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UI为什么查不到快递信息不显示快递信息了

常德市民微信朋友圈砍价0元购手机?实为骗局
尚一网讯(见习记者范志恒 通讯员张婕)“邀请好友帮忙砍价,华为手机0元疯抢!”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广泛传播的这条信息让不少常德网友很是心动。真有这样的好事吗?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根据网友提供的链接,记者打开了这个抢购网站,页面显示“帮忙砍价”规则如下:原价3399元的华为mate 8手机,购买人首先点击“我要参加”加入抢购,转发朋友圈并邀请好友“帮砍一刀”,每人可帮忙砍价80元到300元,砍至0元后,即可免费获得该款手机一部。砍价过程中均可按照实时价格抢购,购买成功后需在弹出页面输入购买人姓名、电话、地址等相关信息,客服会在7个工作日之内处理订单。页面内还特别注明,本次活动不会向购买人收取任何费用,版权归华为官网所有。
记者随后登录华为商城官网发现,该款手机目前售价为2799元,并且无任何抢购或砍价优惠活动。华为官方客服人员也表示,公司从来没有推出过此类活动,该链接发布的内容为虚假信息。
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反映至市消费者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称,近年来网络诈骗和信息泄露等现象层出不穷,一些砍价成功的网友不但没有收到手机,反而泄露了个人信息,有的人甚至还被骗了钱。市消委提醒广大市民,此类“砍价”活动链接有可能被植入木马病毒,手机银行等支付类软件会存在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透露或者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市民如看到需要填写姓名、电话号码等的促销信息,应多留个心眼,尤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免被一些钓鱼网站利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您现在的位置: >
警惕微信测试泄露隐私!300元能买10万条个人信息
图说:当微信小游戏要求输入你的姓名、生日等信息时,需警惕。网络配图仅供参考
图说:犯罪嫌疑人之间买卖信息的聊天记录截图。大众网图
  日前,济南市公安局槐荫公安分局成功破获“6.14”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查获被倒卖的公民个人信息300余万条,梳理出了一个涉及全国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通过网络非法买卖、交流公民个人信息的地下网络,初步估计涉案价值超过十万元。据犯罪嫌疑人交代,网上花300元就能买到1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济南警方提醒市民,微信上的小游戏、小测试已成为最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渠道。
  房屋中介成个人信息“大买家”,300块能买10万条信息
  2016年6月初,槐荫分局网警大队在工作中发现昵称为“小崔”的QQ号有销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分局立即抽调网警大队、道德街派出所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对其开展侦查。专案组对该QQ号码开展工作,于6月14日、16日分别抓获犯罪嫌疑人崔某、段某,现场各缴获作案笔记本电脑一台、手机两部、U盘若干。通过对其笔记本电脑硬盘的检查,发现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210万余条。据调查,段某是某房产中介公司员工,购买个人信息是为了推销房子从中获利。而崔某则表示,只要花300块钱就能从网上买到10多万条公民个人信息。
  通过进一步的研判,确定他们有固定的上线两人,一人负责网络聊天确定交易内容,另一人负责送货收款。槐荫公安分局立即行动,于7月5日、7日将李某、刘某两人施行抓捕,现场缴获已打印出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368张10550条,以及电脑中存在的个人信息100多万条。犯罪嫌疑人刘某如实供述,其自2015年11月以来,通过非法销售公民个人信息获利5万余元。
  倒卖信息背后竟是黑客“操盘”,非法获取全国大量公民个人信息
  槐荫警方顺藤摸瓜,顺线侦查,发现刘某背后竟然还有上线。据调查,这个上线为黑客吴某,长期以来通过黑客手段非法获取了全国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摸清吴某的落脚点后,专案组指派民警于8月1日赶赴宁波,抓捕嫌疑人。然而吴某十分狡猾,不断变换落脚点,与警方玩起了捉迷藏。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协助下,经过5天的连续作战,专案组民警终于在8月4日将嫌疑人吴某一举抓获。经审查,吴某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8月5日晚,专案组将嫌疑人吴某顺利押解回济南。
  警方判断,吴某手里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下线肯定不止刘某一人。专案组民警一边搜集并固定涉嫌犯罪的相关证据,一边继续深挖,很快又发现新的线索。9月到10月期间,专案组逐步锁定了嫌疑人吴某的另外几名下线,并于10月13日将相关嫌疑人员成功抓获。
  目前,该案涉案犯罪嫌疑人已逮捕3人,取保候审3人。
  个人信息经历“多手”倒卖,微信小测试成最严重泄露渠道
  警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一批公民个人信息往往会经历多次“被倒卖”,例如一些中介公司为推销而购买这些信息,使用完后为了收回当初购买的成本,往往摇身一变成为二手卖家,再次将这些信息卖给其他公司和个人。警方在此提醒广大群众:
  首先,公民个人一定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有的商家以免费赠送,登记真实身份信息,或者扫一扫二维码,赠送小礼物等形式获取信息。
  需要强调的是,现在流行的微信,是泄露个人信息最严重的渠道。有的微信小游戏,通过输入你的姓名、生日、手机号等信息进行测试,分享到朋友圈才能查看答案,这样一来,别有用心的人就可以轻松掌握你的详细信息。再通过浏览你的朋友圈中的照片和文字,进行综合分析,就能获取你的职业、家庭成员、所居住的小区等信息。然后通过使用你的头像等方式冒充,向其他朋友聊天借钱。
  其次,警方提醒相关从业人员,违反国家相关规定,销售、提供、窃取或者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都属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会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希望相关从业人员,牢记底线意识,不因谋取个人利益,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记者 樊思思)
  原标题:花300元能买10万条个人信息 警惕微信小测试泄露隐私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说点什么吧……
新闻热词榜
数据加载中……
理由让人匪夷所思...
为喜迎2016年国庆,新民晚报推出“国庆巡礼”特别报道。同时,我...
这次上海的“无性别公厕”能否为方便之事大开方便之门,我们还有待观察。
10月9日中午,一名女子在浦东德平路灵山路乘上了徐师傅驾驶的一辆...
汽车脚垫的主要作用是防滑,防止磨损车辆内饰,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冰...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递不显示物流信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