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硬件配置怎么销售

认清这些智能电视销售惯用套路 谨防中招!
虽然现在用手机、iPad等智能设备追剧看视频很方便,但想要高质量的视觉盛宴,还得用大屏电视。不过,随着小米、乐视、暴风等一批又一批互联网电视企业崛起,如今市场上的电视品牌多如牛毛。市场压力大,不少电视厂商们为了业绩,那是套路连着套路啊。
在“配置”上做文章
大家都知道,硬件配置决定了智能电视的运行速度,而厂商文案最擅长抓住用户对电视核心数的盲目信任而大作文章,从以前的4核、8核到现今的数十核,部分品牌在推广时已将中、高低端产品一齐贴上“多核”的标签。
但这东西对于消费者真的有用吗?电视机“核数”真的越多越好吗?
其实,一般我们使用智能电视就是看看大片、玩个游戏或者开个视频等等,其实这些功能基本带“智能”的电视都可以实现。多核CPU可整体提高电视运行效率,主要取决于包括CPU在内的芯片整体架构能否达到效果;GPU可以对画质进行有效渲染,提升图像处理能力,单纯叠加数字的话对电视影响不大。
所以说,单纯堆核数对于电视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并不是核数越高的电视在响应速度、画质渲染方面能力越强,这就是一个宣传噱头罢了。其实对于智能电视来说,最应该关心的应该是支持硬解和主频率,根据这两项内容来判断电视好坏才应该是选择的关键。
最容易忽略的“音频”
智能电视是影音一体的电器设备,大家也习惯性的把关注焦点放在了“看”上面,而对电视的音频系统缺乏关注,这也导致很多智能电视产品的音频系统被迫沦为厂商价之间格战的牺牲品,如果您是一位对电视音频要求或者综合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请不要迷信销售宣传,现场将声音开到最大,多款产品比较一下,孰优孰劣就有了判断。
价格低的可能是“裸机”
如今,相比其他传统电视机品牌,很多互联网电视价格看起来很便宜,但可能只是“裸机”价格,其他额外费用消费者需要自掏腰包。
比如,某官网标注为3499元的一款电视,这是裸机的价格,此外还要加上物流快递费大概为120元,有些人可能还要加上会员费用190元一年,更令人奇怪的是,电视机的底座都要自己买,价格499元,而其他的如配置摄像头等,还得继续加钱,七七八八加起来,消费者在每一台互联网电视上额外付出的费用,已经比互联网电视宣称的官方报价高出近1000元。这何尝不是一种营销套路。
除了要注意上述的几大销售套路外,在选购电视前,这个基本常识也需要知道。大屏电视确实能够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但看电视还要讲求最佳观看距离。要知道,人眼在不转动的情况视角是有限的,所以电视机的屏幕越大所需要的观看距离也就越大。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距离,长时间观看特别伤眼睛,尤其婴儿眼睛还在发育中,视力还未完善,不断闪烁的电视光点会造成屈光异常、斜视、内斜视。此外,电视机放射的电磁波对健康也是有害的,观看距离过近,不仅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画面会产生轻微的颗粒感,变得不太真实,也会有较大的辐射危害。
所以,买电视前,需要先测量好你家客厅的直线距离,根据智能电视最佳观看距离计算方法(液晶电视的最佳观看距离=液晶电视屏幕对角线x0.0635),算出你应该买多大屏的电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3网通用,4G随意切换,最高直降500元!
199元=国内流量不限量+国内3000分钟通话
今日搜狐热点智能电视何时才能不靠硬件赚钱而靠内容盈利?_网易科技
智能电视何时才能不靠硬件赚钱而靠内容盈利?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王珍在刚刚结束的2015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上,智慧家庭、智能制造成为热点。作为智慧家庭的重要入口,智能电视何时可以靠内容和服务盈利,也再度被热议。中怡康黑电研究中心总经理彭显东在“互联网创新与家电大数据论坛”上抛出问题:2015年国内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达75%。国内市场至今累计已卖出7000万台智能电视,占所有电视保有量的14%。智能手机在保有量占比达10%时实现价值爆发,但电视价值爆发却晚于手机,那么智能电视的价值链何时可以实现爆发呢?今年以来,无论资本市场,还是消费市场,智能电视都持续升温。传统的六大国产品牌及外资品牌之外,继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切入电视领域后,牌照商、内容商、渠道商、运营商也来凑热闹,BestTV、优酷电视、苏宁PPTV电视、大麦电视等陆续登场。随着竞争加剧,为了争夺用户,电视机大屏化和价格战趋势愈演愈烈,小米40英寸电视1999元,康佳优酷电视43英寸2699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彩电厂商能否分到自己应有的那块蛋糕呢?彭显东认为,应该可以。理由一是互联网公司今年更主动地跟彩电厂牵手,腾讯游戏已跟海信、康佳、TCL等合作,阿里也与海尔等合作,互联网公司获取一个用户的成本也要100元,与彩电厂合作做硬件取得用户成本更低;二是彩电技术碎片化,一家公司难以全面掌控技术;三是电视还有政策监控的问题。彩电厂商今年以来,在挖掘电视大屏的商业价值方面也多有努力。康佳多媒体事业部销售总经理张俊博坦言,电视的产品定义正在跨界突破,电视将变成文化内容的载体,用户埋不埋单,就由体验来决定。此外,电视的应用场景也在跨界,延伸到零售、教育领域,但还得解决触控、轻薄、大数据应用几个问题。TCL多媒体国内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谢帆也介绍说,针对消费者对于智能电视的需求,今年会在视频方面和游戏方面做重点的突破。视频领域,与未来电视、腾讯视频、韩国K频道重点合作;游戏领域,则携手腾讯游戏,从内容、操控、硬件方面进行全面深度合作。长虹也看好电视游戏,在奇客2智能电视中,为电视游戏专门加了一块芯片。长虹研发负责人阳丹说,这样可以提升用户体验,并可获取用户更多行为习惯的大数据。创维酷开今年推出“三合一”电视,老年人、年轻人、小孩打开电视时的UI界面及内容都不一样。事实上,目前大多数的智能电视还是靠硬件赚钱,中怡康的数据显示,智能电视平均单价比一般电视高25%。
彭显东直言,虽然现在许多彩电厂都在公布日均活跃用户数增长情况,但是智能电视的“用户养成比较慢”。目前还需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是针对智能电视的专门APP应用,还远少于手机;二是智能电视的交互方式有太多选择,却仍然不够便捷;三是电视支付不够便利;四是售后服务,还需变为售后指导。当然,智能电视的前景是十分诱人的。彭显东说,国内电视机的广电系统广告一年达到1500亿元,预计未来其中10%将转到电视智能端来,也就是将达到150亿元的规模,“我们智能电视是否已经准备好,可以承接过来了?”在创维总裁杨东文看来,还需要解决用户归谁的问题。如,创维与阿里合作电视,用户归创维还是阿里,升级由阿里还是酷开完成,所以现在彩电厂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仍是浅层次的,多数是某个型号的合作。他呼吁,业界应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合作,共同挖掘智能电视的大蛋糕。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拒绝访问 | www.znjj.tv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znjj.tv)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dc99f7c217b43e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智能电视硬件已经不赚钱 未来靠互联网增值服务盈利
导读:智能电视说来就来,一场一场的发布会,一个比一个低的定价,血腥价格战背后,搭上互联网顺风车的智能电视咋赚钱?
事件回放:
5月7日,乐视超级电视震撼发布,这款超级电视由乐视+富士康+夏普+高通打造,60寸大屏,售价6999元。
9月3日晚间,TCL爱奇艺智能电视TV+正式亮相。48英寸售价4567元。
9月5日下午,小米新品发布会推出47英寸平板智能电视,售价2999元。
9月10日,阿里巴巴与创维联合发布线上品牌酷开电视,最低配版42英寸青春版售价只有1999元。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9月10号15点32分发微博细数了近来智能电视的发布与定价,评论称,&平板电视行业的价格战再次打响。&
智能电视血腥价格战:搭互联网顺风车 聊聊咋赚钱
&硬件不赚钱&:智能电视价格战 搭互联网顺风车
如此低价的智能电视是否会赔钱?这个问题最先跳入脑海。其次,智能电视价格战是否可行?
智能电视、智能手机作为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如果拿小米手机作比较,小米手机在销售30万部后开始赚钱,那么智能电视的盈利要在售出多少台后开始盈利呢?这很难估计,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电视量如果不够大,小米可能会赔得一塌糊涂。&
&硬件已经不赚钱了。&资深互联网评论人丁道师直言。但是,智能电视价格战必须要进行。
&对消费者而言,价格战未必是坏事。&IT评论人士王易见在接受投资界采访时认为,智能电视低价不能直接推导出会亏损赔钱,尽管各家智能电视价格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针对的用户群体不同,各种定价应该都在成本线以上。&智能电视产品,一分钱一分货。&
硬件配置不同,价格不同,但从目前发布的几款智能电视看,价格仍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而低价也俨然成为竞争对手之间的有力竞争武器。
对于目前一场接着一场的智能电视发布会,一个比一个低的产品定价,乐视TV在接受投资界采访时表示,对越来越多同行进入智能电视领域表示欢迎,改变传统电视市场格局,让用户享受大屏互联网生活。
乐视方面认为,乐视超级电视属于自有品牌,与同行比较有明显差异,乐视所做的是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而非硬件的横向整合。乐视认为,在消费对象上,也与同行存在差异,主要目标客户为城市主流阶层和高端消费人群,这显著区别于一些企业以低端产品主打低消费能力人群。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目前在国内物联网家居时代,小米生态链旗下的米家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完善成熟的生态...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电视销售数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