论智能推荐靠不靠谱的事儿,而是琢磨怎么让它更靠谱。
二问老蔡:为什么用户会看到智能推荐出来的东西,往往热门但是三俗内容一大堆?甚至有人总结了一首打油诗:“低俗段子传播广,中华酷联争议忙,小米锤子对骂爽,苹果水军非常强,汽车评测话凄凉,奇葩趣闻撸管王,何为头条新热点,还得要看党中央。”
三俗的东西最热门,这个基本不用数据挖掘,就知道结果肯定会是这样。
道理很简单,按照马斯洛的说法,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三俗是低层次的需求,却也最普世。就像收视率被称作万恶之源,点击率绝对不能成为智能推荐引擎的唯一标准。比如你如果用娱乐新闻和科技新闻的点击量和点击率做直接对比,那根本就是不公平的。
(潘越飞:阳淼在采访腾讯网副主编的《整合微博后,腾讯门户怎么走》中提到,腾讯门户当年也做个性化,结果最后基于个性化匹配出来的内容都是新闻中的垃圾食品,猎奇新闻、黄赌毒,然后是美女图片、八卦、奇闻、谣言等,“垃圾食品大家都知道不好,但很多人都爱吃”。)
当你能找到用户区别于三俗内容的兴趣点时,就不会唯点击率论了。
回到用户觉得推荐效果不够好这件事上,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1,每个人对推荐的理解不一样,会产生以偏概全,武断地认为推荐效果很差。
2,由于技术的局限性,产品的过度宣传导致用户的过度期望。
之前看有人写过一篇看衰智能推荐的文章,很有代表性。正好我也总结一些大家对智能推荐普遍的疑问或误解,简单做下回答。
1,智能推荐会不会越推越窄,让你成为井底之蛙?
答案当然是肯定不会。但经常会有朋友给我举一些例子(行内称之为“BadCase”),比如:我看了几篇马航MH17的文章后就一个劲的被推荐马航MH17的资讯,而我其实更关心乌克兰局势对美俄欧三者关系的影响。这个BadCase试图想说明智能推荐引擎的“弱智”。其实,这个Case到底是不是BadCase还需要看推荐场景。如果是在某篇马航事件的“相关推荐”中出现那属于正常的。而如果是在推荐主路径上过于频繁,那就确实不应该了。
但这样的推荐引擎应该不是合格的推荐引擎。因为如果仅仅简单依靠直接反馈来做推荐,那根本不能称之为智能引擎。推荐引擎的多样性是很重要的指标,越推越窄是设计之初就要力图避免的。
在此顺便介绍我们推荐引擎的四种类别的推荐策略:热门引擎,即寻找和你相关的近期的热门资讯,它比较注重新闻性;兴趣引擎,即寻找你兴趣点范围内的资讯内容,他比较注重内容和兴趣的长尾特性,力图捕捉到你特别个性的一面;地域引擎,即根据用户经常停留的位置做本地化区域资讯的推荐,它比较偏重日常生活类资讯;探索引擎,即基于用户行为的深度挖掘及人际关系,依据一些内在的隐形关联关系做推荐,挖掘用户未知的兴趣点,适度扩散性的推荐资讯,并根据用户的实时反馈不断修正,正确的就迁移到其他推荐策略上去。
对每个人来说,这四种策略引擎都同时存在。只是根据算法模型做个性化的权重配比。如果你觉得很多内容不适合你,那应该就是配比的比例出现了问题。
2,人心难测,机器怎么可能理解我?
这个质疑属于偷换概念。推荐引擎不是心电图也不是测谎仪,更不是贴身心理分析师或保姆,顺着你的脾气,看看你今天高兴了,明天失恋了,分别都需要看点什么。
推荐引擎的逻辑,还是通过挖掘群体用户的行为规律和个体历史行为的数据做行为分析和预测。这其实和我们人类观察理解事物是一致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你都不参与推荐引擎的交互,仅仅以个人的某一单一感受去判定智能推荐引擎的好坏,这是不公平的。
平常会有很多人跟我们团队反馈问题,说这个推荐的不好,那个推荐的怪异。我们首先会积极把问题收集上来,作为我们的BadCase,然后逐条去做分析,找到问题的缘由,再回归到数据模型上去做调整测试。
再说了,人心本就难测,千古难题,机器怎么可能做到,绝对的捧杀。
3,智能推荐的内容质量无法保障,控制不了垃圾内容?
不管是编辑还是机器,高质量内容的辨识能力一直是个长期命题。
智能推荐引擎的底子是搜索引擎,所以搜索引擎拥有的反垃圾能力它也都具备。但推荐引擎是在和编辑人工列表做对比的,用户对垃圾的敏感度远高于搜索引擎。
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由于推荐引擎的强交互性,可以通过用户的选择进行动态筛选,把垃圾内容快速洗出去。所以,智能推荐有自己一整套自己的内容质量控制体系。
当然漏网之鱼不是没有,但更多的情况是推荐策略不合理导致的不匹配。同样的内容,对你来说是垃圾,对别人来说是宝贝,彼之砒霜他之蜂蜜。推荐引擎的策略优化是个长期而且持续的过程。
4,智能推荐是人与机器的交互,没有人与人的交互,冰冷可怕?
其实恰恰相反。在具体实践中,推荐引擎在反复使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性。
但它是个隐形的功能,不容易体现出来。例如,当你看了两篇文章,推荐引擎就找到同时看过这两篇文章的用户又看了哪些文章,并将阅读几率最高的文章推荐给你。有可能前面两篇文章一篇讲马航MH17空难,一篇在讲俄罗斯与欧盟的博弈,而推荐出来的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还比如,你去九寨沟旅游,而推荐引擎会把在九寨沟的人普遍都看那篇文章推荐给你。
这种推荐充分利用了人与人之间的兴趣属性或地域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叫做协同推荐。
从效果来看,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荐的内容,要比纯粹通过语义分析进行推荐更好。你在推荐引擎上只看到了结果,但千万不要武断地说,推荐引擎就是靠机器在瞎猜,因为幂幂之中必有缘由。
5,人是一个变化的动物,历史并不能代表将来?
“狗改不了吃屎”这句话说得俗了点,但是点破了推荐引擎的一个重要逻辑:人的确会变,但有一些长期规律性的东西很难改变。
推荐引擎在设计时,会按照长期和短期进行标识,有一定梯度,来适应人的变化。我们有秒级的算法模型更新,也有按天、按月的长期算法模型更新。
比如:你刚看了一眼马航,引擎会再次推荐马航相关的新闻。但引擎并不认为马航代表你的长期兴趣,而只是当下的热门,所以才会适当的给一些,这是短期行为的捕捉。短期行为的兴趣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慢慢消退掉。推荐引擎不怕变,而怕不变。
三问老蔡:智能推荐引擎会干掉媒体人么?会出现那些加工厂里面的情况一样,工人在流水线上的位置被一排排的机械臂代替,导致大批量失业么?算法和工程师干掉了整个编辑部,这是科(JI)幻(SHU)故(REN)事(YUAN)和恐(MEI)怖(TI)小(REN)说(YUAN)中都说会出现的场景。
我很坚定的说,肯定不可能出现,至少在有生之年,哈哈。
由于近代科技的发达,人和机器的关系,一直存在某种微妙的关系。电影故事里,经常出现人机大战,但机器最后都打不过人,因为人会产生很多变量。机器再智能,也只是接近人,人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必须要学会去发现每个事物的特点。
机器对于规律性的行为挖掘兴趣挖掘有优势,但对于价值观的辨识、社会发展局势的判断、大事件的捕捉则鞭长莫及;而人工对于长尾兴趣人群的识别和内容匹配则是不可完成的任务。在智能推荐这件事上,本因是人力不可及,同时需求越来越强烈,才有机器去补位。
以上说的是背后的大逻辑,那么,在智能推荐主路径化的时代,传统媒体人又应该怎么办呢?我有五个大概的建议。:
1.媒体人必须正视这种变化。不要躲避,不要盲目悲观,也不要仇恨(潘越飞:印刷机诞生之初,有传教士写了洋洋洒洒一本书,大谈誊写者才能感受到智慧与文字的灵性,机器破坏了神圣性,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被更多人看到,这个传教士选择用印刷机来出版这本反对印刷机的书。这个黑色幽默,是很多保守派面对创新设备时典型的纠结状态。)。
2.媒体人必须强化原创的能力,生产和发现独特内容。从无到有的过程,人能做,机器做不了。到目前为止,的确有通讯社在尝试机器写作,那些内容都是快讯类,有深度的、原创的、独家的内容,一百年之内都生产不了。
3.媒体要学会使用新的内容运营工具。 在使用智能推荐引擎来做分发的环境下,新的内容运营工具肯定不是现在CMS后台这样了,但具体是什么样,我们也在试验和尝试(我准备写一个,以后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没有存在价值了,系统内的运营人员才是核心,这是我一年多来的实践心得。)从产品角度来说,这一套全新的内容运营工具的出现则标志着变革,其重要性不亚于用户端产品的变化。
4.媒体本身是需要品牌的,机器很难有独立的品牌内涵。品牌认可度上,用户对媒体的判断与定位,影响到他接受到资讯后的接受度。
5.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建立粉丝群体,这也是机器做不到的。
总之,是媒体要回归到人的属性上去,放大人和机器的区别。
另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也经常对研发人员讲:千万别轴,别想当然。对于自认为精妙的算法别认为天然就是完美的,必须需要通过原型验证、小样本集测试、大样本集试用这样的严谨流程才能广泛推广。而对于编辑人工排布的资讯,你可能认为他们在自我YY,但实际上有你不了解的特殊考量。
对于用户来说,他根本不在意是编辑推荐还是机器智能推荐,体验爽就够了。目前在搜狐新闻客户端的实践过程中,已经主动开始越来越弱化“推荐”的标签,尽量让用户感知不到谁做的推荐。
让编辑做好精华的头部资讯,即大热门、大事件;让机器做好长尾资讯、大流量的内容分发。人工和机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为用户维护一个完整的资讯流,既有价值观的属性,也有长尾的分发能力。不要过于偏激的去迷信什么,不要认为这是被迫妥协了,实际上,这样的混合模式才更符合社会现实和用户需求。
往后,人在发行上耗费的精力更少,精力集中在发现、原创、品牌、互动等更偏向于人的属性。如果,你非要去抢发行的事,那就是以肉身去抵抗钢铁洪流,必败。
凯撒的终归凯撒,上帝的终归上帝。
四问老蔡:媒体的未来,会在智能推荐引擎的影响下,变成什么样?
1:智能推荐引擎卡位在门户和搜索中间
智能推荐引擎是搜索引擎的同胞兄弟,他们的底层逻辑基本一致。区别在于,搜索引擎需要用户主动输入关键字,推荐引擎不需要输入关键词,输入的是用户的行为。
当年互联网刚起来的时候,新闻资讯是刚需,门户迅速崛起,百度那时候是给门户打工的,他们都是用户获取资讯的工具,搜索靠用户输入关键字,门户靠用户眼睛扫,一个用户拉一个编辑推,这是两个逻辑干了一件事——资讯的获取。推荐引擎也是在做同一个事。
我个人会把推荐引擎放在门户和搜索引擎中间的位置。智能推荐引擎比搜索引擎更媒体化,比门户更技术化。
2:智能推荐引擎利好于用户、广告主和自媒体
媒体一般会有两个大的环节,内容生产和内容发行。
而推荐引擎是内容发行的一次变革,极大的提高了发行效率,原本的门户模式时,一天生产十万条消息,真正能被看到的没几条,推荐引擎把热门和长尾内容都送到了用户面前。用户因为推荐引擎主动为自己做个性化适配而更有效率地获得资讯,因此而得利。
另外一个获利的对象是广告主。推荐引擎用海量细分的内容帮广告主细分了用户,让广告投放更精准;而且在信息流里的原生态广告投放效果更好。
在内容生产层面,由于智能推荐引擎能够比编辑有更强的内容细分的发行能力,这样让内容生产者的内容更容易呈现在合适的用户面前,特别是自主原创者。这对自媒体是个好事。人人都是自媒体不是一句口号而已。
3:未来的资讯内容会有两个入口
一个是以社交关系衍生的资讯入口,一个是以获取资讯为目的的资讯入口。
资讯内容的含义很广泛,做好资讯入口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另外,对于火爆一时的微博,我非常不看好。它是基于关注的浅层次订阅逻辑,做的不伦不类,有些四不像,既不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内容聚合,也不是基于内容关系的聚合,垃圾内容泛滥,Feed流越来越杂,越看越难看了。
4:智能推荐引擎的终极目标,不是帮助用户kill time消磨时间,而是save time节省时间。
推荐引擎的筛选做的越精准,用户的阅读时间更有效。当用户觉得推荐引擎的确能够帮他节省时间,入口的效应也就出来了。
5:推荐引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渐渐进入主流,但也还算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演变成长。
目前其核心还是占住主路径,适配规模化用户群,创造规模化收入,形成特有的产品生态和商业生态。推荐引擎一定会成为新一轮的互联网标配。
搜狐IT主编,wemedia联盟成员
配图为达利作品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panyuefei @ 08:25
搞搜狐IT内部培训,一半是为了提高团队业务能力,另一半,其实也是我借机去了解同行中顶尖人物的逻辑。
虎嗅网COO蔡钰,是嘉宾中极有特色的一位。
一来,生得极有萝莉感,第一次见到真人,我还以为他是实习生。
二来,她基本不讨论媒体啊、转型啊以及各种虚妄命题,虽然她自己就参与创办了现象级的媒体产品,虎嗅网。
三来,她聊的内容中,有1/4的名词我没听过,她有自己的一个世界,对于这样的人,我一直特别好奇。
四来,她骨子是有冷笑话基因的,语感极佳,时不时会跳出几个有趣的词语。
以下,就是她的发言实录。原标题为《媒体去哪儿?》,但是有小伙伴看完实录第一反应是“她明明是来步道亚文化的”,所以我对标题做了修改。
文章很长,但相信我,值得收藏一读。
————————正文————————
5月30日,虎嗅网联合创始人、COO蔡钰做客搜狐IT编辑部,为一众编辑、记者、运营人员做了题为《媒体去哪儿》的分享。虎嗅网是一家成立仅两年的个性化商业资讯网站,通过编辑和作者的共同维护的新媒体化的成功尝试而引起了业界的关注。蔡钰认为,媒体本身是要做服务的,服务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去理解用户的属性和趣味,结合近年来公众议题的“幼齿化”演进,媒体从业者很容易产生“我在为谁制作内容?”和“我应该去哪里?”的困惑。
虎嗅的盘子比较小,做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得见,我先不主动说了。
我大概聊一下我个人对整个媒体架构和它可能的一些路径、媒体人一些可能的选择的看法,如果大家有什么愿意跟我交流的,或者关于虎嗅感兴趣的一些问题,我尽量回答。
从去年到今年,90后和亚文化、媒体生存战两件事情讨论得很厉害,但我自己觉得它们的讨论有点过热了。
90后和亚文化
关于90后亚文化,主要是移动互联网和消费领域很多人讲。这样一群受众突然起来了,怎么样去衡量他们,怎么从他们身上弄到钱,他们的趣味是什么?
我一直觉得用年龄段概括和区分人群的做法有点轻浮,用年龄这个要素用来概括消费群体和文化趣味其实是不太科学的,这个做法跟亚文化相关。
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群体来说是一种陌生力量,是一种新力量的涌现。主流文化群体会给它亚文化这样一个称呼。
亚文化的存在其实是过渡性的。最初,主流文化是不屑于把亚文化说成亚文化的,因为根本不屑于称之为文化。亚文化很小众的时候,被冠之以“亚文化”的时候,主流文化感到了威胁,因为话语权正向对方转移。那个时间段亚文化已经在向主流文化演进。
七八年前互联网上有个叫小粉红的小社区,应该有同学是知道的。那时候那个地方已经有很多人在玩二次元、玩架控玩得特别牛。那里面的主流人群是75后或者80后,那些人聊的是现在人们所称的90后85后未必知道的事情,有一群自称自己是“怪阿姨”的人。
按年龄分人群这个事情,可能是因为主流人群突然觉得有了一群异端,主流人群觉得跟这群异端最直观的差异是年龄的差异,所以他们就会很简单地用年龄这个因素来做这样的概括和区分,这其实是对自我的一种区隔。
事实上,隐性的亚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你身边会也有还没有出柜的小Gay,这种隐性存在的人会是一个亚文化。或者你是一个40岁的公务员,身边都是一群体制内的特别熟悉官僚礼仪文化的人,他们不会告诉你,在你们中间有一个同事特别喜欢收集麦当劳的杯子,收集者也不会在同事和领导中间说这件事的,那样会显得他太标新立异了,在那里面他需要一种自我认同,他会把自己隐藏起来。
但如果你跑到上海某个中学的某个班级,可能那个班级里面全班都在攒那样一套杯子或者限量的球鞋,最先攒到的大家会觉得他很酷,如果这里面有人真心实意觉得收杯子很幼稚很脱节,在在那个地方他反而是亚文化。
很多这样的社区在互联网上面是能够看见的。很大程度上,我觉得这些社区其实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规模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在PC互联网时代,大家知道月亮族、SEU、AB战线。有一个论坛叫宽带山,我最早知道这个地方的时候,很惊讶这么市井的名字背后居然卧虎藏龙,藏有一群玩COS特别资深特别骨灰级的人。你永远看不到很多很冷门的场景中意外的旮旯缝里有一些你所体会不到的东西,把这些东西称之为亚文化我觉得是不公平的。
概括来讲,用年龄来去区分亚文化这个事情,我自己来说是没法接受的。我在上面讲到,亚文化其实是按场景来分的,亚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场景文化,场景文化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群人可能会因为某一种共性先聚集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在更多的维度上发生交集。
一开始一群喜欢漫画的人聊到一起,后来发现大家都喜欢养狗,再过一段时间有人想换工作,刚好又有人能推荐,一群人靠这种维度结合起来。由点带面的社区都是以先场景化,在场景化里面发展综合的小生态。在互联网上我们能看到,不少人同时混几个社区,其中一些人特别有表达意识,一些人特别有分享意识,这些人就会在这些社区里慢慢形成自己的媒体,这是90后和亚文化。
媒体生存之战
我们能看到一些传统媒体杂志还在不断产生特别好的内容,但他们的那些争论我是不太喜欢看的。我觉得我们,包括在座的都是已经上岸的人,整天陷在别人的语境里讨论媒体生存这件事情是在浪费时间,降低效率。
其实很多事情残酷一点想,就是一个正常的优胜劣汰的过程。传统媒体里面的人,尤其是做经营的他可能更需要去考虑这个问题,但对新媒体来说,这个东西其实已经没有必要考虑了。
因为你最早需要考虑的是你到底要不要做媒体。这件事情有一个选择之后,大的前提也就确定了。在这个前提下,重要的是你想做平台还是做内容,这个东西更重要。
平台可以做什么?搜狐IT现在是一个平台,虎嗅是一个平台,微博是一个平台。一个想做平台的媒体,需要把自己的立场隐藏起来,但在运营里面,又要发扬自己的趣味吸引同好或者跟你有共性的人在这里面产生内容、产生关系去做社区,这个社区一旦吸引到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者,你就可以去做经纪人服务,类似演艺圈。
如果是机构性的做平台基本没什么悬念的,如果是媒体人特别是像在座各位采编包括我自己,如果想要做平台或者做社区那基本就在往产品转了,不用在这里讨论太多,产品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东西。
其实内容也是产品。在前面90后亚文化那里说到,社区里面有表达意识的人会成为原创者,有些有分享意识的人会同时混几个社区,你在搜狐IT工作,说不定你也玩轮滑,你蛋糕做得特别好,其实你自己是有若干文化趣味的。如果有这种跨社区的分享意识,其实你会成为这几个社区中间的内容结点,这样的人也是很重要的。他们承担的是不同文化圈子之间的内容交互责任,未必需要是一个原创者,但可能提供一种导读的功能。(潘越飞:我觉得虎嗅推出的文集功能,就有这种逻辑在背后)
最简单的例子,你在朋友圈转发一条新闻时,会写上你转发时想说的话,可能是点评,可能是吐槽,可能是引用一下里面的东西,你的朋友圈好友看到你这条内容的时候,在他的阅读需求里,你是以内容提供方的角色存在的。我在虎嗅内部一直讲这些东西,你要做一个很好的内容人,要做两件事情,做很好的原创、做很好的导读者。这两个事情中间是有共性而且也是可以交互的,没有一个严格的区分。关于好的内容具体应该怎么做,我其实不用再多说了。
要有产品意识:我在上面列的这些对自己的日常要求和提醒,总结起来还是要有产品意识。内容其实也是产品,文章也是产品,你转发的一条微博转的那个东西是一个产品,你转的同时提供的附加的东西也是产品。在做这些东西的时候如果不是纯自娱自乐纯意识流为了满足自我的纯表达,我们就需要想清楚我的受众是谁,如果确定了这样一群人,确定你用户的趣味,之后就需要意识到他们的趣味是什么,走在他们的前面。
要引领,不要跟随。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应该是韩寒。早年微博上大量的营销号,基本走过一段时间就下去,他们的问题在于很有服务意识,不断在想你需要什么,不停去供应你需要的东西。但在内容层面这个做法是不适合的,阅读者需要的是一个趣味和观点的引领者,需要有人带领他,不需要有人服务他(潘越飞:这个逻辑可以和仇勇说要服务好人群的观点对比着看)。从这个逻辑看各个阅读平台,你会发现如果是纯靠算法的基本都会被热议,被抛弃。(潘越飞:我个人不看好今日头条过度依赖算法的模式,这点以后再详细展开)
风格化这件事情还是挺重要的,像搜狐IT做的《三表龙门阵》,丰蕾自己做的《开八》,这种人格化的东西能够形成自己的趣味和品位,会有一个持续的价值。
用风格化的标准训化你的跟随者:第三个跟第二个趋同,你需要有一些风格化的标准训化你的跟随者,这是无形的个人签名。比如罗辑思维,持续听罗振宇讲东西的人会想象这样一个人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地方用什么样的措词,他的音频永远是整一分钟,一秒不多一秒不少,这种标签会不断强化你的产品印记,这个东西是有用的。
自我训练:单就写文章的人来说其实不断去训练自己的写作文法节奏取舍让它更成熟。有一个原来做节操手机的小姑娘叫@顾异的,这样的小孩的语感特别特别强,能够有强标识性强吸引性这样的东西,他对你树立自己的品牌和维护你的受众有很大的价值。这个事情应该做,如果想把内容当成产品来做的话。
媒体人变现:这两年在我的可见范围内,我观察到媒体行业对采编写作这一块的价格体系是在重构的,大家都在抢好的写作者,你的供职机构会给他认为好的内容付费。现在有很多创业项目,包括何力的界面,新媒体属性的创业项目里面哪怕自己的开价不高,但是他们的竞争其实也是会促进整个价格体系的改变。
如果你等得急,你要做的是找到擅长的内容往死里磕,等着别人给你开高价,这是一个常态的比较保守的做法。
媒体人被包养:我前段时间纯友情给一些公司和公众号提建议,被包养这个事情其实是可以做的,当然是说类似品牌代言式的合作。耐克之前买刘翔,是看中刘翔表达了某一种精神品格。现在其实大量2C公司做市场,很多人特别焦虑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为什么小米的营销做得这么好,他们有很强的需求。等这帮公司醒悟过来的时候,他们会根据自己想要确定的那个品牌定位和他们想要表达的形象去供养或者豢养内容,不是买你的软文,是买一种隐性的冠名,用你的性格给他的品牌上色,你生产的内容跟品牌本身不发生关系,不像现在一万块一篇这种玩意。
更贴切的类比,像当年俄罗斯贵妇把柴可夫斯基养起来,你爱做什么曲子做什么曲子。其实传统电视行业走的比我们超前很多,比如立白洗衣液跟《我是歌手》有什么关系?谁想到唱歌去洗衣服、立白洗衣液觉得这群歌手可能会说我是二线歌手,二线歌手的市场受众是主妇,它主打的是这群人。英菲尼迪为什么去投《爸爸去哪儿》而不是一个玩具卡通车乐高之类的?因为英菲尼迪自己觉得这些关注亲子节目的人里面,有他们想要打动的那些中产父母或者准父母。
被包养这件事情可以做,平台其实是可以考虑做经纪这件事的,如果有一个更高明更科学的方式做中间的牵线的话是有价值的。
另一种可能是骑驴找马:很多新人进来做媒体或者商业媒体,会觉得这是理解市场的好地方,是跟你的下一目标雇主熟络起来或搭建关系的最快捷路径。
如果一开始把媒体当成跳板是无可厚非的,做的事情也是在某一条垂直的线上,垂直线跟前面说的场景类似,找到垂直线两三年做到高精尖做到真正骨灰级的专家,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你想去的公司对你青睐有加,你供职的媒体觉得你的价值在非线性增长,退一万步讲它知道你想要走,它想留你的话就只能开高价。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panyuefei @ 09:56
前两天推送的,是仇勇在搜狐IT内部培训上的讲话,聊他对新媒体的理解。反响很不错。
但是,说得好,不一定做得好。
他也经常自嘲:他只有理论和概念,并没有找到解决方案。
当天培训结束,其实我拉着仇勇在咖啡馆好好“拷问”了一番:信睿客到底怎么死的?
2013年3月,仇勇从《环球企业家》副主编的位置上辞职,开始了一个新媒体的实验,这就是信睿客,目标是做一个资讯+图书的阅读类产品。当时这事,业内闹得纷纷扬扬。
仇勇的判断没有错,他在给用户的说明中写道:我们相信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了热点新闻厌食症,但你发现海量信息海洋中获取高质量内容并不容易;我们相信你需要”及时“的”深度“,想要个性化定制,想看的有用的内容;我们相信你想知道政治、科技、商业和艺术的大佬在想什么,你只信赖那些有专业经验的达人们的建议和看法。是的,我们相信你渴望拥有这样一个客户端——这种认知、这种胆气、这种实践,统统都没错。
但因为种种原因,信睿客并没有做起来,没有创出一条新路,半途休克了(潘越飞:产品已经连续八个月没有发布新版本,团队有了新的事情做)。
一个资深媒体人转型后的实验,一个完整团队近半年的探索,一个有着先天优势资源的新媒体项目,依然休克,这份当事人的反思,实在并且有价值。
—————————
(以下改为仇勇自述)
第一个教训,没有彻底脱媒化。
那时候我刚从媒体出来,所以我还是有媒体情怀,这就导致信睿客的媒体属性太强烈。
媒体属性是一个什么玩意呢?简单说,你希望想通过吸引注意力,获得流量,然后得到广告。这就是媒体的基本商业逻辑。
这逻辑错在哪呢?错在广告产业已经产生了变化。
原来的广告是自己大喇叭喊,根本不知道谁在看,你要在意的是千人成本问题。现有的广告,属于“我只是分享给你”,而且这个动作不是广告商做的,不是技术来做,而是人主动来做的。
我当时只看到了“正确信息是广告”——也就是绝对不做硬广告,只想用高级软文的方式来做。例如我做类似于圣诞节最棒的十个礼物,里面加上联想。
实际上,这些只是小技巧,广告的逻辑没有变化。你换了各种花招,还是在骗广告商的钱。
所以,张瑞敏说停止投放硬广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逼迫着你要去想,应该产生怎样的传播形式。
我现在在想,也许应该把媒体逻辑反过来,先想到广告的创新,再反推怎样找到注意力,而且是分众的注意力,然后再找到相应的内容。
可惜,我现在还没看到符合的案例。
因为没有充分的脱媒化,所以碰到的瓶颈还是媒体的老问题,内容哪里来,读者怎么聚,广告怎么办。
我做了很多尝试。
一开始,我想做成赫芬顿邮报的模式,就是UGC生产,内容是概览天下的,堆一堆堆的频道。结果做不到。
我反思的是,我没有能力造个海洋。
第二步,我想专注于商业财经。结果,我依然没有能力造这个小海洋。
第三步,我想做独特原创内容,我不安排采访,而是让编辑使用巧妙的方式去整合内容,有点类似”咋整“的做法。
但是,种种方式都没有解决内容生产的问题。
这些都不是用产品的方式解决问题,还是媒体的套路。
我没有把目标和精力聚焦在产品上,虽然我换了好几种打法,最终我发现我的瓶颈始终没变:内容池不够大,内容生产方式非常落后。
读者的问题,是一个定位的变化。
一开始我就犯了错,我想服务于我不熟悉的那帮人,定位得太高大上了,其实我和那个圈子不熟,这样做就太累了。
这还是媒体思路。以前我在环企(潘越飞:环球企业家杂志)的时候,媒体很牛,采访的都是柳传志这样的大牛,你跟着以为自己也是大牛了,实际上你和大牛没有交情,只是帮人家传播。
第二步,我才定位于做自己熟悉的圈子,服务这帮人。让柳传志做我读者,成本太高了,让潘越飞做我读者,多便宜,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我做了一个表格,把我这几年媒体经验都浓缩在这里,重新去理解了各个人群对内容的需求情况。(潘越飞:认识仇勇的人可以私下去索取,挺有收获的)
不过,这个表格出来的太晚了。
我的心得就是,如果你用户定位不精准,你就抓不住他,你获客成本太高。
第二个教训,戒除贪婪。
学会使用产品思维这点,我做到了。只是又犯了错,贪婪。
我研究了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相似产品。研究太多之后,我又犯错了,我看什么都很好。我想把所有好产品的特点集合于一身。
张小龙说,要做减法。我没做到。
其实,我没能力实现那么多功能,我应该单打一个功能。这才是符合互联网产品的路径。
(潘越飞:有格局的人不懂细节,懂细节的人难有格局。媒体人多有前一种毛病。)
第三个教训,也许APP不是最好的选择
基于媒体思维来说,你想要通过内容成为流量入口,但是,这个过程太缓慢了。
一个app产品,现在只有达到百万级才有广告价值。
我曾经雄心万丈,觉得我做的信睿客项目是borning mobile(为移动互联网而生)。
我现在觉得媒体+APP是不对的,也许社交+app才是有可能的。
内容的吸引力,根本无法让用户单独来下载APP,而且日活实在太差。
微信一下子打败了那么多APP,对他来说,内容是排在非常后面的一个需求点,发消息的功能才是最核心的需求。
我现在想,也许新媒体应该从网站入手。
1:做网站的成本低廉
2:网站推广成本相对更低,超链接、搜索引擎、关键字、社交分享等手段已经很丰富,只要你这里有好东西,很快就能被发现。但APP是一个信息孤岛,用户只有打开才能看到,成本太高了。
3:移动互联网应该是一个云端的东西,提供如影随形的服务,他一直在,当你需要时,他提供服务,用完后,他就嗖一下回去了。移动应用应该是触手可及,平时不打扰你。工具性是移动应用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阅读是一个功能,那你需要思考让这个移动应用更功能化和服务化,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消遣型产品。
4:现在渠道太多了,你不再掌握唯一入口。今日头条即使再火,对于真正的阅读者来说,他为了了解一个事实,还是需要搜狐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朋友圈。没有一个app可以把信息收集这件事全部干完。
第四个教训,无用信息造就无用媒体
你要生产有用之用还是无用之用的信息,这是我的另一个反思。
媒体一直以来生产的都是无用之用的信息,也就是你没事才去看一下,你今天不看没事,后天再看也行。
媒体到底有没有本事做出这样的信息,你都是有用的,今天不看就是损失,那用户才会媒体都看。
股票资讯软件,例如大智慧,就很是有用之用的典型。
电商即媒体的产品,例如什么值得买,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关系,每卖出一样产品就可能产生一个故事,这也很典型。
解决辩真问题也可能是刚需,经济学人杂志做了一个辞典功能,类似百度百科,但是由高级编辑和记者精心写词条,这个词条内容的权威性很高,完整性很高,这解决了资讯过度碎片化的需求,这样的功能做下去也许有价值。
微信公众号,我已经积攒了无数个小红点,就算是华尔街日报这样高质量的媒体,我也照样不看,也没缺什么。假如今天发生什么事,我有太多渠道可以看到了。就算是媒体生产所谓高质量的内容,也产生不了什么粘性。
在什么加什么的形态问题上,内容应该变成加号之后的东西,而不是加号之前的东西。
我们还想做个电子杂志。我觉得杂志,要么是magazine,杂的没边;要么是issue,特辑。
我们当时想做生活中常见却被忽略但是包含了创新,例如罐头的历史,已经包含的创新是什么,将来有的创新是什么。
回头一想,这还是无用之用。
所有的内容产业,都应该被一棍子打死,全部需要变形和重塑。
(潘越飞备注:当着仇勇的面,我直接说,你还是个媒体思维太重,虽然口口声声要和他割裂,实际上路径依赖依然严重,虽然你能熟悉的说起各种新潮概念,什么移动互联网,什么产品化,什么逻辑,但是这些只是话术,你没有真正去相信他,没有真正把它变成工作的全部。)
第五个教训,媒体人有通病
我在离开杂志之前,写了两个长文,现在回过头来看,长文没有错。但长文只是提出问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第一篇写的是传统媒体的毛病,第二篇是主编该怎么做。都不是解决方法。
长文提的东西都是正确地,只是无用的正确。媒体人的通病,都是理论家。
明白道理但没实践的问题就在于,你容易摇摆。
我很不希望再走虎嗅网和钛媒体的路径,虎嗅网取代了以前中国企业家的影响力,钛媒体取代了以前互联网周刊的影响力,还是传统的路径。我后期摇摆了,突然觉得还是要做内容团队。脱媒化不够,心里还是有对媒体的执念。
媒体未来的价值是什么?
媒体过去的价值是传播,未来它应该是清晰地代表了一群读者的利益。
未来的媒体不一定非得是内容产生和分发的东西,它可能就是一个服务性机构。就像雷锋网和创业家在干的事情,他是一个媒体的品牌,后面是它的服务。
传统媒体的困境就是,你说不清楚自己代表谁。
如果继续升级下去,我会不断强调订阅人的概念。
如果重新做,也许我会做个类似大众点评网一样的东西,和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没有任何关系,我才能重新去进入这个角色。
如果有可能,我不会再做阅读为基点的东西。我得想好挣的是什么钱,再去想选什么样的方式。
————————————-
以上就是仇勇给出的五个教训。
自去年开始,媒体行业经历了一阵风潮。
科技博客大兴,自媒体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忧虑加深,资深人士不断出走,技术突破行业壁垒。
一年多以后,我看到很多实验失败,很多方向在调整,很多反思在进行。我自己也在这一波大浪潮中,有许多新的尝试和想法。
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会陆续写写这些事。请继续关注我的自媒体:潘越飞。
搜狐IT主编,wemedia联盟成员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panyuefei @ 08:30
在科技行业,人人都希望自己站在浪潮之巅,大部分时候却在泡沫之巅。
厂家是这样、极客们是这样、媒体也是这样。
在2014年的美国CES展会,我溜达完一圈后,最大的感受是,如果非要为每年的CES加个关键词,“可穿戴设备”当仁不让。
这个至少已经风行了五年的科技概念,在全产业链条的各巨头公司正式加入后,终于半只脚踏入了大众的视野。
只是,泡沫依然横行。
泡沫一:创客改变世界
《创客》一书已经流行起来了,硬件中的极客们人手一本《创客》,志得意满,好比文艺青年抱着海子诗集,装逼青年抱着星巴克咖啡。
事实上,星巴克咖啡在CES展区不过是屌丝们解渴的快消品,创客也不过是每波泡沫的排头兵而已。
早在一年前,全球创客们就流行把玩Raspberry
Pi(“树莓派”),利用这个信用卡大小的低廉卡式电脑,创客鼓捣出了智能微波炉、游戏摇杆,甚至是无人飞机。虽然全球科技媒体都为这些小玩意惊呼不已,但是没人真正买单。
CES2014上,Intel推出了专门针对可穿戴等智能设备的芯片方案Edison(爱迪生),这是款只有SD卡大小的计算平台——在国外的新闻中,这被称作Computer(电脑),但我更认可他的官方中文说辞,计算平台,毕竟在大部分人眼中,一块芯片就是台电脑,有点难理解。
老实说,这是最让我感到惊艳的CES展品。
基于Edison制作的婴儿连体衣,可以检测孩子的体征数据,一旦呼吸或者提问出现半点问题,就会立刻传到父母的设备上。这是我测试了数百款可穿戴设备后,第一次产生“买下来”欲望的产品。
我对英特尔的工作人员说:这下,束缚大家的只有想象力了。
在创客们玩成人玩具一般折腾小发明时,芯片级巨头公司的行动表明:改变世界的永远不是创客,而是商业。
泡沫二:创意改变世界
我听过一个关于Pebble的小段子:Pebble第一代推出概念设计时,人们把他叫做下一家苹果。但是,当Pebble拿着自己的设计图来到中国深圳华强北寻找加工工厂时,深圳工厂圈子里流传说:来了批老外,要生产十万支电子表,不知道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这么小的量也来烦我们,我们至少都是几十万的单子才做加工的。最后,是深圳一个小工厂帮忙做的加工,所以也出现了后面“Pebble实物品质太差,用户要求退货”的新闻。
一群人眼中的超级概念,在另外一群人眼中也许是个超级笑话。
Pebble在CES 2014上推出了第二代,除了廉价塑料壳换成了略贵一点的金属壳外,没其他了。我冲着他去,算是尽兴而去,扫兴而归。
国内多名创业者在参加搜狐IT的无穷俱乐部时表示过,可穿戴设备的大规模兴起重要节点,在于大型生产商加入这个热潮,例如富士康、华为、中兴、索尼、三星等。否则靠着一年30万台的销售量(Peeble目前的销量),这个动辄千万出货量的市场并不会有半点波动。
移动互联网市场刚兴起时,一个开发者单独靠着一个创意就能月入百万,两年过去,这被证明只是幻象。成熟的商业生态需要全面的产业链,包括芯片、代工厂、方案商等。
创意是点火器,高效的生产能力才是发动机。
当中兴推出神似“Pebble”的蓝牙手表,索尼推出神似“FitBit”的Core手环,东芝、TCL、LG都推出互相神似度100%的产品时,我才真的相信,这届CES的关键词的确是“可穿戴设备”,因为巨头的介入都是以模仿开始。
虽然他们看着都不够酷,但这些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信号:可穿戴设备进入了大众消费厂家。
泡沫三:功能改变世界
索尼Core手环的功能是:记录睡眠时间、跑步距离、走路距离+听过的音乐和看过的视频
雷蛇Nabu手环的功能是:记录睡眠时间、跑步距离、走路距离+显示来电、短信、邮件信息
LG的Lifeband Touch手环的功能是:记录行走距离、显示来电、短信、邮件信息+部分其他应用的信息
Garmin的Vivofit手环的功能是:记录运 动距离、运 动步数+耐水深度为50米
卡西欧新款蓝牙手表GB-X6900B的功能是:计时+控制手机音乐播放器、同步运 动数据
Vuzix 智能眼镜的功能是:谷歌眼镜的大部分功能+可拆卸的设计
看完我罗列的部分可穿戴设备功能后,你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可穿戴设备都在同质化竞争。一个小卖点,就成了厂商们拿出来在CES上刷存在感的核心,表示下”人有我也有“。
甚至有中国不知名的上市企业,在CES上发布一款毫无新意的智能手表后,居然大大拉升了股价。这个存在感刷得真是有价值,同时毫无诚意。
在黑莓手机时代,人们觉得这个小众的商务设备就是智能手机的全部,结果苹果的出现,以其设计的艺术感和开放的软件生态体系获得大量消费者欢迎,结束了一个伪智能手机时代。
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基本都停留在一年前的设计思路上:手机一天平均被解锁100次,其中三分之二的次数可以用可穿戴设备来代替。
受这个思路的束缚,可穿戴设备不断试图成为手机的替代品——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未来会消灭智能手机,但是目前一味的模仿,也许CES上出现红海大战证明了这个思路有瑕疵。
如果不改的话,人们始终找不到打动自己的理由:凭神马我非要戴个手表或者手环?
风有多大,泡沫就有多大
葛洛尼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中,把世界分成比特和原子两种状态。
可穿戴设备的最大魅力,是让传统意义上原子状态的信息变成了比特:人的运 动、体征情况、人像画面、眼部动作。眼镜、手腕、手指、足部、心脏,都成了全新市场。
谷歌依靠着把人的鼠标点击动作变成在线服务,成为了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产生比鼠标动作更为丰富的在线数据,是可穿戴设备展开想象力的核心。
2014上,巨头公司的集体出击,虽然毫无新意,但终究是对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最大利好。这就像2012年时,大型企业纷纷推出移动互联网概念产品一样,标志着一个新的百亿级市场结束蛮荒,走向成熟。
风有多大,泡沫就有多大。
我期待的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泡沫早日被打破,产业的活力早日被证明。
潘越飞 搜狐IT主编,wemedia成员 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潘越飞”。本文首发于搜狐IT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panyuefei @ 09:39
王坚,阿里巴巴最富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爱者极爱,恨者极恨。
5月12日,我和MTC的朋友,在杭州发起并主持了一场关于云计算的沙龙,虾米的思践聊了云音乐,快的打车陈伟星聊了云时代的产品设计,短趣网王强宇聊了云时代的创业,当然少不了王坚聊一聊他对云计算的看法。
当天,青龙老贼发了一段王坚的部分观点,遭遇了他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来最强烈的退粉,也激起了圈内人的各种讨论,这就是王坚的“影响力”。
我把王坚的分享做了个第一人称详细版的梳理,里面涉及了阿里云的定位、对大数据的反思、对APP创新的不看好,信息量很大,你可以感受一下。
一 无人机是大数据的典型
我热爱和平,但一讲到云计算和大数据,我想到的两个例子,都跟战争有关。
一个例子是,《世界是平的》作者去前线,看了现场的指挥官,发现西点军校应该重新办了。因为一个连排级的军官,只要一个电话,航母上的飞机就过来了。这放在以前的战争里是不会发生的,一个连排级军官能够动用的战争资源非常有限。今天,其实一个连排级的军官需要的训练和过去的军长师长是一样的。
经常有人问,如果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我能不能改变世界。在以前,只有国家主席可以做,今天一个人可以做的比主席还能多。因为有了云计算。
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人和我吹牛,说世界上大数据用得最好的就是无人机。前几天美国还在开会讨论为什么要租用中国的卫星,就是因为它自己的数据不够。无人机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创新,以前仗不是这么打的,今天有了大数据后就变了。
所以,云计算可以让你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做以前不能做的规模。
二 我们的客户才是最会用数据的人
阿里云最早成立的时候,我们说自己是数据分享第一平台,对于这个定位,我自己觉得还蛮超前的。
阿里巴巴最早在讨论的时候,我们说为什么提数据,不提信息,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IBM会说数据没有用,知识才有用,所以这个定位很关键。
只要一谈到数据,我们其实就把自己定位在平台上了。我们想象我们的客户是把数据用到最好的人,而不是我们自己。
今天,最成功的数据公司就是谷歌。谷歌拿了全世界每个人都有的数据,就是web,它就靠自己的处理能力,做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生意。谷歌初期的时候,它有的数据别人也有,只是别人没有他的处理能力和思想。
数据就是数据,只是要有人把他做成生意。
所以我们定位自己的时候,数据就是数据,这个是最基本的东西,有人比你更聪明,会把这个事情做成重要的生意。
今天的数据远远超过以前WEB的数据,所以可以想象的生意也会多很多很多,所以肯定可以比以前做得更大。
以前也没人知道数据在哪里,直到谷歌把他变成一个搜索,有办法把广告引导搜索里面。今天看来这个很简单,放当初很难,因为要把大家都有的东西,做成一个挣钱的东西,当时没几个人想清楚的,否则微软、雅虎也都不会把雅虎外包给别人。
三 “大数据”叫错了
之前田溯宁在北京组织了一个活动,请了《大数据》的作者,大家开了一个很小的研讨会。
我分享时说,其实大数据是叫错掉的,“大数据”没有反映这个问题最本质的东西。
其实大数据很早以前就有,只是光只有数据大是没有用处的。世界上最大的数据估计和互联网一点关系都没有,欧洲对撞实验室做一次碰撞的数据,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完,最大的数据估计在那里。
今天的数据不是大,真正有意思的是数据变得在线了,这个恰恰是互联网的特点。所有东西在线这个事情,远远比“大”更反映本质。
像快的打车要用一个交通的数据,如果这些东西不在线,是没有用的。
为什么今天的淘宝数据值钱,因为他在线了。写在磁带、写在纸上的数据,根本没有用。
反过来讲,在线让数据搜集变得非常容易。过去美国谁要做总统,需要做盖勒普调查,去街上拦2000个人,在纸上打个勾,预测就很准了。现在不用做这个事情,只要在twitter上分析每个人发的东西,就可以知道总统会是谁了。
而且盖勒普调查做完之后很难快速影响社会,现在数据可以反过来快速影响社会。就像打车软件,如果要影响出租车司机,可能比出租车公司更大,原因就是数据在线了。
有时候,一些石油、地质之类的公司来跟我讲大数据,我就想不通这算不算大数据。他们的数据多是肯定的,但是他们的数据不在线,没有意义。
四 数据比功能更重要
产品我是不太懂的,阿里云的产品做得那么不好,都是我的责任,这个得求大家原谅。
但吃了很多苦头后,对于产品心得还是有的。
目前我没有看到一个产品和数据结合得很好。非互联网时期的产品,功能一定是它的价值,今天互联网的产品,数据一定是它的价值。
做航旅信息的产品,出了很多款。最近我看到出了一个“航旅纵横”,我用的比较多,我也不知道产品好不好,反正数据很好,他可以告诉你前一个航班发生了什么事情。
过去的软件,很多功能超出数据的重要性,但我相信,接下来,数据比功能会更重要。互联网人应该会能理解这个说法。
我和马云开玩笑说,阿里巴巴对数据的理解深度,不会超过苏宁对电子商务的理解。我的意思其实是,机会在哪里,大家都没搞清楚。
前几天我在北京碰到叶凯(京玩蟹科技有限公司CEO),他说游戏做来做去,发现数据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几个机房里数据拷来拷去很痛苦。
我猜测,他理解游戏的话,完全靠直觉已经不够了,数据可以帮他做这个事情。就好像一个人做在室内用数据来开飞机,光是训练飞行员的成本都不知道降低多少,这和用数据去改进游戏是异曲同工的。
五 云计算是个信任生意
我看云计算的时候,突然发现,云计算是个信任生意。包括虾米,短趣,能搬到阿里云,都是一个信任。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用纸币的国家。一张纸上盖个章,就让人相信是财富,这需要极大勇气的。今天,我们反而大大落后了,我们不相信信用卡,把信用卡当借记卡在用了,这是很要命的地方。
有人说他要做三年赚200亿美金(的互联网项目),他还要依靠别人(的云计算服务),他要相信这一点,是很了不起的。
我觉得,没有这个勇气,是不可能创新的。中国今天是有这样的机会。
我这里有个很自豪的案例。今天全国中国的药品,都有一个条形码,它需要去追踪每个药到了哪个批发商,到了哪个零售商,到了哪个医院,到了哪个患者,这个东西是个很重要的东西。现在这个东西就在阿里云上面,350万亿盒的数据都在上面。将来你跑到医院,自然能知道哪个是真药假药,也就是说,原来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没了。这个是很大的创新。以前这些数据不在线的时候,你根本不敢去想,现在,你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了。
另外一个案例,保险是一个很传统的行业。开一个保险公司,必须要开办事处。每人敢说,现在办一个保险,可以不签一个书面的东西。但是,可能今年下半年,中国会出一家保险公司,这是全世界第一家没有办事处的保险公司。不需要在纸上签任何东西,在线就能做完所有事情。
按我的理解,云计算能做好的话,创新机会非常大。
六 做APP,是在别人花园弄点盆栽
我觉得,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可以超越APP创新的范畴。
今天APP上的创新,有点像在人家花园里种点小花。因为苹果和安卓已经圈了一个花园,你种点花种点草是没有问题的,就像是去花鸟市场买点盆栽,反正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
但是你要做点有生命力的东西,还是有挑战的。你要跑到大森林里,才能做有生命力的东西。否则叫你下架就下架,你会觉得还是有问题的。
当然,那个花园是一个很好的环境,也有人来看。但是在中国做生态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做有革命性的东西。
具体是什么,我们也真不知道。
七 有了施乐,才有苹果
我们做云计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就是我们真不懂。
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行业,我们过去只是在书上读到过的。是靠大家的互相配合、交互才能做起来。
我觉得应该办一个互联网博物馆。今天大家都看到了结果,没看到过程,这样的国家是很难创新。
大家可能不知道,大概百分之一百的鼠标都在中国生产,大部分也在中国消费,很多技术也在中国。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有个东西要叫鼠标,第一个鼠标出来的时候是很丑陋的木头做的。
今天大家看到有个很漂亮的手机,叫做iphone,有个很好的操作系统,有个很好的appstore,大家可能没想过,这东西怎么来的。我早上在看一个关于美国八十年代经济的片子,其中采访了乔布斯,他说,如果不被苹果赶走,可能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如果当时乔布斯没被赶走,没有一赌气去做NeXT,没有被买回来作为ios的基础的话,是不会有今天的苹果的。
所以,这里面的机缘巧合是很难计划的。
我要抱歉的是,阿里云是肯定要做好的,这个吃苦过程肯定逃不掉。
有一个八卦,苹果先做麦金塔,微软随后出了视窗,苹果就告微软抄袭。盖茨就和乔布斯说,我们就别互相搞了,其实我们都偷了施乐的东西。施乐没做大,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的环境里没有施乐这样的公司,自然而然就不要想出苹果这样的公司。
我想说,就算各位创业者和施乐一样做点死不死活不活的东西,也很有意义。
八 不是搜集什么数据,而是做什么服务
今天的手机的传感器,和巡航导弹的传感器差不多。它能搜集到的东西很多,但是没有产生多大价值。
我觉得,数据搜集这件事,已经没有多大创新了,只要你想得到,我们一定能做得到。我觉得真正的创新,是你在这上面能够做什么,这还没有人弄懂。
这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用得好,那后面的东西不会发生。
最早的时候,有人会说,基于位置的服务什么的。但是到了今天,依然没有人知道了位置后,把服务做好。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挑战。
九 云计算这名字有歧义
云计算是工业时代的电,大数据就是福特生产线,云存储就是钢铁工业。
也就是说,没有钢铁,就没有电,就不会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没有云计算,大数据不会出来,如果美云计算没有解决云存储的问题,也不会出来。
我觉得云计算这名字的歧义在于,我们说这个的时候,其实包括了云计算、大数据、云存储等等所有的东西。
大数据,是我今天能想到的,那条能起来的福特生产线。到了最后,大家应该会忘记了云计算,只记得福特了。所以我说,看得见的前端,看不见的后台。
我不相信有人说,我做大数据,但是没有云的,那就是小作坊。
十 千万不要想着拿数据去改进业务
今天的银行,都不会是靠大数据起来的公司。银行靠什么处理数据,靠IBM。你可以算出来他做数据的成本,他处理数据产生的价值,可能都无法抹平处理数据的成本。
数据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靠小的成本,去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并不是说,有数据的地方,就会有大数据业务的存在。
阿里巴巴在数据上做的最好的是金融,但金融不等于银行。阿里金融做小贷的事情,恰恰是银行做不了的。银行没有这个数据,银行做信用评级的成本极高,银行不做小的贷款。
阿里金融每天贷10块钱,100块钱的人多得很。有个贷1块钱的客户,写了个感谢信,说这辈子从来没有人借给他一块钱,突然有人借他1块钱,他就觉得人生从此被尊敬了。
你千万不要想着拿数据去改进一个业务,这不是大数据。你一定是去做了一件以前做不了的事情。
亚马逊是全球做推荐最好的业务,这可以算是大数据的早期,但现在它每天想着怎么把推荐做得更好,我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没有希望。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panyuefei @ 09:19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前段时间,身患感冒,微信自媒体账号停更了数日。从每日指点江山的亢奋状态中抽离了出来。卧床在家无聊之余,脑中反思,自媒体是不是到了该产品化的时候。
自媒体,半年内必进入淘汰期
说实话,我最早跑到微信上开公众账号时,压根没有自媒体这个概念,只图一乐罢了。
如今,自媒体风气大盛,连张朝阳昨天都发微博看好自媒体“如果有好的商业模式支撑,中国的媒体可以摆脱混沌水的状态”。我一不小心成了抓住潮流的人,纯狗屎运。3个月过去,微信公号上积累了不少朋友,发了不少文章,但我总觉得缺了什么。
让我去翻以前做记者时的文章,我一篇都看不下去,因为内容太浅太虚太无力。
让我去翻现在做自媒体时的内容,我翻了几篇后也看不下去了,因为内容太散。
自媒体的第一波热潮差不多了,从前朝元老到冒头小伙,从科技领域到吃喝玩乐,都在玩自媒体。
看了太多自媒体朋友,写了几篇文章,微信一群发,就草草了事。虽然自由随性潇洒地不行,但总觉得,这是自媒体第一波浪潮,迎着风的猪都能飞。
不少朋友在后台说,订阅了一堆的自媒体账号,已经积累600条未读。
我估摸着,自媒体已经完成了普及的历史任务,该进入第二波了。第二波的主题是淘汰,淘汰掉浑水摸鱼,一夜爆发的家伙,半年之内必应验。
万里长跑,进入了第一个弯道。这时候,离商业化的终点线仍有很长一段距离,大家要做的是,如何把自媒体产品化,毕竟,剩者为王。
三个好的自媒体产品形态
如何产品化?概念性的东西就不说了,我就聊聊已经看到的好形态吧。
Ztalk@青龙老贼(Z_TALK)
我看到别人对他的最新推荐词是,微信自媒体四大天王,囧,按他的大块头,还是四大金刚比较合适。
初期,老贼的成名,是迎合着微信的快速发展。我硬拉着他做了一场微信沙龙,他第一次做了PPT,谈了微信与大数据的概念,事后他把演讲文章发到网上,转发很高。这让做惯了码农的老贼,第一次感到,有干货的文章可以更爽,于是从码英文状态切换到码中文状态了。
随后,微信热什么,他就聊什么。由于本身是码农,对微信的理解,的确超过装腔作势的媒体人。但那一波,他是乱拳打出的大片江山。
进入守江山的时期,老贼的转型方式是,不做砖家,做老师。
从3月27日开始写《微信公众平台入门到精通》,至今已有10期(包括一个番外篇),从被我们嘲讽“太降格了”的微信公众号注册开始,一步步写到我们“完全看不懂了”的今如何用SAE玩分布式存储。
果然是码农出身,天生有做产品的潜质,这一系列文章,应该是目前微信自媒体中最成熟的产品形态。用户会追、出版社会抢、视频网站会请。一炮打红是狗屎运,一直大红就靠头脑了。
玩转微信(studywechat)
玩转微信是涅槃重生的一个典型案例。
3月28是分水岭。3月28日前,这只是一个占了好名字的资讯集合账号,3月28日后,这是一个微信Light APP圈的头号媒体。
微信应用推荐,其实这是很多人一直想做的事情。碍于微信的规则,做一个app,内置一键关注功能的玩法,被认定是失败的,金山微信账号推荐应用的下架就是一个最好例子,这踩了微信的尾巴。
但推荐的需求肯定存在,毕竟近亿的微信公众账号,水越来越混,急需筛选。既然官方不做,那就民间做,既然技术不能做,那就媒体来做。
从推荐第一款微信应用开始,玩转微信的模式就是清晰简约的:两段图文,上半部分做功能性介绍+个人点评,下半部分由操盘人自诉运营心得。有功能,有故事,有评论,全齐活了。
教唱歌、呼呼收音机、掌上快递、今夜酒店特价微信版、我要投诉、订酒店、经典打折门票、人人猎头、机情华强北、练口语……凡是被玩转微信推荐的账号,都能迅速从圈内自娱自乐,进入到大众视野,这就是他的影响力。
运营者曾航有个很棒的说法:“做自媒体,必须明确,面向B端,还是面向C端。”玩转微信就是面向C端的自媒体产品。
微杂志(weixinzazhi)
出生第一天,微杂志就含着金汤匙。
知道微信小说的概念么,知道首部微信小说是在哪里连载么,知道30个科技自媒体账号都没他粉丝多么。他就是微杂志。
携裹首部微信小说的名头,微杂志的崛起就跟坐了火箭一样快。微杂志的运作着“NBC二当家”既是微信小说的作者、又是微信小说里的主角、偶尔还客串下账号背后的冷血老板。
随后的日子里,除了微信小说,微杂志定期推送那些文艺得一塌糊涂的文章,“每一天微信,都深深触及你的体温”,绝不左右摇摆,绝不瞎扯科技时事那些另外个世界的事情,只关注“青春”、“旅行”、“爱情”、“情书”、“疼痛”这些关键词。如今已有227期(!)
如果我们把媒体的概念泛化,认可小说也是媒体的一种。那么微信上的小说,至少在收费阅读这件事情上,靠谱程度超过资讯点评类十条街。
我的产品化实验
媒体出身的习惯,让我有种冲动,要做个实验:设栏目。
我现在的构思是这样的:
【接地气】:非发烧友、非内幕达人、非知道分子,以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普通用户身份,去讲述我觉得一流的产品。
例如,之前推荐的打车应用O2O推广模式,很接地气。我还特想夸一夸多看阅读,赞一赞MIUI,
【不和气】:这是我的口号之一。既然我不靠写作为生,我当然可以不谄媚、不虚伪、不客气等说说那些互联网破事。
例如,说微信不适合传统媒体,聊新浪微博的暗黑过去,讲传统媒体的自大,都是我之前写过的。接下去,准备说说社交电视的泡沫。
【聚焦力】: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给自己下题目,集中关注某个领域,至少持续一个月。
例如,我接下来准备写移动互联网的“杭州帮”,把杭州的移动互联网企业都挖一圈,粗粗一算,估计30家是至少的。
【侃话题】:这是微信的特色。如果一天到晚只是推送文章,那是傻媒体对微信的理解,互动起来,才是微信的核心。我准备每周末的时候,花两小时坐台,每次抛一个话题,和大家在线讨论交流,领域包括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不沾风月。
我不看好的自媒体形态
好的产品总有各自的特色,坏的产品总是惊人的相似。
我最不看好的自媒体产品形态是:
一文而红后,后继无力;
无法用三个词描述目标人群的形象;
无法用三个词描述自己的媒体形象;
不花时间互动,高高在上;
啥都能扯,走上人生导师的歧途;
我坚持认定我的想法:自媒体的淘汰期马上会出现,产品化的自媒体才能被剩下。
我用许维童鞋前两天的标题来做结尾:小而美,小才美。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panyuefei @ 08:46
捞一把就走,这话适合各行各业,也适用于微博。
一个朋友说““啪啪来了,给微博一耳光,陌陌来了,给微博一耳光,微信来了,给微博啪啪啪好几个耳光“。准备撤离微博的,不止是普通用户,也有那些草根大号。
有个南京的朋友,窦窦,最早的大号经营者,微博圈不少人应该熟悉这个ID。他直接控制1千万粉丝,间接控制1亿粉丝,虽无大名,但扎得很深,从进入到退出微博圈,亲眼看着微博的蛮荒、黑暗、茂盛和衰败。
梳理起这串由八卦连接起来的微博故事,也许会看到微信发展的些许身影,也许能为下一代社交媒体产品规避点风险。
对第一批大号来说,玩微博是被逼的
按照窦窦的说法,2009年做微博的那批人,都是站长圈混不下去了,才改玩微博的。
金融专业毕业后,窦窦先后玩过硬件和3D地图,那时打交道的都是政府高官,那气场、那三观、那玩法,总觉得和他这种屌丝创业者不搭。
很偶然的机会,窦窦参加了那种互联网人扎堆的会议,一下子神清气爽。那个年头,就算是alex排名前一百的站长也不会拽得要命,特朴实,特别好说话。也没什么圈子的说法,反正玩来玩去,窦窦就有了那时最潮的称呼:站长。
站长中间有一个“高端站长群”,现在风头正劲的投资人、CEO或者已经消失的失败者,都在里面。有一天,群里出现了新浪微博的注册码。
这对站长们来说并不新鲜,窦窦早就在饭否和滔滔上过了一把大号的瘾,早就尝过被关停的悲剧。对于随便一单子就有十万的站长来说,例如阿飞这种混得很好的牛叉站长,不会吃饱了没事去可能一夜蒸发的新浪微博玩。
但还真有人去玩了。就是那一批当站长当得不给力的兄弟,像尹光旭他们做的搜酷全球网赚不到什么钱,像酒红冰蓝,还有很多人,既然做站长没钱途,那就换个地方待待吧,微博就微博吧。
别看现在有人吹得跟先知一样,套用王家卫的说法,不过是时势使然,都是被逼的。
拓荒时期,三教九流领风骚
2010年,微博的火候慢慢起来,几万粉的账号也出现了。
正好公司有闲人,窦窦觉得就进去玩一下吧,这一玩就是两年多。
当时玩微博的有两大流派,内容流和粉丝流,天真的玩前者,现实的做后者。窦窦太天真了,居然想做成一个有节操的媒体。
窦窦从国外网站抓一些美图,稍微翻译下,扔到网上去,鼎盛时,每天热门微博里的1/3美图都是窦窦他们弄的。
腾讯微博一来,窦窦则赶紧注册了二三十个号,每个账号分别推不同的内容,美其名曰“重复内容是浪费别人的时间”。
窦窦还会找一些论坛里的神贴,做成长帖后扔到网上去,转发的人暴多,可惜被其他大号@200次以后,才能增加1、2万粉丝,涨势不乐观。
经常转发的账号里有个叫“冷笑话精选”,窦窦很反感,这个账号老是一拿就用,没啥职业道德。
后来当地团委开会,窦窦提早十分钟到了,尹光旭也是,一聊才知道,这家伙就是冷笑话精选的操盘人。
那时的尹光旭,还不知道有高端站长群这么个玩意,窦窦一听,既然你玩微博这么潮,去群里和大家聊聊呗。结果一周后,尹从厦门打来电话,我找到钱了,接下来就是各大媒体一直神话的草根第一大号发家正史了。
而一个粉丝流典型,则是现在已经洗白了的@作业本。
窦窦曾经很好奇,老是有个叫作业本的家伙加自己关注,关注后又删除。
打听了才知道,大号曾流行利用每天可以关注2000人的规则,不停加人,第二天清空了重新加,就跟有陌生人突然来打个招呼,厚着脸皮不理的总是少数,这个方法积攒了第一批粉丝。
然后作业本开始找那些混的不错的人主动关注,把大家的头像拿来做成长帖,说这个中华田园犬头像和德国混血狗头像很像,两人经分析对比,是微博双胞胎,再全部@一遍,大家一看有自己、很有趣,那就关注一下这个账号呗。
靠着做这样的策划,作业本把三四线的人都扫了一遍,再找二线,再找一线,到后来,就是窦窦关注他他不关注窦窦了。
其他的方法还很多,注册很多账号,把同样的内容重复发,刷满屏幕;大家微博调侃马英九时,就注册个马英七的账号;名人一发东西,就赶紧抢沙发博眼球……
前期很多号,就是靠三教九流的方法做起来的。
到了2010年底,推荐位出来了。新浪和腾讯那时也不知道推哪个草根号,那么谁在内部混好关系,就推谁,每推一次,几十万的粉丝就来了。可以说,当时百万级的那些账号,要是没官方默许放养,就算李开复也只能卡在10万的量上不去了。
从此,草根号粉开始大跃进。
要脸的赚不到钱,没节操的盆满钵满
粉丝就是影响力,到了该变现的时候了。
2011年,窦窦在南京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做微博营销。
当时有家公司拿到了新浪的江苏代理权,需要影响力。窦窦和朋友的号加起来已经有千万粉丝的覆盖量,美图、英语等账号都在前几名的位置,需要商机。
但是一谈,不对劲,那公司希望拿莫须有的广告资源谈合作,明显想空手套白狼,于是谈崩了。
窦窦开始自己去拉生意了。
返利网找过来,每天要发内容。窦窦自己怕砸招牌,找其他号发,窦窦收1800,接手的号收1500,赚个差价,一单生意就是连续一百天的。窦窦的支付宝基本每天能入账两三千。
陌陌这样的软件也来找过,当时陌陌的老板是按照排行榜一个个发私信问价格,窦窦就说,别问了,上面几个号都是我的,直接说个数吧。
返利网有段日子不好过,风声紧,开始压款。窦窦因为被返利网养肥了,已经招了不少人,必须找新生意。
正好福建那边的广告公司过来了,说是做阿迪耐克代工的,发了几次后才发现原来都是假耐克、假阿迪,一双利润有一两百,每次卖出去100双就赚回来了。
然后像是做电影的微博营销,做投诉贴等收钱删帖,都是来钱的法子。反正微博上那么多小白鼠,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莫名其妙就收听这个账号了,更不知道怎么取消,甭管是广告还是内容,小白鼠们都是被迫收听。
一度有些大的广告公司,也想玩微博营销,投入30来个精英,结果发现每个单子都那么小,给30个大爷发工资都不够,赶紧撤。所以,也就那些小团队,每天赚上几千就喂饱的,才算是赚了。
不过,和真正赚大钱的比,窦窦这些都属于辛苦钱,来得太慢了。
2012年,买粉的生意热起来。那帮人国外注册一堆邮箱,做假号,6块钱1000关注,每个假号能赚12块。
有了粉丝,就衍生了新的服务,用软件刷转发的玩法出现了,1000次转发不超过40块,刷评论稍微贵一点,刷留言最贵,因为只能收工刷。
反正花上1000块,一个虚假繁荣的大号就出来了。对用户来说,前面几页一翻,条条都是火爆评论转发的内容,粉丝又很多,不关注这样的牛叉大号简单是犯傻。
但是,最赚钱的是做微博广告的,他们简直是把微博当成了印钞机。反正传统老板想玩新花样,那公司就出微博营销全案。100万曝光率?容易,20万转发评论?容易?iPad抽奖换高互动量?容易,单子一接,全交给草根号去做,中间几十倍的差价都被广告公司拿走了,iPad也被自己人拿走了。
微博衰败,大号撤退
微博的颓势很明显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活跃度在下降,身旁朋友玩微信朋友圈的多、开微博客户端的少。
窦窦以前的微博日收入在5000左右,现在缩水到了1/5。
腾讯想扶持草根,但大家不爱玩,都用皮皮敷衍下。新浪想自己玩,开始打压,搜索上草根号的权重降得很厉害。
坊间流传,新浪曾想5000万收购微博易,在这个基础上做自己的产品,没谈拢,于是开始打压微博易,自己出了一堆所谓“商业化探索”的产品,什么微任务、微特色、CPF,都是新浪跟草根账号抢饭吃。
新浪偶尔系统当个机,偶尔说你的广告违规了,天知道是不是在卸磨杀驴。
其实新浪很想把有价值的写手都收拢起来,就像当年做博客一样。但是当年写手靠段子积攒20万的粉丝还不如人家刷出来的200万粉丝价格高,很多人已经不玩了。靠内容做好营销的良性循环,根基不稳,基本成不了事。
现在草根大号的态度就是,赶紧跑,把微博粉丝转到微信上。新浪也知道这种情况,着急啊,眼红啊。
其实草根大号影响了1/5的微博江山,如果不可控的话,新浪的死亡速度会加快,如果这帮人固守住,新浪可能看上去还要好一些。
现在回过头来看,所谓的微博大门派里,尹光旭是死命把粉丝挪到微信上去,虽然张小龙也不待见他;杜子健则在赚够眼球后,安心做他利润几十万一场的培训;酒红冰蓝则回到做站长的老路子,玩起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把微博粉丝引流过去。
不过,微博应该不会速死,3年应该有,毕竟这个是很好的媒体平台。如果给窦窦10万块炒作一个事,他的首选还是微博,一夜覆盖2亿用户不是难题。
就像南京西祠胡同,突然倒闭是不会的,但是玩的人会越来越少,这个谁也挡不住。
潘越飞 传媒梦工场 微信公众号“潘越飞”
浏览数: 次 归类于:
— panyuefei @ 08:24
自打带上了自媒体这个标签后,说实话,碰到的公关数量比以前多了两倍不止。
“大哥,稿一个吧”、“小潘,能不能软一下”、“黑枪放不放”……类似的问题天天重复。
虽然不练童子功,但是所幸未破身。我还可以骂一声:塞给几千块就想换篇软文的公关都是****。
当然,万一来个开互联网公司的煤老板,桌子一拍就砸一个亿,别说节操了,我连贞操都可以给。
可惜,煤老板太少,傻公关太多。我还有机会说说眼中的互联网好公司。
第一部分,我谈谈喜欢的资讯,第二部分,我谈谈那些傻公关,第三部分,我谈谈那些有趣的品牌营销。
移动互联网报道和互联网报道没区别,互联网报道和社会新闻报道也没区别,新闻报道都是同一回事。
诺基亚一夜之间掉落神坛的内幕,和一辆切糕车16万元的前因后果,都是一样有吸引力的资讯。为什么,都能让人感觉“哇哦”。
网上有大牛说,李安的少年派其实讲了三个故事,一个是画面绚烂的少年与虎的冒险故事,一个是简单口头描述的少年与厨子的用来拿理赔的故事,还有一个是隐喻在整部片子里的少年吃掉母亲的有关人性的故事。
按照这样层层剥掉外壳,用人性来解读资讯的方式,我觉得互联网报道也一样有五个需求:有用、安心、有趣、有谈资、有未来。
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最低级别的需求都是生理需求——放在报道里,就是资讯要“有用”、“实在”、“不虚”。
在大家讨论微信是大数据时代的最好收集器还是商家盈利的新渠道时,我23岁室友最关心的是,微信的确可以免费发语音消息,和外地女朋友的电话费每个月省了几百块钱,没过两天,还可以视频聊天了,这一切就够了,你不用再向他推销微信的其他优势了,他已经成了微信的脑残粉了。
但这一点,反而是很多公司忽视的,他们经常希望在一份面向40岁人群的都市报纸上,大谈自己的产品解决了信息推送延迟的问题,同时可以负载多少条数据并行发送,却不知道自己产品在什么场景下对一个普通人是有用的。
与其说一部老人手机可以让爸妈少进行几个无用按键操作,还不如因为他有大屏幕大键盘,所以说用这手机不需戴老花眼镜实在。
所以说,在面向二三线城市人群、低龄或者老龄人群、通过都市报纸或者电视进行产品推广时,一定要让农民工兄弟一看都觉得用你的产品就是占便宜了。
哪怕你的产品功能牛逼得一塌糊涂,但是会漏水漏电、导致不孕不育、导致床照流出、导致老眼昏花,腰酸背痛,那产品就报废了。
很少报道互联网产品的中央电视台,曾做了两个报道,一个是关于社工库,号称只要输入邮箱账号,就能查到密码,一个是cookies,号称广告本身能窃取通讯录、地理位置以及更多个人隐私,姑且不说这两个报道在技术上是否讲得够透彻,光说为什么这两样东西被国家级媒体关注,就是因为涉及到了隐私。
在互联网上,安全的核心代名词就是隐私,隐私泄露就是恐慌的来源。
万一以后穿戴式设备风行,类似谷歌眼睛,但是来条报道说,有人戴着他开车,因为显示屏突然抽风造成眼前一片漆黑,那么有车一族要买谷歌眼睛时,肯定会犹豫半天。
差不多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记得杭州的电动出租车大规模上路,算是很有科技范的一件事吧,结果没几天就自燃。虽然当时天热,很多车都有自燃的问题,但因为这本来就是新生科技事物,关注度特高,事情持续发酵,直到现在,很多人坐在电动出租车上还不自觉得会盯着引擎盖多瞅两眼。心里慎得慌。
昨天和一帮朋友吃夜宵,听闻某输入法可能上传用户短信内容,说起来是web3.0时代的新营销模式,但饭桌上的各位马上热起来了:大数据的边界是什么?隐私与营销什么关系?科技是不是越来越可怕了。
那么多科幻片中,把托拉斯企业塑造成阴谋家的工具,试图用科技来破坏原有的和平生活,这种故事编造模式饱受好评,是不无道理的。
大家对科技带有先天的恐惧。
人不是一座孤岛,与外界的交流让他感到不寂寞,感到情绪有个对接的口子,
有个朋友说,人就得找个吐槽的对象,否则会憋坏的。
资讯就是给你带去一种情绪的呼应。
在网上,星座那么流行,恶搞那么流行,负面内容那么流行,都是对应着人内心的欲念:找到情绪的出口、找到相似的坐标、压力的转嫁。
杭州51信用卡管家的孙海涛策划过一个微博营销,内容是“看了闺蜜的手机,瞬间想嫁人了,这是他老公出差前设置的”,屏幕截图上显示,“老公”把各种app分成打包成为“你爱吃的菜”、“你爱看的书”、“想我就呼我”,截图中顺带有自己的产品logo,结果50小时内这个内容获得了500万次曝光,成本仅仅是150元而已。
这就是科技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典型例子,所有对感情有想法的女生或者男生都愿意转发。
以前买包方便面就捐一毛钱到希望小学,就是利用这个情绪转移原理。
感觉到被人尊重,这是吃饱喝足后的又一大追求,有钱有妹子还不够,还需要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隐秘信息可以满足这一点,隐秘信息指的是普通人接触不到的内容。
有一种科技类的资讯很容易传播,就是各种各样的数据图,什么短信20年的发展历程啊,邮件的前世今生,黑莓手机衰败十大原因,美国020市场分析——对用户来说,一次转发或者收藏,他可以有种学习的虚荣感,自身成就心态得到满足。
而窥探成功人物的隐私,能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在那个高度的错觉,我想很多人家里的老爸都会习惯于饭后抽根烟,然后开始讨论普京犯的十大错误,解决南海局势问题的妙招之类的。
有一篇引起很大争议的稿子,是《GQ智族》杂志上的《王微与古永锵诗人与银行家的对决》,一个一听就很有深度的调查稿是吧,开头第一句话,“古永锵都已经这样了,怎么打啊?打得过打不过啊?”“打不过也得打啊。”王微把烟头一掐,“咱爷们生来就是干这个的。”——姑且不论抄袭问题,光是这开头,多霸气,感觉当时记者就在王微的办公室装了****一样,有悬疑小说的范,又让人感觉一下子听到了表面背后的真实,就像张爱玲小说中说,掰开毛皮大衣看到里面的虱子一样。
反过来说,小道消息也有正面体现,就是趁事件成为热点及时揭秘行业规律。
当时,少年派的IMAX只放了七天,很多人应该会说不过瘾,这时候推出一篇“这背后的IMAX运作逻辑”,就可以引起关注度,放在平时,没人关心一家公司这么细微的操作模式问题。
想要生活更方便,那我看点实用资讯好了,想吐槽,找点冷笑话精选看就可以了,想八卦,看娱乐新闻算了,但为什么科技资讯一直很火,特别是在年轻人群体中特别风行,为什么介绍国外科技创业的36氪,评测IT产品的雷锋网,内容艰涩的深度商业评论网站虎嗅都能火,
说到底,科技代表着未来,未来代表着机会,机会代表着发财的可能性。
你可以看到,IPO成功后,李学凌开始向创业者提建议了;创业失败后,90后写的反思录被头条推荐了;17个中国创业公司的失败史,这条长微博转发超过5万次;《大数据如何改变商业?未来五年路线图》这样的务虚文章被热捧。
为什么,这些都是赚钱的机会。
以科技的名义,画一块大蛋糕,是永不过时的做法,人们的心态是,没人吃到,我就还有机会去咬一口。
《30年内人类大脑将与云直接相连》,这种内容,你可以说他是报道,也可以说是科幻电影的素材,但这就是科技报道的核心,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未来。
只要这个前景画的够美,其作用不亚于当年地摊上风行的30天快速致富大全。
最后,我喜欢有敌人、有锐气的公司;我讨厌垄断、保守的公司。
那天吃饭时听到一句狠话,“懂各种体位的太监”,心里一乐,不就是说那些傻公关么。
《一个自媒体人眼中的好公司(一)》发出去后,我在微信后台收到好多人的回复说,“坐等中枪”。
擦,原来那么多互联网公关订阅我,那我估摸着,今天这篇写傻公关的一出去,那么订阅骤减,要么订阅猛涨。
管他呢,我继续说我眼中的傻公关,瞎搞传统媒体,也乱搞自媒体。
1、碰到负面,找单位压
在传统媒体,广告主、大客户、私交甚好者、政府单位,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机构的新闻态度。从上往下走,是一种最容易见效的事情。
我自己也曾碰到过:杭州有家龙头级的互联网公司,新出的移动产品饱受业内诟病,我当时找到了一个核心成员扒了一个内幕。见报当天,该公司的傻公关马上来电,“撤稿!不撤?你部门领导我知道是谁,管不到你?直管编委有没有用?还不听话,你们老大我也熟!我们是大客户,你觉得老大知道这件事,帮你还是帮我们?”靠,我还混饭吃呢,撤吧,不过从此以后,我记下这仇了。
如今,自媒体这一波起来了,就算身后有单位,自媒体人的内容基本不属于职务行为,管不着。虽然现在自媒体也有了WeMedia这样的联盟,但是想靠这种半松散组织来施压,铁定没戏。
搞定100家媒体的成本低,搞定10万个自媒体的成本就是天价了。
假如继续来硬的,行不通。我以自媒体身份写《暗黑微博史》,惹到被新浪微博封号,放以前,我顾忌着单位和新浪有合作关系,不敢继续搞下去了。但换成自媒体身份后,怒火上头,继续猛喷。至今还听说某些新浪微博的傻公关对我恨得不行,凡是碰到认识我的朋友,总要抱怨几句。
自媒体兴起,让自由的大脑冒头。目前这一波,基本都是节操没碎的,吃软不吃硬。再玩打压路子,纯属找抽,被按到一个,还有十个站出来继续喷。
2、碰到宣传,红包开路
如果做一个自律的媒体人,月入可达5万,拿红包成了高犯罪成本的事情,那红包肯定会消失。
事实上,国内媒体人薪资普遍不高,看看鞭牛士不定期发的媒体人离职名单,就知道这行有多难混,红包作为道学家眼中的万年肉刺,肯定拔不掉。
但红包不是万能的。
有媒体朋友聊过,他去参加一场发布会,活动实在太无聊,稿子没发。没想到,三天后,那边公司的人直接过来讨稿子,口口声声说拿钱发稿是业内规矩,既然发不出来,直接把钱退回去。我那朋友气得,全额退掉,再附辛苦费100,赏你丫的。
这种事情,一般发生在互联网公司外包的公关团队那,他们感觉就是拉皮条的,公司是嫖客,记者是妓者,成一单是一单,一夜过后,货银两讫,概不赊账。偶有公司自己的公关人员也这样瞎搞,那就是公司风水不好招小人了。
自媒体这波人,基本都是有正当职业的,虽不富,糊口无忧。再来一个打发叫花子般的公关,打狗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