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微信转钱给借朋友钱微信聊天记录算不算,在法院算正琚吗?

朋友找我借钱,通过微信转账的,没有借条,只有微信转账的记录,现在他不还,有什么办法?_百度知道
朋友找我借钱,通过微信转账的,没有借条,只有微信转账的记录,现在他不还,有什么办法?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转记录和支付通知就可以了。
不还你能怎么样
有微信转账记录就可以啊
他不还的话,可以起诉?
我昨天被骗了1880
通过黑客找回来了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爱用微信转账的人注意转账截图不算证据_网易数码
爱用微信转账的人注意转账截图不算证据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爱用微信转账的人注意转账截图不算证据)
最近,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的小琳(化名)有些郁闷,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小张2000元钱,对方没还钱也不见了人影。小琳向象山法院提起了诉讼,也出示了转账截图的打印件,可法院近日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琳的诉讼请求。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从象山法院了解到,该院刚审理了一起特别的民间借贷纠纷案。爱用微信转账的人注意转账截图不算证据拿着微信转账截图打印件起诉,被驳回了20多岁的小琳在寄送快递的过程中认识了快递员小张。小张30多岁,经常来小琳处取送快递。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悉了,也加了微信。认识一段时间后,小张说自己缺钱临时需要周转,向小琳借2000元。小琳在微信上给小张转了2000元。事后,也没有让小张补一份借条。说好只是周转几天,可小张却迟迟没有还款的意思。又过了一阵子,小张非但没有还钱,还玩起了人间蒸发。无奈之下,小琳向象山法院提起了诉讼。开庭了,小张仍然下落不明,没法到场。庭审过程中,小琳没法提供手机上转账给小张的原始页面,只出具了一份微信转账截屏的打印件。更麻烦的是,这份打印件上显示的收款人竟然是一个网名——“重*再来”。因为是网名,没办法确认这个网名是否被告小张。小琳提供的微信转账截屏打印件虽然能当证据使用但是却不能孤证定案,鉴于此,法院最终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琳的诉讼请求。如果支付宝转账或者微信红包、转账时,转错了怎么办?市民一旦发现使用微信转错账后,应立即和对方联系或请求平台客服帮助协调,并向对方提出退还误转款项的请求。一般情况下,对方核实后会主动还款。
如对方拒不退还,事主可以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时,当事人要注意保存转账记录、银行卡明细等证据。关于收取对方错转款项的行为,依照民法规定应当属于法律所规定的不当得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市民也可以提前设置微信转账延时到账功能,可在意识到风险或者错误后,撤销转账。具体为:延时到账的设置:进入微信中的“钱包”;点击右上角三小点;选择“支付管理”;点击“转账到账时间”,根据需要选择到账时间。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爱用微信转账的人注意转账截图不算证据http://nb.zol.com.cn/654/6542698.html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在微信上转钱给别人是否要收手续费
那么微信支付转账要手续费吗?这是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要了解的问题,下面笔者为大家详细解答下。Q:微信支付转账要手续费吗?A:微信支付转账是免费的,不管是异地还是跨行转账,微信转账均免手续费。值得一提的是,微信支付转账功能也有额定限制,比如招商银行规定,在2015年年底前,微信转账汇款每天在20万元额度之内。...
微信转账超过2万才需要交手续费,超出部分按照0.1%的标准收取支付的银行手续费。而且该手续费是由转账方付的,不是对方付的!
微信转到银行卡要手续费吗?这些问题,小编为你解答。使用微信转账、面对面付款,每个自然月每人(即:每个身份证)可享受共20,000元的免费额度,超出的部分按0.1%向付款方收取手续费,收款不影响,向每月超出免费额度的付款方用户收取手续费并不是微信支付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目前,(Android、iPhone)...
微信转账要扣手续费吗?微信零钱红包额外扣费详情 近日有网友发现微信转账现在出现了收费现象,参考微信转账官方说明,账户每月前20000元转出是不收取手续费的,一旦超过20000后的金额都需要支付0.1%的手续费。针对此问题,腾讯方面对凤凰科技发表回应,回应称10月17日微信支付开始逐步灰度测试转账新规。每人每月转账+面...
简单地说,如果你要在微信里提现1000元,就得掏1元的手续费,不多但估计都会挺肉疼吧。腾讯表示,提现收费并不是微信支付追求营收的商业化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收取的手续费,同时微信支付团队正在积极与银行方面密切沟通,争取早日实现转账、提现交易完全免费。微信在去年10月宣布微信支付转账收费,每人每月免费转账...
小编整理的信息如下 1、微信转账之前要收手续费的: 使用微信转账、面对面付款,每个自然月每人(即:每个身份证)可享受共20,000元的免费额度,超出的部分按0.1%向付款方收取手续费,收款不影响,向每月超出免费额度的付款方用户收取手续费并不是微信支付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2、日起,微信...
超出额度后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手续费,单笔手续费小于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规则说明:1、除提现外,支付、转账、红包等其他功能,不收取任何形式的手续费。2、绑定了同一身份证办理的银行卡的账户,共享1000元免费额度,免费额度自日起累计。3、零钱余额小于等于0.1元时,提现时不收取手续费。4、手续费的...
但是,小编通过以下的一些官方消息想要告诉小伙伴们如今提现功能是要钱的,所以说付款的时候可以直接从银行卡转给别人,但如果说是你提现到了零钱里,那就要收手续费了,具体如下: 微信客服今天发布公告称,日起,微信支付的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但同时提现功能开始收取手续费。具体收费额度按照提现金额的0...
之前微信钱包提现是不需要手续费的,但3月1日起我们用微信提现的话,就要开始收费了(官方如此说明)。2.微信钱包提现到绑定的银行卡是没有手续费的,所绑定的银行卡仅限银行储蓄卡,支持提现的银行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
自日起,微信支付对累计超出1000元额度的提现交易收取手续费,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目前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同日起,转账功能停止收取手续费。【具体解释】所谓的1000免费额度就是提现1000后就以后都要收手续费,所谓的每笔最少收0.1元,就是每100收一毛,不够100也收1毛,朋友用微信给我转账我又用微信原本给她转回去了 我的卡里少了钱?为什么?_百度知道
朋友用微信给我转账我又用微信原本给她转回去了 我的卡里少了钱?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微信转账给你的钱自动存到微信钱包的零钱中。你通过微信转账给对方转账使用的是微信绑定的银行卡的钱支付的。所以银行卡的钱少了。把零钱提现到银行卡就好了
可是我的微信零钱里也没有钱啊?为什么
那说明对方转给你钱的时候,你没有确认收款。微信转账给微信好友,需要手动确认收款,才可以到账的。若不手动确认,24小时内钱则退回
就是我的卡里少了292
对。可以打开微信钱包=》零钱-》零钱明细 查看下转账及进账记录。
可我确认收款了啊
确认收款了就一定会存到零钱里面的。去零钱明细 那看下进出记录就知道了
嗯嗯,我看过了,是申请提现了,
应该还没到账吧?
微信钱包申请提现24小时之内到账
帮我采纳下
嗯嗯,好的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少了多少钱
就是她先给我转292,然后我又给她转回去的
你一共给她了584吗?
我的卡里就是少了292
你卡里原先有多少?
原先有900啊
她打给你292
就是说,你没还他之前有1192对吗?
还了她之后还剩608吗?
我本来有900现在有601呢
会不会多打了一点
这个要手续费吗?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闻热线:021-
微信转账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 律师以案说法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者 段伟朵&nbsp&nbsp&nbsp&nbsp核心提示|“用微信转账记录截屏当证据?这姑娘的2000元讨不回来了……”连日来,一则失败诉讼引发的讨论文章在河南多家法院的公号上转载,提醒市民微信转账借钱需谨慎。现在,微信、支付宝转账不仅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支付方式,也是亲朋好友、生意伙伴之间财务往来的重要方式,当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之际,可能存在的法律纠纷您是否留意过?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诸多与微信记录有关的案件,并邀请律师说法,看看微信转账、聊天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nbsp&nbsp&nbsp&nbsp案例&nbsp&nbsp&nbsp&nbsp微信转账截屏当借钱凭证,姑娘“悲剧”了&nbsp&nbsp&nbsp&nbsp这则被“刷屏”的案例,内容很简单。当事人小琳的做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多年轻人都是如此,估计看后很多人会惊呼“我也这样干过”!&nbsp&nbsp&nbsp&nbsp浙江象山的小琳认识了一名快递小哥,二人关系不错,小琳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借给小哥2000元后,小哥不仅没还,还消失不见了。小琳保存了两人的转账截屏,但原始记录可能已删除,未能提供给法庭。小琳仅出具一张截图复印件向象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快递小哥还款,被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诉讼。&nbsp&nbsp&nbsp&nbsp小琳伤心了,网友转疯了。不少人认为微信转账有记录可循,就认为是借钱最可靠的凭证,咋还不管用了?&nbsp&nbsp&nbsp&nbsp“微信转账记录并非不能作为证据,而是这个案子具有偶然性。”河南继春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波介绍说,首先,小琳提供的是截屏复印件而非原始记录,法院对于复印件是不予认可的;其次,小琳转账页面仅显示了快递小哥的网名,而非其本名,法庭无法确定这个网名是快递小哥本人。小琳提供的微信转账截屏打印件虽然能当证据使用但是却不能孤证定案,所以小琳的诉讼请求才会被驳回。&nbsp&nbsp&nbsp&nbsp另案&nbsp&nbsp&nbsp&nbsp闺蜜因借钱闹翻,微信转账记录证清白&nbsp&nbsp&nbsp&nbsp目前,微信、支付宝转账不仅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支付方式,也是亲朋好友、生意伙伴之间财务往来的重要方式。类似的案例,郑州市之前也发生过,与小琳不同的是,在这个案例中,微信转账记录成为胜诉的重要凭证。&nbsp&nbsp&nbsp&nbsp居住在郑州市金水区的小雨(化名)和小丽(化名)曾经是好朋友。由于手头紧张,小丽曾向小雨借过钱,小雨也很大方,直接把银行卡和密码告诉小丽,让她自己取钱。问题来了,小雨认为小丽前后共借了7000元,一直不还;小丽却表示,只借了4000元,且已经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偿还。&nbsp&nbsp&nbsp&nbsp随后,郑州金水区法院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原本是朋友关系,对于借款4000元予以认定。但被告于日通过微信转账向原告支付5500元,并主张已经还清原告借款,原告主张该5500元系双方其他经济往来,但无证据予以证明,最终,法院采纳了小丽的还款说法,驳回了小雨的诉求。&nbsp&nbsp&nbsp&nbsp说法&nbsp&nbsp&nbsp&nbsp微信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取决于两个前提&nbsp&nbsp&nbsp&nbsp张波介绍,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电子数据为法定的证据类型,同时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显然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的范围。&nbsp&nbsp&nbsp&nbsp“不过,微信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还取决于两个前提。”张波介绍,第一个是能够证明微信使用人就是当事人双方,第二要保证微信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因微信不是实名制,若不能证明微信使用人是当事人,那么微信证据在法律上与事发案件没有联系。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确认问题,目前的司法实践主要有对方当事人自认;微信头像或微信相册照片的辨认;网络实名、电子数据发出人认证材料或机主的身份认证;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腾讯公司的协助调查等四个途径。“第二个案例中,双方当事人都自认是本人使用的微信。”&nbsp&nbsp&nbsp&nbsp对于完整性,张波介绍,因为微信证据为生活化的片段式记录,如果不完整可能导致断章取义,法庭也不会采纳。&nbsp&nbsp&nbsp&nbsp张波提醒,微信记录必须保存原始记录,仅有截屏会无法证明真实性,因此转账记录、重要对话等要注意保留,不要随意删除。“微信转账不怕要不回,但要记住3个要点,第一明确身份,别用网名要用实名标注并在转账之前再次确定对方身份;第二明确用途,备注别省事,注明转账用途;第三保留记录。在此之外,如果能辅助电话录音、短信催款、借条明确等证据,形成相互补充印证的证据链条,就更加稳操胜券。”&nbsp&nbsp&nbsp&nbsp延伸&nbsp&nbsp&nbsp&nbsp微信证据用处广泛&nbsp&nbsp&nbsp&nbsp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微信使用的普及性,目前在诉讼中作为证据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微信支付,在一些离婚纠纷、劳务纠纷、借贷纠纷等案件中,微信记录也可作为证据递交法庭。&nbsp&nbsp&nbsp&nbsp案例1&nbsp&nbsp&nbsp&nbsp借钱不还?微信对账、催款记录可以帮忙要回来&nbsp&nbsp&nbsp&nbsp郑州市的王女士与张女士原是朋友,2015年下半年,张女士以家里老人住院为由,借用王女士信用卡先后刷卡1万余元。但一直没有归还。当年9月至10月,王女士先后8次通过短信、微信方式与张女士对账、催款。最终两人对簿公堂。&nbsp&nbsp&nbsp&nbsp法院认为,借款应当偿还。原告所提交的其与被告的微信记录能证明被告张女士拖欠王女士1万余元借款本金没有归还的事实。最终,法院判决张女士返还王女士1万余元及利息。&nbsp&nbsp&nbsp&nbsp案例2&nbsp&nbsp&nbsp&nbsp感情不和要离婚?微信记录成凭证&nbsp&nbsp&nbsp&nbsp目前,离婚率不断升高。在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中,不乏一些拿出微信聊天记录用于证实两人感情破裂的。&nbsp&nbsp&nbsp&nbsp方先生和夏女士1999年在河南省平舆县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婚后育有一子,但夏女士认为,双方婚后经常发生口角,丈夫性情越来越古怪,行为越来越偏激,多次通过短信、微信向她及她的朋友发表“同归于尽”的危险言论。夏女士认为夫妻缘分到了尽头,带着双方短信及微信截屏5页,作为证据来到法院起诉离婚。&nbsp&nbsp&nbsp&nbsp夏女士的证据是为了证明双方感情已经彻底破裂,无可挽回。然而,丈夫方先生也提供了两人感情好转时期的相关记录。最终,法院认为原、被告结婚多年且生育有子女,双方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且在婚后共同生活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夫妻感情,没有判决离婚,并提醒夫妇俩,在夫妻双方平时的生活中,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都在所难免,面对问题、矛盾时,双方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双方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多加沟通、互谅互让、妥善处理家庭事务,夫妻感情和好、家庭和睦还是有一定希望的。&nbsp&nbsp&nbsp&nbsp案例3&nbsp&nbsp&nbsp&nbsp劳动报酬被克扣,“临时工”和公司都出具微信记录作证&nbsp&nbsp&nbsp&nbsp家住荥阳市的牛女士3年前到一家文化公司应聘。工作半年,拿到的工资极低,她见公司总是不签合同,便决定离开,但公司却以工作中出错为由,扣了她最后一个月工资。法庭上,双方提供的证据中,包括视频、音频、工作手册、账目明细及微信记录。&nbsp&nbsp&nbsp&nbsp根据相关证据,法院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告到被告处实际工作6个月余,双方存在真实劳动关系。被告作为用工单位扣除一个月试用期外,应当及时与作为劳动者的原告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被告未即时与原告订立劳动合同期间的几个月,应当支付双倍工资8510元。此外,原告自行辞职,被告未支付最后一个月工资1617元,无法律依据。最终判决该公司给付牛女士近万元的赔偿。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微信转账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 律师以案说法
日 08:11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记者 段伟朵&nbsp&nbsp&nbsp&nbsp核心提示|“用微信转账记录截屏当证据?这姑娘的2000元讨不回来了……”连日来,一则失败诉讼引发的讨论文章在河南多家法院的公号上转载,提醒市民微信转账借钱需谨慎。现在,微信、支付宝转账不仅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支付方式,也是亲朋好友、生意伙伴之间财务往来的重要方式,当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之际,可能存在的法律纠纷您是否留意过?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诸多与微信记录有关的案件,并邀请律师说法,看看微信转账、聊天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nbsp&nbsp&nbsp&nbsp案例&nbsp&nbsp&nbsp&nbsp微信转账截屏当借钱凭证,姑娘“悲剧”了&nbsp&nbsp&nbsp&nbsp这则被“刷屏”的案例,内容很简单。当事人小琳的做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多年轻人都是如此,估计看后很多人会惊呼“我也这样干过”!&nbsp&nbsp&nbsp&nbsp浙江象山的小琳认识了一名快递小哥,二人关系不错,小琳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借给小哥2000元后,小哥不仅没还,还消失不见了。小琳保存了两人的转账截屏,但原始记录可能已删除,未能提供给法庭。小琳仅出具一张截图复印件向象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快递小哥还款,被法院以证据不足驳回诉讼。&nbsp&nbsp&nbsp&nbsp小琳伤心了,网友转疯了。不少人认为微信转账有记录可循,就认为是借钱最可靠的凭证,咋还不管用了?&nbsp&nbsp&nbsp&nbsp“微信转账记录并非不能作为证据,而是这个案子具有偶然性。”河南继春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波介绍说,首先,小琳提供的是截屏复印件而非原始记录,法院对于复印件是不予认可的;其次,小琳转账页面仅显示了快递小哥的网名,而非其本名,法庭无法确定这个网名是快递小哥本人。小琳提供的微信转账截屏打印件虽然能当证据使用但是却不能孤证定案,所以小琳的诉讼请求才会被驳回。&nbsp&nbsp&nbsp&nbsp另案&nbsp&nbsp&nbsp&nbsp闺蜜因借钱闹翻,微信转账记录证清白&nbsp&nbsp&nbsp&nbsp目前,微信、支付宝转账不仅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支付方式,也是亲朋好友、生意伙伴之间财务往来的重要方式。类似的案例,郑州市之前也发生过,与小琳不同的是,在这个案例中,微信转账记录成为胜诉的重要凭证。&nbsp&nbsp&nbsp&nbsp居住在郑州市金水区的小雨(化名)和小丽(化名)曾经是好朋友。由于手头紧张,小丽曾向小雨借过钱,小雨也很大方,直接把银行卡和密码告诉小丽,让她自己取钱。问题来了,小雨认为小丽前后共借了7000元,一直不还;小丽却表示,只借了4000元,且已经通过微信支付的方式偿还。&nbsp&nbsp&nbsp&nbsp随后,郑州金水区法院经审理查明,原、被告原本是朋友关系,对于借款4000元予以认定。但被告于日通过微信转账向原告支付5500元,并主张已经还清原告借款,原告主张该5500元系双方其他经济往来,但无证据予以证明,最终,法院采纳了小丽的还款说法,驳回了小雨的诉求。&nbsp&nbsp&nbsp&nbsp说法&nbsp&nbsp&nbsp&nbsp微信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取决于两个前提&nbsp&nbsp&nbsp&nbsp张波介绍,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明确了电子数据为法定的证据类型,同时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显然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的范围。&nbsp&nbsp&nbsp&nbsp“不过,微信记录能否作为呈堂证供,还取决于两个前提。”张波介绍,第一个是能够证明微信使用人就是当事人双方,第二要保证微信的完整性。具体来说,因微信不是实名制,若不能证明微信使用人是当事人,那么微信证据在法律上与事发案件没有联系。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确认问题,目前的司法实践主要有对方当事人自认;微信头像或微信相册照片的辨认;网络实名、电子数据发出人认证材料或机主的身份认证;第三方机构即软件供应商腾讯公司的协助调查等四个途径。“第二个案例中,双方当事人都自认是本人使用的微信。”&nbsp&nbsp&nbsp&nbsp对于完整性,张波介绍,因为微信证据为生活化的片段式记录,如果不完整可能导致断章取义,法庭也不会采纳。&nbsp&nbsp&nbsp&nbsp张波提醒,微信记录必须保存原始记录,仅有截屏会无法证明真实性,因此转账记录、重要对话等要注意保留,不要随意删除。“微信转账不怕要不回,但要记住3个要点,第一明确身份,别用网名要用实名标注并在转账之前再次确定对方身份;第二明确用途,备注别省事,注明转账用途;第三保留记录。在此之外,如果能辅助电话录音、短信催款、借条明确等证据,形成相互补充印证的证据链条,就更加稳操胜券。”&nbsp&nbsp&nbsp&nbsp延伸&nbsp&nbsp&nbsp&nbsp微信证据用处广泛&nbsp&nbsp&nbsp&nbsp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微信使用的普及性,目前在诉讼中作为证据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不仅仅局限微信支付,在一些离婚纠纷、劳务纠纷、借贷纠纷等案件中,微信记录也可作为证据递交法庭。&nbsp&nbsp&nbsp&nbsp案例1&nbsp&nbsp&nbsp&nbsp借钱不还?微信对账、催款记录可以帮忙要回来&nbsp&nbsp&nbsp&nbsp郑州市的王女士与张女士原是朋友,2015年下半年,张女士以家里老人住院为由,借用王女士信用卡先后刷卡1万余元。但一直没有归还。当年9月至10月,王女士先后8次通过短信、微信方式与张女士对账、催款。最终两人对簿公堂。&nbsp&nbsp&nbsp&nbsp法院认为,借款应当偿还。原告所提交的其与被告的微信记录能证明被告张女士拖欠王女士1万余元借款本金没有归还的事实。最终,法院判决张女士返还王女士1万余元及利息。&nbsp&nbsp&nbsp&nbsp案例2&nbsp&nbsp&nbsp&nbsp感情不和要离婚?微信记录成凭证&nbsp&nbsp&nbsp&nbsp目前,离婚率不断升高。在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中,不乏一些拿出微信聊天记录用于证实两人感情破裂的。&nbsp&nbsp&nbsp&nbsp方先生和夏女士1999年在河南省平舆县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婚后育有一子,但夏女士认为,双方婚后经常发生口角,丈夫性情越来越古怪,行为越来越偏激,多次通过短信、微信向她及她的朋友发表“同归于尽”的危险言论。夏女士认为夫妻缘分到了尽头,带着双方短信及微信截屏5页,作为证据来到法院起诉离婚。&nbsp&nbsp&nbsp&nbsp夏女士的证据是为了证明双方感情已经彻底破裂,无可挽回。然而,丈夫方先生也提供了两人感情好转时期的相关记录。最终,法院认为原、被告结婚多年且生育有子女,双方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且在婚后共同生活中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夫妻感情,没有判决离婚,并提醒夫妇俩,在夫妻双方平时的生活中,因家庭琐事发生纠纷都在所难免,面对问题、矛盾时,双方应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双方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中多加沟通、互谅互让、妥善处理家庭事务,夫妻感情和好、家庭和睦还是有一定希望的。&nbsp&nbsp&nbsp&nbsp案例3&nbsp&nbsp&nbsp&nbsp劳动报酬被克扣,“临时工”和公司都出具微信记录作证&nbsp&nbsp&nbsp&nbsp家住荥阳市的牛女士3年前到一家文化公司应聘。工作半年,拿到的工资极低,她见公司总是不签合同,便决定离开,但公司却以工作中出错为由,扣了她最后一个月工资。法庭上,双方提供的证据中,包括视频、音频、工作手册、账目明细及微信记录。&nbsp&nbsp&nbsp&nbsp根据相关证据,法院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告到被告处实际工作6个月余,双方存在真实劳动关系。被告作为用工单位扣除一个月试用期外,应当及时与作为劳动者的原告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被告未即时与原告订立劳动合同期间的几个月,应当支付双倍工资8510元。此外,原告自行辞职,被告未支付最后一个月工资1617元,无法律依据。最终判决该公司给付牛女士近万元的赔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朋友钱微信聊天记录算不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